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孤独之旅导学案2节附教学反思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与反思多篇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与反思多篇《孤独之旅》教学设计与反思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厚实、嬉闹、乖巧、驱除、歇斯底里、一落千丈”等词语。
2、理解小说内容,体会标题的含义。
能力目标1、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
2、体会小说中人物语言、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奋进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教学重点梳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体会语言、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深层感悟“孤独”一词,由文本字面的理解上升为文化层面、精神层面的理解。
教学设想这个故事生动感人,很容易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
但文章较长,深入解读可能会受到课堂时间的影响,所以我欲采用抓人物语言为切入点,可以向环境、细节描写方面延伸,一句话串起了时空的网络。
这种连接是两个层面:既是形式又是内容,技能成为课堂推进的线索,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内容。
而杜小康的语言很少,就四句话,也便于教学的展开。
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快速阅读的方法,把握课文情节;品味“孤独”,梳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
2、引导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梳理要点的能力和质疑探究的能力。
3、理解“孤独”与“成长”的内涵,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品味“孤独”,梳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体会细节描写重要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孤独”与“成长”的内涵,品味人生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营造氛围。
语文的世界有鸟语花香,亦有疾风骤雨;有温情脉脉,亦有残酷无情。
正如我们的人生之旅,有快乐,亦有痛苦。
正如歌曲中所说:阳光中在风雨后,让我们把眼光投向课文《孤独之旅》,与杜小康一起度过成长的一段经历吧。
二:理解课文内容,品味语言。
1按照小说的三要素概括故事情节。
小说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明确:讲述了少年杜小康跟随父亲到芦苇荡放鸭,在孤独中成长的故事。
《孤独之旅》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案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孤独之旅》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1.2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心路历程。
1.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感悟作品中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1.4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和情感共鸣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感受。
1.5 教学准备准备教材和相关参考资料。
1.6 教学过程1.6.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孤独,以及孤独对人的影响。
1.6.2 作品分析让学生通读《孤独之旅》,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心路历程。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情感变化和人生感悟。
1.6.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并讨论如何面对孤独和人生困境。
1.6.4 情感共鸣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思考作品中的情感和人生哲理对自己有何启示。
1.6.5 总结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强调作品中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1.7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孤独之旅》的读后感,深入分析作品中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二、教学反思2.1 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孤独之旅》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有了深入的理解,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感悟作品中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2.2 教学改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更加关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心路历程,以便更好地理解作品。
可以增加一些实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孤独对人的影响。
2.3 学生反馈学生普遍反映通过本次教学,对孤独有了新的认识,学会了如何面对人生困境。
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表示,对于作品中的情感和人生哲理还有一定的困惑,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启发。
三、教学设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孤独之旅》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3.2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心路历程。
3.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感悟作品中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采用问题驱动法和情感共鸣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感受。
3.5 教学准备准备教材和相关参考资料。
3.6 教学过程3.6.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孤独,以及孤独对人的影响。
《孤独之旅》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案名称:《孤独之旅》教案二、教材版本:人教版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孤独之旅》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和主旨。
能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理解其深层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在孤独之旅中的心灵成长,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
四、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孤独之旅》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和主旨。
2.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理解其深层含义。
五、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如“孤独之旅”的象征意义。
2.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新课内容产生期待。
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孤独之旅?”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孤独之旅》,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初步感知课文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手法。
3.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分析其深层含义。
4. 课堂讲解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如“孤独之旅”的象征意义。
5. 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自己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感受和做法。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六、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反思学生学习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教学内容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实际需求,是否有深度和广度。
考虑是否需要在教学中引入更多相关文学作品,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教学方法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讨。
考虑是否需要改变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孤独之旅》教学实录及反思
《孤独之旅》教学实录及反思【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小说内容,了解人物成长轨迹.2、体会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对展现人物成长过程所起得作用。
3、联系实际,理解小说标题《孤独之旅》得含义,体验成长。
课前:品尝一份孤独(数字故事)【教学过程】一、导入:每一张图片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我们从这些故事中品尝出了一种共同得东西——孤独。
其实,人人都有孤独时,处处都有孤独在。
今天,我们学习曹文轩得长篇小说《草房子》得节选——《孤独之旅》,一起走进一个小男孩——杜小康,分享她得成长经历。
二、补充小说内容——杜小康得昨天数字故事:昨天得杜小康昨天得杜小康是油麻地呼风唤雨得少年,今天,我们要认识得杜小康不是这样得了。
她要离开家。
曹文轩散文《前方》中说:人离家原因有三:一是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得世界。
二是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
三是人得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在召唤着她。
默读课文第一节,思考杜小康离家得原因是哪一点?生:第二点,无奈。
师:您从哪儿读出来得?生:她得家在一天早上忽然一落千丈,杜小康失学了。
师:您能读读最后一句话,读出杜小康得无奈吗?生读.师:哪一个词很重要?学生齐答:只好。
师:“只好”是什么意思呢?生:不得不,不情愿。
师:昨天得杜小康是油麻地最具有优越感得孩子。
而现在得杜小康呢?她过不上“小康”得生活了,做不成班长了。
读读《草房子》,您会知道:小康厚实得家底是她父亲开杂货铺挣来得,就在一次借了许多钱进货得返航途中,船被撞翻了,血本无归,她得家就败落了。
但父亲不甘心家业在她得手中败落。
于是她设计了一个拯救家业得蓝图。
杜小康被命运抛出原来得生活轨道,她要跟着父亲去放鸭了,即使一万个不愿意,她也得出发。
二、整体感知:师: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结合昨天得预习,思考:在放鸭得过程中,杜小康都遇到了哪些困难?您从文中读出了一个怎样得杜小康?生1:害怕、恐慌、孤独,暴风雨。
生2:经历了这些磨难后,杜小康长大了、坚强了、成熟了。
三、精读探究师:曹文轩还在《前方》中说“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而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得旷野呢?” 杜小康就这样跟着父亲赶着鸭群向“前方”流浪.她得前方究竟是哪里?她们要把鸭群赶到哪里?生:21节中说到了目得地—-芦荡。
10孤独之旅教学设计及反思
10孤独之旅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并积累一落千丈、置之不理、歇斯底里等词语。
2、理解小说内容,体会标题的含义。
能力目标:1、理清故事情节,把握课文主题。
2、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品味小说精美传神的语言。
情感与价值观: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坚定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二、教学设想1、抓住小康的心理活动组织教学,要学生从自己的视角理解小康的心理,这样更切合学生心理,更容易引起共鸣。
例如当时假如是你会怎样想?怎样做等。
2、要注意环境描写的作用。
鸭群的活动、芦荡的描写、风雨的描写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是教学的一个重点。
不仅要理解,最好安排一些片段训练,使学生也能有意识的运用这些写法。
3、课外引导学生阅读《孤独之旅》全文。
三、教材分析《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
课文展示了主人公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战胜恐惧和孤独而成熟、坚强的成长历程。
小说命名为孤独之旅,蕴涵深刻意味。
文中杜小康的人物形象,是在成长过程中丰满起来的。
而小说中出色的自然环境描写又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
学习这篇课文,既能扩展学生视野、丰富情感,又能激励学生对比自己的生活形态,树立奋进的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体验成长的感受。
2、理解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难点: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五、教学方法1、诵读法:小说的语言平白、朴实,没有过多修饰,符合主人公单纯、简单的生活。
文中的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进入作品情境,理解课文内容。
2、点拨法:教学中通过设置疑点,引导学生质疑思索,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自主探究,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如对文题孤独含义的深层领悟。
六、教学过程(一)、以“昨天的杜小康”话题导入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着大家进入一个60年代初的男孩的世界。
这个男孩,他曾经可是一个人物。
《孤独之旅》第二课时导学案
孤独之旅第二课时导学案导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孤独之旅。
2.掌握孤独之旅的重要性。
3.分析孤独之旅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1. 孤独之旅的定义孤独之旅是指独自一人踏上旅程,远离熟悉的环境,独处于陌生的地方,以寻找内心真实自我的一种旅行方式。
在孤独之旅中,人们可以远离喧嚣和干扰,沉淀思绪,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和价值观。
2. 孤独之旅的重要性2.1 探索内心孤独之旅提供了一个独处的机会,让人们有时间和空间去反思和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熟悉的环境中,我们常常被外界的干扰和他人的期望所影响,很难真正倾听自己的内心声音。
而孤独之旅正是一个独处的机会,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探索和了解自己,找到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和目标。
2.2 增强自信与独立性独自一人面对陌生环境和各种困难,可以锻炼个人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孤独之旅中,我们需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行动,这样的经历使我们的自信心得到增强。
当我们成功地解决旅途中遇到的问题时,将感到自豪和满足,从而培养了坚毅的品质。
2.3 拓宽视野与接触多元文化孤独之旅让人走出熟悉的圈子,接触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和事物,拓宽了我们的视野。
在陌生的文化环境中,我们会接触到新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从而对人类的多样性有更深入的了解。
3. 孤独之旅对个人成长的影响3.1 增强独立思考能力在孤独之旅中,我们需要独立做决策和解决问题,这让我们更多地依赖自己的判断力和思考能力。
通过不断地面对挑战和困难,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增强,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情况。
3.2 培养适应能力孤独之旅让我们置身于陌生的环境中,需要尽快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差异。
通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和互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尊重其他文化的差异。
这样的经历培养了我们的适应能力,让我们更加包容和开放。
3.3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孤独之旅中,我们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需要主动解决。
这些问题可能涉及到行程安排、食宿等方面的困扰,也可能是与当地人的交流和沟通问题。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孤独之旅》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孤独之旅》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当前社会大背景下的孤独现象;2.理解孤独对人的影响;3.学习如何处理孤独。
二、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0分钟)用一张图片展示一个人独处的情境。
教师:大家看一下这张画面,画面中的人是不是非常孤独?请你们想一想,在我国这样一个经历着快速变化的时代中,孤独现象越来越严重,请问有多少人会感受到孤独?为什么会孤独?2. 阅读环节(30分钟)请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文:1.作者为什么要去旅行,开始旅行后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2.在这次旅行中作者有哪些教训?3.孤独对于作者的影响究竟是正面还是负面的?3. 讨论环节(20分钟)请以小组形式讨论以上问题并总结出答案,然后任选一组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4. 总结环节(10分钟)回答以下问题:1.你们认为孤独是一种好还是一种坏?请分别说明原因。
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们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孤独?5. 提高延伸环节1.请大家自己写一篇关于“孤独”主题的文章,重点突出肯定和否定孤独的两方面;2.请大家关注身边的人,如果发现身边的人一直处于孤独状态,请你们主动与孤独者交流和疏导。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孤独”这个话题,让学生能够思考、分析、理性看待社会上的现象,同时了解孤独对人的负面影响,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处理孤独。
本节课的教学模式采用“带问题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表达,启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适时地以自己的体验为例子,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使得学生能够更深刻地了解到孤独对人的影响。
在教学方法上,本节课主要采用了课堂讨论和思维导图两种方式,让学生能够自主思考并形成知识网络,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此外,让学生自己写一篇文章,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和当场思考能力,而阅读和分析文本也是当前语文教学的核心模式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节课中教师应该避免对学生灌输自己的观点,要尊重学生的个人看法和思考方式,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和表达。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和反思
《孤傲之旅》教学设计和反思《孤傲之旅》教学设计和反思设计理念新标指出:语程丰富的人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的感受也是多元的,语教育应该注重教学过程对学生情感的熏陶感染,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体验中蕴藏的感情,在体验中拓展自己的视野,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受。
本节我在“学探议练”教学模式思想的指导下,由小说三要素入手展开教学。
在教学中,注重人性的渗透。
强化“积累”、“诵读”、“体验”、“生活”等角度的语教育的回归。
加深对“孤傲”、“成长”、“哭泣”、“坚毅”、“责任”等情感的认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内容,理解“孤傲之旅”的含义,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景物描写对渲染气氛、抒发感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索的方式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梳理要点的能力和质疑探索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体味小说中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对刻划人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品味语言体验、品味孤傲,指导学生勇敢面对孤傲,健康成长。
教学媒体:多媒体、视频展台。
教学时数:1时教学方法:快速阅读法、跳读法、揣摩法、点拨法、本细读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思路①、前要求学生结合后练习进行预习,自行解决阅读障碍;②、由学生谈论成长的烦恼与快乐导入新,展开学习,教师抓住小说三要素设疑激趣,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本;③、以插图为突破口,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细读研读,引导学生体味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对刻划人物的作用;④、联系学生自身,由内走向外,通过内外学的积累赏析品味孤傲,从而丰富本的内涵和外延,指导学生勇敢的面对孤傲。
教学流程(前为了缓解师生紧张的心理情绪,也为本学习创设情感的基调,特播放歌曲《真心英雄》,熟悉的旋律使同学们轻松了起。
)一、情感导入,营造氛围同学们,你们想长大吗?(由学生谈论成长的烦恼或者快乐)……不管我们想与不想,岁月和命运都将促你前行,更多的是无情的将我们抛到人生的风雨之中,使我们经受考验,学会坚毅,获得成长。
《孤独之旅》教案及教学反思
《孤独之旅》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孤独之旅》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2)能够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3)能够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欣赏作品的文学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作品;(2)通过感悟、反思,提升对人生、成长的思考;(3)通过对比分析,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友情的情感态度;(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困境,积极成长。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孤独之旅》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2)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3)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欣赏作品的文学价值。
2. 教学难点:(1)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的解读;(2)文学鉴赏方法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作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作品,理解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2)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解读作品中的生僻词语;(3)让学生初步感知作品风格和主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3)教师点评并总结,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 文学鉴赏:(1)让学生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分析作品的文学价值;(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语言、形象、情节等方面;(3)学生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进行互动交流。
5. 感悟与反思:(1)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和挑战;(2)让学生思考如何正确面对困境,勇敢成长;(3)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四、作业布置:1. 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写一篇关于“勇敢面对困境,积极成长”的作文;2. 推荐一本你喜欢的文学作品,并说明推荐理由。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1)学生对《孤独之旅》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是否掌握;(2)学生对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是否理解;(3)学生对文学鉴赏方法的应用是否熟练。
《孤独之旅》教案及教学反思
《孤独之旅》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通读全文,概括出课文的故事内容;小组合作,跳读重点语段,感受杜小康牧鸭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2、赏析环境描写的语句,明确环境描写的作用,并能模仿着用环境描写来表现自己的一种心情。
3、学习主人公勇于战胜磨难的可贵品质,并能内化成自己的品德。
二、教学重难点:1、小组合作,跳读重点语段,感受杜小康牧鸭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2、赏析环境描写的语句,明确环境描写的作用,并能模仿着用环境描写来表现自己的一种心情。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播放歌曲《重头再来》,直到上课。
)问:同学们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人的一生也许有很多事都可以重来,但生命历程是不能重来的,所以当我们遇到挫折一定要勇敢的去战胜。
(出示文中插图)请同学们看这样一个处在浩浩芦荡中的孤独少年,假如你就是这个少年,你会用什么方法克服孤独的心理呢?那文中的他是如何战胜孤独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乘着小木筏去拜访这个同龄人。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1、本文主人公是谁?讲述了关于主人公的什么故事?2、根据故事情节给课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
(标题好比一篇文章的眼睛,一般读者能透过它窥视到文章的思路、中心、内容等。
)(三)课文研读:走走孤独之旅,聆听孤独的心声。
1、作者给本文取题叫“孤独之旅”,那么这旅途只的是什么旅途呢?(牧鸭之旅)理情节:离家牧鸭—路途中—到达目的地—牧鸭生活—鸭子下 2、在这个牧鸭途中,杜小康又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呢?(四人小组合作,跳读文中描写杜小康的语段,找出体现他心理活动的语句,并说说句子体现的是怎样的心理。
)(分析时朗读相关语句:个别学生念、老师泛读、学生一起朗读。
)3、小结:从分析中,我们看杜小康是个怎样的孩子呢?(原来幼稚、软弱,后来坚强、勇敢、有责任心。
)他的孤独之旅,其实也是他的成长之旅。
(四)赏析环境描写的语句。
这个孤单的少年,他是在怎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呢(他身边的环境是怎样的)?1、请找出环境描写(芦苇荡、鸭群、暴风雨)的句子,轻轻朗读,说说它的作用。
《孤独之旅》教案及教学反思
《孤独之旅》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孤独之旅》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及作品的背景。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作品中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孤独之旅》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3. 学习课文中的表达技巧并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孤独之旅》的主要内容。
(2)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3)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
(2)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创作。
四、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写作训练: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3. 讨论交流: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课文《孤独之旅》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 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3. 分析课文,讨论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
4. 学习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5. 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6. 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通过问题引导法和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运用到写作中。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孤独之旅》的教学反思
《孤独之旅》的教学反思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常常会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而进行各种创新尝试。
本文将围绕教学活动《孤独之旅》展开反思,并从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学生参与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今后的教学活动有所启示。
一、教材选择在选择《孤独之旅》作为教学材料时,我们旨在引发学生对孤独主题的思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教材中主人公独自旅行的经历,学生可以体验到孤独的内涵和外延。
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孤独并非一种单一的情感,而是与自我意识、社交关系、情感交流等多个层面密切相关。
二、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们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对孤独的理解,以及个人在面对孤独时的应对策略。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启发,拓展对孤独的思考。
除了小组讨论,我们还设立了学生个人写作环节。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以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孤独的理解,并提供相应的故事和事件作为支撑。
个人写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潜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学生参与学生的参与对于教学活动的效果至关重要。
在本次教学中,我们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关注他们的情感变化。
我们关注到一些学生在面对孤独时表现出的不同态度,有的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有的更愿意将孤独视作一种成长的契机。
这些多样的观点使得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有益的交流氛围,同时也增加了教学的参与度和趣味性。
然而,我们也要注意到,有些学生对孤独的感受较为深刻,他们可能面临着一些困惑和困难。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孤独情感。
此外,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恰当的引导和反馈,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应对自己的孤独情感。
总结:通过对教学活动《孤独之旅》的反思,我们发现,学生参与是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同时,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法也为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提供了支持。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孤独之旅》导学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孤独之旅》导学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孤独之旅》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小说的特点。
2、理解文章主题。
3、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学习重点】分析人物,评价人物,探讨人物与主题的关系。
【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
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
后留校任教。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学术性著作《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面对微妙》《曹文轩文学论集》《患维论——对文学的哲学解释》等。
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
电影《草房子》获第19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1998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第4届童年奖以及影评人奖、第14届德黑兰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金蝴蝶”奖。
【自主学习】1、注意下列字的读音嬉()闹觅()食驱()除雍( ) 旧茬()儿戳()破撩()逗凹()地掺()杂胆怯( ) 撅() 给()予()2、释词⑴厚实:⑵嬉闹:⑶撩逗:⑷茫然:⑸乖巧:3、虽是长篇小说的节选,但也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4、文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对杜小康成长过程作了细致的描写,杜小康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5、怎样理解课文标题的含义。
(概括杜小康的孤独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合作探究】6、课文有关自然环境的描写很出色,请找出几处,并说说这样的环境描写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什么作用。
7、如何理解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呢?8、在离家牧鸭的生活中,他的心理活动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而完成“孤独之旅”的?9、请找出文中体现“孤独”的词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10、文题“孤独之旅”,对杜小康这样的孩子来说,“孤独”的含义是什么?11、小说主人公是杜小康,但作者以较大的篇幅来写他父亲和鸭子的用意是什么?【精读精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孤独之旅》导学案 (精品)2022年部编版语文附答案
九年级|语文师生共用导学稿〔学案〕课题:孤独之旅课型:新授课上课时间:一、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厚实、嬉闹、乖巧、驱除、歇斯底里、一落千丈〞等词语.2、理清故事情节,理解小说内容,体会标题的含义.3、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4、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奋进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学习重点难点: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二、学习导航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嬉〔〕闹觅〔〕食驱〔〕除雍( ) 旧茬〔〕儿戳〔〕破撩〔〕逗轩( ) 凹〔〕地掺〔〕杂害怕( ) 撅〔 ) 给〔〕予〔 )你认为还有哪些字的读音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语境理解以下词语厚实:嬉闹:撩逗:茫然:乖巧:驱除:一落千丈:置之不理:歇斯底里:你认为还有哪些词语需要理解积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简介曹文轩 ,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 ,北京大学教授 .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等 .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 .电影草房子获第19届金鸡奖最|正确编剧奖、1998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第4届童年奖以及影评人奖、第14届德黑兰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 "金蝴蝶〞奖 .你认为还要补充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新知导学〔一〕、速读课文,感知小说主要内容,梳理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开端:〔〕自然段到〔〕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开展:〔〕自然段到〔〕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潮:〔〕自然段到〔〕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局:〔〕自然段到〔〕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研读课文,揣摩语言,合作探究1、小组内交流,分析鸭群、芦荡、风雨等环境描写的作用:1〕小说主人公是杜小康,但作者以较大的篇幅来写他父亲和鸭子的用意是什么我的看法是:2〕分析杜小康的心理活动,〔在文中画出表达"孤独"的词语或句子〕说说小说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我认为"孤独之旅〞的含义是〔三〕、小结主题,感悟长大1、结合杜小康的成长,学生感悟长大,用一句话小结读完本文的最|深感悟.2、读完课文后,如果让你对杜小康和杜雍和各说一句话,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对杜小康,我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杜雍和,我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布置作业:假设你是杜小康,请给你的妈妈、同学或老师写一封信,述说你的孤独之境,或谈谈你的心里话.五、学后反思孤独之旅答案二、学习导航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嬉闹(xī) 觅食(mì) 驱除(qū) 雍(yōng) 旧茬儿(chá) 戳破(chuō) 撩逗(liáo) 轩(xuan1) 凹地(āo) 掺杂(chān) 害怕(qiò) 撅(juō) 给予(jǐyù) 2.、结合语境理解以下词语厚实:丰富、富裕. 嬉闹:嬉笑打闹.撩逗:挑逗、招惹. 茫然:①完全不知道的样子.②失意的样子.乖巧:①(言行等)合人心意,讨人喜欢.②机灵 .驱除:赶走,除掉. 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 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冲动,举止失常.三、新知导学〔一〕、人物:少年杜小康环境:失学后孤独艰苦的环境〔鸭群芦苇荡暴风雨〕故事情节:杜小康和父亲一起去放鸭,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的故事.开端:写杜小康因家道破落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开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感受.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结局:写鸭子们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二〕、1、小说中的描写鸭群、芦荡和暴风雨等景物,是为了把人物摆到特定的景物环境中去展现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的开展.2、对完成杜小康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着不可磨灭的衬托作用;对这两者的描写,使得杜小康的孤独感受显得更为真切,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3、离乡背井的孤独别;离别母亲与伙伴的孤独;单调乏味生活的孤独;前途迷茫与未知的孤独.〔三〕(1)、孤独可以使人坚强.(2)、人要勇于面对困难,才能战而胜之.(3)、人要战胜大自然,关键是战胜自我.2、对杜小康说的应以对他战胜孤独的祝贺为主要内容;对杜雍和说的应以对他东山再起的鼓励为主要内容.例如:对杜小康,我想说:祝贺你战胜孤独,重新上学.对杜雍和,我想说:发家致富,永不放弃,在不能不让孩子辍学.醉翁亭记学案教师寄语: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乐也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 ,背诵全文 .2.理解作者 "与民同乐〞的思想 .3.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4.培养自己热爱祖国山河热爱祖国文化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难点:积累文言词汇 ,背诵全文 .理解作者 "与民同乐〞的思想 .一、根底知识熟练朗读课文 ,对照文下注释翻译课文 ,然后完成以下问题 .1、读通课文 ,找出难读难写的字 ,并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环滁〔〕琅玡〔〕林壑〔〕辄醉〔〕弈〔〕者胜穴暝〔〕伛偻〔〕酒冽〔〕山肴〔〕野蔌〔〕觥筹〔〕阴翳〔〕2、解释加点字词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 .〔翼:〕②名之者谁 ?〔名:〕③故自号曰醉翁也 .〔号:〕④伛偻提携 .〔伛偻:〕3、翻译句子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 .②名之者谁 ?③故自号曰醉翁也 .④伛偻提携 .⑤醉能同其乐 ,醒能述以文者 .4、阅读课下注释①并查阅资料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写出你所知道的与课文及作者相关的知识 .二、阅读课文 ,整体感知 .5、理解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本文写景很有层次 ,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 ,读一读 ,思考: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1)写亭的环境:从到 .(2)写山间之朝暮:从到 .(3)写山间之四时:从到 .(4)写宴饮场面:从到 .6、本文以 "乐〞为线索 ,作者是怎样步步深入、表现 "与民同乐〞的主旨的 ?三、精读课文 ,局部研讨 .7.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提示:写景与抒情相结合 .找出相关的句子 .(1)写亭的环境:(2)写亭四周的朝暮、四时之景:(3)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8、你从滁州百姓之乐中间有没有感受到太守之乐 ?如何理解太守的 "乐其乐〞 ?9.作者自号醉翁 ,以醉翁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 ,如何看待他的醉 ?他的 "醉〞与 "乐〞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四、拓展延伸 .、10、如何理解作者 "与民同乐〞的思想 ?五、课堂小结收获:疑问:六、达标测试1、以下四句中有一句与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 "而〞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请选出这一句〔〕A、野芳发而幽香B、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C、溪深而鱼肥D、禽鸟知山林之乐 ,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2.选出 "之〞字不同用法的一项〔〕A.禽鸟知山林之乐B.名之者谁C.四时之景不同D.醉翁之意不在酒3、阅读文段 ,答复以下问题 .已而夕阳在山 ,人影散乱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 ,鸣声上下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 ,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1〕选出对文章主旨归纳正确的一项( )A.表达 "醉能同其乐 ,醒能述以文〞的情怀 .B.揭示 "醉〞与 "乐〞的统一关系 .C.表达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D.寄托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2〕这段文字用了很多 "而〞字 ,朗读时应分辨轻重 ,指出下边一句中 "而〞字哪个是轻读 ,哪个是重读 .〔将序号填在横线上〕A、轻读B、重读人知从太守游而①乐 ,而②不知太守乐其乐也 .〔3〕这段文字描写了暮归之时山间夕照全景 ,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一景色描述出来 .答:〔4〕这段文字紧扣一个 "乐〞字写 ,用________之乐衬托游人之乐 ,又用游人之乐衬托________之乐 ,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
孤独之旅教案(含板书及反思)
《孤独之旅》【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主人公孤独的历程,体会生活上的艰苦、精神上的寂寞和身心的成长过程。
2、学习本文用生动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特征。
3、理解环境描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本文用生动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特征。
2、理解环境描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雁怕离群,人怕孤单”,人从猿人的时候,就是群居动物,人类需要交往,所以害怕孤独。
但有时候,由于各种因素,我们不得不面对孤独时,这时你会怎么做?又有什么体会?二.作者及作品1.作者简介:曹文轩,江苏盐城人。
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
著有多种学术著作,另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等。
小说《草房子》及改编的电影荣获多项国家,国际大奖。
2.作品:《草房子》是一部关于少年成长的长篇小说。
小说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学校为背景,写了男孩桑桑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
他亲眼目睹或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的事件。
描绘了几个孩子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人性的光芒。
本文节选部分写的是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时的悲怆。
杜小康原本生活在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生活的富裕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他又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
可是一次意外事故降临了……3.相关背景:杜小康的父亲杜雍和一心想发大财,用积累下的财富买了一条运货的大船,用这些年赚的一大笔钱加上从别人那里贷了一笔款,去城里买了一大船既便宜又好的货,打算回家慢慢卖出去,赚更大的钱。
但回家途中,他因过于兴奋,喝了点酒,加上扯足了风帆,在河弯处与一艘大拖驳船相撞,结果船毁了,货没了,人也因此病倒了。
于是爱读书的杜小康被迫辍学,想法为父亲治病。
当杜雍和能下床走路时,他又萌发了让“红门”重新焕发光彩的信心。
这年春天,他又筹借了一笔钱,从鸭坊买下了500只小鸭,想靠自己年轻时的放鸭经验东山再起,并且要求自己的独生子杜小康一起去遥远的芦荡放鸭子。
《孤独之旅》课文教学反思-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孤独之旅》课文教学反思不同的人对孤独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说:孤独有甚么好,寂寞无助,缺少交流,生活空虚,简直是一种熬煎。
也有人说:懂得享用孤独的人生,才是多彩的人生。
《孤独之旅》课文教学反思一:《孤独之旅》是一个小小少年成长的故事。
主人公杜小康的成长源自家景的“一泻千里”后,他跟随父亲到悠远的芦荡放鸭时所承受的即使成年人也难以承受的孤独。
孤独,是生活给予他的一道美丽又残酷的人生考题。
小说命名为“孤独之旅”,包含深入意味。
孤独可以说是古代人比较普遍的一种情愫,生活在独生子女家庭当中的我们不是缺少孤独而是缺少感悟。
所以我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
所以对于这堂课,我做了这样想象,教学内容上,先生经过这节课对这篇小说的学习,能够了解到本来这“孤独之旅”就是杜小康在经历了恐惧、孤独变得坚强的心灵成长之旅,能够感悟到挫折对一个人成长的作用,能正确认识挫折。
1、请认真浏览文章,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杜小康的心思成长过程2、细读文本,分别找出并品析反映杜小康心思形状的词句,在文中划出并做好批注,每个心思不少于两处。
3、《孤独之旅》这个标题是作者后加的,请你再读课文,也来拟一标题。
(1)你拟的标题是:(2)你拟题的理由:(3)比较作者的标题,谈谈你的看法。
我觉得我的这堂课,课堂上就是一个讨论、展现思想成果的过程,先生们都是在打有预备的仗,使得课堂气氛很活跃。
经过“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心思成长过程”和“换标题,比较标题”这两个教学环节,先生对“孤独之旅”含义的理解也很透彻了。
这堂课下去,我本人也感觉到很多的不足的地方,比如课堂上创设情景还不够,也由于这一课只计划用一课时完成,就不可能面面俱到。
如本文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很多值得一“赏”,特别是结尾那激动人心的言语描写,但为了教学程序的有条不紊和教学主题的鲜明突出,我放弃了这些精彩描写。
《孤独之旅》课文教学反思二:如何让先生理解孤独,感悟成长的真理,是本堂课的教学重点,:随着新课程的深化推进,让先生成为人的课程成了语文教育发展的方向,在这堂课中一直以人为本,突现先生的主体性,让先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还先生浏览自动权,完成了新课程改革的纵向发展。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2
坚持文化自主,发挥语言文字事业的核心作用一直以来,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维系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变得日益频繁,这也促进了文化多元性的发展。
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来说,坚持文化自主,维护自身文化特色和传统,发挥语言文字事业的核心作用,更加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
首先,坚持文化自主有助于激发民族自信心和爱国热情。
一个国家或民族有自己的文化,代表着这个国家或民族有一种独特的思想、价值观、情感和精神面貌,这是其他国家和民族所没有的。
如果一个国家或民族不能坚持自主文化,对西方文化盲目模仿,就会埋下自我否定的种子,降低民族自信心和爱国热情。
反之,如果一个国家或民族坚持文化自主,强调自身独特的文化,就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爱国热情,进一步凝聚和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其次,坚持文化自主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明显,传统文化面临着被西方文化同化的风险。
如果一个国家或民族不能坚持文化自主,积极保护和传承自己的传统文化,就会出现文化的贫乏和失落。
反之,如果一个国家或民族坚持文化自主,大力保护和传承自己的传统文化,就能够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影响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
第三,发挥语言文字事业的核心作用有助于推广文化自主。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和表达方式,也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如果一个国家或民族不能发挥语言文字事业的核心作用,不能创造更多的优秀文学作品、音乐、电影和艺术品等,就会在文化上处于弱势地位。
反之,如果一个国家或民族能够发挥语言文字事业的核心作用,推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就能够增强文化自主性,打造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提高声誉和国际影响力。
总之,坚持文化自主,发挥语言文字事业的核心作用,对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在世界文化多元的今天,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大国,要不断强化文化自信,积极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并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
10孤独之旅
课时
2
学校
教者
年级
九年
学科
语文
设计
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
时间
2012-10、10-11
学
习
目
标
1.体验成长的感受。2.学习小说的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3.学习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重
点
(1)体验成长的感受。(2)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难
点
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习方法
探究法
厚实:丰富、富裕。嬉闹:嬉笑打闹。撩逗:挑逗、招惹。
茫然:①完全不知道的样子。②失意的样子。乖巧:①(言行等)合人心意,讨人喜欢。②机灵。驱除:赶走,除掉。
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
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4、收集整理有关“磨难”的名人名言,并选择其中的一二则作简短的点评。
在教学中,我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规律,合理设置目标坡度和师生,生生与本文的互动。以默读,跳读,研读为手段,感受语文教学以情育人,以美怡人的人文内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与学反思
教学《孤独之旅》我紧扣新课标指出的“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原则,既尊重学生的人格。也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发展的需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探究意识入手,过程中采取各式方法引导他们的情感、思维积极活动。在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基本目标中,给予适时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对于“孤独”的认识,有的很积极,有的消极因素较多。我帮助他们认识成长犹如“蚕蛹蜕变为碟”“凤凰涅磐”要经受住痛苦的磨炼之后才能见到彩虹。
厚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
歇斯底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一样________地对前方感到________和恐惧。
(2)父亲________也是有所慌张的。但他在儿子面前,必须显得镇定。
(3)到暴风雨将歇时,________还有十几只鸭没被找回来。
(4)那几十只受了惊的鸭,________一步不离地挨着主人蹲了下来。
布置作业
请以“成熟”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达
标
测
评
1.给下列词中加粗字注音。
捆扎()撩逗()胆怯()
掺杂()旧茬()戳破()
2.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
tiào望()xī闹()纯cuì()
qū除()肥shuò()juē断()
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
2、学生自由诵读,用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十环境十情节”的方式概括文章内容。并谈谈你阅读课文的感受。
这篇文章讲述了()在()的环境中经受(),逐渐()、()的故事。
3、默读课文中有关杜小康的段落,找出文中有关杜小康成长过程的细节。思考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杜小康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
提示:
出发时:
到达芦苇荡时:
安顿之后
时间久了:
那天雨后天晴:
总之,杜小康在一段孤独生活中终于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4、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出色,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请找出几处,体会这样的描写对表现杜小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5、合作交流联系生活实际,扩展语文学习。
讲述你所体验的孤独的情景和心理感受。
课堂小结
成长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喜悦.也有悲哀烦恼,这就是生活,在我们的人生中,成长是永恒的主题。祝愿我们同学们都能谱出一首健康的成长歌。长成一棵坚强独立的大树。
教学过程
1、导语设计
同学们,《阳光总在风雨后》一歌的歌词意蕴丰富。它道出了人生旅途,并非时时一帆风顺,往往充满辛酸,饱含痛楚与泪水,其实生命也就是在这样的锻造中成熟丰满的。如果说这是成长需要付出的代价的话:那么“孤独”也应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人生题目。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去体验少年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所经历的一段孤独生活。(板书文题、作者)
学
习
过
程
1、作者简介: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农村。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
2、注音
轩( )嬉闹( )凹地( )雍( )掺杂( )
胆怯( )撅( )给予( )觅食( )撩逗( )
3、释义
5.简答。
“孤独之旅”是什么含义?结合本文的内容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