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的美学》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街道的美学》有感

《街道的美学》的作者是日本当代著名建筑师芦原义信,成书写于1979年,是作者多年来对街道、广场空间构成方面的研究成果。收入该书的《街道的美学》和《续街道的美学》应用格式塔心理学中“图形”和“背景”的概念以及其他现代建筑理论,并引用中国的“阴阳”之说,对日本、意大利、法国和德国等西欧国家的建筑环境与街道、广场等外部空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从而归纳出东方和西方在文化体系、空间观念、哲学思想以及美学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并对如何接受外来文化和继承民族传统问题,提出来许多独到见解。

——译者伊培桐

一直以来,诸如我这类初出茅庐的建筑生总喜欢把自己定义为设计建筑的设计师,对周边环境的评判往往是过多的出于对建筑本身的造型与风格的考虑,常常忽视“建筑”与“街道”之间空间的“内”与“外”的转变,认为建筑围合的就是街道,街道是依附于建筑存在的,只要把建筑放在了总平面上,剩余的空地就是道路、广场和绿化的随意拼凑。而读了《街道的美学》中的街道的构成一章时,才真正的懂得街道不会存在于什么都没有的地方,亦不可能同周围环境分开。换句话说,街道必定伴随着那里的建筑而存在。其生存能力就像是人依靠人性一样,依靠于周围的建筑。完整的街道是协调的空间,街道和其两旁的建筑必然是和谐相处的,我们应该树立以“外部空间设计”为中心的建筑美学思想,以街道的视觉秩序作为建筑平面布局形成的出发点,发掘建筑平面布局设计中的视觉秩序规律。

街道是城市给人的第一印象,它的地位无法替代。在书中,作者利用格式塔心理学详细的介绍了意大利和日本的街道构成区别,认为意大利的街道是由街道两旁排满的建筑形成的封闭空间,也是由于其建筑的连续性和韵律而形成的美丽的街道,建筑和街道都可以反转成为“背景”或“图形”,也就是说在意大利的空间中,内外空间是存在反转的可能性的(如图1)。而日本的街道与建筑是存在必然的“背景”和“图形”关系的,内外分界明显(如图2)。究其原因,我认为可大致归纳为:1.意大利的街道和广场两侧排列的建筑物形成连续的轮廓,且这些建筑的砖石结构可经过漫长的岁月而达到了“多样的统一”,除此之外,意大利的街道和广场大多连一棵树都不植,地面铺装会铺满各个角落;而日本的建筑和街道之间是存在用途不

明确的围墙内空间的,建筑并没有形成连续的轮廓线,且日本当地的气候和建材所决定的抬高地板式木结构住宅本身就区别了内部和外部。2.从街道宽度与建筑高度比值(D/H)来说,相对意大利建筑而言,日本住宅是极端的低矮窄小的,相对的,日本的街道也要比意大利的低矮狭窄,很少可以在这里赋予内部空间的功能。3.意大利等西欧国家注重个人的自由,在室内或者室外均穿着鞋,从思想上就淡化了内外之分,他们的街道抑或广场的设计充斥着室外环境室内化的手法,内部的秩序已然渗透到了外部秩序之中,建筑的外墙也不仅仅是简单的围墙,而承担着“内”与“外”互相沟通的责任,从而将生活的气息带入街道和广场,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意大利的圣马可广场会被称为“欧洲最美客厅”的原因之一;而日本注重的则是一视同仁的集体的内部秩序,习惯把家,或者说建筑本身看成“内”,而把建筑的外部环境看成“外”,在室内要脱鞋,在室外就要穿鞋,也就在思想上明确了内外之分。4.意大利等西欧国家的街道是由建筑本来“第一次轮廓线”所决定,“第一次轮廓线”秩序和结构清晰;日本等亚洲国家的街道则多是由“第二次轮廓线”所决定,“第二次轮廓线”干扰整个街道的尺度秩序的组织(如图3)。

我们在做设计建筑时,通常会用1/100的比例尺在图面中考虑空间。我们自己就变成了1/100的小人,在建筑的空间中往返。变成1cm小人的我们,用童话般的幻想的空间去创造真实的世界,这大概是作为一个建筑师最大的乐趣吧。街道就是外部空间,而外部空间的构成,就是让巨大的城市达到人的尺度,把“大空间”划分或还原成“小空间”把空间充实得更富有人情味的技术,形成真正为了人的街道,以此创造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空间。在书中,作者也提到了“阴角”空间(如图4),“阴角”空间要比转角或缺角更具封闭性,从而利用“阴角”空间可以创造出一种把人拥抱在里面的温暖、完整的城市空间。在设计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如图4的方式来创造“阴角”空间,这样不仅为人们无意识的自发活动提供了场地,也为街道空间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或是利用下沉式庭院技法与密接原理则可以令人感到空间的段落,给街道带来生气。比如杭州的西溪印象城,在设有地上休闲广场的同时设有下沉广场(如

图5),不仅打破了空间的空旷感和视觉的单一感,还带动了地下商城及服务。在靠近五常大道的一侧利用广场与地面的高差做了一个小型的跌水设计,使得在下沉广场休闲娱乐的人们听到的不再是马路上的车子开过的轰鸣声,而是水幕倾泻而下的潺潺声。

图4 道路上的阴角即使已有道路,只要令建筑物后退仍可创造阴角空间

图5 在建筑的外部空间中,“阴角”空间相对于中国、日本这样对建筑外部空间制约交叉的国

家来说是很难成立的,其主要原因也如上文提到的,中国和日本在思想上明确了内外之分,对外部空间没有赋予“图形”特性。在城市设计中,我们通常会运用图底关系以及图底关系反转并列进行研究,后者的目的也就是将建筑外部空间图形化,然而在实际设计中,外部空间并没有被赋予更多的图形特征。中国和日本的城市规划都如棋盘状整齐分布,缺失“阴角”空间,多数街道也是由“第二次轮廓线”决定,但中国与日本仍是存在差异的,中国百姓比日本百姓更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局促的街道角落进行活动交流。所以说,意大利是由于城堡类高大的建筑、D/H>2的空间效果以及秩序明确结构清晰的“第一次轮廓线”促成“欧洲最美的客厅”,而中国是由于传统的低矮墙体、D/H<1的街道尺寸效应以及“第二次轮廓线”才促成了“中国四合院”。

“在城市生活中,单纯的建筑并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往往人的活动才是吸引人们注意的关键。”人在本质上是居住者,因为居住,人就必然会占据一定空间,无论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空间。大自然是个茫然的大空间,而作为建筑师的我们,就是把大空间划分成适合人居住的小空间(小空间就是个人的、安静的、想像的、有诗意的和有人情味的,与大城市的杂乱、喧闹、非人性的现状形成强烈对比,与世隔绝,给人一种说不出来的安定感),实现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但是,在现在这个极具快速化、现代化的社会,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白天大空间的活动中解放出来以后,却很难寻找到一个可以在夜间停滞下来的静谧的“小空间”,更不要说是在这个“小空间”里享受天伦之乐了。所以从人性出发,在国际化大都市里设计小空间是必要的。现在很多大城市里的中心绿地的使用率都是很低的,尤其是在现在的商业区中,总是存在很多“地广人稀”的现象。主要原因还是设计师将人“挡”在了“外面”,这些钢筋混凝土建筑之间的空间,既不像是自然环境,又不像是人工环境,更像是一个空虚的过渡空间,没有和周围的环境一体化,将人拒之门外了。主要原因还是绿地四周常常用高大的常绿树树立起明确的界限,让人看不到里面,也不想进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改进呢?针对使用功能,我想提出以下两个方案。

针对公园:就拿消防主题公园(理工后花园)为例吧,公园三面临道路,其中西面有广场,南面有一个正门,外加几条小径,北面有两个出入口,公园除西面广场没有明确的绿化界限外,其余三面都以排列式常绿植物树立起了明确的界限,而西面的广场正对着商业区,中间一条川流不息的城市干道,所以实际上也并没有起到让人自然而然走进来的作用,南面和北面给人的封闭感就更强烈了,南面的大门更像是深宅大院的门,让人觉得这里面是住着人家的,是私人而非公共的。如此看来,我们也就明白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可以将南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