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课件1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 5.1意识的本质教学课件 PPT课件
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了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从意识的起源 来看
1、 意识是物质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 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岩石的风化
水滴石穿
注意1:一切物质 都具有反应特性 反应特性——人类
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葵花的反应
注意2:生物的反应形式 ( 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 应、感觉和心理 )——人) 类产生意识的生物学前提
宗教观念的形成
鬼神观念的形成
动动手, 画一画 你想象 中的所 谓鬼神?
26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产生意识的厂房和机器——人脑 产生意识的原材料——客观存在 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意识在本质 上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存在的主观映像
注意1:
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
注意2:
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 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 应、感觉和心理)
1919年,一个印度人在狼窝内救出了两个小女孩。 小的约2岁,大的约8岁。小的不久就死去了,大的却 活下来,人们给她取名卡玛拉。卡玛拉刚开始被救出 来之后,生活习性和狼一样,她像狼那样用四肢爬行, 吃扔在地上的肉;害怕光亮、水、火;不穿衣,给她 衣服就把衣服撕破;白天睡觉,夜间活动,深夜时经 常发出狼一样的嚎叫。
人脑的结构
人脑平面图及功能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产生物质器官
人脑与动物脑的区别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 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 脑的特有机能
思考:
动物能否望梅止渴?为什么?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 反射活动实现的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教学课件1 人教课标版
2、具体物质形态与哲学上物质概念的关系是什么? 两者是个性与共性、一般和个别、特殊性和普遍性的 关系的关系
区别:哲学上物质概念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 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具体的物质形态除了具有哲 学上物质共性(客观实在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个别 特性。可以被改造的,有生有灭。
决定
B、自然规律具有客观性,社会规律不具有客观性
C、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具有客观性
D、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C
不定项选择:
A D 下列符合唯物辩证法运动观的(
)
A、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B、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C、一切皆变,瞬息万变,不可捉摸
D、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构建智慧树
•
20、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就别放纵善变的情绪。
•
1、想要体面生活,又觉得打拼辛苦;想要健康身体,又无法坚持运动。人最失败的,莫过于对自己不负责任,连答应自己的事都办不到,又何必抱怨这个世界都和你作对?人生的道理很简单,你想要什么,就去付出足够的努力。
•
2、时间是最公平的,活一天就拥有24小时,差别只是珍惜。你若不相信努力和时光,时光一定第一个辜负你。有梦想就立刻行动,因为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4.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P34教材
①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 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把握规律; ②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
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 界,造福于人类。
三峡工程 由于人类认识了水的流动规 律,人们就可以治理水患,兴修水库, 建造水渠,引水上山,变水害为水利, 为人类造福。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第4课 (共129张PPT)
政治(R-GZ) -必修4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 1 课时 世界的物质性
政治(R-GZ) -必修4
1.知识与技能 (1)能熟记哲学上物质的定义。 (2)能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能分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4)能掌握理论联系实际、正确地认识世界的本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师生对话,从超越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角度,结合各 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探究世界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特征。 (2)通过收集有关生物、地理等材料,探究人类社会是物质世 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社会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政治(R-GZ) -必修4
政治(R-GZ) -必修4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① 中的一部 分。 2.物质的定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 所反映的②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③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 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 的④ 。
政治(R-GZ) -必修4
二、全面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1.原理内容:(1)自然界是物质的。宇宙中的一切天体都是统 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生物的产生和进化也是自然界长期发 展的结果;人类是生物长期进化的产物。 (2)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从人类社会的产生来看,劳动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起了决定 性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从人类社会的构成来看,构 成人类社会的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都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人类社会是物质的。(3)人类思维的物 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 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新高考2023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2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部编版必修4
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科学精神:科学认识和理解世界的物质性、物
2.表达无神论立场 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规律
3.表明坚持一切从实 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
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 动性的关系等。要运用上述原理及其方法论分析
度
现实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
体系构建·统全局
人类社会 物质世界
考点辨析·提素能
考点一 世界的物质性
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① ___规__律___形成 和 发展 的 ,都 有 自己 的 起源 和 发展 史 ,都 是 统一 的② ___物__质_错 : _物___质__的__固__有__属__性__是__运__动__,__它__揭__示__了__物__质__的__存__在__方__式__。__物__质__ _的__唯__一__特__性__是__客__观__实__在__性__,__它__揭__示__了__物__质__的__本__质__。___
(2)物质的内涵 ①含义:物质是③___不__依__赖___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的④___客__观__实__在___。物质的唯一特性是⑤___客__观__实__在__性___。 ②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
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无论是天地自 然,还是人类社会,在⑥___本__质___上都是物质的。
客观
物质性
能动
普遍性
易错明辨
1.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改错:_物__质__和__具__体__的__物__质__形__态__是__共___性__与__个__性__、__一__般__与__个__别__的__关___系_。 2.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改 错 : _意___识__离__不__开__物__质__,__意__识__依__赖__于__物__质__,__但__物__质__不__依__赖__于__意__识__, _物__质__是__独__立__于__意__识__之__外__的__客__观__实__在__。_____ 3.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觉反映的特性。 改错:_只__有__人__具__有__自__觉__反__映__的__特__性__。_____
2.1世界的物质性优秀教学案例上学期高二政治(部编版必修4)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例如,在讲解物质决定意识这一概念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在面对环境问题时,需要从物质角度去思考解决方案?”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原理。问题导向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通过生活实例的引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世界的物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共同探讨环保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问题导向:通过问题的提出和引导,激发了学生们的思考和探究欲望,使他们能够主动去学习和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培养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物质性原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同时,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环保问题,运用所学的物质性原理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学生们通过讨论和合作,能够更好地理解物质性原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总结和反思。在此基础上,我进行了评价,对学生们在知识掌握、问题解决、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表现给予了肯定和鼓励。通过总结归纳,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第1至4单元》精品PPT优质课件
讲授新课
知识与拓展
1.物理变化常见的三种形式: (1)状态(固、液、气)的改变,如液态水、固态冰
和水蒸气; (2)形状的改变,如矿石粉碎等; (3)某些能量形式的改变,如白炽灯通电发光、放
热,电能转化为光能、热能等。
凡是状态、形状、某些能量形式改变而没有新物 质生成的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
讲授新课
化学与科技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化学与环境
化学与生活
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生产化肥和农药
——以增加粮食的产量
利 合成药物
用 化
——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
学 开发新能源、合成新材料
——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
——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中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蔡侯纸”的发 明者—蔡伦
火药:万户飞天模型
中国精美的瓷器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陕西半坡出土的人面鱼 纹彩陶盆
越王勾践青铜剑
东汉“酿酒”画像砖拓
唐 代 蜡 染 屏 风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2.近代化学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和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化学家阿伏加 德罗创立的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2.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生一些现象,如 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但并不 是所有的化学变化都会产生上述现象,且具有上述现 象的变化也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 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讲授新课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2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部编版必修
就不能改变其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大禹之所以能成功治理水患,是因为其尊重了客观规律,说 明只有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 自主 确利用规律造福人类,②③符合题意。认识规律是改造世界取 解答 得成功的前提,但不能说认识规律就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①错误。人们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 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④错误 本题通过说明大禹治水的道理,考查学生的科学认知与求真务 核心 实素养的同时,也旨在引导学生自觉尊重规律和利用规律,作 素养 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
自然界 客观存在
社会 物质器官
决定 统一性
物质
[特别提醒] 1.正确理解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或者说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 象。不管什么样的意识(如正确的、错误的、真实的、虚幻的、梦境、宗 教观念等),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 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新发展格局则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
择。上述论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把握规律、做好工作的前提 ②只有把握事物
之间的本质联系,才能推动实践发展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把握事
物的本质和规律 ④社会历史中的事物的联系是由人有意识地建构而成
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人只能尊重规律,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 )
【答案】 (1)提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 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提示:×。规律随着事物存在的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具体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把规律看作是永恒不变的,是 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 (3)提示:×。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在规律面前并非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部编版) 第19课 第1课时 世界的物质性与运动的规律性
考点精讲 夯实必备知识
1.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关系
理解
强调
误区
物质是运动的物 质,运动是物质 固有的根本属性 和存在方式
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 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 侧重强调 持自己的存在,世界 物质离不 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 开运动 物质
离开运动谈物质会 导致形而上学
运动是物质的运 动,物质是运动 的承担者
考向二 意识的本质
典例2 (2021·湖北高考)湖北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美誉,历史上众
多文人墨客在此迎来送往,触景生情,留下了大量广为流传的送别诗篇,
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
为君留”等。这表明
①意识的内容可还原社会生活
②意识的根本目的是人的情感需求
③意识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产物
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十九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一课时 世界的物质性与运动的规律性
课标 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阐释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表达无 要求 神论立场。
政治认同:牢固树立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进一步坚
定唯物主义信念,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
核心 素养
√B.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C.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 D.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改造规律造福人类
A错误,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 更好改造客观世界,此说法过于绝对; C错误,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D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根据自身需要改造规律造福人类。
新潮、昂扬的流行语成为大众口头禅,这些词语如同一帧帧为社会定格的
照片,润物无声地凝聚起向上向善的积极力量。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第二课1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
《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物质的概念以及世界的物质性,掌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物质现象,提高观察、思考和辩证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物质的概念以及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2. 教学难点: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课件,包括图片、视频和案例等素材。
2. 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现实生活案例,以便于学生理解。
3. 安排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了解基础知识。
4. 准备教学道具,如黑板、白板、笔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观看一段有关世界各地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世界之大、之广,并引出“世界是物质的”这一观点。
2. 提问学生,让他们回答世界是什么构成的?以此引出本课的主题——世界的物质性。
(二)新课教学1. 讲解世界的物质性概念(1)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说明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2)举例说明物质存在的形态,如:气态、液态、固态、场态等。
2. 探究世界的物质性(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世界的本原问题,以及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2)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3)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补充。
3. 课堂小结(1)总结世界的物质性观点,强调物质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从物质的角度看待世界?(三)课堂活动1. 组织学生模拟购物情景剧,模拟现实生活中的购物场景,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展示商品交换的物质性本质。
通过此活动让学生理解经济规律背后的本质特征——物质性。
2. 学生自愿组织表演一个寓言故事或童话故事,展示其主题寓意并引导学生从物质角度看待生活中的种种现象。
(四)布置作业思考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及其表现,以个人日记或作文的形式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2.1世界的物质性(嫦娥奔月)议题式教学设计高二政治(部编版必修4)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在我国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
7.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嫦娥奔月议题的小论文,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8.课后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2.提问:“嫦娥奔月”故事中,嫦娥是如何奔月的?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人怎样的科学观念?
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古人对月球的认识充满了神秘色彩,而现代科技的发展使我们对月球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4.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世界的物质性原理,通过探讨嫦娥奔月议题,了解科技发展背后的物质基础。
(二)讲授新知(500字)
3.培养学生运用政治学科知识进行议题式讨论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论证水平。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议题探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嫦娥奔月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如辩论、演讲、小论文等,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论证水平。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以嫦娥奔月故事为切入点,通过多媒体展示我国探月工程成果,激发学生对科技发展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背后的物质性和科技原理。
2.分层教学,循序渐进:针对学生的认知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和任务,使学生在逐步探讨中深入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我国科技事业的自豪感,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2.通过探讨世界的物质性,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是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培养学生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1世界的物质性 (共26张PPT)
客质观现象存之在外=,物还质有现精象神+、意意识现现象象。
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
具体的物质形态
特性
区 别
存在 状态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概括了一切客观存在着的 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抽象的、永恒的、 不生不灭的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 还有其自身的个性.
要求:从实际出发
(客观的经济关系) 产品的分配方式
性
具有物质性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1世界的物质 性 (共26张PPT)课件PPT部编版课件统编 版课件 优质课 课件免 费课件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1世界的物质 性 (共26张PPT)课件PPT部编版课件统编 版课件 优质课 课件免 费课件PPT
小结: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自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1世界的物质 性 (共26张PPT)课件PPT部编版课件统编 版课件 优质课 课件免 费课件PPT
世界
社会
是物质的
思维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1世界的物质 性 (共26张PPT)课件PPT部编版课件统编 版课件 优质课 课件免 费课件PPT
(三)人的意识也是社会的产物
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劳动者(决定)
都
生 产 方 式生 改 物(质产 变生客关 的性决定生观产系,,的所由必产生物关反 作 用生以须产质力产,与关力系量不力生系)所能产是生人相决认力客们产互劳劳为定相观在资关动动,生适的生料系工产所具对产应人而中有(关,们非重象的制要系因不主地标是而能观位志主具随的和) 观有意的客决是 物 质 的具 有 物 质。观定的和
高中政治第1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2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1框世界的物质性部编版必修4
知识点 3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
__自__然__界___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人的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
的产物,而且是__社__会__发__展___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 质器官即__人__脑___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即__语__言___的产生和发 展,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3.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__人__脑___是高度发达的__物__质__系__统___, 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 具有产生意识的__生__理__基__础___。
4.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不仅是人脑的机能,而且是对物 质世界的__反__映___。离开了__客__观__存__在___,就不可能有意识。
重点突破 1.劳动是意识产生的决定性因素 (1)人的劳动同动物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在劳 动过程中,由于交流的需要而产生了语言。语言的产生推动了人类意识 的发展。 (2)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了人脑,并随着社会劳动的进 步而日趋完善,这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器官。 (3)总之,劳动是意识的物质器官形成和完善的基础,是意识产生和 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离开劳动,脱离人的共同活动所形成的社会,意识 就不可能产生。所以说,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课件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①从产生和发展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②从构成要素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
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
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
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
会一起产生的。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2.世界的物质性 (1)原理:①无论是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还是人类社会的存 在与发展,它们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这种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性,就是物质性。②整个世界 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 质。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名师解惑| 1.世界的物质性原因 (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①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②宇宙间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Βιβλιοθήκη 栏目 导引思想政治 必修4
|对应训练|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对这个“物质”
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物质的存在不依赖人的意识 ②物质有其产生、发展和灭
亡的过程 ③物质就是万事万物的总和,各种各样的具体的物质
形态 ④物质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
具体的物质形态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教学课件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联系: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一种是形而上学不变论:夸大相对静 止,否认绝对运动
“道之大源出于 天,天不变,道 亦不变。”—董 仲舒
另一种是相对主义诡辩论:夸大绝 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 可。” 庄子
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唯物主义
辩证法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哲学既 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 案例:感悟蜘蛛
•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的向墙上的破网爬去,由 于墙很潮湿,它爬到一定高度就会掉下来,它 一次次的爬上去,又一次次的掉下来……
• 第一个人看后,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我 的一生不就像这只蜘蛛一样吗?忙忙碌碌而无 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
群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人的大脑
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
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 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 位置和根本属性暂时未变这样 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物质运动是运动的绝对性和 静止的相对性的对立统一。
把握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的 意义。
(王夫之)
非静 不者 动动 也也 。,
否认事物的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是一 种形而上学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 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黑格尔
凡以知,人之性; 可以知,物之理也。
不可知论代表
可知论代表
荀 子
休谟(1711-1776)
康德(1724-1804 )
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历史 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分水岭,是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1世界的物质性优秀教学案例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
3.结合现实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如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等全球性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物质性观点进行分析。
(二)问题导向
1.教师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世界的物质性。例如:“为什么说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性在世界各个领域如何体现?”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世界物质性的概念,认识到世界是物质的、有形的,是可以被人类认识和改造的。
2.引导学生掌握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理解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都具有物质性。
3.培养学生运用物质性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重大成就,让学生亲身体验世界物质性的体现,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提出问题:“这些成就背后体现了世界的什么特性?”引导学生思考世界的物质性。
(二)讲授新知
1.讲解世界的物质性概念:教师详细阐述世界的物质性,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都具有物质性。
2.分析世界物质性的体现:教师举例说明世界物质性在各个领域的体现,如科技成就、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等。
3.引导学生运用物质性观点分析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如“为什么说科技成就是物质性的体现?”“物质性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3.教师引导学生对小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提升学生对世界物质性的认识。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如“你是否真正理解了世界的物质性?”“你在生活中如何运用物质性观点?”等,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调整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备知识
主动思考
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到动物
的感觉和心理,再到人类意识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即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
识的表达手段即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
学业质量要求
核心要点提炼
1.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理 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 质性,明确物质与具体的物 质形态的关系。 2.寻找生活和学习中充满 智慧、蕴含哲理的故事,理 解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和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 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 的,意识是物质派生的。因此,世界是物 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 的物质性。 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人脑对客
内容。
观存在的反映。
3.准确把握物质决定意识 的原理,表达无神论立场,进 一步坚定唯物主义信念。
4.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 性。应当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
质统一性原则,坚定科学无神论立场, 反对一切有神论。
必备知识
主动思考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 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 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2.物质的概念 (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 客观实在。 (2)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必备知识
主动思考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从其产生来说: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从古 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从其构成来说: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 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 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 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
生理基础。
4.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
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5.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必备知识
主动思考
1.【想一想】 自然界的物质性体现的是哪一哲学派别的思想? 提示:唯物主义。 2.【判一判】 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提示:错误。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哲学 上的物质范畴是对世界上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抽象和概括,物质的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不是。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是具体的物质形态,哲学上的物质 是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概括得出的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特征。
部编版《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课件1
部编版《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课件1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解惑提高 1.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内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 实在。 (1)“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是指物质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先于人 的意识而客观存在,具有客观性。 (2)“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是指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物质,具 有可知性。 (3)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这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 共性,也是区别于意识的唯一特性。
部编版《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课件1
部编版《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课件1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世界是由神创造的吗 互动探究 世界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几千年来人类一直 对世界、宇宙有探寻,从肉眼发展到望远镜和人造卫星,从太阳系 扩展到银河系、河外星系,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蒙昧时期的神 话、古代哲人的猜测、文艺复兴以来的科学革命,直到20世纪现代 宇宙学的诞生,从宇宙大爆炸到演化出生命。 (1)从宇宙大爆炸到演化出生命,说明自然界是怎样形成的? (2)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与哲学上的物质是一回事吗?为什么?
部编版《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课件1
部编版《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课件1
必备知识
主动思考
5.【议一议】 有了人脑就一定会产生意识吗? 提示:(1)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但并不是有了人脑就可以 产生意识。要产生意识,除了人脑,还必须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实践 使客观存在作用于人脑。长期脱离社会实践或大脑受到损害的人, 都不能形成意识。 (2)只有人脑与客观存在相结合才能产生意识,离开了客观存在, 意识就不能产生。
部编版《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课件1
必备知识
主动思考
3.【议一议】 恩格斯说,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 和再生产。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提示: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 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要素、生产方式。其中,物质资 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4.【判一判】 意识是大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提示:错误。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的源泉是客观存在。
部编版《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课件1
部编版《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课件1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2.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哲学中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中的 物质概念的关系
(1)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 哲学上讲的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的抽象和概括, 作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永恒 的、不灭的,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暂时的、可生可灭的。物质和具 体的物质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2)哲学中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中的物质概念的关系 自然科学中的物质概念只涉及自然界中的物质形态的具体特征, 而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则概括了世界上所有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共 同特点,即客观实在性。
部编版《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课件1
部编版《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课件1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提示:(1)从宇宙大爆炸到演化出生命,说明了自然界的形成和发 展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上帝突然之间创造出来的。自然界中的事物 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