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出温暖的手》修改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伸出温暖的手》修改解析
一.原文
伸出温暖的手
①伸出你的手,让世界多一份温暖。人人伸出温暖的手,世界会更美好。
②上个星期,发生了一件让我难以忘记的事:
③那天中午,妈妈的车没电了,我们只好坐公交车回家。车上的人很多,过了两站才找到了一个在后面的位置,妈妈坐在椅子上,我坐在妈妈的腿上。因为有了座位,我的心情变得格外高兴,哼着小曲向前望。一会车停了,有一群人上了车。人群中有一位抱着孩子的妇女,她在拥挤的人群中缓缓走动。妈妈低下头对我说:“我们让吧。”我点了点头。正准备起身,前面的一位穿白色上衣的老伯扶着椅子的扶手,慢慢地站了起来:“你做吧。”妇女红着脸说:“这怎么好意思呢。”老伯轻轻地咳嗽了一下,说:“没事的。”妇女坐了下去。老伯转过身,握着车顶的扶手。看着他花白的头发,瘦削的、微微驼背的身影,我的心里顿时有一种暖暖的感觉在心头荡漾。
④有人说时代在进步,今天的一切都比以前的好。我想,时代在进步,可人心却不如从前了。以前的人们善良,无私,现在的人们自私,只为自己着想。为抱孩子的妇女让座,竟轮到了老人。
⑤如果人人都像这位老人一样,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自己温暖的手,世界会更美好。
二、文章评价
这是一篇写得比较成功的记叙文。文章的优点在于:一素材新。“让座”本来是个俗不可耐的素材,一般情况都是记述学生、年轻人给老人以及那些需要帮助的病人、孕妇、残疾人等特殊人群让座,然而本文的作者却反其道而行之,让笔下的老年人给抱孩子的年轻人让座,化腐朽为神奇。二立意新。一般写“让座”的文章,主题都是赞美让座人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本文的作者仅仅把它当作文章主题的附属部分,核心是针砭社会时弊,揭露大多数人冷漠、麻木、自私的本质,呼唤传统美德的回归,角度全新。但文章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老师将在下面的逐段剖析中明确指出。
三、修改原理、修改建议、修改范例
①伸出你的手,让世界多一份温暖。人人伸出温暖的手,世界会更美好。
【段落剖析】作者开门见山,发出号召并展望未来——点题同时总领全文。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号召?通读全文,我们会发现,只因为作者经历了一件“难以忘记的的事"——老人让座,感觉当前社会“自私的人太多”,从内心极度渴望“人人都伸出温暖的手”。按照认知规律和思维顺序,这一部分应该安排在自私感受生成以后写,把它放在开头,会导致认知程序混乱。
【修改建议】放到第③段后,同时对第②自然段进行修改,作为文章的开头。
【修改范例】见后面
②上个星期,发生了一件让我难以忘记的事:
【段落剖析】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自然过渡引出下文,作为文章的开头,本来没有问题。很多大家笔下的经典作品,也是这样开头的——如《小桔灯》,开头就是这样写的:这是十几年前的事了。但从应试的角度看,如此平淡、朴实开篇是绝不会入老师的“法眼”的。长期以来,中考阅卷老师已形成一套自主研发的“潜规则”、“潜标准”,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必须”、四个“不行”:一是开篇必须“点题”——不点题不行;二是开篇必须总起下文——不总领全文不行;三是开篇的内容和形式必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不抓眼球不行;四是句子表达必须浓妆艳抹——语言缺乏文采不行。前两个要求是根本,后两个要求是锦上添花。作品的开头只有同时兼备这四个标准,才能唤起老师的“给分心”。其实,这是大多老师的一种恶习。他们在上课的时候,99%的人会领着学生千方百计的剖析、挖掘《小桔灯》和《两棵枣树》的开头(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作者的写法如何高妙——因为这是名家冰心、鲁迅的作品,而一旦学生写出了这样的开头,就会“怒从心头起”,口诛笔伐之余,仍不忘强令——即刻整改。作为学生,谁也无法夺下这些专制人的判笔,谁也无法改变那些镌刻在老师心底的“游戏规则”,学生能做的,也只有削足适履了。因此这一段必须进行修改。
【修改建议】(1)采用倒叙法叙事,将故事最精彩的“让座”情节提到前面来写,以实现吸引读者、抓人眼球的目的。(2)在叙事过程中,借助“没人让座”这一情节,运用“语言表达变式”(一个意思,不同语言表述形式)点题——没有人让座,没有一个人想伸出一双温暖的手,帮帮这位负重的女人。(3)在叙事过程中,借助全新的情节和生动、有趣的细节,以描写为手段,提升语言表达的文采。(4)叙事结束后,另起一自然段,以介绍总结形式,交代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自然过渡,承上启下,总起全文。
【修改范例】公共汽车在风雪中苦苦挣扎了近半个小时,才气喘吁吁地到达欣荣路。一位年轻的妈妈,右手抱着幼小的孩子,左手攀着门边的立柱,艰难地进入车厢。虽然临近终点,过道里已不像先前那样拥挤,但一位抱孩子的妇女想穿过人群,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坐在座上的人,仿佛像触电了一样,悄无声息地调整了原来的坐姿:有的低下头,假装摆弄手里的东西,有的把头转向窗外,“忘情”地欣赏着没有任何欣赏价值的雪景。没有一个人愿意站起来,伸出一双温暖的手,帮帮这位不堪负重的女人。靠门边的,是一个须发斑白的老人,见大家都没有让座的意思,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孩子,坐我这里吧!”冷风顺着车门吹进来,很冷,但最冷的,是那一副副木然的神情。
这是两天前发生在三路公交车上令人尴尬的一幕。
③那天中午,妈妈的车没电了,我们只好坐公交车回家。车上的人很多,过了两站才找到了一个在后面的位置,妈妈坐在椅子上,我坐在妈妈的腿上。因为有了座位,我的心情变得格外高兴,哼着小曲向前望。一会车停了,有一群人上了车。人群中有一位抱着孩子的妇女,她在拥挤的人群中缓缓走动。妈妈低下头对我说:“我们让吧。”我点了点头。正准备起身,前面的一位穿白色上衣的老伯扶着椅子的扶手,慢慢地站了起来:“你做吧。”妇女红着脸说:“这真么好意思呢。”老伯轻轻地咳嗽了一下,说:“没事的。”妇女坐了下去。老伯
转过身,握着车顶的扶手。看着他花白的头发,瘦削的、微微驼背的身影,我的心里顿时有一种暖暖的感觉在心头荡漾。
【段落剖析】第③段作者交代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人物,同时按照事件发展的进程,记述了事件的整个经过,叙事过程条理清晰,层次井然。“让座”过程写得细腻生动。在此基础上,以“妈妈的车没电了,我们只好坐公交车回家”为铺垫,自然引出线索人物——我和妈妈,为下文写我和妈妈亲历整个事件做了合理的铺垫,亲切自然。这些是本段写作很突出的优点。但还存在以下较为明显的问题:
1、铺垫问题。(1)铺垫内容不具体。“妈妈的车没电了”——这句话中的“车”到底是什么车?目前靠电力驱动的车只有旅游区专用的电瓶车、油电混合动力的轿车和电动自行车。如果是混合动力轿车,没有电完全可以凭借汽油驱动,就不用乘坐公交车了,因此必须具体写明是“电动自行车”。(2)该铺垫的没铺垫,导致情节无法理解。我和妈妈坐在后边的座位上,中间隔着那么多人,如何能看见抱孩子上车的妇女,又如何能看到妇女脸红这个细节?这里要做好铺垫——临近终点,过道里的人渐渐少了,透过人的缝隙,能够看到车里发生的一切。(3)缺少铺垫导致正面人物变反面人物。在文中,我和妈妈指责那些不让座的人,自己的品质显然是非常高尚的,为何自己不让座,让老人让座?这样写就把“我”和“妈妈”变成了虚伪的“口头君子”,也要做好铺垫——一位抱着孩子的妇女,在汽车行进中,想穿过人群,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写作重心偏离问题。本文写作的核心,指向的是那些不让座的人,主要要揭示的是这些人的冷漠、麻木;让座老人只是一个辅助材料,写他是为了与那些不让座的人构成鲜明的对比,以美反衬丑,突出这些对抱小孩妇女视而不见的人的丑恶灵魂。作者在处理写作核心的时候,却以“老人让座”为核心,对那些不让座的人没做任何行为和细节刻画,这样就出现了写作重心偏离问题——不仅偏离,而且喧宾夺主。老人固然应该写,但他仅仅是个侧面表现手段,正面刻画那些麻木的人才是写作的重点。
3.事件结果的处理问题。老人最终给这位抱孩子的妇女让了座,在现实生活中,这件事的结果绝大多数时候的确会如此,但文学创作,对写作材料的要求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作为作者,应该根据主题的表达和艺术审美的需求,对材料进行深加工。“我和妈妈”既然对那些人的行为和本质如此不齿,结果应该是我们给那位年轻妇女让座,因为车在行进,过道里有一些人,妇女抱着孩子无法穿越,所以老人给她让了座,但故事到此,我和母亲两个如此高尚的人,是否该把座位让给那个让座的老人呢?显然,这个结果才符合情节发展与审美的需要,但作者没有写。那些不让座的人,也应该因此受到灵魂的冲击,作者也没有写。
4.选材与中心无关问题。文中选择了“我因为有了自己的座位高兴得唱歌”这一细节作为写作材料,很生活化,也很真实。从表面看,似乎自己得个座位不容易,后面又想把座位让出来,能够突出主题,但换一个角度看:占到了座为就高兴,占不到座就郁闷,岂不把自己同样写成了自私自利的人?如果采用前后呼应的形式:前面写自己没有独占一个座位,而是坐在妈妈腿上,把座位让给别人而歌唱;后面看到老人让座,而那么多身强力壮的人不让座而停止歌唱,这样写,本材料才能表现主题,并能够突出主题,避免歧义。
【修改建议】(1)以倒叙的方法,将老人让座部分提到开头去写。(2)做好必要的铺垫,表达清楚自己要表达的含义。(3)正确使用素材,保证选材表现的内容为主题服务,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