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复习思考题优选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复习思考题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1.商业银行从传统业务发展到“金融百货公司”说明了什么问题
①金融创新发展很快。
②金融服务发展迅速。
③金融风险系统化。
④金融产业集约化。
银行资本越来越集中,国际银行业出现竞争新格局,国际银行业竞争激化,银行国际化进程加快,金融业务与工具不断创新,金融业务进一步交叉,传统的专业金融业务分工界限有所缩小,金融管制不断放松,金融自由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国内外融资出现证券化趋势,证券市场蓬勃发展,出现了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趋势
随着金融竞争的加剧,金融创新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关键和动力源。
商业银行进行业务扩展可以分散经营风险,减少风险总量;多渠道获取利润;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符合金融市场的运作要求内在统一性。
2.如何认识现代商业银行的作用
①信用中介,是通过银行的负债业务,把社会的各种闲散的资金集中到银行,再通过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把他投向社会经济各部门。
②支付中介,通过存款在账户上的转移代理客户支付,在存款的基础上为客户兑付现款等,成为工商业团日和个人的货币保管者,出纳者和支付代理人③信用创造。
商业银行利用吸收的存款发放贷款,在支票流通和转账结算的基础上,贷款又转化为派生存款,在这种存款不提现或不完全提现的情况下,就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
④金融服务
3.银行组织形式有哪些近年来,银行控股公司为什么发展迅速
(1)①单一银行制,特点是银行业务完全由各自独立的商业银行经营,不设或限设分置机构。
②分行制,特点是法律允许除了总行外,在本市及国内各地,普遍设立分行机构③银行控股公司制,是指一个集团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控制或收购两家以上的银行。
(2)因为银行控股公司可以使银行更便利地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并通过关联交易获得税收上的好处,还可以通过系统内部的操作调节资本杠杆,相对其他的公司,可以投资风险更大的项目,因此银行控股公司发展会比较迅速。
并通过关联交易获得税收上的好处,也能够规避政府对跨州经营银行业务的限制。
①联合经营获得规模效应
金融资产的强关联性和弱专用性,决定了其综合经营比其他行业更能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而控股公司结构正是发挥这一优势的合适载体。
②在当前监管体制下规避风险
法人分业的作用是防止不同金融业务风险的相互传递,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同时可对关联交易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
在金融控股公司架构下,各金融子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各子公司分别对自己的经营结果负责,盈亏的效果不会迅速传递给母公司,而是有时间上的滞后性。
4.分析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现状:尽管我国目前金融业实行的仍是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我国法律也没有明确金融控股集团的法律地位,但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直接
控股金融企业的公司,中国建设银行控股的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中国银行控股的中银控股公司和中国工商银行控股的工商东亚金融控股集团等。
此外,也存在不被人们关注的以各种形式控股证券、保险、城市信用社等金融企业的工商企业,民营企业也已经“下河淌水”有些商业银行也通过控股、参股的形式组建了子公司,向其他行业进行渗透。
目前,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的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以金融机构为主组建的金融控股集团
②以投资集团为主体组建的金融控股集团
③实业公司直接参股、控股两个或两个以上行业金融机构形成的金融控股集团。
④地方政府通过对控股的地方城市商业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进行重组组建的金融控股集团。
(2)存在的问题:
①对金融控股公司立法滞后,对其法律地位不明确,难以进行依法监管。
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各监管一段的分割状态已难以适应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
②金融控股公司是多业组合、经营范围宽,其内部复杂的持股关系和资金往来,使管理复杂,由于缺乏高素质管理人才和高效率的风险管理能力,存在爆发高风险的隐患。
③信息披露情况不真实,集团成员间的内部交易往往夸大了集团的利润和资本水平,集团的净利润会低于各成员的利润总和。
④存在较大的内控风险。
一些企业集团控股下的金融子公司的经营自主权和权益,往往会受到母公司的侵权而牺牲子公司的权益,还会与被控股商业银行之间进行不良的关联交易,其起点和终点都是靠银行融资,一旦资金链断裂,会使银行遭受巨额损失。
子公司整合中的企业文化兼容问题。
目前系统内关联交易问题严重,资本金重复计算导致金融控股公司的资本杠杆比率过高,影响集团公司财务安全,庞大的集团公司管理体系使内部管理与风险控制难度加大,这些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将会危及我国的金融与经济的稳定。
5.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理由是什么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1)政府之所以要对银行业实施监管,其原因在意银行业自身的经营特点。
首先,为了保护储蓄者的利益,因为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储户和商业银行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其次政府对银行业实施监管的原因还在于银行是信用货币的创造者,商业银行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的中枢,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作何反应是中央银行关注的事情。
最后,当今世界各国的银行业正在向综合化方向发展,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综合经营导致商业银行的概念在延伸,同时世界经济一体化又使得银行国际化进程在加快。
(2)我国银行业监管趋势:
①强化对银行业的资本监管,增加银行风险偿付能力我国监管部门将借鉴国际上资本监管改革的成果, 在资本数量标准、质量标准、时间表等方面完善银行资本监管框架,强化资本监管。
这主要关注四点:一是最低
资本充足率。
二是逆周期缓冲资本。
三是系统重要性附加资本。
四是超额资本。
②实施动态拨备,加强银行拨备覆盖能力的监管。
③引入新的监管指标,完善全面风险监管指标体系未来几年,监管部门为完善的全面风险监管指标体系,可能在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杠杆率方面的引入新的监管指标。
④保持对银行信贷结构、信贷规模和节奏一定的监管力度在未来几年,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任务之一。
⑤进一步加强重点风险领域的监管,强化系统性风险防范
⑥出台新的监管法规,促进银行业务的合规性和规范性在银行业务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⑦审慎监管,坚持有序推进银行综合经营试点由于外部环境的改变,中国银行业将实施更加多元化的经营战略,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对此,监管部门将基于审慎监管原则,在“风险可控”为前提,有序推进商业银行综合经营试点。
6.如何评价我国对银行业的监管模式怎样看待现行的监管法规(1)商业银行受到来自中国人民银行(中央银行)和银监会的双重监管。
中央银行负责制定货币政策,其监管目标可以概括为“高增长,低通胀”。
而资本充足率要求是由银监会制定的,银监会唯一的目标,就是控制银行业的系统风险。
“保持经济增长”和“控制系统风险”这两个本应统一起来的监管目标,却由相互独立的政府机构分别执行。
监管机构并没有建立制度化的信息共享、支持功能共享和定期沟通协调的
机制,更重要的是,没有明确当支付危机发生时监管合作模式的具体架构和程序,因此也回避不了监管重复和监管弱化问题。
(2)我国现行的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我国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
(1)银行监管法制体系不合理。
我国现行的银行监管法律法规中,行政规章所占比例过大,法律层次和效率低下;监管法律制度体系中相互之间都存在着诸多不协调和不合理的地方;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制定的很多银行监管规章过于局限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具体业务上,而没有从提高监管质量的角度出发。
(2)立法上存在空白。
监管法律制度由于受立法滞后性的影响,加之当前金融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客观上就出现了立法的空白,即金融立法的真空带。
我国银行立创监管法律制度中,没有存款保险制度、外资银行市场退出的管理力法不够完善以及金融机构市场的准入制度存在缺陷等。
(3)市场退出法律制度存在缺陷。
从总体上看,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
我国没有专门关于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
没有主动退市相关法规。
(4)银行业监管的区域合作机制不健全。
一旦出现危机,这些双边或多边合作协议的“合作”却不尽人意。
(5)银行业监管协调效率低、信息不畅,法律约束力不强。
7、银行资本对银行的经营有什么意义?
①资本可以吸收银行的经营亏损,保护银行的正常经营,以使银行的管理者能有一定的时间解决存在的问题,为银行避免破产提供了缓冲的余地②资本为银行的注册,组织营业以及存款进入前的经营提供启动资金。
③银行资本有助于树立公众对银行的信心,他向银行的债权人显示了银行的实力④银行资本为银行的扩张,银行新业务,新计划的开拓与发展提供资金⑤银行资本作为银行增长的检测者,有助于保证单个银行增长的长期可持续。
由此可见,银行资本的关键作用是吸收意外损失和消除银行的不稳定因素
8、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1)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①资本数量不足②资本结构不合理,来源单一③资产质量差,贷款存量不活④监管者的素质还不是很高
(2)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1)充实核心资本,建立与资产规模扩张相适应的核心资本补充机制①是财政增资方式。
②是发展资本市场,商业银行上市募集资本金。
③是商业银行加强自我资本积累能力。
2)增加附属资本,广开补充附属资本的渠道①是发展带有债务性质的资本工具和次级债务工具②是健全普通呆账准备金制度。
③是建立健全非公开储备制度和资产重估制度。
3)加强金融监管。
银监会的成立将在监管理念、制度、方式和技术等方面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步伐。
①银监会可会同商业银行一道,制定一整套与我国风险状况相适应的评估资本水平的程序和评估方法。
②通过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及时了解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对风险较大的商业银行,要及时给予风险提示,并派专人跟踪风险发展态势,督促商业银行采取措施限期改善风险状况或减少风险资产。
③评估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是否达到监管部门所需的最低标准要求。
4)加强社会监督。
商业银行应该根据形势的发展和监管的要求,尽快进行有关信息的披露,以强化社会对商业银行的监督。
5)加强风险管理,提高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贷款率。
9、新《巴塞尔协议》的内容及其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一)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
(1)更严格的资本金要求
①提高最低资本要求②资本留存缓冲③反周期缓冲④从严资本定义。
从严资本定义,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是从严资本工具合格性标准。
二是从严资本扣减项。
(2)杠杆率要求。
提出了将引入与风险不挂钩的杠杆比率,作为对与风险相挂钩的资本比率的重要补充
(3)系统重要性银行。
对系统重要性银行提出1%的附加资本要求,降低“大而不能倒”带来的道德风险。
(4)引入流动性监管指标。
引入流动性覆盖比率和净稳定融资比率对银行的流动性进行监管。
(5)过渡期安排。
为了确保银行可以有充足的时间通过调节利润分配、资本筹集等手段,以达到更高的资本要求,当然也是为了使银行能够继续放贷以支持经济稳定发展,安排了较长的过渡期。
(二)影响:(1)信贷扩张和资本约束的矛盾。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预计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国民经济都将保持一个较快的经济增速,迅速的信贷扩张,势必会大大增加资本补充的压力。
且为满足巴塞尔协议III关于流动性的有关要求,国内银行业通过发行长期次级债券补充附属资本带来较大的冲击
(2)资本补充和估值偏低的矛盾。
一方面因为业务发展需要,银行需要通过发行股份补充核心资本;另一方面,因为再融资又会进一步降低银行业的估值,增加融资成本,从而使中国银行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3)满足监管要求和盈利能力增长的矛盾。
巴塞尔协议重视流动性管理。
银行会选择会倾向于风险加权系数为零的证券,从而导致银行收益下降。
然而,为了实现通过再融资补充核心资本,降低融资成本,银行业又不得不尽可能提升盈利能力,从而使银行陷入两难的境地。
(4)负债结构调整与网点数量不足的矛盾。
对于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尤其是一些城市商业银行而言,因为网点数量不足,其吸收零售存款和中小企业存款能力不足,同业存款是其资金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无疑会加剧其经营压力。
(5)表外业务发展与业务结构调整的矛盾。
新巴塞尔协议的实施将弱化贸易融资类表外业务、承诺类表外业务的相对优势。
近几年,为了加快业务结构转型和避免同质化竞争,我国很多商业银行,尤其是一些股份
制商业银行,均提出要加快贸易融资等业务的发展步伐和结构转型步伐。
10、结合具体案例,谈谈如何进行银行间的并购?
(一)(1)成功案例——汇丰银行并购案例分析。
汇丰银行并购成功关键在于银行本身资金雄厚,客户众多,而且汇丰制定了相当准确的战略。
汇丰银行集团几乎落脚到各个国家和地区,分支银行超过8000个,成为了金融界最成功的银行之一。
(2)失败案例——UBS(瑞银集团)并购案例分析。
瑞银集团(UBS?AG)是由瑞士银行(SBC)和瑞士联合银行(UBS)于1997年底合并形成的,瑞士银行没有重视企业文化,还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员,使得瑞银集团业绩下滑,公司面临严重的运营危机,案例给了我们一个警示,在并购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文化的整合,保留之前的员工资源。
(二)如何(1)并购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合理有效的并购战略。
大多数银行的并购战略都是想抢占市场份额、扩大规模、加强自己的经济实力,以提高自己的实力与同行竞争。
但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文化,法律等因素的差异,在并购时上演银行应当慎重选择合适的战略目标,这一点很关键。
(2)在银行并购整合的过程中,提高效率的途径之一是保留原有的员工和客户,员工是一个企业的血液。
从瑞银集团并购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瑞银集团没有正确处理员工去留问题导致了公司发展出现了严重的
问题。
因此可以看出,不同的银行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并购后的企业应该注重文化的整合,这决定了老员工的去留。
(3)并购成功的关键之一是并购的速度。
许多商业银行就是因为并购时间过长导致了失败,继而使得成本大大增加,影响并购效果。
并购需要是并购银行与目标银行双方协商讨论,但可能会由于利益的问题,出现谈判破裂。
(4)并购中应当积极进行尽职调查。
被并购银行往往会隐瞒一些质量较差的业务及一些资金为了提高并购价格,拖累并购银行,使其遭受损失。
11、你如何看待我国银行的跨国银行并购行为?
(一)动因:中国银行业并购的的局面是由法律、文化、道德、人才等方面决定的。
如今国际银行并购的动机归根结底是银行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力以扩大规模提高收入。
银行并购实质上是一种投资活动,最根本动因是追求利润和迫于竞争压力,具体而言:一是追求企业发展,二是追求协同效应,三是管理层利益驱动。
(二)问题
我国银行业的跨国并购尚处在初级阶段,与国际间银行业的跨国并购相比,无论是在并购的频率、规模,还是在并购对象、区域的均衡分布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1)并购区域以亚洲为主,地理分布不够均衡。
并购活动总体上多数集中在亚洲,在亚洲又多集中在香港
(2)国有商业银行仍是并购的主角,股份制银行较少
(3)并购仍以横向并购为主,业务多样化的程度不高
(4)并购对象的规模相对较小。
我国商业银行早期的并购对象多为绩效较差、规模较小的银行
(5)我国银行跨国并购的经验不足。
并购活动并不算多,并购目标的规模较小,以亚洲地区为主,银行间的文化整合难度相对较小,这导致我国银行在并购后的整合方面经验较浅。
(三)并购启示:为实现一个目标,中国商业银行业应该审时度势,冷静正确分析判断企业本身的情况和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为应对新形势与未来趋势打好基础,遵循成本--收益的基本原则,通过谨慎制定正确合适银行并购计划案和策略,不断推动我国金融业改革,提高中国商业银行业并购的质量。
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地域、谨慎选择并购对象、重视并购后的整合
(四)并购影响①银行并购促进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整合②银行并购促进产业集中,使国际银行逐步走向垄断③银行并购引发的裁员影响就业形势④银行并购促进金融监管改革,加大了监管难度
12、我国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分析
①各项存款是支撑商业银行资产运作的极为重要的来源,八成是资金来源于存款,也证明了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结构尚未依赖被动负债转向主动负债,在这种局面下,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存款的竞争,只有争取到存款,才能维持资产的运营
②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内储蓄存款的垄断型特征
③商业银行资金来源渠道的单一和对存款的国度依赖并存,二者互为因果,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使商业银行的资金结构无法实现多元化,不利于商业银行提高抗风险能力,一旦存款发生流失,商业银行可能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同时,商业银行业无法根据资产结构的调整和客户资金需求的改变而主动调整负债结构
④国有商业银行垄断程度已明显降低
⑤为了适应国际商业银行业的共同发展趋势,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结构单一的局面必须改变,适当增加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券的规模,既可以稳定资金来源,也可以协调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综合管理
13、现金资产包括那些形式银行保留各种形式现金资产的目的是什么161页
①库存现金,是银行为了满足日常交易之需而持有的通货。
②托收中的现金,是在银行间确认与转账过程中的支票金额。
③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资金。
④存放同业存款,是指存放在其他银行的存款⑤现金资产是商业银行维持其流动性而必须持有的资产,他是银行信誉的基本保证:保持清偿力
14、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计算方法有哪些银行应该如何进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管理 111页
(一)(1)一种是滞后准备金计算法,主要使用于非交易性账户存款准备金的计算;另一种方法是同步准备金计算法主要适用于交易性账户存款准备金计算。
(2)滞后准备金计算法,是根据前期存款负债的余额确定本期准备金需要量的方法同步准备金计算法的基本原理以本期存款余额为基础,计算本期的准备金需要量?
(二)(1)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管理的原则是银行在规定的时间内尽量通过自己的努力满足准备金的限额要求,否则将会面对金融管理当局的惩罚性措施。
(2)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管理需要提前预测在准备金保持期内的各种存款与库存现金的变化状况,根据制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具体管理目的。
15、影响超额准备金的因素是什么银行应该进行超额准备金管理112页(一)(1)存款波动,超额准备金保有数量与预期存款流出量为正相关关系。
(2)贷款的发放与收回,贷款的发放与收回对超额准备金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贷款的使用范围?
(3)其他因素,一是向中央银行的借款,二是同业往来的情况,三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变化?
(二)商业银行本着相对成本较低的原则核定必要的超额准备金保有数量。
超额准备金不带来利息收入,保佑超额准备金等于放弃收入,这就是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因此,从节省机会成本的角度,商业银行应该较少保有超额准备金。
但是,如果超额准备金保持不足,当出现流动性需要时,银行将被迫从货币市场以较高的成本和代价借入资金来满足
需要,由此发生的较高的融资成本是低保有超额准备金的损失成本,商业就要在这两种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在对超额准备金需要量预测的基础上适当进行头寸调度,以保持超额准备金规模的适度性。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同业拆借,短期证券回购及商业票据交易,中央银行融资,商业银行系统内的资金调度以及出售其他资产等多种方法来进行超额准备金头寸的调度与补充。
16、结合流动性管理的原则分析银行是如何来满足流动性需求的如何对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
(一)(1)进取型原则,当出现流动性缺口时,银行管理者不是依靠收缩资产规模、出售资产,而是通过主动负债的方式来满足流动性需求,扩大经营规模。
(2)保守型原则。
出现流动性缺口时,银行管理者不采取主动负债的方法,而靠自身资产转换、出售的方式来满足流动性需求。
(3) 成本最低原则.流动性缺口的满足应以筹资成本最低为原则。
(二)①公众对银行的信心②银行股票价格是否稳定③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以及其他负债是否存在风险溢价④出售银行资产有无损失⑤能否满足客户的合理贷款要求⑥是否频繁地从中央银行借款
17、存款是不是越多越好如何进行存款管理
此观点值得商榷,尤其是在中国目前面临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
一家银行的存款量,应限制在其贷款的可发放程度及吸收存款的成本和管理负担之承受能力的范围内。
而如果超过这一程度和范围,就属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