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贝类增养殖-资料18页PPT

合集下载

贝类增养殖学

贝类增养殖学

贝类增养殖1、贝类:软体动物,这类动物大多数具有贝壳,称为贝类。

身体柔软不分节,又称为软体动物。

种类多,11.5万种,其中化石种3.5万种。

2、贝类学:研究贝类或软体动物形态、生态、生理、发生和分类方面的科学。

研究范围涉及解剖学、生态学、生理学、发生学和分类学3、贝类增养殖学:是研究贝类增养殖的生物学原理和生产技术的一门应用型科学;研究内容有增养殖贝类生物学、苗种生产学、增养殖技术4、贝类的外部形态:1、头部,位于体前端,具吻、口、眼、触角和其他器官;2、足部,运动器官,腹面的一个肌肉质突起;3、内脏团,位于体背面,除腹足类外,其他均对称;4,外套膜,包被软体部分,是由贝类躯干部背侧皮肤一部分褶皱向下延伸而成的薄膜,一般由外表皮和其间的结缔组织及少量肌纤维组成;5、贝壳,外套膜细胞分泌形成,主要成分CaCo3(95%),另有少量贝壳素和其他有机物5、足功能:运动和捕食,1.爬行,玉螺、鲍鱼等;2.附着,双壳类(扇贝)足部退化,足丝发达;3.挖穴,柱状,缢蛏、蛤仔等;4.浮游,特化成鳍状,拟皮螺;5.捕食,乌贼;5,。

固着(终生性:牡蛎)成体足退化消失6、贝壳结构:1.角质层(皮层),角质(贝壳素,一种硬蛋白)由生壳突起分泌;2.棱柱层(壳层),柱状方解石,由外套膜缘背面细胞分离;3.珍珠层(壳底),叶状霰石(文石),外套膜外表皮分离7、消化系统:(1)消化道口、口腔(口后球状膨大部,齿舌、颚片、唾液腺)、食道(素囊、食道腺)、胃(胃楯、肝胰脏开口、晶杆)、肠(肠嵴、肠沟)、肛门晶杆:多数植食性种类的胃的一部分形成晶杆囊,内有一胶质棒状结构的晶杆。

作用:①起机械消化作用②溶解出消化酶③帮助消化食物齿舌:软体动物消化系统中的特殊器官位于口腔底部的舌突起表面,由横列的角质齿板组成,形似锉刀,许多排角质齿构成齿舌颚片:位于口腔前部,摄食物之用,一般位于口腔两侧左右对称的2片齿式:软体动物齿舌带上角质齿的数目及排列方式用数字等符号表示称为齿式(2)消化腺唾液腺、食道腺、消化盲囊(包围在胃四周)、肝脏消化盲囊作用:1.最主要的消化腺,吸收养料;2. 消化盲囊细胞还可以把食物吞食后颖细胞内消化作用;3.含大量消化酶,如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3)瓣鳃类唇瓣(一般位于鳃前方,口两侧,大多呈三角形,共两对,左右对称)、口(大多无口腔、颚片、齿舌、消化腺)、食道、胃、肠、肛门消化特点:①消化管壁不具有肌肉层,无蠕动能力,靠纤毛的煽动运送食物。

海水珍珠养殖PPT课件

海水珍珠养殖PPT课件

11/14/2020
21
幼虫培育
从面盘幼虫培育至变态整个过程。
水调控:前期加水,后期换水;水温控 制(适温范围,注意温差);比重控制。
投饵:常用扁藻和盐藻,投喂盐藻效果 优于扁藻(通过对幼虫生长的对比观察 得出)。
预防敌害:把好过滤海水关,不使用质 量差的饵料。
11/14/2020
22
采苗
色,并带有虹彩光泽。 是培育大型附壳珍珠(半园珍珠)的良种。 成体壳长20cm左右。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和广西沿
海。
11/14/2020
9
11/14/2020
10
射肋珠母贝
珍珠层中央部分具金黄色光彩,边缘呈 紫色或褐色。
成体壳长4cm左右。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海南等省沿海, 尤其在海南陵水县黎安港分布量最多, 当地群众又称为黎安贝。
11/14/2020
18
合浦珠母贝的人工繁殖
亲贝选择
使用亲贝应选择2.5-4龄贝,一般在繁殖 季节进行选择。
有条件的可在上一年7-8月预选亲贝, 置于潮流通畅、水质清洁、饵料生物丰 富的海区,雌雄分开疏养,至次年的繁 殖季节,复查后使用。
11/14/2020
19
催产及受精
升降温催产,或用氯化钾、氯化钙诱导, 生产上常用解剖法获得精卵,用氨海水 激活(成熟度好的精子遇氨海水运动剧 烈,成熟度好的卵子遇氨海水不久胚泡 消失)。
11/14/2020
14
11/14/2020
15
核位之二——左袋
位于缩足肌和肠管的腹下方之间,即在 腹嵴部的前端。
在这个位置,有由胃伸出的肠管下行至 腹嵴部而靠近核位,还有缩足肌和足丝 腔就从核位旁边穿过。在缩足肌和肠管 下方之间形成的缝隙,称为左袋。比右 袋缝隙大,但与右袋一样,也随着性腺 的发达而扩张。

《海水贝类增养殖》课件

《海水贝类增养殖》课件

养殖品种选择与引进
品种选择
根据市场需求、养殖条件和经济 效益等因素,选择适合当地养殖 的贝类品种,如牡蛎、扇贝、鲍 鱼等。
品种引进
从信誉良好的育种场引进贝类苗 种,确保苗种质量,提高养殖成 功率。同时要注意遵守相关法律 法规,确保合法引进。
养殖技术与管理
养殖密度
根据贝类生长阶段和养殖环境条件,合 理控制养殖密度,确保贝类生长空间充 足,提高生长速度和品质。
发展。
03
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可以 促进海洋生态平衡,减少对野
生贝类的过度捕捞。
海水贝类养殖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海水贝类养殖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技术的不断进 步和管理经验的积累,养殖的品种和规模也不断扩大。
发展趋势
未来,海水贝类养殖业将更加注重环保、可持续发展和科技 创新,以提高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也将加强 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全球海水贝类养殖业的共同发展。
02
海水贝类增养殖技术
养殖环境选择与建设
养殖环境选择
选择水质清澈、水流稳定、盐度适宜 、无污染的海区作为养殖环境。同时 要考虑海底地形、底质等因素,以确 保养殖贝类能够正常生长。
养殖设施建设
根据养殖贝类的生长需求,建设适宜 的养殖笼、网箱、筏式养殖设施等, 确保贝类能够在养殖环境中正常生长 ,同时便于管理和收获。
《海水贝类增养殖》ppt课件
目录
• 海水贝类养殖概述 • 海水贝类增养殖技术 • 海水贝类养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 海水贝类增养殖的未来展望
01
海水贝类养殖概述
海水贝类养殖的定义与特点
01
02
定义
特点
海水贝类养殖是指利用海洋生态环境,通过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培 育和养殖具有经济价值的贝类生物的过程。

海水贝类增养殖PPT课件

海水贝类增养殖PPT课件
• 3、开展养殖技术的革新 不断改进养殖方法,进行生态系养殖。实行贝虾、贝藻、贝 参等混养,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使养殖规范化,标准化,提高集约化程度以及加工机械 化。
• 4、增殖放流 增殖放流也是提高贝类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今后应积极开展增殖理论 与增殖技术研究。增殖放流的对象是产量较低,人工控制程度较差或较难进行集约养殖 的种类。
绪论一贝类与人类的关系一有益方面食用医药医药绪论5在工业和工艺美术方面农肥和饲料1食用贝类的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无机盐类和各种维生素贝类的营养成分还具有容易溶解在液汁中的优点易于被人类消化吸收人们经常食用的贝类有如海产的鲍红经常食用的贝类有如海产的鲍红绪论6螺香螺东风螺玉螺泥螺牡蛎贻贝扇贝江瑶蚶文蛤杂色蛤仔蛏乌贼章鱼鱿鱼等
第2页/共18页
教学参考书
• 蔡英亚主编。贝类学概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第二版。 • 王如才主编。 海水贝类养殖学。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 山东省水产学校主编。贝类养殖学。农业出版社。1979年。 • 齐钟彦主编。中国经济软体动物。农业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 楼允东主编。组织胚胎学。农业出版社。2000年,第二版。 • 缪国荣主编。海洋经济动植物发生学图集。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0年。
第12页/共18页
三、发展贝类养殖的有利条件
• 1、自然条件优越 我国海岸线绵茑,港湾曲折,浅海滩涂平展广袤,饵料丰富,环境 多样化,可供浅海、滩涂养殖的面积辽阔。
• 2、贝类资源丰富 贝类是海中之宝,我国沿海、分布着各种各样的贝类,可养的种类 多,其中已养殖的达40余种。
• 3、贝类养殖特点 具有投资小、成本低、收效快、产量高、技术易推广等优点,它不 与农业争土地,不与畜牧业争饲料,不与鱼虾类养殖争水面。

贝类增养殖

贝类增养殖

第一章贝类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1、贝类的主要特征?贝类分为哪七个纲?贝类学主要特征:•1、身体柔软不分节,一般由5部分组成,头部、足部、内脏囊、外套膜、贝壳。

•2、除掘足类和瓣鳃类外,口腔内具有颚片和齿舌。

•3、神经系统简单,主要由1个围绕食道的神经环和神经索、神经节组成。

较高等贝类神经中枢由脑、脏、足、侧神经节和这些神经节之间的神经连索所组成。

•4、体腔退化,只有1个很小的围心腔。

•5、大多数种类发育要经过担轮幼虫期和面盘幼虫期。

贝类分为七大纲:无板纲、多板纲、单板纲、瓣鳃纲、掘足纲、腹足纲、头足纲2、瓣鳃纲主要特征?腹足纲主要特征?瓣鳃纲主要特征:•(1)外套腔发达,内有鳃通常呈瓣状,故称“瓣鳃类”。

•(2)身体左右侧扁、两侧对称,有2个两壳,又名双壳类.•(3)头部退化,没有头部,故名“无头类”,无口腔、颚片、齿舌等。

•(4)足位于身体腹侧,侧扁呈斧头状,故又称斧足类.•(5)神经系统较简单,但已具有明显的神经节,有脑、脏、足神经节3对神经节,感觉器官极不发达。

腹足纲主要特征:•(1)足部发达,位于身体的腹面,故名“腹足类”。

•(2)通常有一个螺旋形的贝壳,所以亦称“螺类”。

•(3)身体不对称,头部发达,通常对称,头上有口、眼及一对或2对触角,口内有颚片、齿舌。

•(4)神经系统由脑、侧、脏、足4对神经节及其连结的神经组成,结构比较复杂。

•(5)心脏位于身体的背侧,有1个心室,1个或2个心耳。

•(6)大多数水生,少数陆生,陆生种类用“肺”呼吸。

3、贝壳各纲贝壳的个数形状?•无板纲无贝壳,但身体表面有发达的角质层或石灰质的骨针或鳞片保护。

•单板纲具1个帽状贝壳。

•瓣鳃纲具2个瓣状贝壳。

•多板纲具8块板状贝壳。

•腹足纲绝大多数具1个螺旋形贝壳。

•掘足纲具1个牛角状或象牙状贝壳。

•头足纲多数退化为内壳,有的完全退化,仅鹦鹉螺具有1个外壳。

4、贝壳的主要成分?分为哪三层?分别由外套膜的哪部分分泌形成?•贝壳的成分主要是CaCo3,占95%,还有少量Mg、Fe、有机物、磷酸钙、硫酸钙、硅酸钙和氧化物等。

海水贝类增养殖学10

海水贝类增养殖学10

光照
东风螺对光照强度的适应性,随着个体的增 大而逐渐减弱,幼螺期对光线不敏感,昼夜节律 不明显,成体螺呈现昼伏夜出的习性。浮游幼体 期对光照强度的适应范围为1000-3000lux;稚螺期 为500-1000 lux;成螺养殖应控制在500 lux以下, 避免阳光直射。光照强度大或直射光,对稚螺的 生长和摄食均有不良影响。
Ph
1)东风螺适宜的pH范围为 8.0~8.4。 方斑东风螺稚螺pH高于9.0或低于7.0时, 日生长率与成活率显著降低。 2)pH过高,体内组织受腐蚀;过低, 血液酸性增加,降低了载氧能力,造成 缺氧。
Ph
3)pH偏高或偏低,亲螺的性腺发育不良, 对胚胎发育有影响;酸性过大的池底也会 腐蚀螺壳,导致断尾、烂尾(壳顶)。 4)pH过低,铁离子和硫化氢的浓度都增 加,加大了对螺的毒害;pH过高又会使 铵离子向氨分子转变,增大氨的毒性。
1胚胎发育生态学
• 温度 • 盐度 环境因子 • PH • 溶氧 • 光照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9
方斑东风螺胚胎发育时间以及大小的变化表
发育阶段
受精卵 第一极体 第二极体 二细胞期 四细胞期 八细胞期 多细胞期 囊胚期 原肠期 担轮幼虫期 膜内面盘幼虫 稚螺期
水温(℃)
溶氧
海水中的氧是东风螺生存和正常生 活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溶氧量应保持 在4.0毫克/升以上。当溶氧量降低时, 东风螺会爬出沙层或大量爬上池壁,当 溶氧量严重不足时,东风螺腹足上翻, 量越高,东风螺越趋安静,饲 料的转化率越高,生长速度越快。在池塘养殖条件下,溶氧最大值通 常出现在夏季白天下午的表水层中,如果投饵、施肥过多,池水过肥, 放养太密,淤泥厚,遇上天气闷热,气压低,往往会引起全池缺氧。

贝类增养殖

贝类增养殖

第一章绪论贝类增养殖学:是研究经济贝类的生物学原理和生产技术的一门应用科学。

贝类又称为软体动物。

第一节贝藻套养1、贝类与藻类混养,贝类的代谢产物为藻类提供了有机肥料,藻类光合作用排出的氧气,有利于贝类的呼吸。

2、贝类的生物沉积物对底栖藻类的生长具有刺激作用;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营养盐循环能产生重要的影响。

3、贝类可以固碳,为其它生物提供生存场所。

第二节五次海洋海水养殖“五次浪潮”引领蓝色技术革命科技浪潮这5次浪潮发源于山东,成形于山东,迅速从山东沿海推向全国1.8万多公里的海岸线,堪称我国海洋科技自主创新的丰硕成果,又是科学技术惠及人民群众的光辉典范。

正因为有了海水养殖的5次浪潮,我国水产业才实现了“养殖高于捕捞”、“海水超过淡水”的两大历史性突破。

第一次:上世纪60年代,海洋藻类养殖浪潮天然海带只适应冷水生长。

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呈奎院士等为代表的山东海洋科技工作者对此进行了人工移植的科学研究。

使我国海带的总产量大幅度提升,迅速成为世界第一。

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现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带生产国,全世界80%的海带由我国生产。

第二次:上世纪80年代,海洋虾类养殖浪潮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刘瑞玉院士为代表的海洋科技工作者开展了大量关于对虾的调查研究工作。

80年代初,以农业部黄海水产研究所赵法箴院士为代表的科研人员突破了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

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长期主要依靠捕捞天然虾苗养殖的局面。

该成果获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对虾产量世界第一。

第三次:上世纪90年代,海洋贝类养殖浪潮1982年,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张福绥院士首次从美国大西洋沿岸引进海湾扇贝,并系统研究解决了在中国海域养殖海湾扇贝的一些生物学与生态学问题,突破了产业化生产的一整套工厂化育苗与养成关键技术,掀起了我国海水养殖业的第三次浪潮。

海湾扇贝工厂化育苗及养殖技术研究成果获199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第六七章海水养殖贝类、甲壳类养殖-PPT课件

第六七章海水养殖贝类、甲壳类养殖-PPT课件


养殖方式

池塘养殖 陆基养殖 工厂化养殖
对虾育苗

亲虾选择 促熟 产卵 集卵 孵化 布卵密度



饵料 换水 防病 出苗
对虾养殖

中间暂养 养殖池清淤、消毒 繁殖基础饵料 换水 放养密度 配套设施



饲料 日常管理 病害防治 生物制剂应用 收获
海水鱼类养殖
生物学特征



脊椎动物 鳍运动,鳔辅助 鳃呼吸 变温 终生生活在水中 视觉 (突眼全视觉) 听觉(内耳,半圆管,侧线) 味觉、触觉(鼻囊、味蕾)
养殖种类


网箱养殖
大黄鱼、真鲷、黑鲷、狮鱼、鲈鱼、石斑鱼、鲀、大 西洋鲑


工厂化养殖
牙鲆、大菱鲆、半滑舌鳎、大西洋鲑、鲽类
扇贝养殖

种类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 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 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 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地


水质较肥 合适的潮流交换 地质平坦,沙泥和泥沙 水深10米以上 污染轻,径流小,水质变化不大
繁殖和发育

体外受精,雌雄可变性,雌雄同体
胚胎发育
担轮幼虫/trochophore 面盘幼虫(D型幼虫)/veliger 壳顶幼虫/pediveliger 眼点幼虫/


贝类生活史
养殖方式


底播养殖
蛏、蛤、蚶、扇贝、螺


浮绳养殖
扇贝、牡蛎、贻贝

海水贝类增养殖学3

海水贝类增养殖学3
已开发研究的贝类种类
(三)珍稀贝类苗种生产及养殖技术研究 对西施舌、施氏獭蛤、大象鼻蚌、缀锦蛤、皱纹蛤、鸟蛤、栉江
珧、砗磲等自然资源破坏严重且人工养殖尚存在瓶颈问题的名贵珍稀 品种开展了人工育苗研究,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并开展了各品种 种苗中培和养成技术研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为珍稀品种的规 模化养殖奠定了基础。
5.贝参混养: ① 鲍与海参混养:鲍与海参混养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工厂化养殖、海
底沉箱养殖、浅海筏式养殖等均可利用鲍、参两者在饵料摄取上的 互补性进行混养。刺参可摄取残饵和有机碎屑以及鲍的粪便。因此, 可以净化水质,对鲍的生长有利。 ② 栉孔扇贝与海参混养:以网笼养殖栉孔扇贝为主,除了正常放养密 度外,在每层网笼放养1-2头海参,这样每亩养殖扇贝400笼,可产 干参15kg。
4.我国海水贝类各品种养殖面积 从表中可以看出,2018年我
国海水贝类各个品种的养殖面积, 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扇贝、蛤类和 牡蛎,养殖面积分别为44.37万公 顷、38.31万公顷、14.44万公顷。
二、我国贝类养殖产业的国际地位
我国海水贝类养殖产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根据2017联合国粮农 组织FAO统计及2017中国渔业统计年鉴资料,2016年我国海水贝类养 殖产量的世界占比为84.30%!遥遥领先全世界!
四、发展动向
(一)杂交与选择育种研究发展迅速 1.选择育种在贝类养殖中的必要性 ① 野生群体中有优秀的,也有劣质的,需去劣存优; ② 小群体繁殖导致近亲繁殖退化,必须提纯复壮; ③ 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必须选择经济性状优良的亲本繁殖后代,最终达
到优异性状能遗传的目的。来自2.贝类选择育种的优势 ① 水产生物变异程度高,遗传操纵基础好。 ② 多数品种仍属自然选择,人工选择有巨大潜力。 ③ 贝类的多产性使优秀个体交配所得同胞数目相当巨大,使选择强度

贝类增养殖学复习资料

贝类增养殖学复习资料

贝类增养殖学复习资料第一章贝类的主要特征和分类1、贝类的主要特征:贝类是软体动物门动物的通称。

外表上看,它们的形态差别很大,但基本的结构是相同的。

①、它们的身体柔软,两侧对称(或成体不对称而幼体对称),不分节或假分节。

②、通常由头部、足部、躯干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五部分构成。

③、体腔退化,只有围心腔或围绕生殖腺的腔。

④、消化系统比较复杂,除瓣鳃纲外,其他种类口腔内具有颚片和齿舌。

⑤、神经系统包括神经节、神经索和一个围绕食道的神经环。

○6、间接发育的贝类具有担轮幼虫期和面盘幼虫期两个不同的形态发育阶段。

2、贝类的外部形态结构:角质层、棱柱层、珍珠层贝壳成分:主要是碳酸钙、贝壳素以及其他一些有机物,还包括镁、铁、磷酸钙、碳酸钙等无机物。

外套膜生理作用:分泌、保护内脏、呼吸。

头部、足部、内脏囊3、贝类的内部构造消化管——口(小齿:中央齿、侧齿、缘齿),食道,胃,肠,肛门。

消化系统消化腺——肝脏,胰脏,口腔背侧一对唾液腺。

胃肠之间有一晶杆囊,里面有一具有消化作用的晶杆。

水生贝类——鳃:由外套腔内的皮肤扩张形成。

(楯鳃、栉鳃)呼吸系统陆生蜗牛——假“肺”:外套腔内表面血管网。

循环系统:主要由心脏、血管以及血窦(开管式循环)/微血管(闭管式循环)构成。

(血红素、血青素)(1)开管式循环:心脏——动脉——血窦——静脉——心脏(2)闭管式循环:心脏——动脉——微血管——静脉——心脏(头足类)排泄系统:肾脏。

一端开口于围心腔,其开口称为内肾口;另一端开口于外套腔,称为外肾孔或排泄孔。

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围绕食道的神经环原始贝类神经中枢由此派生的足神经索和脏神经索神经节:脑神经节、足神经节、进化贝类神经中枢侧神经节、脏神经节联络神经滤泡生殖系统——生殖腺:由体腔壁形成生殖管生殖输送管4、贝类分纲概述:无板纲、单板纲、多板纲、双壳纲(瓣鳃纲)、掘足纲、腹足纲、头足纲淡水中——双壳纲(少数)、腹足纲陆地中——腹足纲(肺螺类)海洋中——无板纲、单板纲、多板纲、双壳纲(瓣鳃纲)、掘足纲、腹足纲、头足纲第二章贝类的分布及生活习性1、贝类生活环境:生物因子:饵料、敌害环境因子非生物因子:温度、盐度、水质、光照、潮流、底质2、贝类的生活类型;游泳生活型:柔鱼,枪乌贼浮游生活型:海蜗牛等底上——匍匐生活型:鲍、各种螺类底栖固着生活型:牡蛎附着生活型:扇贝、贻贝、珍珠贝底内——埋栖生活型:泥蚶、缢蛏、波纹巴非蛤、菲律宾蛤仔、栉江珧等凿穴型:海笋、船蛆寄生、共生和群聚:内寄螺,圆柱螺,是非常特殊的种类,很难辨认。

第1章海水养殖学介绍及概论(2)精品PPT课件

第1章海水养殖学介绍及概论(2)精品PPT课件
明末清初:中外交流,养殖范围 扩大
解放前:欧美归国学者的推动 解放后:相关国家级机构成立, 文革后进入低谷 20世纪80年代后:养殖新品种 引进前所未有

???



2. 发展现状
海水养殖一般又称为海水增养殖。养殖是指从育苗、养成到收 获完全在人的管理之下所进行的生产活动;增殖是指通过人工 措施,如放流苗种,建立人工鱼礁改造渔场环境等,使资源得 到增加的活动。海水增殖和养殖技术包括育苗、饵料、防治病 害、改造渔场环境,以及其他增养殖工程技术等。我国的海水 增养殖技术是不断发展的,有些领域比较先进。例如,50年代 海带育苗和人工养殖技术获得成功,使海带养殖业从北到南迅 速展开,海带养殖的理论和技术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60年代 紫菜育苗技术获得突破;70年代贻贝育苗技术获得突破,形成 大面积养殖业。80年代对虾工厂化育苗和养殖技术成功,在全 国沿海兴起了养虾热。扇贝、鲍鱼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成功之 后,在辽宁、山东等省又兴起了扇贝热、鲍鱼热。以后,网箱 养殖鱼类在广东、福建兴起了新的热潮。但是,在养殖品种的 选育和改良、鱼类苗种的大量繁育和养殖、配合饵料的开发、 贝藻类产品加工方面,其技术和方法相对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 从而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海水养殖学
第一章 绪论
二、我国发展海水养殖的有利条件
1.有丰富的滩涂和水域资源
全国15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水域1200万公顷,滩涂200万公顷.
实现由“近岸养殖”向“外海养殖”转移 实现由“水面养殖”向“水下养殖”转移 实现由“单一养殖”向“综合养殖”转移 实现由“养殖”向“养殖+观光+休闲”转移 实现由“农业化”向“牧业化”转移 实现由“养殖”向“养殖+加工”转移

海水贝类增养殖学9

海水贝类增养殖学9
①稚贝的贝壳由于不断钙化增厚 而变得不再透明,螺层3~4个, 贝壳上2~3列平行排列的方形 棕褐色斑纹清晰可见。
5 幼虫变态和稚螺
②随稚贝的生长,触角和水管变 得更长,足部也明显变得更加 发达,附在足上的厣变为浅棕 色,半透明,其上同心的生长 轮十分清晰。
5 幼虫变态和稚螺
③稚贝在摄食前首先将吻部伸出 很长成管状,向四周探触,在 确定食物的大致方向后,便循 食物的方向爬行;
速摆动以激动水流。 ⑤触角细长而且十分灵活。 ⑥面盘上的纤毛脱落,随后面盘逐渐萎缩退化,在幼体头部的两侧分
别残留一个粉红色球状的残基,最后也完全消失。
5 幼虫变态和稚螺 ⑦ 面盘的消失标志着幼体彻底由
浮游生活转向底栖生活,足取 代面盘作为稚贝的运动器官。 ⑧ 由植物食性转为肉食性的变化。
5 幼虫变态和稚螺
眼点
3 中期面盘幼虫
特征: 1. 卵囊膜边缘开始溶裂,幼虫逸出,部分成为膜外面盘幼虫(孵化); 2. 壳高377um,壳宽266um,单边的面盘大小为335×158um,与壳高接 近; 3. 面盘边缘形成食物运送沟;消化道打通; 4. 面盘由椭圆形逐渐变肾形。
3 中期面盘幼虫 特征: 5. 卵黄块已基本消失;
1 卵囊和受精卵
在原肠期,胚胎转动变得 较为明显。胚胎后端的卵黄被 消耗,两侧靠中部的位置上各 有一个透明的由单个细胞组成 的幼体肾。与此同时,胚胎由 近球形变得略微伸长,前端突 起扩展成为面盘雏形。
(幼体肾)肾原基 原肠期
2 早期面盘幼虫
面盘雏形一般在胚胎发育的第4~5d分化 形成一对双瓣状的面盘。两个透明球形的幼 体肾分别位于面盘的基部两侧。卵黄囊在胚 胎前端的面盘形成区域被吸收,同时胚胎后 端卵黄囊上的凹痕也变得更加明显。面盘的 出现标志着胚胎进入早期面盘幼体期。此阶 段贝壳已开始形成,壳很薄,呈透明的瓢状。

海水贝类增养殖技术

海水贝类增养殖技术

一、名词解释丰满度:生殖腺占或覆盖内脏团的面积比例性腺指数:生殖腺湿重/软体不湿重*100%生物学最小型:发育达到第一次性成熟是的最小个体环带:多板纲的贝类外套膜包被在软体的背侧,其未被贝壳覆盖的部分面盘幼虫:以面盘为运动和摄食器官的幼虫齿舌:贝类口腔底部的角质齿状咀嚼器包苗:用网片将贝苗包裹在养成绳上,待贝苗附牢后,再拆掉网片外套膜:胚胎时期内脏团背侧皮肤的一部分褶皱想下延伸而形成的两片薄膜,具有分泌贝壳的作用有效积温:作物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温度(热量)条件。

当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其他条件均得到满足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气温和发育速度成正相关,并且要积累到一定的温度总和,才能完成其发育期,这个温度的累积数称为积温。

二、问答题1、贝壳方位判别:壳顶所在的一方为背面;再从一下5个方面判别前后两端。

、1)壳顶尖端所向的一方通常为前端2)自壳顶到贝壳两端距离近的一方为前端3)外套窦(外套线弯入部分,为水管肌留下的痕迹)在后端4)外韧带所在的一端为后端5)单柱类(即只有一个闭壳肌的种类,如扇贝)闭壳肌痕位于中央偏后最后判别左右两壳:将贝壳的壳顶向上、前端朝向观察者前方,则位于观察者左边的为左壳,位于观察者右边的为右壳2、贝类主要的生活习性和食性P47-501)贝类的生活类型可以分为游泳、浮游、底栖生活三大类。

底栖生活又分为底上和底内两种,底上生活又有匍匐、固着、附着三类;底内生活也分为埋栖和凿穴类型,其他的还有寄生于共生、游泳生活型和浮游生活型。

2)贝类的食性依据种类而异,按摄取方式可以划分为滤食性、舔食性和捕食性三种类型。

3、简述蓄水养殖的优点1)利用了大片的高潮区荒废滩涂,扩大了滩涂的养殖面积,2)蓄水养殖敌害少,苗种存活率高,可大大节约苗种。

3)蓄水养殖因为土塘可以施肥饵料丰富,所以大大提高了贝类的生长速度,缩短了养殖周期,可实现稳产高产。

4)蓄水养殖,捕捞方便。

4、育苗质量检测5、双壳类人工育苗的流程 p831)育苗前的准备工作清池,整埕….饵料的准备2)催产3)受精与孵化4)浮游幼虫的培育加水饵料供应预防敌害巡视与观测5)附苗附苗效果检查投放附苗器6)稚贝培育加大换水量繁殖底栖硅藻控制水位敌害防治疏苗7)苗种采种鲍鱼人工育苗的方法:1)亲鲍的选择与人工诱导2)孵化3)幼苗培育4)稚胞的饲养管理贝类常见人工催产的方法:物理化学生物(举例)如何用水滴法区别贝类的雌雄: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洁净海水,用吸管或解针在生殖腺上取一点生殖细胞置于水滴中,轻微搅动,若马上散开形成一粒粒小颗粒的则为雌性,若形成奶油状或密云状的则为雄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