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伍新春)
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是研究儿童心里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及其教学应用的科学。
2.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内容:是围绕学生的学与教室的教这一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1.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
2. 教师是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但这并不否定教室对学生的指导地位。
3.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4.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5.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
二、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策略,能力和品德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品德等。
3.人格的结构:1.本我属于无意识层面,是原始的,本能的,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同时他有事最强有力的部分。
2.自我是人格中有意识的成分,是实现化了的本能,是在与现实世界反复作用的过程中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
3.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部分,他能够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4.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小学儿童6-12岁心里危机,勤奋对自卑。
主要发展任务,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重要时间和影响,儿童必须要掌握重要的交往和学习技能。
这个时期孩子常常会将自己与同伴进行比较,如果孩子足够勤奋他们在这个时期中能够掌握大量的交往学习技能,如果不能掌握这些技能,孩子就会感到自卑这是老师和同伴是个体的重要社会他人。
5.埃里克森对教育启示:小学教育的启示,根据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论,小学儿童所面临的主要危机是,勤奋与自卑,之间的冲突在这一阶段,他们的主要发展任务是活的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而学生成人后对于学习和工作的态度都与这个阶段所获得的勤奋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小学教育中,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引导他们体验通过艰辛努力而获得好成绩后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 教育启示: • 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由浅
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到繁,循序渐 进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
编辑ppt
• 心理的发展是不均衡的(不平衡性)。 • 如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是出生后的第五
个月到第十个月之间,其后,脑的发展又经 历了两个显著的加速期,一个在五、六岁之 间,另一个在十三、十四岁之间。而在其它 时期,大脑的发育则相对平稳。可见,大脑 的发育是不平衡的。因此,依赖于大脑发育 程度的心理发展也具备了不平衡性。
完成了整个登梯动作。
编辑ppt
• 心理的发展也是有连续性的。 • 前后相邻的阶段有规律地更替着,前一阶
段的发展为后一阶段准备了条件,后一阶 段是前一阶段的继续和发展。 • 抽象思维的发展离不开前一阶段形象思维 的发展。
编辑ppt
• 教育启示: • 教育要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注重前
一阶段与后一阶段的衔接,既不要“拔苗 助长”、“陵节而施”,也不要压抑学生 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
编辑ppt
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编辑ppt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 一、发展及心理发展概述 • 1.何谓“发展”? • 发展,从哲学意义上说,是指事物有规律
的运动变化过程,这种变化,既有量的, 又有质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 变的(“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都有着从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 到高级、由封闭到开发、由旧质到新质、 由成长到衰亡的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编辑ppt
• 教育启示: • 教育教学工作要充分重视每个学生的个别
差异,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
编辑ppt
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 1.遗传——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 提,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认知、情感、社会与道德发展以及教育对其影响的学科。
它关注儿童的思维、学习、自我概念、动机和情绪等方面的变化,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和理解儿童的发展和教育问题。
在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领域,有几个重要的理论被广泛应用和研究。
其中之一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他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一个逐渐平衡的过程,分为感觉运动期、前运算期和具体运算期。
另一个重要的理论是维果茨基的发展区域理论,他强调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近发展区域”和“远发展区域”的概念。
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在感觉运动期,儿童通过感官和运动活动来认识世界,逐渐形成物体的概念和对象的永恒性的概念。
在前运算期,儿童开始具有思维的内部表示,可以进行简单的操作,但仍然受限于具体的经验。
在具体运算期,儿童具备了逻辑思维的能力,可以进行具体操作和推理。
除了认知发展,情感和社会发展也是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领域。
儿童的情感发展包括情绪的表达、理解和调节能力的发展。
儿童的社会发展涉及到如何与他人互动、建立友谊关系和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情感等方面的能力。
教育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教育,儿童可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积极的价值观和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教育心理学研究了教育的原理和方法,为教师提供了指导教学的理论基础。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还有助于设计和改进教育材料、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
在实际教学中,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儿童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的特点,根据儿童的发展水平和需要设计适合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设计具体的操作活动,鼓励儿童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师还可以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儿童的情绪管理和同理心等能力,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总之,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以及教育对其影响的学科。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P11。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及其教学应用的科学。
P1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①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的研究是基础,②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条件的揭示是重点,③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应用于教学实践是目的。
P14。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①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②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P17。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①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就是从新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①描述性研究方法:a。
观察法,b。
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c。
个案法;②实验性研究方法:a.实验室实验法,b.自然实验法(特殊形式教育实验)。
P25。
华生的心理发展环境决定论:①否定遗传的价值,夸大环境与教育的作用;②行为主义对心理发展的解释(思维的发展、情绪的出现、人格的发展)。
P30.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①本我(属于无意识层面,原始的、本能的、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最强有力的部分),②自我(人格中有意识的成分,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与现实世界反复作用的过程中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③超我(从自我分化出来的部分,能够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反映着儿童生长的社会所具有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是父母权威和职责的内化)。
P34。
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理论的联系与区别:①联系:精神分析学说,②区别:弗重视性冲动的作用,埃强调社会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弗认为人是生物冲动的奴隶,埃将孩子看做是自发地去适应环境的积极的探索者强调自我的作用。
P35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①0-1岁:信任对怀疑,②1—3岁:自主对羞怯,③3—6岁:主动对内疚,④6-12岁:勤奋对自卑,⑤12-20岁(青少年期):自我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⑥20—40岁(成年初期):亲密对孤独,⑦40-65岁(成年中期):繁殖对迟滞,⑧65岁之后(成年晚期/老年期):自我完善对绝望。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儿童从出生到成年的发展阶段,探索他们的认知、情感、社会和语言等方面的变化。
这个领域的研究涉及到儿童脑部结构和功能的发展、学习、记忆、语言习得、社会互动和个性特征等多个方面。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对于教育者和专业人士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儿童的发展与学习。
首先,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关注儿童在各个发展阶段的认知过程。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掌握和运用不同的认知能力,从感知到思维,再到解决问题和逻辑推理。
研究表明,儿童在不同的年龄段具有不同的认知发展特点。
儿童的认知发展与其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学等因素密切相关。
教育者和家长可以通过了解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材,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其次,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也关注儿童的情感和社会发展。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情感和情绪体验,并学习如何与他人进行社会互动。
研究表明,儿童的情感发展与其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良好的亲子关系和支持性的社会环境可以促进儿童积极的情感发展和健康的社会适应能力。
教育者和家长可以通过给予儿童关爱、理解和支持,培养他们积极的情感体验和社会技能,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此外,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还关注儿童的语言习得和教育过程。
语言是儿童表达思想、交流和学习的重要工具。
儿童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掌握语言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
研究表明,儿童语言习得与其环境刺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学等因素密切相关。
教育者和家长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和语言激励,创造积极的语言学习氛围,促进儿童的语言习得和交流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涉及到儿童在认知、情感、社会和语言等方面的发展。
了解儿童的发展特点和学习需求,可以帮助教育者和家长更好地引导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儿童开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一章儿童开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根底知识与及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开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根底知识和技能。
3、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促进学生开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第一节儿童开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西方诸多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略去。
1.2中国古代开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受儒家教育思想影响,我国自古重视教育。
【人性本质与教育功能】开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的根本问题之一是:探讨人性本质与教育功能的关系。
对这一观点: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说明人性包括本性和习性方面。
本性来自遗传,习性成于环境。
教育对人是必要的,具有使人改变性情的功能。
孟子认为〔性善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强调:人性之中本就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善根,顺乎人性本质开展,即可形成符合教育理想的仁、义、礼、智的行为。
孟子视教育功能为人性开展的思想。
荀子:根本理念是:“人之性恶也,其善者伪也〞——指有学习而矫正其本来恶性的意思。
强调教育具有“化性起伪〞的功能。
认为:“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指人的本性是不学而能的,但本性中的恶劣成分是可以改善的。
认为教育的力量可以改变人性。
【道德教育〔德育〕与知识学习〔智育〕】道德教育上:孔子持有的知、情、意、行四者并重的理念,可视为最完整的德育心理思想。
孔子道德教育思想以“仁〞为中心,认为“克己复礼为仁〞——指能克制私欲而实践礼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案)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案)第一章: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1.1 儿童发展的含义与特点1.2 儿童发展的理论流派1.3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1.4 儿童发展与教育的实践意义第二章:儿童认知发展2.1 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概念2.2 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理论2.3 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与特点2.4 认知发展对教育的启示第三章:儿童情绪与社会性发展3.1 儿童情绪发展的基本概念3.2 儿童情绪发展的主要理论3.3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本概念3.4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第四章:儿童语言发展4.1 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概念4.2 儿童语言发展的主要理论4.3 儿童语言发展的阶段与特点4.4 语言发展对教育的启示第五章:儿童个性与人格发展5.1 儿童个性的基本概念5.2 儿童个性发展的主要理论5.3 儿童人格发展的基本概念5.4 儿童人格发展的主要理论第六章:儿童发展评估与干预6.1 儿童发展评估的意义与方法6.2 儿童发展评估的工具与运用6.3 儿童发展干预的策略与方法6.4 儿童发展干预的实践案例分析第七章: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7.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应用7.2 认知学习理论及其应用7.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应用7.4 学习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整合与应用第八章: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8.1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8.2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目标设计中的应用8.3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策略设计中的应用8.4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评价设计中的应用第九章:教师心理与专业发展9.1 教师心理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9.2 教师心理压力的识别与应对9.3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与策略9.4 教师专业发展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第十章:家庭教育与儿童发展10.1 家庭教育的意义与作用10.2 家庭教育的方法与技巧10.3 家庭教育中的亲子沟通与亲子关系10.4 家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与启示第十一章: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11.1 特殊儿童发展的特点与挑战11.2 特殊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11.3 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策略11.4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教育策略第十二章:跨文化教育心理学12.1 跨文化教育的意义与挑战12.2 跨文化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12.3 跨文化教育中的教学策略与方法12.4 跨文化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第十三章:道德发展与教育13.1 道德发展的基本理论13.2 道德发展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13.3 道德教育的实践策略与方法13.4 道德教育案例分析与反思第十四章:网络时代儿童发展与教育14.1 网络时代儿童发展的特点与挑战14.2 网络时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与应用14.3 网络教育资源的选择与利用14.4 网络时代儿童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第十五章:未来视角下的儿童发展与教育15.1 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与儿童教育15.2 未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与挑战15.3 适应未来教育的创新教学策略与方法15.4 未来视角下的儿童发展与教育实践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儿童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各个领域的发展特点(如认知、情绪、社会性、语言等)。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一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图式同化顺应的概念。
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
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
对小学教育的启示。
)√图示:儿童对环境做出适应的认知结构。
同化:将周围的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中,以加强和丰富个体图式的一种形式。
顺应:个体改变已有的图式以适应客观变化的一种形式。
因素:成熟;物理因素;社会环境;平衡(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启示:(1)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
2)中低年级应重视直观教具的使用,帮助学生形成有助于思维的表象。
3)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增强学习的自发性和自主性。
皮亚杰理论的优缺点(评价):1)皮亚杰所提倡的临床法的突破了“”测验法;和:观察法”的局限,解释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探索心理发展的内部机制,对儿童心理学研究是一个重大突破.(2)皮亚杰的理论对于儿童教育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教育只有符合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客观规律,才能为儿童的智力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3)皮亚杰低估了儿童的认知能力,忽视了社会生活特别是文化和教育,在儿童认知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忽视了语言的重要意义2.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心理发展的4个标志。
教育与发展关系的三个重要问题)√低级心理技能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四个标志:1)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增强; 2)抽象概括机能增强;3)以抽象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的形成; 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三个重要问题:最近发展区;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学习的关键期最近发展区是指介于儿童能够独立完成的认知任务与在成人的指导下所能够完成的认知任务之间的差距。
学习的关键期每一种认知能力的学习都有其关键年龄,一旦错过了这个关键年龄,就会对个体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因此,教学的时间非常重要,针对任何一种认知能力的教学,都应该以儿童的成熟为前提,并在相应的关键期内进行。
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主张教学内容应该略高于儿童现有的水平,这样教学才能够促进发展。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随笔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书籍简介 (3)1.2 研究背景与目的 (4)二、儿童发展理论 (5)2.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6)2.1.1 感觉运动期 (7)2.1.2 前运算期 (9)2.1.3 具体运算期 (10)2.1.4 形式运算期 (11)2.2 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12)2.2.1 婴儿期 (13)2.2.2 早期童年 (15)2.2.3 学龄前期 (16)2.2.4 青春期 (17)三、教育心理学基础 (18)3.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0)3.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1)3.3 社会认知学习理论 (22)3.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4)四、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25)4.1 教学策略与方法 (26)4.2 学生评估与反馈 (28)4.3 教育环境设计与优化 (29)4.4 教师专业发展 (31)五、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32)5.1 情绪障碍儿童 (33)5.2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 (35)5.3 学习障碍儿童 (36)5.4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 (38)六、结论 (39)6.1 研究成果总结 (41)6.2 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42)6.3 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43)一、内容概述书中详细介绍了儿童发展的理论基础,包括遗传与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以及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作者通过对这些基础理论的阐述,为读者理解儿童成长过程提供了理论基础。
书中深入探讨了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语言等方面的发展。
这些内容揭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书中强调了社会性发展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性,作者详细阐述了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各个方面,如情感发展、道德发展、人际关系等,并探讨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书中还涉及了儿童学习的心理机制和学习策略的培养,作者提出了如何激发儿童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和建议,对于指导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完整全套教学课件教案设计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第一章,其中包括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心理发展的评估方法等。
具体的教学内容如下:1.1 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1.2 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1.3 心理发展的评估方法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了解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掌握心理发展的评估方法,提高学生对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心理发展的评估方法。
难点: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心理发展的评估方法的实际操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材料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小组讨论所需的材料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儿童发展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儿童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本理论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详细讲解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包括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论等,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理论。
三、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
四、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评估方法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心理发展的评估方法,包括标准化测试、观察法、访谈法等,引导学生掌握这些方法的实际操作。
六、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检验学生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评估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板书设计: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框架,包括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心理发展的评估方法等,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学习结构。
作业设计:1. 请简述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并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一个儿童发展的案例。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1)
第一章
第一节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第一节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一、古代哲学心理学时期 二、教育科学取向 三、心理科学取向
四、认知发展与教学心理取向
五、社会性发展与成就动机研究
一、古代哲学心理学时期的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 (一)西方古代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
知识窗:赫尔巴特介绍
(一)西方古代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
• 福禄贝尔(F.Froebel)
(1)家庭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父母的爱是子女人格发展的动力。 (2)自由与创造是人类的天性,前者使人选择向善,后者使人得 到智慧。 (3)重视团体游戏的社会化教育功能,儿童在游戏中既可以学到 与人合作,也可以学到遵守道德规范。 (4)重视儿童感觉与知觉发展,并进而达到认识周围环境、发展 儿童美感的目的。
• 目的:从人或动物的行为变化中发现普遍的原 理原则,异于在教育情境中开展的研究 • 典型代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斯金纳、赫尔——极端行为主义
三、心理科学取向使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 究偏离正轨 • 结果与评价
1、完全丧失了传统教育中重视“人教育人”与“人 感化人”的教育理念 2、心理学研究演变到了既“非人”又“无心”的地 步,其研究所得原理原则难用于解决现实教育问 题
(二)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条件的揭示是重点
2、揭示学生学习的规律,即学习的发生、变化及发展 的必然性 ——使教师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习和教学,优化 教学系统、提高教学成效。
• 揭示学习规律:兼顾过程和条件 • 学习的一般规律VS.特殊规律:
一般规律——各种不同的学习所共有的规律 特殊规律——某种学习所特有的规律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高职)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课程代号:N04019学时:34学时学分:2学分适用对象:初等教育专业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与定位本课程是初等教育专业必修的教师教育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师范生熟悉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掌握学生学习规律与教学活动规律,以尽快适应小学的教育和教学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具有专业化水平的小学教师。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是基础心理学。
二、学习领域(典型工作任务)描述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本课程着眼于培养师范生所必需具备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和能力素质,使师范生掌握必备的教育教学知识,逐步积累小学教育的实践知识、经验和体验,掌握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和专业能力,引导师范生接近儿童、热爱儿童,关心帮助儿童,明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育观与教师观,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为今后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做好准备。
二、分类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儿童发展的主要理论和儿童研究的最新成果。
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影响因素,熟悉小学生年龄特征和个体发展的差异性。
了解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学习方式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熟悉小学生建构知识、获得技能的过程。
了解小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了解小学生的交往特点,理解同伴交往对小学生发展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能够满足小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学会创设富有支持性和挑战性的学习环境,理解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场资源的重要意义,学会设计和组织适宜的活动,指导和帮助他们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理解交往对小学生发展的价值和独特性,学会组织各种集体和实践活动。
(三)态度目标:愿意接近儿童,关爱儿童,相信教育充满了创造的乐趣,愿意从事小学教育事业。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学习内容结构安排二、学习情境内容要求45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答问计入平时成绩通过检查课后作业及预习情况进行课堂检查与评价;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答问计入平时成绩通过检查课后作业及预习情况进行课堂检查与评价;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答问计入平时成绩3.一般心理64.分类心理785.教学心理96.教师心理10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实施建议(一)学习组织形式:1.课堂教学。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案)
(4)经验系统就是传递的对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等。
这三个系统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这个系统的核心是教与学及其相互关系。
教育心理学正是研究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反映了心理现象研究的独特领域。
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1. 基本理论2. 学习心理学3. 教学心理4. 群体心理5. 个体差异6. 学生心理健康7. 教育、教学的测量与评定8. 教师心理四、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1. 开创阶段2. 发展阶段3. 成熟与完善阶段(一)开创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1.丰富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孔子的智商四分法;启发式教学思想 ,学记:喻的原则2.两大支柱学科的推动1632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879年,自然科学引入心理学研究。
3.教育理论们卓有成效的工作(1)瑞士教育学家裴斯塔洛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运动”、“教育要依靠心理学”(2)德国心理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进行了心理与教育相结合的尝试(3)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认为生理学、心理学和逻辑学是教育学的三个重要基础,而且心理学应放在首位(4)卡普切列夫1877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
(5)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二)发展阶段(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20年代后期的行为主义:桑代克、华生、赫尔、斯金纳苏联教育心理学界:以维果斯基和鲁宾斯坦等为代表我国教育心理学界1. 房东岳于1908年翻译了日本小原的《教育实用心理学》,这是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2.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3. 在本世纪50年代主要学习苏联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儿童发展和学科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三)成熟与完善时期(60年代到现在)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于1994年在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近十几年来教育心理研究的成果(1)主动性 :强调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进行更多的控制(2)反思性从个体内部强调知识的获得和建构,研究元认知和自我调节学习(3)合作性强调共享教学中的人类资源,重视在一定背景下组织起来学习,如合作学习,把个人的思维与群体工作相结合,交互式学习和同伴辅导等(4)社会文化性强调社会文化对学习的影响,任何学习的发生不是在白板上进行的,而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建构产生的。
儿童发展及教育心理学
儿童发展及教育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在生理、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规律的学科,它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理论基础,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儿童的行为和发展特点,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教育策略。
教育心理学则关注如何通过教育促进儿童的发展,包括学习过程、学习动机、学习障碍等方面。
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研究者们发现,儿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
从出生到青春期,儿童经历了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和青春期等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特点。
例如,婴儿期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期,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学龄期是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教育心理学则强调,教育应该根据儿童的发展特点进行。
例如,对于婴儿期的儿童,教育应该注重感官刺激和身体运动的发展;对于幼儿期的儿童,教育应该注重语言和社交能力的发展;对于学龄期的儿童,教育应该注重抽象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还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动机。
学习过程包括信息的接收、处理、存储和提取等环节,而学习动机则是推动儿童进行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了解儿童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动机,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儿童的学习效果。
然而,教育心理学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如何处理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问题,如何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如何应对儿童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
这些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实践,以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儿童发展及教育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儿童行为和发展特点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制定教育策略的指导。
只有深入了解儿童的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发展,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儿童发展及教育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是两个紧密相关的领域,它们共同关注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各个方面,以及如何通过教育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前文中,我们已经探讨了儿童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一章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一、研究对象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包括: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两个心理学的分支。
2.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儿童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及其教学应用的科学1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的研究是基础2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条件的揭示是重点3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应用于教学实践是目的二、研究内容五个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三个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三、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一)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就是从新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研究四、新手教师易存在的三类错误:(1)认为教学就是传递知识(2)认为具有某种学科的知识就能教授这门学科(3)认为学会教学仅仅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教师从新手到专家的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新手水平、高级新手水平、胜任水平、熟练水平和专家水平专家型教师:学科知识专长、课堂管理专长、教授专长、诊断专长课堂讨论:新老师与老教师有哪些不一样?五、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验法、作品分析法第二章心理学发展的主要理论一、心理发展的概念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心理变化过程。
(广义)心理发展(狭义)一般指个体的心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整个成长过程。
二、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一)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二)发展的方向性与顺序性(三)发展的不平衡性(四)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三、发展的关键期:是指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
关键期的最基本特征是,它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
四、个体的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在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具有普遍性)、本质的(表示具有一定的性质)、典型的(具有代表性)心理特征。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完整全套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材第四章“儿童认知发展与学习”展开,详细内容涵盖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学习心理学的关键概念、儿童记忆与思维策略的养成、以及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这些理论促进儿童学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阶段与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学习心理学理论分析并指导实际教学活动的能力。
3. 帮助学生理解并实践有效的儿童记忆与思维策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实际应用与学习策略的指导。
教学重点: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划分、学习心理学的核心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教学视频、挂图。
2. 学具:学习手册、练习册、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儿童学习活动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儿童学习心理的思考。
2. 理论讲解:a. 简介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明确各阶段特点。
b. 阐述学习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如动机、策略等。
3. 例题讲解:分析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解决。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学生设计针对特定年龄阶段儿童的学习活动。
5. 应用与实践:分享优秀教学案例,讨论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学习心理学理论。
六、板书设计1. 儿童认知发展基本阶段2. 学习心理学核心概念3. 儿童记忆与思维策略4. 教学实践案例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点。
b. 请结合实际教学,设计一个针对特定年龄阶段儿童的学习活动,并分析其心理学原理。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反思自己在理论掌握与实际应用方面的不足,提高教学水平。
2. 拓展延伸:a. 阅读相关学术文章,深入了解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前沿动态。
b. 参观优秀幼儿园,观察并分析其实际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与策略。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实践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性;4. 教学过程的互动性;5. 作业设计的有效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
学前教育中的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发展
学前教育中的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发展在学前教育中,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儿童的学习、成长以及心理健康的学科,通过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为他们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幼儿教育中的教育心理学和儿童发展的角度来探讨学前教育中的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发展。
一、幼儿教育的教育心理学基础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研究儿童的思维、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了解儿童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需求。
在幼儿教育中,教育心理学对于了解幼儿的认知发展、情感需求、学习特点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1. 幼儿认知发展幼儿期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能力都在不断发展。
教育心理学通过对幼儿认知发展的研究,为幼儿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比如,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特点,设置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2. 幼儿情感需求在幼儿期,儿童对情感的需求尤为重要。
教育心理学研究了幼儿情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提出了培养幼儿良好情感的方法和策略。
教师应该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提供温暖、关爱的环境,建立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3. 幼儿学习特点幼儿学习特点的了解是有效教育幼儿的关键。
教育心理学通过对幼儿学习特点的研究,为教师提供了针对幼儿的教学策略。
比如,幼儿学习具有兴趣浓厚、活动性强、需求刺激等特点,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玩耍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提供积极有趣的学习环境,促进幼儿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儿童发展的重要阶段儿童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其中包括了幼儿期、儿童期和青少年期等不同阶段。
每个发展阶段都伴随着儿童身心发展的巨大变化,了解儿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于设计科学的学前教育课程和教学活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幼儿期的发展幼儿期是儿童发展的开端,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知觉、运动、语言、社交等方面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它不同于教育心理学
* 3、本课程侧重于应用性和社会性 最终目的
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儿童心理学
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本 学 科
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二)课程的含义 1、发展心理是基础 2、教育心理是根据 3、服务教育是目的 课程含义的概述:P11
基础理论 + 社会应用 即: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
(1)实验对象具有代表性 (2)实验设计体现科学性 (3)实验指导语明确一致 (4)分析统计结果应客观
返回
实验室实验法
教育心理实验法
(现场实验法)
返回
(三)调查法
1、含义
通过被调查者对所问问题的回答来了解其 基本情况及心理状况的方法。
2、种类
✓ 直接调查法——间接调查法
✓ 书面调查法——口头调查法
先请大家来看一些资料
各国各地区改革如火如荼,追(香求港教教育改育革的的思路之高一)效率
再来看一些不和谐的消息
测验成绩不好罚抄生字60遍 体罚学生出“意外” 针头扎瞎孩童眼 近六成中学生有厌学情绪 学习是否成
“苦役”? ……
第一节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二、本课程的研究内容 三、本课程的历史演进
2. 每章结束后有练习题,作业成绩采用等级分。 3. 学期结束前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关于本课程
的文章,平时成绩为满分;核心期刊上发表 论文则附加十分。 4. 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 热心儿童心理及教育的研究。 5. 期中考核采用期中论文的方式。
期中论文的要求:
1、字数在2000字左右。 2、涉及本课程的主题,观点清楚,论据充分。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背景音乐
绍兴文理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执教者: 徐浩斌
xhb-chudengjy@
本课程的课堂教学要求
遵守规范 相互尊重 勤做笔记 积极参与 开阔视野 善于思考
课程考核安排:
平时15%+期中20%+期末65%
1. 从第二周起每三人一组发起一个教育话题, 以话题的学术性、探讨性、参与性打分。
3、注意事项
(1)调查提纲要合理
(2)调查对象要典型
(3)调查指导要一贯
(4)涉及隐私要匿名
返回
(四)测验法
1、含义
使用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 被试的个性心理的方法。(量表更严格)
2、种类
✓ 按样本:个别测验——团体测验 ✓ 按形式:文字测验——非文字测验 ✓ 按目的:成就,性向,智力,人格
一、本课程的研究任务
1、促进学科理论的完善和丰富
除了本学科还包括两门基础课程的理论发展
2、服务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对: 儿童 教师 其他事业
第二节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与作用
二、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1、教育预见 2、高效施教 3、关注心育 4、自身完善
第三节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基本原则
以及教学应用的科学。
返回
二、本课程的研究内容
(一)本课程的研究范围 1、学科研究对象:
两门基本学科相交叉的心理学规律 2、学科研究内容:P14 (二)对本课程体系的说明
返回
三、本课程的历史演进
漫长过去 短暂历史
国 外
哲学
科学
心理 科学
皮亚杰、斯金纳
德 谟 克 利 斯
柏 拉 图
亚 里 斯 多 德
裴 斯 泰 洛 齐
(一)客观性原则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三)教育性原则 (四)系统性原则
第三节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研究的具体方法 (一)观察法 (二)实验法 (三)调查法 (四)测验法
(一)观察法
小 影 片 : 观 察 儿 童 表 现
(一)观察法
1、含义
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 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 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最基本 ,不知情)
3、期中考试结束后的次周周末前上交;迟一天 扣5分,扣完为止。 4、尽量采用手写稿,亮出自己的观点。 5、如果发现剽窃现象则一票否决,鼓励同学相 互监督。
第一章 绪论
绍兴文理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执教者: 徐浩斌
xhb-chudengjy@ Tel:13105855877
教学要求:
1、 明确本课程的学科性质 2、 理解本课程的任务和作用 3、 掌握本课程的研究方法 4、 领会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返回
种 树
口 头 调 查
返回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的学 要 与 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素教
的学 过与 程教
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评价/反思过程
返回
第二节
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理样
学 、 教 育 心 理 学 是 一 种 什 么 关 系 ?
的 课 程 ? 它 与 心 理 学 、 儿 童 发 展 心
儿 童 发 展 与 教 育 心 理 学 是 一 门 什 么
(一)本课程的学科特征
1、它不同于儿童心理学
联系:研究客体一致,研究内容交叉
区别:研究的着重点不同
2、种类
✓ 按时间:集中观察——分散观察
✓ 按内容:全面观察——重点观察
3、注意事项
(1)目的明确 (2)准备充分
(3)记录客观
(4)非干扰
返回
现象进 行研究的方法。(控制条件创设情境,反复进行)
2、种类
✓ 实验室实验法——教育心理实验法
3、注意事项
3、注意事项
(1)所选量表要可靠 (2)样本确定要典型 (3)测验指导要合理 (4)结果解释要慎重
Good-bye
儿童(发展)心理学
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 这里的“儿童”一般指从出生至青年前期,
即0——17、18岁。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
学科,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赫 尔 巴 特
福 禄 倍 尔
莫 依 曼
1903年 桑代克 杜威 进步教育
认知发展与教学心理 全人发展
孔荀 王范
国 子况 充缜 内
1925年 陈鹤琴 1962年 朱智贤
1924年 廖世承
1985年 杂志 返回
改造 繁荣 破坏 新生
第二节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与作用
改发 进展 教心 育理 实理 践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