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北省遵化市港陆钢铁有限公司“12.24”重大煤气泄漏事故的通报

合集下载

关于“钢八条”的解读

关于“钢八条”的解读

关于“八根钢筋”的解读国家应急管理部依据《冶金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认定标准》(安全监督经理四﹝2017﹞129号),为遏制冶金企业重特大事故,梳理出8条钢铁企业安全生产执法检查重点事项,冶金行业称为“八根钢筋”。

一、炼钢厂在吊运铁水、钢水或液渣时,未使用固定式龙门钩的铸造起重机;炼铁厂铸铁车间吊运铁水、炉渣起重机不符合冶金起重机的相关要求。

1.主要风险点如果不使用带固定龙门钩的铸造起重机,易导致钢包脱落,造成物体打击事故。

2.法律法规依据《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18)8.4.4规定:炼钢车间铁水、钢水或液渣,应使用铸造起重机,铸造起重机的额定容量应符合GB50439的规定。

《高温熔融金属吊运安全规程》(AQ7011-2018)6.1.2规定:炼钢企业吊运铁水、钢水或液渣,应使用带有固定龙门钩的铸造起重机,铸造起重机的额定容量应符合GB50439的规定。

3.经典案例2007年辽宁清河特殊钢“4.18”钢包脱落特大事故,造成32人死亡,6人受伤。

4.检查方法(1)检查吊运熔融金属的起重机定期检验报告是否为冶金起重机(炼钢厂为铸造起重机),是否年度检验合格。

(2)炼钢厂吊运铁水、钢水和炉渣起重机是带有固定龙门钩的铸造起重机吗。

(3)炼铁厂铸造车间吊运铁水、炉渣起重机是否为冶金起重机(额定起重量≥75t,应为铸造起重机)。

二、吊运铁水、钢水渣起重机门钩横梁焊缝、耳轴销和吊钩、钢丝绳及其端头固定零件,未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未及时整改。

钢铁企业的设备设施是否未定期检查,易造成物体打击事故。

《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18)8.4.3规定:铁水罐、钢水罐龙门钩的横梁、耳轴销和吊钩、钢丝绳及其端头固定零件,应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钩体应定期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

《高温熔融金属吊运安全规程》(AQ7011-2018)4.6规定:起重机械应按照GB/T6067.1以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

安全生产转发通知

安全生产转发通知

景安监字…2009‟00号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安全生产监督监局转发普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河北省遵化市陆港钢铁有限公司“12〃24”重大
煤气泄漏事故通报文件的通知
县安委会成员单位、危险化学品相关企业:
现将《普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河北省遵化市陆港钢铁有限公司“12〃24”重大煤气泄漏事故通报文件的通知》(普安监…2009‟9号)文件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文件精神,切实做好危险化学品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行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企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强化各项安全生产责
任制度的落实,开展好行业领域安全生产自检自查工作,完善充实应急救援预案,提高事故的防控能力。

二OO九年二月十六日
主题词: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事故转发通知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09.2.16印发校对:梁海军(共印25份)。

煤气事故案例

煤气事故案例

煤气事故案例案例一安全阀防暴膜泄漏事故、2004年9月27日凌晨,霸州市新利钢铁有限公司炼钢厂发生煤气中毒事故,造成5人死亡,2人受伤。

9月27日凌晨4时30分左右,霸州市信安镇新利公司天车操作工在从事吊运作业时按动了警铃,但天车没有动作,在场一名工人爬上天车操作室查看情况,也倒在了操作室内。

下面人员以为是触电,立即切断电源后,3名电工上去救人时也倒在天车上。

这时,他们才意识到是煤气中毒,2名煤气救护员到场后迅速爬上天车救人。

同时,现场立即切断煤气开关,拔掉车间吹渣用氧气管,向天车操作室周围喷冲氧气,组织工人将昏倒在天车上的人员抢运下来,并立即送往医院抢救。

截至目前,5名工人医治无效死亡,2名煤气抢险救护员经救治已基本脱离生命危险。

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位于露天的煤气管线安全阀防爆膜破裂,致使煤气外泄。

案例二重力除尘器顶部泄爆板爆裂造成煤气泄漏2008年12月24日9时许,遵化市港陆钢铁有限公司2号高炉重力除尘器顶部泄爆板爆裂造成煤气泄漏,事故发生时,当班工人共44名,其中2名操作工人当场死亡,其余受伤人员被立即送往医院救治,5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经全力抢救,截至16时,另有10名重症伤员因抢救无效死亡,其余27名伤员现已脱离危险。

案例三盲板阀泄漏事故2009年9月21日首钢津唐TRT发电现场,煤气盲板阀误动作,造成11名外委施工单位人员集体中毒,经抢救施工单位的11人全部康复。

直接原因是施工单位把煤气眼镜阀的开关信号接反了,造成调试单位误开漏的煤气。

案例四燃气锅炉爆炸事故。

2004年9月23日下午16:00左右,河北省武安市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在建高炉煤气综合利用发电项目75吨燃气锅炉进行单体设备负荷调试。

在点火时该锅炉突然发生煤气爆炸,造成该在建项目锅炉、管道、烟囱等设备的损坏和垮塌,24日凌晨1:30分,搜救工作结束。

事故造成13人死亡(其中本公司工人3名,其余为项目施工单位人员),8人受伤。

宣布失效的安全生产文件目录(2008年)应急〔2018〕32号

宣布失效的安全生产文件目录(2008年)应急〔2018〕32号

16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做好防范第7号强热带风暴“海鸥”引发次生事故的通知
17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教育部 公安部 交通运输部关于新疆克孜勒苏科尔克孜自治州“8·12”重大道路交通事故 的通报
18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做好应对第12号台风“鹦鹉”工作的通知
安监总明电〔2008〕27号 安监总明电〔2008〕30号 安监总明电〔2008〕31号
序号
文件标题
27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中央企业所属单位(加油站)无证经营安全监管问题的复函
28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前进式采煤方法有关问题的复函
29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化工企业工业废渣贮存场所安全监管问题的复函
30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2008年度安全评价机构考核工作的通知
42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中央企业及其股份公司(总部)申请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有关事项的通 知
安监总管二〔2008〕118号 安监总危化〔2008〕40号
43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安监总危化〔2008〕54号
44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河南省濮阳市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23”较大中毒窒息事故的通报
安监总厅规划〔2008〕138号 安监总厅规划函〔2008〕71号 安监总厅规划函〔2008〕305号
安监总管一〔2008〕19号
序号
文件标题
34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考评办法(试行)及安全管理炼铁炼钢考评标准的通知
35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冶金有色行业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
安监总煤调〔2008〕64号
82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预防暴雨洪水引发煤矿事故灾难的指导意见

冶金煤气泄漏危险性分析及预警技术研究

冶金煤气泄漏危险性分析及预警技术研究

统, 并设计应急预警装置, 可以为钢铁冶金企 业安全 生产提供 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冶金煤气 事故原 因 预警 系统 应急预案 应 急装置 中图分类号: X 7 5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7 . 3 9 7 3 ( 2 0 1 3 ) 0 0 2 — 0 3 3 . 0 2
( 8 ) 煤气放散装置 出现失误
( 1 0 ) 2 0 断 失误 导致 的 二 次 中 毒
大煤气 泄漏事 故。 事故概况 : 2 0 0 8 年 l 2月 2 4日, 河北省遵化市港陆钢铁有 限公司 2号高炉重力除尘器泄爆板发生崩裂 , 导致 4 4人煤气 中毒 , 其中 1 7 人死亡 、 2 7人受伤。
甲烷 既是 重要 的有 用 成 分 , 又 是 高危 险性 的危 险 源 。 因此 , 冶 总体 列 为 十 条 。
金煤 气对人员 安全 和财产设备安全有极 大的威 胁。近年来 , 煤气事故频发 , 主要体现为煤气 中毒事故、 煤气着火事故和煤
表 1 事故原 因要点
事 故 原 因 要 点
1引言 尤 为迅速 。在考虑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人们对于安全问题
与提示 。再加上厂区本身 的防护装置不到位 , 培训 力度不够 , 本文就 2 0 0 8年 以后 的十个国 内发生的冶金煤气 泄漏 案
随着 我国工业化进程 的推进 , 钢铁企业、 冶金行业的发展 工人 日常对危险信号的重视程度不够 , 导致这起事 故。 的关注也 与 日俱增 。 冶金煤气成分复杂 , 其中一氧化炭、 氢气 、 例进行 了详细分析,最终得 出冶金行业导致煤气泄漏的原因
方法 、 人员 的疏散要求等、 预警装 置等 , 为减少事故损失提供
科学 指 导 。

冶金煤气安全知识培训讲解

冶金煤气安全知识培训讲解

4、转炉煤气的特性
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气体。 密度是1.04 kg/m3,比空气密度小,毒性较高炉 煤气小、易燃、易爆。 着火点530℃。 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为18.2-83.2%。
★共同特性一、 易中毒
Ø 煤气中毒实际上是一氧化碳(CO)中毒。 Ø 一氧化碳是剧毒性窒息性毒物,属血液窒息性气体。 Ø 煤气(CO)使人中毒的机理:
煤气是节能降耗的重点
钢铁企业煤占总能源的70%,副产煤气占总能耗32.2%。焦炉煤气、 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等回收后可作为焦炉、热风炉和加热炉的燃料, 焦炉煤气还可作为民用燃气。可以说,这些副产煤气是一种清洁的二 次能源。 每吨生铁产生1800m³煤气。一座1000m³的高炉,日产生铁2500吨, 产生煤气为187500m³/小时。 据统计,我国钢铁企业可燃气体的回收的利用率:焦炉煤气为98%、 高炉煤气为91.73%、转炉煤气为40.68%。 2005年钢铁会员单位焦炉煤气利用率为95.48%、高炉煤气90.74%、 转炉煤气为82.99%。 国外先进国家已接近100%,这些差距意味着我国冶金工业蕴藏着巨大 的资源和能源潜力。
新余钢铁公司“12·6”中毒事故
2009年12月6日,新余钢铁公司焦化厂 2#干熄焦的旋转密封阀出现故障,三名协 助处理故障的焦炉当班工人中毒死亡;1人 未佩戴呼吸器进行施救,中毒死亡;最终 共导致4人死亡、1人受伤。
河北内丘顺达冶炼公司“1.18”煤气中毒事 故
2010年1月18日上午8时30分左右, 河 北新鼎建设有限公司的6名检修施工人员进 入内丘顺达冶炼公司2号高炉(440m3)炉 缸内搭设脚手架,拆除冷却壁时,造成6名 施工人员煤气中毒死亡。
江苏兴达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冶金煤气安全知识

冶金煤气安全知识

冶金煤气安全知识

冶金煤气安全知识近几年,冶金煤气事故频发,2002年至2008年,工业企业煤气事故发生35起,其中冶金企业煤气事故24起,占总数的68.6%,死亡113人,占总数的74.4%,平均每起事故死亡4.7人。

2004年9月23日河北省邯郸市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发生煤气爆炸事故,13人死亡。

2004年12月16日20时50分,巴州和静县新疆金特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员工在作业时发生煤气管道煤气泄漏事故,26人中毒,死亡1人,重度中毒4人,轻度中毒21人。

2008年12月24日,河北唐山遵化市港陆钢铁有限公司2号高炉重力除尘器顶部泄爆板爆裂致使煤气泄漏,造成44人中毒,其中17人死亡,27人受伤。

因此,加强冶金煤气方面的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十分迫切的工作。

我们根据国家知名冶金安全专家的讲座,整理编写了《冶金煤气安全知识》资料,希望对全区冶金煤气安全工作能够有所裨益。

一、冶金煤气的来源煤气是冶金生产的副产品和重要能源,生产和使用量大。

冶金煤气主要有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

炼焦炭时产生的煤气叫焦炉煤气;将焦炭送到高炉去炼铁,它是作为还原剂使用的,把铁矿石中的铁还原出来,焦炭就生成了煤气----高炉煤气;还原过程中有多的炭浸入,铁含炭高,需要脱炭,脱炭即为炼钢,脱炭产生煤气----转炉煤气。

炼焦、炼铁、炼钢过程中煤气的发生量很大:焦炉煤气:500m3-600m3/t高炉煤气:1000m3-1400m3/t回收转炉煤气:50m3-100m3/t冶金煤气是冶金能耗的大头,占能耗的53%,冶金煤气是冶金企业的副产品,有效利用冶金煤气也是企业节能降耗的重要途径。

如转炉回收得好,可以实现负能炼钢。

二、冶金煤气的危险性煤气是混合物,由于成份不一样,煤气体现的危险性不一样。

从安全的角度,最关心的是一氧化炭、氢气、甲烷三种成份,他们既是危险成份,也是有用成份,具有较高的热值。

体现煤气的毒性上,实际主要是一氧化炭,煤气中毒,主要是一氧化炭中毒。

近年煤气安全事故案例

近年煤气安全事故案例
事故原因分析:三名焦炉当班工人在巡检工还未关闭平板阀门的情 况下打开2#干熄焦旋转密封阀人孔进行故障处理,导致有毒有害气 体(气体主要成份为一 4 / 7 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等)从打开 的人孔处冒出,造成中毒事故,违反该厂有关的规定,巡检人员在 发现2#干熄焦旋转密封阀人孔打开后未及时确认平板阀门是否关闭 而离开现场找工具,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使三名焦炉当班工人离开 危险场所;另一巡检人员在发生事故到达现场后也未及时关闭平板 阀门。两名巡检人员作为处理故障的主要人员,未切实履行工作职 责,在未佩戴空气呼吸器的情况下冒然进入危险区域,导致事故扩 大。
近年国内发生的重大 煤气安全事故
一、煤气中毒事故
1、武钢集团鄂钢公司“10.18”煤气中毒事故的通报 事故经过:
2008年10月18日下午14时30分左右,武钢集团鄂钢公司能源 动力厂热力车间发生高炉煤气中毒事故,中毒14人,其中死亡4人, 其余10人轻度中毒。 事故原因分析:
此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煤气防护人员违章操作,在检修作业 中关闭DN1200煤气眼镜阀前面的蝶阀,以减少煤气冒出量时,误 将蝶阀打开,致使煤气压力过大,造成高炉煤气从眼镜阀开口处大 量逸出;煤气防护人员在高浓度煤气危险场所未能有效使用呼吸器 具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违反“冒煤气作业,操作人员应佩戴呼吸器或通风式防毒 面具 ”的规定,眼睛阀没有完全切断,错误地判断煤气管道 内没有压力,作业场所没有逃生及救援通道。
4、山西襄汾县强盛铁合金厂“9.18”煤气中毒
事故经过:2009年9月18日强盛铁合金临时停产检修,要检 修东烧结阀盖密封箱体盖板等。10时许高炉休风,16时25 分后高炉复风,此时烧结平台下阀盖密封箱体内进行焊接作 业 的3人中毒,1人焊好盖板爬出人孔时中毒,平台上配合 检修者立即去关煤气阀门,将阀门关闭后自己即晕倒在阀门 平台区 ,此次,造成4人死亡,1人轻微中毒。

国国内近期煤气事故案例及分析

国国内近期煤气事故案例及分析

国国内近期煤气事故案例及分析新年伊始:钢厂事故频现安全隐患凸显据新闻报道:2010年1月4日东北特钢集团大连特殊钢有限公司第一炼钢厂发生安全事故事件造成8名工人死亡,同日,普阳钢铁煤气泄漏事故共造成,,人死亡。

在同一天发生两起重大安全事故,并造成多人伤亡,伤亡惨重令人触目惊心~1月4日16时45分左右,东北特钢集团大连特殊钢有限公司第一炼钢厂电渣车间组织人员在电渣炉地坑内维修电机时,两名工人晕倒, 6名工友下去施救也晕倒在地,,8名工人先后晕倒, 8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唯一幸存的第九位工人也抢救无效于1月5日死亡。

东北特钢是由原大连钢铁集团、抚顺特钢集团、北满特钢集团于2004年9月重组而成的大型特殊钢生产企业,截止到2008年12月末,资产总额225亿元。

此外,东北特钢一直承担着国家黑色冶金新材料研制50%以上的科研课题。

公开资料显示,普阳钢铁是河北省知名民营钢铁企业,2008年销售收入达151.32亿元。

普阳钢铁董事长郭恩元亦是邯郸当地的明星企业家、邯郸市人大代表,也是胡润钢铁富豪榜中多年的常客。

1月4日11时45分,河北省武安市普阳钢铁公司煤气管道工程发生煤气泄漏,致使在2号转炉砌炉的多名工人伤亡。

事故发生后,企业紧急组织开展抢救,7日晚普阳钢铁公司负责人说,这次煤气泄漏事故共造成21人死亡。

新的一年刚刚开始,一日之内两个钢厂同时发生两起人员伤亡众多的重大安全事故,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然而,如果我们回忆过去几年我国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就不难发现,其实我国钢铁企业中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绝不是偶然现象。

2007年4月18日辽宁铁岭市清河特殊钢有限公司发生钢水包滑落事故,装有30吨钢水的钢包突然滑落,造成屋内正在交接班的32人全部死亡。

此次安全生产事故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钢铁企业发生的最严重的恶性事件。

2008年10月18日武钢集团鄂钢公司能源动力车间检修过程中,发生煤气泄漏事故,死亡4人。

2008年11月15日山西临汾市中宇钢铁有限公司进行高炉热风炉检修时,发生煤气泄漏事故,死亡3。

近年煤气安全事故的案例

近年煤气安全事故的案例

9、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事故经过:2010年11月29日9:00,炼钢厂环保作业区1#大水 封检修,甲班员工李某班中巡检时发现1#大水封东南侧人孔 漏水,当时告知班长、作业长并通知专业点检员刘某安排维 检作业人员进行检修处理,专业点检员即安排维检人员前往 处理,但是没有按规定下达检修工票,2名维检作业人员对 该人孔的螺5 / 7栓进行紧固后,漏水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当 班人员没有将信息反馈给专业点检员。乙班人员接班后,继 续对漏水现象进行处理,17:00将放散阀打开并进行一次补水 ,驱赶水封内煤气,19:00两名维检人员在水封平台下测得煤 气含量约200--300PPm,即向当班人员要求提供空气呼吸器 ,当班班长王某佩戴成套呼吸器对维检人员进行监护,在更 换垫片过程中,由于操作原因,第一次更换时垫片损坏,3 人回到主控室,考虑呼吸器压力下降,班长安排班员对使用 后的呼吸器进行了压缩空气的补充,
再次进行垫片更换作业,21:00王某突然觉得呼吸困难,意识 到空气呼吸器内的压缩空气已用完,将面罩脱下随即下去水 封平台下休息,因在水封顶部监护过程中取下面罩吸入少量 煤气,身体出现不适反应,当班班员曾某意识到煤气中毒, 随即将王某背至通风处,解开其皮带及衣扣,对其进行人工 呼吸、胸外按压、腿部屈伸的简单救护,于21:31送至医院救 治,经医院检测,王某属煤气轻微中毒。
事故原因分析:事故是由于西林钢铁集团阿城钢铁有限公司 在组织1号高炉停产维修炉顶设备时,因高炉蓬料,一氧化 碳(助燃剂)自炉顶引孔泄露,致使在高炉上、下平台作业 人员中毒。
13、宝钢集团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23”煤气中毒事故
事故经过:2012年2月23日上午11时40分左右,位于南京市 的宝钢集团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三加压站转炉煤气柜 在改造大修过程中,发生煤气中毒事故,造成6人死亡、7人 受伤。

事故案例及原因分析

事故案例及原因分析

?
(2)高炉重力除尘器不应设置泄爆板,但唐山港陆钢铁有的工程负责人赵玉民要求阜新工业设备安装
公司在 2号高炉重力除尘器上增设了泄爆板。《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GB
6222-86 )和《炼铁安全规程》(冶金工业部 [84] 冶安字第 1号)均未要求重力除
尘器设置泄爆装置,只在《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GB 6222-86 )中有对布
2001年原唐钢建安公司(现河北钢铁建设集团)承揽了原遵 化市恒威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现唐山港陆钢铁有限公司)2号 高炉的建设工程项目,并将重力除尘器的制造、安装承包给 阜新工业设备安装公司,项目于2002年5月建成投产。投产时 2号高炉原有效容积191 m3,2005年经企业自行改造,将高炉 有效容积扩为233 m3。
“1·4” 煤气中毒重大事故经过:
2009年12月23日左右,三叶公司向普阳南坪炼钢分厂提出 割除3#风机和2#风机煤气入柜总管间的盲板,将 3#风机煤 气管道和原煤气管道连通,以便工程完工结算。 2010年1月 3日8时~13时,为完成1号天车钢丝绳更换和割除盲板作业, 普阳钢铁1#转炉停产。 8时30分左右,南坪炼钢分厂运转工 段长王用生电话通知三叶公司现场负责人刘建华,在 1#转炉 停产期间可以进行盲板割除作业。约 10时30分,在盲板切割 出约500mm ×500mm 的方孔后,发生2人死亡事故,三叶 公司施工人员随即停工。事故现场处置后,南坪炼钢分厂副 厂长武保成安排当班维修工封焊3#风机入柜煤气管道上的人 孔(未对盲板上切开的方孔进行焊补),王用生安排当班风 机房操作工李康给3#风机管道U型水封进行注水,李康见溢 流口流出水后,关闭上水阀门。1月3日13时左右1#转炉重 新开炉生产。
事故案例及原因分析
三期铁厂运行车间

近几年冶金企业煤气事故案例汇总

近几年冶金企业煤气事故案例汇总

精心整理近几年冶金企业煤气事故案例汇编学习记录1成高炉煤气从眼镜阀开口处大量逸出;煤气防护人员在高浓度煤气危险场所未能有效使用呼吸器具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河北遵化港陆钢铁有限公司“12?24”重大煤气泄漏事故事故经过:2008年12月24日上午9时左右,河北省遵化市港陆钢铁有限公司2号高炉重力除尘器泄爆板发生崩裂,导致44人煤气中毒,其中17人死亡、27人受伤。

事故原因分析:生产工艺落后,设备陈旧,作业现场缺乏必要的煤气监测报警设施,没有及时发现煤气泄漏,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隐患排查治理不认真。

事故发生前,炉顶温度波动已经较大,但没有进行有效治理,仍然进行生产,导致事故发生。

3、山西临汾志强钢铁公司“8.24”高炉煤气中毒事故事故经过:2009年8月24日,1#高炉烘炉由2#高炉供煤气转为3#高炉供煤气,2#高炉休风以后,3#高炉煤气管道需打开向1#高炉供煤气。

在关闭3#高炉煤气管道的煤气蝶阀后,打开其后的眼睛阀的作业过程中,4其中3人死亡,重度中毒1人事故原因分析:4、山西襄汾县强盛铁合金厂“9·18事故经过:2009年9月10时许高炉休风,16时253人中毒,1业,安全防护设施、没有指派专门的安全监护人员的情况下,安排组织人员进入箱体内违章作业;5、新余钢铁公司“12·6”中毒事故事故经过:2009年12月6日,新余钢铁公司焦化厂2#干熄焦的旋转密封阀出现故障,三名协助处理故障的焦炉当班工人中毒死亡;1人未佩戴呼吸器进行施救,中毒死亡;最终共导致4人死亡、1人受伤。

事故原因分析:三名焦炉当班工人在巡检工还未关闭平板阀门的情况下打开2#干熄焦旋转密封阀人孔进行故障处理,导致有毒有害气体(气体主要成份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等)从打开的人孔处冒出,造成中毒事故,违反该厂有关的规定,巡检人员在发现2#干熄焦旋转密封阀人孔打开后未及时确认平板阀门是否关闭而离开现场找工具,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使三名焦炉当班工人离开危险场所;另一巡检人员在发生事故到达现场后也未及时关闭平板阀门。

近年煤气安全事故案例

近年煤气安全事故案例

5、新余钢铁公司“12〃6”中毒事故 事故经过:2009年12月6日,新余钢铁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焦化厂2#干熄焦的旋转 密封阀出现故障,三名协助处理故障的焦炉当班工人中毒死亡;1 人未佩戴呼吸器进行施救,中毒死亡;最终共导致4人死亡、1人受 伤。 事故原因分析:三名焦炉当班工人在巡检工还未关闭平板阀门的情 况下打开2#干熄焦旋转密封阀人孔进行故障处理,导致有毒有害气 体(气体主要成份为一 4 / 7 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等)从打 开的人孔处冒出,造成中毒事故,违反该厂有关的规定,巡检人员 在发现2#干熄焦旋转密封阀人孔打开后未及时确认平板阀门是否关 闭而离开现场找工具,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使三名焦炉当班工人离 开危险场所;另一巡检人员在发生事故到达现场后也未及时关闭平 板阀门。两名巡检人员作为处理故障的主要人员,未切实履行工作 职责,在未佩戴空气呼吸器的情况下冒然进入危险区域,导致事故 扩大。
3、山西临汾志强钢铁公司“8.24”高炉煤气中毒事故 事故经过: 2009年8月24日,1#高炉烘炉由2#高炉供煤气转为3# 高炉供煤气,2#高炉休风以后, 3#高炉煤气管道需打开向 1#高炉供煤气。在关闭3#高炉煤气管道的煤气蝶阀后,打开 其后的眼睛阀的作业过程中,4个作业人员中毒,监护人和 赶来救援的值班工长也中毒 。其中3人死亡,重度中毒1人 事故原因分析: 违反“冒煤气作业,操作人员应佩戴呼吸器或通风式防 毒面具 ”的规定,眼睛阀没有完全切断,错误地判断煤气 管道内没有压力,作业场所没有逃生及救援通道。
11、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事故经过:2011年7月28日20时左右,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 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钢公司)发生煤气泄漏,导 致部分民工及附近居民共有114人入院就诊,病情稳定,没 有发生中毒者死亡的情况。 事故原因分析:一是贵钢公司未按《炼铁安全规程》要求, 设臵高炉剩余煤气放散装臵,对煤气管网超压没有有效的控 制手段。二是未履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手续,即 投入生产运营;自行设计安装的轧钢厂煤气“防爆水封”不 符合安全要求,且与居民住宅区安全距离不足。三是煤气安 全管理混乱。在当班调度接到煤气管网超压并造成大量泄漏 的报告后,未及时下达对高炉进行减风或休风操作的指令, 降低煤气管网压力,造成煤气大量持续泄漏。四是未设立煤 气防护站,煤气事故报告处理和应急处臵预案等制度不完善 ,责任不落实。五是企业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煤气安全素质 和技能差,缺乏培训。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河北省遵化市港陆钢铁有限公司“12.24”重大煤气泄漏事故的通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河北省遵化市港陆钢铁有限公司“12.24”重大煤气泄漏事故的通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河北省遵化市港陆钢铁有限公司“12.24”重大煤气泄漏事故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8.12.26•【文号】安监总管一[2008]221号•【施行日期】2008.12.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煤炭及煤炭工业正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河北省遵化市港陆钢铁有限公司“12.24”重大煤气泄漏事故的通报(安监总管一〔2008〕2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2008年12月24日上午9时左右,河北省遵化市港陆钢铁有限公司2号高炉重力除尘器泄爆板发生崩裂,导致44人煤气中毒,其中17人死亡、27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安全监管总局督促各地在岁末年初要特别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促进安全发展。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赵铁锤、王德学、孙华山等领导同志就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立即做出部署,将此事故通报全国,并就督促各地在岁末年初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安全发展提出要求;要查明事故原因,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副局长孙华山率有关司局负责人赶赴现场,指导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切实加强岁末年初的安全生产工作,现将有关事故情况通报如下:一、事故基本情况及原因分析据了解,事故发生前4个班的作业日志表明,炉顶温度波动较大(最高610℃,最低109℃),炉顶压力维持在54-68Kpa之间。

24日零点班该炉曾多次发生滑尺(轻微崩料),至事故发生时,炉内发生严重崩料,带有冰雪的料柱与炉缸高温燃气团产生较强的化学反应,气流反冲,沿下降管进入除尘器内,造成除尘器内瞬时超压,导致泄爆板破裂,大量煤气溢出(煤气浓度45%--60%)。

因除尘器位于高炉炉前平台北侧,时季风北向,大量煤气漂移至高炉作业区域,作业区没有安装监测报警系统,导致高炉平台作业人员煤气中毒。

典型煤气事故案例分析

典型煤气事故案例分析

2019年7月28日20时左右,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钢铁集团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钢公司) 发生煤气泄漏,导致部分民工 及附近居民共有114人中毒,
案例七
7月28日,贵钢公司使用高炉煤气的轧钢厂、炼铁厂烧结 车间按计划限电停产,煤气用量减少。18时,因泥炮机无法 正常使用,1080立方米高炉采取减风方式生产;18时30分 左右,高炉加风生产,煤气量加大,造成该公司三台自备余 热煤气锅炉因空气与煤气比例失衡全部熄火,电厂组织切断 了进电厂煤气,导致煤气总管净煤气压力超过正常压力。18 时40分,设在轧钢厂的非标准设计的“防爆水封”被击穿, 随后轧钢厂组织人员对“防爆水封”进行注水,煤气压力持 续超压;19时40分左右,“防爆水封”被完全冲开,煤气 大量泄漏。20时30分左右,煤气停止泄漏。因煤气外泄, 导致轧钢厂附近作业人员及居民煤气中毒。
一、事故概况
2019年2月23日上午 11时40分左右,位于南 京市的宝钢集团上海梅 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三 加压站转炉煤气柜在改 造大修过程中,转炉煤 气倒灌进煤气柜发生煤 气中毒事故,造成6人死 亡、7人受伤。
案例六
二、事故要点: 1、事发当天,转炉煤气柜大修作业,上海宝冶集团
公司南京分公司负责人骆某等人擅自违规将该项目 分包给没有施工资质,却挂靠在江苏天腾公司的姚 某个体施工队。 2、施工过程中,上海宝冶集团南京分公司安全员施 某,未能及时发现并制止工人拆卸回流管上固定盲 板的螺栓。 3、上海宝冶集团南京分公司检修大队主任工程师田 某也没有明确告知作业人员禁动回流管上的盲板, 煤气泄漏后也未引起其重视,盲目指令工人继续作 业。 4、江苏天腾公司梅钢项目部施工现场负责人陈某在 接到险情报告后,仍盲目指挥工人继续作业,最终 造成重大责任事故。

事故案例及原因分析

事故案例及原因分析

“12· 24”事故性质:

在承压容器上安装泄爆板,是防止超压造成设备损坏 的一项安全保护措施,但在距离炉台操作人员较近, 盛有一氧化碳有毒有害气体的重力除尘器上装设泄爆 板,且没有采取泄爆板爆裂后一氧化碳高空放散等相 关措施,是重力除尘器制造安装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严 重缺陷。泄爆板爆裂之后,当班高炉工长处置不当, 没有及时休风,致使煤气持续泄出,造成多人煤气中 毒伤亡。这是一起因对炉况判断失误、操作处置不当, 导致设备缺陷显现而发生的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12· 24”煤气中毒重大事故经过:
有效控制。7点30分,乙班(夜班)和丙班(白班)交 接班时,乙班工长向丙班工长把炉况进行了交待, 但 丙班仍未采取有效措施。8点30分,高炉形成管道行程, 发生严重崩料,料线超过3米,顶温达到400度以上, 炉顶超压(正常工作压力为60—65kpa,布袋除尘器煤 气入口压力显示为120 kpa,工长未看到炉顶压力的具 体数值),导致重力除尘器上锥体安装的泄爆板爆裂, 大量煤气泄出。重力除尘器位于出铁场北侧,大量煤 气飘向高炉作业区。此时,正值炉前出渣出铁,大量水 蒸气弥漫,炉台噪音大,烟尘多,炉台现场人员未发 觉煤气泄漏。
“12· 24”事故原因分析:


间接原因: (3) 唐山港陆钢铁有限公司2号高炉 自2002年投产以来,炼铁厂主要负责 人已更换四次,有关技术资料的管理混 乱,相关人员流动性较大,技术工作交 接不严密,泄爆板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 (4)当天气温低(-11.8℃),风速小 (0.9m/s),出铁时水蒸气弥漫,噪音 大,烟尘多,高炉作业现场环境差,炉 台作业人员未及时发觉煤气泄漏点。
案例二:普阳钢铁有限公司 “1· 4” 煤气中毒重大事故

2010年1月4日10时50分左右,河北普阳钢铁有 限公司发生煤气中毒重大事故,造成21人死亡, 9人中毒。该公司总资产85亿元,共有员工9000 余人,下设炼铁厂、炼钢厂、宽厚板厂、带钢厂、 焊管厂、高速线材厂、热轧卷板厂等14个分厂, 年设计能力为生铁600万吨,钢600万吨,钢材 600万吨,主要销售产品有宽厚板、热轧卷板、 中宽带钢、高速线材及焊管等。2006年以来,每 年销售额超过百亿元,年上缴利税6亿多元,为 中国企业500强,河北省百强企业。

煤气安全风险分析

煤气安全风险分析
2019/2/12 19
2、煤气的输送
将煤气通过管道送往用户,保证接点压力和用量要求, 保持管网压力稳定。煤气输送的风险特性是:管网延伸长, 区域广,受外力破坏的机率高。控制点:管道腐蚀穿孔泄 露;管道附属装置泄露、管网稳压泄压失效,管道焊接质 量差,管道严密性不符要求等。
2019/2/12
20
事故案例——自卸车车斗未落下撞断煤气管
60~70 <1.5
<2
15~20 10~20
5~8
23~27 10~18 0.15~0.5
48~60
天然气 >95
2019/2/12 8
冶金煤气理化参数
种类 特性 性质 重度(Kg/m3) 焦炉煤气 高炉煤气 转炉煤气 发生炉煤气 无色、无味、 高毒 1.16
无色、有臭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味、有毒 高毒 剧毒 0.45-0.55 1680018900 2100 550-650 1.3 1.33
2019/2/12 16
事故直接原因: 未及时按公司“高炉作业指导书”规定对冷悬料采取 措施进行坐料(降低炉内压力,使固体悬料自由落下)操 作,造成炉内悬料。由于高炉悬料3小时,炉内形成较大 空间,且炉顶温度逐步升高超过规定,断续打水40分钟, 当料柱塌下时,炉顶瞬间产生负压,空气从炉顶放散阀处 瞬间进入炉内,炉身上部含有水的固体料柱突然塌落,附 着在固体料柱上的水遇到高温后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和 炉内下部的高温煤气突然混合后,发生爆炸。
2019/2/12
10
二、工艺过程风险分析
1、煤气的生产(回收)与净化 为获取燃料、节能要求及环境保护,需要回 收煤气,净化过程主要是去除煤气中尘、硫、萘 及水分,达到用户要求。风险特性是:设备破损 泄露煤气、冷却系统破坏、炉膛内负压或超压、 突然断水断电,系统失压易于发生。控制点:开 停工安全操作、保证生产工艺指标正常及设备设 施的维护和安全装置的完好。

钢铁企业煤气泄漏的危险分析与预防决策

钢铁企业煤气泄漏的危险分析与预防决策

钢铁企业煤气泄漏的危险分析与预防决策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1.2 研究现状 (1)1.2.1安全生产事故风险辨识研究 (2)1.2.2安全生产事故风险评价研究 (3)1.2.3安全生产事故风险预警模型研究 (4)1.3研究方法 (4)1.3.1文献分析法 (4)1.3.2个案分析法 (5)1.3.3内容分析法 (5)第二章近年来钢铁企业发生煤气泄漏事故情况及其事故成因 (6)2.1武钢集团鄂钢公司“10.18”煤气中毒事故 (6)2.2河北遵化港陆钢铁有限公司“12.24”重大煤气泄漏事故 (6)2.3山西临汾志强钢铁公司“8.24”高炉煤气中毒事故 (6)3.4山西襄汾县强盛铁合金厂“9.18”煤气中毒 (7)3.5新余钢铁公司“12.6”中毒事故 (7)3.6河北武安市普阳钢铁公司“1.4”煤气中毒事故 (8)第三章对钢铁企业中关于煤气泄漏的危险有害因素和脆弱性部位进行辨识9第四章针对钢铁企业中关于煤气泄漏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其对策和措施11(一)煤气泄露的预防 (11)(二)煤气管道的处理 (11)(三)明火检修安全 (12)参考文献 (15)第一章绪论1.1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煤气就是目前钢铁公司关键的能源元素,其可以减少损耗。

钢铁公司煤气回收、净化、使用数目多,设施装置齐全,煤气管道分布合理,作业次数多,因此在现实发展中存在众多危险有害因素,甚至会造成中毒、火宅以及爆炸的重大事故。

最近一段时间,此类企业连续出现重特大事故,比如2008年年底,河北省遵化市港陆钢铁有限公司2号高炉重力除尘器泄爆板出现事故,导致44人煤气中毒,造成17人死亡、27人受伤;比如2009年8月21日,河北省邢台龙海集团多名职员到除尘器中实施开箱体阀门引煤气、关放散阀门等工作。

因为煤气出现下泄,此后4人并未依照要求佩戴防毒面具,导致中毒晕倒,之后多名职员无措施救助,也陆续中毒,总共导致六人死亡、1人受伤,展现出钢铁公司煤气安全科技以及监管部分的众多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河北省遵化市港陆钢铁有限公司
“12.24”重大煤气泄漏事故的通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河北省遵化市港陆钢铁有限公司“”重大煤气泄漏事故的通报
安监总管一〔xx〕2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
xx年12月24日上午9时左右,河北省遵化市港陆钢铁有限公司2号高炉重力除尘器泄爆板发生崩裂,导致44人煤气中毒,其中17人死亡、27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安全监管总局督促各地在岁末年初要特别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促进安全发展。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赵铁锤、王德学、孙华山等领导同志就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立即做出部署,将此事故通报全国,并就督促各地在岁末年初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安全发展提出要求;要查明事故原因,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副局长孙华山率有关司局负责人赶赴现场,指导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深刻吸取
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切实加强岁末年初的安全生产工作,现将有关事故情况通报如下:
据了解,事故发生前4个班的作业日志表明,炉顶温度波动较大,炉顶压力维持在54—68Kpa之间。

24日零点班该炉曾多次发生滑尺,至事故发生时,炉内发生严重崩料,带有冰雪的料柱与炉缸高温燃气团产生较强的化学反应,气流反冲,沿下降管进入除尘器内,造成除尘器内瞬时超压,导致泄爆板破裂,大量煤气溢出。

因除尘器位于高炉炉前平台北侧,时季风北向,大量煤气漂移至高炉作业区域,作业区没有安装监测报警系统,导致高炉平台作业人员煤气中毒。

没有采取有效的救援措施,当班的其他作业人员贸然进入此区域施救,造成事故扩大。

据初步分析,造成事故的原因:一是在高炉工况较差的情况下,加入了含有冰雪的落地料,导致崩料时出现爆燃,除尘器瞬时超压,泄爆板破裂,造成大量煤气泄漏。

二是生产工艺落后,设备陈旧,作业现场缺乏必要的煤气监测报警设施,没有及时发现煤气泄漏,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

三是隐患排查治理不认真。

事故发生前,炉顶温度波动已经较大,多次出现滑尺现象,但没有进行有效治理,仍然进行生产,导致事故发生。

要深入学习和坚决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把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新高度,切实抓紧、抓实、抓细、抓好。

要加强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精心组织,认真做好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冶金有色、尾矿库、石油天然气开采、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的安全监管工作,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过一个安全、祥和的元旦和春节。

深刻吸取该起事故教训,坚决遏制冶金行业事故多发势头。

xx年10月份以来,冶金行业冶炼加工企业连续发生三起较大以上煤气中毒事故。

另外两起为:10月18日武钢集团鄂钢公司能源动力车间检修过程中,发生煤气泄漏事故,死亡4人;11月15日山西临汾市中宇钢铁有限公司进行高炉热风炉检修时,发生煤气泄漏事故,死亡3人。

形势非常严峻,必须引起高度警觉。

各地要切实把冶金企业的安全监管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总体工作要求和部署,结合各地的实际,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坚决遏制较大事故上升的势头。

认真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将冶金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列入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的重点内容之一,结合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冬季安全检查、“两节”前安全检查等,督促企业着力做好重要设备设施停产检修、生产与基建技改同时作业时段的安全组织管理、安全措施落实和复产检查验收工作。

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工艺落后、设备陈旧的冶金企业进行拉网式检查,确保检查不走过场,不留死角。

对查出的隐患,要责任到人,挂牌督办,限期整改。

要严格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严肃查处“三违”现象。

对管理不到位、有案不查、重大隐患治理不力的,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进一步督促冶金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要采取多种形式,督促各类企业按照《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和修改完善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和技术规程;强化安全教育,特别是农民工等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开展典型案例事故分析讨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逐步减少和消除“三违”行为。

要加大安全生产投入,配备与工作相适应的安全管理人员。

完善应急救援预案,提高事故防控能力。

冶金企业危险、有害因素多,属于风险性较大行业,要制定完善重点部位和关键工艺环节的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配足防护面具,提高应对各类事故的处置能力;进一步做好危险源辨识工作,加强对煤气管网、煤气柜、制氧等危险源的监控,特别要加强对在用时间长、即将报废又对安全生产影响较大的重要设备、关键设施的检修维护工作。

严肃查处事故,认真吸取事故教训。

各地安全监管部门要认真开展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和“实事求是、依法依规、注重实效”的三条基本要求,查清事故原因,对不依法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存在隐患不及时采取治理措施的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要严肃处理和追究责任,总结事故经验教训,提出防范措施并加强监督检查,防范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请各省级安全监管部门速将本通报转发到当地各冶金企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二○○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