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的培养与开发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就像人干任何事情都有他的动机和目的一样,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进行学习也有他的学习动机和目的,学习动机主要是学生在学习上的自觉性和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是激发学生进行学习活动使其行为朝一定的学习目标正常发展的内在过程或心理状态。
正确的学习动机既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又是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确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一)、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于需要,需要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
学习动机的培养,是使学生从没有学习需要或很少有学习需要,到产生学习需要的过程;是使学生把社会的需要和教育的客观要求变为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把已经形成的潜在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教育对学生的要求不同,因而反映在学生头脑中的学习需要也不同.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就应当重视研究学生的需要,尤其是学生的心理需要,分析学生需要存在的问题以及合理需要是否得到应有的满足,并通过采取一些强化和训练手段使学生掌握一系列认知和行为策略,使之内化成心理需要,形成自觉性、坚定性、自制力、有恒性等学习品质。
因此,教育在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时,要考虑选择有效的强化物即选择学生喜欢、想得到的物品或活动来强化其学习动机.如对希望得到获得获奖证书的学生,教师仅给予奖学金未必能有效强化其行为。
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若教师一味以学生的喜爱作为有效强化物的标准,则会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所以,教师要善于选择适当的强化物来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矫正其不合理需要,促使他们学习动机的产生。
此外,还可以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即在学生没有学习需要的情况下,引导学生把从事其它活动的动机转移到学习上来。
这时就需要教师创造条件,并引导学生把学习兴趣转移到学习中来。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使学生的学习动力持久化成就动机是学生学习毅力的源泉,使学生的学习动力永不枯竭。
初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初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希望和积极主动性,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培养和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他们的学习成果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初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和策略。
一、设定明确的目标初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的首要步骤是设定明确的目标。
学生应该清楚地知道他们正在为什么而学习,有个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通过明确的课程目标和阶段性的学习目标来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定期评估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以激励他们朝着目标努力。
二、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积极的学习环境应该包括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学习行为、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和工具以及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和合作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同时,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和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等,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共同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三、激发学习兴趣和热爱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是推动他们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注重课程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富有生动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学科兴趣小组、科技创新项目等课外活动,培养他们对学习的热爱和追求。
四、建立学习目标的挑战性学习目标的挑战性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非常重要。
学生在面对挑战性的学习目标时,会感到能力的成长和自我超越的乐趣,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一定的挑战性任务或者设定一些学习竞赛和评比活动来推动学生的学习动机。
同时,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五、提供及时的奖励与反馈及时的奖励与反馈对于培养初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重要作用。
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或者取得进步时,应该得到适当的奖励和肯定,鼓励他们不断努力。
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促使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态度。
本文将探讨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和意义。
一、评价及奖励制度的建立评价及奖励制度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之一。
学校和教师应当建立明确的评价标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目标,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奖励。
例如,可以设立学习成绩优秀奖、学习进步奖等各类奖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保障。
学校和教师应当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此外,学校还可以建设图书馆、实验室等学习资源,以满足学生学习的多样化需求。
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兴趣爱好,因此,学校和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培养他们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一些个性化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亲和力与激励性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亲和力和激励性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当注重与学生的良好师生关系,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与亲近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鼓励和赞扬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挑战,推动他们不断超越自我,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五、培养学习兴趣与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环节。
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多样的学习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此外,教师还应当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指导他们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和方法。
只有在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价值时,学生才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总之,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是学校和教师的重要任务。
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OCCUPATION712011 6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文/张建强学习动机的培养,就是把教育的客观要求内化为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是指学生从没有学习需要或很少有学习需要,到产生学习需要的过程。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通过外部诱因使学生意识到实现需要的可能性,把潜在的学习需要转化为学习活动的现实的动机,把学习的积极性发动起来。
培养是激发的前提,而在激发学习动机的同时又进一步培养和加强了已有的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1.加强学生学习目的教育,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学生对学习的意义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把当前的学习与远大理想联系起来。
具有稳定的远景性目的,就会产生持久而坚定的学习动机。
远景教育要从近景开始,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需要相结合,逐步提高他们的需要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才有良好的效果。
要善于采取生动、具体、富有感染力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前途理想教育,从而激发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需要。
2.让学生感受成功,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学生取得成功,可以得到家长、老师的表扬和肯定,提高自信心。
成功给学生带来的自豪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成功体验能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
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非常注意创造机会,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形成良性循环。
3.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也是师生情感的交流过程。
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问题情境,是指课程有一定的难度但经过学生的努力是可以掌握的。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课程过分简单,学生无需作任何努力就可以完成;或是过分困难,可望而不可及,学生都是不会感兴趣的。
只有对那些似懂非懂、半生不熟的东西,学生最感兴趣。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可用设问方式、作业方式提出,也可以从新旧教材的联系以及学生的日常经验引进。
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学生的学习动机直接影响其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效果。
一、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在提高学生学习动机之前,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是至关重要的。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特点和优势。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来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所在。
只有真正理解学生的差异性,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学习动机的策略。
二、提供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学生对于学习的动机往往与任务的挑战性有关。
一个过于简单或过于困难的任务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提供恰当的学习任务。
这些任务既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要有一定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设置清晰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动机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向学生传递目标的重要性和意义。
当学生意识到达到目标的价值时,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努力学习,保持持续的动力。
四、提供即时的反馈学生的学习动机也与他们对自己学习成果的认知密切相关。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和不足之处。
正面的、具体的反馈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动机,帮助他们更好地调整学习策略,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五、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容易受到学习环境的影响。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意义,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六、鼓励自主学习和自我监控学生对自己学习的控制感和主动性也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主动性。
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研究
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研究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研究学习动机是指驱使学生学习的内在心理力量,是学生持续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教育者和家长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业成就和人生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研究。
一、认识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来源包括内在和外在。
内在学习动机指学生自主、自愿、内心深处的驱动力,主要包括个体兴趣、个体目标和自主性。
外在学习动机指来自环境的激励或制约,主要包括奖罚、考试压力和社会期望。
对于学生来说,内在动机对学习的影响更长久稳定,而外在动机的影响就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二、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1.创设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一个学生若是发现自己的学习内容太过简单或太难,就可能缺乏学习的兴趣或动力。
为此,教师和家长们应该根据学生的程度,设计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展开自我挑战。
2.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科或课程,从而激发其学习动机。
同时,教师和家长也应该允许学生在学习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从而保持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3.培养学生的目标感学生的学习目标是驱使其学习动机的重要来源。
教师和家长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实际、合理、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它的孜孜不倦与努力是有价值的,从而持久的保持其学习动机。
三、激发学生的外在动机1.采用正反馈策略正反馈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和成功感,从而使学生愿意接受社会,家庭及教师的期望。
教师和家长可以采用小奖励或肯定对学生的成绩给予“及时肯定”,从而激励学生更努力地学习。
2.充分利用各种评价方式让学生形成学习的目标,并获得快速反馈。
讲解他们为什么获得了这个评语,为什么其它人的评价看起来也很不同。
通过反馈表明教师关注他们的进步和成长,而不是他们的成绩和智商。
3.提升学习士气和学生一起奋进,建立学习集体,可以帮助学生从激情中得到成功,从小组学习中获得帮助,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并增强学习士气。
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研究
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研究学生学习动机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推动和维持学习行为的内在力量。
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业发展。
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教师角度,探讨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了解学生特点,个性化培养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其个人特点息息相关,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动机需求。
因此,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对个性化培养学习动机非常重要。
1.通过观察和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格等。
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评价和反馈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培养策略。
2.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其主动性和责任感密切相关。
当学生感到自己有能力控制学习过程和结果时,他们通常会更加主动和积极地参与学习。
因此,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自主权和决策权,鼓励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和制定学习计划,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学习动机。
3.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是人类天生的特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趣、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学术兴趣。
二、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支持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还需要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和支持,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1.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满足学生不同兴趣和需求。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多样化的学习内容。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自主获取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
如何培养和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动机
如何培养和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动力因素,是与学习相关的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的行为倾向。
在学习当中,如果能正确了解、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一定在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有一个非常大的飞跃。
一、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这种必要性和迫切性,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并且有意识地让学生利用己掌握的逻辑思维、思想方法,自己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独立解决问题、善于思辩、习惯于归纳整理,这样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才能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威力和应用的乐趣,从而把学习当成自身的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二、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动机中最重要和最重点的部分是什么呢?毫无疑问,就是求知欲和好奇心。
求知阶段的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尤为强烈,只要能把其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和激发出来,那么他们就会自动地去学习和发现问题。
在我的多年教学实践中,认为创设问题情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在教学中经常提出一些与学习有关的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去攀登,可以激发和强化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 教师在教学中也可创设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问题情境。
难度适宜的问题情境,经过努力可以实现,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感,从而产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动机。
教师应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新的课题和内容,它的水平应稍高于学生的原有水平,以激发学生内部矛盾的发展,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的水平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这样不断发展,推动学生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目标或要求,能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获得“柳暗花明”的惊喜。
三、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断深化学习动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策略。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每报一个平月可抢下月份的数字牌作为战利品(准备一些空白数字牌)。游 戏结束时看谁得到的战利品最多为胜者。这样学生在游戏中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 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动机水平。
3、正确认识结果反馈的作用
结果的反馈具有两种功能:一是信息功能即学生可从反馈中了解自己的行为 结果,及时调整自己的活动方式;二是动机功能即学生知道学习结果后会产生愉 快的情绪体验增强其学习的愿望和兴趣从而使内部动机得到增强。
四、结论
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提高他们学习效果的关键。教师和家长应该 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特点,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教 师和家长也应该注重与小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为他 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 动机,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二、小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原因
1、缺乏兴趣:许多小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缺乏兴趣,这可能导致他们缺乏学 习动机。
2、缺乏目标:一些小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因此他们缺乏学习的动力。
3、学习能力不足:一些小学生可能因为学习能力不足而感到困难,这也会 导致他们缺乏学习动机。
4、家庭环境影响: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有很大的影响。例如, 家长的期望、教育方式等都可能影响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所以平时上课时一般以中等难度的内容为主较恰当。而在竞赛或游戏时则以 难度较高的内容为主较恰当。例如:在教“年、月、日”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更 好地记住哪些月份是大月哪些月份是小月哪些月份是平月这一知识点时。我特意 安排了一个抢年月日的游戏,即每报一个大月可抢下月份的数字牌作为战利品 (准备一些空白数字牌)。每报一个小月可抢下月份的数字牌作为战利品(准备 一些空白数字牌)。
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 什么是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指的是个体在面对学习任务时的愿望、意愿和驱动力。
它可以被视为一个能力,能够影响个体参与和坚持学习的程度以及对学习成果的表现。
2. 学习动机的重要性学习动机对于教育过程中的有效教学和学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时,他们更容易专注于任务、采取积极主动的行为、追求成功并面对挑战。
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促进其积极参与和获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3. 学习动机的培养3.1 目标设定目标设定是培养学生内在驱动力和提高学习动机的有效策略之一。
通过明确具体目标并让学生理解目标对于实现他们自身期望以及长期发展的重要性,可以激励他们付出额外努力。
3.2 自我效能信念的塑造自我效能信念是个体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完成任务的信心。
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信念可以通过提供适度挑战并支持学生渐进性地获得成功经验来实现。
3.3 情境调整与激励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应该创造积极、支持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
这可以通过提供有趣且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任务、给予及时反馈和赞扬以及鼓励学生参与合作和竞争等方式来实现。
4. 学习动机的激发4.1 建立联系建立学习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可以增加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真实且相关的例子、案例研究或者讨论问题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2 创造情感投入激发情感投入可以增强学习动机。
这可以通过引发好奇心、培养探究精神以及鼓励认识和表达情感等方法来实现。
4.3 提供自主选择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可以增加他们对学习活动的投入和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在学习任务中做出决策、设定学习目标或者选择不同方式解决问题等方式来激发学习动机。
5. 结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他们的学业成功和个人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设定明确目标、塑造自我效能信念、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以及激发情感投入和自主选择,教育者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内在动力并更好地参与学习过程。
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的技巧
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的技巧
激发和培养动机的技巧有很多,这里列举几个常用的技巧:
1. 设定明确的目标:确保目标是具体、可衡量和可实现的。
将目标分解为小步骤,并设置适当的时间限制。
这样可以为个人提供清晰的方向和动力。
2. 提供反馈和奖励:及时反馈和适当的奖励是激发和培养动机的重要工具。
积极的反馈可以增强个人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奖励可以增加个人的动机和投入。
3. 培养自我效能感:帮助个人相信自己能够完成任务。
鼓励个人通过设定小目标和取得小胜利来逐渐增强自信心。
同时,提供支持和资源,以确保个人具备完成任务所需的能力。
4. 创造有挑战性的环境:提供具有适当挑战性的任务和项目,以激发个人的兴趣和动力。
这样可以帮助个人保持专注、投入和积极性。
5. 培养兴趣和热情:了解个人的兴趣和激情,并尝试将其与任务或项目相关联。
提供与个人兴趣相关的机会,可以增加个人的动机和满足感。
6. 建立积极的工作氛围:创建一个支持和鼓励个人成长的文化和氛围。
提供团队合作、互动和认可的机会,以增强个人的动机和参与度。
7. 培养自主性和责任感:给予个人合适的自主决策权,并鼓励他们承担责任。
这样可以增强个人的自我驱动力和责任感,提高动力水平。
每个人的动机因素不同,所以激发和培养动机的技巧也可能因人而异。
个人的特点、兴趣和价值观应该被重视,以制定适合个人的激发和培养动机的策略。
学习动机与成就动机的培养与发展
学习动机与成就动机的培养与发展导言学习动机与成就动机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因素。
学习动机指的是个体在学习活动中的内在动力,它对个体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效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成就动机则是个体对于成功和追求卓越的渴望和追求。
本文将探讨学习动机和成就动机在个体学习中的培养与发展,并提供一些促进学习动机和成就动机的实践建议。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与发展学习动机的培养和发展是保持积极学习态度和高效学习行为的关键。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学习动机的培养与发展。
1. 创造积极学习环境创造积极学习环境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基础。
教师和家长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资源,学习环境中的支持、鼓励和认可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此外,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还包括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技能,提供适合学生的学习任务和挑战,让学生能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2. 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对于激发学习动机至关重要。
当学生对学习目标有明确的认知和期望时,他们会更加有动力去追求目标。
教师和家长需要与学生共同设定学习目标,并帮助学生制定实施计划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外,学习目标应该具有挑战性和可行性,既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动机,又能够让他们有能力去实现和完成。
3.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重要保证。
学生应当有独立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够在学习中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
教师和家长应当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鼓励他们提问、发现和创造。
此外,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如时间管理、记忆和思考等,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和积极性。
4. 提供及时反馈和认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及时的反馈和认可来维持学习动机。
教师和家长应当及时评价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并给予赞扬和认可。
通过正面的反馈和认可,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是有价值的,从而激发学习动机和改善学习态度。
二、成就动机的培养与发展成就动机对于个体的进步和成功至关重要。
如何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如何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如何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一、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
其特点是在从事学习活动或探求知识的过程中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
这是一种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部动机。
学生只有在学习中不断体会到所学课程的重大价值,只有明确认识到当前所学与将来所用的紧密联系,才能激发出对所学学科的学习需要,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通过学习目的教育,使学生树立以掌握为目标的动机,以此启发学生的求知需要,培养学生争取成功、克服失败的意向。
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很重要的:1、以生动活泼的方法使学生了解某一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引起他们进一步探讨的认知需要。
例如:在讲《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提出:说说你生活中常遇到哪些困难?有哪些你认为解决不了的困难?你是怎么想的、做的?从中你吸取了哪些经验?这样根据教学内容并联系实际提出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又能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创设参与机会,使学生参加各种学习活动。
中学阶段学生的参与意识急剧发展。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得到了满足,就会唤起他们更强的表现欲,就更会注意完善自己的形象,需要没有或没能充分得到满足时,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失落感”。
但他们不认输,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奋起直追,以显示自己的能力。
这样,学生在参与活动时,体会到一种受到尊重的满足感。
从而又促进了他对学习意义的认识,从而增强了学习动机。
我们的教学活动需要适应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尊重他们的需要,随时创设能使学生表现自己的情境,使他们受尊重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
为了多给学生提供参与机会,我认为语文课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开设讨论课,使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角”,使学生的表现欲驱使内部动机产生积极效应,就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强化和巩固。
3、各种课外活动小组、兴趣小组在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上常常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简述教师培养和激发学生动机的方法
简述教师培养和激发学生动机的方法哎呀,教师培养和激发学生动机这事儿,可真是个“大难题”,但是只要用对方法,别说搞定学生,简直就像吃糖一样简单。
你想想,一个班里,各种性格的孩子都有,有的活泼得像小鸟,有的则安静得像只小鼠,老师要怎样让每个孩子都能“嗨”起来呢?咱得了解他们。
每个孩子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世界,有的孩子喜欢数学,看到数字就眼睛发光;而有的孩子一听到数学就像被泼了冷水,哆嗦得厉害。
所以,老师就得像个探险家,细心去观察,了解每个孩子的兴趣所在,找到他们的“痛点”,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再说了,激发学生的动机,就得用点“花招”,让他们觉得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而不是一场无聊的“考试马拉松”。
比如,数学课上可以用游戏的形式,设置一些有趣的挑战。
让学生们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比赛,谁能最快解出题目,谁就能得到“超级奖励”,这样的设置可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哎,谁不想赢呢?老师还可以加入一些幽默的元素,讲讲数学家们的趣事,或者一些生活中的小故事,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学得也更扎实。
除了这些,老师还要成为“引导者”,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
老师的一句话,可能就像一剂强心针,给孩子们注入信心。
学生需要的只是一个“你行的”微笑,一个“我相信你”坚定的眼神。
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别看他们表面上若无其事,其实心里可犯愁了。
这个时候,老师的鼓励就显得尤为重要。
只要及时给予肯定,帮助他们从失败中站起来,孩子们就会更加努力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心里那个小火苗,自然就被点燃了。
课堂上也可以多设置一些“互动时刻”,让学生们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你想啊,坐在教室里的孩子们,谁不想在老师面前展现一下自己的风采?可以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提问,或者进行小组讨论。
这样一来,孩子们就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
课堂变得热闹非凡,大家争先恐后,生怕自己错过了精彩的时刻。
这样的氛围,谁不想融入其中呢?老师要学会用一些实际的例子来激励学生。
初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初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而初中学生是教育的重要阶段之一。
然而,初中学生的学习动机较为薄弱,如何培养和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长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初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方法。
一、了解初中学生的内在需求了解初中学生的内在需求是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的基础。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展存在一定的特点和规律。
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念、心理需求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是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学校和家庭都需要提供一个积极、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利条件。
学校可以创设丰富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并且提供良好的教学设备和资源。
家长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关爱和支持,鼓励他们参与各类实践活动,拓宽视野,培养兴趣爱好。
三、激发学生内在动机激发学生内在动机是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的关键措施。
学校可以通过教学设计和活动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并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教师可以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同时,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特长,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四、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认可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认可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业、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比赛,鼓励学生之间的竞争,同时对优秀表现给予奖励和表彰。
家长可以及时表扬和鼓励孩子的优点和努力,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增强对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五、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对于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十分重要。
学校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定期的跟踪和评估。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习惯。
家长可以与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适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近年来,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备受教育界的关注。
学生学习动机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习成绩的优劣,并对个人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成为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
本文将从营造积极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兴趣和提供有效反馈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营造积极学习环境积极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和互动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引入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参与。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教育教学氛围的营造,营造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们会感到舒适和安全,从而更加积极投入到学习中。
二、激发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观实地考察、参与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以呈现知识的立体化和实践化。
其次,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探索解决方案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情境化的学习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化的学习任务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增加学习的乐趣和趣味性。
最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如智能教育软件、在线学习平台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些技术手段可以使学习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增强学习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三、提供有效反馈提供有效的反馈是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策略之一。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得到及时的、具体的反馈,以便知道自己的学习成绩和进步情况。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供有效的反馈。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的测验和作业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评价和建议。
评价和建议应具体明确,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和进步空间。
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对于他们的学习成就和成长至关重要。
有着强大动机的学生更有可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面对学习任务,并获得更好的学习结果。
然而,学习动机往往是一个复合的因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学校环境、家庭背景以及个人特点等。
本文将探讨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创造出一个积极、鼓励和支持的学习环境。
学校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机会,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拓宽他们的兴趣和视野。
家庭可以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关注,鼓励他们参与学习,分享他们的成就和困难,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二、明确目标和期望学生需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期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教师和家长可以帮助学生设定适度的目标,分阶段实现,帮助他们建立起追求成功的信心和动力。
同时,教师和家长也需要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期望和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三、提供挑战与奖励挑战和奖励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提供适当的挑战,使学生感到学习的兴趣和成就感。
同时,教师也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如表扬、鼓励或小礼物等,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鼓励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同时,家庭也应该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和学习动机。
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积极、亲近和信任的关系,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教师应该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和困难,并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六、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可以提供一个积极互动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联系实际怎样有效地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求知需要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有了知识,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作为一名中专生,必须明确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意义。
我们应该使学生明白,学习能使自己获得就业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我们还应该使学生明白,中专生的学历尽管较低,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有一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起学历低就业不一定难的观念,从而把学习当成自身的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
2、强化学习动机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要注意教学的反馈,给予及时、正确的评价,使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
外国学者罗西和亨里的实验证明了反馈的重要作用。
他们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3组,每组给予不同的反馈。
对第1组,学习后每天告诉其学习结果;对第2组,每周告诉学习结果:对第3组,则不告诉学习结果。
如此进行8周后,改换条件。
除第2组仍旧告诉其学习结果外,第1组与第3组的条件对换,即第1组不告诉他们学习结果,对第3组则每天学习和测验后就告诉其成绩。
这样又继续了8周。
实验结果表明:在第八周后,除第2组显示出稳步的前进以外,第1组与第3组情况则变化很大,即第1组成绩逐步下降,而第3组成绩则迅速上升。
由此可见,反馈在学习上的效果是很显著的,尤其是每天的及时反馈,较之每周反馈更佳。
如果没有反馈,不知道自己的学习效果,则缺乏学习的激励,很少进步。
反馈的方式,可以直接由教师提供,也可以由学生通过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进行。
3、培养独立进取的个性学习动机与独立进取的个性是密不可分的,个性是独立进取还是被动退缩与动机水平关系密切。
上进心强、抱负水平高,将持续地推动学习活动高效率地进行,而良好的学习效果又给学习动机带来自我强化的作用,反之,缺乏上进心且抱负水平低,只能使学习处于被动状态,甚至恶性循环。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45%的学生“如果别人不督促我,我极少主动地学习”,所以教师要注意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强化学生意志品质,使学生养成良好自觉的学习习惯。
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引言:学习动机对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中学生的成长环境和生理心理特点的限制,他们的学习动机常常处于较低的状态。
因此,如何培养和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成为了教育者和家长们都关心的问题。
本文将从调整学习环境、激发兴趣、传授学习策略、建设良好学习氛围等角度探讨如何培养和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调整学习环境中学生学习的环境对他们的学习动机有着重要影响。
营造舒适、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基础。
同时,教室的布置也应该充满温馨和创造力,让学生感到愉悦和自在。
为了调整学习环境,学校可以合理规划教室的空间,增加绿色植物、书籍和美术作品的展示等,以及定期开展清理整理活动,及时清理垃圾和杂物,保持学习环境的整洁。
二、激发兴趣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源泉。
教师和家长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和教学材料,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兴趣相关的案例和实例,使学生从实践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实用性。
三、传授学习策略学习策略的掌握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起着重要作用。
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果和自信心。
例如,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和整理笔记,以及如何科学安排学习时间和管理个人任务。
通过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提高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
四、建立奖励机制奖励机制是一种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式。
学校和家庭可以设立一些奖励制度,以激励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表现。
比如,学校可以设立每学期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家长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努力程度给予适当的奖励。
这样的奖励机制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及时的肯定和激励,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
五、鼓励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和决策权,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程度的自由和灵活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一、动机的含义及其功能二、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三、学习动机的种类四、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第二节学习动机的理论一、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二、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三、奥苏泊尔的学习内驱力理论四、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六、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一、明确学习目的和近期目标,引发和强化学习动机二、通过榜样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三、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内部学习动机四、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促进学生动机的迁移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归因六、合理组织竞赛与合作七、及时反馈,合理利用表扬与批评第二章学习动机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一、动机的含义及其功能。
(一)动机: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二)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人不会无缘无故地采取行动。
人的行为活动,都是在动机的驱使下,为了满足和实现某种欲望和需要而发生的。
动机能够激发个体产生某种活动,具有策动、驱使有机体采取某种行动的作用。
2.指向功能动机的激活功能决定人是否开始采取行动,而指向功能决定人接受什么样的信息,采取朝向什么对象的行动。
动机能够使个体的活动针对一定的目标或对象,决定人的信息接受方向,即具有将行为引向某一特定接受对象的指向功能。
如在成就动机的支配下,知识分子放弃舒适的生活条件而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
3.维持和调节功能动机产生后,动机推动着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并调节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如果活动达到了目标,动机将使个体终止这种活动;如果活动尚未达到目标,动机将促使个体维持或加强这种活动,或者转换活动方向以达到目标。
4、强化功能当行动达到预定目标时,动机会促使有机体强化被肯定行为的发生频率,从而形成一种行为模式或接受习惯。
二、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
1.学习动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学习动机的组成:是由学习需要和诱因两个方面构成。
(1)学习需要: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
这种愿望或意向是驱使个体进行学习的根本动力,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
(2)诱因: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诱因可以是简单的物体如食物、水等,也可以是复杂的事情如名誉、地位等。
凡是使个体产生积极的行为,即趋向或接近某一目标的刺激物,称为积极诱因,例如,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育措施中,教师所提供的奖品、成绩等都是积极的诱因。
相反,消极的诱因可以产生负性行为,即离开或回避某一目标。
三、学习动机的种类:(1)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与低级的动机或者是正确的与错误的动机。
高尚的、正确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2)近景的直接性动机与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连的,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
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连的。
那些高尚的、正确的间接性动机的作用较为稳定和持久,能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并取得好成绩。
而那些为父母、老师的期望或是为了自己的名声、地位的动机作用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相对比较差,容易受到情境因素的冲击。
(3)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按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分);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
例如,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改善和提高自己能力的愿望等内部动机因素,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外部动机(extrinsit motivation)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例如,某些学生为了得到老师或父母的奖励或避免受到老师或父母的惩罚而努力学习,他们从事学习活动的动机不在学习任务本身,而是在学习活动之外。
研究表明,内部动机可以促使学生有效地进行学校中的学习活动,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渴望获得有关的知识经验,具有自主性、自发性。
具有外部动机的学生的学习具有诱发性、被动性,他们对学习内容本身的兴趣较低(ke,1991;Spaulding,1992).当然,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划分不是绝对的。
由于学习动机是推动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因此,任何外界的要求、外在的力量都必须转化为个体内在的需要,才能成为学习的推动力。
在外部动机发生作用时,个体的学习活动较多地依赖于责任感、义务感或希望得到奖赏和避免受到惩罚的意念。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外部动机的实质仍然是一种学习的内部动力。
因此,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内部动机,但也不能忽视外部动机的作用。
教师应一方面逐渐使外部动机转化成为内部动机,另一方面又应利用外部动机使学生已经形成的内部动机处于持续的激起状态(4)一般动机与具体动机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的范围不同,可将学习动机分为一般动机与具体动机(Brophy,1987)或性格动机与情境动机(Slavin,1991)。
一般动机(gener~motivation)是在许多学习活动中都表现出来的、较稳定、持久地努力掌握知识经验的动机。
该类动机贯穿于学校生活的始终,甚至在以后的工作中或毕生都具有这类动机。
另外,该类动机广泛存在于许多活动中,表现在对不同科目、不同课题、不同内容的学习都具有强烈的动机。
一般动机主要产生于学习者自身,与其价值观念和性格特征密切相连,因而也称为性格动机(personality motivalion),具有高度的稳定性。
具有这种学习动机的学生,即使遇到教学能力低、教学责任感差的教师,他也仍能认真努力学习,是典型的“为读书而读书”者具体动机(specific motivation)是在某一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动机。
由这种动机支配的学生,常常只对某一门或某几门学科或内容感兴趣,而对其他学习内容则不予注意。
这类学习动机多半是在学习过程中因学业成败或师生关系的影响而逐渐养成的。
由于这类动机主要受到外界情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也称为情境动机(situational motivalion),其作用是暂时的、不稳定的。
四、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两者的关系是一致的;学习者个性不同,学习任务的难度不同,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不同;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双向的。
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
但是,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
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Yerks)和多德森(Dodson)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
由此可知,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
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第二节学习动机的理论心理学家不仅用动机这一术语来解释行为的起因,而且更关心动机形成的心理机制以及动机作用的机理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存在着各种关于动机解释的理论。
(一)动机的强化理论斯金纳(1953)用强化来解释动机的引起。
所谓强化,从其最基本的形式来讲,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它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
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把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又称积极强化,个体做出某种行为或反应,随后得到某种奖励,从而使行为或反应强度、概率或速度增加的过程就是正强化。
当有机体自发作出某种反应之后,随即排除或避免了某种讨厌刺激或不愉快情境,从而使此类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这种操作即为负强化。
斯金纳认为动机的引起与行为的习得,都可用强化来解释,人们具有的某种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这种行为和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牢固联系,强化对改变或引起一个人的行为起着重要作用。
在行为形成和改变的过程中,强化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其中强化物的安排与分配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量的方面讲,强化的次数与每次提供强化物的数量会影响个体的学习效果;从质的方面讲,强化物越是符合个体需要,越会促进学习效果。
强化物的安排有以下两种方式:(1)立即强化与延缓强化。
前者是指个体出现正确反应后,立即给予奖赏,其效果较佳;后者指正确反应出现后,过一段时间再给奖赏,其效果较差。
(2)连续强化和部分强化。
前者指只要个体做出正确反应,均给予强化。
这种强化方式不仅不经济,而且一旦取消强化,其学到的行为会很快消退。
后者指只在部分正确反应之后,给予强化。
如果部分强化适度,就可以达到或超过连续强化的学习效果。
强化理论在应用时,应注意如下原则:(1)经过强化的行为趋向于重复发生。
例如,当某种行为的后果是受人称赞时,就增加了这种行为重复发生的可能性。
(2)要依照强化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
人们的年龄、性别、职业、学历、经历不同,需要就不同,强化方式也应不一样。
(3)小步子前进,分阶段设立目标,并对目标予以明确规定和表述。
对于人的激励,首先要设立一个明确的、鼓舞人心而又切实可行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时,才能采取适当的强化措施。
同时,还要将目标进行分解,分成许多小目标,完成每个小目标都及时给予强化,这样不仅有利于目标的实现,而且通过不断的激励可以增强信心。
(4)及时反馈。
就是通过某种形式和途径,及时将工作结果告诉行动者。
要取得最好的激励效果,就应该在行为发生以后尽快采取适当的强化方法予以强化。
(5)正强化比负强化更有效。
所以,在强化手段的运用上,应以正强化为主;同时,必要时也要对坏的行为给以惩罚,做到奖惩结合。
二、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是指驱动一个人在社会活动的特定领域力求获得成功或取得成就的内部力量。
在行为上,它表现为一个人对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重要的生活目标的刻意追求。
默里(H.A.Murry,1938)在对需要的鉴定中首次提出成就动机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好尽快地解决某一难题”。
20世纪40~50年代初,麦克莱伦(D.C.McClelland)和阿特金森(J.W.Atkinson)等人将这一概念修改为“在具有某种优胜标准的竞争中对成功的关注”,并认为人的许多行为能够用对成就的需要来加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