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出相关知识

合集下载

浸出方法过程

浸出方法过程

浸出方法过程
浸出方法是一种常见的分离技术,用于将目标物质从混合物中提取出来。

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化学、生物、制药工业等领域,常用于从植物材料或化合物混合物中提取有用成分。

本文将介绍浸出方法的过程及其应用。

浸出方法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溶剂:选择适当的溶剂是浸出方法成功的关键。

溶剂应能溶解目标化合物,但不溶解其他成分,并且应具有较低的毒性和易挥发性。

2.混合物制备:将植物材料或混合物研磨并与溶剂混合,以充分接触。

3.浸泡:将混合物和溶剂混合物浸泡一段时间,使目标化合物与溶剂进行充分的扩散和传递。

4.过滤:将浸泡的混合物用过滤纸过滤,以去除杂质和固体颗粒。

5.浓缩:将过滤后的溶液浓缩到一定程度,以获得目标化合物。

浸出方法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制药工业中,浸出方法可用于从植物材料中提取药物成分。

在食品工业中,浸出方法可用于从天然原料中提
取色素或香料。

在环境领域中,浸出方法也可用于从土壤中提取污染物。

总的来说,浸出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分离技术,应用广泛。

它可以帮助我们从混合物中分离出目标化合物,为我们的生产和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浸出的名词解释

浸出的名词解释

浸出的名词解释浸出,作为一个名词,通常被用来描述一种化学或生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溶剂通过接触物质而使其溶解或抽出。

浸出是一种常见且有着广泛应用的技术,在许多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中都有它独特的作用。

浸出的原理是利用溶剂与被处理物质之间的互溶性,通过物质之间的分子扩散来实现物质的转移。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的浸出溶剂包括水、有机溶剂、酸、碱等。

不同的溶剂选择取决于被处理物质的性质,以及目标所需的浸出效果。

浸出在化学工业中有着重要的应用,特别是在分离和提取过程中。

例如,从天然气或石油中提取有价值的化合物,如烃类、烯烃和芳香化合物等,就是利用浸出的原理进行的。

此外,从植物中提取天然产物或药物成分也常常使用浸出技术。

在环境领域中,浸出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在废物处理过程中,浸出可用于去除或回收废水中的有害物质。

此外,浸出还可应用于土壤修复、饮用水处理和废弃物管理等方面。

除了化学过程外,浸出还在许多生物学领域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浸出在生物学研究中经常用于提取细胞或组织中的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和酶等。

这些提取物可以用于检测、分析和研究生物体的功能与特性。

浸出在食品和饮料行业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传统的茶叶浸出过程就是将茶叶与热水接触,使茶叶中的香气和营养成分溶于水中,从而得到一杯美味的茶。

同样,咖啡的制作也依赖于浸出过程,将研磨咖啡豆与热水接触,使咖啡溶解物溶解于水中。

此外,浸出还在纺织、皮革、造纸和金属加工等工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些行业中,浸出被用来去除杂质、染料或处理材料,以达到所需的品质和性能。

总而言之,浸出作为一个名词,描述了一种从物质中提取溶质的过程。

在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和工业领域中,浸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不仅为分离和提取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而且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和产品。

药品生产技术《知识点总结~浸出制剂》

药品生产技术《知识点总结~浸出制剂》

浸出制剂一、名词术语1汤剂:药材饮片或粗末加水煎煮,或用沸水浸泡去渣取汁服用的液体剂型,亦称“汤液〞2合剂:系指饮片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的方法提取制成的口服液体制剂〔单剂量灌装者称“口服液〞〕。

3糖浆剂:系指含有原药物的浓蔗糖水溶液。

4酊剂:药物用规定的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亦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

5流浸膏:饮片用适宜的溶剂浸出有效成分,蒸去局部溶剂,调整浓度至每1ml 相当于原药材1g的液体制剂。

6煎膏剂:系指饮片用水煎煮,取煎煮液浓缩,加炼蜜或糖或转化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

7浸出制剂:采用适当浸出溶媒和方法,从饮片中提出有效成分,直接制得或再经一定得制备工艺过程而制得的一类制剂的总称。

8茶剂:系指饮片或提取物〔液〕与茶叶或其他辅料混合制成的内服制剂,可分为块状茶剂、袋装茶剂和煎煮茶剂。

二、知识点串联1浸出制剂的特点优点:1〕复方成分综合疗效2〕作用缓和持久、副作用小3〕剂量小,使用方便4〕可作其他制剂的原料缺点:稳定性差。

2浸出制剂的分类1〕水:汤剂、合剂2〕含醇浸出制剂〔乙醇、酒〕:酒剂、酊剂、流浸膏3〕含糖浸出制剂:糖浆剂、煎膏剂3汤剂〔无质量标准〕特点:三大优点:组方灵活。

随症加减;复方成分综合疗效;制法简单,奏效迅速三大缺点:味苦量大服用不便;不宜久置临时制备;挥发难溶保存率低。

4汤剂的制备方法:煎煮法强化记忆特殊处理的药物〔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冲服等〕5合剂的特点:1〕综合疗效、奏效快2〕大量生产、免煎药3〕浓缩减量,矫口感4〕防腐灭菌质量稳5〕假设单剂包装,方便多6〕组方固定,不能随症加减。

6 合剂的工艺流程〔制备要点〕:药材准备——浸提——净化——浓缩——分装——灭菌等7糖浆剂的特点:味甜量少,服用方便;单糖浆能防腐;药用糖浆须防腐。

8糖浆剂的种类:1〕单糖浆:单纯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

85%〔g/ml〕或%g/g用途:配制药用糖浆的原料、矫味剂、助悬剂、包衣的黏合剂2〕芳香糖浆:矫味剂3〕药用糖浆:治疗作用。

浸出工艺1

浸出工艺1

浸出工艺(一)(一)浸出方法一般分渗滤浸出和搅拌浸出两种,渗滤浸出可分为槽浸、堆浸和就地浸三种。

槽浸时矿石须碎至小于10毫米,用于孔隙度较小的贫矿。

堆浸用于采出的或碎至一定粒度后的矿石,如孔隙度较大的采出废石,表外矿和贫矿。

就地浸主要用于阶段崩落法开采的地下矿或采空区的残留矿、矿柱等所含目的组分的回收。

因此,渗浸只适用于某些孔隙度较大、嵌布粒度较粗的物料,常用间歇操作法生产。

搅浸适用于各种矿物原料,可在常温常压或热压条件下进行,可间歇作业或连续作业。

依被浸物料和浸出剂的相对运动方式可分为顺流浸出,逆流浸出和错流浸出三种。

若被浸物料与浸出剂的流动方向相同,则为顺流浸出;若其流动方向相反,则为逆流浸出;若其流动方向交错,则为错流浸出。

顺流浸出时,浸液中的目的组分含量高,浸出剂的耗量较小,但其浸出速度小,浸出时间较长。

错流浸出速度大,浸出率较高,但浸液体积大,组分含量低,浸出剂耗量较大。

逆流浸出可较充分地利用浸液中的剩余浸出剂,浸液中的目的组分含量较高,但其浸出速度较错流小。

渗滤槽浸可采用上述三种方法的任一种方法进行,堆浸和就地浸一般采用顺流循环浸出的方法。

连续搅浸常用顺流浸出法,若采用错流或逆流浸出,则各级间需增加固液分离作业,操作较复杂。

间断搅浸一般为单槽顺流浸出。

为了降低试剂耗量,提高浸出率和为后续作业创造较有利的作业条件,生产中可采用不同的浸出方法,如混矿浸出、分矿(泥砂分或按矿性分)浸出、返液浸出和多段浸出等,若后续作业为电积作业,可将氧化浸液再进行还原浸出,还原浸液送电积可以降低电耗。

(二)浸出设备渗滤槽(池)的结构如图1所示,外壳可用木材、砖、混凝土等制成,内衬防酸层(瓷砖、塑料、环氧树脂等).渗滤槽应能承压,不漏液、耐腐蚀。

主要操作参数为试剂浓度、放液速度、浸液目的组分含量和浸出剂的剩余浓度等。

浸出剂剩余浓度高时,宜将其返回浸出。

通常多槽同时操作,浸液混合以保证浸液组分较稳定。

用于堆浸的堆浸场可位于山坡、山谷或平地上,地面平整后应进行防渗处理,防渗铺层除具有防渗透耐腐蚀性能外,还能承受矿堆的压力。

浸出车间防火防爆,培训知识

浸出车间防火防爆,培训知识

浸出车间防火防爆,培训知识一、车间消防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包括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防火巡查、检查;安全疏散设施管理;消防(控制室)值班;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火灾隐患整改;用火、用电安全管理;易燃易爆危(wei)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等内容。

车间设置室内外消防给水按《建规》有关规定执行。

车间内配置一定数量灭火器,选用泡沫、千粉和二氧化碳灭火器,车间消防器材是确保安全的重要工具,任何人不得随意动用,车间工作人员必须做到人人会使用消防工具,懂得消防知识,对重新安排进入本车间的工作人员必须首先进行消防知识教育后方可进入车间。

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定期对本单位的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

要时刻保持防火门、防火卷帘、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设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通。

不得占用疏散通道或者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上设置影响疏散的障碍物,不得在营业、生产、工作期间封闭安全出口,不得遮挡安全疏散指示标志。

浸出车间、溶剂库、粕库内外,应配备合用和足够的消防器材和设备,放置在固定地方,配备专人负责,对消防器材、设备每年定期检查,使之实用有效。

对防雷、防静电、电气设备等接地装置每年必须检查一次,接地电阻要符合要求。

四号溶剂的闪点很低,着火后应用灭火器灭火,用水是不能扑灭的,但水可以降低被烧烤容器的温度,保护未着火的其它设备,不使火灾蔓延。

四号溶剂的爆炸下限为1.6%,上限为9.5%(取最高),空气中浓度在此区间内是最危(wei)险的,一但遇到火花,就会发生爆炸,低于此浓度较安全,高于此浓度遇火会剧烈燃烧。

掌握 4 号溶剂火灾的性质和灭火方法。

平时以防为主,将隐患泯灭在萌芽中。

企业职工要做到“三懂三会”,即懂得本岗位火灾危(wei)险性、懂得基本消防常识、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会报火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疏散人员。

二、安全生产管理1、工艺系统部份工艺设备内进入空气是设备本身不安全的重大隐患,如果设备内空气比例达到爆炸极限,在设备内火花或者静电打火(管道内流体的高速流动能产生很高的静电电压,形成静电放电)的作用下引起爆炸,炸裂设备后还会引起二次爆炸,造成重大生产事故。

大豆油化学浸出法

大豆油化学浸出法

大豆油化学浸出法《大豆油化学浸出法》嘿,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一聊大豆油化学浸出法中的那些有趣的化学知识。

首先呢,咱们得知道大豆油化学浸出法是一种把大豆里的油提取出来的方法。

这里面可涉及到好多化学概念呢。

咱们先说说化学键吧。

化学键就像是原子之间的小钩子。

你可以想象每个原子都有自己的小钩子,有的原子之间的连接是离子键,这就好比带正电和带负电的原子像超强磁铁一样吸在一起。

比如说氯化钠,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带正电,氯原子得到这个电子带负电,它们就因为正负相吸,紧紧地靠在一起,就像磁铁吸铁屑一样牢固。

还有共价键呢,共价键就是原子们共用小钩子连接起来的。

就像两个人一起拿着一个东西,互相牵扯着,谁也离不开谁。

在化学浸出法里,各种物质之间的反应要达到化学平衡。

这化学平衡啊,就像是拔河比赛。

反应物和生成物就像两队人,当两边用力一样大的时候,也就是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了,这个时候就达到了平衡状态,两边的人数(也就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就不再变化了。

比如说,在一个浸出的反应体系里,如果有物质A变成物质B,同时物质B也能变回物质A,当A变成B的速度和B变回A的速度一样的时候,整个体系就稳定下来了,这就是化学平衡。

再来说说分子的极性。

分子的极性就类似小磁针。

像水是极性分子,水的分子结构里,氧一端就像磁针的南极,带负电,氢一端就像北极,带正电。

这就使得水这种极性分子有很多特殊的性质。

而二氧化碳是直线对称的非极性分子,就像一个两边一样重的扁担,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重合,没有像小磁针那样一端带正电一端带负电的情况。

在大豆油化学浸出法里,不同极性的溶剂可能会对浸出过程有不同的影响。

极性溶剂可能更容易和极性的杂质相互作用,非极性溶剂可能更有利于溶解大豆油这种非极性的物质。

还有配位化合物呢。

咱们可以把中心离子想象成聚会的主角,配体就是那些提供孤对电子共享的小伙伴。

比如说,在某个浸出过程中,如果有金属离子作为中心离子,周围有一些小分子或者离子提供自己的孤对电子和这个金属离子结合,就形成了配位化合物。

浸出毒性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标准浸出毒性是指物质在特定条件下被浸出并对生物体产生毒性影响的性质。

浸出毒性鉴别标准是评价物质毒性的重要依据,对于保障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浸出毒性鉴别标准的相关知识,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首先,浸出毒性鉴别标准的制定是基于对毒性物质的深入研究和分析。

毒性物质的浸出特性与其分子结构、化学性质等密切相关,因此需要通过科学实验和数据分析来确定其浸出毒性鉴别标准。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模拟生物体内环境条件进行浸出实验,获得物质的浸出毒性数据,并据此确定相应的鉴别标准。

其次,浸出毒性鉴别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毒性物质的存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威胁,因此有必要建立科学的鉴别标准,对毒性物质进行准确鉴别和评估。

只有通过严格的浸出毒性鉴别标准,才能有效地识别和监测潜在的毒性物质,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护和控制措施,保障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再次,浸出毒性鉴别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毒性物质的浸出毒性进行鉴别和评估,可以为相关行业的生产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也为环境监测和风险评估提供重要参考,有助于及时发现和防范潜在的毒性风险,保障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综上所述,浸出毒性鉴别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对于保障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科学的浸出毒性鉴别标准,才能有效地识别和监测潜在的毒性物质,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护和控制措施,保障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浸出毒性鉴别标准的制定和应用,不断完善相关标准和技术,为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浸提常用方法及其特点

浸提常用方法及其特点

浸提常用方法及其特点
浸提常用方法及其特点是中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知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内容与考生分享,希望给予大家帮助!
浸提是采用适当的溶剂和方法使中药所含的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浸出的操作。

目的是提取中药材中有效成分。

1)煎煮法:适用于极性较大的水溶性成分及对湿、热较稳定的药材。

提取出的杂质较多,煎出液易霉败变质,应及时处理。

2)浸渍法:分为冷浸渍法,热浸渍法,重浸渍法。

应用特点是静态浸出,适用于对热不稳定,易挥发,易破坏的中药。

不适于贵重中药、毒性中药及高浓度的制剂。

3)渗漉法:分为单渗漉法,重渗漉法,加压渗漉法和逆流渗漉法。

应用特点:属于动态浸出,适用于贵重中药、毒性中药及高浓度制剂,也可用于有效成分含量较低的中药的提取。

但对新鲜的及易膨胀的中药、无组织结构的中药不宜选用。

4)回流法:由于浸出液中的成分受热时间较长,股只适用于热稳定的药材成分浸出。

5)水蒸气蒸馏法:如挥发油的提取。

6)超临界流体萃取。

执业药师西药药剂学知识点辅导:浸出原理

执业药师西药药剂学知识点辅导:浸出原理

执业药师西药药剂学知识点辅导:浸出原理浸出制剂系指用适当的溶剂和方法,从药材中浸出有效成分所制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药物制剂。

浸出制剂具有原药材各浸出成分的综合疗效,作用缓和持久,毒性作用较低。

与原材料相比,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浓度,减少了用量,便于服用。

但在贮存过程中易产生沉淀、变质,影响外观和药效。

特别是水性浸出制剂,更易发生这种变化。

浸出制剂的类型主要有:(1)水浸出制剂。

在一定加热条件下,药材用水浸出而制成的制剂,如汤剂、中药合剂。

(2)含醇浸出制剂。

在一定条件下用适当浓度的乙醇或酒浸出的制剂,如酊剂、酒剂、流浸膏剂、浸膏剂。

有些流浸膏虽是用水浸出的,但制成品中一般加有适量乙醇。

(3)含糖浸出制剂。

一般系在水浸出剂型的基础上,经浓缩等处理后,加入适量蔗糖或其他赋形剂制成。

如内服膏剂(膏滋)、颗粒剂等。

(4)精制浸出制剂。

用适当溶剂浸出后,将浸出液经过适当处理后而制成的制剂。

如由中药材提取的有效部位制得的注射剂、片剂、气雾剂等。

中药制剂的改革一、浸出过程浸出过程系指溶剂进入细胞组织,溶解其有效成分后形成浸出液的全部过程。

它实质上就是溶质由药材固相转移到溶剂液相中的传质过程。

浸出过程不是简单的溶解作用,一般需经过下列几个阶段(见教材图4-2)。

1.浸润阶段当药材粉粒与浸出溶剂混合时,浸出溶剂首先附着于粉粒表面使之润湿,然后通过毛细管和细胞间隙进入细胞组织中。

浸出溶剂是否能附着于粉粒表面取决于二者之间的界面情况。

浸出溶剂和药材的性质又是界面情况的决定因素,其中溶剂表面张力和药材中含有物性质起着主导作用。

2.溶解阶段药材中有效成分往往被组织吸收,具有一定亲和力。

浸出时溶剂对有效成分具有更大的亲和力才能引起脱吸附而转入溶剂中,这种作用称为解吸作用。

溶剂进入细胞后,可溶性成分逐渐溶解,溶剂种类不同,溶解的对象也不同。

水能溶解晶质及胶质,故其浸出液多含胶体物质而呈胶体液,但乙醇浸出液中含有较少的胶质,非极性浸出溶剂的浸出液则不含胶质。

浸出法工艺流程

浸出法工艺流程

浸出法工艺流程
《浸出法工艺流程》
浸出法是一种通过溶剂将物质从固体中提取出来的工艺方法,常用于食品加工、药物制备、化工产业等领域。

下面介绍一下浸出法的工艺流程。

首先,选择合适的溶剂。

溶剂的选择对浸出法的结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常用的溶剂包括水、乙醇、醚类、酮类等,根据需要提取的物质的特性和溶解度来选择合适的溶剂。

其次,将物质与溶剂充分接触。

一般来说,浸出法需要将待提取物质与溶剂充分混合,并进行适当的搅拌或加热,以便溶剂能够充分渗透和溶解物质。

然后,进行浸出提取。

将充分混合的物质和溶剂进行过滤或离心分离,将提取物和溶剂分离开来。

提取物中所含的目标物质被一同溶解在溶剂中,这样就完成了浸出提取的过程。

最后,对溶剂进行蒸馏或分离。

通过适当的方法,将溶剂从提取物中分离出来,以便再次利用。

而提取物则可以进一步进行处理,得到我们需要的目标物质。

总的来说,浸出法的工艺流程包括溶剂选择、溶剂与提取物质充分接触、浸出提取和溶剂分离几个主要步骤。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物质特性和工艺要求来设计合适的浸出工艺流程,以提高提取效率和提取物质的纯度。

常用浸出的方法有哪些

常用浸出的方法有哪些

常用浸出的方法有哪些浸出是一种化学分离技术,通过将固体物质与液体接触,使得溶解在固体中的目标物质转移到液体中,实现目标物质的提取过程。

通常,选择适当的浸出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目标物质的提取效率。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浸出方法:1. 耗时浸出法:耗时浸出法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浸出方法。

它主要通过将浸出物料与溶剂长时间接触,以达到目标物质充分溶解的目的。

这种方法适用于固体颗粒较大,易溶性较好的物质。

2. 动态浸出法:动态浸出法是一种通过搅拌或振荡的方式促进溶质与溶剂的接触,加快溶质的溶解速度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固体颗粒较小,易溶性较差的物质。

3. 超声浸出法:超声浸出法是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振动作用加速溶质与溶剂的混合和传质过程,从而提高浸出效率的方法。

超声波能够产生微小的气泡和快速的液流动,从而加速溶质的溶解和传质。

这种方法适用于固体颗粒较小,易溶性较差的物质。

4. 微波浸出法:微波浸出法是一种通过微波辐射加热和搅拌的方式促进溶质与溶剂的混合和传质过程,从而提高浸出效率的方法。

微波能够产生大量的热量,并快速传递到溶剂中,加速溶质的溶解和传质。

这种方法适用于固体颗粒较小,易溶性较差的物质。

5. 堆浸法:堆浸法是一种将浸出物料堆放成一定的结构,然后通过灌注或喷淋的方式将溶剂从上部淋过,溶质溶解后通过底部收集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颗粒较大,堆放较高且易溶性较好的物质。

6. 静态浸出法:静态浸出法是一种将固体物质与溶剂静置在一起,通过自然扩散的方式实现物质的溶解和传质过程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溶质溶解速度较快,不需要外界能量的物质。

7. 反流浸出法:反流浸出法是一种将溶剂浸渍至固体物质中,然后用外部加热装置将溶剂沸腾,产生蒸汽,并反流至固体物质中,溶质溶解后通过底部收集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固体颗粒较大,溶质易溶性较好的物质。

8. 顺流浸出法:顺流浸出法是一种将溶剂从上部注入浸出装置,与固体物质反应后通过底部排出的方式进行浸出。

浸出工艺注意事项

浸出工艺注意事项

浸出工艺注意事项
浸出工艺是一种常用的提取方法,其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浸出溶剂的选择:根据被浸出物料的性质和所需提取的成分,选择合适的浸出溶剂。

对于不同的物料,需要采用不同的溶剂或混合溶剂进行浸出,以保证有效成分的充分提取。

浸出温度的控制:浸出温度是影响浸出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提取效率,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节。

同时,也要注意控制浸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以避免影响提取效果。

浸出时间的控制:浸出时间也是影响提取效率的因素之一。

浸出时间过短,可能无法充分提取有效成分;浸出时间过长,则可能导致溶剂的过度消耗和能源的浪费。

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控制。

浸出工艺参数的优化:浸出工艺参数包括料液比、液固比、加溶剂方式、搅拌速度等。

这些参数都会影响提取效率和经济性。

需要进行实验研究和工艺优化,确定最佳工艺参数,提高提取效率和产品质量。

浸出设备的维护和清洗:浸出设备是浸出工艺的核心设备之一,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洗,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同时,也要注意设备的密封性和安全性,防止泄漏和事故发生。

环保和安全:在浸出工艺中,需要注意环保和安全问题。

对于使用的溶剂和物料,需要进行安全评估和环保评价,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和环保措施,以保障操作人员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总的来说,浸出工艺需要注意多方面的问题,包括溶剂的选择、温度和时间的控制、工艺参数的优化、设备的维护和清洗、环保和安全等。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遵循相关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工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湿法冶金浸出

湿法冶金浸出

络合反应平衡
任一种反应的平 衡常数大家是否 会计算了呢?
2024年2月15日星期四
33
第34页/共134页
4. 化学平衡中的平衡计算(*)
在化学平衡的计算中,往往涉及到较多的关系 式,因此需要考虑体系中各物质的: ➢ 物质的质量平衡; ➢ 体系的电荷平衡;
2024年2月15日星期四
34
第35页/共134页
其分类方法是根据浸出设 备进行的。
一般的浸出设备
2024年2月15日星期四
高压浸出设备 4
第5页/共134页
1.4 浸出反应的分类
从冶金原理的观点看,将浸出按其主要反应(即:有价金属转入溶液的溶 解反应)的特点分类更为便利。因此,将浸出过程的反应分为三大类:
简单的溶解 溶质价态不发生变化的化学溶解 溶质价发生变化的氧化-还原溶解
ZnCO3的酸浸出作例子。
2024年2月15日星期四
9
第10页/共134页
(3) 难溶于水的有价金属Me的化合物与第 二种金属Me`的可溶性盐发生复分解反应,形成 第二种金属Me`的更难溶性盐和第 一种金属Me 的可溶性盐,如下式所示:
MeS(s)+Me`SO4(l) Me`S(s)+MeSO4(l) 具体例子可举:
2024年2月15日星期四
2
第3页/共134页
工业上做为浸出剂使用的主要有: 水; 酸液(通常为硫酸或盐酸); 碱(液氨溶液和碱溶液); 盐溶液(如贵金属浸出时所用的氰化钠或氰化钾溶液)
2024年2月15日星期四
3
第4页/共134页
1.3 浸出过程的分类
工业上常把浸出过程分为常压浸出和加压浸出两大类;其中又包括水浸出、酸性浸出、碱性浸出和盐溶液浸出。

中药浸出物测定原则

中药浸出物测定原则

中药浸出物测定原则一、浸出溶剂选择中药浸出物的测定需要选择适当的浸出溶剂。

通常,根据中药的化学成分和性质选择合适的溶剂。

常用的浸出溶剂包括水、乙醇、甲醇、乙酸乙酯等。

在选择溶剂时,应考虑其对中药中各种成分的溶解能力和选择性,以便有效地提取和测定中药中的有效成分。

二、浸出温度和时间浸出温度和时间是影响中药浸出物提取效率的关键因素。

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浸出温度可以加速溶剂对中药成分的溶解,提高提取效率。

但是,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中药中某些成分的分解或氧化,影响提取物的质量和药效。

浸出时间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一般来说,延长浸出时间可以提高中药成分的提取率,但过长的浸出时间可能会导致溶剂过度溶解非目标成分,影响提取物的纯度和质量。

因此,需要根据中药的特性和实验条件,通过实验确定最佳的浸出温度和时间。

三、干燥方法中药浸出物的测定需要对提取液进行干燥。

常用的干燥方法包括自然干燥、烘箱干燥和真空干燥等。

干燥方法的选用应根据实验条件和中药提取物的特性而定。

在干燥过程中,应避免提取物中某些成分的损失或变化,如氧化、分解等。

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干燥方法,并控制干燥温度和时间,以确保干燥后的提取物质量符合要求。

四、浸出物计算浸出物的计算是中药浸出物测定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常,将干燥后的提取物质量与原药材质量或提取液体积进行比较,计算出浸出物的百分比。

这个计算过程需要精确的质量测量和数据处理,以避免误差的产生。

五、实验操作在进行中药浸出物测定时,实验操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按照规范进行实验操作,避免误差的产生;2.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3.实验操作完成后,及时清理实验场地和设备,保持整洁。

六、结果分析中药浸出物测定完成后,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通过对不同条件下的浸出物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得出最佳的浸出条件和方法。

此外,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和质量评估,可以进一步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浸出工艺

浸出工艺

浸出工艺(一)浸出方法一般分渗滤浸出和搅拌浸出两种,渗滤浸出可分为槽浸、堆浸和就地浸三种。

槽浸时矿石须碎至小于10毫米,用于孔隙度较小的贫矿。

堆浸用于采出的或碎至一定粒度后的矿石,如孔隙度较大的采出废石,表外矿和贫矿。

就地浸主要用于阶段崩落法开采的地下矿或采空区的残留矿、矿柱等所含目的组分的回收。

因此,渗浸只适用于某些孔隙度较大、嵌布粒度较粗的物料,常用间歇操作法生产。

搅浸适用于各种矿物原料,可在常温常压或热压条件下进行,可间歇作业或连续作业。

依被浸物料和浸出剂的相对运动方式可分为顺流浸出,逆流浸出和错流浸出三种。

若被浸物料与浸出剂的流动方向相同,则为顺流浸出;若其流动方向相反,则为逆流浸出;若其流动方向交错,则为错流浸出。

顺流浸出时,浸液中的目的组分含量高,浸出剂的耗量较小,但其浸出速度小,浸出时间较长。

错流浸出速度大,浸出率较高,但浸液体积大,组分含量低,浸出剂耗量较大。

逆流浸出可较充分地利用浸液中的剩余浸出剂,浸液中的目的组分含量较高,但其浸出速度较错流小。

渗滤槽浸可采用上述三种方法的任一种方法进行,堆浸和就地浸一般采用顺流循环浸出的方法。

连续搅浸常用顺流浸出法,若采用错流或逆流浸出,则各级间需增加固液分离作业,操作较复杂。

间断搅浸一般为单槽顺流浸出。

为了降低试剂耗量,提高浸出率和为后续作业创造较有利的作业条件,生产中可采用不同的浸出方法,如混矿浸出、分矿(泥砂分或按矿性分)浸出、返液浸出和多段浸出等,若后续作业为电积作业,可将氧化浸液再进行还原浸出,还原浸液送电积可以降低电耗。

(二)浸出设备渗滤槽(池)的结构如图1所示,外壳可用木材、砖、混凝土等制成,内衬防酸层(瓷砖、塑料、环氧树脂等).渗滤槽应能承压,不漏液、耐腐蚀。

主要操作参数为试剂浓度、放液速度、浸液目的组分含量和浸出剂的剩余浓度等。

浸出剂剩余浓度高时,宜将其返回浸出。

通常多槽同时操作,浸液混合以保证浸液组分较稳定。

用于堆浸的堆浸场可位于山坡、山谷或平地上,地面平整后应进行防渗处理,防渗铺层除具有防渗透耐腐蚀性能外,还能承受矿堆的压力。

第二章 浸出

第二章 浸出
2011-9-21/19:25:58 7
1
λ
= k ( z − a)
表观平衡常数及平衡常数的测定: (1)表观平衡常数的测定 将待浸出物与浸出剂在给定条件下在反应器内进行, 测定浓度。 (2)平衡常数测定 先测KC,将KC对 I 作图,在外延到I=0,即为K值。 测定平衡后溶液成分,根据已知的活度系数,求出活 度,再求出平衡常数。
2011-9-21/19:25:58 20
表1 在T=298K下,相关物种的标准自由焓/(kJmol-1)
物种 ZnO(S) ZnOH+ Zn(OH)2(aq) Zn(OH)3物种 Zn(OH)4HZnO2ZnO22NH3(aq) NH4+ ClOH△fGmθ -318.30 -330.1 -522.73 -694.22 △fGmθ -858.52 -457.08 -384.24 -26.50 -79.31 -131.228 -157.244 文献 61,62 61,62 61,62 61,62 文献 61,62 61,62 61,62 61,62 61,62 61,62 61,62
2011-9-21/19:25:58
22
表2 各离子的电算指数常数
物种 Zn2+ ZnOH+ Zn(OH)2(aq) Zn(OH)3Zn(OH)42HZnO2ZnO22+ NH4+ Zn(NH3)2+ Zn(NH3)22+ Zn(NH3)32+ Zn(NH3)42+ ZnCl+ ZnCl2 ZnCl3ZnCl42OHClH+ A 26.594 4.763 -13.198 -39.691 -69.087 -39.696 -69.095 21.315 31.494 36.660 41.827 46.307 25.388 24.247 26.496 24.184 -32.243 0 0 B -4.606 -2.303 0 2.303 4.606 2.303 4.606 -2.303 -4.606 -4.606 -4.606 -4.606 -4.606 -4.606 -4.606 -4.606 2.303 0 -2.303 C 0 0 0 0 0 0 0 1 1 2 3 4 0 0 0 0 0 0 0 D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2 3 4 0 1 0

简述浸出原理

简述浸出原理

简述浸出原理浸出原理是一种化学分离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溶剂与混合物中的化合物发生相互作用,使其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浸出原理的应用非常广泛,常见于制药、食品、化工等行业中。

本文将从浸出原理的定义、浸出剂的选择、浸出过程的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浸出原理的定义浸出原理是指将浸出剂与待浸出物混合后,通过溶剂与待浸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其分离出来的过程。

在浸出过程中,浸出剂的选择十分重要,不同的浸出剂对待浸出物的分离效果有着不同的影响。

二、浸出剂的选择浸出剂的选择是浸出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浸出剂应该具有以下特点:1.溶解能力强:浸出剂应该具有很强的溶解能力,能够有效地将待浸出物中的化合物溶解出来。

2.稳定性好:浸出剂应该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不会与待浸出物发生反应,从而影响浸出效果。

3.易处理:浸出剂应该易于处理,能够在浸出后方便地回收或处理。

4.成本低:浸出剂的成本应该尽量低,以降低浸出过程的成本。

不同的浸出剂对待浸出物的分离效果有着不同的影响。

例如,水是一种常用的浸出剂,适用于水溶性化合物的分离;而有机溶剂则适用于非水溶性化合物的分离。

三、浸出过程的控制在浸出过程中,需要控制一些关键的参数,以保证浸出效果和浸出剂的回收率。

1.浸出时间:浸出时间应该根据待浸出物的性质和浸出剂的特性来确定。

通常,浸出时间应该尽量缩短,以提高生产效率。

2.浸出温度:浸出温度应该根据待浸出物和浸出剂的特性来确定。

一般来说,浸出温度应该越高,浸出效果越好,但是过高的温度也会导致浸出剂的挥发和待浸出物的分解。

3.浸出剂的用量:浸出剂的用量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浸出效果和浸出剂的回收率。

过低的浸出剂用量会导致浸出效果不佳,过高的浸出剂用量则会导致浸出剂的浪费。

4.浸出剂的浓度:浸出剂的浓度应该根据待浸出物和浸出剂的特性来确定。

一般来说,浸出剂的浓度应该越高,浸出效果越好,但是过高的浓度也会导致浸出剂的浪费。

浸出原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分离技术,其应用广泛,但浸出剂的选择和浸出过程的控制都是非常关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脂浸出的基本原理油脂浸出亦称“萃取”,是利用有机溶剂提取油料中油脂的工艺过程。

油料的浸出,可视为固-液萃取,它是利用溶剂对不同物质具有不同溶解度的性质,将固体物料中有关组分加以分离的过程。

在浸出时,油料用溶剂处理,其中易溶解的组分(主要是油脂)就溶解于溶剂。

当油料浸出在静止情况下进行时,油脂以分子的形式进行转移,属于“分子扩散”。

但浸出过程中大多是在溶剂与料粒之间进行有相对运动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它除了有分子扩散外,还有取决于溶剂流动情况的“对流扩散”过程。

影响浸出效果的因素:(一)料胚性质的影响1.对料胚内部结构的影响2.对料胚外部结构的影响(二)料胚厚度的影响大豆:0.25㎜~0.3㎜;棉籽:0.3㎜~0.4㎜;其他油料:0.3㎜~0.4㎜;预榨饼:12㎜(粉碎成0.5㎜~0.8㎜,效果更好)。

(三)浸出温度的影响:(6#溶剂50℃~55℃,低于溶剂沸点8℃~10℃为宜)(四)料胚水分含量的影响(五)溶剂(或混合油)渗透量的影响(10000Kg/(h·㎡)(六)料层高(厚)度的影响(800㎜~1500㎜)(七)混合油浓度的影响* 混合油浓度一般在10%~27%之间,确定混合油地最佳浓度“料胚含油量(%)+5%”。

(八)浸出时间的影响(平转:100min)(九)溶剂比的影响所谓溶剂比,即单位时间内被浸出料胚与所用溶剂的重量比。

欲保证粕中残油率为0.8%~1.0%,浸泡或浸出时所采用的溶剂比为:1:1.6~2,对大豆胚片浸出,溶剂比max 为1:1.35。

min为1:0.85,一般情况为1:1,喷淋式浸出所采用的溶剂比为1:0.5~1。

(十)溶剂(或混合油)喷淋与滴(沥)干方式的影响第一蒸发器:80℃~85℃,混合油浓度:60%~65%;间接蒸汽压力0.2Mpa~0.3Mpa。

第二蒸发器:100℃,混合油浓度:90%~95%;间接蒸汽压力0.3Mpa~0.45Mpa。

气提:间接蒸汽压力0.2Mpa~0.25Mpa;直接蒸汽压力0.05Mp出油温度在105℃~120℃。

列管冷凝器的列管一般采用Ø25㎜×2.5㎜或Ø32㎜×2.5㎜的无缝钢管,管长3m,列管在管板上一般按正三角形排列。

列管式冷凝器的实际冷凝面积可按下式进行核算:F=∏d·L·n其中:F--------冷凝器的冷凝面积(㎡);d--------列管的平均直径,即管外径与内径的平均值(m);L--------列管的长度(m);n--------列管的根数。

冷凝器所用的冷水温度最好维持在25℃以下,换热后的水温不超过35℃(夏季40℃)冷凝液温度不超过40℃(夏季45℃),浸出车间的冷凝面积一般按4㎡/t料64㎡/t料配备。

降低溶剂损耗的措施在浸出法制油生产中,溶剂损耗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它不仅在加工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更重要的是关系着工厂的安全及操作人员的健康,所以在油脂浸出生产中,千方百计减少溶剂损耗具有重要意义。

一、溶剂损耗的原因在油脂浸出生产中,溶剂损耗可归纳为五个主要原因:(1)设备、管道及阀门等不够严密,造成溶剂渗漏。

(2)吸收不完全,溶剂随废气排空。

(3)溶剂和水分离不清,溶剂随废水排走。

(4)烘干机加热面积不够,或操作不当,致使溶剂蒸汽在粕出口处逃逸,或溶剂被粕粒包裹而随粕带走。

(5)混合油蒸发或气提不完全,溶剂被毛油带走。

在这些损耗原因中以设备的渗漏为最严重,其次是在废气中的损失。

○1设备渗漏。

一般在系统正压操作时,设备的垫片间有渗漏,但操作者不易察觉,渗漏出溶剂蒸汽的密度允许值为1.38g/cm3,松的垫片或间隙中,假如内外压力差为2.54kpa,则渗漏出溶剂蒸汽约为42.48m3/min,假如缺口是0.65cm2,那就相当于漏出150Kg/d的液态溶剂。

又如一台浸出器有20个视镜,其中间的摇手(擦去视镜内表面冷凝液使用)套若磨出了0.00254㎝的间隙。

当压差为2.54kpa时,则漏去的溶剂等于510Kg/d。

②废气损失。

通常,中小型工厂每小时的废气排出量为10m3~12 m3,较大的工厂则为20 m3。

在25℃时,废气中的溶剂含量约为0.7kg/ m3,如果吸收不好,或没有吸收设备,则中小型油厂每天将损失溶剂220Kg~250Kg,而较大的油厂将损失330Kg~380Kg。

二、降低溶剂损耗的具体措施针对上述溶剂损耗的各种原因,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降低溶剂损耗。

1.设备渗漏方面设备、管道、阀门的渗漏,在浸出器和烘干机的进出料口均应装置封闭阀,以免溶剂的逃逸和空气混入。

阀门管道的接头应该严密,若发现渗漏应立即检修。

在试车前必须对管道、阀件等进行水压试验,或通蒸汽以检查漏气情况。

2.废水排出方面加强吸收系统的操作管理,有些浸出油厂往往因吸收系统的操作不当而增加了溶剂损耗。

因此,必须注意加强管理,一般应做好一下工作:(1)经常检查吸收设备排出废气中的溶剂含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采用油吸收法时,应保持吸收用油的清洁,并根据使用情况规定调换周期,以保证具有良好的吸收效果。

(3)采用活性炭吸收法时,要注意活性炭的吸附效果。

发现活性减退,吸附效果降低,可将其隔绝空气加热,使活性再生。

如活性炭使用时间较长,吸收效果已不显著,则应调换。

(4)采用冷冻发时,应保持冷冻机的正常运转,使盐水能维持足够的低温,并保证盐水与尾气有良好接触,使尾气中的溶剂蒸汽能尽量冷凝回收。

3.废水排走方面浸出车间每天从分水器排出的废水量较大,生产正常使,废水中也会有微量溶剂。

一旦操作不当,水中溶剂的含量便会增多,损耗加大。

为避免这种情况产生,可以采取一下措施:(1)降低冷凝液温度。

常用的6号溶剂油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当温度稍高时,溶解度加大,所以必须降低冷凝液的温度。

特别是来自烘干机(或浸出器)及气提塔的溶剂蒸汽经冷凝器冷凝的液体中带有较多水分,更应注意降低温度。

其方法通常是在冷凝器下面界冷却器,使冷凝液降至30℃左右。

(2)防止冷凝液乳化。

冷凝液中混有油和粕末时容易发生乳化,使溶剂与水分离不清而损失溶剂。

一般可以采取下列三种措施防止乳化或破坏乳化液。

①在粕烘干(或蒸粕时),尽量防止粕末随蒸汽进入冷凝器,混入冷凝液。

因此,在蒸粕操作时,开气不能太急,应逐渐增大,直接蒸汽喷入量也应适当控制。

同时要做好粕末分离工作,尽量减少粕末进入冷凝液。

②混合油蒸发和气提时,防止液泛,避免油脂混入冷凝液。

③一旦形成了乳化液量,可立即加入部分盐水,破坏乳化,以降低废水中的溶剂含量。

(3)经常检查废水情况,对分水器分出的废水需通过水封池方能排入下水道。

4.粕带走方面尽量防止粕带走溶剂,其措施如下:(1)浸出车间应该经常检查烘干机出粕口气体的溶剂含量,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操作。

(2)有条件时,应经常检查溶剂蒸汽出口压力,如压力升高,必然导致出粕口逃逸溶剂蒸汽。

5.毛油带走方面应降低毛油中的溶剂含量,其措施有:(1)混合油蒸发时,应进料均匀、温度稳定,尽可能提高混合油浓度,为气提创造条件。

(2)气提时使用的直接蒸汽最好时过热蒸汽,既有利于保持油温,又可避免造成乳化。

(3)气提设备最好进行减压操作,以尽量降低出油中的溶剂含量。

浸出车间工艺技术参数一、工艺参数(1)进浸出器料胚质量:直接浸出工艺,料胚厚度为0.3㎜以下,水分10%以下;预榨浸出工艺,饼块最大对角线不超过15㎜,粉末度(30目以下)5%以下,水分5%以下。

(2)料胚在平转浸出器中浸出,其转速不大于100r/min;在环型浸出器中浸出,其链速不小于0.3 r/min。

(3)浸出温度50℃~55℃。

(4)混合油浓度:入浸料胚含油18%以上的,混合油浓度不小于20%;入浸料胚含油大于10%的,混合油浓度不小于15%;入浸料胚含油大于5%、小于10%的,混合油浓度不小于10%;(5)粕在蒸脱层的停留时间,高温粕不小于30min;蒸脱机气相温度为74℃~80℃;蒸脱机粕出口温度,高温粕不小于105℃,低温粕不大于80℃。

带冷却层的蒸脱机(DTDC)粕出口温度不超过环境温度10℃。

(6)混合油蒸发系统。

气提塔出口毛油含总挥发物0.2%以下,温度105℃。

(7)溶剂回收系统。

冷凝器冷却水进口水温30℃以下,出口温度45℃以下。

凝结液温度40℃以下。

二、产品质量(1)毛油总挥发物0.2%以下。

(2)粕残油率1%以下(粉状料2%以下),水分12%以下,引爆试验合格。

(3)一般要求毛油达到如下标准:①色泽、气味、滋味:正常;②水分及挥发物(%):0.5;③杂质(%):0.5;④酸价:参看原料质量标准,不高于规定要求。

(4)预榨饼质量,在预榨机出口处检验,要求:①饼厚度:12㎜;②水分:6%;③残油:13%,但根据浸出工艺需要,可提高到18%。

三、有关设备计算采用的参数(1)料胚容重(r):400Kg/m3~450Kg/m3。

(2)饼块容重(r):560Kg/m3~620Kg/m3。

(3)膨化料容重(r):500Kg/m3。

(4)层式蒸炒锅总传热系数:K=628KJ/(㎡·h·℃)。

入浸出器料胚的容重,大豆粕按360Kg/m3,预榨饼按照6000Kg/m3,浸出时间60min。

有关列管式传热设备的总传热系统,常压蒸发应不低于下列数据:第一蒸发器总传热系数:1170 KJ/(㎡·h·℃);第二蒸发器总传热系数:420 KJ/(㎡·h·℃);溶剂冷凝器的总传热系数:754KJ/(㎡·h·℃);溶剂加热器的总传热系数:420KJ/(㎡·h·℃)。

设备不知应紧凑,在充分考虑操作维修的空间后,可考虑车间主要通道为 1.2m,两设备突出部分间距如需操作人员通过则为0.8m,如不考虑操作人员通过可为0.4m,靠墙壁无人通过的贮槽与墙距离为0.2m。

如有管道经过,上述尺寸尚需考虑管道及保温层所占空间。

车间内不准设地坑、管沟以免溶剂蒸汽积聚。

四、消耗指标蒸汽消耗量:500(350)Kg/t料;电消耗量:15KW·h/t料;冷却水量:20(30)t/t料;溶剂消耗量:<5 Kg/t料。

注意:蒸汽消耗量中,括号内数字为负压蒸发工艺消耗数。

五、管路系统设计对每条管线进行管径计算,同时按照输送地原料选择所需管地型号材质。

每条管线应进行编号,并编制管路、阀门、疏水器、仪表明细表。

浸出车间管径计算,可选用流速数据如下:主蒸汽管25m/s,支蒸汽管20m/s,水管1.5 m/s,混合油溶剂管1.0 m/s。

液泛现象产生地原因及防止方法在从浸出器出来的混合油处理过程中,因操作不当等因素,会引起液泛现象产生,致使脱溶效率降低,毛油残溶量过高,增大溶耗,混合油还会进入分水器,产生不安全因素,生产难以正常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