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论重点整理
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论
![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c3181f3e4431b90d6c85c737.png)
教师资格考试:学生与团队管理课本总结(76题)第一章:学生管理概述1、团队的定位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团队中整体的定位,包括团队在组织中处于什么位置,由谁选择和决定团队成员,团队最终应该对谁负责,团队采取什么方式激励下属等;二是团队中个体的定位,包括成员在团队中扮演什么角色,是指导成员制定计划,还是帮助其具体实施或评估等。
15、团队的职权所谓职权是指团队负有的职权和相应的权限。
团队的职权问题会随着团队的类型、团队的目标和定位的不同而不同。
16、团队的组织形式:(1)问题解决型团队(2)自我管理型团队(3)多功能型团队(4)虚拟型团队17、团队的构建(1)共同愿景(2)共同的目标(3)合理配制成员(4)培养良好的团队文化18、高效团队的打造与管理(1)强化共同愿景建设,提高团队凝聚力(2)加强沟通,建立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3)营造团队文化,增强成员的归属感第二章:班级管理工作与班主任工作1、班级的含义:班级是学校里班和级的总称,是以“班”或“级”为人员单位,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基层教学群体,即同一个班级学生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大致相同,并且人数固定。
2、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1)有利于教学获得巨大的效率(2)有得老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有计划地组织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
(3)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启发,由于学生是按照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水平接近,交流更加方便、顺畅但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3、班级管理的构成要素(1)教育者:即班主任、任课教师、学校领导、团队工作者等(2)受教育者:各级年龄相近、知识层次和能力相同的学生(3)班级活动环境(4)班级教育与管理的内容(5)班级规范4、班集体的标志:四个共同(1)共同的目的(2)共同的活动(3)共同的领导机构(4)共同的舆论4、班级管理的目标目标制定的依据:基本依据——社会对教育的总要求;学校的总体要求理论依据——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管理科学理论和社会学理论等实践依据——学生的具体实际5、目标制定的步骤:分析现状、研究信息、把握理论、体察民心、确立目标6、目标制定的方法:师生共商法:即班级管理者和班干部或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并提出目标。
学生与团队管理概
![学生与团队管理概](https://img.taocdn.com/s3/m/bad4f25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5d.png)
四、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形成良好班风
问题
如何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要想组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 要明确班集体奋斗目标。有没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因此班主任组织培养班集体首先要明确奋斗目标。提出班集体奋斗目标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全面性与重点性相统一(2)一致性与灵活性相统一(3)集体性与个体性相统一(4)先进性和可行性相统一2、 选拔培养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形成班集体核心。班干部是班级管理队伍的核心,是实现集体目标的骨干力量。班主任应重视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让他们在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中充分发挥作用。
如何对待问题行为学生
(一)尊重、理解问题行为学生(二)帮助问题行为学生提高思想认识(三)与社会、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四)经常与班级其他任课老师沟通
新时期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要求
1、摆正学生管理工作的位置
2、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体制
3、 建立学生管理团队
4、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
5、更新管理理念、创新工作模式、拓展工作途径、丰富工作载体
学生常规管理的依据
国家制定的《中学生常规》《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大纲》、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颁布的各项制度和条例
问题行为学生的管理
问题学生:学习问题学生、品行问题学生、品学问题学生 问题学生的特点及形成原因(一)问题学生的心理特点:自卑感强,有强烈的逆反心理(二)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自身原因,家庭原因 ,社会原因 ,学校管理问题
(1)
3、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形成良好的班风。班风,是指一个班集体的精神风貌。健康的班风是是形成和发展班集体凝聚力的重要途径,是巩固和发展班集体的必要条件,是班集体形成的综合标志。营造一个互助友爱、民主和谐、健康向上的班级舆论,加强良好班风的建设,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和教育的重要内容。4、健全班级规章制度。班级规章制度是班集体为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制定的规则、法规。一个班集体为了管理的需要、教育的需要、形成良好班风的需要,必须从本班的实际出发,结合校规校纪,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要求学生严格遵照执行。 (2)
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论
![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3005a3f7b9f3f90f76c61b22.png)
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论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学校的各种组织和方式,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学生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
学生管理的特点:1、学生管理的复杂性;2、学生管理的全面性;3、学生管理的教育性;4、学生管理的周期性5、学生管理的沟通性在学生管理中,管理者和管理的对象都是人,而且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管理工作需要很强的教育性,突出其培养人机制,这也是学生管理区别于其他管理的一个显著特点。
管理者与学生的沟通需要几个手段:即信息的传递、管理者的控制、管理者的激励以及情感的交流。
学生管理的内容:1、学生学籍的管理;2、学生的常规管理;3、学生的德育管理;4、学生学习的管理学生管理的方法(新增内容):1、班级管理法;2、自我管理法;3、思想教育法;4、行政管理法;5、制度管理法班级管理方法主要有:①说服教育法;②榜样示范法;③活动教育法;④情境陶冶法;⑤实践锻炼法。
行政管理法依据学校行政工作的计划和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教育、奖罚、评价的管理方法。
行政管理法的特点:①权威性;②强制性制定规章制度必须符合以下要求:①教育性;②科学性;③政策性;④透明性学生管理的目的:1、学生管理是以“育人”为目的的活动;2、学校管理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团队管理属于新增内容团队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该共同体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已达到共同的目标。
团队的特点:1、团队以完成共同目标为主要任务;2、团队以成员的相互依存为重要保障;3、沟通协调是团队运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4、团队成员共同担负团队的责任。
团队的核心要素:五个基本要素,简称“5P”即目标(purpose)、人员(people)、定位(place)、职权(power)和计划(plan)。
人员是构成团队最核心的力量,3个(包含3个)以上的人员可以构成团队。
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述
![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98dccc86dd3383c4bb4cd2e3.png)
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述1学生管理的特点:1复杂性2全面性3教育性4周期性(计划实施检查总结)5沟通性2学生管理的目的:1学生管理是以“育人”为目的的活动2学生管理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3学生管理的任务:1制定合理的学生管理目标2建立规范的学声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首先要体现民主性原则能够体现出它的规范化和人性化)3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管理4学生管理的内容:1学生学籍的管理2学生的常规管理(学生差高贵管理的意义和要求:中小学常规管理有利于中小学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3学生的德育管理4学生学习的管理5学生的德育管理(1加强组织领导2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3提高管理者的素质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5改革学生的德育评价制度(建立激励性和发展性评价机制)6充分发挥校外资源的影响作用)6学生学习的管理:(加强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1对学生学习进行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科学性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情况其次管理者要建立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档案再次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改学生学习动机最后教师还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和良好的教学,服务态度,关心爱护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2对学生学习进行管理的基本要求(1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3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7一个好的班集体的主要特征在于他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和共同的活动纲领8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9班干部是班集体的组织核心,担负着整个班级的日常事务与领导工作,是组织,团结和凝聚全班同学的重要力量10在班级管理中,良好的班风是评价一个班级好坏的重要依据,而班风则是靠舆论和习惯保证的整体作风11由于班级舆论是全体学生参与形成的,因此培养班级健康舆论要从加强班级的民主作风开始12问题行为学生的特点表现为:1自卑感强2逆反心理较强13问题学生的形成:1自身原因2家庭原因3社会的影响14问题行为学生的管理:1尊重理解问题行为学生2帮助问题行为学生提高思想认识3与社会,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15新时期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要求:1摆正学生管理工作的位置2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体制3建立学生管理团队4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激发和发展人的自主性,使人能主动的追求完善)16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艾拉斯莫斯17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对班级授课制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论证。
学生与团队管理知识要点1
![学生与团队管理知识要点1](https://img.taocdn.com/s3/m/01bf5f17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10.png)
老师资格考试:学生与团队管理课本总结第一章学生管理和团队管理1.管理的基本要素:管理者, 管理手段, 管理对象2.学生管理定义:学校管理者通过学校各种组织和方式,有目的地对学生的各种活动进行安排, 组织, 协调和限制以实现学生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
特点:困难性, 全面性, 教化性, 周期性, 沟通性。
内容:学生学籍管理, 学生的常规管理, 学生的德育管理, 学生学习的管理。
目的:以“育人”为目的,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任务:制定合理的学生管理目标, 建立规范的学生管理制定, 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管理。
3.对学生学习进行管理的基本要求: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增加学生的自信念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学生学习做出主动地评价。
4.团队的内涵:团队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该共同体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以达到共同目标。
特点:团队以完成共同目标为主要任务, 团队以成员的相互依存为重要保障, 沟通协调是团队运作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团队成员共同担负团队的责任。
核心要素:目标, 人员, 定位, 职权, 安排。
组织形式:问题解决型团队, 自我管理型团队, 多功能型团队, 虚拟型团队。
团队构建的要求:共同愿景, 共同的目标, 合理配置成员, 培育良好的团队文化5.打造高效团队的要求:强化共同愿景建设,提高团队凝合力;加强沟通,建立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营造团队文化,增加成员的归属感第二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1.班级的概念:班级是以“班”或“级”为单位,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变成固定的基层教学群体,即在同一个班级里,学生的年龄和受教化程度大致相同,学生人数固定。
2.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有利于教学获得巨大的效率;有利于老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有安排地组织教学活动,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启发。
局限性在于它特殊强调统一,齐步走,缺乏敏捷性,因此难以照看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学生与团队管理工作复习重点
![学生与团队管理工作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0518dd7baaea998fcd220e18.png)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论》各章重点第一章学生管理与团队管理(判断)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学校的各种组织和方式,有目的地对学生的各种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学生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
学生管理既是一个计划、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进行互动的过程。
(选择)学生管理的三个基本因素:管理者、管理手段和管理对象。
(选择)学生管理的特点:①学生管理的复杂性、②学生管理的全面性、③学生管理的教育性、④学生管理的周期性、⑤学生管理的沟通性。
(选择、简答)学生管理的内容:学生学籍的管理、学生的常规管理、学生的德育管理、学生学习的管理。
(判断)学籍管理是学校维护教学秩序、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也是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重要的日常工作。
(判断)常规管理是学生入校后接受的正常的、规范的基本管理工作,是提高学生教育质量的保证。
(简答)学生的德育管理(如何搞好对学生的德育管理)? 1加强组织领导;2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3提高管理者的素质;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5改革学生的德育评价制度;6充分发挥校外资源的影响作用。
(简答)对学生进行学习管理的基本要求? 1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对学生学习做出积极的评价。
(选择)学生管理的方法:班级管理法、自我管理法、思想教育法、行政管理法、制度管理法。
(选择)班级管理方法的分类: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活动教育法、情境陶冶法、实践锻炼法。
(判断)自我管理法是指学生自己组织起来,自我评价、自我认识、自我控制的一种管理方法。
(选择、简答)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学校民主建设,促进学生自我管理;2搞好学生组织建设,强化学生自我管理;3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完善学生自我管理。
(选择、简答)运用思想教育法必须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在学习和生活上关心学生;2正确引导学生。
教师资格考试-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论
![教师资格考试-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64ab482458fb770bf78a55e3.png)
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论第一章学生管理概论1.学生管理的特点:学生管理的复杂性;学生管理的全面性;教育性;周期性;沟通性。
2.学生管理的任务:制定合理的学生管理目标;监理规范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管理。
3.学生管理的内容:学生学籍管理;学生常规管理(分类:按管理的不同性质、内容,可分为品德常规管理、学习常规管理、教育活动常规管理、学籍常规的管理和生活常规的管理);学生的德育管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革学生的德育评价制度;充分发挥校外资源的影响作用);学生学习的管理。
4.学生常规管理的内涵:中小学的常规管理是学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具体实际,针对中小学生的行为常规而实施的管理。
学生常规管理通过各种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的管理工作。
根据常规管理的性质、内容,学生常规管理可以分为学生品德的常规管理、学生学习的常规管理、教学活动的常规管理、学生学籍的常规管理和学生生活的常规管理。
5.班级管理的领导者: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
班干部:是班集体的组织核心,担负着整个班级的日常事务与领导工作,是组织、团结和凝聚全班同学的重要力量。
6.学校共青团管理的方法:用多种形式加强共青团管理;做好青年人才建设;大胆创新团队的管理工作。
7.问题学生:分为学习问题生、品行问题生、学习品性都有问题的学生。
特点:自卑感强;逆反心理较强。
形成原因:自身原因;家庭原因;社会影响;学校管理。
8.问题行为学生的管理:尊重、理解问题行为学生;帮助问题行为学生提高思想认识;与社会、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
9.新时期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要求:摆正学生管理工作的位置;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体制;建立学生管理团队;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
第二章班级管理工作与班主任工作1.班级管理的特点:目的的教育性;内容的广泛性;对象的不成熟性。
2.班级管理目标的依据:基本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
{团队建设}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论
![{团队建设}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091024aaf78a6529657d5389.png)
(团队建设)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论教师资格考试:学生和团队管理课本总结(76题)第壹章:学生管理概述1、学生管理定义:学校管理者通过学校各种组织和方式,有目的地对学生的各种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学生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
2、管理的基本要素: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3、学生管理的特点:复杂性,全面性、教育性、周期性、沟通性4、学生管理的目的:以“育人”为目的,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5、学生管理的任务:制定合理的学生管理目标,建立规范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管理为什么说学生管理具有复杂性(1)管理者和管理的对象均是人,且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2)学生管理要受到校内教育条件和学生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制约。
它具有牵涉面广,制约因素多以及对学生管理的质量难以用量化进行评估等特性。
7、为什么说学生管理具有教育性学生管理工作需要具有很强的教育性,突出其培养人的管理特性,学校是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其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所以对于学生的管理目标、过程、原则和方法等,均需要壹定的规章制度和措施手段来实施,这些规章制度和措施手段均应该把培养人放于管理的第壹位,离开这壹点,学生的管理工作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效用。
8、学生管理的作用:稳定性作用、导向作用9、学生管理的内容:学生学籍管理、学生的常规管理、学生的德育管理、学生学习的管理10、学生管理的基本要求: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积极的评价11、团队的内涵:由俩个或者俩个之上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特定目标而按照壹定规则结合于壹起的组织。
12、团队的特点(1)团队以完成共同目标为主要任务即具有壹定的目标(2)团队以成员的相互依存为重要保障(3)沟通协调是团队运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4)团队成员共同担负团队的责任13、团队的核心要素:壹般来讲,壹个成熟团队均有五个基本要素,简称“5P”。
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论
![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35eff57d58f5f61fb73666ba.png)
教师资格考试:学生与团队管理课本总结(76题)第一章:学生管理概述1、学生管理定义:学校管理者通过学校各种组织和方式,有目的地对学生的各种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学生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
2、管理的基本要素: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3、学生管理的特点:复杂性,全面性、教育性、周期性、沟通性4、学生管理的目的:以“育人”为目的,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5、学生管理的任务:制定合理的学生管理目标,建立规范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管理为什么说学生管理具有复杂性(1)管理者和管理的对象都是人,且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2)学生管理要受到校内教育条件和学生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制约。
它具有牵涉面广,制约因素多以及对学生管理的质量难以用量化进行评估等特性。
7、为什么说学生管理具有教育性学生管理工作需要具有很强的教育性,突出其培养人的管理特性,学校是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其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所以对于学生的管理目标、过程、原则和方法等,都需要一定的规章制度和措施手段来实施,这些规章制度和措施手段都应该把培养人放在管理的第一位,离开这一点,学生的管理工作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效用。
8、学生管理的作用:稳定性作用、导向作用9、学生管理的内容:学生学籍管理、学生的常规管理、学生的德育管理、学生学习的管理10、学生管理的基本要求: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积极的评价11、团队的内涵: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特定目标而按照一定规则结合在一起的组织。
12、团队的特点(1)团队以完成共同目标为主要任务即具有一定的目标(2)团队以成员的相互依存为重要保障(3)沟通协调是团队运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4)团队成员共同担负团队的责任13、团队的核心要素 :一般来讲,一个成熟团队都有五个基本要素,简称“5P”。
教师招聘考试:学生与团队管理(必备考点)
![教师招聘考试:学生与团队管理(必备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4250cb007cd184254b353550.png)
教师招聘考试:学生与团队管理(必备考点)第一章学生管理与团队管理1. 学生管理的三要素:管理主体;实现管理的平台(被管理的客体管理者的方式和方法)。
2. 学生管理的特点:复杂性;全面性;教育性;周期性;沟通性。
3. 学生管理的内容:学生学籍的管理;学生的常规管理;学生的德育管理;学生学习的管理。
4. 对学生学习进行管理的基本要求: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学生学习做出积极的评价;5. 学生管理的方法:班级管理法【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活动教育法、情境陶冶法实践锻炼法】;自我管理法;思想教育法;行政管理法;制度管理法。
6. 制度制定的基本要求:教育性;科学性;政策性;透明性。
7. 学生管理的目的:是以“育人“为目的的活动;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8. 学生管理的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激励性原则;民主性原则;教育性原则;规范性原则;程序性原则;社会协调性原则;有效性原则。
9. 学生管理的任务:制定合理的学生管理目标;建立规范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管理;10. 学生管理的作用:稳定性作用;导向性作用。
11. 团队管理的特点:团队以完成共同目标为主要任务;团队以成员的相互依存为重要保障;沟通协调是团队运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团队成员共同担负团队的责任。
12. 团队的核心要素:目标;人员;定为;职权;计划。
【合成“5P”】13. 团队的组织形式:问题解决型团队;自我管理型团队;多功能型团队;模拟型团队。
14. 团队的构建:共同愿景;共同的目标;合理配置成员;培养良好的团队文化。
15. 团队构建的意义:团队能创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使成员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团队构建可以促使建立共同的长期目标;团队可以激发成员的创新能力。
16. 高效团队的打造与管理:强化共同愿景建设,提高团队凝聚力;加强沟通,建立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营造团队文化,增强成员的归属感;第二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1. 班级管理的特点:目的的教育性;内容的广泛性;对象的不成熟性;2. 班级管理的意义与作用:是学校工作的基础;是教育活动的保证;是班集体建设的必要条件;是营造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
学生团队管理
![学生团队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0cf1c617227916888486d732.png)
《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论》复习知识要点●第一节:学生管理概述●1、学生管理的含义易出判断题,、例如:学生管理既是一个计划、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进行互动的过程(√)●2、学生管理的特点复杂性、全面性、教育性、周期性和沟通性●易出题型主要有:●(1)单选题,例如:学生管理区别于其他管理的一个显出特点是(教育性)●(2)多选题,例如:学生管理的特点有()●(3)简答题,例如:①怎样理解学生管理的全面性特点?②管理者与学生的沟通需要的手段有哪些?●3、学生管理的内容包括:学籍的管理、常规的管理、德育管理、学习的管理易出题型如下:●(1)多选题,例如:●①学生管理的主要内容有()●②学生常规的管理包括()●(2)判断题,例如:●①学籍管理是学校维护教学秩序、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②常规管理是学生入校后接受正常的、规范的基本管理工作,是提高学生教育质量的保证(√)●③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④加强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3)简答题,例如:●①怎么提高学籍管理的效率?●②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管理?●③学生常规管理的要求有哪些?●④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应该要从哪些方面开展?●⑤对学生学习进行管理的要求有哪些?●4、学生管理的方法班级管理法、自我管理法、思想教育法、行政管理法和制度管理法易出题型如下:●(1)单选题,例如:●①学生自己组织起来,自我评价、自我认识、自我控制的一种管理方法是()●②教师从思想感情上接近学生,作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服学生,打动学生,使学生按照老师的正确交到去做,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的一种管理方法是()●(2)多选题,例如:●①对学生的管理方法主要有()●②班级管理法主要有()●③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④行政管理法的特点有()●⑤制定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哪些基本要求()●(3)简答题●5、学生管理的目的育人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易出题型:判断题,例如:①学生管理目标是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的集中反映②学生管理是以育人为目的的活动③学生管理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6、学生管理的原则易出多选题、简答题●7、学生管理的任务易出简答题和判断题,例如:●①学生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什么?●②制定学生管理制度应注意哪些问题?●③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管理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基本点(√)●8、学生管理的作用稳定性作用和导向性作用易出多选题或简答题第二节团队管理概说1、团队的特点易出多选题或简答题2、团队构成的五个要素(5P)易出判断题,例如:①共同的目标是构成团队的凝聚力(√)②在班级管理中,正确的管理目标是班级日常管理的开始(√)3、团队的分类(组织形式)问题解决型、自我管理型、多功能型、虚拟型要明白每种类型的特点并学会联系实际应用4、团队构建易出简答题,例如:建设团队应从哪几个方面做起?第一,打造共同的愿景和共同的目标;第二,合理配置成员;第三,培养良好的团队文化。
2012教师资格考试学生与团队
![2012教师资格考试学生与团队](https://img.taocdn.com/s3/m/ab2243a6284ac850ad0242e9.png)
,使,管理手段和管理对象. ,组织,协调和控制(2..③关注每(说服教育\榜样示范\活动教育\情境陶冶\)3思想教育法(学习生活上关心学生、正确引导学生)4行政管理法(权威性、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团队以完成共同目标为主要任务,即具有一定的目标 2.团队以成员的相互依存为重要保障 .3.沟通协调是团队运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4.团队成员共同担负团队的责任 .《团队的智慧》曾对团队有这样的诠释 "团队是一群拥有互补技能的人,他们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达成目的,并固守相互间责团队的凝聚力是一个共同目标: "5P".目标(purpose),人员,,由谁选择和决定团队成员, 团队最终应该对谁负责,团队采取什么方式激励下属等; 二是团队中个体的定位,,是指导成员制定计划,还是帮助其具体实施或评估等整个团队在组织中拥有什么样的决定权? (2)组织的基本特征.,组织对于团队的授权有多大,它的业务是什么类型问题解3.多功能型团队 4.2.共同的目标 3.合理配制成员 4.促建共同长期目标、一)强化共同愿景建设,提高团队凝聚力((三)营造团队文化,增强成员的归属感建立班级共同目标,调动班级成员的积极性3制定严格的班级规章制度4注重班级文化的建设平.它可以大规模地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一位教师,提高教学效率2为年龄和学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启发 3 ,缺少灵活性,难班级教育与管——社会对教育的,心理学理论, 管理科学即班级管理者和班干部或全班同学共同,其优越性在于可以集思广益,,沟通师生情感,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教育能力. 即由班级管理者做出决定,向班级提出要求.它适合用于班,差的班级中, ,其优越性为可以有效地解决班级成员之间的相互不了解等问题,,但它不利于调动班级成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持一致性和体班级德育管理(组织法|激励|规章制度法) |自学能力学习习惯) 班级常规管理内容广泛性2.4.班级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进行总结了解学生的方法:观察法;,谈话法,调查法.2.说理法,实践锻炼法,创新管理法.文化:.班级文化可分为"硬文化"一种"显性文化",看得见的环境文化,,英雄人物, "隐性文化".教育性2.班级物质班级行为文化3(灵魂)精心装点教室,营造积极向上的物质文化氛围3打造班级精神,形成班级精神文化,为了对专门管理者) 1、2促进学、3协调校内外教育力量、4组织与开展班会活动(班主任重要的日常工作) 选拔,培养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2.对全班同学提4. 思想品德素质 2.知识素质 3.馈第三章 少先队工作第一阶段,1924第二阶段, 1927第三阶段, 1937第四阶段, 194613)制度文化层41活动文化(3)礼仪文化52)教育性(3)实践性(4)趣味性(5护者和氛围营造者:抓典型、抓骨干、抓关系(简称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1922年5月5日,社. 团的全国领导机关是团的全国代表大会和5年举行一次.团徽的左上角为黄星,周围黄圈,表明中国青年一代,,光芒和写 有"中国共青团"的金红两色组成,这是团的标志团章的基本内容 现行团章共包括两大部分:总则和条文.2.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于1982年12月24日通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胜利;左上角缀 星,,象征着中国青年一代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年7月22日 :共青团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把 《光. (胡宏伟词,雷雨声曲)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国家,坚定不移地贯彻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造就有理想、有道德、) 团支部(,团委指导下,以"自我服务,自我管理,.3组织学生桥梁纽带作用2榜样带头作用 2 34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准建立健全学生会组织 2明确学生会的基本任务31沟通机制、监督机制、民主集中制原则 2弹性结构原则 3责权统一原则4一)制度 (三)(一)选拔贤能,加强学生会形象建设(二)奖惩结合,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群体通常可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1.有着共同的目标指向:如少先队有少先队的目标,共青团2.制度化的人际关系:如班集体,有班主任, 有学生干部,还有一般的学生.班干部中班长, 副班长,学习委员,文体委员等.3.稳定的组织,校团委, 年级团总支,班团支部.4.较为固定的角色定位:,爱好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松散的群体关系。
学生与团队管理概念邓佳佳整理笔记
![学生与团队管理概念邓佳佳整理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dbb763df18583d0496459bd.png)
学生与团队管理概念第一章学生管理概念第一节学生管理的基本认识一.学生管理的含义和意义(一)学生管理的含义由管理的内涵我们可以得出学生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基本性质,即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学校的各种组织和方式,有目的地对学生的各种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学生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
(二)学生管理的特点(三)※学生管理的复杂性在学生管理中,管理者和管理的对象都是人,而且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简答1.学生管理的全面性从管理的目标上看,管理目标的制定要分三步走,即近景、中景和远景。
近景包括学生身心及品德现阶段要熬到的一些管理目标,当近景目标能够顺利地实施并完成时,就可以考虑展开中景的规划,最后一步步逼近远景的目标。
2.学生管理的教育性根本目的:培养人3.学生管理的周期性学生管理的过程相对于其他管理的过程来说周期性比较强。
学生的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4.学生管理的沟通性首先,信息传递是沟通的最直接的目的,所有其他目的都是通过达到这一目的才得以实现的。
其次,鼓励是实现沟通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最后,情感的交流是沟通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二.学生管理的目的和任务(一)学生管理的目的1. 学生管理是以“育人”为目的的活动学生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人为本,使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得到最优配置,进而获得最佳的管理效益。
※管理要充分挖掘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能够发表自己的简介,能够与教室进行交流,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在管理中还要做到同等看待、公平对待,不偏不向,是每个学生都成为生活与学习的主体。
2. 学生管理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我国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从而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学生管理的任务1. 制定合理的学生管理目标学生管理的目标对于学生及管理者来说都是一个向导,只有目标明确,教育管理工作才能够富有生机和活力,才有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教师资格证知识点-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论
![教师资格证知识点-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f1d139f70242a8956aece40f.png)
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论一.学生管理的特点?(简答)1.学生管理的复杂性2.学生管理的全面性3.学生管理的教育性4.学生管理的周期性(计划、执行、检查、总结构成一个完整的周期性)5.学生管理的沟通性(首先,信息传递是沟通的最直接的目的,所有其他目的都是通过达到这一目的才得以实现的。
其次,激励是实现沟通的一个重要手段。
最后,情感的交流是沟通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二.学生管理的内容(多选)1.学生学籍的管理2.学生的常规管理3.学生的德育管理4.学生学习的管理A.(中小学常规管理)有利于中小学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能够促进他们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是学生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
(单选)B.学生常规管理的分类:(多选)按照其管理的不同性质、内容可以分为对于品德、学生学习、学生教育活动、学生学籍、学生生活常规的管理五项根据学生在校的每个不同阶段的管理,学生管理包含学生入学的、学生期中阶段的、学生期末、毕业时期的、学生寒暑假的常规管理根据不同的管理对象和管理范围,学生常规管理包括学校的、班级的、学生个人的常规管理工作C.学生德育管理的具体要求:(选择)1、加强组织领导2、学校德育管理系统3、提高管理者的素质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5、改革学生的德育评价制度(德育工作者要不断探索德育评价制度,建立激励性、发展性评价机制,为广大青少年营造轻松、和谐、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6、充分发挥校外资源的影响作用D.加强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单选/√)E.对学生学习进行管理的基本要求?(简答)①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②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③对学生学习做出积极的评价三.学生管理的方法:(多选)1、班级管理法2、自我管理法3、思想教育法4、行政管理法5、制度管理法A.班级管理法的分类:(选择)①说服教育法:演讲比赛、报告、谈论、讨论、会议②榜样示范法:借助他人的好行为、好思想、好品质去教育影响学生③活动教育法:④情景陶冶法:养鱼⑤实践锻炼法:上山、下乡B.思想教育方法就是学校领导、教师从思想感情上接近学生,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服学生,打动学生,使学生按照老师的正确指导去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一种管理方法。
学生与团队管理概2 (1)
![学生与团队管理概2 (1)](https://img.taocdn.com/s3/m/56962db669eae009591bec89.png)
(二)团队的特点
1.团队以完成共同目标为主要任务 即具有一定的目标
2.团队以成员的相互依存为重要保障 3.沟通协调是团队运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4.团队成员共同担负团队的责任
《团队的智慧》曾对团队有这样的诠释
“团队就是一群拥有互补技能的人,他们 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达成目的, 并固守相互间的责任。”
目标(Purpose)
团队应该有一个既定的目标,为团队成员导航,知道要向何 处去,没有目标这个团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自然界中有一种昆虫很喜欢吃三叶草(也叫鸡公叶),这 种昆虫在吃食物的时候都是成群结队的,第一个趴在第二个 的身上,第二个趴在第三个的身上,由一只昆虫带队去寻找 食物,这些昆虫连接起来就像一节一节的火车车箱。管理学 家做了一个实验,把这些像火车车箱一样的昆虫连在一起, 组成一个圆圈,然后在圆圈中放了它们喜欢吃的三叶草。结 果它们爬得精疲力竭也吃不到这些草。这个例子说明在团队 中失去目标后,团队成员就不知道上何处去,最后的结果可 能是饿死,这个团队存在的价值可能就要打折扣。
三、各章节内容
第一章 学生管理概述
学生管理的含义 管理者
管理
是学校管理者通过学校 (谁去管) 的各种组织和方式,有 目的的对学生的各种活
概 念
手段
动进行计划、组织、协
四
调和控制,以实现学生 德、智、体各方面全面 发展,使其成为社会主 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 接班人的过程。
管理 目标
要 素 管理
对象
制度化的人际关系:如班集体,有班主任, 有学生干部,还有一般的学生。班干部中班长、 副班长、学习委员、文体委员等。
稳定的组织机构:比如,共青团,校团委、 年级团总支,班团支部。
较为固定的角色定位:老师、学生
教师招聘考试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述——学生管理概述
![教师招聘考试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述——学生管理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a6aca84ffe4733687e21aab6.png)
教师招聘考试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述——学生管理概述第一节学生管理的基本认识学生管理的含义和特点(一)学生管理的含义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学校的各种组织和方式,有目的地对学生的各种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学生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
因此,学生管理既是一个计划、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进行互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提高了管理的能力和自身的实践经验,学生们在管理者的督促和启发下规范了自身的行为,提高了修养,达到了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学生管理的特点学生管理同其他领域的管理一样,也是由管理者、管理手段和管理对象三个基本因素组成的。
但是,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自身的特殊性。
因此,对于学生的管理要区别于其他的一些管理活动,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要了解学生管理的特点。
1.学生管理的复杂性在学生管理中,管理者和管理的对象都是人,而且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学生管理要受到校内教育条件和学生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制约,这便使学生的管理工作具有了一种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即它具有牵涉面广、制约因素多以及对学生管理的质量难以用量化进行评估等特性,这些都是一般管理无法比拟的。
2.学生管理的全面性学生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全面性。
它包括各项学生管理制度、方针、目标的制定、实施、检查和评估等,因此,学生管理需要有一个广泛的、全面的指导思想来保障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首先,从管理的目标上看,管理目标的制定要分三步走,即近景、中景和远景。
其次,在管理的时间和维度上,要对学生进行“包干” 管理,即对学生的管理不要只追求一时一刻的效果,而要考虑到教育的长效性,为学生长期的生活、学习负责,并把学生管理的维度深入至社会范围,对学生进行全面地管理。
再次,在管理的广度上,管理要全面、宽泛,小到课内的课堂管理,大到学生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都要进行有利地引导,使学生少走弯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学校的各种组织和方式,有目的地对学生的各种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学生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
学生管理既是一个计划、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进行互动的过程。
(选)学生管理的三个基本因素: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
(选)学生管理的特点:①学生管理的复杂性、②学生管理的全面性、③学生管理的教育性、④学生管理的周期性、⑤学生管理的沟通性。
>>学生管理的内容:学生学籍的管理、学生的常规管理、学生的德育管理、学生学习的管理。
(判)学籍管理是学校维护教学秩序、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也是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重要的日常工作。
(判)常规管理是学生入校后接受的正常的、规范的基本管理工作,是提高学生教育质量的保证。
>>如何搞好对学生的德育管理? 1、加强组织领导; 2、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3、提高管理者的素质;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5、改革学生的德育评价制度;6、充分发挥校外资源的影响作用>>对学生进行学习管理的基本要求? 1、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对学生学习做出积极的评价。
(选)学生管理的方法:班级管理法、自我管理法、思想教育法、行政管理法、制度管理法。
(选)班级管理方法的分类: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活动教育法、情境陶冶法、实践锻炼法。
(判)自我管理法是指学生自己组织起来,自我评价、自我认识、自我控制的一种管理方法。
>>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主要包括几个方面:1、加强学校民主建设,促进学生自我管理; 2、搞好学生组织建设,强化学生自我管理;3、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完善学生自我管理。
>>运用思想教育法必须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在学习和生活上关心学生;2、正确引导学生。
(选)行政管理方法有以下特点:权威性、强制性。
(选)规定规章制度必须符合以下基本要求:教育性、科学性、政策性、透明性。
>>学生管理的目的:1、学生管理是以“育人”为目的的活动;2、学生管理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判)中小学管理目标是根据国家制定的中小学教育的总体目标而确立的,换而言之,学生管理目标是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的集中反映。
(判)学生管理的原则是学校管理者在管理学生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
(选)学生管理的原则: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2、整体性原则;3、激励性原则;4、民主性原则;5、教育性原则;6、规范性原则;7、程序性原则;8、社会协调性原则;9、有效性原则>>学生管理的任务? 1、制定合理的学生管理目标;2、建立规范的学生管理制度;3、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管理(选)学生管理的作用:稳定性作用、导向性作用。
(判)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中心任务之一,肩负着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重任。
>>团队管理的特点? 1、团队以完成共同目标为主要任务;2、团队以成员的相互依存为重要保障;3、沟通协调是团队运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4、团队成员共同担负团队的责任(选)团队的核心要素:目标、人员、团队的定位、职权、计划。
(选)团队的组织形式:问题解决型团队、自我管理型团队、多功能型团队、虚拟型团队。
(选)团队的构建:共同愿景、共同的目标、合理配置成员、培养良好的团队文化(拥有共同的愿景和目标是团队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 (判)共同目标是团队凝聚力的源泉,也是团队能否成功的关键。
(判)团队文化是指导团队及其成员的一种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体现在每个成员的意识上,最终成为指导成员行为的一种思想。
>>高效团队的打造与管理? 1、强化共同愿景建设,提高团队凝聚力; 2、加强沟通,建立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 3、营造团队文化,增强成员的归属感。
第二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判)班级是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合体,是学校按照一定的教学任务和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的、有计划地执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智能的正式群体。
班级是学校里班和级的总称。
(判)班级不仅是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
(选判)班级授课制的产生与发展:1、公元前一世纪上半期的尼录时代,昆体良的老师帕利门使用了班级授课制;2、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对班级授课制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论证,并著有《大教学论》;3、1862年清政府的京师同文馆产生了班级授课制的最早雏形。
1901年的“废科举、兴学堂”开启了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形式的现代教育。
(判)班级管理是班级管理者按照一定的要求,运用适当的方法,为了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和实现共同的目标而进行的综合性活动。
(选)班级管理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班级活动环境、班级教育与管理的内容、班级规范。
(选)班级管理的特点:目的的教育性、内容的广泛性、对象的不成熟性。
>>班级管理的意义与作用? 1、班级管理是学校工作的基础;2、班级管理是教育活动的保证;3、班级管理是班集体建设的必要条件;4、班级管理是营造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
(判)班级管理目标是用来表达班级管理者希望学生最终所达到的境界及规格要求。
它是一切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最后考核和评价班级管理效果的衡量标准(了)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1、制定班级管理目标的依据:①基本依据②理论依据③实践依据2、制定班级管理目标的影响因素:①客观因素②主观因素3、制定班级管理目标的步骤与方法。
>>制定班级管理目标的步骤与方法:分析现状、研究信息、把握理论、体察民心、确立目标。
(选)班级管理的内容:班级德育管理、班级学习管理、班级文体活动管理、班级常规工作管理。
(选)班级德育管理的方法:组织法、激励法、规章制度法。
>>班级学习管理:1营造学习环境;2 制定学习计划;3 培养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判)常规工作是班级管理的经常性工作,是为了保证学生学习生活和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的相关工作(选)班级管理的过程:(制定计划、落实目标、检查和总结工作。
)1、班级管理计划的制定;2、班级管理计划的实施;3、班级管理的总结。
(判)班级管理计划即班级工作计划,是班级管理活动的开始,也是班级管理工作的总的行动指导方案。
(选)班级管理计划的实施过程:分解目标、组织实施、协调工作、激励学生。
>>构建班级文化的意义? 班级文化对学生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对学生的行为具有驱动力、同化力和感染力。
1、营造班级文化,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2、重视班级文化,可以为学生树立典型化的人格榜样;3、构建和谐班级文化,有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发挥。
(判)班级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班级文化是指班级生活中的一切文化要素。
狭义的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全体成员创造出来的独特的文化。
硬文化是显性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软文化是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
(选)班级文化的特点:教育性、凝聚性、制约性、自主性。
(选)班级文化的主要内容:1、班级物质文化; 2、班级行为文化;3、班级制度文化;4、班级精神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与管理? 1、精心装点教室,营造积极向上的物质文化氛围;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构建班级制度文化;3、打造班级精神,构建班级精神文化>>班主任的职责? 1、组织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的首要工作;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3、协调校内外各种力量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4、组织与开展班会活动是班主任重要的日常工作。
>>为了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班主任须做到以下几点?1、选拨和培养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2、对全班同学提出班级建设目标;3、制定班规并认真的贯彻执行;4、培养健康的班集体舆论>>班主任的素质? 1、班主任的思想品德素质;2、班主任的知识和能力素质;3、班主任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选)班主任的知识素质1精深的专业知识-2全面的教育理论知识- 3广博的文化知识>>班主任的教学管理能力? 1、设计教学环境的能力--2、选拔和培养班干部的能力;3、组织班级活动的能力--4、深刻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5、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能力;6、应变能力--7、广泛的交往协调能力--8 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
(选)班主任培养的途径:开展全员培训、实施岗前培训、进行专项培训。
(选)新任班主任岗前培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资深教师指导模式、集中训练模式、校本培训模式。
(判)班主任的评价是对班主任的素质、工作业绩等各方面做出的一种价值判断,它是对班主任进行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多)班主任评价的作用:目标导向作用、反馈调节作用、监督促进作用、保证作用。
>>班主任工作的评价主要依据:1、班主任的职责和任务;2、班主任的素质;3、优秀班主任的特点和条件;4、学生、家长、任科教师的反馈。
第四章共产主义青年团(判)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选)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原名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共青团1922年5月诞生。
(了)共青团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其基本组织原则是:1、团员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 2、团的全国领导机关是团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地方各级团的领导机关是同级团的代表大会和它产生的团的委员会。
团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3、团的各级领导机关,由选举产生; 4、团的各级领导机关应当经常听取并认真处理下级组织和团圆的意见; 5、团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选)共青团的基本职能:党的后备军、国家政权的支柱、联系群众的纽带。
(了)入团与离团:年龄在十四周岁以上,二十八岁以下的中国青年,承认团的章程,愿意参加团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团的决议和按期缴纳团费,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团员年满二十八周岁,没有担任团内职务,应该办理离团手续。
团员加入共产党员以后仍保留团籍,年满二十八周岁,没有在团内担任职务,不再保留团籍。
(选)团的标志:团徽、团章、团旗、团歌。
(选)中学(中专)学校团的组织系统一般分为三级:一级团组织为校团委,二级团组织为年级团总支,三级团组织为团支部。
>>学校团组织的队伍建设? 1、重视团组织建设;2、充分发挥基层团委作用;3、规范团员队伍建设;4、加强团干部的管理;5、做好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
(选)团干部的作用:先锋作用、核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