东欧剧变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东欧剧变,要抓住一个“变”字,是指东欧国家短期内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各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也是东欧剧变的实质所在。剧变后的各国在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和多党制,在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剧变后的东欧各国,已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2) 东欧剧变大体经历三个阶段,从教材中能找到答案。东欧剧变不是偶然的,是各国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共归纳为四个方面的主要原因。第一是历史原因。东欧八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依靠苏联的支持和援助实现的。因此各国共产党执政后,都照搬苏联模式。苏联为了对抗美国的“冷战”攻势,要巩固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强行东欧各国在内政外交上同其保持一致,实际上东欧各国没有在政治经济上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相反,苏联东欧间矛盾在不断积累加剧。第二是内部原因。在经济上,大多数国家在苏联模式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缓慢,改革成效不大,同西欧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经济困难导致经济危机,诱发政治危机和民族矛盾。经济、政治上的失误和偏差,使东欧各国的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低落,其结果是使反对派能获取相当数量的群众支持并最终以大选形式获取政权。第三是苏联因素。苏联对东欧国家的高压控制,使苏联与东欧矛盾不断加剧。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为了缓和同美国及西欧的关系和甩掉东欧这个经济包袱,放弃了对东欧的控制。同时,戈尔巴乔夫推行“新思维”,其中的东欧政策推动了东欧各党改组、分裂和锐变,催化了东欧的变化并促使东欧各国反对派势力的突起。第四是西方因素。“和平演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基本战略,东欧正是它们实施这一战略的突破口。80年代初,西方国家加紧了这一战略的实施,以贷款、货币、科技和意识形态渗透等手段诱压东欧国家,促使它们向西方靠拢。并利用“人权”问题进行内政干涉,还扶植东欧国家内部反对势力等多种手段,直接干预了事态的发展。教材第117页引的原中国外长钱其琛的一段讲话,实际上指出了上述四点原因。
(3) 苏联从1964年开始了勃列日涅夫执政的18年,他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使苏联的军事和综合国力大为增长,一跃而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但人民生活改善不多。在勃氏执政的后期,随着他个人专断作风的滋长,政治生活的僵化,中央集权计划经济体制活力的衰退,社会矛盾丛生。70年代出现的“新技术革命时代”与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不能适应,再加上民族政策的偏差和对外关系中的霸权主义政策,也就是教材中所述,苏联解体的第一个主要原因,即历史原因。苏联解体的第二个原因是内部原因,即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造成的思想混乱和局势动荡。戈氏的政治改革指导思想是背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方向的。第三方面是外部原因。和东欧国家剧变一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是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他们之所以能实施“和平演变”战略,所凭借的,归根结底是其经济上的实力。
(4)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了40多年的两极格局最终结束。
两极格局解体后,华约组织也解散了,两大军事集团对抗的局面结束,世界形势的总趋势走向缓和。美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转向对话和缓和,这使得维护世界和平的可能性增长。但由于两极格局是建立在东西方军事力量均衡之上的,所以,现在东西方力量的失衡,势必会导致国际关系中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冲突。天下并不太平。海湾战争和前南斯拉夫地区的战争
等事件的发生就是不太平的明显例证。但应该知道,两极格局是以苏联一极的坍塌而解体的,西方势力还在进一步介入苏东地区,并继续对社会主义国家施加压力,企图促成这些国家的内部演变。从近期看,有利于资本主义。两极格局结束削弱了第三世界的整体力量,但和平与发展更突出地成为时代的主题。两极格局解体后的世界,呈现出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5)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根源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经济力量是政治、军事力量的基础。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迅速在增强。因为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绝非一国能驾驭和称霸的,国际间的竞争和相互间的依赖、分工进一步加深,这就促进了一些国家间建立较为稳定的经济联系,组成区域性经济集团。世界经济的多极化是区域集团化的基础,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多极化的特点表现形式。在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的同时,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趋势也在迅速增强。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
(6) 在世界格局新旧交替之际,中国所面临的外部形势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两极格局瓦解,对中国还是产生了影响:第一,从国际政治环境来看。世界形势的总趋势走向缓和,亚太地区的局势相对稳定,这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政治环境。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受到重大挫折,少数发达国家推行新的强权政治,施加种种压力,也使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面临新的考验。第二,从国际政治地位来看。在多极格局中,中国对国际战略平衡的影响,已比过去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提高。特别在亚太地区建立新的政治、经济合作体系,没有中国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第三,从国际经济环境来看。随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加强,保护主义盛行,使中国的对外经济面临激烈的竞争。在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下,也会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制约和对外经济一定的回旋余地。第四,从国际经济地位来看。中国高新科技总体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竞争中会处于不利的地位。教材第125页引用江泽民总书记的话,他强调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同时,提出要重视教育,要善于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坚定地依靠科技进步,这实际上是表明了我国面对国际形势,抓住机遇,面对挑战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