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郡中学2018届高三月考(二)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 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

A. 贵族生活腐化

B. 血缘色彩浓厚

C. 音乐发展迅速

D. 社会等级森严

【答案】D

点睛:注意题干设问的限定词“本质特征”。

2. 董仲舒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据材料推断,董仲舒意在

A. 宣扬君权神授

B. 解释天人感应

C. 劝君主行仁政

D. 强调教化民众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从“王”字入手,美化君权,分析君权的神圣,宣扬君主代表上天统治民众,即君权神授,A项正确;“天人感应”意指天能预示灾祥,人君要顺天而行,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材料信息没有体现“仁政”,排除C;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教化”,排除D。所以选A

点睛: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主流地位的掌握。(1)儒家思想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确立的主流地位;儒家思想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2)后经发展,从哲学的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的合理性,即程朱理学。(3)后来再由陆王心学的发展,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

3. 程朱理学认为:“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对立;并进而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如此看来,“存天理,灭人欲”

A. 特别注意提升人的个人修养

B. 完全否定了人类的自然欲求

C. 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

D. 以道德的名义维护专制统治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相对立。并不排斥人们正常的生理欲求,故C正确,B错误;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要求视为人欲,是封建纲常与宗教的禁欲主义结合起来,适应了封建社会专制主义进一步增强的需要,材料无法体现以道德的名义维护专制统治,排除D;材料与特别注意提升人的个人修养无关。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写道:“君主政体的原则总的说来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君主政体、专制制度和暴政……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说法……哪里君主制的原则是天经地义的,哪里就根本没有人了……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马克思恩格斯这样评价君主制的依据是

A. 皇位在家族内可世袭传承

B. 君主的地位是不可僭越的

C. 君主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

D. 君主制违背历史发展趋势

【答案】C

【解析】君主专制是最典型的“人治” 具有残暴性极大地压制“人性”,说明君主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故C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皇位世袭制和不可僭越,故AB项错误。

5. 钱穆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

A. 冲破了旧有的官吏来源

B. 标志着贵族权力的丧失

C. 完善了官员选拔的程序

D. 存在着明显的制度局限

【答案】A

【解析】汉代的选官制度为察举制,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唐代的科举制打破了门第、血缘,以考试为选拔标准。察举制适应了士族地主的兴起的社会状况,科举制适应了庶族地主兴起的社会状况,均冲破了旧的官吏来源,故答案为A项。BC项不是汉唐选官制度反映出的共同之处,D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BCD项。

6. 在中国古代,每当王朝鼎革之时,皇帝对皇族成员的信任或依赖常常会超过其他任何人。因此,皇室成员往往被委以重任,在中央辅政或者镇守地方并掌握实权。这反映了古代中国

A. 官僚政治易形成对皇权的威胁

B. 血缘关系是维系政权的重要手段

C. 贵族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D. 宗法制成为王朝延续的政策保障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皇室成员往往被委以重任,在中央辅政或者镇守地方并掌握实权”,说明统治者相信血缘关系对维护政权具有重要作用。故答案为B项。A项说法错误,官僚政治相对于贵族政治更有利于维护皇帝的专制统治,排除A项;C项说法错误,贵族制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C项;宗法制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但并非因此就能保障王朝延续,排除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统治的措施

7. 19世纪40年代,魏源、徐继畲相继在其著述中论及美国政治,其中有“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从下始,……可不谓周乎”等语。这表明他们

A. 最早提出效仿美国政治体制

B. 对西方强盛原因有全面的认识

C. 为维新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D. 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A选项过于绝对,魏源等人只是提出了美国政治的特点,并没有说要效仿美国政体。B选项说法错误,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只看到了他们政体的优势,没有看到弊端。C选项说法错误,魏源的思想影响的是洋务运动。D选项正确,体现在“不设王侯之号”。

8.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战败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满人无力应付时代的挑战,自强运动那种表面化的现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符合这一论述的历史过程是

A. 从禁烟运动到鸦片战争

B. 从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

C. 从维新运动到义和团运动

D. 从戊戌变法到清末新政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材料所言“战败”应是指的甲午战争的失败。19世纪60年代,地主阶级的洋务派进行了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自救运动。但甲午战败表明单纯学习西方技术无法达到“新生”之目的。所以应选B。AC无法体现“自强运动”——洋务运动,D无法体现战败,故排除。

考点:近代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9. 黄遵宪的《日本国志》1887就已成书,因得不到总理衙门的首肯印行,一直未能出版。该书的遭遇主要反映了

A. 阻碍中国近代化的势力强大

B. 洋务派主张变革中国的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