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肝炎所致甲功异常的干预分析

合集下载

干扰素治疗诱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2例临床分析

干扰素治疗诱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2例临床分析

干扰素治疗诱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2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治疗诱发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征。

方法选2004-2008年收治的干扰素治疗诱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2例(A组),回顾性分析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并采用门诊随访方式了解其出院后的治疗情况。

取同期病毒性肝炎合并甲减患者(未用干扰素)11例作为对照组(B组)。

结果两组肝功能指标及血清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血清总甲状腺素(TT4)指标无统计学差异,B组患者促甲状腺激素(TSH)值较A组患者明显增高P=0.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给予干扰素治疗3个月~3年后,平均(13±8.78)个月出现甲减,8例患者需长期给予左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

结论干扰素治疗诱发产生甲减时,应及时停用干扰素,以避免产生永久性甲减。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feature of hypothyroidism induced by interferon.Methods 12 hypothyroidism patients induced by interferon hospitalized in our hepatopathy unit(time from 2004-2008) were selected for research(A group).We analyzed the hospitalized data retrospectively and followed up the therapy circumstance in out-patient clinic.The eleven viral hepatitic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hypothyroidism (none interferon use) were chosen as control group(B group) at same time.Results The hepatic function and TT3,TT4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wo groups.The TSH in B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raised compared to A group(P=0.034).The patients in A group appeared hypothyroidism after interferon therapy for three to three years(13±8.78 months in average).Eight patients needed Levothyroxine for replacement therapy in perpetuum.Conclusion We should stop interferon use when induced hypothyroidism in order to avoid permanent hypoparathyroidism.【Key words】Interferon;Hypothyroidism; Viral hepatitic;TSH干扰素已广泛应用于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干扰素不良反应较多,为引起药源性甲状腺疾病的常见药物之一。

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与甲状腺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与甲状腺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与甲状腺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慢性肝炎患者使用长效干扰素治疗后甲状腺功能的变化。

方法收集103例该院住院和门诊应用长效干扰素后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资料。

干扰素治疗前以及治疗后每3个月监测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抗体水平。

结果治疗前103例甲状腺功能正常,治疗前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高者32例(32/103,31.07%),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高者19例(19/103,18.4%)。

治疗1年期间92例甲状腺功能正常;5例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对症应用内分泌治疗有效者4例,1例停用;6例出现甲减,其中4例为亚临床甲减,全部经左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甲状腺功能正常。

结论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慢性肝炎患者使用干扰素治疗后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为10.7%(11/103),甲状腺功能改变不是影响继续治疗的因素。

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所有患者甲状腺功能均恢复正常。

女性应用长效干扰素后更易发生甲状腺疾病。

标签:肝炎;丙型;慢性;干扰素;甲状腺慢性病毒性丙型肝炎是上我国较为常见的临床传染病之一,截止到1999年全球慢性丙肝的感染人口接近1.7亿人,并且每年递增。

其患者易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成为目前国际上慢性终末期肝病和肝癌的主要病因之一。

对于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国际上虽有蛋白酶抑制剂等无干扰素治疗方案作为新型疗法,其SVR率在90%以上,但由于价格昂贵在一定时期我国仍以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为主,但临床上由于其不良反应一定程度限制了其应用的足量、足疗程,使治愈率大打折扣。

2009年1月—2012年10月,该研究通过对长效干扰素治疗过程中甲状腺疾病发生相关因素的分析,避免不恰当的缩短疗程或停用时机不准确,减少患者疾病复发,提高对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的持续应答率,从而有助于确定HCV感染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肝炎门诊及病房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03例,其诊断和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均符合2004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制定的《丙型肝炎防治指南》[1]及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依据《实用内科学》(第13版)[2]。

干扰素α致甲状腺功能异常21例临床分析

干扰素α致甲状腺功能异常21例临床分析

干扰素α致甲状腺功能异常21例临床分析何丽【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α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时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及治疗对策.方法对我院2007年6月-2011年6月的309例慢性丙肝患者应用干扰素α治疗过程中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2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6.8%(21/309),21例在应用干扰素α治疗前甲状腺功能均正常,治疗2周~6个月后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1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7例,亚临床甲减3例.明确诊断后2例甲亢停用干扰素,余继续用药,同时予相应治疗,病情好转出院.随访半年,预后良好.结论干扰素α治疗慢性丙肝可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故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以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期刊名称】《临床误诊误治》【年(卷),期】2014(027)004【总页数】3页(P66-68)【关键词】丙型肝炎,慢性;干扰素α;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药物毒性【作者】何丽【作者单位】834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消化内分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63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卫生部2011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统计表显示,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7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肝病例约3.5万例[1]。

近年干扰素已成为临床治疗慢性丙肝的一线用药,其常见不良反应如流感样症状、神经精神症状及骨髓抑制已为临床医师熟知,但其导致的逐渐增多的甲状腺功能异常也已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2]876-882。

我院2007年6月—2011年6月应用干扰素α治疗慢性丙肝309例,其中21例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为6.8%,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6例,女15例;年龄25~63(42.3±12.1)岁。

所有患者均排除慢性丙肝以外的肝脏疾病,病程2个月~10年,既往均无甲状腺疾病病史,21例在应用干扰素α治疗前甲状腺功能均正常。

干扰素抗肝炎病毒后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特点及其治疗研究

干扰素抗肝炎病毒后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特点及其治疗研究
对策 。方法
收集我 院 2 0 1 1 年 1 月至 2 0 1 4年 6月期 间干扰 素治疗后 新发 甲状腺功能异 常的慢性 乙型或 本组 3 3例患者包 括 甲状腺 功能亢 进症 1 1例 , 亚 临床 甲状腺 功能
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3 3例 , 根据 甲状腺 功能及 甲状 腺 自身抗体 进行分类 , 分析 各类 型 甲状腺 功能异 常 的
内分泌系统不 良反应 。有前 瞻性研究 结果证 实 , 应 用 干扰素 治疗丙型肝炎 中 , 甲状腺 疾病 发生 率在 1 5 %左右 , 其 中4 0 %
产生 甲状腺抗体 , 需 引起临床 重视 。本 文探析 3 3例 干扰
素抗肝炎病毒后 诱 发 甲状腺 功能 异 常的 特点 及有 效治 疗方
特点及 甲状腺 自身抗体 的变化。结果 亢进症 6例 , 甲状腺功 能 减退 症 l 0例 , 亚 临 床 甲状 腺功 能 减退 症 6例。1 1例 甲状 腺 功 能亢 进 患者 中 G r a v e s 病 7例 , 破坏性 甲状腺炎 4例 ; 1 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 患者 中桥本 氏 甲状腺 炎 8例 , 非 自身免疫 性 甲
别 的影响 , 根据 甲状腺 自身抗 体及 功能指标 , 准确判 断 甲状腺功 能异常 的临床类 型 , 及 时制定相应 治疗方
案, 可 以最大程度 的保证 患者抗病毒治疗的顺利进行 。
【 关键词 】 干扰素 ; 病毒性肝 炎 ; 甲状国临床多发 病 , 以 乙型肝炎所 占比 例最高 , 其次为丙 型肝炎 , 它们为引起肝硬化甚 至发生肝细胞 癌变的重要原 因。干扰 素为病 毒性肝 炎的 主要 治疗 药物 , 但 容易引发不 良反应 , 甲状腺 功能异 常为干 扰素应 用最 常见 的 1 . 7 5 I U / L, T P O A b 0~3 4 I U / m l , T G A b 0~1 1 5 I U / m l ; ② 根据 《 内科学 ( 7版) 》 的诊 断标准 J , 分 为 甲状 腺功 能亢 进症 ( 甲 亢) 、 甲状腺功 能减 退 症 ( 甲减 ) 、 亚 临床 甲状 腺 功能 亢进 症

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炎对甲状腺功能影响的实验室分析

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炎对甲状腺功能影响的实验室分析

i tr a .T e i a to t r r n o h r i u ci n wa n y e . s l T y od ds a e c nT d i 4 o 7 a in s i cu i g h p rh r i - n e v 1 h mp c fi e f o n t y o d f n t s a a z d Re u t n e o l s h r i ie s o c le n 2 f2 6 p t t n l d n y e t y od s e im n 8 p te t n y o h r i im n 1 a in s Co cu i n T y od f n t n a n r lt so c rat rit r r n t ame ti ai n sw t h - s i a in sa d h p t y od s i 6 p te t. n l s o h r i u ci b o maii c u e ne e r t n n p t t ih c r o e f fo e e o nc h p t i i e a i s,b t h n r ai e o n t afc h o t u to fit re o h rp . t u e a o l t s d o e tt e c n i ai n o n e r n t e a y t b m i f n f
Srm i dtyoie( 3 ,reti ohrnn F ) tyoie(4 , ret r ie(T ,adtyo eu ti o rnn r ) f ro tyoie( 3 , hrxn T ) f h o n F4) n ri t lt ghr n T H)w r ro h I e id e yx h d—smuan omoe( S i i ee

干扰素抗肝炎病毒治疗引起甲状腺功能改变的治疗及护理

干扰素抗肝炎病毒治疗引起甲状腺功能改变的治疗及护理

干扰素抗肝炎病毒治疗引起甲状腺功能改变的治疗及护理徐宁;王洪
【期刊名称】《护理研究:下旬版》
【年(卷),期】2010(000)006
【摘要】干扰素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慢性肝炎的治疗,收到良好的效果。

随着干扰素应用的逐渐增多,对其副作用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

其中有些副反应较为严重,最常见的是甲状腺功能的改变,应当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加强此类病人的护理,并及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和防治措施。

【总页数】2页(P1668-1669)
【作者】徐宁;王洪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
【相关文献】
1.干扰素抗肝炎病毒治疗引起甲状腺功能改变的治疗及护理 [J], 徐宁;王洪
2.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抗丙型肝炎病毒治疗中出现癔症1例 [J], 朱海娟;黎永红;郭丽萍
3.干扰素抗肝炎病毒后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特点及其治疗研究 [J], 郑亮;赵明聪;温志刚
4.肝移植术后抗丙型肝炎病毒的无干扰素治疗方案 [J], 郑卫萍
5.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自然过程和干扰素治疗期间血清抗-HBcIgM的定量分析[J], 黄文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如何正确认识干扰素对于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新

如何正确认识干扰素对于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新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
乔本甲亢 甲亢 亚临床甲亢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
亚临床甲减
• 干扰素导致甲状腺素功能异常发生的特点
• 干扰素导致甲状腺素异常发生的高危人群 • 干扰素导致甲状腺素异常发生的处理
干扰素导致甲状腺炎的种类及诊断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状;实验 室检查为TSH增高,FT3、FT4减低 • Grave病:甲状腺毒症、甲状腺肿大伴或不伴眼 病;实验室检查为TSH降低, FT4、FT3增高 • 破坏性甲状腺毒症:一过性甲状腺毒症,随后甲 状腺功能降低;实验室检查:TSH降低, FT4、 FT3增高,但放射碘摄取减低
Jamie C. Mandac,et al. The Clinical and Physiological Spectrum of Interferon-Alpha Induced Thyroiditis: Toward a New Classification. HEPATOLOGY 2006;43:661-672. C. CARELLA, et al. Interferon--Related Thyroid Disease:Pathophysiological, 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Aspects.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2004; 89(8):3656–3661.
IFNα的调节作用
免疫学机制
• • • • • • 增加了甲状腺细胞MHC类抗原的表达 激活 CD8+细胞毒性T细胞 激活细胞因子的表达 (IL-6) 调节性T细胞功能下降 激活JAK-STAT通路,从而介导Th1细胞反应 增加淋巴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以及单核细胞 的活性

145例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分析

145例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分析

145例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抗病毒治疗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选取我院145例CHC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疗程48周。

按治疗结束时甲状腺功能情况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

两组病例对照,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异常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治疗结束时甲功异常34例,占23.45%,正常111例,占76.55%。

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1例,占0.69%;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7例,占4.83%;亚临床甲亢2例,占1.38%;亚临床甲减24例,占16.55%。

抗病毒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影响甲状腺功能的因素主要有性别(P<0.05)和甲状腺自身抗体(P<0.01),但抗核抗体(ANA)及抗病毒疗效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Peg-IFN α-2a联合LBV治疗CHC患者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其中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常见。

【关键词】肝炎丙型慢性干扰素甲状腺【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9-0011-02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引起慢性肝脏疾病的常见病因之一,干扰素(IFN)联合利巴韦林(LBV)抗病毒治疗能改善肝脏炎症、抑制肝纤维化及防止病情进展,是公认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案。

但抗病毒药IFN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甲状腺疾病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的不良反应。

为了解抗病毒治疗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我们分析了145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和影响因素,并对可能的机制进行了阐述。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来源:选取2008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或门诊随访的CHC患者1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男性70例,年龄(40.12±13.20)岁;女性75例,(46.10±10.59)岁。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α治疗后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观察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α治疗后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观察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α治疗后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观察王晗;谢娜;徐军;赵静;陈霖;卞成蓉;刘爱霞;戴亮;张岚;毛远丽;李伯安【期刊名称】《解放军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36)011【摘要】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行以干扰素-α(interferon-alpha,IFN-α)为基础的抗病毒治疗后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thyroid dysfunction,TD)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

方法以2013年10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432例经以干扰素-α为基础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259例(60.0%),女性173例(40.0%),平均年龄(43.5±32.7)岁。

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酶法、荧光定量PCR技术等检测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甲状腺功能、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肝功能、HCV RNA和HCV RNA 分型等指标。

结果经以干扰素-α为基础抗病毒治疗后,67例(15.5%)发展为TD,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占58.2%。

男女发病比例1∶3.8。

32例(47.8%)为治疗后3个月内发生,58例(86.6%)在6个月内出现。

停止抗病毒治疗后,63例(94.0%)12个月内自发或经药物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仅4例(6.0%)发展为持续性TD。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和治疗前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TGAb是TD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

结论 CHC患者行以干扰素-α为基础抗病毒治疗后,15.5%患者发展为TD,以女性为主。

女性和治疗前TPOAb及TGAb阳性是发展为TD的危险因素。

【总页数】4页(P1089-1092)【作者】王晗;谢娜;徐军;赵静;陈霖;卞成蓉;刘爱霞;戴亮;张岚;毛远丽;李伯安【作者单位】[1]解放军第302医院临床检验医学中心全军感染病临床实验诊断中心,北京100039;[2]解放军第302医院感染门诊,北京10003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3【相关文献】1.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后复发的治疗方法探讨 [J], 张学峰2.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后,可通过长期自行注射低剂量干扰素抑制HCV复发 [J], 庞丹丹;赵旭3.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α治疗后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观察 [J], 王晗;毛远丽;李伯安;谢娜;徐军;赵静;陈霖;卞成蓉;刘爱霞;戴亮;张岚4.干扰素抗肝炎病毒后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特点及其治疗研究 [J], 郑亮;赵明聪;温志刚5.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干扰素治疗所致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研究 [J], 孙宇南;崔芳芳;贾赞安;张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干扰素诱发甲状腺功能紊乱临床分析

干扰素诱发甲状腺功能紊乱临床分析

干扰素诱发甲状腺功能紊乱临床分析
郑云鹤
【期刊名称】《中国医刊》
【年(卷),期】2009(044)009
【摘要】目的分析干扰素治疗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了2001~2008年接受干扰素治疗时发生甲状腺疾病4例慢性肝炎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4例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升高.结论干扰素可能诱导甲状腺自身抗体产生,发生甲状腺功能紊乱.
【总页数】1页(P63)
【作者】郑云鹤
【作者单位】浙江台州市立医院,急诊科,浙江,台州,31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8.1
【相关文献】
1.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儿童诱发甲状腺功能紊乱的临床研究 [J], 王丽旻;张鸿飞;董漪;徐志强;钟彦韦;陈大为;甘雨;王福川;朱世殊
2.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 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甲状腺功能紊乱一例 [J], 方敏;邱国华;路遥;申戈;庄立伟;张璐;李明慧
3.干扰素治疗诱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疗效观察 [J], 徐宏旦
4.干扰素治疗诱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2例临床分析 [J], 朱惠敏;秦杰;张颖
5.干扰素α治疗引起甲状腺功能紊乱 [J], 樊成辉;顾明君;沈玉美;朱才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炎引起的甲状腺疾病35例分析

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炎引起的甲状腺疾病35例分析

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炎引起的甲状腺疾病35例分析李艳歌;孙良阁【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使用干扰素治疗后甲状腺疾病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分析并随访2006至2011年本院内分泌代谢病科及感染科35例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炎后发生甲状腺疾病的患者,从易感因素、甲状腺疾病类型、预后3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干扰素诱发的甲状腺疾病(Interferon induced thyroiditis,IIT)的发生与性别、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类型及干扰素使用疗程均有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慢性丙型肝炎、长疗程干扰素治疗与干扰素诱发的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独立相关.结论:干扰素诱发的甲状腺疾病易感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时,需监测甲状腺相关指标,并定期复查,以防止干扰素诱发的甲状腺疾病引起相关并发症.【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3(022)001【总页数】3页(P35-37)【关键词】干扰素;慢性病毒性肝炎;甲状腺疾病;自身免疫【作者】李艳歌;孙良阁【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河南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河南郑州45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1干扰素(Interferon,IFN)作为抗病毒的常用药,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应用极为广泛,然而它在临床用药中有多种不良反应,尤其是用于甲状腺疾病时,可对患者造成持久性损害。

前瞻性研究显示,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5%可发展为临床甲状腺疾病,40%会产生甲状腺抗体,这类疾病统称为干扰素诱发的甲状腺炎(Interferon induced thyroiditis,IIT)。

现回顾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至2011年使用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后发生甲状腺疾病的35例患者,从易感因素、甲状腺疾病类型、预后3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以2006年至2011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使用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后发生甲状腺疾病的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在使用干扰素前均无甲状腺疾病及相关病史。

干扰素治疗肝炎不良反应的心理干预

干扰素治疗肝炎不良反应的心理干预

d , 半 月 后 改 为 隔 日1 次 肌 肉注 射 。 出院后 , 继 续 回本 科 注 射 , 疗程3
工作单位 : 2 2 1 0 0 4 徐州 江苏省徐州传染病医院肝炎科
个月 , 并 进 行 跟踪 指导 。
徐群英 : 女, 本科 , 主管护师, 护士长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1 0 — 1 2
统计 学 方法 采 用S P S S 1 3 . 0 软 件进 行 统计 分 析 , 计 数 资料 采 用
x 2 检验 , 以P < 0 . 0 1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果
2 组 患 者对 护理 满 意度 比较 ( 见表 1 ) 。
表1 2 组 患者对护理满意 度比较 例( %)
1 . 2 . 2 调 查 方法
采 用 白行 设计 的问 卷 , 对对 照组 、 观察组 各 1 6 名
患者 , 在 进行 心 理 干预 前 后 心理 问题 的调 查 及 心 理 干预 后 的 治 疗
感觉 ; ②健康教育
术后待患者清醒后向患者进行 知识教育讲解
妇 产科 门诊早 孕 患 者 由 于受 到社 会 环 境 、 家 庭关 系及 个人 性 格 的 影响 , 部 分患 者 对 手术 有 焦 虑 、 恐惧 、 紧张 、 对抗等异常心理。 针 对 性开展心理干预 , 做 好 这 些 无 痛 人 流 患 者 的 健 康教 育 , 让 她 们 了 解更多妇科及生殖的知识 , 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 , 舒 缓 患 者 不 良 情绪 , 以最 佳 的心 理 、 生 理 状 态接 受 手 术 , 提 高 了 医 疗 护 理 质量 , 取 得 良好 的效 果 。 3 . 2 作 为 护士 不但 要 有 丰 富 的医学 知识 、 伦 理 知识 还 要 掌握 一 定 心理 学 知 识 能 够 了解 患 者 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活 动及 心理 需 要 ,有 高 度 的责 任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相关因素分析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相关因素分析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相关因素分析陈郁梅;黄明寿;赖绮云【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14(43)14【摘要】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干扰素(INF)治疗后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213例应用IN F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治疗48周,停药后随访48周,观察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的异常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

结果213例接受INF治疗的患者中,有38例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有9例,其中6例桥本甲状腺炎、3例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有6例,其中3例Graves病,3例破坏性甲状腺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5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18例。

治疗结束后随访48周,所有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均恢复正常。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3.696)、同期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OR=3.675)、体内预存抗甲状腺自身抗体(OR=2.008)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INF治疗后诱发甲状腺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患者使用IN F治疗时,尤其是体内预存大量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女性,要监测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定期复查,预防甲状腺疾病的发生。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related factors about the occurrence of thyroid diseases induced by interfer‐on in treating the chronic hepatitis B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and following up of 213 interferon‐treated patients with chronichepatitis B were performed .They were treated for 48 weeks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risk factors of thyroid dysfuncion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48 weeks after drug withdrawal .Results In 213 patients received interferon therapy ,there were 38 cases suffered thyroid dysfunction ,nine of which were hypothyroidism including six cases of Hashimoto′s disease and 3 cases of non‐autoimmune thyroid dysfunction ,six of which were hyperthyroidism including 3 cases of Grave disease and 3 cases of destructive thyroiditis ,five of which were subclinical hyperthyroidism and 18 of which were 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 .Until 48 weeks of following‐up after treatment ,all patients with thyroid function was norma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risk factors of female(OR=3 .696)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over the same period (OR=3 .675) and pre‐stored anti‐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OR=2 .008) were correlated independently with the suffering of interferon induced thyroid diseases in the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using interferon therapy ,espe‐cially the woman who pre‐stored anti‐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 in a large number and infected with hepatitis Cvirus ,the clinical therapy should monitor the related index of thyroid function regularly to prevent the happening of thyroid diseases .【总页数】3页(P1721-1723)【作者】陈郁梅;黄明寿;赖绮云【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感染科 511400;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感染科 511400;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感染科 5114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分析 [J], 丁石梅;屈伟;梁熹;贾晓黎;翟嵩;张欣;李梅;党双锁2.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分析 [J], 牟建立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拉米夫定治疗后YMDD突变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J], 张宁;王喆4.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与甲状腺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J], 王桂杰;李佰君;高维姝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药导致肝衰竭发生的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J], 段兴刚;刘立;刘良婷;王应甜;范群雄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分析

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分析

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分析牟建立【期刊名称】《实用药物与临床》【年(卷),期】2014(000)010【摘要】目的:研究干扰素( IFN)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

方法选择385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给予IFN治疗后,分析影响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

结果385例接受IFN治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中,32例(8.3%)甲状腺功能出现异常。

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的基线及治疗12、36、48周后的甲状腺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异常组(P<0.05)。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女性为IFN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TPOAb水平及女性患者为INF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isk factors of abnormal thyroid function in chronic viral hepatitis treated with interferon. Methods 385 patients with chronic viral hepatiti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risk factors of abnormal thyroid function were analyzed after IFN treatment. Results Thyroid dysfunction was found in 32 patients among 385 (8. 3%) chronic viral hepatitis patients after IFN treatment. Thyroid antibody positive rates of normal thy-roid function group at baseline and after treating for12,36,48 week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abnormal thyroid func-tion group ( P<0. 05 ) . Serum TPOAb levels and women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thyroid dysfunction after IFN treatment. Conclusion Serum TPOAblevels and women a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thyroid dysfunction after IFN treatment.【总页数】3页(P1269-1271)【作者】牟建立【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恩泽医疗集团路桥医院感染科,浙江台州31805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相关因素分析 [J], 陈郁梅;黄明寿;赖绮云2.干扰素治疗肝炎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临床分析 [J], 胡欣;汤桂芳3.浅析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 [J], 段俊4.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引起发热副作用的观察及护理 [J], 黄珊汝;张琼芝;王树生5.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中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J], 唐永丽;程小飞;梁雄波;陈广枝;钟慧文;梁美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肝炎中甲状腺功能变化及应对策略

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肝炎中甲状腺功能变化及应对策略

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肝炎中甲状腺功能变化及应对策略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慢性肝炎患者使用干扰素治疗后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及有效处理方法。

方法:2010年至2014随机选择我院12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抗病毒治疗的肝炎病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甲功五项及甲状腺彩超,甲状腺功能轻度异常、症状不明显患者可不用药,继续应用干扰素治疗;病症明显者,甲亢患者加用甲巯咪唑5mg,3次/天,甲功恢复后减至5mg/d;对甲减患者加用左甲状腺素片(优甲乐)25ug/d,逐渐增量至50ug/d,获疗效后减至替代量25ug/d维持。

结果:本组120例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6例,甲状腺功能减退8例,占11.7%,对症用药后,患者临床症状消除,顺利完成抗病毒治疗,停药后,14例患者甲状腺功能均恢复正常。

结论:应用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过程中容易引发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改变不是影响继续治疗的因素,及时诊治,预后好,有利于干扰素的顺利治疗效果。

关键词:干扰素;病毒性肝炎;甲状腺功能干扰素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疗效确切,但是临床不良反应较多,也是引发药源性甲状腺疾病的重要原因[1]。

目前我国肝病专家关于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时达成的共识为:患者治疗前合并严重甲状腺疾病是干扰素治疗的相对禁忌证;治疗前无甲状腺疾病,在应用干扰素治疗时,部分患者产生甲状腺抗体,甚至出现甲状腺疾病(甲亢或甲减),亚临床期无症状可继续治疗,严重者应停药观察[2]。

重组人干扰素具有抗增殖,抗病毒及免疫调节作用,是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常用药。

为探讨干扰素应用过程中甲状腺功能变化及应对策略,我们对我院2010年至2014年收治的120例患者追踪,观察患者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甲状腺功能变化,指导患者,及早用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诊断满足“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与肝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3],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症患者的诊断满足:①应用干扰素治疗前没有甲状腺疾病史,检查甲状腺功能正常;②应用干扰素后实验室检查支持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症诊断;③未使用其他可能造成甲状腺疾病的药物[4]。

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诱发甲状腺疾病的诊治

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诱发甲状腺疾病的诊治

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诱发甲状腺疾病的诊治目的:探讨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诱发甲状腺疾病的诊治效果。

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诱发的4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根据病情进行相应治疗,分析治疗前后的甲状腺激素及抗体阳性率。

结果:40例甲状腺疾病中共有甲状腺功能亢进26例,甲状腺功能减退14例;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健康体检者均有差异,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甲状腺抗体阳性率高于健康体检者,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

结论: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可诱发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给予相应的治疗可纠正甲状腺功能异常。

标签:干扰素;病毒性肝炎;甲状腺疾病干扰素是治疗病毒性肝炎常用的药物,但长期使用会影响甲状腺功能,常见的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1]。

甲状腺功能异常不仅会对机体造成潜在危害,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本研究对笔者所在医院采用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过程中诱发的40例甲状腺疾病进行治疗,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为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诱发的4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1~51岁,平均(35.7±9.2)岁;其中乙肝17例,丙肝19例,其他4例;病史为3~11年,平均(6.3±2.2)年;纳入标准:(1)均为单种肝炎病毒感染;(2)未采用除干扰素-α外的其他药物;(3)治疗前的甲状腺功能正常。

并取同期的4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

1.2治疗方法根据甲状腺激素和抗体水平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给予对症治疗。

甲亢患者:甲巯咪唑5mg(口服),3次/d,待甲状腺功能恢复后减少甲巯咪唑用量(5mg/d);甲减患者:左甲状腺激素片初始剂量25μg/d(口服),根据病情增量至50μg/d,待甲状腺功能恢复后至使用初始剂量。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干扰素治疗所致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研究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干扰素治疗所致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研究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干扰素治疗所致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研究摘要目的了解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期间甲状腺疾病发生情况及其与肝功能、病毒复制、肝硬化发生及合并症的关系。

方法收集117例治疗前排除基础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血清标本,抗病毒治疗完成规定标准疗程,分析甲状腺疾病发生情况及其对病情的影响。

结果经治疗患者中23例出现甲状腺疾病,其中3 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7 例甲状腺功能减低(甲减),11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亚甲减),2 例低T3综合征。

甲状腺功能异常组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在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蛋白(TP)、HCV-RNA、定量、肝硬化发生率及合并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功能异常组白蛋白(ALB)水平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P<0.05)。

结论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可增加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甲状腺功能异常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病毒复制及抗病毒治疗应答率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甲状腺疾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引起慢性肝脏疾病的常见原因之一,近几年来随着丙型肝炎筛查的力度加大,丙型肝炎的发现率逐渐升高,其全球感染率约为3%,我国约为3.2%,总计约3800 万人。

丙型肝炎发病隐匿,需要尽可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在接受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丙型肝炎患者当中有高达约40%经治患者会发生甲状腺疾病[1-3],干扰抗病毒治疗的进行,甲状腺激素主要在肝脏代谢转化。

甲状腺机能亢进或甲状腺机能减退等甲状腺激素异常变化的情况常见于一些肝脏疾病。

甲状腺功能状况及甲状腺疾病的诱发几率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之间密切相关。

新近有报道显示,甲状腺自身抗体,包括抗甲状腺球蛋白(TG)及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可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体内检测到。

作者收集了117例治疗前排除基础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前后对患者检测分析其甲状腺激素水平,以了解原发慢性丙型肝炎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及干扰素治疗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对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对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对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段纯;喻艳林【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17(10)34【摘要】目的分析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轻度、中度及早期肝纤维化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研究组干扰素治疗前、中、后甲状腺激素及抗体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

结果研究组出现甲状腺疾病8例(20.0%),其中甲亢5例,甲减3例。

研究组治疗前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阳性率分别为15.0%(6/40)和12.5%(5/40),对照组TGAb和TPOAb的阳性率分别为0和6.7%(2/30),2组TGAb和TPOAb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TGAb和TPOAb的阳性率均低于治疗前(P<0.05)。

研究组治疗前甲状腺激素水平均在正常范围,但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治疗后FT3、FT4均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过程中TSH较治疗前有明显增高(P<0.05),随着治疗的进展TSH逐渐恢复正常。

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可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干扰素治疗中可出现一过性甲状腺激素代谢紊乱,其中TSH的检测更灵敏,TGAb、TPOAb可作为干扰素(IFN)治疗中甲状腺疾病发生发展的预测因素。

【总页数】3页(P5-7)【作者】段纯;喻艳林【作者单位】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1【相关文献】1.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对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相关抗体影响临床研究2.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α治疗后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观察3.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α治疗后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观察4.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干扰素治疗所致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研究5.慢性丙型肝炎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对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相关抗体的影响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丙型肝炎应用干扰素治疗致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分析及治疗

丙型肝炎应用干扰素治疗致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分析及治疗

丙型肝炎应用干扰素治疗致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分析及治疗发表时间:2015-03-06T17:23:18.0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9期供稿作者:杨晶[导读] 干扰素(IFN)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功能。

杨晶(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人民医院 116041)【摘要】目的分析干扰素-α对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原因及对策。

方法应用干扰素-α后,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丙型肝炎患者6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

结果 6例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中,5例出现甲减,1例表现为甲亢。

甲状腺抗体多有不同程度升高,达到统计学差异。

结论干扰素-α用于治疗丙型肝炎的过程中可以发生的不良反应,包括甲状腺疾病。

这类疾病的易感因素包括性别、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

发病机制可能是干扰素-α的免疫调节作用或对甲状腺的直接作用。

所以,在干扰素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均需要监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和甲状腺抗体水平,并及时进行规范的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干扰素-α 病毒性肝炎甲状腺功能异常【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9-0163-02目前,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是目前公认有效的丙肝标准治疗方案。

干扰素诱发的甲状腺炎(interferon induced thyroiditis,IIT)是其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过程中常的副作用,IIT的发生可以迫使治疗的中断,也可能导致疾病的延迟诊断,或产生一些更严重的并发症。

干扰素(IFN)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功能。

前瞻性研究显示,接受IFN-α治疗的丙型肝炎患者15%发展成临床甲状腺疾病,40%产生甲状腺抗体(TAb)。

下面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门诊使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丙肝引起的6 例甲状腺机能异常的病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例患者,其中男1例,女5例,年龄22~53岁。

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诱发甲状腺功能亢进3例

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诱发甲状腺功能亢进3例

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诱发甲状腺功能亢进3例
胡章勇;黄赛;夏绍碧;石菡;范凌
【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1(027)007
【摘要】@@ 例1 患儿女,12岁,因发现反复乏力、纳差、厌油8个月,再发5 d 于2006年7月18日第2次入院.患者于8个月前在我科住院诊断为病毒性肝炎(乙型)急性无黄疸型,给予甘草酸二胺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护肝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查体:发育正常,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肝肋下2 cm,肝区叩痛(+),余无特殊.【总页数】1页(P1324)
【作者】胡章勇;黄赛;夏绍碧;石菡;范凌
【作者单位】610500,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610500,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610500,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610500,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610500,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反复转院对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诱发抑郁症的影响 [J], 陈芳;胡慧;王凌;熊振芳
2.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诱发抑郁症病人应用辨证施膳合五音调式干预研究 [J], 王小珍;黄笑美;余春芳;李慧
3.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诱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例 [J], 李庆云;黄开红;王凌云
4.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诱发甲状腺功能亢进 1例 [J], 李正良
5.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诱发甲状腺疾病的诊治 [J], 刘彩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肝炎所致甲功异常的干预分析
发表时间:2016-11-29T12:11:39.797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10月第19期作者:张艳霞胡巍刘冉侯洁琼程艳娟杜金玲武威[导读] 目前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数量在肝病中的比例逐年上升,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也备受医学界的重视。

摘要目的:跟踪观察应用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甲状腺功能,及早发现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早期发现疾病,指导患者及早用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加患者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耐受性,提高干扰素治疗效果。

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原则,选择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病人---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及甲状腺彩超等检查方法—发现异常病例-进行跟踪观察---指导治疗。

结果:结论:应用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过程中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引发甲状腺功能异常,通过临床指导,早期发现疾病,指导患者,及早用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加患者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耐受性,提高干扰素治疗效果。

关键词:干扰素病毒性肝炎甲状腺功能相关性研究
目前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数量在肝病中的比例逐年上升,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也备受医学界的重视。

抗病毒治疗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治疗措施。

干扰素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尽管能够取得确切的疗效,但是临床不良反应较多,常出现类流感样反应,骨髓抑制,抑郁、妄想、焦虑等神经系统症状,也是引发药源性甲状腺疾病的重要原因[1]。

药源性甲状腺疾病指的是由于使用某些药物而造成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干预不及时可能造成永久性的伤害[2]。

随着应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群体的增加,甲状腺功能异常者也为临床日渐关注。

现从我院2010年至2014年随机选取120例抗病毒治疗病例,跟踪观察患者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甲状腺功能变化,指导患者及早用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顺利完成治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病例来源于我院2010年至2014年确诊的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前进行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彩超检查正常。

应用干扰素(包括聚乙二醇干扰素及短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聚乙二醇干扰素a-2a,180ug/次,一周一次皮下注射。

;短效干扰素500万单位/次,隔日一次肌注。

疗程:乙肝一年,丙型肝炎1型一年,2型为半年。

治疗中未使用其他可能造成甲状腺疾病的药物[3],使用干扰素治疗后实验室检查支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6例,甲状腺功能减退8例,占11.7%;其中,乙肝5例,丙肝9例;年龄22-55岁,女性9例,5例男性;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a-2a 8例,应用短效干扰素6例。

1.2诊断及治疗方法:
1.2.1甲亢的诊断及治疗:临床表现主要为易激动、烦躁失眠、心悸、乏力、怕热、多汗、消瘦、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多或腹泻,女性月经稀少。

甲状腺功能检查血T3、T4、FT3、FT4增高,TSH降低(一般<0.1mIU/L)。

B超检查提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血供增多;部分病人甲状腺内可发现结节。

治疗:甲亢的一般治疗包括注意休息,补充足够热量和营养等。

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MMI).。

5mg,3次/天,甲状腺功能恢复后减至5mg/d。

1.2.2甲减的诊断及治疗:患者早期有乏力、疲劳、体重增加、不能耐寒。

继而嗜睡,反应迟钝、声音变低而粗,颜面虚肿,皮肤干糙,毛发脱落,腹胀,便秘,面色腊黄,性欲下降,不育/不孕,月经紊乱等。

辅助检查:血清TT3、TT4,FT3、FT4、rT3均下降,且T4下降较T3明显,甲状腺特异性抗体如TmAb、TGAb可升高等。

治疗: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患者选用左甲状腺素片(优甲乐)25ug/d开始,渐增量至50ug/d,获疗效后减至维持替代量25ug/d。

1.3观察项目和指标: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症状,体征,常规检查肝功能,血分析,病毒学、甲功五项及甲状腺彩超。

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彩超检查时间为:治疗前、治疗12周、 24周、36周、48周,治疗结束后随访观察12周或24周。

2结果本组120例患者应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后出现甲功异常者14例,占11.7%;经治疗,14例患者全部完成既定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疗程,甲状腺功能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6个月恢复正常。

3讨论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要病变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有些病人可出现慢性化而导致肝硬化,最终导致肝癌。

以丙肝为例,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如何有效治疗一直是临床热点。

干扰素是一种人类和动物细胞在对各种病毒等因素刺激的应答中产生的具有多功能的一类蛋白或糖蛋白,具有广谱抗病毒及免疫调节等作用。

据研究,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可以激活免疫应答,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4]。

临床研究亦显示,约30.8%~46%的丙型肝炎患者应用干扰素治疗后会诱导产生甲状腺抗体[5],从而促发和加重甲状腺疾病,其中有8.3%~15%发展成临床甲状腺疾病[6],造成药物减量或停用。

通过本组研究,我们认为,应用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过程中可引发甲状腺功能异常,但通过有效防控,临床医生可及时指导患者早期诊治,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干扰素治疗的顺利进行,增加患者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耐受性,提高干扰素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丽,张鸿飞,董漪,等.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儿童诱发甲状腺功能紊乱的临床研究.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8(24):52-55.
[2]丁石梅,屈伟,梁熹,等.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分析.肝脏,2014(9):650-652.
[3]黄雁翔,陈新月,马丽娜,等.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及其影响因素.中华肝脏病杂志,2012,20(3):216-220.
[4]黄水根.核苷类药物联合小剂量短效α-2b干扰素治疗失代偿期乙、丙混合型肝炎肝硬化[J].实用临床医学,2013,14(9):37-38.
[5]杨榕,单忠艳,李玉姝,等.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9,27(3):138-141.
[6]李新华,张爱秋,曹春蕊,等.慢性丙型肝炎伴自身抗体阳性患者的抗病毒治疗临床观察[J].中国热带医学,2011,11(7):886-8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