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医生最好不要说这几句话

合集下载

医患沟通制度

医患沟通制度

医患沟通制度医患沟通制度为了更好地促进医患沟通,制定了以下要求和技巧。

一、医患沟通要求1.医护人员要积极与患者沟通,争取患者配合治疗。

2.沟通内容要详细、具体,必须完全落实制度中规定的内容。

科室可根据业务特点增加沟通内容。

3.在沟通时,医生应告知患者此次沟通的目的,内容要有逻辑性。

例如,告知手术目的时,应该说:“手术目的是……”。

4.沟通时要耐心、态度和蔼。

5.严禁以读知情同意书的形式来实现沟通。

6.需要患者或家属签字同意的,签字内容要具体,不可只签名。

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患者病情允许,由患者本人签名。

如果患者因病情无法签名,可有患者家属签名。

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患者由监护人签名。

对于难以确定年龄是否达到18周岁的,应查看身份证。

若危重患者不能履行知情同意,家属或监护人不在场,需要进行紧急救护措施的,报医务处、分管院长签字同意后实行紧急救护措施。

7.在诊断不明或疾病恶化时,医务人员之间要互相讨论,统一认识后,由上级医师对家属进行解释,以避免各自的解释矛盾让家属产生不信任和疑虑的心理。

二、沟通技巧1.倾听是一个重要的技巧,医生要多听病人或家属说几句。

2.医生要掌握病情、治疗情况和检查结果,掌握医疗费用的使用情况。

3.医生要留心对方的情绪状态、教育程度及对沟通的感受,留意对方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留意自身的情绪反应,学会自我控制。

4.医生要避免强求对方及时接受事实,避免使用易刺激对方情绪的词语和语气,避免过多使用对方不易听懂的专业词汇,避免刻意改变和压抑对方情绪,适时舒缓。

三、门诊医师与患者沟通内容1.疾病诊断、检查检验目的和结果解释、诊疗方案以及注意事项。

2.对于费用高、有创性诊疗项目,医生要征求患者同意。

3.医生要进行健康教育。

4.必要时,医生要宣传医院专科特色、技术水平等。

四、检查检验科室与患者沟通内容1.在检查检验过程中,医生要注意事项,例如标本采集注意事项、检查前准备,争取患者配合。

【教你如何缓解医患矛盾】医患矛盾

【教你如何缓解医患矛盾】医患矛盾

【教你如何缓解医患矛盾】医患矛盾很多医生对病患解释病情或者病例时总是很不耐烦,所用专业术语病患也听不懂,因为病人缺乏基本的医学素养,而从医人员如果能运用到各种技巧让病人能够通俗易懂,将晦涩难懂的语言转化为病患熟悉的字句,有时候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沟通效果,病患满意度就会提高,病人积极的配合治疗。

下面小编整理了医患沟通技巧,供你阅读参考。

医患沟通技巧:1、不该说的话:不知道画外音:拒绝、漠不关心“医生啊,什么时候住院?”“不知道。

”“什么时候开刀?”“不知道。

”“能快点吗?”“不知道。

”这是电视剧《心术》里冷面医生“孤美人”与患者对话的一段场景,看过这部剧的人都知道,“孤美人”对如何激怒患者很有一套,三言两句就能把患者气得火冒三丈。

医生体会:“不知道”医生很常见,因此许多医院提出“首诊负责制”。

患者遇到困难第一想到的是接诊自己的第一位医生。

所以,医生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信赖感。

许多医生反映目前每天接诊的病人太多,根本没有时间与患者沟通,这似乎是一个事实,也是一个非常充足的理由。

记者曾在一份关于医患沟通的资料中看到,假设一位医生一天接诊了100位病人,由于目前患者对诊疗的不满意或者他所需要的信息不了解,会转而再找别的医生看,假如一个患者看一个病平均跑三家医院或者换三位医生,那么,100个病人当中,只有33个病人是真正需要的病人。

换个角度,如果医生能真正做到有效沟通,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医生工作强度理论上要减少2/3。

能否这样设定,在排除掉医院少、医生少等医疗资源不圴衡因素后,医生充分有效地沟通,理论上就会一定程度上减少整体同行的接诊压力。

新加坡陈笃生医院13区病房护士长王倩说,在他们医院里,不论医生护士还是行政人员,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说这些话:“不知道”、“没有办法”、“做不到”或是“这不是我们部门该管的事”等。

只能说“我帮你了解一下”“我看看能不能帮到您”。

医患沟通技巧2、不该说的话:这事不归我管画外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老人做完心脏搭桥要出院了,张先生陪着父亲去拍片子。

医患沟通的九大技巧

医患沟通的九大技巧

医患沟通的九大技巧一、仔细倾听1. 提供良好的沟通环境在医患沟通中,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非常重要。

医生应该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确保患者能够集中注意力,并且没有任何干扰。

2. 聚焦患者的问题当患者与医生交流时,医生应该全神贯注地倾听。

不要打断患者的讲述,而是给予足够的时间,让患者能够表达自己的问题和需求。

同时,医生要用非语言方式表达出他们的关注和专注,例如通过眼神接触和肢体语言。

3. 避免陈述性问题当医生提问时,应尽量避免使用陈述性问题。

陈述性问题通常只需要简单的“是”或“否”回答,无法获取详细的信息。

相反,开放性问题能够促使患者提供更多的细节和背景信息。

二、尊重和共情1. 尊重患者的观点和意见医生和患者之间应该建立起相互尊重的关系。

尊重意味着接受患者的观点和意见,即使医生不一定完全同意。

医生可以通过倾听、肯定和回应患者的话语来表达尊重。

2. 表达共情和理解共情是指医生能够理解并与患者的感受和情绪产生共鸣。

医生应该表达出对患者所经历的痛苦、困惑或不安的理解,并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3. 使用简单和易懂的语言医生应该使用简单和易懂的语言与患者交流。

避免使用医学术语和专业名词,以确保患者能够理解医生的解释和建议。

三、积极回应患者的情绪和需求1. 了解患者的情绪和需求医生应该积极观察和了解患者的情绪和需求。

患者可能会感到害怕、焦虑、沮丧等,他们希望得到医生的安慰和支持。

医生应该根据情况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

2. 给予患者情绪上的支持当患者情绪低落时,医生可以给予他们情绪上的支持,如通过肯定、鼓励和安慰来缓解他们的情绪困扰。

3. 解决患者的需求和担忧患者通常会有很多担忧和需求,这些可能是关于病情、治疗方案、康复等方面的。

医生应该认真倾听并提供准确的答案和解释,以解决患者的担忧和需求。

四、清晰传递信息和解释治疗计划1. 使用简单和明确的语言医生在向患者传递信息时,应尽量使用简单、明确且易懂的语言。

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和复杂的句子结构,这样患者更容易理解医生的意思。

医患沟通技巧的五个避免

医患沟通技巧的五个避免

医患沟通技巧的五个避免在医患关系这个特殊的领域里,沟通就像一座桥梁,架在医生和患者之间。

要是这桥建得歪歪扭扭,那可就麻烦了。

今天咱就来说说医患沟通技巧里的五个避免。

一、避免冷漠。

医生啊,可不能像个冰疙瘩似的。

我就见过这样的事儿,有个患者肚子疼得厉害,去找医生。

那医生就面无表情地问了几句,也不看患者那难受的样子,就开了一堆检查单。

患者心里可委屈了,觉得自己就像个流水线上的物件,被人冷冰冰地对待。

患者本来身体就不舒服,心里还指望着医生能给点温暖呢。

就好比冬天里,你冻得哆哆嗦嗦地进了屋,结果屋里的人看都不看你一眼,这得多让人寒心啊。

医生要是能有点笑容,多说几句安慰的话,像“您先别着急,咱们好好检查检查”,那患者心里就会舒坦不少。

二、避免不耐烦。

患者有时候因为生病心里慌,可能同一个问题会问好几遍。

这时候医生要是不耐烦了,那就糟了。

我有个朋友去看病,他有点担心自己的病情,就问医生这药吃了会不会有副作用啊,这病多久能好之类的问题。

那医生一开始还好好回答,问多了就皱着眉头说“都跟你说过了,怎么还问”。

我朋友当时脸就红了,后面再有问题也不敢问了。

其实医生要是能多一点耐心,就像对待自己家好奇的小孩一样,再回答一次又能怎么样呢?患者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不清楚,多问几句也是正常的。

三、避免使用难懂的专业术语。

医生在学校里学了一大堆专业知识,这是好事儿。

可是跟患者说话的时候,可不能满嘴的专业术语。

我听说有个老太太去看心脏病,医生跟她说什么“二尖瓣反流”“心房颤动”之类的词。

老太太听得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了。

这就好比你跟一个外国人说文言文,人家能明白才怪呢。

医生应该把专业术语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话,比如说“您心脏里有个小阀门有点漏风,心跳也不太规律”,这样患者就能理解自己的病情了。

四、避免不尊重患者的意见。

患者虽然不是医学专家,但他们对自己的身体也有一定的感受和想法。

有个年轻的女孩去看病,她觉得自己可能是吃了什么东西过敏,就跟医生说了自己的想法。

医患沟通九大技巧

医患沟通九大技巧

医患沟通九大技巧医患沟通是医生与患者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医患沟通可以促进医患关系的建立和治疗效果的提升。

下面将介绍九大医患沟通技巧,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进行沟通。

1.倾听和尊重医生应该认真倾听患者的意见、关注和问题,并给予尊重和耐心的回应。

患者有权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医生应该尊重他们的意见,并且不要打断他们的讲话。

2.语言简明易懂医生应该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和难以理解的医学知识。

医生需要向患者解释病情、治疗方案和医学术语,确保患者能够理解。

3.积极表达医生在与患者交流时应该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他们可以向患者解释病情、治疗方案和医学知识,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治疗。

4.提供信息医生应该向患者提供准确、全面的医学信息,帮助他们了解疾病的原因、发展过程和可能的治疗方案。

医生可以使用图表、文字和示意图等工具,以便患者更好地理解。

5.回应患者情绪患者在面对疾病和治疗时可能会出现各种情绪,如焦虑、恐惧和愤怒等。

医生应该理解并回应患者的情绪,给予他们支持和安慰。

6.建立信任医生需要通过真诚、专业和关心患者的态度,建立起与患者的信任关系。

只有建立了信任,患者才会更加愿意与医生沟通和合作。

7.尊重个人隐私医生在与患者交流时应该尊重患者的个人隐私,不得泄露他们的病情和个人信息。

医生可以与患者一起商讨是否分享病情和治疗方案给家人或其他医生。

8.提供明确指导医生在与患者交流时应该提供明确的指导和建议,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疾病。

医生可以告诉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药物、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等。

9.持续关注和沟通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不应该只是一次性的,而是需要持续关注和沟通。

医生可以定期与患者进行随访,了解他们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以上就是医患沟通的九大技巧,希望可以对医生和患者在沟通中有所帮助。

良好的医患沟通可以增强医患关系,提升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医患沟通的要点

医患沟通的要点

医患沟通的要点
以下是 8 条关于医患沟通要点:
1. 沟通得有耐心啊!就像你给孩子讲故事一样,得慢慢说、细细讲。

比如说,医生对着老年患者,就得耐心地把病情和治疗方案解释清楚,绝不能着急!
2. 真诚是必杀技呀!不能敷衍了事。

就像朋友之间聊天那样真诚,患者问啥都实实在在地回答。

比如患者问手术风险,可不能含糊其辞,得真诚地告诉他。

3. 得学会倾听呀!别患者还没说几句呢,就打断人家。

好比别人跟你倾诉苦恼,你总得听人把话讲完吧。

有患者诉说症状时,医生就得好好听着。

4. 说话得通俗易懂啊!别满嘴专业术语,那患者能听懂嘛!就像是给小朋友讲知识,得用简单的话来说。

比如跟患者解释病症,就用大白话让人家明白。

5. 注意语气和态度呀!可不能冷冰冰的。

想想如果有人用热情的态度跟你说话,和冷冰冰地跟你说话,哪个让你舒服?医生对患者说话就得温和些。

6. 给患者鼓励和信心呀!生病的人有时候很脆弱的。

这就像你朋友遇到困难,你得给他加油打气。

患者对治疗没信心时,得多多鼓励。

7. 得尊重患者的意见呀!人家也是有想法的。

不能觉得自己啥都对。

就像讨论事情时要尊重别人的看法一样。

患者要是对治疗方案有疑问,得尊重他的想法好好讨论。

8. 沟通要全面呀!别只说一半留一半。

如同讲故事得讲完整了。

从病情到后续注意事项,都得和患者沟通清楚。

我觉得医患沟通真的太重要了,如果能做好这些要点,医患关系肯定会好很多,治疗效果也会更好呀!。

医患沟通的九大技巧

医患沟通的九大技巧

医患沟通的九大技巧医患沟通是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生的工作满意度。

良好的医患沟通可以增强医生与患者间的互信,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感。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医患沟通的九大技巧。

第一大技巧:倾听和尊重。

医生应以尊重和关心的态度倾听患者的意见和疑虑,不打断他们的发言,不轻视他们的感受。

只有真正倾听和尊重患者,医生才能真正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期望。

第二大技巧:简化语言。

医生应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

医生要注意语速和语调,确保患者能够理解。

第三大技巧:积极肯定。

医生应积极肯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付出和努力,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这样可以增加患者的自信心,提高治疗效果。

第四大技巧:耐心解答。

患者在面对疾病时往往会有很多疑问和担忧,医生应耐心解答,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建议。

医生应避免使用复杂的解释,以便患者能够更好地理解。

第五大技巧:关注情感需求。

患者不仅需要医生的治疗,还需要情感上的关怀和支持。

医生应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耐心倾听他们的痛苦和困惑,给予他们安慰和支持。

第六大技巧:积极沟通。

医生应主动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治疗进展和患者的反馈。

医生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让患者感觉到他们的关心和关注。

第七大技巧:尊重隐私。

医生在和患者交流时要注意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个人空间。

医生应在适当的场合和方式下与患者交流,确保患者的隐私不被泄露。

第八大技巧:合理安排时间。

医生应在合理的时间内与患者交流,不要让患者等待太久或感到被冷落。

医生要尽量安排充足的时间与患者进行沟通,解答他们的疑虑。

第九大技巧:沟通记录。

医生在与患者沟通后应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包括病情、治疗方案和患者的反馈等。

这样可以避免信息的遗漏和误解,提高医疗质量。

医患沟通是一门艺术,需要医生用心去学习和实践。

通过遵循以上九大技巧,医生可以更好地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治疗效果。

医患沟通技巧

医患沟通技巧

在医疗工作中,医护人员要不断地加强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掌握沟通的艺术,努力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静、安全、自信的环境。

对患者提出的各种各样问题要耐心解释,切忌大声呵斥、简单粗鲁,敷衍了事。

医护人员如能和患者沟通的非常融洽,不但可为治疗疾病提供信息,促进疾病的好转,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更重要的还能及时化解医患之间的误解和矛盾,减少医患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

医患沟通技巧的"一、二、三、四、五、六"1一个根本:诚信、尊重、同情、耐心;2两个技巧:倾听,就是多听患者或家属说几句话;介绍,就是多对患者或家属说几句话;3三个掌握:掌握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和检查结果;掌握患者医疗费用的使用情况;掌握患者社会心理状况。

4四个留意:留意患者的情绪状态;留意受教育程度及对沟通的感受;留意患者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留意自身的情绪反应,学会自我控制。

5五个避免:避免强求患者及时接受事实;避免使用易刺激患者情绪的词语和语气;避免过多使用患者不易听懂的专业词汇;避免刻意改变患者的观点;避免压抑患者的情绪。

6六种方式:即预防为主的针对性沟通、交换对方沟通、集体沟通、书面沟通、协调统一沟通和实物对照沟通。

医患沟通方式7预防为主的针对性沟通: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主动发现可能出现问题的苗头,把这类家属作为沟通的重点对象,与家属预约后根据其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沟通。

8交换对象沟通:在医生与患者家属沟通困难时,另换一位医生或主任与患方沟通;当医生不能与某位患者家属沟通时,换一位知识层面高一点的患者家属沟通,让这位家属去说服其他家属。

9集体沟通:对患有同种疾病较多的患者,医院可召集家属,以举办培训班的形式进行沟通,讲解疾病的起因、治疗及预防知识。

这种沟通,不但节约时间,还可促进患者间的相互理解,使患者成为义务宣传员,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

10书面沟通:为了弥补语言沟通的不足,医院实行了书面沟通,把一些常规问题印到书面上,便于患者家属翻阅。

医患沟通的原则与内容

医患沟通的原则与内容

医患沟通的原则与内容医患沟通是医生与患者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理解和共识的过程。

良好的医患沟通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有助于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

下面是医患沟通的原则与内容的详细介绍。

一、医患沟通的原则1.尊重与关心:医生应该以尊重和关心的态度对待每位患者,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需求,关心他们的痛苦和困扰,让患者感到被关注和被重视。

2.清晰与准确:医生在与患者沟通时应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或难以理解的词汇。

同时,医生应准确地传达信息,确保患者能够正确理解治疗方案和医嘱。

3.积极与耐心:医生应该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主动倾听患者的问题和反馈,耐心解答患者的疑虑和困惑。

同时,医生还应告知患者关于疾病的信息和治疗的预期效果,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4.共享与参与:医生应该与患者共同决策治疗方案和医疗计划。

医生可以提供不同的治疗选择和建议,让患者参与其中,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这样做有利于增加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和依从性。

5.保护与隐私:医生应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不泄露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记录。

医生应告知患者个人隐私的保护措施,并尽量在私密的环境中与患者进行沟通。

二、医患沟通的内容1.病情解释:医生应详细解释患者的病情,包括病因、病理机制、临床表现等方面的知识。

医生可以使用模型、图表等辅助工具来帮助患者理解疾病的本质和发展过程。

2.治疗方案:医生应向患者介绍不同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

医生可以从效果、风险、费用等方面评估不同方案的优劣,并与患者共同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式。

3.医嘱指导:医生应向患者详细解释医嘱的内容和用法,包括药物的名称、用量、用法、注意事项等。

医生还应指导患者如何正确进行自我监测和自我管理,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

4.预后评估:医生应告知患者关于治疗的预期效果和可能的并发症。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经验,以概率的形式描述治疗的成功率和复发率,帮助患者合理地对治疗结果做出预期。

医患沟通的八个原则

医患沟通的八个原则

医患沟通的八个原则
医患沟通,那可真是太重要啦!这就好比是一座坚固的桥梁,连接着医生和患者的心。

这里有八个原则,咱可得好好唠唠。

尊重患者,这不是应该的嘛!把患者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难道不应该吗?患者来到医院,那是对医生的信任,咱可不能辜负了这份信任呀!就像朋友之间相互尊重一样,医患之间也得这样。

倾听患者的声音,这多关键呀!他们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是重要的线索,说不定就能找到病因的关键呢!别不耐烦,用心去听,就像侦探在寻找破案的蛛丝马迹一样。

清晰准确地表达,可别含糊其辞。

医生的话对患者来说那就是权威呀,得让他们明明白白知道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不能云里雾里的,这不是坑人嘛!
给予患者希望,这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

哪怕病情再严重,也要让他们看到希望,有了希望才有动力去对抗病魔呀!这可不是随便说说,是真的要让患者感受到。

保持耐心,别着急呀!患者可能会问很多问题,可能会纠结一些细节,这时候就得有耐心,慢慢地解答,就像老师教学生一样。

建立信任,这可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到的。

要用行动来证明自己是值得信赖的,一次又一次地为患者解决问题,信任不就慢慢建立起来了嘛!
关注患者的情绪,他们可能会害怕,可能会焦虑,这时候医生得像知心朋友一样去安慰他们,让他们心里踏实点。

最后,要不断学习提高沟通能力呀!时代在变,患者的需求也在变,咱不能原地踏步呀!
总之,医患沟通的这八个原则,那就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法宝呀!做好了这些,医患关系能不好吗?能不和谐吗?大家都能开开心心地把病治好,多好呀!这难道不是我们都希望看到的吗?。

医务人员文明用语及服务禁语

医务人员文明用语及服务禁语

医务人员文明用语及服务禁语医务人员是社会的精英群体,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院的声誉。

因此,在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中,必须遵守相应的文明用语和服务禁语。

下面是一些医务人员文明用语和服务禁语的例子。

一、医务人员文明用语1.尊称患者:尊称患者是医务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他们应该使用“先生”、“女士”等尊称称呼患者,而不是简单的称呼患者的姓名。

2.温和、亲切的语气:医务人员在与患者交流时,要使用温和、亲切的语气,给患者以关爱和安慰的感觉。

3.用词准确、简单:医务人员要用词准确,避免使用患者无法理解的专业术语,可以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患者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

4.鼓励性语言:医务人员要时刻鼓励患者,给予信心和希望,使患者积极面对治疗。

5.尊重患者权益:医务人员应该尊重患者的隐私和决策权,不得擅自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病情。

6.表达愿意帮助的语言:医务人员要表达出愿意帮助患者的态度,让患者感受到自己的关怀和支持。

二、医务人员服务禁语1.蔑视性、歧视性言辞:医务人员不得使用蔑视性、歧视性的言辞对待患者,不得侮辱、歧视患者的个人特征、社会地位和宗教信仰。

2.抱怨、责备患者:医务人员在工作时遇到困难或不满时,不得抱怨、责备患者,应该保持耐心和专业的态度。

3.否定患者的感受:医务人员要理解患者的感受,不得否定患者的疼痛、焦虑或其他不适。

4.不合适的玩笑:医务人员在与患者交流时,不得使用不恰当的玩笑,以免伤害到患者的感情。

5.不专业言行:医务人员应当保持职业素养,不得在工作中使用不专业的言行,如追求私利、索要红包等。

6.暴力和威胁行为:医务人员严禁使用暴力或威胁患者的行为,不得对患者进行身体侵犯或恶意威胁。

这些医务人员的文明用语和服务禁语是在医疗服务中保证患者权益和提升医疗质量的必要条件。

医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时刻记住这些要求,做到言行举止得体,以更好地服务患者。

同时,医院和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态度的提升。

医患沟通的三要素

医患沟通的三要素

《医患沟通的三要素》
咱都知道,去医院看病的时候,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那可太重要了。

这医患沟通啊,有三个关键要素。

第一个要素呢,就是互相理解。

患者来到医院,心里往往都很着急、很害怕。

着急自己的病啥时候能好,害怕病情会不会很严重。

这时候,医生就得理解患者的这种心情。

别嫌患者啰嗦,多听他们讲讲自己的症状和担忧。

而患者呢,也得理解医生的不容易。

医生每天要看那么多病人,工作压力可大了。

有时候可能说话急了点,但那也是为了赶紧给大家看病。

互相理解了,沟通起来就顺畅多了。

第二个要素是真诚相待。

医生对待患者得真诚,有啥说啥。

别为了让患者安心就说些模棱两可的话。

该告诉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时候,就得实话实说,但也得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别把患者吓着。

患者对医生也得真诚,别隐瞒自己的病史和症状。

要是隐瞒了,医生判断错了病情,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真诚相待,才能建立起信任。

第三个要素是耐心倾听。

医生不能患者话还没说完就打断,得耐心地听患者把话说完。

这样才能全面了解病情,做出准确的诊断。

患者也得耐心听医生的解释和建议。

有时候医生说的那些医学术语咱可能听不懂,这时候就多问问,别不好意思。

医生也别不耐烦,得用咱老百姓能听懂的话解释清楚。

总之啊,医患沟通的这三个要素真的很重要。

只有做到互相理解、真诚相待、耐心倾听,医生和患者之间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更好地为患者的健康服务。

咱去看病的时候,也多想想这三个要素,和医生好好沟通,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病快点好起来。

医患沟通技巧与冲突管理

医患沟通技巧与冲突管理

医患沟通技巧与冲突管理在医疗过程中,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治疗效果,更关系到双方的信任和关系。

良好的沟通可以减少误解和冲突,增进医患双方的理解和信任。

因此,医患沟通技巧和冲突管理至关重要。

一、倾听是良好沟通的基础医生在面对患者时,首要的技巧就是倾听。

倾听是双向的,不仅指医生要倾听患者的问题和需求,也要倾听患者的情绪和表达方式。

通过倾听,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关注点,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基础。

在倾听的过程中,医生应该尽量做到耐心和尊重,不要随意中断患者的发言,不要给予过多的干扰和评判。

只有当患者感受到医生的关注和尊重时,才会更愿意与医生沟通,将内心的疑虑和焦虑表达出来。

二、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沟通医生在与患者沟通时,应尽可能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避免医学术语和专业术语,以免造成患者的困惑和焦虑。

医生应该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解释疾病和治疗方案,帮助患者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过程。

此外,医生还可以通过绘图和图片等方式辅助说明,让患者更直观地了解疾病的病因和发展过程。

通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视觉工具,可以让医患沟通更加顺畅和有效。

三、积极主动地表达医生在与患者沟通时,应当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主动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治疗方案。

医生可以通过分享病人和其他患者的案例,提高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期望和信心。

在沟通的过程中,医生还应当及时回应患者的问题和疑虑,不要拖延或回避。

只有通过积极主动地表达,医生才能更好地引导患者,促进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四、处理冲突和分歧在医患沟通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冲突和分歧。

医生应当学会妥善处理这些冲突,以保持双方之间的关系和信任。

首先,医生需要冷静下来,不要被情绪左右,理性地分析问题,寻找解决的最佳途径。

其次,医生可以适当地采用调解和协商的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找出双方的共同利益点,达成共识和妥协。

在处理冲突的过程中,医生应当保持耐心和尊重,尽量避免引起更大的争执和冲突。

医患沟通的注意事项

医患沟通的注意事项

医患沟通的注意事项1. 要耐心倾听啊!你想想,患者来找医生,那肯定是心里有好多话要说呀。

就像你着急要跟朋友倾诉烦恼一样,这时医生可不能不耐烦哦。

曾经有个医生,患者才说了几句,他就打断,结果患者觉得不受重视,医患关系一下就紧张啦。

2. 说话语气要温和呀!不能冷冰冰的,这就好比大冬天有人给你递了杯热奶茶和扔给你一坨冰块的区别。

有次见到个医生,说话凶巴巴的,患者本来就紧张,这下更害怕了。

3. 得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呀!别整那些专业术语,患者哪能都懂呢。

好比你跟小朋友说话,总不能用大人的深奥词吧。

有个医生解释病情,一堆术语,患者听得云里雾里。

4. 眼神交流也很重要哦!看着对方的眼睛,让患者觉得你是真的在意他。

这就像和好朋友聊天,你总不能看着别的地方吧。

见过一个医生,全程不看患者,患者能心里舒服吗?5. 要尊重患者的意见呢!别觉得自己啥都对,患者也是有想法的呀。

就像讨论去哪里玩,大家都有发言权嘛。

有的医生根本不听患者想法,自己就做决定了。

6. 多给些安慰好不好!患者生病了心里多难受呀,这时的一句安慰顶好多药呢。

比如病人害怕手术,医生给个温暖的微笑和鼓励,效果多好呀。

但有的医生就是很冷漠。

7. 别轻易许诺呀!做不到的事情别瞎保证,这跟吹牛有啥区别。

就像你答应了别人却没做到,多让人失望呀。

有个医生说肯定能治好,结果没做到,医患矛盾就来了。

8. 要注意自己的表情哦!不能板着一张脸,谁看了心情能好呀。

跟笑脸相迎比起来,那差别可大了去了。

有个医生整天苦着脸,患者都不敢靠近了。

总之,医患沟通真的太重要啦,医生们可得好好注意这些方面呀!这些做好了,医患关系能不好吗?。

医患沟通基本要求

医患沟通基本要求

医患沟通基本要求
以下是 7 条关于医患沟通基本要求:
1. 要耐心倾听呀!就像朋友聊天一样,医生得给患者足够的时间把话说完,可不能不耐烦地打断。

比如患者在诉说自己的症状时,医生认真倾听着,时不时点点头给予回应,患者不就会感觉很温暖吗,这样不就能更好地建立信任啦?
2. 说话得通俗易懂呀!别整那些专业术语让人摸不着头脑。

医生跟患者解释病情的时候,能用大白话就用大白话,好比说“你的血管有点堵啦”而不是“你的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这样患者才能明白呀!
3. 要保持温和的态度哟!不能凶巴巴的。

你想想,要是医生总是很和蔼,患者得多安心呀。

就像是一个温柔的大哥哥或大姐姐一样,患者能不放松吗?
4. 眼神交流很重要哇!看着患者的眼睛,让他感受到你的关注。

比如说患者在讲述病情时,医生一直看着他的眼睛,患者是不是会觉得自己被重视了呢?
5. 得给患者鼓励呀!让他们有信心面对疾病。

当患者有些沮丧时,医生说一句“你一定可以战胜这小病魔的”,这多提气呀!
6. 解释要清楚明白哇!别含含糊糊的。

医生跟患者说明治疗方案,得仔仔细细讲清楚,避免患者稀里糊涂的。

就像给患者一张清晰的地图,让他知道该怎么走。

7. 尊重患者的意见呐!别一味地自己说了算。

患者要是有想法,医生得认真听听,说不定还能有新的启发呢。

这就如同大家一起商量怎么解决一个难题,多好呀!
我觉得呀,医患沟通真的太重要了,只有沟通好了,医生和患者才能更好地合作,共同战胜疾病!。

医患沟通技巧6篇

医患沟通技巧6篇

医患沟通技巧6篇医患沟通技巧 (1)1、倾听­­­­­:医生必须尽可能耐心、专心和关心地倾听病人的诉述,并有所反应,如变换表情和眼神,点头作“嗯、嗯”声,或简单地插一句“我听清楚了”等等。

总之,医生不要干扰病人对身体症状和内心痛苦的诉说,尤其不可唐突地打断病人的谈话。

2、接纳:医生要无条件的接受病人,不能有任何拒绝、厌恶、嫌弃和不耐烦的表现。

也就是说,医生要努力营造一种气氛,使病人感到自在和安全,享有充分的发言权。

3、肯定:医生要肯定病人感受的真实性,切不可妄加否定。

医生必须承认,时至今日,医学对病人的多种奇异的感受仍然不能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和说明。

至于病人的想法,即使明显地是病态的,也不可采取否定态度,更不要与病人争论。

4、异议:异议处理就是弄清楚事情的实际情况,以及整个过程中病人的情绪变化。

尤其是病人感到心里不舒服的事,异议处理十分必要,否则,就很难有真正的沟通。

5、提问:要善于用“开放式”和“封闭式”的提问方式。

“封闭式”提问只允许病人回答“是”或“否”,或者在两三个答案中选一个。

这样的提问容易使病人陷入“受审”地位而感到不自在。

“开放式”提问使病人有主动、自由表达自己的病情、感受,这既体现了医生对病人的尊重,也为全面了解病人的病情情绪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

6、复述:把病人说的话用不同的措辞和句子加以复述,但不改变病人表达的意图和目的。

7、代述:有些想法和感受病人不方便说出来,为了更好的治疗,对此,医生可以代述。

这当然要求医生有足够的敏感(所谓善解人意),揣摩出弦外之音。

8、对焦:这是一种多少带有心理治疗专门性的技术。

病人的心里可能有多个问题,医生一般应该选择一个作为“焦点”.选择什么问题作焦点,要求医生对病人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也许要进行一番思考。

医患沟通技巧 (2) 我是一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医学生,工作一年多来,深感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从良好沟通开始的。

以下不属于医患沟通的基本技巧是

以下不属于医患沟通的基本技巧是

以下不属于医患沟通的基本技巧是以下不属于医患沟通的基本技巧是医患沟通是现代医学的重要课题之一,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情况,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促进患者的康复。

而在医患沟通中,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以下技巧并不属于医患沟通的基本技巧。

1. 不尊重患者的意见和感受在医患沟通中,尊重患者的意见和感受是至关重要的。

医生应该积极倾听患者的想法和疑虑,充分尊重患者的自主权,让患者成为治疗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对象。

然而,有些医生在与患者沟通时,往往不重视患者的意见,甚至忽视患者的感受,这种做法会导致患者产生不信任感,影响医患关系的建立和治疗效果。

2. 没有耐心和细心倾听耐心和细心的倾听是医患沟通的基本技巧之一。

患者来就诊,往往希望能够得到医生的关注和倾听。

而在医患沟通中,医生应该给予足够的时间和关注,认真倾听患者的述说。

然而,有些医生可能心急火燎,没有耐心地听完患者的意见,甚至打断患者的发言,这种做法会使患者觉得被忽视,无法真正表达自己的问题和需求。

3. 使用专业术语过多医生作为专业人士,常常会使用大量的专业术语。

在与其他医生沟通时,这种做法可以提高效率和准确度。

然而,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过多使用专业术语可能会让患者感到困惑和无助。

医生应该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以便患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配合治疗。

4. 缺乏非语言交流的技巧除了语言交流外,非语言交流在医患沟通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医生的面部表情、姿势和眼神等都能传达出一种积极的沟通态度和关怀心情。

而缺乏这些非语言交流的技巧,会使患者感到医生对他们的关注不够,从而降低沟通的效果。

因此,医生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应该注意自己的非语言交流和表达方式,以确保与患者的良好沟通。

综上所述,医患沟通是一门艺术,而良好的医患沟通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技巧都适用于每一种情况。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需求和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技巧,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医者三戒“医不自治、医不叩门、医不戏病,这是为什么?

医者三戒“医不自治、医不叩门、医不戏病,这是为什么?

医者三戒“医不⾃治、医不叩门、医不戏病,这是为什么?古语有云:医不⾃治,卦不⾃断;医不叩门,道不轻传;医不戏病,患不辱医。

⾃古以来,在医界⼀直有“医者三戒”之说,即:医不⾃治、医不叩门、医不戏病,这是古⼈在对⼈性深刻解读和洞悉的基础上建⽴的规矩,其意义何在呢?医不⾃治“医不⾃治”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医者不⾃医”。

我国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中草药配制中不乏有毒性的药物,医者在对⾃⼰和家⼈诊治的过程中容易掺杂不必要的顾忌和忧患意识,从⽽影响到客观的分析和诊断思维,导致误诊和误治。

因此对于医者来说,如果⾃⼰或者家⼈⽣病了,最好找别的医⽣诊治。

据传西汉有位名医淳于意,有⼀次⽗亲⽣病,他给⽗亲⽤药后迟迟不见好,后来有⼀天他有事外出,拖徒弟代为诊治抓药,结果他的⽗亲病很快就好了。

淳于意回来后⾮常惊讶,于是问徒弟什么原因,徒弟解释说,因为⽼师的忽视,有⼀味药⽤量⼩了,他适当加⼤了剂量。

淳于意听到后恍然⼤悟,因为这味药有毒性,⽽病⼈是⾃⼰⽗亲,所以他抓药时总免不了再三思量,减⼩了剂量,因此导致迟迟不见效。

这个故事完美诠释了“医不⾃治”的道理,同时提醒⼤家,⾝处信息化时代,⽣病了不能⼀味相信⾃⼰在⽹上查到的东西,去医院或者专业诊所诊治的时候,要结合实际情况,配合医⽣的检查,不要出现“有病不看医⽣问百度,然后⾃医”的情况。

医不叩门医者有⼀个古训是“医不叩门,有请才⾏”,即医者不能主动去叩别⼈家的门,哪怕是朋友、邻居也不⾏。

这不是医者⾃命清⾼冷漠,⽽是,只有达成了良好的医患沟通,才能取得更好的诊治效果。

患者通常都有这样的⼼理,⼀、忌讳被说有病;⼆、病症没有表现的时候,他不认为⾃⼰有病;三、医者好意提醒他有病,他也未必领情。

《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家应该知道,反映地正是患者忌讳医者上门指出⾃⼰⾝上有病的故事。

中医治病有其⾃⾝的特点,病⼈对医⽣的信任⾄关重要。

《素问·五脏别论》⽈:“拘于⿁神者,不可与⾔⾄德;恶于针⽯者,不可与⾔⾄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功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患沟通,医生最好不要说这几句话
医学先驱希波克拉底曾说过,医生有3件法宝——语言、药物、手术刀。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早在1989年发布的《福冈宣言》中就指出:“所有医生都必须学会交流和人际关系的技能。

”不可否认,医患纠纷与沟通不当密不可分,一句话说得不合适,就拉大了医患间的心理距离。

近年来,各大医学院校纷纷开设“医患沟通”课程,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来看,有10句习惯用语是医生最应避开的。

第一句:你怎么了?
不少医生以这句话作为开场白,认为再寻常不过了,然而在患者听来,似乎难以感受到医者的温度。

如果能换成“我能帮你什么呢?”效果会大不一样。

尤其在面对初诊病人时,医生最好先做自我介绍并请患者坐下,再用开放式问题开场。

此外,“不急着打断患者”也是一个有效的沟通技巧和基本礼仪。

美国哈佛医学院的杰若·古柏曼教授在《医生如何想》一书中指出,美国居高不下的误诊率和首诊时间有关,病人陈述病情时,通常在18秒内就会被医生打断。

由于时间仓促或思路出了差错,即使再好的医生,也可能出现15%的误诊,建议先让患者讲1~2分钟。

也许有人会质疑在现有医疗条件下,大医院的医生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听患者自述。

事实上,会管理时间、把事情按照重要程度做出正确的顺序排位,
也是医生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本领。

随着医联体的形成、医疗下沉到基层,三甲医院的医生应该把看病速度放慢,学会“变速看病”,即对于首诊、理解能力差、爱刨根问底的病人放慢速度,让他们对病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患者就更愿意听从医生的指导,快速完成诊疗。

第二句:没看到我正忙吗?外面等着!
诚然,部分医院就诊秩序混乱,很多患者或家属不排队,一窝蜂地挤在诊室里,甚至大声喧哗、打电话。

这不仅干扰诊病的思路,还影响医患的心情。

对此,希波克拉底说,应像尊敬自己的父母一样,尊敬那些传授我行医之术的老师——患者。

医生要先学会尊重患者,才能赢得患者的尊重与信任。

遇到加塞的患者,不妨严肃而客气地告诉他:“请你先去门外等一下,我给这位患者看完病就叫你,谢谢。

”北京儿童医院的胡亚美院士有个好习惯:看完一个病人后,起身把孩子和家长送到门口,再叫下一位病人进诊室。

这样做既让患者感受到尊重,也不会因久坐而伤身,值得医生们学习。

医院方面,要加强管理水平,通过叫号系统、遥控碰锁、免打扰提示牌、严格施行实名制、增加义工等手段维持就诊秩序。

第三句:我不管这事(我不是你的主管医生),你找别人问去。

一句推脱的话,可能让患者跑很多冤枉路,甚至耽误治疗,严重影响就医体验。

这些小细节引发的怨气、怒气可能会在患者心中积蓄下来,最终一股脑地发泄给医务人员,酿成大祸。

勿以善小而不为,医务人员要有帮助患者的服务意识和团队意识,遇到挂错号的患者可以说:“别急,我帮你问问负责这件事的医生。


第四句:别问了,不可能。

当患者询问何时能做检查、出院、手术时,“不知道”“没办法”“不可能”“做不到”等冷漠粗暴的词语,会让患者觉得自己不被关心,进而信任度和治疗依从性降低,给医患交流带来麻烦。

这种情况可以回答“我帮你问一下”或“我看看能不能帮您尽量加快些”。

第五句: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你如果不信我,就别找我看病了。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患者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医务人员对专业知识垄断的时代结束了,学习型病人越来越多。

医生应改变传统的“家父式医患关系”(医生的身份使其具有不可撼动的绝对权威,在此基础上与患者形成信任),而要转变为“朋友型医患关系”。

比如,
患者指出“激素治疗有副作用,我不想用”时,医生可以好好解释:“所有药物都有副作用。

我会根据你的病情,严格控制剂量。


第六句:说了你也不懂,你照我说的做就行了。

对“一问三不知”的患者,医生不要苛求改变他们,更不应抱怨患者什么都不懂,应该积极运用器官模型、录像、动画、应用软件等进行患者教育,缩小医患间对于治疗的认知差距,避免出现误解。

北京儿童医院的张金哲院士每次出门诊,白大褂口袋里都塞满了小纸条,写着小儿常见病的症状、治疗要点、注意事项等,方便家长了解孩子病情。

第七句:我该说的都说了,你想怎么治?
近年来,为了减少医疗纠纷和医患冲突,个别医生和医院采取“消极保护”的态度应对。

有的甚至将《手术同意书》改为《手术志愿书》,患者签字栏几乎都以“要求”二字开头,如“要求切除双侧卵巢”“要求输血小板”等。

事实上,这不能减轻医生对患者应尽的法律责任,反而会让医患关系更趋于对立、疏远。

医生有义务向病人推荐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有一些聪明的患者会问医生“如果是你,你怎么选择治疗方案”,这也是医生应该设身处地思考的:如果给自己的亲人治疗,我会如何推荐治疗方案?
第八句:这手术非常简单,没什么风险,术后肯定会比现在好。

这是另一个极端。

医生的告知一定要客观,只能对治疗手段和成功率做出承诺,不能对结果做承诺,否则一旦结果不佳,很容易让患者或家属感到“被欺骗”,进而激化矛盾,引发纠纷。

医生不妨说:“这个手术确实不属于高难度手术,文献上的成功率达到百分之七八十,我们科也开展很多年了。

但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风险,医生是不能保证手术最终结果的。

我们一定会尽全力,努力争取一个最好的结果。


第九句:你怎么不早点来,不然也不至于这样。

这类话都带着责备的语气,难以给患者带来希望。

医生应从帮助患者的视角来履行职责,给患者带来希望和心理抚慰,告诉他“你的病情确实比较重,但你放心,我会尽全力帮助你”。

这样患者才能感受到医生与自己共进退。

美国首位分离结核杆菌的医生特鲁多,在自己的墓碑上写着这样一段话:“有时能治愈,常常在帮助,总是去安慰。

”意思就是,医学的最大价值不是治愈疾病,而是安慰和帮助患者。

第十句:这个医生怎么能这样!
有的医生习惯对患者过去的诊疗经历和同行的医疗行为作评价。

一方面,同行之间要坚持平等、公正的原则,不应诋毁或损害同行的工作与声誉。

另一方面,对着患者抨击为其诊疗过的医生,会损害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影响今后的治疗,百害而无一利。

如果患者之前的诊疗有问题,应该这样说:“我不清楚其他医生的治疗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做出的,所以不能草率地评价医疗细节,但是我会尽力帮你完成后续治疗。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