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灾害易损性及其评价指标_唐波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中的灾害风险评估

城市规划中的灾害风险评估

城市规划中的灾害风险评估近年来,灾害事件频频发生,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伤害。

城市规划中的灾害风险评估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中的灾害风险评估的意义、方法和挑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灾害风险评估的意义城市规划中的灾害风险评估是指通过对城市面临的各种灾害风险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确定潜在的灾害风险和可能造成的损失,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城市安全:通过灾害风险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识别城市面临的潜在灾害风险,为城市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灾害风险,可以降低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减少灾害对城市和居民的影响。

2. 优化城市规划:灾害风险评估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通过分析灾害风险,可以确定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减少灾害风险的暴露和脆弱性。

3. 提高城市韧性:城市规划中的灾害风险评估有助于提高城市的韧性。

通过评估不同灾害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可以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和应急预案,提高城市面对灾害时的应对能力和恢复能力。

二、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灾害风险评估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和指标。

目前,常用的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主要包括概率分析、脆弱性分析和影响评估等。

1. 概率分析:概率分析是通过对历史灾害数据和气象、地质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不同灾害事件发生的概率。

通过概率分析,可以预测未来灾害事件的可能性,为城市规划提供参考。

2. 脆弱性分析:脆弱性分析是评估城市在面临灾害时的抗风险能力。

它涉及到城市的基础设施、建筑物结构、社会经济系统等方面的脆弱性评估。

通过脆弱性分析,可以确定城市的脆弱性程度,为规划提供相应的改进措施。

3. 影响评估:影响评估是评估灾害事件对城市的影响程度和损失情况。

它涉及到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影响评估,可以确定不同灾害事件对城市的影响程度,为规划提供相应的应对措施。

《灾害视角下城市脆弱性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范文

《灾害视角下城市脆弱性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范文

《灾害视角下城市脆弱性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篇一一、引言在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灾害背景下,城市作为人口聚集的重要场所,其脆弱性评估与影响因素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灾害视角为出发点,针对城市脆弱性进行评价,并深入分析影响城市脆弱性的各种因素,旨在为城市防灾减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城市脆弱性评价(一)评价方法城市脆弱性评价通常采用综合评估法,包括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

定性评估主要依据专家经验、政策法规和历史灾害数据等,对城市灾害风险进行初步判断。

定量评估则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运用遥感、GIS等技术手段,对城市灾害风险进行精确量化。

(二)评价内容城市脆弱性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然灾害的敏感性评价,如地震、洪水、台风等;二是灾害应对能力评价,包括应急救援、灾后恢复等;三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灾害的承受能力评价;四是城市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评价。

(三)评价结果根据综合评估结果,可以将城市脆弱性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其中,高脆弱性城市在自然灾害面前往往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和较低的应对能力,容易受到灾害的严重影响。

三、影响因素分析(一)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城市脆弱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地质构造等自然条件都会对城市的灾害风险产生影响。

例如,地势低洼的城市容易遭受洪水灾害的影响,地震频发的地区则容易遭受地震灾害的破坏。

(二)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也是影响城市脆弱性的重要因素。

城市的经济水平、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化程度等都会对城市的灾害应对能力和承受能力产生影响。

例如,经济发达的城市往往具有更强的灾后恢复能力,而人口密集的城市则更容易受到灾害的影响。

(三)城市规划与建设因素城市规划与建设因素也是影响城市脆弱性的关键因素。

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防灾减灾设施的布局、建筑物的抗震抗风能力等都会对城市的抗灾能力产生影响。

如果城市规划不合理,建筑物抗灾能力不足,那么在灾害来临时,城市将更容易遭受破坏。

灾害易损性分析报告

灾害易损性分析报告

灾害易损性分析报告1. 简介灾害易损性分析是指评估和量化灾害对特定区域及其人口、财产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

通过对该区域的物理特征、社会经济状况和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科学有效的防灾减灾策略。

本文将介绍灾害易损性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2. 数据收集在进行灾害易损性分析之前,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地理信息、气象数据、人口统计数据、建筑物信息等。

通过收集这些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研究区域的特点,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

3. 确定指标在灾害易损性分析中,需要确定一些指标来评估灾害对特定区域的潜在危害程度。

常见的指标包括人口密度、建筑物密度、土地利用类型、建筑物结构等。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统计得到。

4. 数据处理和分析在确定了指标之后,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可以使用统计方法、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来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可视化。

通过分析数据,可以了解不同指标之间的关联性,以及灾害对研究区域的潜在影响。

5. 易损性评估在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可以进行灾害易损性的评估。

通过计算不同指标的得分,可以得出灾害易损性的评估结果。

评估结果可以用来判断不同区域的易损程度,以及确定哪些区域需要采取更多的防灾减灾措施。

6. 结果解释和应用最后,需要对灾害易损性分析的结果进行解释和应用。

可以将评估结果制作成图表或报告,以便决策者和相关部门更好地了解研究区域的易损程度。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策略,提高区域的灾害应对能力。

7. 结论灾害易损性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科学有效的防灾减灾策略。

通过数据收集、指标确定、数据处理和分析、易损性评估以及结果解释和应用等步骤,可以得出灾害易损性的评估结果,为灾害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城市灾害易损性及其评价指标

城市灾害易损性及其评价指标

城市灾害易损性及其评价指标唐波;刘希林;尚志海【摘要】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cities are becoming important areas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owever, disasters bring great losses to urban development. By analyzing dimensions and spatial-temporal properties of vulnerability, and based on the summary of current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methods including multi-factor composite function metho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data envelope analysis method, etc. , and combining with the complex system of internal characteristics in urban regions, a reasonable urban disaster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framework is established in 4 aspects as population vulnerability, economical vulnerability, social vulnerability and ecological-environment vulnerability. A disaster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system of 11 indexes as population immigration rate, economic density and so on is discussed. Finally, research of urban disaster vulnerability is proved to be significant in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城市化的加速使城市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同时灾害给城市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通过分析易损性的维度和时空性,并在总结多因子复合函数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等易损性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复杂的城市系统的内部特征,从人口易损性、经济易损性、社会易损性和生态环境易损性4个方面建立适合城市灾害易损性评价的框架;探讨了包括人口迁入率和经济密度等11个城市灾害易损性指标体系.最后指出城市灾害易损性研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灾害学》【年(卷),期】2012(027)004【总页数】6页(P6-11)【关键词】易损性;城市灾害;评价指标【作者】唐波;刘希林;尚志海【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广州510275;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广州510275;中山大学自然灾害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广州510275;嘉应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广东梅州5141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4城市的发展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和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城市灾害与城市发展相伴而生。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评估特定地区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水平,并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以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和减灾措施。

下面是一份标准格式的文本,详细介绍了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内容和步骤。

一、背景和目的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要威胁之一,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自然灾害风险,进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是必要的。

本次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旨在评估特定地区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水平,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二、评估内容1. 自然灾害类型:本次评估将涵盖地震、洪水、风暴潮和台风等自然灾害类型。

根据地区特点和需求,也可以考虑其他自然灾害类型。

2. 风险评估指标:评估将关注人口暴露度、财产暴露度和灾害脆弱性等风险评估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全面了解自然灾害对特定地区的威胁程度。

3. 数据采集和分析:评估将采集和分析相关的数据,包括地理信息、人口统计数据、气象数据、地质数据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揭示地区面临的风险和潜在的灾害影响。

三、评估步骤1. 确定评估范围:首先,确定评估的地理范围,包括特定地区或者特定国家。

同时,明确评估的时间范围,以便对历史数据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2. 采集数据:采集相关的数据,包括地理信息、人口统计数据、气象数据、地质数据等。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进行必要的数据清洗和整理。

3. 分析数据: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统计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分析、风险模型分析等。

通过分析,可以揭示地区的风险水平和潜在的灾害影响。

4. 评估风险指标:根据评估内容中提到的风险指标,对特定地区的人口暴露度、财产暴露度和灾害脆弱性进行评估。

通过评估,可以了解自然灾害对特定地区的威胁程度。

5. 制定建议和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和减灾措施。

建议和措施可以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建造物抗震设防、防洪工程建设等,以降低自然灾害风险。

四、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 背景和目的:介绍评估的背景和目的,明确评估的范围和目标。

层次分析法在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在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在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铁永波;唐川;周春花
【期刊名称】《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年(卷),期】2005(016)004
【摘要】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是城市灾害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立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体系对增强城市灾害管理能力和提高政府部门对灾害的应急响应能力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调查法合理地确定了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起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模型.该方法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很好地解决城市应急能力评价的定量问题,同时,还可以克服主观随意性,从而提高对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客观性,为城市安全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总页数】5页(P433-437)
【作者】铁永波;唐川;周春花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昆明,650092;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成都 610059;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昆明,65009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4
【相关文献】
1.层次分析法在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中的应用 [J], 黄欣欣
2.层次分析法在闽江口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中的应用 [J], 李景
3.层次分析法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J], 郑传新;刘远;李向红;赵洁妮
4.基于GIS的层次分析法在同德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中的应用 [J], 臧丽萍;山永祥;孔逊
5.层次分析法在线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J], 李云杰;屈飞行;杨梓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灾害易损性评估与减灾规划

灾害易损性评估与减灾规划

灾害易损性评估与减灾规划在面临日益频繁和严重的自然灾害威胁下,灾害易损性评估与减灾规划成为了当今社会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降低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们必须全面了解不同地区的易损性,并制定科学有效的减灾规划。

一、灾害易损性评估灾害易损性评估是评估特定地区或特定群体对灾害的脆弱性程度的过程。

它主要包括对人口、建筑、基础设施、经济、环境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灾害易损性评估,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地区或群体在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中所面临的风险程度,为减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1. 人口易损性评估人口易损性评估主要侧重于对居民的脆弱性评估。

主要考察因素包括年龄结构、教育程度、经济状况、社会保障制度等。

例如,老年人和孕妇都是人口易损性较高的特殊群体,他们在面临灾害时需要特别关注和照顾。

2. 建筑物易损性评估建筑物易损性评估主要考察建筑的质量、结构和抗震能力。

不同的建筑物在面临不同自然灾害时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地震中,抗震指标更高的建筑物相对来说能更好地抵御地震的影响,减少人员伤亡。

3. 基础设施易损性评估基础设施易损性评估主要考察各种基础设施的承受能力。

例如,电力系统、供水系统和交通系统都是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它们的易损性会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行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评估基础设施的易损性,有助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增强。

二、减灾规划与实施减灾规划是在灾害易损性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具体问题制定的一系列减灾措施的计划。

通过减灾规划,可以降低灾害造成的伤亡和经济损失,并提高社会的抵御灾害的能力。

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减灾规划的核心在于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责任主体,规范减灾行动。

例如,制定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加强对建筑物抗震能力的检测和监管;制定应急救援法规,明确地方政府和应急机构在灾害发生时的职责和任务。

2. 建立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减灾规划要求建立完善的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

通过使用现代化的监测技术,例如地震监测、气象监测等,以及智能化的预警系统,可以提前预警,减少灾害对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城市灾害风险评估与规划

城市灾害风险评估与规划

城市灾害风险评估与规划灾害是指极端自然事件造成的损害、破坏或悲剧性结果。

城市灾害风险评估与规划是帮助城市从容应对和减轻灾害风险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城市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实施,并重点介绍灾害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第一部分:城市灾害风险评估城市灾害风险评估是为了理解和度量城市所面临的各种灾害风险,并据此确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评估方法:1. 社会经济影响评估这种方法通过分析灾害对城市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进行灾害风险评估。

其中包括灾害对人口、基础设施、经济产值和就业机会等方面的影响分析。

2. 多指标综合评估该评估方法根据一系列指标和参数,综合考虑灾害的潜在危险性、脆弱性和暴露性。

通过对这些指标进行权衡,可以获得一个全面的城市灾害风险评估结果。

3. 空间分析技术空间分析技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将城市的空间数据与灾害风险因素相结合。

这种方法可以精确定位和描述潜在的灾害风险区域,提供基于空间的决策支持。

第二部分:城市灾害规划城市灾害规划是为了减少灾害损失、提高城市抵御能力和恢复能力,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进行对策的制定和实施。

1. 基础设施规划基础设施是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城市灾害规划中,需要考虑建设抗灾能力强的基础设施,如抗震建筑、排水系统和通讯网络等。

此外,还需要制定紧急管理和应急预案,以便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快速响应。

2. 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是确保城市有序发展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

在灾害规划中,需要避免在潜在灾害风险区域进行开发,提倡合理的土地利用,减少灾害的潜在影响。

3. 社区参与规划社区参与是城市灾害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与社区居民的互动交流,可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切,并制定相应的规划措施。

此外,社区居民的参与还可以提高灾害预警和紧急反应的效果,提高整个城市的应对能力。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以日本东京都为例,该城市面临地震、台风、洪水等多种自然灾害威胁。

现代城市的地震易损性及其应对策略

现代城市的地震易损性及其应对策略

现代城市的地震易损性及其应对策略作者:姚保华来源:《上海城市管理》 2012年第5期文 \ 姚保华 \ Yao Baohua \ 上海市民防教育培训中心主任,教授级高工导读:城市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地震是严重危及人民生命财产的突发式自然灾害。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随着人口的愈加集中和经济集约化程度的越来越高,在遭受地震袭击方面,现代城市变得越来越脆弱。

深入研究城市地震易损性、有效降低地震灾害风险、科学制定地震应对策略和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以更大程度地保障城市的安全运行和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关键词:防震减灾;脆弱性;易损性;对策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2.05.009一、城市地震灾害与易损性(一)城市地震灾害及其特点1、城市地震城市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震是严重危及人民生命财产的突发式自然灾害,巨大的地震灾害大多集中在城市地区。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据统计,41%国土面积、50%城市、67%特大城市位于V I I度以上高危险区,即23个省会城市、2/3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位于V I I度或以上的高危险区[1]。

2、城市地震灾害的特征当今社会日益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改变了社会的易损性,特别是随着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城市变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高科技综合体,致使在遭受地震袭击方面,变得越来越脆弱,城市地震灾害损失亦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城市地震灾害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其一,城市震害损失巨大。

城市建筑物密集,产业集聚,一旦遭到地震破坏,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

同时,城市人口密度较高,地震人员伤亡的概率也相对较大。

其二,城市地震次生灾害严重。

现代城市是靠生命线工程(如供水、供电、输气、交通、通信等)来维持运转的,这些工程的脆弱性是造成城市地震脆弱性的主要因素。

城市防洪救灾的灾情监测与评估

城市防洪救灾的灾情监测与评估

城市防洪救灾的灾情监测与评估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防洪救灾是保障城市安全、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工作。

而如何进行灾情的监测与评估,则是防洪救灾工作的基础和关键所在。

本文将从城市防洪救灾的必要性、灾情监测与评估的目标、方法和技术、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论述和分析。

一、城市防洪救灾的必要性城市作为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其发展规模和人口密度均远高于农村地区。

然而,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不利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例如随意填埋土地、过度开发草地和湿地等,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城市的自然水循环,还有可能导致灾害的发生。

因此,城市防洪救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灾情监测与评估的目标灾情监测与评估旨在及早掌握灾情信息、准确判断灾害程度,以便及时调动救援力量、做出恰当的决策。

其主要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迅速了解灾害情况:通过灾情监测,可以收集到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灾区面积等基本信息,为灾害救援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2. 准确评估灾害程度:通过灾情评估,可以对灾害造成的危害进行准确评估,判断灾害对城市基础设施、人员财产等的影响程度。

3. 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灾情监测与评估的结果,能够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灾害应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更好地避免和减轻灾害的损失。

三、灾情监测与评估的方法和技术灾情监测与评估的方法和技术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与技能,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 水文监测技术:通过监测降雨量、江河水位、蓄水容量等水文指标,可以对洪水的形成、演变和动态变化进行实时监测。

2. 遥感技术:通过卫星遥感图像的获取和分析,可以远程了解灾害范围和影响,对城市进行快速评估。

3. 气象预警系统:依靠气象预报和预警,可以及时发现灾害险情并进行预测和评估,从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4. 物联网技术:利用物联网传感器的安装和数据采集,可以实现对城市防洪设施、建筑物安全等方面进行实时监测。

四、应对策略灾情监测与评估的结果直接影响到救灾效果和灾害损失的大小,因此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以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和精确性。

城市自然灾害定量评估方法及应用

城市自然灾害定量评估方法及应用

4、注重实践和应用
4、注重实践和应用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最终要应用于实践,为制定政策和措施提供支持。未来发 展中,将更加注重评估结果的实际应用效果,通过实践验证和完善评估方法和技 术。
4、注重实践和应用
总之,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的研究是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内容。 通过不断完善和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灾害风险状况, 为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提供有力支持。
2、数据驱动和智能化
2、数据驱动和智能化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据驱动和智能化将成为自然灾害风险 评估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可以更准确地了解灾害发生的规律 和趋势;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评估的效率和准确性。
3、精细化评估
3、精细化评估
随着人们对自然灾害风险认识的深入,精细化评估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 势。精细化评估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风险状况和需求,为制 定更加精准的应对策略提供依据。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越来越受到。 本次演示将对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概述当前的研究状况、 方法、应用和未来展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引言
引言
城市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灾害性事件,如地震、洪水、台风、暴 雪等。这些事件往往会对城市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和环境损失。因此,城市自 然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旨在探讨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 基本概念、方法、应用和未来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五、结论
五、结论
城市自然灾害定量评估方法为政府决策、社会公益和保险等领域提供了重要 的科学依据和支持。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 和改进。未来,随着遥感技术、GIS技术、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定量评估 方法将在城市自然灾害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需 要我们不断努力和探索。

灾害易损性分析报告

灾害易损性分析报告

灾害易损性分析报告灾害易损性分析报告一、背景灾害是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自然风险,它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和损失。

为了有效地降低灾害的发生和损失,必须对灾害危险性和城市区域易损性进行科学监测和预测,及时掌握可能引起灾害的地质、气象、水文等方面的变化情况,针对性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因此,本文将对灾害易损性分析进行详细说明。

二、导入灾害易损性是指区域内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所受到的灾害威胁的脆弱程度。

易损性高的区域,发生灾害时受灾程度和损失将更加惨重,而降低易损性则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灾害的危害范围。

灾害易损性分析是对受灾区域相关要素信息的综合分析和评价,是一种对区域脆弱性的综合分析方法。

三、指标选择及评价方法灾害易损性分析,可以从灾害发生的自然属性、社会经济属性、城市规划建设属性等多个方面入手。

在指标选择上,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常用的一些指标进行评价,这些指标应当具有代表性,能够全面反映受灾区域的特点和脆弱性。

1、自然属性指标(1)地质条件:包括区域地形、地质构造、土层厚度、岩性等自然属性,作为判断土地承载力、地形地貌稳定性、山体滑坡、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危险的决定性因素。

(2)气象条件:指受灾区域年均气温、年降水量、气候类型等自然属性,作为判断洪涝、干旱、风灾等气象灾害发生危险的决定性因素。

(3)水文条件:主要包括河流、水库、山泉、地下水等湿地环境,归纳总结出内涝、洪涝等灾害的易损分析指标,为提出治理建议提供数据支持。

2、社会经济属性指标(1)财产、资产:指受灾区域内房产、土地等不动产及财物等有形无形资产,受灾程度常直接影响受损资产的价值。

(2)人口密度:指每平方公里区域内人口数量,是分析人口集聚性和空间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3)教育程度和医疗水平:指受灾区域内常住人口的教育程度和医疗水平,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反映一个区域的承受及恢复能力。

3、城市规划建设属性指标(1)城市化率:反映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该指标越高,随之而来可能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也就越严重。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灾害分析及对策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灾害分析及对策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灾害分析及对策作者:唐波来源:《城市与减灾》 2014年第5期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资源与城乡规划系唐波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再次成为议题。

城市化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可城市安全的问题更加严峻。

城市灾害与城市化密切相关,笔者对城市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和特点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从城市灾害机制研究、城市规划和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等三方面提出对城市灾害管理的相关建议。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经说过:“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影响21 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两件大事。

”正如他所说,中国城市化的飞速发展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主要平台。

2014 年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4-2020)》中指出:从1978-2013 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从1.7 亿增加到7.3 亿,城镇化率从17.9% 提升到53.7%,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城市数量从193 个增加到658 个,建制镇数量从2173 个增加到20 113 个。

与此同时,城市化为我国现代化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区域协调发展、城乡统筹等各个方面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动力。

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群、经济区、都市圈等新兴城市空间结构不断涌现,为城市多元发展和城市转型创造了机会。

可是,在城市为我们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未雨绸缪,为城市安全出言献策。

无论城市如何发展,我们都要追寻城市发展的本质,城市如何可持续的发展和展现它应有的活力,城市治理和城市安全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可是当前城市灾害的不断涌现,不得不让我们重新认识城市灾害。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每年因为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0?3000 亿元,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6%,而这些损失大部分都集中在城市,城市成为现代自然灾害中巨大而脆弱的承灾体。

城市灾害类型城市灾害就是以城市为承灾体的灾害,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城市灾害涉及的内容和种类甚广。

新型城镇化下珠江三角洲城市灾害应急管理——基于易损性空间格局差异

新型城镇化下珠江三角洲城市灾害应急管理——基于易损性空间格局差异

2 S u n Y a t - s e n U n i v e r s i t y , S c h o o l o f G e o g r a p h y a n d P l a n n i n g , G u a n g z h o u 5 1 0 0 0 0 , C h i n a )
2 0 1 5 年第2 期总第3 9 期
2 01 5 N O. 2 S um . No . 39
Pu bl i c Se c u r i t y
公 共 安全
中国公共安全 ・ 学 术 版
Chi na Pu bl i c Se c ur i t y. Ac a d e my Edi t i o n
m anage m ent . Ac cor di ng t o t he r e s ul t ,es t a bl i s hi ng t he di s a s t e r em e r ge nc y ma na gem e nt s che me i n t he new ur bani za t i on bac kgr ound,Fr om t he popul a t i on m ana gem ent ,c at as t r ophe i ns ur ance s ys t e m ,i nt er nal t r ans por t at i on s ys t em ,
【 关 键 词】新型城镇 化;易损性 ;灾害;应 急管理;珠江 三角洲城市群
【 中图分 类 号】x4 3【 文 献标 识 码 】A [ DOI I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2 - 2 3 9 6 . 2 0 1 5 . 0 2 . 0 0 3 【 文章 编- N - I 1 6 7 2 2 3 9 6 [ 2 0 1 5 ] 3 9 — 0 0 1 1 — 0 7

暴雨灾害的城市脆弱性评估与减灾

暴雨灾害的城市脆弱性评估与减灾

暴雨灾害的城市脆弱性评估与减灾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暴雨灾害对城市造成的威胁越来越大。

尤其是在一些地理位置低洼或排水系统不完善的城市,暴雨灾害的影响更加严重。

为了减少暴雨灾害对城市带来的危害,进行城市脆弱性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减灾措施变得至关重要。

一、城市脆弱性评估的重要性城市脆弱性评估是对城市系统在面对暴雨灾害时的抵抗能力的评估,这对于城市规划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评估城市的脆弱性,可以全面了解城市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为城市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城市脆弱性评估也可以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合理调配资源,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轻暴雨灾害对城市的冲击。

二、城市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城市脆弱性评估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指标体系来衡量城市在暴雨灾害中的脆弱程度。

这个指标体系应包括城市的物质脆弱性、社会脆弱性和经济脆弱性等方面。

物质脆弱性指城市基础设施和建筑物抵御暴雨灾害的能力;社会脆弱性指城市居民的抵御暴雨灾害的能力,如脱贫人口、老年人和儿童等特殊群体的情况;经济脆弱性指城市经济系统在暴雨灾害中的影响程度。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指标,可以综合评估城市的脆弱程度。

三、城市脆弱性评估方法城市脆弱性评估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有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

定性评估主要通过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等方式,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对城市的脆弱性进行评估。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结果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

定量评估则通过收集城市的相关数据,运用数学和统计方法对城市脆弱性进行量化评估。

这种方法科学准确,但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和专业知识的运用。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评估方法或综合运用两种方法。

四、城市脆弱性评估的实践案例目前,世界上许多城市都开始重视城市脆弱性评估,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进展。

例如,荷兰鹿特丹市采用了多层次的脆弱性评估方法,将物质脆弱性、社会脆弱性和经济脆弱性相结合,对城市的洪涝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减灾计划。

另外,美国洛杉矶市通过定量评估,建立了城市的暴雨洪涝脆弱性指数,帮助城市规划部门更好地管理城市的水资源和防洪设施。

灾害损失评估

灾害损失评估
注:失踪人员是指不能准确确定已经因地震致死的人员。
③重伤人数调查 进行地震重伤人数调查和统计。
注:重伤是指需住院治疗才能痊愈的伤情。
④轻伤人数调查 进行地震轻伤人数调查和统计。
注:轻伤是指无需住院治疗的伤情。
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
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从历史上看,主要原 因大概可以分为以下3个方面:
影响地震人员伤亡数量的因素
(1)地震因素; (2)环境因素; (3)作业方式的影响; (4)防范程度的影响; (5)社会救援开展的时间、水平及有效程度; (6)次生灾害的影响。
第三章 房屋结构类型与震害特点
房屋按照建筑材料分类:
1)砌体(砖)结构 2)钢架混凝土结构 3)钢结构 4)生土结构 5)石结构 6)木结构 7)其他(竹楼等)
(iii)地面破坏:地震常常会造成滚石、山崩、滑坡、地裂缝、 地面鼓包、地基沉陷、砂土液化、喷砂冒水等地面破坏现象。
(2)次生灾害
由地震引发的火灾、水灾和有毒物质泄漏等灾害,称为地 震的次生灾害。地震时,由于电线短路、煤气泄漏、油管破裂、 炉灶倒塌等原因,往往造成火灾。1906年美国旧金山8.3级大 地震,全城五十多处起火。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整个市区几乎 全部烧光。
生命线系统特点:
(1)结构类型复杂。 种类繁多,结构复杂, 功能各异;除地面结构外,还有地下或半地下 结构,一些结构还承受液体和气体的作用;
(2)场地影响显著。桥梁、码头、管道等工程 因功能需要无法避开不良场地,故场地条件的 影响更为突出;
(3)考虑地震动空间分布影响。地震反应分析 应考虑地震动空间相关性和结构的空间振动;
环境 农作物
地震灾害的属性特征
1. 地震灾害的必然性与可防御性 2. 地震灾害的随机性和准周期性 3. 地震灾害的突发性 4. 地震灾害的成因多元性和原地复发性 5. 地震灾害的区域性 6. 地震灾害的严重性 7. 次生灾害严重性 8. 灾害防御的困难性 9. 地震灾害防御的社会性、迫切性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一、背景介绍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破坏的不可预测的事件。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自然灾害的频率和影响力不断增加,对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威胁。

为了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进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二、目的和意义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目的是通过对潜在灾害发生地区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分析,以确定灾害风险的程度和可能性。

这样可以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灾害防范和减灾措施,提高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评估方法和指标1. 数据收集:收集与灾害相关的历史数据、气象数据、地质数据等,以了解灾害的发生频率和规模。

2. 风险评估模型:建立适当的风险评估模型,可以是基于统计方法、数学模型或地理信息系统等。

通过模型,可以对灾害发生的概率和影响范围进行定量分析。

3. 风险评估指标:常用的风险评估指标包括灾害频率、灾害强度、暴露度、脆弱性和风险程度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评估灾害的潜在影响和风险程度。

四、评估步骤1. 确定评估区域:根据灾害的类型和可能性,确定需要评估的区域范围。

2. 数据收集和整理:收集与评估区域相关的各种数据,包括历史灾害数据、气象数据、地质数据等。

3. 模型建立: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建立适当的风险评估模型,以定量分析灾害的发生概率和影响范围。

4. 指标计算:根据模型,计算各种风险评估指标,包括灾害频率、灾害强度、暴露度、脆弱性和风险程度等。

5. 结果分析和报告撰写:根据计算结果,分析评估区域的灾害风险情况,并撰写详细的评估报告。

五、案例分析以某地区的地震风险评估为例,通过收集该地区过去100年的地震数据和地质构造信息,建立了地震风险评估模型。

根据模型计算,该地区未来10年内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概率为30%,而发生8级以上地震的概率为10%。

同时,通过分析该地区的暴露度、脆弱性和风险程度等指标,确定了该地区的地震风险程度为高风险区。

城市产业区自然灾害损失评估研究

城市产业区自然灾害损失评估研究

城市产业区自然灾害损失评估研究内容摘要: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各种产业受到的影响各不相同,因此针对各产业区的灾害损失评估对救灾和恢复重建都意义重大。

本文以河北唐山曹妃甸配套产业区为例,首先分析灾害种类,进而分析灾害损失承灾体并提出灾害损失评估模型,最后结合经济统计数据预评估出灾害损失值,以期为防灾减灾提供建议。

关键词:城市产业区自然灾害损失评估城市产业区灾害损失评估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城市化率已达到30.4%,城市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时期。

城市化进程积聚了财富,同时也增加了灾害风险,带来了社会的易损性,城市在遭受灾害袭击时,变得越来越脆弱。

面对无法完全避免的自然灾害,一方面需要加强防灾教育,提高全民应对灾害的能力,修建防灾减灾工程,另一方面应该针对这些典型地区,建立针对产业布局的、较为全面的灾害损失评估数据库。

这既可以在灾害发生后,迅速的估算出灾害损失值,为政府救灾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又可以为政府在灾前进行防灾减灾工程的规划提供参考数据,因此进行灾害损失评估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进行灾害损失评估时,本文首先针对城市产业区进行全面的基础性调查,了解当地的政治、经济、自然等基本情况,收集灾害历史资料,考虑结合城市区位特点,进行灾害种类调查,并考虑城市发展规划,分析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

其次结合灾种调查结论,分灾种进行灾害承灾体分析,分析灾害损失的经济表现形式,再结合灾害经济损失的特点确定灾害损失评估的数理模型,结合地区面板数据进行灾害损失评估与预评估,分析评估结果的合理性。

城市产业区灾害损失评估实例分析(一)背景简介曹妃甸配套产业区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唐海县十里海行政辖区内,西起青林公路,东到青龙河,南到曹妃甸工业区北边界滨海大道,北至十里海养殖场与唐海五农场分界处,总面积约为43.61平方公里,紧邻渤海湾,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特征。

现有居民800多人,目前的主要产业为海水养殖业。

(二)自然灾害灾种调查曹妃甸配套产业区作为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交接带,整体生态环境比较脆弱,面临着地震灾害、风暴潮、海水入侵、地面沉降等多种威胁,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地震灾害和风暴潮灾害。

我国地震综合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_以唐山市为例_刘晓静

我国地震综合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_以唐山市为例_刘晓静

第21卷第6期2012年12月自然灾害学报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S Vol.21No.6Dec.2012收稿日期:2011-12-14;修回日期:2012-02-05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资助项目(2008BAC44B02-0201);防灾科技学院青年科技基金项目(201205)作者简介:刘晓静(1985-),女,硕士,主要从事地震综合减灾能力评价研究.E-mail :liangjingjingabc@163.com 文章编号:1004-4574(2012)06-0043-07我国地震综合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唐山市为例刘晓静1,薄涛2,郭燕1(1.防灾科技学院,河北三河065201;2.北京市地震局,北京100080)摘要:地震综合减灾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面对地震灾害时降低地震破坏和损失的能力。

综合减灾能力越高,表明地震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创伤越小。

科学地评价地震综合减灾能力需要一套系统的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基于经济投入的地震综合减灾能力评价体系,并结合问卷调查,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以及评分方法。

最后以大地震后的新唐山市为例,对其地震综合减灾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

这种简单易行的评价方法对衡量城市、地区乃至全国的地震综合减灾能力都是非常有用的。

关键词:地震灾害;减灾能力;经济投入;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P315.09;F205文献标志码:AIndex system in evaluating comprehensive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capacity in China :taking Tangshan City as an exampleLIU Xiaojing 1,BO Tao 2,GUO Yan 1(1.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anhe 065201,China ;2.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Beijing Municipality ,Beijing 100080,China )Abstract :Comprehensive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capacity reflects the capability of a country or region to re-duce damage and loss of earthquake disasters.The higher the comprehensive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capacityis ,the less the damage and loss induced by earthquake disasters.Scientific evaluation of the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capacity requires a series of indices and corresponding evaluating methods.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research finding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study established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capacity in respect to economic input ,and set up the weights for each index based on question-naires.Then ,disaster mitigation capacity is analyzed with Tangshan City as the example.This evaluation methodwill be of great use for comprehensive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capacity evaluation work of a city ,a region and even the whole country.Key words :earthquake disaster ;disaster mitigation capacity ;economic input ;indexes system地震灾害常常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惨重的人员伤亡,严重阻碍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成为各国和地区密切关注的自然灾害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卷第4期2012年10月灾害学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Vol.27No.4Oct.2012城市灾害易损性及其评价指标*唐波1,刘希林1,2,尚志海1,3(1.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2.中山大学自然灾害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 3.嘉应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广东梅州514105)摘要:城市化的加速使城市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同时灾害给城市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通过分析易损性的维度和时空性,并在总结多因子复合函数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等易损性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复杂的城市系统的内部特征,从人口易损性、经济易损性、社会易损性和生态环境易损性4个方面建立适合城市灾害易损性评价的框架;探讨了包括人口迁入率和经济密度等11个城市灾害易损性指标体系。

最后指出城市灾害易损性研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易损性;城市灾害;评价指标中图分类号:X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11X(2012)04-0006-06城市的发展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和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城市灾害与城市发展相伴而生。

无论是印度洋海啸还是“卡特里娜”飓风,也无论是中国南方冰雪灾害还是汶川地震,灾害不只是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多的是让我们对灾害进行了新的反思和审视。

在这些灾害中,城市作为一个巨大而脆弱的承灾体,造成的破坏和损失可想而知。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加速,灾害对于城市这个独特的自然—经济—社会系统的冲击和影响也逐渐呈现出一种动态、复杂和不确定的特点[1]。

因此,城市应对灾害以及灾后恢复的能力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如何科学和系统地从复杂的城市系统中探讨城市具有的抗灾和防灾能力,是国内外城市灾害研究的主题之一,已取得不少成果。

Sherbinin研究了孟买、里约热内卢和上海三座沿海城市的未来气象灾害,并为其今后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2];Armas分析了罗马尼亚加勒斯特市地震灾害的社会易损性和风险认知[3];Hanson以西非城市为例,评价了基础设施对城市灾害和未来社会发展的影响[4]。

在国内,城市单种灾害系统研究出现在1970年代,金磊、王绍玉、冯百侠等学者在城市灾害学科建立、城市灾害学的构成要素、理论方法、学科研究建议和城市灾害管理方面作出了贡献[5-8]。

不管是研究城市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灾害,易损性都是构成灾害风险的重要部分。

1990年以来,易损性逐渐成为灾害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和国际社会发展减灾策略的一个中心议题。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DNDR)中将“资源和环境的易损性”列入21世纪国际减灾面临的5个挑战性领域之一。

全面、合理和系统的易损性评价不仅成为风险评估的核心因素,也是国际社会解决贫困、人口、发展和环境问题的基础[9-10]。

研究城市灾害易损性,能够发现城市灾害风险管理中的缺陷,从而能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易损性的属性与特征易损性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从广义上来理解,易损性即潜在的最大损失。

在自然灾害领域的研究中,易损性被定义为暴露程度、应对能力和压力后果的综合体现[11];在社会科学中,易损性被认为是决定人们(单独个人、群体和社区)应对压力和变化能力的社会经济因素[12]。

所以,综合自然灾害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对于易损性的研究,可以认为易损性是承灾体面对自然或社会环境中的压力或扰动可能造成的损失以及对这些压力和扰动的应对与适应能力,其中这种能力被认为是易损性的决定性因素,也在减少易损性政策中处于核心地位[13]。

为了科学地理解易损性,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1易损性的研究维度易损性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并且在测度和分类方面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

2007年,Fussel在研究中认为,易损性的研究要注意两个相互独立的维度:范围和知识域[14]。

这里的范围是指承灾*收稿日期:2012-02-17修回日期:2012-03-29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10171110001)作者简介:唐波(1988-),男,湖南衡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灾害风险评价研究.E-mail:tballen196@通讯作者:刘希林(1963-),男,湖南新邵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地貌灾害过程及评估和预测的科研和教学工作.E-mail:liuxilin@4期唐波,等:城市灾害易损性及其评价指标体的内部因子和外部因子,包括地域和对象。

所以在研究易损性时,要明确是研究一个点,还是一个社区,或者是多个地区以及国家甚至世界范围;同时也要说明农村、城镇、城市、城市群或者经济区等不同研究对象。

知识域是指易损性因素所属的知识领域。

这就要求在易损性研究过程中,要指明易损性的属性,因为影响易损性的因素所属的知识域是有差异的。

例如城市灾害的易损性研究过程中包括人口易损性、社会经济易损性和生态易损性等因素,人口易损性与人口动力学相关,社会经济易损性则与社会和经济学联系,生态易损性就要涉及生态学知识,而这些易损性因素属于不同的科学领域。

1.2易损性的时间性易损性是承灾体(社会、区域和人群)应对灾害的一种能力,并且这种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决定的[15]。

所以,不同承灾体的易损性是不同的,而且相同承灾体在不同时间的易损性也不相同,这就反映出易损性的时间性,它不是静止的,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16]。

所以时间性表现为在不同的时间段中,同一个地方的易损性是存在差异的,这就涉及到当前的易损性和未来的易损性。

刘希林在泥石流易损度评价中,认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财产和人口)与泥石流易损度的关系是一种非线性关系,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17]。

Adeniyi在研究尼日利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易损性时,就把未来城市人口和城市化水平纳入易损性评估因素之中[18]。

1.3易损性的空间性易损性的空间性主要表现为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易损性,以及乡村和城市的易损性的差异。

程晓昀在研究江苏省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时,发现2000-2008年江苏省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存在明显的空间格局差异[19];刘毅等在评价我国自然灾害区域脆弱性时,认为脆弱性水平与地区经济水平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经济发达的地区脆弱性相对较低[20];王静爱利用城市化综合指数(CL)和自然灾害密度(QC),运用图谱模型和反馈程序等方法,在数字地图技术的基础上,将我国划分为沿海城市灾害地区、东部地区城市灾害区和西部城市灾害区3部分、15个次区域和22个单元,用来表明我国城市自然灾害空间分布差异[21]。

2易损性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方法2.1影响因素影响易损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自然、政治、社会、经济、文化以及人的行为态度在某种程度上都会影响研究对象的易损性。

例如建筑物达不到防灾要求、政府灾害风险管理水平不足、公众风险意识比较淡薄等都会使易损性增大。

根据Turner框架[22],本文主要从暴露程度、敏感程度和恢复力三个方面来分析易损性的影响因素。

(1)暴露程度暴露程度是易损性的表现形式,指的是某个体、群体或系统在特定的压力或者冲击下表现的接触程度[23],通常运用暴露元素(exposure)来说明危险地区的暴露程度。

根据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UNISDR)的定义:暴露元素是指位于危险地区易于受到损害的人员、财产、系统或者其他成分,可以用某个地区有多少人或者多少类资产来衡量。

具体来讲,暴露程度应该是研究对象的组成部分(个人、家庭、财产、生态系统等)面对灾害的状态。

所以暴露程度不仅与致灾因子本身的特性有关,如灾害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也同时与组成部分的特性有关,如人口数量、年龄结构、人口素质和职业构成等有直接的联系。

(2)敏感程度敏感程度主要表述承灾体应对灾害影响的能力,指的是承灾体受压力或者扰动的影响程度。

在Turner框架中,认为敏感程度与社会/人力资本(人口数量、社会机构和经济结构)和环境条件相互作用有关[22]。

例如,城市应对灾害的敏感程度与城市灾害效应放大化有关。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经济和空间出现了明显的集聚性,大都市圈的形成和城市群的出现都是城市集聚性特征的产物,一旦灾害发生,就会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主要灾害引发次生灾害,直接损失引起间接损失,单种灾害变为多种灾害,小灾酿成大灾等。

城市灾害效应的放大化是非线性的,城市灾害的发生会呈现一种链式反应。

例如,2008年我国南方的低温雨雪冻害引起电路问题,导致铁路交通等运输受到制约,滞留旅客数量不断上升,居民水电资源得不到保障,医院骨折病人大增,各种物资的缺乏带来物价上涨,产生了诸多次生灾害和间接损失。

(3)恢复力恢复力通常看成是易损性的对立面,指的是承灾体对灾害的抵御而对自身功能与结构不产生破坏的能力[24]。

广义的恢复力包括系统抵抗致灾因子打击的能力(静态部分)和灾后恢复的能力(动态部分)两个方面,恢复力对灾害系统存在一种正反馈机制[25],也可以这么说,恢复力看成是承灾体对灾害的一种“弹性”和适应能力。

恢复力的研究包括工程恢复力和生态恢复力两大部分,其中的生态恢复力强调的是系统功能的延续[26]。

所以把生态易损性看成是易损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因为生态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能够有效抵御、吸纳和承受灾害并从中恢复适应的能力。

研究表明,一个科学合理的城市用地规划和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在城市防灾减灾中占重要的地位[27]。

2.2易损性研究的主要方法随着国内外研究的深入,自然灾害易损性研7灾害学27卷究的方法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但学者们也认识到学科交叉对于研究的重要性。

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背景各有特色,在研究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数理统计方法和社会学方法,涉及到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理论。

例如,1980年于光远先生提出的灾害经济学,在灾害损失和减灾机制问题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28-29],其中的生产函数模型、投入产出模型、一般均衡模型和社会核算矩阵模型在灾害对于国民经济影响的分析中不断得到发展[30-31],同时计算机手段和其他技术手段也已成为近年来易损性研究方法的趋势。

下面对国内外灾害易损性的主要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旨在为探讨城市灾害易损性的研究框架和评价指标提供借鉴。

(1)多因子复合函数方法刘希林在泥石流易损性(度)研究中,认为灾害承灾体数目和影响易损度的因子众多,应该用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和易于定量化的原则来找出承灾体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因子和评价指标,由此将易损度分为4类:物质易损度、经济易损度、环境易损度和社会易损度,再将4类易损度通过赋值转换公式转换为财产指标和人口指标,用来进行单沟泥石流易损度和区域泥石流易损度评价,为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32-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