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钢的热处理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 三、 其他热处理工艺简介 1、形变热处理:是将塑性变形和热处理结合起来的复合 热处理工艺。 (1)特点:综合塑性变形强化和相变强化的效果,既提 高钢的强度,又可提高塑性和韧度,是提高钢强韧度的 有效手段。 (2)形变热处理分有:低温和高温形变热处理。 1)低温形变热处理 是将钢加热奥氏体化后,保温一段 时间再急速快冷至马氏体转变温度以上某一温度,进行 塑性变形,随后再进行淬火和回火的工艺。 低温形变热处理后,钢能在塑性和韧度几乎不降低 的情况下,有效地提高抗拉强度、屈服点和疲劳强度。 低温形变热处理常用于韧度要求高的刃具、模具等工件 的处理。
100
2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回火温度/℃
• (1)马氏体的分解(<200℃) 淬火钢在100℃以下回火时, 由于温度较低,原子的活动能力较弱,钢的组织基本不发 生变化。马氏体分解主要发生在100~200℃,此时马氏体 中过饱和的碳原子将以ε碳化物(FexC)的形式析出,使 马氏体的过饱和度降低。析出的ε碳化物以极细小的片状分 布在马氏体的基体上,这种组织称为回火马氏体,用符号 “M回”表示。马氏体的分解过程将持续到350℃左右。 (2)残余奥氏体的分解 (200~300℃) 由于马 氏体的分解,过饱和度的下 降,减轻了对残余奥氏体的 压力,因而残余奥氏体开始 发生分解,形成过饱和α固 溶体和ε碳化物,其组织与同 温度下马氏体的回火产物一 样,同样是回火马氏体组织。
• 4、回火时的性能变化 • 在回火过程中,随着淬火钢的组织变化,钢的力学性能也会 发生相应的变化。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钢的强度和硬度下 降,而塑性和韧性提高,如图所示。 (1)在200℃以下,由马氏体中析出大量弥散分布的ε碳化物, 具有强化基体的作用,使钢的硬度不致于下降,有时甚至会 使某些高碳钢的硬度有所提高; (2)在200~350℃时,对于 高碳钢来说,由于残余奥氏体 转变为回火马氏体,会使硬度 提高,而对于低、中碳钢来说, 由于残余奥氏体的量相对较少, 则硬度会缓慢下降; (3)在350℃以上时,由于渗 碳体的颗粒的粗大化以及马氏 体逐渐转变为铁素体,使钢的 硬度直线下降。
• (2) 高温回火脆性(又叫第二类回火脆性或可逆回火脆性) • 淬火钢在500-650℃温度范围内回火出现的脆性称为高温回火脆 性。这类回火脆性主要出现在含Cr、Ni、Mn、Si等合金元素的 钢中。当淬火钢在550℃左右加热保温后缓慢冷却时,会发生明 显的脆化现象,若快速冷却,脆化现象消失或受到抑制。 • 若将已产生脆化的钢重新加热到550℃左右保温并快速冷却时, 可消除脆性;反之,若将已消除脆性的钢重新加热到高温回火温 区,然后缓慢冷却,则脆性又会再次出现。因此又称可逆回火脆 性。 一般认为,高温回火脆性的产生主要 与Sb、Sn、P等有害杂质元素在原奥 氏体晶界偏聚有关。这些杂质削弱了 奥氏体晶界上原子间的结合,从而降 低了晶界断裂强度,而Ni、Cr、Mn等 合金元素,促进上述杂质元素向原奥 氏体晶界偏聚,所以增大了回火脆性 倾向。 在钢中加入Mo、W等合金元素,能抑 制杂质元素向晶界偏聚,可有效减轻 9 或消除这类回火脆性倾向。
• 6、 回火脆性 • 淬火钢回火时,冲击韧性并非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在 250~400℃和450~650℃两个温度区间内出现明显下降,这种 脆化现象称为钢的回火脆性,如图所示。 (1) 低温回火脆性(也称第一类回火脆性或不可逆回火脆性) 淬火钢在250~350℃温度范围内回 火出现的脆性称为低温回火脆性。 几乎所有的淬火钢在该温度范围回火 时,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脆性。一般 认为,是由于马氏体分解在其晶界上 析出断续的薄壳状渗碳体,降低了晶 界断裂强度,使裂纹容易沿着晶界形 成与扩展,因而导致脆性断裂。若进 一步提高回火温度,可使碳化物聚集 球化,从而减轻和消除界面脆化,钢 的韧性又得到恢复和提高,目前尚无 法消除这类回火脆性,因此应避免在 此温度范围内回火。 8

• •

• • • • • •
1)引起变形和开裂的原因 ①高碳马氏体中的显微裂纹在外力作用下扩展成为宏观裂纹。 ②淬火时产生的内应力(热应力和组织转变应力)导致开裂。 热应力是指钢件在冷却过程中由于表面和心部的温差引起的钢 件体积胀缩不均匀所产生的内应力。组织转变应力是指由于钢件 快速冷却时表层与心部相变不同时,以及相变前后相的比容不同 所产生的内应力。 2)防止淬火变形、开裂的措施: ①正确选材。在考虑到材料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及成本的同 时,应尽量选用变形开裂倾向小的材料。 ②合理进行结构设计。尽量减少零件截面厚薄悬殊及形状不对称 性,避免薄边、尖角。 ③合理制订热处理工艺标准。在能满足性能要求的情况下,不应 提出过高的技术指标。正确安排零件制造的工艺路线,做到冷热 加工合理配合。 ④合理制订淬火工艺。如正确确定加热温度、加热速度、冷却方 式等。 ⑤淬火后应及时回火,以便消除内应力。
• 3、回火时的组织转变
• 钢经淬火后的组织(马氏体+残余奥氏体)为不稳定组 织,有着自发向稳定组织转变的倾向。但在室温下, 这种转变的速度极其缓慢。回火加热时,随着温度 的升高,原子活动能力加强,使组织转变能较快地 进行。 淬火钢在回火时的组织 转变可以分为马氏体的 分解、残余奥氏体的转 变、碳化物类型的转变 和渗碳体的聚集长大等 四个阶段,如图所示。 1
• 二、淬火钢的回火 • 钢淬火后处于不稳定的组织状态(M+A`),钢件内应力也 很大,性能表现为硬度高、脆性大,塑性、韧性很低,因 此淬火钢件不能直接使用,必须要经过回火,促使淬火后 的不稳定组织向稳定组织转变。 • 1、回火 将淬火钢加热到A1线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一定 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 2、淬火钢回火的目的 (1)降低脆性,减少或消除内应力,防止工件变形开裂。 (2)调整淬火钢的组织和性能,用不同回火温度配合,获 得工件的使用性能。 (3)稳定工件尺寸,保证工件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尺寸和 形状变化。 (4)对于某些高淬透性的合金钢,空冷时即可淬火成马氏 体组织,通过回火可使碳化物聚集长大,降低钢的硬度 1 (软化),以利于切削加工。比退火周期短。

13
2)高温形变热处理 是将钢加热奥氏体化后,保温一段时间后就 进行塑性变形,随即淬火和回火。 通常使用的锻热淬火,轧热淬火等高温形变热处理。 高温形变热处理后,钢在提高抗拉强度和屈服点的同时,塑性和韧 度也得到改善,可有效提高工件承受复杂强载荷的能力,并能降 低脆性及缺口敏感性,高温形变热处理与普通淬火相比,抗拉强 度可提高10%—30%,塑性可提高40%一50%。 2、真空热处理 (1)真空热处理 工件在低于一个大气压的封闭环境中进行的热 处理工艺。 (2)分类:真空退火、真空淬火和真空化学热处理等。 (3)特点:真空热处理在工艺过程中不发生氧化、脱碳、有利于 去除氧化物和油污,表面光洁;加热升温平缓,工件温差小,变 形小;有利于排除有害气体,特别是除氢,减少了氢脆等危害, 提高韧度;污染小,劳动条件好;但真空热处理设备复杂,成本 高,维护调试要求高。 (4)用途:多用于工具,模具、精密零件以及一些特殊要求的工 件的热处理。 14
5
(4)淬火钢经回火获得的托氏体和索氏体组织与过冷奥 氏体直接分解所得到的贝氏体和索氏体相比,具有较优 的性能;在硬度相同时,回火组织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 塑性和韧性。主要是因为组织形态不同,回火组织渗碳 体为颗粒状,奥氏体直接分解的渗碳体为片层状。 • 5、回火种类 • 淬火钢回火后的组织和性能决定于回火温度。按回火温 度范围的不同,可将钢的回火分为三类: • (1)低温回火 回火温度范围一般为150~250℃,得到回火马氏体组织。 • 目的:降低淬火应力和脆性;保持高硬度(HRC58-64) 和高耐磨性。 用途:各种高碳钢工、模具及耐磨零件通常采用低温回火。
6
• (2)中温回火 • 回火温度范围通常为350~500℃,得到回火托氏 体组织,硬度为HRC35~45 。 • 目的:获得具有较高的弹性极限和屈服极限,并 有一定的塑性和韧性。 • 用途:各种弹簧和需要弹性零件的热处理。 • (3)高温回火 • 回火温度范围通常为500~650℃,得到回火索氏 体组织,硬度为HRC25~35。 • 目的:获得保持较高强度的同时,又具有较好的 塑性和韧性,即综合机械性能较好。 • 通常将中碳钢的淬火加高温回火的热处理称为凋 质处理。 • 用途:处理各种重要的结构零件,如在交变载荷 7 下工作的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等。
15
• 4、 钢的表面热处理 (1)表面热处理:仅对工件表层进行热处理以改 变其组织和性能的工艺。 (2)目的:强化工件表面 (3)用途:要求工件的这些表面层具有高的硬度、 耐磨性及疲劳强度,而工件的心部要求具有足够 的塑性和韧性的机件。如受冲击载荷、交变载荷 及摩擦条件下工作的机件,主轴、齿轮、曲轴等。 (4)常用的表面热处理方法包括表面淬火和化学 热处理两类。
16
• 一、 钢的表面淬火 • 1、表面淬火:将工件的表层迅速加热到淬火温度进行 淬火的工艺方法。 • 2、常用的方法:根据加热方法的不同,感应加热、火 焰加热、激光加热、电接触加热、盐浴快速加热等,其 中以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和火焰加热表面淬火应用最广泛。 • 3、表面淬火工件的材料 • 碳的含量一般为0.4%~0.5%的碳素钢与合金钢是最适 合于表面淬火的材料,如45钢、40Cr等。但也可以用 于高碳工具钢、低合金工具钢以及铸铁等材料。 • 4、表面淬火工件的预先热处理 • 一是调质,用于性能要求交高的重要零件。 • 二是正火,用于性能要求不高的普通零件。
11
8、淬火、回火在零件制造工艺路线中的位置 • 需要淬火回火的零件,淬火回火工艺都应该安 排在零件制造工艺路线中的恰当位置。通常把淬 火回火零件分为淬硬件和调质件两类。 (1)淬硬零件 指淬火后低温回火和中温回火的零 件,这类零件的硬度较高(一般>40HRC),切削加 工比较困难,这类零件加工制造工艺路线一般是: • 下料→锻造→退火(正火) →粗切削加工、精切 削加工(留磨削余量) →淬火、回火→磨削。 (2)调质零件 指淬火后高温回火的零件(调质件), 这类零件虽然硬度稍高,但一般尚可加工,其加 工制造工艺路线一般是; 下料→锻造→退火(正火) →粗切削加工→调质→ 精切削加工→磨削。
第六节 钢的表面热处理
1、表面强化:增强材料表面强度、硬度、耐磨性、耐蚀性、 物理性能以及美观等表面处理方法的总称。 • 它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以及物理化学的一系列表面 强化处理方法。 2、表面强化分类 按表面强化的工艺特点可分为: ①表面冶金强化(它包括堆焊、热喷涂、激光重熔等); ②表面形变(机械)强化(它包括喷丸、滚压、挤压等); ③表面热处理强化(它包括表面淬火、化学热处理等); ④表面薄膜强化(它包括电镀、电刷镀、气相沉积、化学镀 等); ⑤表面非金属化处理(它包括喷塑、粘涂、涂装等); ⑥高能束(密度)表面强化(它包括电子束、离子束、激光 束等)。 3、性能要求 ---- 表硬内韧或美观、耐腐蚀。
100 200 300 400 500 Hale Waihona Puke Baidu00 3700
回火温度/℃
• (3)碳化物的转变(250~400℃) 随着温度 的升高,ε碳化物开始与α固溶体脱溶,并逐步 转变为稳定的渗碳体(Fe3C)。到达350℃左 右,马氏体中的碳含量已基本下降到铁素体的 平衡成分,内应力大量消除,形成了在保持马 氏体形态的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细粒状渗碳体 的组织,称为回火托氏体,用符号“T回”表 示。 • (4)渗碳体的聚集长大和铁素体的再结晶 (>450℃) 在这一阶段的回火过程中,随着 回火温度的升高,渗碳体颗粒通过聚集长大而 形成较大的颗粒状。同时,保持马氏体形态的 铁素体开始发生再结晶,形成多边形的铁素体 晶粒。这种由颗粒状渗碳体与多边形铁素体组 4 成的组织称为回火索氏体,用符号“S回”表
• 7、 钢的淬火缺陷 • 除前面讲的钢加热过程缺陷(过热、过烧、 氧化、脱碳)外还有以下几点: • (1)硬度不足与软点 • 钢件淬火硬化后,表面硬度低于应有的硬 度,称为硬度不足;表面硬度偏低的局部 小区域称为软点。引起硬度不足和软点的 主要原因有淬火加热温度偏低、保温时间 不足、淬火冷却速度不够以及表面氧化脱 碳等。 • (2)淬火变形和开裂 在淬火过程中所发 生的钢件体积、形状、尺寸的变化通称为 淬火变形,当钢件内的淬火应力超过材料 的强度极限时便会导致开裂。 •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