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总蛋白质提取全过程及经验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蛋白质是生命体中最基本的分子之一,它在细胞内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由于蛋白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研究人员通常需要从复杂的混合物中分离和纯化蛋白质。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是生物化学和生物技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为我们深入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方法实现,这些方法包括离心法、凝胶过滤法、电泳法、层析法等。
在选择合适的方法时,研究人员需要考虑到蛋白质的特性以及实验的要求。
离心法是最常用的分离方法之一,在离心过程中,通过调整离心力和离心时间,可以实现不同密度的蛋白质的分层。
这种方法适用于分离大分子量的蛋白质。
凝胶过滤法是利用孔径不同的凝胶将蛋白质分离开来。
通常使用的凝胶有琼脂糖凝胶和聚丙烯酰胺凝胶,这些凝胶具有不同的孔径,可以根据蛋白质的分子量选择合适的凝胶进行分离。
电泳法是基于蛋白质的电荷和分子量差异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最常用的电泳方法是SDS-PAGE电泳,通过使用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对蛋白质进行解性和蛋白质间的形成复合物,使得蛋白质在电泳过程中仅仅受到电场力的影响,从而实现蛋白质的分离。
层析法是一种利用物质在载体上的分配和吸附性质进行分离的方法。
常见的层析方法有凝胶层析、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等。
凝胶层析是通过利用载体颗粒的孔径进行分离,亲和层析是将特定配体固定在载体上,与目标蛋白质结合,从而实现分离,而离子交换层析是利用载体表面电荷与目标蛋白质的电荷相互作用进行分离。
在进行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首先是样品制备,通常样品要经过细胞破碎、蛋白质提取等步骤,使得目标蛋白质从复杂的混合物中提取出来。
其次是样品的处理,包括去除杂质、调整蛋白质的溶液环境等。
然后是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根据蛋白质的特性和实验要求来确定最适合的方法。
最后是纯化过程中的监测和分析,通过使用各种蛋白质分析方法,如SDS-PAGE、Western blot等,来确定目标蛋白质的纯化程度和鉴定其存在。
wb原理步骤及总结

实用楙汇总报告实验原理蛋白质印迹是把电泳分离的蛋白质转移到固定基质上,然后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来检测特异性的蛋白分子的技术,包括三个部分:SDS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蛋白质的电泳转移,免疫印迹分析。
SDS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主要用于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SDS是阴离子去污剂,能断裂蛋白质分子内和分子间的氢键,使分子去折叠,破坏其高级结构。
SDS与大多数蛋白质的结合比为1.4:1,由于SDS带有大量的负电荷,与蛋白质结合时掩盖了不同种类蛋白质间原有的电荷差别,使各种蛋白质带有相同密度的负电荷,形似长椭圆棒,蛋白迁移率与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对数呈线性关系。
因此,利用相对分子质量标准蛋白所作的标准曲线,可以求得未知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
电泳后蛋白质分子嵌在凝胶介质中,探针分子很难通过凝胶孔,将蛋白质从凝胶转移到固定基质上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免疫检测分析。
方法有两种:①水平半干式转移即将凝胶和固定基质似三明治样夹在缓冲液浸湿的滤纸中间,通电10〜30min可完成②垂直湿式转移即将凝胶和固定基质夹在滤纸中间,浸在转移装置的缓冲液中,通电2〜4h或过夜可完成。
固定基质通常有硝酸纤维素膜、聚偏二氟乙烯膜和尼龙膜。
蛋白质转移到固定化膜上之后,通过蛋白质染料如丽春红S检测膜上的总蛋白,或用考马斯亮蓝检测凝胶上的蛋白剩余量,以验证转移是否成功。
用抗体作为探针进行特异性的免疫反应检测抗原蛋白,分为4步:①用非特异性、非反应活性分子封阻固定化膜上未吸附蛋白的自由结合区,以防止作为探针的抗体结合到膜上,出现检测时的高背景②固定化膜用专一性的一抗温育,使一抗与膜上的抗原蛋白分子特异性结合③酶标二抗与一抗特异结合④加入酶底物,适当保温,膜上便可见到颜色反应,检测出抗原蛋白区带。
主要溶液10%分离胶水 3.3mL、30% 丙烯酰胺混合液 4.0mL、1.0mol/L Tris( pH8.8)2.5mL、10% SDS 0.1mL、10%过硫酸铵 0.1mL、TEMED 0.004mL5%浓缩胶水 2.7mL、30%丙烯酰胺混合液0.67mL、1.0mol/LTris0.5mL、10%SDS0.04Ml/10%过硫酸铵0.04mL、TEMED0.004mL1XTris -甘氨酸电泳缓冲液Tris碱3.03g、甘氨酸18.77g、SDS 1g,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L2XSDS凝胶加样缓冲液Tris-HCl (pH6.8) 100mmol/L,B-巯基乙醇 10%, 10%甘油,0.01%澳酚蓝,10%SDS 转移缓冲液Tris 2.45g,甘氨酸11.25g,甲醇100mL,加去离子水至1LTBSTTris 1.21g NaCl 8.77g, Tween-20 1mL,加去离子水至 1LStripping1.3mL Tris (pH 6.8), 4mL10%SDS,1404lB-巯基乙醇,用水定容到 20mL 实验步骤1 SDS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⑴凝胶配置①分离胶的配置:将配置好的分离胶液混匀后迅速倒入胶槽中,至距离短玻璃板顶端约2cm 处,停止灌胶。
动物细胞或组织的蛋白质抽提步骤

动物细胞或组织的蛋白质抽提步骤步骤一:收集和处理样品首先,需要收集要研究的动物细胞或组织样品。
样品可以是从细胞培养物中收集的细胞,也可以是从动物体内收集的组织。
在收集样品之前,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样品,以去除与研究无关的物质。
步骤二:细胞破碎和组织研磨接下来,需要将细胞破碎或组织研磨,以释放细胞内或组织内的蛋白质。
对于细胞破碎,可以使用一些方法,如机械破碎、超声波破碎或冻融破碎等。
对于组织研磨,可以使用搅拌器或研磨器等工具进行研磨。
步骤三:离心步骤四:蛋白质提取将经过离心的上清液取出,即为蛋白质提取物。
蛋白质提取液可以选择不同的组成,以适应研究的目的。
一般来说,一个典型的蛋白质提取液可能包含以下成分:蛋白酶抑制剂(如PMSF)、还原剂(如DTT或β-巯基乙醇)、溶解剂(如甲醇或异丙醇)、洗涤剂(如Triton X-100或Tween-20)以及缓冲液(如磷酸盐缓冲液或Tris缓冲液)等。
这些成分对于蛋白质的稳定性、可溶性和抽提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步骤五:蛋白质浓缩为了浓缩蛋白质,可以使用一些方法,如醋酸沉淀、有机溶剂沉淀或钙盐沉淀等。
这些方法可以使蛋白质从提取液中沉淀下来,以减少液体体积并提高蛋白质浓度。
步骤六:蛋白质分析最后,可以对蛋白质抽提物进行分析。
常用的蛋白质分析方法包括SDS-凝胶电泳、Western blotting、质谱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用于分析蛋白质的分子质量、浓度、结构和功能等。
总结起来,动物细胞或组织的蛋白质抽提步骤包括:收集和处理样品、细胞破碎和组织研磨、离心、蛋白质提取、蛋白质浓缩和蛋白质分析。
这些步骤的选择和优化将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和要求进行调整。
超声破碎大肠杆菌细胞提取蛋白流程

超声破碎大肠杆菌细胞提取蛋白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一、准备工作1. 实验室环境:确保实验室清洁、无菌。
细胞总蛋白提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细胞总蛋白提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熟悉实验操作流程,提高实验技能;3. 为后续的蛋白质分析、鉴定等实验提供优质蛋白样品。
二、实验原理细胞总蛋白提取是指从细胞中提取出全部蛋白质的过程。
实验中,通过细胞裂解、离心、沉淀等步骤,将细胞内的蛋白质分离出来。
蛋白质提取过程中,常用的裂解液有RIPA、SDS-PAGE样品缓冲液等。
本实验采用RIPA裂解液进行细胞总蛋白提取。
三、实验材料1. 细胞:实验所用的细胞种类及数量;2. 裂解液:RIPA裂解液;3. PBS缓冲液;4. 离心机;5. 离心管;6. 移液器;7. 冰箱;8. 细胞培养皿;9. 细胞刮刀;10. 蛋白质浓度测定试剂盒;11. 蛋白质定量标准品。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细胞培养皿置于培养箱中,待细胞生长至适宜密度后,取出细胞培养皿。
2. 细胞裂解:(1)弃去上层清液,用PBS缓冲液清洗细胞培养皿两遍;(2)将多余的PBS缓冲液吸干净,加入RIPA裂解液;(3)将细胞培养皿平放在碎冰上,静置5min;(4)用细胞刮刀来回刮培养皿底部,直至培养皿底部干净;(5)吸取培养皿内的液体,转移到EP离心管内;(6)在碎冰上静置15min。
3. 离心分离:(1)将EP离心管放入低温超高速离心机内;(2)离心速度和时间根据细胞裂解程度和蛋白质特性确定;(3)取出离心管,将上清液转移到新的EP管中。
4. 蛋白质定量:(1)按照蛋白质浓度测定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蛋白质定量实验;(2)将样品与标准品进行对比,计算样品蛋白质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细胞裂解、离心等步骤,成功提取出细胞总蛋白;2. 蛋白质定量结果显示,样品蛋白质浓度为X mg/mL。
六、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提取了细胞总蛋白,为后续蛋白质分析、鉴定等实验提供了优质蛋白样品;2.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操作规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3. 提高实验技能,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蛋白质分离技术全ppt课件

蛋白质 的分离与纯化
一、 引言
二、 蛋白质(酶)分 离纯化的前处理三、蛋白质(酶来自分离 与纯化四、层析技术
五、电泳技术
六、离心技术
1
一、 引言
• 蛋白质(酶)存在于一切生物体中,是 非常重要的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是生物 功能的执行者,担负着生物催化、物质 运输、运动、防御、调控及记忆、识别 等多种生理功能。
化膜,暴露出疏水区域,同时又中和了电荷, 破坏了亲水溶胶,蛋白质分子即聚集而形成沉 淀。
26
Salting-in
Salting-out
溶 解 度
盐浓度
27
水化膜
++ + +
碱
+
+
++ +
酸
带正电荷蛋白质 (亲水胶体)
脱水
水化膜 碱
酸
等点电时的蛋白质 (亲水胶体)
脱水
带负电荷蛋白质 (亲水胶体)
脱水
• 盐析法应用最广的还是在蛋白质领域,已有八 十多年的历史,其突出的优点是:
• ①成本低,不需要特别昂贵的设备。 • ②操作简单、安全。 • ③对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具有稳定作用。
25
⑴ 盐析的基本原理
• 蛋白质溶液为亲水溶胶体系,其稳定因素:水 化膜和电荷。
• 中性盐的亲水性大于蛋白质分子的亲水性。 • 加入大量中性盐后,夺走了水分子,破坏了水
• 3) 酶解法:利用各种水解酶,如溶菌酶、纤维素酶、蜗牛 酶和酯酶等,于37℃,pH8,处理15分钟,可以专一性地将 细胞壁分解。
• 4) 有机溶剂处理法:利用氯仿、甲苯、丙酮等脂溶性溶剂或 SDS(十二烷基硫酸钠)等表面活性剂处理细胞,可将细胞 膜溶解,从而使细胞破裂,此法也可以与研磨法联合使用。
蛋白的制备

蛋白的制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蛋白是生物体内不可或缺的重要分子,它们参与了身体的生长发育、免疫防御、组织修复等多种生理功能。
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制备纯净的蛋白是基础工作之一。
本文将介绍蛋白制备的基本原理、常用技术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蛋白是由不同种类的氨基酸残基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长链状分子。
它们可以折叠成特定的空间结构,从而实现各种功能。
蛋白的结构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级结构是氨基酸序列的线性排列;二级结构是α螺旋或β折叠等局部结构;三级结构是各个结构域的整体折叠;四级结构是多个蛋白互相组装而成的复合体。
蛋白具有多种功能,如酶的催化作用、抗体的免疫防御、激素的信号传递等。
研究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对于认识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二、蛋白的制备原理蛋白的制备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提取、纯化、结构鉴定和功能分析。
首先是蛋白的提取,即从生物体内分离出目标蛋白。
提取方法一般包括机械破碎、化学溶解和生物学方法等。
接下来是蛋白的纯化,通过不同的技术方法,如柱层析、凝胶电泳、超滤等,将目标蛋白从混合样品中分离出来。
然后是结构鉴定,利用质谱、X射线晶体学等方法确定蛋白的三维结构。
最后是功能分析,通过酶活性测定、配体结合实验等手段研究蛋白的功能。
三、常用的蛋白制备技术1.柱层析法柱层析法是一种基于蛋白分子大小、电荷、疏水性等特性的分离技术。
常用的柱层析方法包括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金属螯合层析等。
通过选择合适的柱和缓冲液条件,可以实现对蛋白的高效纯化。
2.凝胶电泳法凝胶电泳法是一种将蛋白按照大小、电荷分离的技术。
常见的凝胶电泳包括SDS-PAGE、原位电泳、双向电泳等。
通过凝胶电泳可以对蛋白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后续的进一步纯化和结构鉴定提供依据。
3.超滤法超滤法是利用不同孔径的超滤膜将混合液中的蛋白筛选出来的技术。
超滤法可以快速分离大分子和小分子,是一种高效的蛋白纯化方法。
提取蛋白的常规方法

1、原料的选择早年为了研究的方便,尽量寻找含某种蛋白质丰富的器官从中提取蛋白质。
但至目前经常遇到的多是含量低的器官或组织且量也很小,如下丘脑、松果体、细胞膜或内膜等原材料,- 105 - 蛋白质提取与制备Protein Extraction and Preparation因而对提取要求更复杂一些。
原料的选择主要依据实验目的定。
从工业生产角度考虑,注意选含量高、来源丰富及成本低的原料。
尽量要新鲜原料。
但有时这几方面不同时具备。
含量丰富但来源困难,或含量来源均理想,但分离纯化操作繁琐,反而不如含量略低些易于获得纯品者。
一般要注意种属的关系,如鲣的心肌细胞色素C 较马的易结晶,马的血红蛋白较牛的易结晶。
要事前调查制备的难易情况。
若利用蛋白质的活性,对原料的种属应几乎无影响。
如利用胰蛋白酶水解蛋白质的活性,用猪或牛胰脏均可。
但若研究蛋白质自身的性质及结构时,原料的来源种属必须一定。
研究由于病态引起的特殊蛋白质(本斯.琼斯氏蛋白、贫血血红蛋白)时,不但使用种属一定的原料,而且要取自同一个体的原料。
可能时尽量用全年均可采到的原料。
对动物生理状态间的差异(如饥饿时脂肪和糖类相对减少),采收期及产地等因素也要注意。
2、前处理a、细胞的破碎材料选定通常要进行处理。
要剔除结缔组织及脂肪组织。
如不能立即进行实验,则应冷冻保存。
除了提取及胞细外成分,对细胞内及多细胞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的分离提取均须先将细胞破碎,使其充分释放到溶液中。
不同生物体或同一生物体不同的组织,其细胞破坏难易不一,使用方法也不完全相同。
如动物胰、肝、脑组织一般较柔软,作普通匀浆器磨研即可,肌肉及心组织较韧,需预先绞碎再制成匀桨。
⑴机械方法主要通过机械切力的作用使组织细胞破坏。
常用器械有:①高速组织捣碎机(转速可达10000rpm,具高速转动的锋利的刀片),宜用于动物内脏组织的破碎;②玻璃匀浆器(用两个磨砂面相互摩擦,将细胞磨碎),适用于少量材料,也可用不锈钢或硬质塑料等,两面间隔只有十分之几毫米,对细胞破碎程度较高速捣碎机高,机械切力对分子破坏较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的总蛋白质提取全
过程及经验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细胞的总蛋白质提取全过程及经验
如果你要自己裂解细胞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师兄给你的细胞要赶紧裂解,当然了,你还要看是带瓶子给你还是消化好给你的。
一般我使用的时候,是将细胞统一从几个培养瓶中消化收集起来,然后赶紧4 度下离心,用预冷的PBS 或者生理盐水洗涤细胞。
也有人喜欢在培养瓶中直接加裂解液,这个一般都是做 western 什么用的,需要的蛋白量不是很多,而且大部分时候都是要有活性的蛋白的。
一般1000rpm 足够离心了,转速太快,细胞会破碎,然后会损失蛋白。
PBS 洗涤的最后一遍,记得将细胞转移到超声管中,也许是由于普通的10mL 离心管有可能承受不了超声的能量吧,我们师兄师姐一般都用超声管来自装细胞,然后加入裂解液直接超声。
3s 每次,间歇3s 60 次,400W,重复工作复位2 次,总共超声180 次就差不多了。
裂解后的细胞要赶紧在2500g 下离心30-60min,超声管是没有盖子的,可以直接在上面加一层封口膜离心。
在离心的时候,去配制沉淀液,丙酮:无水乙醇:冰乙酸=50:50:,体积比。
一般我加的是裂解液体积的5 倍。
沉淀液要预冷,我喜欢将沉淀液放在-20 度下。
细胞离心后,上清液加入到沉淀液中,就会看到比较多的白色沉淀出现,-20 度沉淀>2h,然后就可以高速沉淀下蛋白了。
这里我们用的体积比较大,一般的离心管不能用,要用 beckman 专用的那种50mL 离心管,25000g,15-30min。
Beckman 离心管比较大,底部是平的,所以蛋白在底部并不是很牢固,在弃去上清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枪头缓慢的吸出!然后用5mL 做有的丙酮洗涤一遍,再用75%酒精将蛋白转移到4mL 的离心管中,当然,如果你的蛋白很少,的EP tube 也可以使用。
之所以用4mL 是因为我每次提取的蛋白量大概>10mg,而冻干后的蛋白复溶后测定浓度,一般要求在5-6mg/mL 之间,所
以buffer 的体积也会比较的大。
这里蛋白在离心的时候,是片状的,一定要慢慢转移,防止损失,不行就多次转移,每次都将离心管离心去上清。
转移后的蛋白离心除去酒精,这时候还是会有部分水分的,就在冻干机里面冻干,尽量在室温下操作。
冻干后的蛋白质就可以保存起来了。
然后在使用之前,测定蛋白质的浓度,如果你用了8M 尿素溶解,在酶解的时候,就需要稀释到<2M,所以蛋白初始浓度不能太低。
在蛋白复溶的时候,尽量在4 度操作,然后一定要慢慢的加buffer,加多了就不好了,只要蛋白能完全溶解就好。
完全溶解的蛋白,会有些粘稠,但是绝对不会有不溶物产生,如果产生了不溶物,就说明需要加buffer,一般复溶这一步要进行一个下午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