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种群存活曲线与K值的不同表示方法

合集下载

2015届《三维设计》高考生物一轮精品课件:3.3.1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2015届《三维设计》高考生物一轮精品课件:3.3.1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1.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
项目 增长 模型
“J”型曲线
“S”型曲线
前提
条件
理想状态:资源无限、 空间无限、不受其他生 物制约
现实状态:资源有限、空间
有限、受其他生物制约
项目
“J”型曲线
“S”型曲线
种群增长
速率
K值有无
无K值
有K值
两种增长曲线的差异主要
联系 是因环境阻力大小不同, 对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不同
B
10 - 0.1 25
C
5 5 0.1 5
D
5 5 0.1 25
—| 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 — 将酵母菌接种到培养液中
混合均匀并培养,每天将 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 计数板上,计数一个小方 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 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 酵母菌总数
第三步: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装置中起始酵母菌
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的条件下培养。
计算种群密度 取平均值
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 ①调查时没有迁入和迁出、 出生和死亡 ②标志物不能过于醒目,
①随机取样
注意 ②样方大小适中 事项 ③样方数量不宜太少 ④宜选用双子叶植物
不能影响标志对象正常的
生命活动
[典例 1] 是
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做的分析,错误的 ( )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
3.(2009· 上海高考)在光照下,将等细胞数量的衣藻和大肠杆菌分别 接种到只含无机盐的培养液中培养,结果是 (虚线和实线分别表 示大肠杆菌和衣藻的生长曲线) ( )

存活曲线

存活曲线

结果:存活曲线和死亡曲线的类型。

曲线分析反映种群个体在各种年龄段的存活数量动态变化的曲线,称为存活曲线。

它能反映生物个体发育阶段对种群数量的调节状况。

存活曲线可分为三种,反映内容如下:a型:存活曲线呈凸型。

它们表示种群的大多数个体均能实现其平均的生理寿命(种群生理寿命是指种群处于最适生活环境下的平均年龄,而不是某个特殊个体可能具有的最长寿命),在到达平均寿命时,几乎同时死亡。

也就是说,在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

人类和许多高等动物(大型兽类)以及许多一年生的植物常属此类。

b型:存活曲线呈对角线。

它们表示各年龄段具有相同的死亡率。

多年生—次结实植物和水螅、许多鸟类以及小型哺乳动物的存活曲线接近此类。

c型:存活曲线呈凹型。

它们表示幼小个体的死亡率极高,一旦过了危险期死亡率就变得很低而且稳定。

许多海产鱼类、海产无脊椎动物、许多低等脊椎动物和寄生虫以及多次结实的多年生植物属此类。

存活曲线以环境条件和对有限资源的竞争为转移。

例如,人类的存活曲线因营养、卫生医药条件而有很大的变化。

如果环境变得合适,死亡率能够变得很低,种群就会突然爆发。

不少农业害虫的爆发就是这种情况。

研究存活曲线可以判断各种动物种群最容易受伤害的年龄而人为地有效地控制这一种群的数量,以达到造福人类的目的,如可以选择最有利时间打猎或进行害虫防治。

存活曲线(survivorship curve):是以生物的相对年龄(绝对年龄除以平均寿命)为横坐标,再以各年龄的存活率为纵坐标,所画出的曲线。

绘制曲线时,横坐标以相对年龄作为量度有利于比较不同寿命的动物;另一方面,纵坐标多用对数作为标尺,因为对数能够更好的反映“率”的改变,例如,lg1000- lg 100= lg 100- lg 10,即3-2=2-1,可见,尽管这些绝对数值相差很大,但相差的比率则是相同的。

存活曲线可直观地表达了种群的存活过程,也可用来表示种群数量的减少过程即动物生活史内各时期的死亡率。

种群存活曲线

种群存活曲线

种群存活曲线种群的存活曲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根据种群的大小和环境因素变化而变化。

存活曲线可以用来分析一个物种或种群的兴衰,以及检测对它们可能导致灭绝的威胁。

它也有助于理解受到温度变化和其他环境变化影响的物种和种群的行为以及受到人为影响的物种和种群可能出现的变化。

在学习存活曲线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种群存活曲线。

种群存活曲线是一种表示一个特定物种或种群的数量变化的图表。

它是一个绘制在时间/数量坐标上的曲线,可以表明一个物种或种群在特定时间内的大小以及其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

存活曲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个物种或种群的发展趋势,观察其对环境变化的反应,以及发现可能对它们构成威胁的因素。

有三种类型的种群存活曲线:指数型、对数型和线性型。

指数型存活曲线表示物种或种群通常在一开始发生快速增长,但后来会逐渐减缓,最终停止增长;对数型存活曲线表示物种或种群从一开始就缓慢增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增长会更快,直到达到一个平衡点;线性型存活曲线表示物种或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增长速度保持恒定,不会像前面两种情况那样,在某一时刻停止增长。

存活曲线中的主要参数包括有效繁殖率、净生殖率、种群数量及其变化和最终结果。

有效繁殖率是指每代繁殖者所生存的后代数量,而净生殖率则是指头寸成年后期间所受到的净育种数量。

种群数量及其变化表示一个物种或种群在特定时期内的总数量以及该物种或种群总数量所处的趋势。

最终结果表示一个物种或种群的发展趋势和可能出现的变化趋势。

无论在自然环境中还是受到人为干预的环境中,物种的发展都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其中一些因素可能有益于物种的发展,而另一些因素则可能会危害物种,从而导致种群减少甚至死亡。

通过将这些因素转化为种群存活曲线,我们可以定量分析和比较物种对同一因素的反应,更好地理解物种的生存状况,并及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以保护物种免受破坏。

综上所述,种群存活曲线是一种用来表示物种或种群的数量变化的图表,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一个物种或种群的发展趋势,并及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来保护它们。

普通生物学考前必练13

普通生物学考前必练13

普通生物学考前必练13一、判断题1.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量一半时,种群的环境容纳量越来越小。

N2.适应的相对性是遗传物质的稳定性与环境条件的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T3.种内互助对种的生存有利,种内斗争对种的生存不利。

N4.捕食动物有时变成了猎物不可缺少的生存条件。

T5.种群越小,遗传漂变越弱;种群越大,遗传漂变越强。

N6.生物的适应性不一定会创造“最好”或“最优”的表现型。

T7.社会生活对每一个社会性生物总是非常有利的。

N8.只要2种生物生活在同一生境中,它们之间的竞争就不可避免。

N9.耐受性定律指出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N10.耐受性定律是指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都将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T11.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是指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T12.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是指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都将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N 13.一个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荣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限制的状况都可说是限制状况或限制因子。

T14.生物低于或高于一定的温度时便会受到伤害,这一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T15.动物在自然界所表现出来的昼夜节律除了由外界因素的昼夜周期所决定的以外,在内部也有自发性和自运性的内源决定,因为这种离开外部世界的内源节律不是24小时,而是接近24小时,这种变化规律叫似昼夜节律。

T16.内温动物,在比较冷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小,表面积比较大;在比较暖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大,表面积相对较小。

N17.内温动物身体的凸出部分在寒冷的地区有变大的趋势。

N18.内温动物身体的凸出部分在寒冷的地区有变小的趋势。

T19.生物学零度是指生物生长发育的起点温度。

T20.有效积温是指所有生物完成某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恒定的。

N21.对于一个种群来说,设想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值以K表示,则K值随种群数量上升而下降。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4章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4章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Word版含答案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1.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数学模型为:N t =N 0λt。

2.正常情况下,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种群数量会呈“S”型增长。

3.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 值。

4.“J”型曲线的增长率是不变的,“S”型曲线的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5.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很多,因此,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急剧下降甚至消亡。

一、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1.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2.构建步骤: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进行表达→检验或修正。

3.表达形式(1)数学方程式:科学、准确,但不够直观。

(2)曲线图:直观,但不够精确。

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1.模型假设⎩⎪⎨⎪⎧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2.数学模型:N t =N 0λt。

3.各参数的含义⎩⎪⎨⎪⎧N 0:种群的起始数量t :时间N t:t 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 倍数三、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1.形成原因2.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又称K 值。

3.应用建立自然保护区,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例如为增加大熊猫的种群数量而设立的卧龙自然保护区。

四、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1.影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人为因素:人类活动的影响2.数量变化: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急剧下降甚至消亡。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J”型曲线是发生在自然界中最为普遍的种群增长模式(×) (2)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在培养早期呈“J”型增长(√)(3)对于“S”型曲线,同一种群的K 值是固定不变的,与环境因素无关(×) (4)种群数量达到K 值后不再发生变化(×)(5)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有利于对有害动物的防治以及对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2.下图中可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情况下增长的曲线是( )解析:选B 种群在无环境阻力情况下的增长是指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的情况下的增长。

素材:种群的存活曲线(生命表)的绘制—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素材:种群的存活曲线(生命表)的绘制—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种群的存活曲线(生命表)的绘制存活曲线是由美国生物学家雷蒙•普尔在1928年提出,为生态学依照物种的个体从幼体到老年所能存活的比率,所做出的统计曲线。

以存活数量的对数值为纵坐标,以年龄为横坐标作图,从而把每一个种群的死亡一存活情况绘成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即是存活曲线。

种群的存活曲线来源其实是生命表,生命表又称“死亡表”、“死亡率表”,根据分年龄死亡率编制。

种群的存活曲线1.存活曲线分析反映种群个体在各种年龄段的存活数量动态变化的曲线,称为存活曲线。

它能反映生物个体发育阶段对种群数量的调节状况。

存活曲线的类型age in relative units存活曲线可分为三种,反映内容如下:a型:存活曲线呈凸型。

它们表示种群的大多数个体均能实现其平均的生理寿命(种群生理寿命是指种群处于最适生活环境下的平均年龄,而不是某个特殊个体可能具有的最长寿命),在到达平均寿命时,几乎同时死亡。

也就是说,在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

人类和许多高等动物(大型兽类)以及许多一年生的植物常属此类。

b型:存活曲线呈对角线。

它们表示各年龄段具有相同的死亡率。

例如,水蝗、许多鸟类以及小型哺乳动物的存活曲线接近此类。

c型:存活曲线呈凹型。

它们表示幼小个体的死亡率极高,一旦过了危险期死亡率就变得很低而且稳定。

许多海产鱼类、海产无脊椎动物、许多低等脊椎动物和寄生虫以及多次结实的多年生植物属此类。

2.存活曲线的意义存活曲线以环境条件和对有限资源的竞争为转移。

例如,人类的存活曲线因营养、卫生医药条件而有很大的变化。

如果环境变得合适,死亡率能够变得很低,种群就会突然爆发。

不少农业害虫的爆发就是这种情况。

研究存活曲线可以判断各种动物种群最容易受伤害的年龄而人为地有效地控制这一种群的数量,以达到造福人类的目的,如可以选择最有利时间打猎或进行害虫防治。

存活曲线如何绘制1.死亡年龄数据的调查收集野外自然死亡动物的残留头骨,可根据角确定死亡年龄;也可以根据牙齿切片,观察生长环确定年龄;牙齿的磨损程度是确定草食性动物年龄的常用方法;根据鱼类鳞片的年轮,推算鱼类的年龄和生长速度;根据鸟类羽毛的特征、头盖的骨化情况确定年龄等。

浅析种群存活曲线

浅析种群存活曲线

物和寄生虫的存活曲线都接近于这一类型。
曲线特征与原来的曲线特征差异很大 。图 1 是一个
[1]
典型的例子,即每经过一段时间,种群死亡一半数量
的个体,各阶段减失的绝对数值有很大差别,但其减
失率是相等的。由此可见,绘制种群存活曲线时,纵
坐标要采用存活数量的对数值,因为研究种群死亡情
况更有价值的不是存活的绝对个体数值的变化,而是
在全变态昆虫的生活史中,各个阶段的死亡率差
别很大,出现类似于图 2 中 B1 的阶梯形存活曲线,这
反映它们的生活周期中存在几个危险的时期。例如,
菜白粉蝶的存活曲线,从卵到 1 龄幼虫,从末龄幼虫
到蛹和成虫末期,出现三个死亡高峰。有些学者把这
种曲线称为第四种类型的存活曲线[2]。
平均每个个体的改变率。
于所有的有性生殖遗传题型,分解组合棋盘法只适用于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题型。由于分解组合棋盘法的显示结果更为直
观,故自由组合的题型推荐应用此法。学生在解题时应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从而做到轻松答题。
[关键词]配子棋盘法;分解组合棋盘法;遗传题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7-0080-02
研究种群存活曲线还可以了解动物种群最容易
认为 K-对策生物的存活曲线属于 A、B 型,幼体存活
受到伤害的年龄。如果我们对种群最易受伤害的时
率很低。
禁捕,在濒危动物存活的危险期对其进行精心保护,
率较高,r-对策生物的存活曲线属于 C 型,幼体存活
伊藤在《比较生物学》中提到,就大的顺序而言,
动物在进化过程中从海洋进入内陆水域,再进到陆地
棋盘法是一种计算杂交后代基因型和表现型概

(整理)实验三 生命表与存活曲线的编制

(整理)实验三 生命表与存活曲线的编制

实验二生命表与存活曲线的编制生命表(life table)的概念:生命表是描述种群存活和死亡过程的一种统计表格。

记录了生物发育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由此计算出的种群生命期望值等特征值。

生命表一般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1)特定年龄生命表:以一群同年龄个体为起始点,始终跟踪各年龄阶段的种群动态,记录期繁殖和死亡个体数,直至该年龄群全部死亡为止。

适用于世代周期短、世代不重叠的种群。

2)特定时间生命表:假设不同年龄段种群的大小和结构相同的前提下,对一时刻各年龄段个体的调查统计而制成的生命表。

适用于世代重叠且稳定的种群。

3)图解生命表:将某世代个体数的动态特征以图解的形式直观地表现出来便成了图解生命表。

适用于生活史简单的种群。

总之,生命表是描述种群死亡过程及存活情况的一种有用工具,它包括了各年龄组的实际死亡数、死亡率、存活数及平均期望年龄值等。

根据生命表绘制的种群存活曲线图可以直观地描述种群的时间动态。

生命表是描述种群死亡过程及存活情况的一种有用的工具。

可以体现各年龄或各年龄组的实际死亡数、死亡率、存活数目和群内个体未来预期余年(即平均期望年龄)。

生命表的意义在于提供一个分析和对比种群个体起作用生态因子的函数数量基础。

也可以利用生命表中的数据,描述存活曲线图,说明种群各年龄组在生命过程中的数量;说明不同年龄的生存个体随年龄的死亡和生存率的变化情况。

一、目的要求1.了解生命表的类型及其结构;2.通过给定种群各年龄时期的存活个体数,计算生命表各特征值,理解种群生命期望的含义,领会生命表的生态学意义。

二、材料用品调查或利用已有的资料,如某年某地人口统计数据、电脑或计算器等三、实验原理生命表是描述种群死亡过程及存活情况的一种有用工具。

可以体现各年龄或各年龄组的实际死亡数、死亡率、存活数目和群内个体未来预期余年(即平均期望年龄)。

生命表的意义在于提供一个分析和对比种群个体起作用生态因子的函数数量基础。

2019-2020年高考生物 第4章《种群和群落》复习考点二 分析“J”型曲线和“S”型曲线 新人教

2019-2020年高考生物 第4章《种群和群落》复习考点二 分析“J”型曲线和“S”型曲线 新人教

2019-2020年高考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复习考点二分析“J”型曲线和“S”型曲线新人教版必修31.在下表中比较“J”型和“S”型曲线项目“J”型曲线“S”型曲线曲线模型形成条件资源无限的理想条件资源有限的自然条件增长率不变越来越小有无K值无K值,持续增加有K值,可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种群增长速率曲线2.讨论模型构建的应用(1)K值的应用①对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措施:保护野生生物生活的环境,减小环境阻力,增大K值。

②对有害生物的防治措施:增大环境阻力(如为防鼠害而封锁粮食、清除生活垃圾、保护鼠的天敌等),降低K值。

(2)K/2值的应用①对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措施:种群数量达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再生能力最强——把握K/2值处黄金开发点,维持被开发资源的种群数量在K/2值处,可实现“既有较大收获量又可保持种群高速增长”,从而不影响种群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②对有害生物防治的措施:务必及时控制种群数量,严防达K/2值处(若达K/2值处,会导致该有害生物成灾)。

易错警示种群数量增长中的2个关注(1)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区别①种群增长率是指种群中增加的个体数占原来个体数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②增长速率是指某一段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与时间的比值。

在坐标图上可用某时间内对应曲线的斜率表示,斜率大则增长速率快。

③在“J”型曲线中,种群增长率基本不变,增长速率逐渐增大;在“S”型曲线中,种群增长率逐渐减小,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2)对“λ”的理解Nt=N0λt,λ代表种群数量增长倍数,不是增长率。

λ>1时,种群密度增大;λ=1时,种群密度保持稳定;λ<1时,种群密度减小。

3.如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

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D.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答案 A解析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因此增长速率为0;环境阻力在d点之前就已出现;阴影部分表示被淘汰的个体数量。

四川省资阳中学中考生物复习专题 种群的增长曲线与k值应用 人教新课标版

四川省资阳中学中考生物复习专题 种群的增长曲线与k值应用 人教新课标版
3在害虫害兽防治方面的应用
在防治老鼠中,如果毒杀的约一半的老鼠,而活下来的老鼠数量正相当于其种群指数生长期(K/2)的数量,老鼠数量将迅速增长并快速的恢复到原有的水平。因此,应该将老鼠的数量控制在K/2以下才行。
此外,在人口数量控制方面也其到很重要的作用。世界人口激增,使我们的家园受到严重的影响,为了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长久生存,应科学的控制人口增长率,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
野生动植物种群的数量控制在K/2值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可提供的资源数量也最多,而又不影响资源的再生。一旦超过K/2值时,种群增长的速度将开始下降。在合理开发动植物资源时,应考虑K/2值时。
2在鱼类的捕捞、放养过程中的应用。
如果大肆捕捞,使鱼类数量大为减少,降到了K/2值以下,会引起种群在相当长的时间才会达到快速生长期,对生产极为不利。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捕捞应该选择在K/2值以上。
正确理解:种群增长速度,即种群增长速率,是种群数量在单位时间内的增加值,若用V表示增长速度,t为统计种群数量变化的时间,Nt-Nt-1为t时间内种群数量增加值,公式可表示为:
V=(Nt-Nt-1)/t
种群增长速度不反映种群的起始数量,只与造成种群数量增加的时间和种群数量增加值的大小有关。根据种群增长率的公式可知:种群增长率与种群的起始数量呈反相关,与增加值呈正相关。即种群数量增加值不变时,种群起始数量越大种群增长率越小,反之,种群增长率越大;若统计时间相同,对一个种群而言,种群增长率与增长速度呈正相关,与初始数量的大小呈反相关,若增长速度不变,种群初始数量越大增长率越小,反之,种群增长率越小。由于种群初始数量的大小不同,增长速度快的增长率不一定大,增长速度小的增长率也不一定小,即不能把种群增长率与种群增长速率等同起来。

种群存活曲线

种群存活曲线

种群存活曲线种群存活曲线(SurvivalCurve)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学概念,通过描绘种群的死亡率来衡量其存活的时间。

它与人口发展密切相关,可用于比较不同种类的种群存在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特征,以及一个特定的种群在一段时期内的死亡及存活情况。

种群存活曲线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反映了种群结构的变化,种群曲线取决于种群初期或者起始大小、死亡率以及繁殖时期持续时间,种群大小可以由此衡量。

死亡率构成了种群存活曲线的最重要要素,它代表了某个特定种群在一段时期内死亡率。

死亡率的变化是由种群特定的生态环境和外部因素来决定的,如果这种外部因素大于内部因素,则死亡率会上升,从而导致种群曲线的下降。

种群存活曲线由此形成:如果死亡率和繁殖率都高,则种群曲线下降迅速;如果死亡率和繁殖率都低,则种群曲线会呈现平缓上升的状态。

另一方面,种群生存曲线也反映了该种群在内部因素上的演化情况,这些内部因素包括种群内部结构和发展过程。

在种群曲线上,可以看到种群在其出生率和死亡率之间的协调,以及生物种群持续繁殖的能力。

此外,诸如灾害、环境变化和改变生态系统结构等其他外部因素也会影响种群存活曲线。

种群存活曲线是一个重要的科学研究工具,可以用来确定物种是否处于危险中,同时可以用来为种群增殖提供重要信息。

例如,种群存活曲线可以显示出一种物种每年死亡率超过出生率的趋势,从而帮助管理者制定适当的管理策略,为该物种的种群增殖带来更多的希望。

概括而言,种群存活曲线反映了一个种群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死亡及存活的情况,以及它的重要生态环境要素、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特征等因素的变化。

为了保障物种的种群持续繁殖,我们需要加强对种群存活曲线的研究,以期找出种群数量、死亡率和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种群复苏。

第九单元 第30讲 种群及其动态 高三新高考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九单元 第30讲 种群及其动态 高三新高考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选择性必修2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0讲种群及其动态一、选择题1.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二模)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mL培养液的锥形瓶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计数。

当酵母菌总数为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

关于该实验中酵母菌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及种群数量变化分析不正确的是(C)A.可取少量菌液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估算酵母菌数量B.该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为“S”形,数量为a/2时,种群增长最快C.若将酵母菌的接种量增加一倍,培养条件不变,则K值为2aD.若将培养液的量改为5 mL,接种量与培养条件相同,则K值小于a[解析]估算酵母菌数量可用抽样检测法,即取少量菌液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估算酵母菌数量,A正确;由题意可知,酵母菌总数达到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说明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为S形,当种群数量为a/2时,种群增长最快,B正确;K值与环境条件有关,酵母菌的K值与酵母菌的接种量没关系,因此培养条件不变,K值也不变,仍为a,C错误;若将培养液的量改为5 mL,酵母菌生长所需营养物质减少,接种量与培养条件相同,则K值小于a,D正确。

2. (2021·辽宁省锦州市高三一模)我国于2020年11月1日零时启动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A.全国人口普查采用样方法调查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B.根据人口年龄结构可预测未来一段时间人口变化趋势C.人口普查可为研究制定人口政策提供依据D.全面实施二孩政策有助于提高人口出生率[解析]全国人口普查是对全国所有人口逐一进行调查,并不是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A 错误;根据人口年龄结构可预测未来一段时间人口变化趋势,B正确;人口普查可为研究制定人口政策提供依据,C正确;全面实施二孩政策有助于提高人口出生率,D正确。

3. (2021·广州市高三检测)蝗虫卵会在特定月份发育为跳蝻,这是治蝗的关键时期。

在此期间,研究人员为了探究某地招引粉红椋鸟治蝗效果,对防控区跳蝻密度的变化情况和对照区的进行比较,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调查,结果见表。

实验三 种群生命表的编制与存活曲线

实验三  种群生命表的编制与存活曲线

(3)生命表中各栏数据的关系和计算方法 dx =nx- nx+l qx=dx/nx Lx=(nx+nx+1)/2 Tx=Lx+Lx+1+…+L最大 ex=Tx/nx
年龄 (x) 开始生 存数 (nx) 死亡数 (dx) 从x到 期望平均 (x+1)期 年龄(ex) 的 平均存活 数(Lx) 死亡率 (1 000qx)来自 4.昆虫生命表和关键因子的分析
昆虫生命表与一般生命表有3方面不同: ①x年龄的分期采用卵、幼虫龄期等发育阶 段来代替一般的物理时间; ②把各发育阶段的dx分为因不同死亡因素而 造成的分值; ③在生命表中,把性比和产卵率的变化, 换算成为死亡率(如表3—3)。
• 关键因子分析是昆虫生命表研究的 一个进展,它必须具备多年生命表 研究的资料。现介绍分析关键因子 的两种方法。
• (1)K值图解法:将生命表中nx取对 数,并按下面公式计算出ki和K的值: ki=lg(nxi/nxi-1) K=∑ki=k1+k2+…+ki 式中:ki——前后两个阶段存活数对 数之差; K——整个世代的所有各阶段ki值之 和。
• (2)数量分析法: 先计算出多年积累的ki和K值,将ki值放在 y轴,以世代K值放在x轴上,即以ki为因变 量,K为自变量,分别求出各K值对应点K 的回归系数b,斜率b最大的ki为关键因子, 其他死亡因子对种群密度变化的相对重要 性可由b值的大小来确定。 b=(∑(x-x)(y-y))/ ∑(x-x)2 (x、y为平均值)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000 945 880 865 800 735 415 249 132 99 66
2.生命表数据来源

手把手教你解读生存曲线

手把手教你解读生存曲线

手把手教你解读生存曲线生存曲线最早来自于生物学概念1928年,生存曲线(又称存活曲线)首次由美国生物学家雷蒙·普尔提出,它可以反映不同种群在每个年龄段生存的数目。

存活曲线一般以存活数量的对数值为纵坐标,以年龄为横坐标作图,从而把每一个种群的死亡-存活情况绘成一条曲线。

存活曲线可归纳为3种基本类型:Ⅰ型表示大部分个体都能活到生理寿命,如人类和一些大型哺乳动物;Ⅱ型表示各年龄期存活率基本相似,如大多数鸟类;Ⅲ型则代表在生命早期有极高的死亡率,但是一旦活到某一年龄,死亡率就变得很低而且稳定,如树木等。

Kaplan-Meier曲线取名真的是因为人名1958年,Edward L. Kaplan 和Paul Meier也首次在临床研究中提出了生存曲线的概念,又被称作Kaplan-Meier曲线,主要用来对各组患者的生存状况进行描述。

需要注意的是,生存曲线是不能用单个数字来概括的,例如中位生存率或5年生存率,想知道为什么吗?别急,接着看下去你就知道了。

为什么要绘制生存曲线?绘制生存曲线最主要的目的是进行生存分析,即通过将终点事件和出现这一终点所经历的时间结合起来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对两组患者的预后进行比较。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明明比较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就可以进行预后分析了,做什么要劳神费力的去绘制生存曲线?然而,生存时间无法一概而论。

生存时间包括完全数据和删失数据两种类型。

完全数据是大家最容易理解的患者从起点至死亡(死于所研究疾病)所经历的时间,那么删失数据又该如何作解呢?原来在漫长的随访过程中,有些受试者会因为一些原因失访,又或者是在随访中途死于非终点事件(如死于其他疾病或车祸等意外事故),这些数据在临床研究中即被称为删失案例。

如此看来,在进行预后分析时,仅比较患者的生存时间显然是不合理的。

读到这里,你可能又会问,那不比较总生存时间了,我把随访时间缩短到一个固定值,比较1年生存率或5年生存率总可以了吧?不错,这个方法乍一听确实可行,但再一细想,似乎也存在瑕疵。

2020年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种群和群落[解题秘籍]

2020年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种群和群落[解题秘籍]

专题11 种群和群落书本黑体字速记1.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3.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标志重捕法、抽样检测法、取样器取样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

4.K值: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5.“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Nt=N0λt。

其中N0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为时间,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6.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7.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8.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

9.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10.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必背基础知识点1.种群指同一区域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同一物种可包含多个种群;群落指同一区域的所有生物;生态系统指生物群落加上无机环境。

2.种群“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共五个。

3.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的是年龄组成,包括三种类型为增长型、稳定性、衰退型。

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种群空间特征有均匀型、随机型、密集型。

4.估算种群密度常用的取样调查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

培养液中酵母菌的计数方法是抽样检测法。

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5.植物或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如跳蝻、蚜虫、蚯蚓、昆虫卵)适用的调查方法是样方法,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高中生物种群的增长曲线与K值应用

高中生物种群的增长曲线与K值应用

高中生物种群的增长曲线与K值应用在高中生物教材中,种群增长曲线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并在近年的生物高考试卷中都有所体现。

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由于受到教材篇幅的限制,这一知识内容一上来起点就很高,学生一下子很难理解。

本文从理解的角度出发,对种群增长曲线进行释疑,同时释义其具体应用。

一、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虽然物种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但在自然界中,种群却不能无限制地增长。

因为随着种群数量的增长,环境的制约因素的作用也在增大,环境中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称为环境阻力。

它包括同种个体之间对食物和空间的竞争加剧、疾病蔓延、捕食者因捕食对象的增多而增多等,从而导致残废率增长、出生率降低,最终趋向平衡。

因此,在自然环境中,种群的增长曲线是一个“S”型曲线(也称为逻辑斯蒂曲线)。

种群达到环境所能负担的最大值,称为环境的满载量或负载能力,用“K”表示(如图1)。

那么,种群为什么不能无限增长而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根据对很多生物种群在有限食物和有限空间条件下数量动态的研究,种群在开始时增长比较缓慢,以后逐渐加快,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数量的一半时,增长速度最快,但是种群所需要的资源(食物、空间等)是有限的,随着资源的枯竭,环境阻力将随着种群的增长而成正比例增加,种群增长速度逐渐缓慢下来,直到停止增长,此外,种群内部的相互关系和其他一些环境因素,如气候、食物、空间、营巢地、天敌、疾病、种间竞争等环境阻力都会抑制种群数量无限增长。

当种群增加到“K”值,会因为食物不足、空间有限、天敌增加等因素而使种群数量逐渐降低,降到基准线以下,又会因空间、食物的充裕而数量上升,所以,种群的数量会在一定范围内(基准线上下)波动,保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水平上(如图2)。

二、K值的应用种数数量在达到K/2时(如图3中的A点),种群数量几乎呈直线上升,这一时期称指数生长期,A点是影响种群数量的关键点。

该值可直接用于解释文中有关“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中的几个实例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图示2]
信 息 解 读
图2表示K值的不同表示方法, 图中A、B、C、D所对应的种 群数量为 K值 ,A′、C′、D′所 K/2 对应的种群数量为 。
[解题技法]
(1) 辨析存活曲线的类型应从年龄组成角度分析,并结合生 活实际。
(2)明确K值的含义是确定K值的基础,K值是一定环境中 种群数量的最大值,在K值时,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增 长率为零。
【种群存活曲线与K值的不同表示方法】
[典型图示1]
Ⅰ型曲线:幼年期死亡率 低,老年期死亡率高,即 绝大多数个体都能活到生 理年龄,如人类和其他一 些大型哺乳动物。
信 本相同,如 小型哺乳动物等。
图1表示种群三种 存活曲线
Ⅲ型曲线:幼年时期死亡率较 高,但一旦到达某一年龄,死 亡率就较低且稳定,如鱼类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