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孔子学当老师

合集下载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引导语:古代,教师职业并不是一个风光无限的职业,但孔子为什么能做的有滋有味,还让自己的职业思想在两千年后依旧让后来者传诵。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希望你喜欢!【篇一: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在《跟孔子学当老师》一书的卷首语上这样写到:师者,永怀“教学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在本书中作者用清晰活泼的笔调,对孔子的教学及《论语》给出了自己的解读。

其间旁征博引,用钱穆、章太炎等学术大师关于孔子的研究来印证自己的观点,给人印象深刻,让人在会心的微笑中完成一次愉快的心灵之旅。

“大教教心”;学第一,教第二。

对学生的爱,尽在“授之以渔”。

读了《跟孔子学当老师》,让我们有机会跟随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时空来审视自己从事的职业—当老师,以及怎样才能做一名好老师。

“心中有爱”。

人活在世上,只要心灵不死,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做自己所爱做的事情。

孔子的非凡之处他竟然将自己的生命之爱献给了被许多人忽视的教学,竟通过教学找到了让其心动的归宿。

从三十岁执其教鞭开始直到去世,孔子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教学。

他对教学无限的爱超越了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本身,让众多的弟子紧紧围绕在他的周围,努力求学。

“学”仍是教师的第一命根。

有了很好的“学”才会有很好的心去教。

要培养学生学习,教师自己首先要学习,并随时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体会和自己的学生交流。

“学而时习之”决不仅仅是让学生好学,而是需要教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诠释如何“学而时习之”,用自己的努力求学和不息探索,为学生的求学、正心做榜样和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人生道路。

这反过来又会激励教师终身求取学问,端正品行,从而将教学引入“教学相长”的正确轨道。

孔子快到五十岁时依然真诚地对学生说自己还没有明确人生的真谛,仍会犯错,所以要再积累几年,准备从五十岁的时候钻研没有几个人能够读懂的《易》,使自己能够成为“在《易》里面读的人”“真正的教育是教心”。

大教教心正是中国历代优秀教师或读书人秉持的优良传统之一。

(中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读《跟孔子学当老师》(中卷)

(中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读《跟孔子学当老师》(中卷)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读《跟孔子学当老师》有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四书五经中《论语》的开篇。

初中时,课本注解告诉我,‘学习了知识或者技能,然后经常的复习,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么?’而现在更为人们所认可的,就是‘学过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实践它,不是也很愉快吗?’中卷“静心感受孔子的教学之恋”中,讲到关于作者妻子对其讲述,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读书中,遇见的两位很厉害的老师,喜欢把自己的“学”传授给学生。

所谓“学”,好像也有很多种解释和意义。

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这是生活中榜样的“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是生活中的“学。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这是教师工作中的“学。

”无论哪种“学,”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师者,人之模范。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育工作根据教书育人的宗旨对教师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也是每一位进入师范院校的学生,从入校第一天就如雷贯耳的教导。

记得在准备《落叶树和长青树》这节活动时,我准备了一些问题询问班里的孩子们。

“你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问题刚刚抛出,孩子们都积极主动的分享自己的想法。

有的说喜欢春天,因为阳光很暖和,有的说喜欢夏天因为可以吃冰淇淋……班级黄美莉老师举手示意,想要分享自己的讲述,也给予孩子一种表达分享的方法。

她说,“我喜欢春天,因为小花都开了;我喜欢夏天,因为可以穿漂亮的裙子;我喜欢秋天,因为水果蔬菜都成熟了;我喜欢冬天,因为可以堆雪人、打雪仗。

我喜欢一年中的每一个季节,因为他们都很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自此以后,孩子喜欢的季节更加多样,表达也更丰富,每个孩子的表述都不单单只是一个季节,喜欢的原因也变得更加多样。

“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是《指南》中艺术领域的目标,一个简单的示范,带来的影响何其深远。

跟孔子学做老师心得体会

跟孔子学做老师心得体会

跟孔子学做老师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教师,我的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思维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秉承孔子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

通过与孔子学习,我深刻体会到做一名好老师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首先,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培养。

孔子说过:“教学相长,德行优美。

”我认为,教学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每一节课上,我都会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鼓励他们自主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我相信,只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使他们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智慧。

其次,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

孔子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他认为“人教之以仁。

”我也深信,做一个好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品德。

在我的课堂上,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让他们明白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优秀人才,不仅要有卓越的才智,还要具备高尚的品德。

此外,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

孔子强调“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我在教学中注重了解每个学生的情感需求,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我会尽力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安全和被尊重。

我相信,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最后,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孔子说:“有教无类。

”这句话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权利,并且应该得到平等的教育。

作为一名老师,我将不分贫富、不论男女,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

我愿意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教育,实现自己的梦想。

总之,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理念,我深刻认识到做一名好老师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在教学中,我将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

我将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和付出,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同时,我也将不断反思和提升自我,不断学习和进步,做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好老师。

4 跟孔子学当老师

4   跟孔子学当老师

走近孔子读完《跟孔子学当老师》,感慨颇多。

真的感谢学校领导独具慧眼,给我们推荐了周勇博士的这本好书。

而每每读着读着便发现自己脑中杂乱无章读不下去需要再次回头重温时,我更是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羞愧。

说实在的,读了两遍,我才随着周勇博士这趟温暖旅程勉强认识了笼罩在圣人光环下的平凡的孔子。

一、好学的孔子。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孔子一直是代代中国人尤其是读书人膜拜的偶像。

中国人对孔子的推崇几乎达到了神的层面。

自周敬王四十二年鲁哀公尊其为“尼父”始,至清朝顺治二年被称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止,孔子先后被21代皇帝神化。

当然,孔子也曾被“鬼化”过一百多年。

然而,读完这本书,我眼前出现的不是“神”,也不是“鬼”,我看到是一个与我们普通人一样的真实的孔子。

只不过,他比我们很多人要更好学。

《论语》中有话为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的确,孔子的一生都在学习。

另一个最好的佐证便是《论语》开篇的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据史料记载,二十六岁的孔子曾拜郯国国君郯子学习古代职官制度典籍历史等情况,并对郯子的学问赞不绝口。

另外,孔子还曾向春秋时代音乐大师苌弘学习音乐理论和天文知识,向与他同时代的乐官襄子学习古琴,襄子甚至一生也没见过像孔子那样学琴的人。

《三字经》中有一句话:昔仲尼,师项橐。

古圣贤,尚勤学。

孔子向项橐的这个事例则可以证明孔子的“不耻下问”,因为项橐当时只有七岁,而孔子则因佩服其才华而向其行礼。

周勇说:“学”是孔子借以安身立命的生活方式,身为教师的孔子是一个最疯狂的“学“迷。

而实际上,孔子是学无定师,属于自学成博学类。

我们印象中的孔子可能更多的是相当于现在的思想品德老师或哲学老师的形象。

而实际上,孔子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六年级的课文《孔子游春》中有这么一段话:“绿草如茵的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着,有的坐着。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八篇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八篇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八篇【篇一: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在《跟孔子学当老师》一书的卷首语上这样写到:师者,永怀“教学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在本书中作者用清晰活泼的笔调,对孔子的教学及《论语》给出了自己的解读。

其间旁征博引,用钱穆、章太炎等学术大师关于孔子的研究来印证自己的观点,给人印象深刻,让人在会心的微笑中完成一次愉快的心灵之旅。

“大教教心”;学第一,教第二。

对学生的爱,尽在“授之以渔”。

读了《跟孔子学当老师》,让我们有机会跟随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时空来审视自己从事的职业—当老师,以及怎样才能做一名好老师。

“心中有爱”。

人活在世上,只要心灵不死,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做自己所爱做的事情。

孔子的非凡之处他竟然将自己的生命之爱献给了被许多人忽视的教学,竟通过教学找到了让其心动的归宿。

从三十岁执其教鞭开始直到去世,孔子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教学。

他对教学无限的爱超越了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本身,让众多的弟子紧紧围绕在他的周围,努力求学。

“学”仍是教师的第一命根。

有了很好的“学”才会有很好的心去教。

要培养学生学习,教师自己首先要学习,并随时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体会和自己的学生交流。

“学而时习之”决不仅仅是让学生好学,而是需要教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诠释如何“学而时习之”,用自己的努力求学和不息探索,为学生的求学、正心做榜样和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人生道路。

这反过来又会激励教师终身求取学问,端正品行,从而将教学引入“教学相长”的正确轨道。

孔子快到五十岁时依然真诚地对学生说自己还没有明确人生的真谛,仍会犯错,所以要再积累几年,准备从五十岁的时候钻研没有几个人能够读懂的《易》,使自己能够成为“在《易》里面读的人”“真正的教育是教心”。

大教教心正是中国历代优秀教师或读书人秉持的优良传统之一。

虽然孔子自己未提出“大教教心”这样的说法,但孔子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教人如何体贴“仁心”。

培养“圣人之心”正是朱熹为什么从事教学的根本理由。

跟孔子学做老师心得体会

跟孔子学做老师心得体会

跟孔子学做老师心得体会在跟孔子学做老师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他的智慧和教育理念的卓越。

以下是我学习孔子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孔子强调了德行和品德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合格的老师首先要具备高尚的德行和良好的品德,以身作则才能有效地教育学生。

在实践中,我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榜样,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

当我成为学生们的榜样时,他们会更容易接受我所传授的知识和价值观。

其次,孔子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自己独特的天赋和优势。

因此,作为老师,我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关注他们的兴趣和特长,并帮助他们发掘和发展自己的潜力。

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让他们实现个人价值。

孔子还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

他认为,知识改变命运,只有通过知识的积累和学习,人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和修养。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时刻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取和学习进度,鼓励他们广泛阅读、积极思考,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我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通过学习和研究,保持自己的知识更新。

此外,孔子还非常注重人际关系的建立。

他认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教育来说至关重要,无论是与学生、家长还是其他教师的交往,都需要建立和谐互信的基础。

在教学中,我学会了倾听和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意见,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

同时,也与其他教师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共同进步,相互学习。

最后,孔子非常重视教育的目标。

他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品德优良、有才华并且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在我的教学中,我时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教育,我希望能够培养出具有高尚品德和丰富知识的学生,他们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

总而言之,跟孔子学做老师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

通过学习他的理念和思想,我不仅更好地了解了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还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这些理念对于我成为一名更好的老师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帮助我更好地面对教育工作中的挑战。

我将继续坚持孔子的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自己,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跟孔子学当老师 读后感

跟孔子学当老师 读后感

跟孔子学当老师两千多年来,解读《论语》的人有许多,近年来更是争谈《论语》。

但在这片喧嚣中,站在教师的立场来解读《论语》的作品少见,尤其是带着教师的喜怒哀乐走进《论语》的,更是微乎其微,让人觉得,与种种已被挖掘出来的“微言大义”相比,似乎教师的喜怒哀乐不在《论语》之中。

但事实上,没有哪本经典著作像《论语》那样,生动细腻地刻画了教师的喜怒哀乐。

甚至让人觉得,一名不辱使命的教师所可能拥有的一切生命体验与心灵秘密都被《论语》点透了。

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的周勇博士的《跟孔子学当老师》一书就是从教师的视角来解读《论语》。

作者以质朴简约的笔调、别具一格的叙述,描摹了一个个感人至深且意味深长的孔门教育场景、故事、细节,阐述了蕴含在《论语》中的教育智慧,让我们意识到,教学就是爱,就是专注,就是彼此扎根的师生情谊,就是通达人世、响彻人间的文化之旅。

书的封面印着一行小字:师者,永怀“教学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

这本书并没有严格的体例,自由本身就是思想的乐园。

如同于丹的《论语》心得,这本书有这方面的大气。

这其实是作者的自信,不循规蹈矩,不耿耿于怀于考据,活读《论语》,妙解孔子。

循规蹈矩难有真情,更难有激情;不耿耿于怀于考据和历史的真实,才给我们自由解读的无限空间和个性的张扬,从而完成了孔子和自我的思想对接。

所以,这本书与其说在写孔子,不如说是写如何从孔子思想中汲取营养,丰厚自我。

这本书分为上、中、下三卷。

上卷——教学,有如柏拉图式的爱情。

这是用西方的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来与孔子进行类比。

的确他们两位古人之间有着不少相通之处,就说在对待教学的态度方面,两位圣者都有虽是异国之人,但却是“殊途同归”的结果。

那就是一种对教育的纯粹之情,一种对教育的痴迷之心,一种对教育的九死未悔的执着。

“我们有的,孔子没有”,“孔子有的,我们有吗?”这是书中的第一、第二篇的标题,颇有古人问天的意味。

在知识经济年代,我们拥有的物质条件,在孔子所处的年代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孔子的“孤独”的精神,我们有吗?我们有的,应该说,我们或许没有经历过那样的绝境,因而我们没有发现或发掘出自己的精神潜力。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4篇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4篇

跟孔子学当教师4篇跟孔子学当教师4篇跟孔子学当教师1 无论是历代封建皇帝,还是驰骋于历史浪尖的国学大师,抑或滚滚红尘里的芸芸众生都崇拜孔子和孔子的思想之精华,经久不衰。

孔子是劳顿的、寂寞的。

他鞍马劳顿去各诸侯国宣传自己的仁义之道,不辞劳苦,几经周折,食不果腹、遭人辱骂甚至大打出手是常有之事,这些从未改变过先师的意志,他的壮举怎是一个“苦”字了得!他有弟子三千,他要操持弟子思想、学业、品行之事,而且要“因材施教”,这哪是一个“忙”字了得!孔子“恓惶、无奈、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狗”,怎一个“惨”字了得!而比较孔子的劳顿和寂寞,当今教师的苦和繁忙就相形见绌了,孔子经历的,我们没有。

作者在书中称对教学的热爱为“柏拉图式的爱情”,这种比喻太贴切了。

无论是孔子还是柏拉图,他们都有着令人诚服的坚决信仰,令后人千古传送,声声不息。

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最能令人折服的就是他的仁义和教学之道以及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精神或曰信仰。

他的思想、他的行为、他的精神是我们当今教师的“灵魂”或曰“根”。

我们做教师,我们做人,我们传播文化,我们理应先内化这种信仰和精神,然后去从事文化熏陶,即“教书育人”。

不敢奢求孔子的辉煌,但相比于孔子对教书育人的信仰和坚韧,当今教师的种种抱怨就远去了,孔子有的,我们有吗?不久前,网络上曾有“孔子给于丹的情书”和“于丹给孔子的回信”之事,虽属八卦,我理解为,此类皆属众生对孔子思想和精神的不朽关注。

近年来,全国各地有不少朋友向我要孔子《论语》双语版,每每这时内心会涌起一种渴望,细读《论语》,可愿望一直未能实现,我想这应该是自己的愚钝和无知使然。

这次拜读《跟孔子学当教师》真正受益了,所以,对这次读书沙龙活动,我内心充满了感动。

我们教书多年,有没有真正静下心来认真考虑点什么?是否应该真正静下心来心考虑点什么了?坦率地讲我自己没有做到。

向孔子学习教育细节、教育思想、教育行为理应成为我们教师今日和明天的功课,不是吗?跟孔子学当教师2 研读了《跟孔子学当教师》的佳作,掩卷深思,受益匪浅,只感觉自己教学的心旅又多了一份坚决和沉着,跟孔子学当教师。

跟孔子学做老师

跟孔子学做老师

向孔子一样爱我们的学生新的时代,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应该怎样教育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孩子,我们教师应该以何人为榜样,才能引领我们孩子的成长,更好地塑造我们祖国的未来。

这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思考的。

很多人曾说过: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要有一颗“爱心”。

爱教育的心,爱学生的心,爱学校的心。

那心中有爱就能成为一名好老师了吗,不是的,我认为,教师要想成为一名好老师,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向孔子那样。

记得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巴黎宣言》中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而我们教育要想有所创新,教师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更应该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吸取经验。

孔子的思想无论是在教育我们做人做事上要恭、宽、信、敏、惠,在教学上更让我佩服的是他对学生的“爱”。

他的爱不是单纯的父母对孩子的爱,而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的高度认真负责、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严格要求、诚恳善意的提醒。

他对学生的爱可以称得上是无私而伟大。

现在,全世界都在积极宣传并学习研究孔子的思想言行,并用此治理国家、指导自己的行为。

我们作为中国人,作为中国教师、作为孔子故里的家乡人怎能比不上国外人对孔子的重视呢?我们这里是孔子文化的发源地,更应该是孔子文化的发扬地。

这不仅是我们尊重历史文化而且还是继承孔老夫子优秀教育思想的表现。

而对于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我们又能领会多少呢。

虽然拜读过孔子的《论语》,对其中的一些简短而有哲理的语言也反复诵读,但从来没有认识到他所产生的影响,更没有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

其实对于孔子我们是佩服的,甚至是崇拜的,在那个时代他就有那么伟大先进的教育思想,这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

我也曾想,为什么全世界都那么崇拜孔子,都学习并执着研究孔子思想。

孔子到底为什么会让全世界的人所折服,他的著作及思想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智慧,让一批批的学者教授孜孜不倦地研究讨论。

读了跟《孔子学做老师》,我甚至羞于谈起“爱”这个词。

跟孔子学当老师

跟孔子学当老师

跟孔子学当老师一、榜样的力量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论语•子路》《述而》7.20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5、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 《论语•泰伯》二、师生之间的其乐融融8.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

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论语•述而》9.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

前言戏之耳。

”《论语•阳货》10.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

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四、师爱的温暖与感动11.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15.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16. 颜渊死,子哭之恸。

从者曰:“子恸矣。

”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先进》四、因材施教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先进第十一》),五、有教无类〈论语•述而〉》“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六、巴掌和甜枣12.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

”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论语•公冶长》13.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

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论语•公冶长》七、学生对老师的敬意1.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

”子服景伯以告子贡。

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

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于失败中低昂——读《跟着孔子学当老师》

于失败中低昂——读《跟着孔子学当老师》

的” ,可是我们真正去研究过班里 的每个 孩子到底适 合什么方法吗?
“ 如 果人被迫 只顾眼前 的 目标 ,他就没 有时 间去展望整个 生命 。”所 以 ,目前 自己急需 从 “ 被迫 ” 中 解脱 ,寻找一条能够去展望整个 生命 的教育之路 。◎

6 9
哭, 受 了最轻微 的一点点伤 害就要 诉苦 与叫喊 。我们 可以帮助他 、安慰 他, 但 绝不可 以怜悯他 , 因为怜悯使他
们 心理脆 弱, 使他们 受到 一点点轻微 的伤害就 受不住 。
冷酷吗?——英 国绅士 ,他们 的温驯 、 自制 与勇气 ,就是这样锤炼 出来 的。
( 节选 自薛瑞萍 《 薛瑞 萍读教 育理论 》,长春 出版社 ,2 0 0 7 )◎
犹豫 ,不允许逃 避 ,于是 ,我走马上任 ,成 了这个
众 皆承认 的乱班 、差班 的 “ 孩子王 ”。
教过 的三千学生 中,并非个个都是诚 心好 学的 ,真 实的情 况更可能是百分之八十 的学生都不好 学 ,真
正从孔 子那里学到本事 的不过七 十七个 ,而且即使
乱班何 其 乱 ?半 夜上 网者 有 之 ,随 意逃 课者
有之 ,出言不逊 公然顶撞老师者有之 ,不一而 足。
这些学 生也不是个个都诚心好学 。”当读 到这里的
差班何其差 ?成 绩跌 到谷底 ,所有 的科任教师无 可 奈何 ,任其 发展 ,不管什么 比赛均为倒数 ,做 事疲 沓 、拖拉成性 。校领导有言 :走过那么多学校 ,见 识 过那 么多班级 ,没见过这样让人头疼 的 ,你 委屈
中。周勇老师从 孔子 的教学生涯 中提炼 出 “ 教 学之 恋 ” ,这四个字如 同闷雷一般在我愁云满 布的心空
骤 然炸响。对教学 ,我有如孔夫子那般 的痴迷 与喜

读跟孔子学当老师有感

读跟孔子学当老师有感

跟孔子学着当个好老师——读《跟孔子学当老师》有感读周勇教授的《跟孔子学当老师》,这让我有了很多的收获。

他把“孔圣人”头上的光环遮了起来,聊天式地带我们走进了作为一个教师的孔子的世界。

结合着我记忆中《论语》的点滴感悟,我把读这个本书后对孔子教育思想的感悟理了出来。

一是有教无类——教育平等子曰:“有教无类。

”(15•39)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

他接收学生不分阶级、不分贵贱、不分地域、不分贤愚,只要虚心向学、只要“自行束修以上”,都来者不拒、“未尝无诲焉”。

他打破教育的等级界限,使平民也能受教育,人人都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最早提倡全民教育及教育平等。

一生弟子三千,而绝大部分是出身“贫且贱”的人。

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

可见“有教无类”意义重大。

现今,我们的教育思想也正是“为了一切的孩子,一切为了孩子”。

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贫富有悬殊、个性有差异、智力也有差别,但每一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学习孔子的“大爱、博爱”,怀有一颗善良、博爱的心,去关注每个孩子,去细心呵护每一颗纯洁的心灵,给每个孩子最适合的教育。

二是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11•22)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3篇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3篇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3篇《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3篇刚读了一本书,周勇博士的《跟孔子学当老师》。

这本流淌着教育智慧的书让我走近了孔子,走进了孔子的生活和思想,掩卷沉思,我们确实应该跟随孔子学当老师。

书的封面印着一行小字:师者,永怀教学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

反观教学现状,中国的家长历来责任心奇强,今天不愿意丧失落榜的脸面,明天更不忍心目睹孩子待岗的痛苦,于是各自使出浑身解数,四处奔波物色名师家教,充分开掘孩子的时间和智力资源,决不允许孩子蹉跎光阴,虚掷年华。

这样虔诚的近乎愚昧的爱,让孩子埋藏了自己的兴趣爱好,熄灭了童年所特有的智慧的火花、创造的灵气,甚至不时演绎出触目惊心的人间悲剧!十年寒窗,学生们牺牲了自己应有的自由连同自己的把戏年华。

一些外表上看上去天真活泼、热情开朗的学生,心中也会充塞着对学习的焦虑、填满对生活的恐惧。

曾经有个成绩优异的孩子这么说:同学们都羡慕我:当班长、成绩好、会弹钢琴其实我也有烦恼。

每天爸爸妈妈轮流管我学习:该做奥数了,该去练琴了,该读名着了一刻也不得闲。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

我们要学孔子的精神:潜心自己的事业,用纯洁的良心成就一份责任,用艰辛的跋涉让教育多几份人性和温暖。

真的希望素质教育不再是浪漫的影像,而是真实的栖息;学校教育能应抹去追名逐利,呈现出生命的润泽。

在我们教师真诚的微笑里,蓄满教育的阳光,让我们一起蹲下身子,弯下腰杆,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声音吧我们学校开展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在活动中,我们与《论语》结缘,与孔子相识。

孔子是万世师表,是金声玉振的集大成者,作为教师的楷模,他令我们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虽然在《论语》的阅读中我已经对孔子有了一些粗浅的了解,但孔子是怎样当老师的?他的教育原那么有哪些?作为老师应该向孔子学什么?这一连串的问题,仍然时时困扰着我。

最近,我终于在《跟孔子学当老师》这本书中找到了部分答案。

跟孔子学做老师

跟孔子学做老师

教育“苦”旅余秋雨先生曾经写过一部散文著作《文化苦旅》,之所以称之为“苦旅”,是因为作者在游的同时,也在探究着景点所隐藏的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对民族、对国家、对人生的一种思考。

虽说是“苦”,但是细细品来,其实是一种最甜最美的享受。

我相信教育也是如此,没有苦,就不会有甜。

我参加工作已经两年多了,在这两年多的工作中,有苦也有甜,我想直到现在,让我仍然保持着对教育工作的热爱的,让我仍然想作为一个教育者继续工作下去的,就是这其中的甜。

教学,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不是一上来就可以得心应手的。

为了让我们这些年轻教师尽快适应工作,市里组织了一系列的培训,并且为我们找了“导师”,这些都对我们的职业化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现在借着“儒学”的东风,我又进一步学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从孔老夫子那里,我又懂得了很多。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从事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虽然他离我们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他的教育思想仍然给我们当代的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启示。

孔子的教育思想体现在《论语》中,当年赵普可以凭半部论语治天下,足可见《论语》中丰富的内涵。

《论语》中的一些教育思想,也让我受益匪浅。

比如“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以身作则”,下面我就从这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体会。

论语中记载着孔子针对学生性格因材施教的经典例子。

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如果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是不是要立即去做呢?”孔子回答说:“你的父亲、兄长都活在世上,你怎么能自己做主张呢?”接着,冉有也问了这个问题,孔子却回答:“当然应该去做!”这时在一旁的公西华很不理解,认为老师讲话前后不一致。

就说:“刚才子路和冉有都问了您同一个问题,您的答复却完全不同,这时为什么呢?”孔子说:“子路遇事轻率鲁莽,胆气过人,所以要抑制他一下,使他谨慎些;而冉有遇事畏缩不前,胆小谨慎,所以要鼓励他去大胆去做。

”这就是“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书心得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书心得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书心得跟孔子学当老师读书心得跟孔子学当老师读书心得1首先感谢学校给我们每位教师发了这本书,开学以来我断断续续的读了周勇博士的《跟孔子学当老师》这本书,它是一本从教师的角度解读《论语》的书籍,要想把它读通透,对我来说是件难事,写读后感更是绞尽脑汁,努力捕捉盘旋于脑海的思考。

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不同的社会制度、教育体制下,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师,我们能向孔子学习借鉴什么?也正是这些让我对孔子产生很大的兴趣,特别是书的封面印着一行小字:师者,永怀"教学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一、治学20xx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而且孔子对"因材施教"有其独特的见解和做法:孔子注意了解学生情况,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

《论语》中记载着一个孔子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的经典例子。

子路问:"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要立即去做吗?"孔子回答说:"家里有父兄,怎么能自己做主张呢?"当冉求问同样的问题时,孔子却回答:"当然应该去做!"在一旁的公西华很不理解,认为老师讲话前后不一致。

孔子说:"子路遇事轻率鲁莽,所以要抑制他一下,使他谨慎些;而冉求遇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大胆去做。

"孔子是一位非凡的老师,他能够对接受教育的对象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确定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因为如果不分析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笼统地灌输道德、知识和学问,就无法达到教育的预期效果。

孔子只是坐在家里学习,没打招生广告,却有很多学生不远万里来到他的身边。

是什么力量所感召?想想我们现实中有的老师为了带生挣钱,却不则手段…忽略了很多平凡普通的孩子…我们应该是干一行爱一行,你们要向孔子学习,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跟孔子学当老师教师读书心得

跟孔子学当老师教师读书心得

识,就必须依靠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

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他主张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思考,才会不断有所收获。

孔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是说当有人向孔子提问题时,他并不是马上将答案告诉提问者,而是从问者的疑难处出发,从正反两面展开反诘,弄清问题的性质与内容,然后使提问者通过积极的独立思考自己找到合理的答案。

怎样当一个好老师?可以说一直是做为老师的我思考的话题.读完这本书,我知道了当教师把教学当成一种爱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谋生工作时,你离好老师的距离就不远了。

而把自己的所有都献给教育,留给学生的老师.有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学生使之从中受益的老师才是优秀的教师。

我们不仅应该践行孔子的教育观,更应该把他当作一个普通的教师仿效。

孔子之所以值得学习,不仅因为他是“圣人”,是教师这一职业的先祖,更因为他的精神,他的教育理念。

孔子总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为他们的未来着想,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

这些理念是如今提倡的“赏识教育”的思想精髓。

我们真的应该从孔子思想中汲取营养,并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

让他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

总之,这本书,真真正正的点醒了我,把教学当成是精神上的恋爱。

真正的去爱这份工作,真正的去享受这份工作,那么我就能真正的提高我的教学水平。

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跟孔子学当老师感悟

跟孔子学当老师感悟

跟孔子学当老师感悟孔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誉为“圣人”。

他的思想对于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名教师,我选择了与孔子学习。

在与孔子的学习中,我从他的思想中汲取了许多教育的智慧和感悟。

孔子的教育思想强调培养人的品德和人格修养。

他认为,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做人的能力。

孔子强调“以德育人”,即通过传承和培育优秀的道德品质,来引导学生成为有道德担当的人。

这种教育理念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启发。

作为一名老师,我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术能力,更要注重塑造他们的品格和价值观。

只有培养学生成为道德有素的人,他们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孔子注重学生的实践与体验。

他提倡学以致用,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这种教育方法对我影响很大。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实践活动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我鼓励学生参与实践项目,积极参加社区服务活动,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他们的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孔子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长。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才能和潜力。

教育的目标是在发现学生的长处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发掘并发展他们的潜力。

孔子的这种教育理念给我很大的启示。

在与孔子学习后,我更注重发现学生的特长和才能,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因材施教。

我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并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孔子强调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他提倡师者,传道受业解惑的概念,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对学生有责任感和关爱之心,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关心。

这种师生关系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作为一名老师,我努力与学生建立起互信和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需求和差异。

我积极倾听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并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跟孔子学当老师
开学以来读了周勇博士的《跟孔子学当老师》这本书,对孔子产生很大的兴趣,又读了很多与孔子有关的言行,感觉很有收获,使自己的教育观、学生观都有很大的转变。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教出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他不但是我国两千多年前的“至圣先师”,今天也同样受到世人尊敬和推崇。

我想之所以如此,这与他的个性化的教育方法是分不开的。

注重差异,因材施教,一直为世人所倡导,但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而且孔子对“因材施教”有其独特的见解和做法:孔子注意了解学生情况,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

《论语》中记载着一个孔子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的经典例子。

子路问:“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要立即去做吗?”孔子回答说:“家里有父兄,怎么能自己做主张呢?”当冉求问同样的问题时,孔子却回答:“当然应该去做!”在一旁的公西华很不理解,认为老师讲话前后不一致。

孔子说:“子路遇事轻率鲁莽,所以要抑制他一下,使他谨慎些;而冉求遇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大胆去做。


针对学生智能的高低,孔子也进行不同的教学。

“中人以上,可以语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也。

”就是说教学要讲究由浅入深,因人而宜。

孟懿子问孔子什么叫“孝”,孔子回答说:“无违”。

当时由于孟懿子的理解能力的限制,没有进一步要求“无违”的内容,孔子也就不再讲下去。

后来,樊迟向孔子问起什么叫“无违”,由于樊迟的理解能力已达到相应的水平,孔子才进一步具体说明“无违”就是父母生前死后都要按礼的规定对待他们,不能违反。

对接受教育的对象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确定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因材施教的重要前提。

如果不分析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笼统地灌输道德、知识和学问,就无法达到教育的预期效果。

为贯彻这一思想,孔子很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了解,,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子日:“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孔子说:“我给颜回讲课一整天,他都不提不同意见和问题,好像很笨。

可是退下之后,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颜回其实并不笨。


从孔子对颜回的评价看来,作为老师,他是欢迎学生提出不同意见的,认为不会提出不同意见和问题的学生似乎有点愚蠢。

但是,孔子是一位非凡的老师,他不以主观臆断去推测他的学生,而采用“退而省其私”的方法,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

我们今天的老师应当向孔子学习,评价学生要多方考察,不仅要注意观察学生在你跟前的表现,还要了解他私下的表现。

孔子为什么要考察颜回私下里的表现呢?为什么要关注颜回是不是“亦足以发”呢?实际上孔子关注的是自己的教育策略针对颜回个人是否有效。

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对后世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

从孔子兴办私学二千多年以来,其间几乎每一位重要的教育家或思想家在教学过程中都有意无意地运用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并加以发展。

现代教育心理学进一步研究表明,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主要有:认知方面的个别差异,包括智力和认识结构差异;性格类型的差异;气质类型的差异;能力方面的差异,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才能差异等。

这就从客观上要求:必须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

如果老师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而采用“一刀切”评价模式,这一定会导致其中一部分的学生心理状况受到影响,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因此,老师在教育学生时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特点,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类型和心理素质而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力争做到“因人而异”。

比如,当我们的学生的性格是内向型的学生,我们应该采用多鼓励,少批评的方式,教育的语言应该是和“风细雨式”的点拨和引导。

因为这一类型的学生心理较为脆弱,缺乏自信,如果我们不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一味的批评,这样他们的心里就会受到严重的刺激和伤害,从而走向更为内向的深渊,达不到以评促进的评价目的。

[孔子关于教师与学生的要求] 2010-06-12 21:36:20
1·在对教师的要求上,孔子是这样说的,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也就是要求教师必须肯于勤奋学习,孜孜不倦,而对教育学生则要求不知疲惫,循循善诱;这反映了对教师治学态度的严格要求。

另外,孔子还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这是一种能够就已有知识加以发挥和推理的本领。

他认为“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论语·述而》)可见孔子相比之下更重视教师的理论思维和理性思辩。

2·在对于学生学习方面的要求上,孔子也有独特的见解。

孔子特别重视通悟,《论语》记载的一个故事可以说明:
“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

回也,闻一而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论语·公冶长》)
他又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可见,孔子特别重视启发和感悟学生,力求使他们做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虽然带有某种程度的理想性质,但对于我们的现代教育有着很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比如说现在的启发式教学法,就是如此。

3·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孔子注重启发,注重思考,尤其是在教的问题上,这是一个原则,不能使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

《礼记·学记》中说:
“君子之教渝也,开而弗达,开而弗达则思。

”“开而弗达”是要求教师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

这也就是教师所举的一隅,也就是《孟子·尽心下》篇所谓: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这是一种活泼的教育方法,而不是呆板的死记硬背式的机械传授。

但正如嵇文甫先生所说,“这种教育容易导致到天才教育的歧途。

”《礼记·学记》中就说“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孔子曾这样说过: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论语·季氏》)
又说:“性相近,习相远也;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论语·阳货》)
可见孔子把学习者分为四类: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学之者,困而不学者。

生而知之者,即所谓的“上智”;困而不学者,即所谓的“下愚”,也就是民。

通过以上两句话,我们可以从中明显地看出孔子的二元论的认识论立场:他提出有生而知之者,即所谓的先天认识论;又说“性相近,习相远”,即是所谓的后天认识论。

赵先生认为,孔子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这是把人、民阶级差别绝对化的结果。

“生而知之”当然属于“人”的阶级,就是“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也是“人”的阶级内部的事,这种人的天性是相近的,但因所“习”不同,而可以相远;教育对他们来说是有效的。

[3]
而“民”却没有学的资格,因为孔门的教育内容也是属于“人”的,这里面没有民的份儿。

《论语》曾记载一个故事,说樊迟请学稼与圃,孔子背后却骂他是小人。

虽然孔子顽固地坚持“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但他在招收门徒时,还是说: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
“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在这里,没有受教育可能的人就也有了受教育的机会了,只要交纳最低限度的学费。

而“有教无类”无疑是一种进步的主张和民主思想,它突破了严格的阶级和阶层的种种限制与束缚,开创了全民教育的活泼局面。


作词:陈大力,李子恒作曲:陈大力演唱:小虎队
把你的心、我的心串一串
串一株幸运草、串一个同心圆
让所有期待未来的呼唤
趁青春做个伴
别让年轻越长大越孤单
把我的幸运草种在你的梦田
让地球随我们的同心圆
永远的不停转
向天空大声的呼唤说声我爱你
向那流浪的白云说声我想你
让那天空听得见、
让那白云看得见
谁也擦不掉我们许下的诺言
想带你一起看大海说声我爱你
给你最亮的星星说声我想你
听听大海的誓言、
看看执着的蓝天
让我们自由自在的恋爱
把你的心、我的心串一串
串一株幸运草、串一个同心圆
让所有期待未来的呼唤
趁青春做个伴
别让年轻越长大越孤单
把我的幸运草种在你的梦田
让地球随我们的同心圆
永远的不停转
向天空大声的呼唤说声我爱你
向那流浪的白云说声我想你
让那天空听得见、
让那白云看得见
谁也擦不掉我们许下的诺言
想带你一起看大海说声我爱你
给你最亮的星星说声我想你
听听大海的誓言、
看看执着的蓝天
让我们自由自在的恋爱
别让年轻越长大越孤单
把我的幸运草种在你的梦田
让地球随我们的同心圆
永远的不停转
向天空大声的呼唤说声我爱你向那流浪的白云说声我想你让那天空听得见、
让那白云看得见
谁也擦不掉我们许下的诺言想带你一起看大海说声我爱你给你最亮的星星说声我想你听听大海的誓言、
看看执着的蓝天
让我们自由自在的恋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