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学案及答案)
通用版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五课意识的作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意识的作用课标要求表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知识梳理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1)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2)主动创造性①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意识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②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试判断: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直观反映。
( )提示错误。
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重点突破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特点具体表现事例联系目的性人们在反映客观对象时,总是基于实践的需要带着一定的主观倾向和要求,抱有一定的动机和目的。
而动物的操作则纯粹是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建筑工人建造楼房、制衣工人制造衣服三者都是人们发挥主观努力的过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包含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包含了意识的反作用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
不同时代的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反映客观对象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人类正积极开展太空研究主动创造性人类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现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柏拉图写《理想国》、西方哲学家心中的乌托邦,马克思想象中的共产主义社会提醒: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1)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任何时代的人对事物的认识,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二是随着实践的发展、事物自身的运动变化发展以及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原来不能认识的事物,现在是可以认识的,现在不能认识的事物,将来是可以认识的。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教学案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学习目标1.了解夏、商、西周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
2.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概念,培养我们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认识到,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的基础上。
学习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学习难点:正确地理解“青铜文明”学法指导:1.概括提炼并列举本课所涉及的重要知识点:青铜器在夏、商、西周三代发展的阶段特点;青铜器生产的特点及种类;其他手工业行业;农业及畜牧业发展的表现;奴隶的悲惨境遇,等等。
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总结。
2.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问题讨论:“为什么夏、商、西周三代会出现如此辉煌灿烂的文明成就?”在讨论过程中应注意引导,使我们掌握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这一结论。
一:课前预习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青铜铸造业(1)形成发展①末期,出现青铜器。
②夏朝,青铜器逐渐增多。
(2)灿烂鼎盛①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以和最为著名。
②时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
(3)“三星堆”文化①与商朝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文化。
②出土文物:、、等。
2.陶瓷制造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国家。
3.玉器制造业:玉器水平很高。
二、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1.农业(1)夏、商、周是以为主的社会,知道、和治虫害等。
(2)西周已用一定数量的农具进行农业生产。
2.畜牧业:品种齐全,建有牲畜圈栏,还有。
3、业、业、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三、奴隶的悲惨生活1.被强迫集体劳作,没有人身。
被奴隶主随意转让和。
2.被杀死当作祭祀。
被杀死或活埋做。
二、课堂学习任务一:阅读教材第26~27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什么时期开始出现青铜器?著名的青铜器代表有哪些?2、青铜文化代表有哪些?3、用自己的话概括夏、商、西周时期手工业、农业、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二历史学测复习学案:必修1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含答案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考试说明】学测说明: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了解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了解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繁荣的表现;认识雅典民主政治对近代西方的影响.高考说明:自然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意义与局限性。
【知识体系】一、产生条件⑴是由希腊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造成的:浩瀚海洋、灿烂阳光、众多海岛。
⑵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⑶客观条件,首先是奴隶劳动提供了物质保证;其次,希腊靠近古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的中心地带,便于从亚非文明的成就中汲取营养。
二、发展历程1.基础——梭伦改革⑴内容:按划分社会等级②作用:进一步打击了,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2.确立-—克里斯提尼改革⑴内容:用10个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部落。
还设立了五百人议会,成立.⑵作用:大大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3.顶峰——伯利克里改革⑴公民参政范围:除外,执政官和几乎所有其他官职向各等级男性公民开放;⑵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构,管理内政、外交、军事防务、官员选举任免等事项;⑶五百人会议:轮流执政,处理公民大会期间的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⑷陪审法庭:机关;⑸十将军委员会:统率军队,参与政治;⑹发放工资和津贴,鼓励低等级公民参政;发放“观剧津贴”。
三、主要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权力制约、法律至上、公民意识等.四、走向衰落⑴希腊的奴隶制既是城邦繁荣的基础,也是它没落衰亡的根源。
⑵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最终突破了只适应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
(根本原因)⑶城邦的内部混乱和城邦间的长期混战。
(公元前338年,王国亚历山大征服希腊。
)五、全面评价1.积极作用:⑴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民主制度,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权利和责任感,从而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
⑵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产生了诸多文化巨匠。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答案
综合复习《政治生活》考点分析教案学案之一一、【考点展示】1、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P552、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P563、人民代表的产生P564、人民代表的职责P57二、【重难点突破】(一)、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1)人大的性质:是机关。
人大常务委员会是人大的机关。
在人大闭会期间,由人大常务委员会行使人大的部分职权。
(3)人大的构成:可分为和。
它们一起构成了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常设机关是。
(4)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A、国家机关、机关、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B、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国家权力,但它所决定的事情不是自己直接去办,而是由国家的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去贯彻执行。
(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P56 、、、。
(例题)1、近日,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奶粉,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决定罢免三鹿奶粉集团董事长,河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田文华省人大代表职务,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石家庄市人大行使的是A、立法权B、任免权C、监督权D、决定权2、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国务院总理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向人大代表作《政府工作报告》,提请代表们讨论、审议并通过。
这一情况表明()A、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向人大代表布置工作B、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C、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之间分工协作D、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务院对它负责、受它监督3、1.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物权法》和《企业所得税法》。
这说明全国人大在行使()A.立法权 B.决定权 C.任免权 D.监督权4、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体系包括()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B、民主集中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D、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5、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第5课企业与劳动者学案.doc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专题学案本课考点:1.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公司的类型、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
2.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维护劳动者权益。
考查重点:公司成功经营的因素;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关注热点:1.明确公司成功经营的主要因素,充分认识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2.关注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问题,分析我国就业政策,认识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树立正确就业观的 必要性。
核心考点一 公司及其经营1. 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1)公司的类型:有限 公司和 有限公司。
出资者对公司承担的责任都是有限的。
二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股份有限公司能够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募股筹资。
技巧 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的一定是股份有限公司;能发行股票的一定是股份有限公司;能上市的一定是股份有限公司。
2.公司的经营与发展 (1)公司经营的目的是利润。
(2)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角度阐释经营战略 ①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只有战略定位准确,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竞争优势②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诚信经营 ③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社会责任 ④企业要遵守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兼并破产⑤企业要通过强强联合或企业兼并,实现优势互补、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提高企业竞争力。
其他措施⑥企业要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和以质取胜战略;⑦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培育跨国公司和知名品牌国际影响力;⑧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的规则的本领,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
核心考点二 劳动者就业与维权1.就业的作用:就业是____________,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措施(1)我们必须把____________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第五课 仁者爱人 学案(含答案)
第五课仁者爱人学案(含答案)第五课第五课仁者爱人仁者爱人仁的人生哲学思想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
因为孔子自己说过“仁者人也”,孟子也说过“仁也者,人也”,二人异口同声,所说一致。
意思是说,仁说明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因而孟子把仁和人二者连接起来说“合而言之,道也。
”这个“道”,就是为人之道,也就是仁的人生哲学。
在孔子整个思想体系中“爱人”是仁的出发点。
第一,孔子的“爱人”完全是从现实社会的需要与可能出发的,含有深厚的实事求是的.理性的内容,不带任何虚无主义的幻想和宗教迷信的色彩。
例如,时至19世纪德国的费尔巴哈尚且认为,人类的爱包括两性爱只有“盖上宗教印章的时候,他才同意并承认它们是完美的”。
在费尔巴哈以前两千余年的孔子时代,虽然还没有宗教,但是天命.神鬼等迷信观念还是比较盛行的,孔子在自己提出“仁者爱人”这个观念时却没有受这些迷信观念的影响,而是坚持现实的观点。
第二,孔子是维护宗法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因此他从等级制的现实出发虽然也提出了“泛爱众,而亲仁”,但是这个爱和仁仍然是有等差的,不是一律平等的。
墨子不同意孔子爱有等差的主张,提出“兼爱”的主张,他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虽然墨子的兼爱思想在理论上.原则上比孔子的爱人思想看起来似乎较为高明,但是在等级森严.阶级分明的封建社会里,这却是行不通的。
而孔子的爱人思想,由于符合当时封建社会的实际,很容易被封建社会接受,从而在社会风俗和风尚中流传下来。
第三,虽然孔子提出了“仁者爱人”,但同时又提出了“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这就说明孔子的爱人不是不分善恶是非,一概都爱,而是除了爱有等差之外,还有爱与不爱.爱与恶的区别在内。
他说“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好仁者无以尚之。
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意思是说,爱好仁德的人非常好;厌恶不仁德的人本身就是实现仁德,也很好,可以避免不仁德的人用不仁德之事影响自己。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五课意识的本质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意识的本质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2)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1)纯粹的动物心理并不会自发地形成意识。
(2)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试判断:动物的感觉和心理能发展成为意识。
( )提示F。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而不是大脑的机能。
因此,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不能发展成为意识。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意识的内容(1)意识的形成既离不开人脑,又离不开被反映的客观存在。
(2)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试判断: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 )提示F。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歪曲的反映。
2.意识的本质(1)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
(3)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3.物质决定意识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请思考:有人认为,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这种观点正确吗?提示这种观点不正确。
意识的内容是对物质的反映,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探究点一意识的起源议题:意识的形成过程央视纪录片《警犬出击》用7集的篇幅,揭秘昆明犬的训练及在重大案件中的优良表现。
昆明犬经过严格的训练以其特有的快速、高效、准确的工作,被各级公安、海关、边防武警等部门列为刑事侦查、缉毒、搜爆、地震救援等工作的有力武器。
选择性必修上册学案:第5课 篇目(三)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Word版含解析
篇目(三)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文导入素养任务孟子他没有秦皇、汉武的壮举,没有商鞅、范蠡的谋略,没有富可敌国的财富,没有位高权重、一手遮天的能力,更没有指点江山的霸气,但他却演绎出了他的不平凡。
他以宽广的胸怀,悟透了天道,看破了红尘。
他所为的,只是保持本心。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理解全文内容。
2.体会孟子善用对比、长于譬喻的辩论特色。
3.把握“四端”说对构建理想人格的积极意义,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任务驱动一阅览资料·认识作者[资讯概览]一、作者介绍孟子(约前372—前289),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
《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倡导“以仁为本”。
书中包括《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等名篇。
二、典型事迹一曝十寒孟子对齐王的昏庸、做事没有毅力、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地对他说:“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阳光下晒了一天,却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了它十天,它哪里还活得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时间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离开你,那些奸臣又来哄骗你,你又会听信他们的话,叫我怎么办呢?”接着,他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下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专心致志,也同样学不好,下不赢。
弈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处处听奕秋的指导;另一个却老是盼着有天鹅飞来,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
两个徒弟是一个师傅教的,一起学的,然而后者的成绩却差得很远。
这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区别,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
第五课 在和睦家庭中成长复习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
第五课《在和睦家庭中成长》复习学案大同市煤矿第一中学校李鑫课标要求核心素养1.熟知抚养、扶养、赡养等民事关系,培育家庭责任意识。
2.熟知继承的民事关系,培育家庭责任意识。
法治意识培养依法维护权益和自觉孝敬父母的意识;依法处理个人合法财产,维护整个家庭的和谐。
科学精神正确理解法律对非婚生子女、合法的收养关系的保护;了解法定继承顺序和遗嘱的基本形式。
公共参与运用法律维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
【知识框架】【热点探究】央视大型公益寻亲节目《等着我》播出了余依娜的故事。
余依娜患有先天性白化病,依稀记得自己出生在山东农村,父母常年在上海打工,自己由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轮流抚养。
1998年的冬天,7岁的她被父亲带上了去杭州的火车,父亲先后3次让她在原地等待自己买糖果回来,最后一次终于一去不返,将她抛弃在杭州汽车东站附近。
18年后,余依娜来到央视《等着我》节目,希望能够找到曾经抛弃自己的亲生父母。
当主持人倪萍问其原因时,余依娜笑着说:“不论他们怎么对我,始终是我的家人,是生养了我的父母。
哪怕他们抛弃了我,但是我还是希望能找到他们,分享我的每一份开心和荣耀。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如何劝说余依娜的父母。
【必备知识】1.重难点:父母子女关系、法定继承2.易混易错点:与扶养、有遗嘱不一定是遗嘱继承、遗嘱的效力【关键能力】1.区分抚养、扶养义务抚养:是长辈和晚辈之间的。
扶养:广义的抚养包括长辈亲属对晚辈亲属的“抚养”、平辈亲属之间的“扶养”、晚辈亲属对长辈亲属的“赡养”三种具体形态。
狭义的抚养则指平辈亲属之间,尤其是夫妻之间依法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简单说,抚养的主体关系是指张辈和晚辈之间的关系,如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祖和孙之间的关系,而兄弟姐妹之间、夫妻之间则是扶养关系。
2.子女民法典规定:“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
”“养子女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语文人教版必修五学案:第5课《滕王阁序》Word版含答案
编制人:王旭东审核人:李慧【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了解相关文言知识及文学典故;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背诵二、三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文意的理解体会语言的凝练优美,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
【学习重点】品味语言【学习难点】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知识链接】1.关于“序”序,文体的一种。
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
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2. “骈文” 及其特点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
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
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也就是讲究排比、对偶;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声韵要求严格;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3.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在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地上,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亭台楼阁比比皆是。
在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含义。
“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分别是:鹳雀楼、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
【自主学习】1、关于王勃和写作背景王勃(650—675),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王勃才华早露,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援朝散郎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侍读,两年后因一篇《檄英王鸡》的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因擅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
上元二年(公元675),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阎某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
两个月后,王勃渡海溺水,英年早逝,本文遂成为他的“绝唱”。
2020版粤教版选修语文唐宋散文选读:第5课张中丞传后叙学案含答案解析
第5课《张中丞传》后叙1.通假字(1)然尚恨有阙.者同“缺”,缺陷,遗漏。
(2)此矢所以志.也同“识”,标志,标识。
(3)嵩常.在围中同“尝”,曾经。
2.古今异义(1)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
古义:两个词,成,成就、达成;功,功业。
今义:①获得预期的结果(跟失败相对);②指事情的结果令人满意。
(2)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
古义:深知,深入了解。
今义:①把事项告诉人知道。
②通知事项的文书或口信。
(3)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
古义:计算着日子,知道死期已近。
今义:几天。
(4)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
古义:从,跟从;而,表顺承的连词。
今义:连词。
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5)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
古义:而,而且、并且,表递进;且,将要。
今义:递进关系连词。
表示进一步,前面往往有“不但、不仅”等跟它呼应。
(6)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
古义:从,跟从;事,做事。
今义:①动词,投身到(事业中去)。
②(按某种办法)处理。
(7)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
古义:到处。
今义:表推测,副词。
表示根据以往的经验,某种情况在一定条件下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
(8)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古义:感动,激动。
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感动并产生谢意。
(9)籍时尚..小,粗问巡、远事。
古义:时,当时;尚,还。
今义:①当时的风尚;时兴的风尚。
②合于时尚。
(10)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
古义:读过的书籍。
今义:①看着书本,出声地或不出声地读。
②指学习功课。
③指上学。
(11)巡就戮时,颜色..不乱。
古义:脸色,面色。
今义: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
3.一词多义(1)穷⎩⎪⎨⎪⎧ 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困顿,绝望欲穷.其林:走到……尽头 (2)虽⎩⎪⎨⎪⎧ 云虽.欲独食:纵然则虽.欲长侍足下:虽然 (3)卒⎩⎪⎨⎪⎧ 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副词,最终以千百就尽之卒.:名词,士兵 (4)少⎩⎪⎨⎪⎧少.依于巡:小时候则其至又加少.矣:少,跟“多”相对 (5)于⎩⎪⎨⎪⎧ 月日后于.巡:介词,比有于嵩者,少依于.巡:介词,引出后面的“巡”籍大历中于.和州乌江县见嵩:介词,在 (6)以⎩⎪⎨⎪⎧ 必以.其言为信:介词,把以.千百就尽之卒:介词,凭借因乱抽他帙以.试:连词,来4.词类活用(1)翰以文章自名.:名词作动词,称。
高中政治 第五课 第2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
江苏省兴化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第五课第2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又称为我国的。
2、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含义是什么?民主集中制是。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①;②,;③,;④。
★4、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什么?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
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但它所决定的事情,而是由。
★5、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决定的。
这一制度以为宗旨,真正保障了,充分体现了,显示了。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显示出强大的和无比的。
③实践证明,我国和,是和,是。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二、易混点提示1、国体与政体2、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根本政治制度与基本政治制度三、自主检查1、下列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说法中完全正确的是()①人民代表大会制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可以保证广大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④人民代表大会制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2008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方案;审查和批准去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等。
回答2-3题。
2、该材料体现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A.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B.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C.民主集中制的原则D.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3、会议审议通过了“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这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A、互相监督、分工合作的关系B、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C、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D、立法机关与执法、司法机关的关系★4、《南方都市网》载文指出,监督“一府两院”是人大的法定职责,《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第10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本级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搭石》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搭石》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搭石》的内容,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2.掌握生字词:搭、石、架、轻松、浑浊、琢、精制、单薄、羊毛等。
3.能够用自己的话语简单描述故事情节。
4.能够模仿课文朗读,感悟课文中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听懂课文《搭石》的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2.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三、教学难点1.感悟课文中的情感,体会词语所表达的情绪。
2.运用所学词语进行简单的描述和表达自己的看法。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整理教学材料、课文及相关图片。
•确保课堂环境整洁,展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道具。
2. 导入(5分钟)•让学生观察展示的图片或道具,引入对“搭石”这个词的认识。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你们知道‘搭石’是什么意思吗?为什么会有搭石的故事呢?”3. 学习课文(25分钟)•给学生朗读课文《搭石》,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解释生字词的意思,让学生熟悉这些词的用法。
•分段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发展过程。
4. 讨论与互动(15分钟)•分组讨论《搭石》中主人翁的性格特点,分享自己的看法。
•鼓励学生用课文中的短语或句子描述主人翁的行为和心理活动。
•引导学生讨论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是否遇到过类似的情境,如何解决问题。
5. 课堂练习(20分钟)•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描述课文内容,并且表达看法。
•练习生字词的造句和运用,巩固学习成果。
6. 课堂总结(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这篇课文中的收获和感受。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情感体会。
五、课后作业•完成课堂练习中布置的作业。
•继续阅读课文,并且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默写生字词,加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和记忆。
以上就是本节课《搭石》的教案内容,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能够认真思考,加深理解,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和唐朝衰亡》学案(带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和唐朝衰亡》学案(带答案)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2.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3.比较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的统治,了解统治者的作为与王朝盛衰的关系。
【学习重点】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学习难点】安史之乱【自主学习】一.安史之乱1.原因:①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
社会矛盾。
②各地的节度使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
③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失去平衡,形成的局面。
④边将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
2.概况:①起止时间:年----年②人物:和。
③路线:叛军从大举南下,先攻占东都,又攻下潼关,逼近。
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太子李亨被拥立为帝,即。
④结果:安史叛军被平定。
3.危害: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唐朝的国势从此。
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的局面。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1.黄巢起义:①原因:唐朝后期,统治,专权,的态势越来越严重。
人民赋役,又遇连年的。
②概况:起义军在领导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者以。
2.唐朝灭亡:年,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1.唐朝灭亡后,北方流域先后出现、、、、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等个政权,再加上北方的。
史称“五代十国”。
2.影响:①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的延续。
北方政权更迭,政局。
南方地区政局,经济也有一定发展。
②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的历史影响和的密切联系,使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合作探究】1.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唐玄宗统治后期,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
这是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
各地的节度使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
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更给叛军反叛的绝好机会。
这是安史之乱爆发的直接原因。
此外,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学案第五课第四节说一不二避免歧义Word含解析2
第四节说“一”不“二”——避免歧义学习重点 1.了解如何辨析和分析语句歧义。
2.学会消解语句歧义的方法。
3.在语言表达中避免歧义。
阅读引子部分,思考:一个句子产生多个意义的原因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原因有二:一是断句造成的差别,二是句子中的某个词本身就有多个理解。
因此造成句子有歧义。
如课文中的“一边”既可指“一边”又可指“两边”。
阅读课堂活动部分,思考:造成这些歧义句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消除?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造成这些歧义句的原因:①词语的多义性造成的歧义句。
比如标题“贺顺顺:我和凌峰挺好的”,其中的“和”“好”就是多义词。
“好”的一个意思是“状况好(包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等)”;还有一个意思是“友好,要好,关系亲密(特指朋友、恋人或夫妻间有亲密的关系)”。
这句话中两个意思都说得通。
而“好”作“友好、要好”讲时,“和”既可以看做连词,又可以看做介词。
所以这个句子产生了歧义。
再如标题“新生市场苦熬淡季”,其中的“生”也是一个多义词(多义构词成分):一个意思是“学生”,所以“新生”可以是定中偏正词组“新学生(的市场)”的意思;另一个意思则是“产生”,所以“新生”可以是状中偏正词组“新产生(的市场)”的意思。
又如标题“两代教授,人格不同”,其中的“代”也可以有两种理解:一个意思是“辈分、时代”,此时“两代教授”可理解为“两个时代(辈分)的教授”;另一个意思是“代理”,此时“两代教授”可以理解为“两位代理教授”。
当然这类歧义在结构上也有两种分析结果,即“两代/教授”或“两/代教授”。
②结构的多样性造成的歧义句。
比如标题“台大学生上网成瘾如患绝症”,是结构层次不同造成的歧义。
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学案部编版必修3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职权;掌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性质、地位、职权;熟记人大代表的产生、职权和义务。
2.能力目标:分析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理解人大代表代表人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对我国国家权力机关运行的的理解,增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同。
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认同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最广泛、最管用的民主。
认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2.科学精神:运用科学精神,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运行。
3.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理解立法程序。
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人大代表遵守宪法和法律。
4. 公共参与:能够密切联系人大代表,反映生活中的政治问题,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基础梳理1、我国是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_________。
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大国,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我国,人民通过______________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______________,受______________,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意志,根据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______________国家权力机关。
国家最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___________,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第5课 河渠书 Word版含答案
第5课河渠书《史记》中的“八书”是司马迁创设的八篇分门别类的文化制度史。
《河渠书》简要叙述了从上古至秦汉的水利进展状况。
全文通过河道的开凿、治理等25件史实,阐述了人们变水害为水利的宏大斗争。
同学们可能会由于它是写水利的,学之较难,又是自读文章而忽视它,甚至不去读它。
这都是要不得的,要知道,司马迁写此文是做过大量的、长期的实地考察和争辩的,不仅真实性强,而且投入了极大的热忱和爱好,甚至满腔悲愤。
由于他对治水的重要性有明确的生疏。
因此,同学们学习此文,不仅可以了解古代水利学问,生疏到人们变水害为水利的宏大斗争,其中的成功和阅历,其中的失败和教训,进而生疏到水利在中国历史上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性,它关系到国计民生,甚至国运,还可以生疏到司马迁对水利重要性的明确生疏和深切关注,体会到他的科学调查精神及文字后的民生情怀。
本文难,难在作者写了大量的古地名和山川名称,它们令我们感到生疏。
除却此点,本文文字流畅,活跃着大量常见的文言词语,可读性很强,是提高我们文言文阅读力气的好文章。
一、人物名片1.李冰——我国战国时期杰出的水利工程学家,都江堰的设计者和兴建的组织者。
中外驰名的都江堰位于四川省中部岷江中游,整个工程是由分水堰(也称“分水‘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主要工程组成的。
它规模宏大,地点适宜,布局合理,兼有防洪、浇灌、航行三种作用,在世界水利工程史上也是罕见的奇迹。
两千多年来,都江堰始终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确保了当地农业生产的顺当进行。
2.西门豹——战国时邺令,是出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
同时,他又是一位无神论者。
他初到邺城时,看到这里人烟稀有,田地荒芜,百业萧条,一片冷清。
后来才知道百姓为“河伯娶妇”所困扰。
他奇异地利用三老、巫婆等地方豪绅、官吏为河伯娶妻的机会,惩治了地方恶霸势力,训练了宽敞百姓。
3.郑国——战国末水利家,韩国水工。
秦始皇元年,受命入秦游说,建议引泾水东注北洛水为渠,企图以此耗费秦国国力,勿使伐韩。
语文系列《语言文字运用》学案第五课第二节《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含答案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复句的构造和复句中的关联词。
2、正确使用关联词。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梳理1、提出问题:复句有哪些类型?复句中的关联词有哪些?探究问题:学生结合课本总结。
归结问题:见课本p85-86。
练习:(1)、请同学们找出下面这些复句中的关联词,并说明这些复句的结构关系。
①南朝如果出了个英主,我们大辽是肯定斗不过他们的。
(假设关系)②迟大冰一边漫无目的地走着,一边遥望着广漠的绿野。
(并列关系)③与其建这么个没用的碑,还不如拿这笔钱救济伤残人。
(选择关系)④不但能救得杨过和小龙女性命,而且能解你体内之毒。
(递进关系)⑤可惜师伯那时不在,否则令狐大哥也不会身受重伤了.(转折关系)⑥任何缺点错误都是对人民不利的,因此也就对党不利.(因果关系)这些复句都只有一个结构层次和一种结构关系。
其中①、⑤、⑥三句只有一个单用的关联词;②、③、④三句则有两个成对配合使用的关联词。
(2)能不能不用关联词请试着去掉这些复句中的关联词,想一想,如果不用这些关联词,复句还可以说吗?根据这种情况,上面这些句子可以分为三组:第一组,②、⑥句可以去掉关联词,而且不改变句意.比较:②迟大冰漫无目的地走着,遥望着广漠的绿野。
(并列关系)⑥任何缺点错误都是对人民不利的,也就对党不利。
(因果关系)第二组,①、④句去掉关联词后句子仍然成立,但是原意改变了.比较:①南朝出了个英主,我们大辽是肯定斗不过他们的。
(因果关系)④能救得杨过和小龙女性命,能解你体内之毒。
(并列关系)第三组,③、⑤句不能去掉关联词:⑤去掉关联词后只能解读成假设关系的复句,但是却与原来想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反了;③去掉关联词后,表达不出两个分句之间的语义联系,句子变得完全不成立了。
比较:⑤可惜师伯那时不在,令狐大哥也不会身受重伤了。
③建这么个没用的碑,拿这笔钱救济伤残人.2、提出问题:如何区分单句和复句?探究问题:找单复句的不同.归结问题:单复句的区分:(1)单句中,各短语充当句子的一个成分,独立性差;而复句中各分句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学案:第5课+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Word版含答案
第5课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课文导入素养任务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实现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离不开全体劳动者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
工匠精神的根本在于坚守,只有不忘初心、执着专注、严谨认真、摒弃浮躁,才能坐得住、做得好。
对生活最好的尊重,就是有颗心无旁骛、精益求精的匠心。
1.理清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
2.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把握作者的观点,学习“工匠精神”。
3.分析文章的主要论证方法和语言特点。
任务驱动一阅览资料·认识作者作者介绍李斌,人民日报著名评论员,近年来活跃于“人民网”“中国网”等各大网站,发表各类评论文章二三百篇,除选入课本中的本篇外,还有《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矗立家国情怀的精神灯塔》《改革开放,创造新的更大奇迹》《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性贡献》等广为传播的著作。
任务驱动二深思精析·走进时代写作背景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近些年来充斥媒体的“中国智造”“中国精造”“中国创造”“工匠精神”,如今成为决策层共识,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显得尤为难得和宝贵。
飞速发展的中国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
李斌写下此文想呼吁我们弘扬工匠精神,这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中国创造的现实需要。
没有劳模群体,难育大国工匠;没有大国工匠,难有大国重器。
当下,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在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同时,更要练好内功,培育工匠精神,增厚国之底蕴。
[情境活动]“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自2018年开展以来,各地工会和全国职工积极参与,通过为年度人物候选人点赞,有力地弘扬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掀起了学习大国工匠、争当工匠人才的热潮。
课外查阅资料,了解相关大国工匠的事迹。
答:参考答案:(示例一)钳工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工种,但是能将手工装配精度做到0.002毫米绝不简单,这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1/4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紫蝶黄蜂俱有情——咏物抒怀(学案)项城一高常自俊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本课所选3首咏物诗有马、有虫、有花,涉及唐宋两代三位大诗人,其诗都是咏物抒怀的代表作。
学习时,重点放在学习诗人体物咏怀的方法,解读诗人寄物写志的修辞手段,了解诗中“态”所蕴含的人文内涵。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强化对诗歌鉴赏方法的体验,加强对诗歌意象的品悟,学习从意象中发掘诗的审美特征和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咏物诗主要指那些以客观的“物”为集中描写的对象,并在描写中抒怀兴感的诗歌。
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咏物诗是屈原的《橘颂》,它奠定了咏物诗体物言志的创作传统,即体物的赋笔铺陈和言志的比兴寄托相结合。
至唐宋两代,咏物诗数量激增,蔚为大观,很多作品形神兼备,不粘不脱,既紧扣所咏之物的具体特点,又在其中有所兴寄托寓。
第五课紫蝶黄蜂俱有情——咏物抒怀(第一课时学案)学习要点:鉴赏杜甫的《房兵曹胡马》一、解题:《房兵曹胡马》这首诗是杜甫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漫游齐鲁后回洛阳时所作。
兵曹,兵曹参军的省称,是唐代州府中掌管军防、驿传的小官。
房兵曹不详为何人。
马是唐代战争、交通中最重要的工具,古代人对马有特殊的感情。
二、走近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又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
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西南)人,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
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
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
诗歌注重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
有《杜工部集》。
三、鉴赏杜甫《房兵曹胡马》(一)诵读品味、疏通诗意(二)探究问题1、这首诗中的马,是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2、诗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
可谓“写意传神”,请谈谈颔联哪两个动词写得极其传神,以及你感受到的胡马的神韵。
答:3、谈谈尾联的含义?答:4、在这首诗中,你最喜欢哪一联,说说理由。
答:四、总结主题思想五、分析本诗的艺术手法六、拓展1、阅读刘禹锡的《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回答问题思考:这首诗表面上是描写人们去玄都观看桃花的情景,骨子里却是讽刺当时权贵的。
作者采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的?试作以分析。
答:2、阅读刘禹锡的《再游玄都观》回答问题思考:这首诗与《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比较有什么异同?答:七、作业: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这首诗从体裁上看,属于;从内容上看,属于。
2、这首诗从整体上看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作者借梅花抒发了怎样的思想品质?答:第五课紫蝶黄蜂俱有情——咏物抒怀(第二课时学案)学习要点:鉴赏李商隐的《蝉》一、解题:蝉是一种昆虫,夏秋之时其成虫在树上鸣叫,俗称“知了”,是古代诗人咏物写志常取的对象。
本诗名为咏蝉,实则咏诗人自家情怀。
二、走近作者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
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
十九岁以文才得到牛党令狐楚的赏识,改从令狐楚学骈文章奏,被引为幕府巡官,并经令狐绹táo推荐,二十五岁时举进士。
次年(838),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爱其才,辟为书记,以女妻之。
牛党的人因此骂他“背恩”。
此后牛党执政,他一直遭到排挤,在各藩镇幕府中过着清寒的幕僚生活,潦倒以至病卒。
有《李义山诗集》《李义山文集》。
三、鉴赏李商隐的《蝉》(一)诵读品味、疏通诗意(二)探究问题1、诗的首联从哪些方面写了蝉的形象?答:2、诗的颔联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什么作用?答:3、本诗中写作者处境艰难的有哪些诗句,请找出来。
并分析这些诗句与咏蝉有什么联系?答:4、怎样理解尾联的含义?答:四、总结主题思想五、分析本诗的艺术手法六、拓展(一)阅读虞世南的《蝉》,回答问题1、诗的前两句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蝉的形象?答:2、这是一首托物寓意的小诗,后两句议论是点睛之笔。
说说它所表达的寓意。
答:(二)阅读骆宾王的《咏蝉》,回答问题1、诗中的蝉具有什么特征?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答:2、首联“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两句有什么作用?答:3、找出诗中描写环境恶劣的句子是:4、本诗在结构上采用了什么结构方式?答:(三)阅读林逋的《山园小梅》(其一)回答问题1、首联作者是怎样赞赏梅花的?答:2、五代南唐诗人江为写有两句诗:“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此诗颔联即由此化出。
试分析此联的精妙之处。
答:3、全诗咏梅,而颈联却写“霜禽”、“粉蝶”,试分析此联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4、尾联写了什么内容,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七、作业: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碧玉:出自乐府《碧玉歌》,这首诗是歌咏-位名叫碧玉的美丽女郎的。
1、两首诗运用了不同的修辞方法,前者主要用了___,后者主要用了_________。
2、两首诗对柳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前者表现了__________的态度,后者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的态度。
3、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什么?答:第五课紫蝶黄蜂俱有情——咏物抒怀(第三课时学案)学习要点:鉴赏苏轼的《海棠》一、解题:海棠,落叶小乔木,叶子卵形或椭圆形,花白色或淡粉红色。
果实球形,黄色或红色,味酸甜。
《海棠》是一首吟咏海棠花的咏物诗,诗人将美女的形象寄寓在海棠花之中,体现了一种爱花、惜花之情。
二、走近作者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
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一生始终处于党争的夹缝中。
他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旷世奇才和文艺全才,诗为宋冠、词称苏辛、文追韩柳、书首四家(苏、黄、米、蔡)、画擅三绝(诗、书、画),而且人格正直,性格幽默,随缘自适,旷达乐观,有着一颗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这些使得他成为中国文人心目中的至爱,享有极高的声誉。
三、鉴赏(一)诵读品味、疏通诗意(个读、齐读)(二)探究问题1、前两句分别从什么角度写了海棠的特点?2、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答:3、诗人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4、古人对于后两句诗曾有“造语之奇,构思之巧”的评价,请结合三、四两句诗来赏析一下。
答:四、总结主题思想五、概括艺术手法六、拓展(一)阅读欧阳修的《画眉鸟》回答问题1、这首诗写了几种画眉鸟?是怎样写画眉鸟的?答:2、本诗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从诗中能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二)阅读陆游的《落梅二首》(其一)回答问题思考:诗中的梅花具有什么特征?本诗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答:七、作业: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白云泉(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⑴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答:⑵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答: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
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
⑴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处。
答:⑵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
答:⑶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第五课紫蝶黄蜂俱有情——咏物抒怀(学案第一课时答案)三、鉴赏杜甫《房兵曹胡马》(二)探究问题1、这首诗中的马,是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明确:诗中的马是一匹骏马,神清骨俊、奔驰生风、纵横驰骋。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一静一动写出了马非凡的气概。
其品质,秉性诚笃,对主人忠诚尽力。
2、诗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
可谓“写意传神”,请谈谈颔联哪两个动词写得极其传神,以及你感受到的胡马的神韵。
明确:(1)“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
前者写双耳直竖,有一种挺拔的力度;后者不写四蹄生风,而写风入四蹄,别具神韵。
从骑者的感受说,当其风驰电掣之时,好象马是不动的,两旁的景物飞速后闪,风也向蹄间呼啸而入。
诗人刻画细致,微妙逼真。
全诗既是写马驰骋万里,更是诗人自己志向的写照。
(2)诗人刻画细致,维妙逼真。
颔联两句突出每句的最后一字:“峻”写马的气概,“轻”写它的疾驰,都显示出诗人的匠心。
这一部分写马的风骨,用的是大笔勾勒的方法,只写其骨相、双耳和奔驰之态,因为这三者最能体现马的特色。
3、谈谈尾联的含义?明确:诗的感情基调是激昂向上的。
写此诗时诗人正值人生壮年,雄姿英发、气宇不凡。
尾联先用“骁腾有如此”总结上文,对马作概括,写出马纵横驰骋的非凡的本领,既是对房兵的殷切鼓励,也蕴含着作者建功立业的渴望。
最后宕开一句:“万里可横行”,包含着无尽的期望和抱负,将意境开拓得非常深远。
这一联收得拢,也放得开,它既是写马驰骋万里,也是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更是诗人自己志向的写照。
盛唐时代国力的强盛,疆土的开拓,激发了民众的豪情,书生寒士都渴望建功立业,封侯万里。
这种蓬勃向上的精神用骏马来表现确是最合适不过了。
4、在这首诗中,你最喜欢哪一联,说说理由。
答题要点,必须结合具体诗句,可以从思想内容或表达技巧方面阐述理由。
示例:第一联:写马的出身不凡,勾勒出马神清骨峻的形象;语言凝练而形象。
(答出第一点即可给满分,只答“语言凝练而形象”,给2分)第二联:以“竹批”比喻马耳之坚挺直竖,以“风入”形容马奔跑之迅疾轻快,一静一动写出马非凡的气概。
用词准确形象。
第三联:运用虚写(抒情)表现马纵横驰骋,超越任何险阻,值得信赖的本领和品质。
诗人完全把马当作了生死相依的挚友,感情强烈而真挚。
第四联:“骁腾有如此”一句总括全诗,含义极为丰富,既是写马纵横驰骋的非凡本领,又是对房兵曹的殷切鼓励,也蕴含着作者建功立业的渴望。
(意思对即可,3点答对其中的两点得满分)四、总结主题思想《房兵曹胡马》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
评论家一般认为诗人此进正值漫游齐赵,飞鹰走狗,裘马清狂的一段时期。
诗的风格豪迈遒劲,凛凛有生气,反映了青年杜甫锐于进取的精神。
五、分析本诗的艺术手法1、咏物言志,虚实结合,绘形绘声诗的前四句是正面写马,是实写。
诗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用传神之笔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
后四句写马的品格,用虚写手法,由咏物转入抒情。
颈联承上奔马而来,写它纵横驰骋,历块过都,有着无穷广阔的活动天地;它能逾越一切险阻的能力就足以使人信赖。
这里看似写马,实是写人,这难道不是一个忠实的朋友、勇敢的将士、侠义的豪杰的形象吗?尾联写蓬勃向上的精神用骏马来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