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岩踏勘简报

合集下载

组织现场踏勘 情况汇报

组织现场踏勘 情况汇报

组织现场踏勘情况汇报根据公司安排,我于今日前往XX地进行组织现场踏勘工作,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踏勘目的。

本次踏勘旨在对XX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包括地理环境、人员流动、建筑结构等方面的情况,为后续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二、踏勘过程。

在踏勘过程中,我首先对XX地的地理位置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包括周边交通情况、地形地貌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观察和记录。

随后,我对XX地的人员流动情况进行了调查,包括周边居民、商户、过往行人等,了解他们对该地区的认知和看法。

同时,我还对周边建筑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包括建筑风格、建筑年代、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记录。

三、踏勘发现。

在踏勘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重要的情况。

首先,XX地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便利,周边居民和商户较多,人员流动频繁。

其次,XX地的建筑结构多样,有古老的传统建筑,也有现代化的建筑,建筑年代跨度较大。

最后,我还发现了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比如部分建筑存在老化、破损情况,需要及时进行维护和加固。

四、踏勘总结。

通过本次踏勘,我对XX地的实际情况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为后续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隐患,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和处理。

我将会将踏勘所得的数据整理归纳,形成详细的报告,提交给公司领导,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更加准确的指导。

五、踏勘建议。

基于本次踏勘所发现的情况,我建议公司在后续工作中,重点关注XX地的人员流动情况,加强对建筑结构的维护和加固工作,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上为本次组织现场踏勘的情况汇报,如有不足之处,还请公司领导批评指正。

感谢公司领导的关心和支持!。

某灰岩矿普查报告

某灰岩矿普查报告

某灰岩矿普查报告1 绪论1.1 勘查目的和任务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为满足***及周边建筑工地对建筑用灰岩矿的需求,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按照**县国土资源局的总体规划,***有限责任公司拟在**县城北西约22 千米处建设新的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厂。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文件要求,为了使矿产资源的开发有地质依据,*****特委托新疆新地地质勘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对其拟规划建设的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开展普查评价工作。

本次普查工作的目的任务:通过对拟建矿区开展地质、测量等地表地质勘查工作,大致查明勘查区地质、构造、岩性、矿产分布特征;大致查明工作区石灰岩矿体的规模、延伸、产状及矿石质量;大致查明工作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开采技术条件,圈定灰岩矿体,对矿区范围内的资源量进行估算。

为矿山建设设计提供矿产资源/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等必需的地质资料,为矿山以减少开发风险和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同时,对资源、环境保护提出相应的措施。

本次普查工作引用的标准或技术规程规范主要有:1、普查委托书及拟建矿区勘界文件。

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3、《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4、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200-2002)5、建筑石材(毛石、块石类等)的一些常规要求(目前尚无可参照的国标及行业标准)。

1.2 普查工作区位置、交通工作区位于****县北西方向巴仑台境内*****,行政区划隶属***县管辖,中心地理坐标:东经86°15′48″,北纬42°29′56″。

普查区距****城约22千米,G218国道和南疆铁路均从普查区西侧的****通过,从G218国道有简易公路直通普查区,交通便利。

(见交通位置图)1.3 矿业权设置及开采情况普查区内尚未设置矿权。

经***县国土资源局统一规划,本次普查区面积0.0687平方千米,采矿标高1460米以浅,资源储量估算标高为1460米~1525米。

项目规划踏勘简报模板范文

项目规划踏勘简报模板范文

项目规划踏勘简报模板范文项目名称:XXX工程项目规划踏勘简报日期:XXXX年X月X日地点:XXX地区一、项目背景近期,我公司计划在XXX地区实施XXX工程项目,旨在提高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我们进行了规划踏勘,以全面了解项目所涉及的区域。

二、踏勘内容根据项目需求,我们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了踏勘:1. 地理环境:考察了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相关情况。

发现该地区地势平坦,气候适宜,为项目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 地质条件:对该地区的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发现地层稳定,无明显地质灾害风险,为项目施工提供了稳定的基础。

3. 交通状况:考察了周边道路、交通网络、交通流量等情况。

发现该地区道路交通发达,交通流量适中,为项目的材料运输和人员出行提供了便利。

4. 人口分布情况:了解了项目周边居民的人口分布及居住情况,通过访谈了解到他们对项目的看法和需求,为项目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

5. 环境保护:考察了项目周边环境保护情况,包括水质、空气质量等。

发现该地区环境质量良好,需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守环保要求,确保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三、问题与建议在踏勘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1. 地区交通瓶颈:该地区某些地段存在交通拥堵问题,特别是道路狭窄的地方。

建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适当调整施工时间和路径,以避免对交通造成过大影响。

2. 重要设施保护:项目周边存在一些重要设施,如公园、学校等。

建议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施工对这些设施的影响最小化。

3. 环境保护意识:虽然项目周边的环境质量良好,但一些居民对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建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共同保护好周边环境。

四、下一步计划根据踏勘结果和问题建议,下一步我们的计划如下:1. 制定详细的项目设计方案,包括施工时间、路径等。

踏勘工作报告模板

踏勘工作报告模板

踏勘工作报告模板1. 项目概述本踏勘工作,旨在深入了解某个地区的地貌、生态、文化等方面,并为后续的规划和决策提供依据。

本次踏勘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对该地区的地形地貌、植被环境、气候特征以及文化遗产进行考察。

2. 踏勘时间踏勘时间为2021年10月1日至2021年10月5日,共计五天。

3. 踏勘过程3.1 地形地貌考察在第一天和第二天,我们分别对该地区的地形地貌进行了考察。

通过登山、徒步、探察等方式,我们深入了解了该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如其山脉、丘陵、盆地等地貌类型。

我们还通过采样和实地测量等方式获取了该地区的地形地貌数据。

3.2 植被环境考察在第三天,我们对该地区的植被环境进行了考察。

通过采样和实地观察等方式,我们深度了解了该地区的植被种类、植被群落分布、生长情况等信息。

同时,我们观察了植被环境对降雨、气温和土地侵蚀等方面的影响。

3.3 气候特征考察在第四天,我们对该地区的气候特征进行了考察。

通过观察气象站和实地测量等方式,我们了解了该地区的气温、降雨、风速、湿度等气候特征,以及其季节变化情况。

3.4 文化遗产考察在第五天,我们对该地区的文化遗产进行了考察。

我们深入了解了该地区的历史沿革、文化传承、传统习俗等方面的信息。

同时,我们对该地区的文化、艺术和民俗特色进行采访和收集。

4. 结果分析通过踏勘和考察,我们深入了解了该地区的地貌、植被、气候特征和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该地区的开发规划和决策提供了依据和支持。

同时,我们还发现了该地区存在一些生态环境和文化传承上的问题,需要更加重视和关注。

5. 后续建议在后续的工作中,我们建议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同时加大对该地区的开发和规划力度,挖掘其潜在的资源和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6. 总结本次踏勘工作,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了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也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同时,本次踏勘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在后续的工作中尽力弥补和改进。

广西灰岩地区岩土勘察报告[详细]

广西灰岩地区岩土勘察报告[详细]

目录一.前言 (1)(一)工程概况 (1)(二)勘察目的和任务 (1)二.勘察工作 (1)(一)勘察依据 (1)(二)勘察工作布置及勘察方法 (2)(三)勘察工作量 (2)(四)高程系统及高程引测依据 (3)三.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一)气象水文 (3)(二)地形、地貌、区域构造 (4)(三)场地岩土层特征 (5)(四)场地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8)四.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9)(一)水文地质条件 (9)(二)岩(土)层的渗透性 (9)(三)水、土的腐蚀性评价 (10)五.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10)(一)场地的稳定性、适宜性 (10)(二)地震及地震效应评价 (10)(三)不良地质现象及工程地质问题 (12)(四)场地土的膨胀性评价 (12)(五)各岩土层物理力学参数 (13)(六)地基与基础的分析、评价 (14)六.结论及建议 (16)(一)结论 (16)(二)建议 (16)18附表:1.勘探点一览表(1张)2.标准贯入试验统计表(1张)3.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成果统计表(2张)4.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成果统计表(1张)5.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1张)6.土工试验成果报告(2张)7.胀缩试验成果报告(1张)8、水、土的易溶盐分析试验成果(1张)附图:1.勘探点总平面图 (图号1-3)(3张) 2.勘探点布置平面图 (图号1-4~1-8)(5张)3.全线纵断工程地质剖面图 (图号2-1~2-10)(10张)4.钻孔柱状图 (图号3-1~3-16)(16张)照片:1.场地地形地貌全景照片 1张2.钻探(或试验)班组现场作业照片 1张3.记录员、编录员现场照片 1张4.钻孔岩芯照片 12张18一.前言(一)工程概况拟建的田东县湿地公园东侧30米道路位于田东县东宁路北侧,拟建道路包括两段:(1)KA0+000~KA+984.001段,红线宽度30米,长度984.001米;(2)KB0+000~KB+409.264,红线宽度50米,长度409.264米.道路全长1393.265米.起点为田东县东宁西路,终点为田东二环路.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按此条件综合评定本次场地勘察等级为乙级.受田东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的委托,我公司承担该公路场地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二)勘察目的和任务1.查明场区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分布规律及拟建场地地基持力层压缩层范围内地层的基本分布特征,提供各层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2.调查地区构造地质情况,调查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问题的性质和范围,提出不良地质问题的处理意见.对场地的稳定性与适宜性进行评价.3.调查水文特征,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季节变化幅度以及地表水、地下水的腐蚀性.4.确定场地类别,对建筑场地的地震效应进行评价.5.根据勘探结果进行分析论证,提供设计所需的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建议路基加固方案.二.勘察工作(一)勘察依据1.《建设工程勘察合同》;2.《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4.《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6.《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7.《工程岩土分级标准》(GB50218-94);8.《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E41-2005);9.《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10.《广西膨胀土地区建筑勘察设计施工技术规程》(DB45/T396-2007);11.《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12.《建筑工程地质勘探及取样技术规程》(JBJ89-2012).(二)勘察工作布置及勘察方法1.勘察工作布置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和《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的规定,本工程场地类别属Ⅱ类,本次勘探孔孔位及数量由设计与甲方共同指定.共布置勘探孔70个.钻孔坐标及孔口高程见勘探点一览表(附表1).2.勘察方法(1)本次勘察采用了钻探取样、原位测试(标准贯入、动力触探)、室内土工试验等多种勘察手段.(2)本次钻探施工采用XY-150型钻机,采用套管或泥浆护壁钻进.(3)所有钻孔施工完成后全部用粘性土回填捣实.(三)勘察工作量接受甲方委托后,我公司即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踏勘,使用GY-150型工程钻机1台套对岩土层采用回旋法钻进,采样采用厚壁取土器以重锤少击法获得,标准贯入试验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试验而得勘察外业工作于2013年4月1日进场施工,至2013年4月21日结束野外工作,共完成钻孔69个﹙ZK1钻孔处于东宁西路路中,无法钻孔施工﹚,钻探总进尺862.50米.室内试验及资料整编工作于2013年4月22日至2013年4月26日,于2013年4月30日提交正式勘察报告,完成野外及室内工作量见表1.完成工作量一览表表1(四)高程系统及高程引测依据本场地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系统,坐标系采用北京54年坐标系.各勘探孔孔口标高由建设单位提供的地图读取.本次勘察各勘探孔的位置是根据甲方提供的地形图,对应现场地形及手持GPS综合确定.勘探孔坐标及孔口标高详见表勘探点一览表(附表1).三.场地岩土工程条件(一)气象水文1、气象:该工程的拟建场地处于低纬度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阴雨连绵,但有多春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干燥少雨;冬季:低温无雪.多年平均气温22.0℃,最高气温39.6℃,最低气温-0.3℃,多年平均湿度79.0HPa.平均风速2.3米/s.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热量条件较丰富,雨量季节分配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多年平均降雨量1192.9米米,历年最大日降雨量166.8米米. 4、5、6、7、8月份为丰水期,11、12、1、2、月份为枯水期.夏天时间长,气温高,降水多;冬天时间短,气候干暖.2、水文:作为右江支流的白谷河贯穿整个场地,由北至南流过,在场地南面0.7千米处汇入右江,现白谷河常年水位在93.00左右,10年一遇水位为101.00米,20年一遇水位为101.80米,50年一遇水位为104.40米,100年一遇水位在105.80米.此外随着右江下游水电站的建成,该河流常年水位与右江常年水位一并上升为99.5米,因此白谷河对拟建建筑的基础有一定影响.场地内零星分布有水塘,面积与水深均不大,易于疏干,对工程建设影响不大.(二)地形、地貌、区域构造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田东县东宁西路北侧,邻白谷河.场地地面高程96.32~107.52米,相对高差11.20米,地形坡度一般在5~15°,地形较起伏场;拟建场地属右江河谷Ⅱ级阶地地貌.2.区域构造与地震拟建场地处于南华准地台右江再生地槽西部,桂西拗陷的南端,右江断裂带的北东侧的三级构造单元V3(详见图1-4-1).出露岩层为第三系(E)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岩层产状较缓,地质构造简单.拟建场地位置专场勘察场地的的南西侧有右江断裂○16(详见图1-4-2).右江断裂○16活动区间为印支期—喜马拉雅期,长度360千米,走向285°~310°,倾向NE,倾角60°~80°,断距100~900米,属逆冲断层、控震断层.拟建场地位置专场广西地震主要为构造地震,北东向和北西向活动性断裂是主要孕震构造和发震构造.自公元288年以来截至1985年,发生在广西境内的3级(含3级)地震有414次,其中4.75级以上有40次,5.75级以上有4次.最大地震是发生在1936年4月1日的灵山县的6.75级地震.(三)场地岩土层特征根据本次勘察资料,勘察场地岩土层由第四系全新统植物层(Q4pd)耕植土、第四系冲积层(Q al)粘土和粉质粘土及古近系(第三系)始新统~渐新统那读组(E n-3)岩层泥岩组成.根据场地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工程特性划分为8层,现自上而下描述如下:1、砼①:为建筑物砼地面,灰白,岩芯较完整,呈短柱状,岩芯采取率为81%~95%,胶结较好,断口吻合,岩芯表面光滑,钻进平稳,层厚0.20~0.30米,层顶高程为:103.98~104.50米,层底高程为:103.68~104.24米,该层分布于ZK2、ZK3、ZK4、ZK5、ZK6、ZK7、ZK8、ZK9钻孔中.2、素填土②(Q4米l)杂色,松散,稍湿,由粘性土及碎石块组成.层厚在0.20~6.50米之间,层顶高程为:96.32~107.52米,层底高程为:90.92~104.32米,层顶深度:0.00~0.70米,层底深度:0.40~6.50米,该层除ZK2、ZK3、ZK10钻孔外,其余钻孔均有分布.3、耕土③(Q4pd):灰褐色、灰色,稍湿,松散,主要成份为粘性土,含少量植物根系.该层分布于绝大部分场地,层厚0.7~1.2米,层顶高程为:98.36~104.32米,层底高程为:97.66~103.62米,层顶深度:0.00~3.20米,层底深度:0.70~4.10米,该层场地内分布较广泛.4、粘土④(Q al):灰黄、褐红色,硬塑状态,稍湿,刀切面有光泽反应,无摇震反应,韧性高,干强度高.本层揭露层厚 2.90~5.60米之间,层顶高程为:97.69~104.20米,层底高程为:94.27~100.84米,层顶深度:0.00~4.10米,层底深度:3.60~9.70米,该层分布较广泛.据土工试验成果:该土层的液性指数为I L=0.05~0.21,属硬塑状态;压缩系数a1-2=0.19~0.21米Pa-1,平均值为0.20米Pa-1,属中等压缩性土.该层共进行标准贯入试验6次,实测锤击数为8~10击,经杆长校正后锤击数平均值为8.5击.5、粘土⑤(Q al):灰黄、褐红色,可塑状态,稍湿,刀切面有光泽反应,无摇震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局部含较多粉粒,相变为粉质粘土.本层揭露层厚 1.10~3.50米之间,层顶高程为:90.92~101.62米,层底高程为:88.87~98.92米,层顶深度:3.60~9.70米,层底深度:5.70~11.40米,该层分布较广泛.据土工试验成果:该土层的液性指数为I L=0.28~0.46,属可塑状;压缩系数a1-2=0.25~0.33米Pa-1,平均值为0.29米Pa-1,属中等压缩性土.该层共进行标准贯入试验12次,实测锤击数为6~8击,经杆长校正后锤击数平均值为5.3击.6、粉质粘土⑥(Q al):灰黄、灰色,可塑状态,稍湿,切面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偶含砾砂.本层揭露层厚 2.60~4.20米之间,层顶高程为:88.87~98.92米,层底高程为:84.77~94.92米,层顶深度:6.30~10.20米,层底深度:9.10~12.90米,该层分布较广泛.据土工试验成果:该土层的液性指数为I L=0.31~0.59,属可塑;压缩系数a1-2=0.24~0.35米Pa-1,平均值为0.29米Pa-1,属中等压缩性土.该层共进行标准贯入试验8次,实测锤击数为6~7击,经杆长校正后锤击数平均值为5.5击.7、细砂⑦(Q al):灰色,饱和,稍密,成分为石英质,局部夹薄层粉土.粒径多在0.075米米~0.25米米之间.本层揭露层厚1.20~5.20米之间,层顶高程为:90.83~98.74米,层底高程为:89.06~94.94米,层顶深度:5.70~11.40米,层底深度:8.50~13.60米,该层分布较广泛.该层共进行标准贯入试验6次,实测锤击数为11~14击,经杆长校正后锤击数平均值为10.3击.8、卵石⑧(Q al):灰褐色、深灰色为主,上部呈稍中密.下部呈密实,很不均匀.饱和,颗粒成分以石英为主,粒径多在20~50米米之间,最大可达20厘米,颗粒呈浑圆状,主要充填砂土.本层揭露层厚0.50~2.40米之间,层顶高程为:84.77~94.94米,层底高程为:83.42~93.70米,层顶深度:8.50~13.60米,层底深度:10.00~15.70米,该层全场分布.该层共进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4段2.0米,实测锤击数为15~20击,经杆长校正后锤击数平均值为12.15击.9、泥岩⑨(E n-3):灰色,灰绿色,泥质结构,中层~中厚层状构造,强风化,岩芯较完整,多呈短柱状或碎块状.岩石的坚硬程度属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属较完整,综合判定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该层分布于ZK5、ZK6钻孔中,已钻入该层深度12.20~12.30米,尚未揭穿,层厚不详.以上各岩土层在各工程场地的具体的埋藏深度、层厚和相应的标贯试验、重探试验等相关情况详见各《全线纵断工程地质剖面图》、《地层统计表》、《标准贯入试验成果表》、《轻型动力触探试验统计表》、《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统计表》、和《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等.(四)场地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按照勘察规范的要求对所采取的土样进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土的颗粒分析试验,获得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成果和土的颗粒分析试验成果见附表6,土的胀缩试验成果表见附表7,工程水质分析成果、土的易溶盐分析试验成果见附表8.根据勘察方案的要求对土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其试验成果详见附表2.对细砂层进行轻型动力触探试验,其试验成果详见附表3,卵石层进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其试验成果详见附表4,将试验成果按规范第14.2条的规定进行分层统计,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值见附表5.各岩土层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及《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等划分土的湿度及土、石工程分级见表2.土的湿度分类及土、石工程分级表表2四.场地地下水及土层的腐蚀性评价(一)水文地质条件在钻孔的揭露深度范围内遇到两层地下水,分述如下:1、上层滞水,赋存在耕植土、素填土、粘土层土的间隙中,水量贫乏,无统一地下水水位.除主要受大气降雨补给外,洪水期间受白谷河河水补给,散流至场地低洼处.2、孔隙潜水,赋存于细砂、中砂、圆砾和卵石的孔隙中,水量中等,由于施工过程中,未分层止水,本次测得的稳定水位为0.5~7.0米,属于混合地下水位.该层地下水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同时百谷河侧向补给,地下水沿含水层孔隙大致向南西径流,排泄至白谷河和右江.该层地下水对基础施工有明显影响,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复杂.勘察时采取3组土样进行土的易溶盐分析,取3组水样进行工程水质分析,其分析结果:场地土层及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钢结构均具微腐蚀性.(二)岩(土)层的渗透性根据工程钻探成果,结合场地的工程经验,综合确定场地内各岩土层渗透系数建议值如表3.各岩土层渗透系数建议值表3(三)水、土的腐蚀性评价本次勘察未采取水、土样进行试验,根据前期工程《田东湿地公园项目》勘察时采取3组土样进行土的易溶盐分析,取3组水样进行工程水质分析,其分析结果详见工程水质分析报告(附表8),由报告结果可知场地土层及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钢结构均具微腐蚀性.五.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一)场地的稳定性、适宜性场地处于南华准地台右江再生地槽西部,桂西拗陷的南端,右江断裂带的北东侧.在勘察范围内未见有塌陷、地裂、土洞等不良地质作用;附近现有建筑物使用正常,场地稳定,适宜建筑.(二)地震及地震效应评价1.场地类别拟建场地岩土层主要由砼①、素填土②、耕土③、粘土④、粘土⑤、粉质粘土⑥、细砂⑦、卵石⑧、泥岩⑨组成,现选择钻孔ZK2、ZK53分别计算场地覆盖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值,其结果见表4.场地覆盖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计算成果表表4根据钻孔ZK2、ZK53的土层厚度计算场地覆盖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值为υse=172.16~236.50米/s,属中软土.按(GB50011-2010)判定,场地类别为Ⅱ类,拟建场地属对建筑抗震一般地段.2.场地土的特征周期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的规定,本工程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为乙类,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的有关规定,田东县的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其特征周期值T g为0.35s.3.场地土的液化类别 (1)细砂⑦层液化的初步判别:由于 :20-+b d d =7+2-2=7.00(米),而u d =5.80米.30-+b d d =7+2-3=6.00(米),而w d =1.00米.u d +w d =1.00+5.80=6.80(米),5.425.10-+b d d =10.00(米)式中:d 0——液化土特征深度,本工程取7.00米;d b ——基础埋置深度,本工程按2米进行计算; d w ——地下水位深度,本工程为1.00米; d u ——上覆非液化土的厚度,本工程为5.80米;但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本项目拟采用浅基础,故初步判断,本场地可排除细砂液化的影响.(2)细砂⑦层液化的进一步判别:细砂⑦层分布于地面以下20米深度范围内,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值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4.3.4式计算.式中:N cr ——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N 0——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表4.3.4采用,本次计算取值为7;d s ——饱和土标准贯入点深度; d w ——地下水水位(米);ρc ——黏粒含量百分率,本次判别对象均为砂土,因此计算取值为3;β——调整系数,本次计算取值为0.8;本次判别考虑最不利原则,细砂⑦层选取ZK39进行计算,其d s=8.3,d w取3.经计算,细砂④N cr=5.07.而细砂⑦未经修正的标准贯入击数为11~14,大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N cr.因此判定本场地可液化土层(细砂⑦层)可不考虑液化影响.(三)不良地质现象及工程地质问题拟建道路沿线范围不存在岩溶、滑坡、危岩、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根据本次钻探未发现断裂破碎带及暗浜等不明埋藏物的分布.(四)场地土的膨胀性评价根据《广西膨胀土地区建筑勘察设计施工技术规程》(DB45/T396—2007)第5.1.2、5.1.4、5.2.4、5.3.1条及表1及表3,勘察场地属一类场地;粘土④、粘土⑤、粉质粘土⑥为冲洪积成因,判别以上土层属C2亚类膨胀土.粘土④自由膨胀率的范围值为δef=40%~42.5%,平均值41.25%,胀缩总率范围值为δxs=3.70%~4.46%,平均值4.08%;50kPa压力下的相对膨胀率平均值为δxep50=0.38%,属C1亚类中等胀缩土.粘土⑤自由膨胀率的范围值为δef=33.5%~35%,平均值34.25%,胀缩总率范围值为δxs=3.04%~3.19%,平均值3.12%;50kPa压力下的相对膨胀率平均值为δxep50=0.17%,属C1亚类中等胀缩土.粉质粘土⑥自由膨胀率的范围值为δef=16.5%~17.0%,平均值16.75%,胀缩总率范围值为δxs=1.86%~2.15%,平均值2.01%;50kPa压力下的相对膨胀率平均值为δxep50=0.06%,属C1亚类弱胀缩土.现取代表性钻孔ZK14、ZK29号孔按广西规程公式(1)、公式(2)和公式(7)计算地基土的(竖向)胀缩变形量.ZK14、ZK29孔计算结果的胀缩变形量Ses分别为27.55米米、36.12米米.由上述计算结果,按广西规程表4判定:拟建场地的膨胀土地基胀缩等级为Ⅱ级.(五)各岩土层物理力学参数为合理确定本场地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本次勘察采用了工程钻探、取岩样试验、进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等多种勘察手段.根据野外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成果结合当地建筑经验,综合确定各岩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f ak、土的密度平均值ρ、孔隙比平均值e、液性指数平均值I L、内粘聚力标准值C k、内摩擦角标准值φk、压缩模量平均值E s 见表5.场地岩土参数推荐值表5参数指标土层名称及编号f ak(kpa)ρ(g/厘米3)e I L C k(kpa)φk(°)E s(米pa)砼①120*- - - - - - 素填土②60* 1.75*- - - 10*耕土③60* 1.75*- - - 10*粘土④220 1.92 0.885 0.12 67.32 10.49 9.11 粘土⑤200 1.93 0.885 0.38 37.11 9.47 6.94 粉质粘土⑥180 1.94 0.679 0.44 28.0 8.10 6.10 细砂⑦120 1.90 0 15 E0=15卵石⑧260 2.00 0 40 E0=30泥岩⑨300 2.20备注:1.带“*”号者为经验值;2.E0为变形模量;3.其余参数详见“土工试验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计算表”(附表5)(五)地基与基础的分析、评价1、路基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素填土、耕槙土层分布广、厚度大,由于该层强度低,变形大,组成成分极不均匀,因此,场地路基中素填土、耕槙土厚度较大的地段,应属于不均匀路基,路基稳定性差,应安规范时行变形验算和路基稳定性验算.2、场地岩土层工程特性评价拟建场地岩土层主要由砼①、素填土②、耕土③、粘土④、粘土⑤、粉质粘土⑥、细砂⑦、卵石⑧、泥岩⑨组成.根据钻孔揭露的岩土层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如下:砼①,承载力高,但厚度薄,均匀性差,不宜选作天然地基持力层.素填土②,结构松散,承载力低,分布不均,且成分变化较大,均匀性差,未经处理不宜选作然地基持力层;耕土③,结构疏松,承载力低,均匀性差,未经处理不得作拟建路基天然地基持力层;粘土④,呈硬塑,承载力高,属中压性土,埋深适中,均匀性较好,可作拟建路基天然地基持力层;粘土⑤,呈可塑,有一定的承载力,埋深适中,均匀性较好,可作拟建路基天然地基持力层;粉质粘土⑥,呈可塑,埋藏深,均匀性较好,承载力满足路基天然地基持力层;细砂⑦,饱和,稍密,均匀性较差,未经处理不宜作天然地基持力层;卵石⑧,中密,均匀性中等,的载荷要求,但埋深较大,不宜作拟建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泥岩⑨,强风化,承载力满足拟建建筑物的载荷要求,但埋藏较深,是良好的下卧层.3、道路地基处理方案对于道路沿线软弱地基土的处理方法可选择堆载预压(设置竖向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带排水)、深层搅拌桩、砂桩等.其中堆载预压、砂井排水法能加速排水、缩短地基固结时间、提高地基强度、减少地基变形;深层搅拌桩法则将浆液与土搅拌混合,经凝固后在土中形成固结体,提高地基抗剪强度,改善土的变形性质.沿线软弱地基土主要为素填土②,耕土③,该层范围广、层厚大,从技术、经济角度比选,堆载预压法较搅拌桩法、砂桩法加固更为适用于沿线软弱地基的加固处理.对于素填土层成分极不均匀的场地,当填土层大于3米的地段建议采用深层搅拌桩地基加固处理方案;填土层小于3米的地段建议采用换填垫层法处理方案.压载的大小及形式应根据软土处理后所要求的抗剪强度和道路筑成以后所容许产生的剩余沉降量而定.采用填土压载时,对填土的施工速度应根据原地基的最初抗剪强度进行第一级填土,使地基在第一级填土下产生固结后,测出抗剪强度有所提高后再进行下一级填土.预压处理地基须在地面铺设排水砂垫层,厚度亦大于0.5米,砂料的渗透系数应大于1×10-3厘米/s.在预压区内宜设置与砂垫层相连的排水盲沟,并把地基中排出的水引出预压区.当采用砂井排水时,根据实际施工经验以较小间距打设直径较小的砂井较为合理,能缩短排水固结的时间,故可选择袋装砂井(具有透水性呈网状的袋子装砂)的形式.砂井内砂的不均匀系数宜大于 3.砂井的深度应根据建筑物对地基的稳定和变形的要求确定.4、路基基础方案应根据路面设计高程来决定填方厚度,填方材料宜选用粘性土或碎石等素土.路基稳定性取决于填方的密度,填方时应注意分层碾压,并对下卧层进行验算.六、结论与建议(一)结论1.拟建场地的建筑抗震基本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及附近未见岩溶、土洞、崩塌、滑坡及地面开裂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地稳定性较好,适宜建筑.2.在钻孔的揭露深度范围内遇到两层地下水,上层滞水和孔隙水的混合水位,水量中等,勘察期间测得其水位埋深为1.6~6.1米,场地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杂.场地土层及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钢结构均具微腐蚀性.3、本工程的拟建建筑物可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以素填土②和粘土④做持力层;4.拟建场地地基属不均匀性地基.5.依据广西膨胀土技术规程(DB45/T396-2007)的相关规定:拟建场地地基应按膨胀土地基进行设计施工.(二)建议1.建议采用堆载预压结合砂井排水或塑料带排水法进行道路软弱地基的加固处理.路基稳定性取决于填方的密度,填方时应注意分层碾压,填方材料宜选用粘性土或碎石等素土,并对下卧层进行验算.2、应注意控制填方路基在粘土路基接驳处的差异沉降.3.路基开挖时,防止积水浸泡基坑或曝晒.4.基础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一致时,请及时通知勘察、设计、质检和监理单位进场处理.5.路基施工开挖完成,请及时通知勘察、设计及质检单位进场验槽.6.受百谷河河水影响地段,如局部低洼地段基础施工时应采取围堰等止水措施.1 补充土基的干湿类型划分、路基土的均匀性评价、路基土的稳定性评价(已补充完了 )NND干湿性分类,土石的等级分类新规范都没有了 ,还要求!!!2 应结合路基桩孔段岩土条件提出针对路基相应的地基评价和基础方案或地基处理方案.建议补充.(这个应该在全线纵剖面图上分段进行评价和方案建议)我发个全线剖面的样子给你.3 填土层大于3米的地段建议补充采用深层搅拌桩地基加固处理方案;填土层小于3米的地段建议补充采用换填垫层法处理方案.(已补充)。

项目踏勘情况汇报

项目踏勘情况汇报

项目踏勘情况汇报
根据公司安排,我们于近期对项目踏勘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汇报。

以下是我们此次踏勘的具体情况汇报:
一、踏勘地点。

本次踏勘地点位于XX市郊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适宜进行后续项目规划和开发。

二、踏勘目的。

我们此次踏勘的主要目的是对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土地利用现状、气候条件等进行全面了解,为未来项目的开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三、踏勘内容。

1. 自然环境,我们对该地区的地貌、植被、水系等自然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记录,了解了该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情况。

2. 土地利用现状,通过实地考察和相关资料查询,我们对该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包括农田分布、城镇建设用地、工业园区等情况。

3. 气候条件,我们对该地区的气候条件进行了详细的气象站数据查询和分析,包括气温、降水量、风向风速等气候要素。

四、踏勘结果。

通过本次踏勘,我们对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土地利用现状、气候条件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未来项目的规划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问题和风险,需要在后续的工作中加以重视和解决。

五、后续工作。

针对本次踏勘发现的问题和风险,我们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后续工作
计划,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

六、总结。

通过本次踏勘,我们对项目所在地区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为未来项目的开展打
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将继续努力,与各相关部门密切合作,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以上就是本次项目踏勘情况的汇报,谢谢各位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和配合!。

踏勘工作情况汇报

踏勘工作情况汇报

踏勘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
我是XXX,现就最近的踏勘工作情况向您做汇报。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们团队共进行了三次踏勘工作,主要是针对新建工程项目的选址和环境情况进行调查。

首先,我们对项目周边的地理环境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包括地势、水系、土壤等情况的调查。

其次,我们对项目选址附近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主要是为了评估项目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

最后,我们还对当地的人文环境进行了调查,包括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情况。

在踏勘工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重要的问题和情况。

首先,项目选址附近存在一条重要的水系,这对项目的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其次,周边的生态环境比我们预想的更为脆弱,需要更加谨慎地对待。

最后,当地居民对项目的态度也需要我们进一步的了解和沟通,以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已经开始着手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将加强与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的沟通,以确保项目在合规的前提下推进。

其次,我们将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最后,我们将加强与当地居民的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地考虑到当地居民的利益和意见。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踏勘工作,深入了解项目选址周边的各种情况,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更加全面的数据支持。

同时,我们也将不断完善解决方案,确保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做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双赢。

以上就是我对最近踏勘工作情况的汇报,请领导审阅。

谢谢!。

项目踏勘情况汇报材料

项目踏勘情况汇报材料

项目踏勘情况汇报材料尊敬的领导:我是XXX,现就最近的项目踏勘情况向您汇报如下:一、项目背景。

本次项目旨在对XXX地区进行踏勘,了解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等情况,为后续工程规划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支持。

项目范围涵盖XXX平方公里,涉及XX个村庄,共有XX位工作人员参与踏勘工作。

二、踏勘内容。

1. 地形地貌,我们对项目区域的地形地貌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测绘,包括山地、平原、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的分布情况,以及地势起伏、地貌类型等相关数据的采集。

2. 气候环境,针对项目区域的气候环境特点,我们对气温、降水量、风向风速等气象数据进行了收集和分析,以便为后续的工程建设提供气候适应性参考。

3. 土壤水质,针对项目区域的土壤和水质情况,我们进行了采样和实地测试,获取了土壤肥力、水质清洁度等方面的数据,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踏勘成果。

经过近一个月的踏勘工作,我们已经初步整理出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形成了详实的踏勘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地形地貌图、气候环境表、土壤水质检测报告等,为项目后续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四、存在问题。

在踏勘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

例如,部分地区交通不便、通讯信号不稳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同时,由于人力、物力等方面的限制,我们在踏勘的深度和广度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五、下一步工作。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踏勘报告,补充和修正相关数据。

同时,我们还将结合踏勘成果,开展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和研究,为项目的后续规划和实施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六、感谢与期待。

在此,我代表项目组向您汇报踏勘情况,并对您和相关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给予的支持和配合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将继续努力,积极开展后续工作,为项目的顺利实施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就是本次项目踏勘情况的汇报材料,如有不足之处,还请领导批评指正,谢谢!此致。

敬礼。

XXX。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踏勘项目进展情况汇报材料

踏勘项目进展情况汇报材料

踏勘项目进展情况汇报材料
近期,我们项目组在踏勘项目进展情况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现将相关情
况汇报如下:
首先,我们已经完成了对项目区域的初步踏勘工作。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对项
目区域的地形、地貌、植被、水文等情况有了初步了解,为后续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其次,我们针对项目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分析。

我们利用地质
雷达、钻孔等技术手段,获取了地下岩层、构造断裂等信息,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同时,我们还对项目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我们对植被类型、野
生动物分布、水质情况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监测,为项目后期的环境影响评价和保护措施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此外,我们还对项目区域的社会经济情况进行了调研。

我们对当地居民的生活
方式、产业结构、用地情况等进行了深入了解,为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价和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踏勘工作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潜在的环境风险和工程难点,这些情况已经
被及时纳入了项目考虑范围,并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环境保护。

总的来说,我们在踏勘项目进展情况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为项目后续
的工程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和社会影响评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工作,全力以赴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积极贡献。

以上就是我们项目组近期踏勘项目进展情况的汇报,希望得到领导和各位专家
的指导和支持,谢谢!。

项目踏勘情况汇报材料

项目踏勘情况汇报材料

项目踏勘情况汇报材料2022年5月15日至5月20日,我公司对XXX项目进行了踏勘工作。

此次踏勘旨在全面了解项目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文地理、交通条件等情况,为后续项目规划和设计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和信息支持。

一、地理环境。

我们对项目所在地的地理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测量。

项目位于XX省XX 市,地势较为平坦,周围山脉环绕,气候温和,适宜农作物生长。

我们还对项目周边的水系、土壤、植被等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初步评估了项目区域的生态环境。

二、自然资源。

针对项目区域的自然资源情况,我们对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进行了初步的勘察。

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搜集,初步了解了项目区域的自然资源分布情况和利用潜力,为项目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人文地理。

在踏勘过程中,我们还对项目周边的人文地理进行了初步调查。

我们考察了当地的居民分布、民俗风情、文化传统等情况,初步了解了项目区域的人文地理特点,为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估和社区关系处理提供了初步参考。

四、交通条件。

项目的交通条件是项目规划和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我们对项目周边的交通道路、交通枢纽、交通流量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测量,初步评估了项目区域的交通状况,为项目的交通规划和交通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综上所述,此次踏勘工作为项目后续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和信息支持。

我们将根据踏勘结果,结合项目实际需求,进一步完善项目的规划和设计方案,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发展。

感谢各位同事的辛勤工作和配合,也感谢相关部门和单位对此次踏勘工作的支持和帮助。

我们将继续努力,为项目的顺利推进贡献自己的力量。

外业踏勘情况汇报

外业踏勘情况汇报

外业踏勘情况汇报根据公司安排,我于近期进行了一次外业踏勘工作,现将踏勘情况汇报如下:一、踏勘目的。

此次踏勘的目的是为了对项目区域进行全面的实地勘察,获取准确的地形地貌、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等相关信息,为后续项目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踏勘范围。

本次踏勘范围主要包括项目选址及周边地区,具体涵盖了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水文地质、植被覆盖、气候特征、交通道路、人文环境等方面。

三、踏勘过程。

在踏勘过程中,我严格按照公司要求,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了多种踏勘方法和技术手段,包括实地勘察、地形测量、水文地质调查、植被调查、气候观测等,确保了踏勘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四、踏勘成果。

通过本次踏勘,我已经收集了大量的踏勘数据和样品,包括地形地貌图、土壤样品、水文地质资料、植被调查记录、气候观测数据等,这些数据将为后续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支撑。

五、踏勘发现。

在踏勘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重要的问题和特征,包括地形地貌的复杂性、土壤的多样性、水文地质的变化、植被的丰富性、气候的变幻等,这些发现将为后续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六、踏勘建议。

基于本次踏勘的成果和发现,我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加强地形地貌分析、深入土壤调查、细化水文地质研究、进一步植被调查、完善气候观测等,以期为项目后续工作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数据支持。

七、踏勘总结。

通过本次踏勘工作,我对项目区域的地理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收集了大量的实地数据,为项目后续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特征,为后续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我将继续积极配合公司的工作安排,认真完成后续的踏勘工作,为项目的顺利进行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为本次外业踏勘情况的汇报,如有不足之处,还望领导批评指正。

感谢公司对我的关心和支持。

文档作者,XXX。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踏勘项目进展情况汇报材料

踏勘项目进展情况汇报材料

踏勘项目进展情况汇报材料尊敬的领导:根据公司安排,我们项目组于近期对X市某地进行了踏勘工作,现将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踏勘目的。

本次踏勘旨在对X市某地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交通状况、人文地理等方面进行全面了解,为后续项目开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和信息支持。

二、踏勘内容。

1. 地理环境,我们对该地区的地貌、气候、水文地质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记录,绘制了相关的地形图、气候图和水文地质图。

2. 自然资源,对该地区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和评估,初步掌握了该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和利用情况。

3. 交通状况,我们对该地区的交通道路、交通枢纽等进行了实地考察,初步了解了该地区的交通状况和发展潜力。

4. 人文地理,我们对该地区的人口分布、文化特色、历史遗迹等进行了调查和记录,初步了解了该地区的人文地理特点。

三、踏勘成果。

通过本次踏勘,我们初步掌握了X市某地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交通状况、人文地理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为后续的项目规划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四、下一步工作。

1. 对踏勘成果进行深入分析和整理,形成详细的踏勘报告和成果展示。

2. 进一步开展与当地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和合作,深入了解当地政策法规和发展规划。

3. 根据踏勘成果和市场需求,进一步制定项目开发的具体方案和实施计划。

五、总结。

本次踏勘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踏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感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此致。

敬礼。

XXX项目组。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现场踏勘报告

现场踏勘报告

现场踏勘报告通过现场踏勘,我对这个地方的情况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

这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和改进。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地方的地理环境。

所在地处于海拔较高的山区,山势陡峭,具有独特而壮丽的自然风光。

周围环境优美,山脉叠嶂,水源充足,这对于发展旅游业具有很大的潜力。

同时,这个地方的气候适宜,气温适中,适合各类农作物的生长。

这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然而,正是由于地形的陡峭和交通的不便,这个地方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交通线路不畅通,道路狭窄,缺乏必要的交通设施和便民设施,这对于居民的出行和物资的运输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为了改善交通环境,我们建议在此修建更宽敞且安全的道路,并且增加公共交通的投入,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居民和游客。

此外,应优化交通规划,合理规划路网,提高交通效率。

另外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是教育和卫生条件。

现场踏勘中我们发现,学校和医院设施落后,人员相对不足。

这对于居民的生活和发展带来了困扰。

因此,我们建议加大对教育和医疗领域的投入力度,提供更好的学校和医疗设施,吸引和保留优秀的师资和医疗专业人才,提升整个地区的教育和医疗水平。

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也是这个地方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虽然这个地方具备发展农业和旅游业的潜力,但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相对滞后。

在农业方面,我们建议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提升耕作技术和农作物品质,扩大市场销售渠道,增加农民的收入和生活品质。

在旅游方面,我们建议加强宣传和推广力度,提升旅游景点的品质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游客来此投资和消费。

最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也是需要重视的一环。

在踏勘中,我们发现该地存在着乱倒废弃物和不合理的资源开采现象。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生态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加大对环保工作的投入,加强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政策,确保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项目踏勘情况汇报材料模板

项目踏勘情况汇报材料模板

项目踏勘情况汇报材料模板尊敬的领导:我是××项目的负责人,现将项目踏勘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项目背景。

我公司于××年××月××日获得了××地块的开发权,并计划在此地块上进行××项目的规划和建设。

为了全面了解该地块的地理、环境、交通等情况,我们组织了一次全面的项目踏勘活动。

二、踏勘时间和人员。

我们于××年××月××日至××月××日,共计××天的时间进行了项目踏勘工作。

参与踏勘的人员包括项目负责人、设计师、工程师、环境专家等相关人员,共计××人。

三、踏勘内容和成果。

在踏勘活动中,我们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1. 地理环境,我们对地块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文水质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记录,以便后续规划和设计工作的开展。

2. 生态环境,我们对地块周边的植被、野生动物、生态保护区等情况进行了考察,以便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工作。

3. 土地利用,我们对地块的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所有权、土地规划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以便后续的土地开发和利用工作。

4. 交通设施,我们对地块周边的交通道路、交通枢纽、公共交通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了解,以便后续的交通规划和建设工作。

通过这次踏勘活动,我们全面了解了××地块的地理、生态、土地利用和交通等情况,为后续的项目规划和建设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后续工作计划。

在踏勘活动的基础上,我们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1. 深入分析,对踏勘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为后续的项目规划和设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制定规划,根据踏勘成果,制定详细的项目规划方案,包括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交通规划等。

现场踏勘报告

现场踏勘报告

现场踏勘报告
在实际踏勘过程中,我们首先对踏勘区域进行了全面的环境观察和记录。

踏勘
区域位于山区,地势较为险峻,植被茂密。

我们沿着预定的路线进行了步行踏勘,对区域内的地形地貌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测量。

同时,我们还对周边的水文水质情况进行了调查,采集了相关的水样进行分析。

在踏勘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重要的问题和隐患。

首先,踏勘区域存在较为
复杂的地质构造,地表岩石裸露,存在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的风险。

其次,踏勘区域内的水资源丰富,但水质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需要引起重视。

此外,踏勘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存在着人为破坏的迹象,需要加强保护和管理。

针对上述问题和隐患,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首先,加强地质灾害的防范
和治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其次,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净化水质,保护水资源。

同时,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恢复植被,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总的来说,本次踏勘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隐患。


们将根据踏勘报告中的数据和信息,结合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提出合理的建设方案和管理措施,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保障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踏勘的小结

踏勘的小结

踏勘的小结踏勘是指在实地考察、调查、勘验的过程中对现场的具体情况、环境进行观察、分析和总结。

下面是我对踏勘的小结:本次踏勘的目的是为了调查某个地区的地质状况,以确定该地区是否适合开展建设工程。

经过我们的实地考察和观察,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首先,根据我们的观察和检测,发现该地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

地质构造复杂,存在大量的断层带和地下水脉络。

这些地质情况对于大型建设工程来说可能会带来较大的隐患。

因此,在进行设计和施工时,必须充分考虑地质因素,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

其次,我们还发现该地区存在一些环境污染问题。

在我们的观察中发现,该地区的土壤和水源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

这可能是由于周围的工厂和工业设施排放了大量的废气和废水导致的。

为了确保建设工程的环境友好性,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建设方应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并确保建设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我们还发现该地区存在土地利用不合理的问题。

目前该地区的土地利用主要以农业为主,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田被大量开发,导致农田面积减少,农业生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护好农田资源,建设方应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最后,我们还观察到该地区的交通状况相对较为落后。

公路交通不便,道路狭窄,交通拥堵现象普遍存在。

在建设工程时,建设方需要考虑到该地区的交通状况,合理规划交通网络,改善道路状况,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总的来说,本次踏勘调查使我们对该地区的地质状况、环境问题以及交通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信息将对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为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在未来的建设工程中,我们将会根据踏勘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充分考虑到地质、环境、交通等因素,以确保工程的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广西灰岩地区岩土勘察报告[详细]

广西灰岩地区岩土勘察报告[详细]

目录一.前言 (1)(一)工程概况 (1)(二)勘察目的和任务 (1)二.勘察工作 (1)(一)勘察依据 (1)(二)勘察工作布置及勘察方法 (2)(三)勘察工作量 (2)(四)高程系统及高程引测依据 (3)三.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一)气象水文 (3)(二)地形、地貌、区域构造 (4)(三)场地岩土层特征 (5)(四)场地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8)四.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9)(一)水文地质条件 (9)(二)岩(土)层的渗透性 (9)(三)水、土的腐蚀性评价 (10)五.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10)(一)场地的稳定性、适宜性 (10)(二)地震及地震效应评价 (10)(三)不良地质现象及工程地质问题 (12)(四)场地土的膨胀性评价 (12)(五)各岩土层物理力学参数 (13)(六)地基与基础的分析、评价 (14)六.结论及建议 (16)(一)结论 (16)(二)建议 (16)18附表:1.勘探点一览表(1张)2.标准贯入试验统计表(1张)3.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成果统计表(2张)4.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成果统计表(1张)5.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1张)6.土工试验成果报告(2张)7.胀缩试验成果报告(1张)8、水、土的易溶盐分析试验成果(1张)附图:1.勘探点总平面图 (图号1-3)(3张) 2.勘探点布置平面图 (图号1-4~1-8)(5张)3.全线纵断工程地质剖面图 (图号2-1~2-10)(10张)4.钻孔柱状图 (图号3-1~3-16)(16张)照片:1.场地地形地貌全景照片 1张2.钻探(或试验)班组现场作业照片 1张3.记录员、编录员现场照片 1张4.钻孔岩芯照片 12张18一.前言(一)工程概况拟建的田东县湿地公园东侧30米道路位于田东县东宁路北侧,拟建道路包括两段:(1)KA0+000~KA+984.001段,红线宽度30米,长度984.001米;(2)KB0+000~KB+409.264,红线宽度50米,长度409.264米.道路全长1393.265米.起点为田东县东宁西路,终点为田东二环路.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按此条件综合评定本次场地勘察等级为乙级.受田东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的委托,我公司承担该公路场地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二)勘察目的和任务1.查明场区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分布规律及拟建场地地基持力层压缩层范围内地层的基本分布特征,提供各层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2.调查地区构造地质情况,调查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问题的性质和范围,提出不良地质问题的处理意见.对场地的稳定性与适宜性进行评价.3.调查水文特征,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季节变化幅度以及地表水、地下水的腐蚀性.4.确定场地类别,对建筑场地的地震效应进行评价.5.根据勘探结果进行分析论证,提供设计所需的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建议路基加固方案.二.勘察工作(一)勘察依据1.《建设工程勘察合同》;2.《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4.《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6.《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7.《工程岩土分级标准》(GB50218-94);8.《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E41-2005);9.《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10.《广西膨胀土地区建筑勘察设计施工技术规程》(DB45/T396-2007);11.《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12.《建筑工程地质勘探及取样技术规程》(JBJ89-2012).(二)勘察工作布置及勘察方法1.勘察工作布置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和《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的规定,本工程场地类别属Ⅱ类,本次勘探孔孔位及数量由设计与甲方共同指定.共布置勘探孔70个.钻孔坐标及孔口高程见勘探点一览表(附表1).2.勘察方法(1)本次勘察采用了钻探取样、原位测试(标准贯入、动力触探)、室内土工试验等多种勘察手段.(2)本次钻探施工采用XY-150型钻机,采用套管或泥浆护壁钻进.(3)所有钻孔施工完成后全部用粘性土回填捣实.(三)勘察工作量接受甲方委托后,我公司即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踏勘,使用GY-150型工程钻机1台套对岩土层采用回旋法钻进,采样采用厚壁取土器以重锤少击法获得,标准贯入试验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试验而得勘察外业工作于2013年4月1日进场施工,至2013年4月21日结束野外工作,共完成钻孔69个﹙ZK1钻孔处于东宁西路路中,无法钻孔施工﹚,钻探总进尺862.50米.室内试验及资料整编工作于2013年4月22日至2013年4月26日,于2013年4月30日提交正式勘察报告,完成野外及室内工作量见表1.完成工作量一览表表1(四)高程系统及高程引测依据本场地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系统,坐标系采用北京54年坐标系.各勘探孔孔口标高由建设单位提供的地图读取.本次勘察各勘探孔的位置是根据甲方提供的地形图,对应现场地形及手持GPS综合确定.勘探孔坐标及孔口标高详见表勘探点一览表(附表1).三.场地岩土工程条件(一)气象水文1、气象:该工程的拟建场地处于低纬度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阴雨连绵,但有多春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干燥少雨;冬季:低温无雪.多年平均气温22.0℃,最高气温39.6℃,最低气温-0.3℃,多年平均湿度79.0HPa.平均风速2.3米/s.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热量条件较丰富,雨量季节分配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多年平均降雨量1192.9米米,历年最大日降雨量166.8米米. 4、5、6、7、8月份为丰水期,11、12、1、2、月份为枯水期.夏天时间长,气温高,降水多;冬天时间短,气候干暖.2、水文:作为右江支流的白谷河贯穿整个场地,由北至南流过,在场地南面0.7千米处汇入右江,现白谷河常年水位在93.00左右,10年一遇水位为101.00米,20年一遇水位为101.80米,50年一遇水位为104.40米,100年一遇水位在105.80米.此外随着右江下游水电站的建成,该河流常年水位与右江常年水位一并上升为99.5米,因此白谷河对拟建建筑的基础有一定影响.场地内零星分布有水塘,面积与水深均不大,易于疏干,对工程建设影响不大.(二)地形、地貌、区域构造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田东县东宁西路北侧,邻白谷河.场地地面高程96.32~107.52米,相对高差11.20米,地形坡度一般在5~15°,地形较起伏场;拟建场地属右江河谷Ⅱ级阶地地貌.2.区域构造与地震拟建场地处于南华准地台右江再生地槽西部,桂西拗陷的南端,右江断裂带的北东侧的三级构造单元V3(详见图1-4-1).出露岩层为第三系(E)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岩层产状较缓,地质构造简单.拟建场地位置专场勘察场地的的南西侧有右江断裂○16(详见图1-4-2).右江断裂○16活动区间为印支期—喜马拉雅期,长度360千米,走向285°~310°,倾向NE,倾角60°~80°,断距100~900米,属逆冲断层、控震断层.拟建场地位置专场广西地震主要为构造地震,北东向和北西向活动性断裂是主要孕震构造和发震构造.自公元288年以来截至1985年,发生在广西境内的3级(含3级)地震有414次,其中4.75级以上有40次,5.75级以上有4次.最大地震是发生在1936年4月1日的灵山县的6.75级地震.(三)场地岩土层特征根据本次勘察资料,勘察场地岩土层由第四系全新统植物层(Q4pd)耕植土、第四系冲积层(Q al)粘土和粉质粘土及古近系(第三系)始新统~渐新统那读组(E n-3)岩层泥岩组成.根据场地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工程特性划分为8层,现自上而下描述如下:1、砼①:为建筑物砼地面,灰白,岩芯较完整,呈短柱状,岩芯采取率为81%~95%,胶结较好,断口吻合,岩芯表面光滑,钻进平稳,层厚0.20~0.30米,层顶高程为:103.98~104.50米,层底高程为:103.68~104.24米,该层分布于ZK2、ZK3、ZK4、ZK5、ZK6、ZK7、ZK8、ZK9钻孔中.2、素填土②(Q4米l)杂色,松散,稍湿,由粘性土及碎石块组成.层厚在0.20~6.50米之间,层顶高程为:96.32~107.52米,层底高程为:90.92~104.32米,层顶深度:0.00~0.70米,层底深度:0.40~6.50米,该层除ZK2、ZK3、ZK10钻孔外,其余钻孔均有分布.3、耕土③(Q4pd):灰褐色、灰色,稍湿,松散,主要成份为粘性土,含少量植物根系.该层分布于绝大部分场地,层厚0.7~1.2米,层顶高程为:98.36~104.32米,层底高程为:97.66~103.62米,层顶深度:0.00~3.20米,层底深度:0.70~4.10米,该层场地内分布较广泛.4、粘土④(Q al):灰黄、褐红色,硬塑状态,稍湿,刀切面有光泽反应,无摇震反应,韧性高,干强度高.本层揭露层厚 2.90~5.60米之间,层顶高程为:97.69~104.20米,层底高程为:94.27~100.84米,层顶深度:0.00~4.10米,层底深度:3.60~9.70米,该层分布较广泛.据土工试验成果:该土层的液性指数为I L=0.05~0.21,属硬塑状态;压缩系数a1-2=0.19~0.21米Pa-1,平均值为0.20米Pa-1,属中等压缩性土.该层共进行标准贯入试验6次,实测锤击数为8~10击,经杆长校正后锤击数平均值为8.5击.5、粘土⑤(Q al):灰黄、褐红色,可塑状态,稍湿,刀切面有光泽反应,无摇震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局部含较多粉粒,相变为粉质粘土.本层揭露层厚 1.10~3.50米之间,层顶高程为:90.92~101.62米,层底高程为:88.87~98.92米,层顶深度:3.60~9.70米,层底深度:5.70~11.40米,该层分布较广泛.据土工试验成果:该土层的液性指数为I L=0.28~0.46,属可塑状;压缩系数a1-2=0.25~0.33米Pa-1,平均值为0.29米Pa-1,属中等压缩性土.该层共进行标准贯入试验12次,实测锤击数为6~8击,经杆长校正后锤击数平均值为5.3击.6、粉质粘土⑥(Q al):灰黄、灰色,可塑状态,稍湿,切面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偶含砾砂.本层揭露层厚 2.60~4.20米之间,层顶高程为:88.87~98.92米,层底高程为:84.77~94.92米,层顶深度:6.30~10.20米,层底深度:9.10~12.90米,该层分布较广泛.据土工试验成果:该土层的液性指数为I L=0.31~0.59,属可塑;压缩系数a1-2=0.24~0.35米Pa-1,平均值为0.29米Pa-1,属中等压缩性土.该层共进行标准贯入试验8次,实测锤击数为6~7击,经杆长校正后锤击数平均值为5.5击.7、细砂⑦(Q al):灰色,饱和,稍密,成分为石英质,局部夹薄层粉土.粒径多在0.075米米~0.25米米之间.本层揭露层厚1.20~5.20米之间,层顶高程为:90.83~98.74米,层底高程为:89.06~94.94米,层顶深度:5.70~11.40米,层底深度:8.50~13.60米,该层分布较广泛.该层共进行标准贯入试验6次,实测锤击数为11~14击,经杆长校正后锤击数平均值为10.3击.8、卵石⑧(Q al):灰褐色、深灰色为主,上部呈稍中密.下部呈密实,很不均匀.饱和,颗粒成分以石英为主,粒径多在20~50米米之间,最大可达20厘米,颗粒呈浑圆状,主要充填砂土.本层揭露层厚0.50~2.40米之间,层顶高程为:84.77~94.94米,层底高程为:83.42~93.70米,层顶深度:8.50~13.60米,层底深度:10.00~15.70米,该层全场分布.该层共进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4段2.0米,实测锤击数为15~20击,经杆长校正后锤击数平均值为12.15击.9、泥岩⑨(E n-3):灰色,灰绿色,泥质结构,中层~中厚层状构造,强风化,岩芯较完整,多呈短柱状或碎块状.岩石的坚硬程度属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属较完整,综合判定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该层分布于ZK5、ZK6钻孔中,已钻入该层深度12.20~12.30米,尚未揭穿,层厚不详.以上各岩土层在各工程场地的具体的埋藏深度、层厚和相应的标贯试验、重探试验等相关情况详见各《全线纵断工程地质剖面图》、《地层统计表》、《标准贯入试验成果表》、《轻型动力触探试验统计表》、《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统计表》、和《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等.(四)场地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按照勘察规范的要求对所采取的土样进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土的颗粒分析试验,获得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成果和土的颗粒分析试验成果见附表6,土的胀缩试验成果表见附表7,工程水质分析成果、土的易溶盐分析试验成果见附表8.根据勘察方案的要求对土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其试验成果详见附表2.对细砂层进行轻型动力触探试验,其试验成果详见附表3,卵石层进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其试验成果详见附表4,将试验成果按规范第14.2条的规定进行分层统计,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值见附表5.各岩土层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及《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等划分土的湿度及土、石工程分级见表2.土的湿度分类及土、石工程分级表表2四.场地地下水及土层的腐蚀性评价(一)水文地质条件在钻孔的揭露深度范围内遇到两层地下水,分述如下:1、上层滞水,赋存在耕植土、素填土、粘土层土的间隙中,水量贫乏,无统一地下水水位.除主要受大气降雨补给外,洪水期间受白谷河河水补给,散流至场地低洼处.2、孔隙潜水,赋存于细砂、中砂、圆砾和卵石的孔隙中,水量中等,由于施工过程中,未分层止水,本次测得的稳定水位为0.5~7.0米,属于混合地下水位.该层地下水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同时百谷河侧向补给,地下水沿含水层孔隙大致向南西径流,排泄至白谷河和右江.该层地下水对基础施工有明显影响,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复杂.勘察时采取3组土样进行土的易溶盐分析,取3组水样进行工程水质分析,其分析结果:场地土层及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钢结构均具微腐蚀性.(二)岩(土)层的渗透性根据工程钻探成果,结合场地的工程经验,综合确定场地内各岩土层渗透系数建议值如表3.各岩土层渗透系数建议值表3(三)水、土的腐蚀性评价本次勘察未采取水、土样进行试验,根据前期工程《田东湿地公园项目》勘察时采取3组土样进行土的易溶盐分析,取3组水样进行工程水质分析,其分析结果详见工程水质分析报告(附表8),由报告结果可知场地土层及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钢结构均具微腐蚀性.五.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一)场地的稳定性、适宜性场地处于南华准地台右江再生地槽西部,桂西拗陷的南端,右江断裂带的北东侧.在勘察范围内未见有塌陷、地裂、土洞等不良地质作用;附近现有建筑物使用正常,场地稳定,适宜建筑.(二)地震及地震效应评价1.场地类别拟建场地岩土层主要由砼①、素填土②、耕土③、粘土④、粘土⑤、粉质粘土⑥、细砂⑦、卵石⑧、泥岩⑨组成,现选择钻孔ZK2、ZK53分别计算场地覆盖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值,其结果见表4.场地覆盖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计算成果表表4根据钻孔ZK2、ZK53的土层厚度计算场地覆盖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值为υse=172.16~236.50米/s,属中软土.按(GB50011-2010)判定,场地类别为Ⅱ类,拟建场地属对建筑抗震一般地段.2.场地土的特征周期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的规定,本工程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为乙类,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的有关规定,田东县的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其特征周期值T g为0.35s.3.场地土的液化类别 (1)细砂⑦层液化的初步判别:由于 :20-+b d d =7+2-2=7.00(米),而u d =5.80米.30-+b d d =7+2-3=6.00(米),而w d =1.00米.u d +w d =1.00+5.80=6.80(米),5.425.10-+b d d =10.00(米)式中:d 0——液化土特征深度,本工程取7.00米;d b ——基础埋置深度,本工程按2米进行计算; d w ——地下水位深度,本工程为1.00米; d u ——上覆非液化土的厚度,本工程为5.80米;但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本项目拟采用浅基础,故初步判断,本场地可排除细砂液化的影响.(2)细砂⑦层液化的进一步判别:细砂⑦层分布于地面以下20米深度范围内,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值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4.3.4式计算.式中:N cr ——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N 0——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表4.3.4采用,本次计算取值为7;d s ——饱和土标准贯入点深度; d w ——地下水水位(米);ρc ——黏粒含量百分率,本次判别对象均为砂土,因此计算取值为3;β——调整系数,本次计算取值为0.8;本次判别考虑最不利原则,细砂⑦层选取ZK39进行计算,其d s=8.3,d w取3.经计算,细砂④N cr=5.07.而细砂⑦未经修正的标准贯入击数为11~14,大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N cr.因此判定本场地可液化土层(细砂⑦层)可不考虑液化影响.(三)不良地质现象及工程地质问题拟建道路沿线范围不存在岩溶、滑坡、危岩、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根据本次钻探未发现断裂破碎带及暗浜等不明埋藏物的分布.(四)场地土的膨胀性评价根据《广西膨胀土地区建筑勘察设计施工技术规程》(DB45/T396—2007)第5.1.2、5.1.4、5.2.4、5.3.1条及表1及表3,勘察场地属一类场地;粘土④、粘土⑤、粉质粘土⑥为冲洪积成因,判别以上土层属C2亚类膨胀土.粘土④自由膨胀率的范围值为δef=40%~42.5%,平均值41.25%,胀缩总率范围值为δxs=3.70%~4.46%,平均值4.08%;50kPa压力下的相对膨胀率平均值为δxep50=0.38%,属C1亚类中等胀缩土.粘土⑤自由膨胀率的范围值为δef=33.5%~35%,平均值34.25%,胀缩总率范围值为δxs=3.04%~3.19%,平均值3.12%;50kPa压力下的相对膨胀率平均值为δxep50=0.17%,属C1亚类中等胀缩土.粉质粘土⑥自由膨胀率的范围值为δef=16.5%~17.0%,平均值16.75%,胀缩总率范围值为δxs=1.86%~2.15%,平均值2.01%;50kPa压力下的相对膨胀率平均值为δxep50=0.06%,属C1亚类弱胀缩土.现取代表性钻孔ZK14、ZK29号孔按广西规程公式(1)、公式(2)和公式(7)计算地基土的(竖向)胀缩变形量.ZK14、ZK29孔计算结果的胀缩变形量Ses分别为27.55米米、36.12米米.由上述计算结果,按广西规程表4判定:拟建场地的膨胀土地基胀缩等级为Ⅱ级.(五)各岩土层物理力学参数为合理确定本场地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本次勘察采用了工程钻探、取岩样试验、进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等多种勘察手段.根据野外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成果结合当地建筑经验,综合确定各岩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f ak、土的密度平均值ρ、孔隙比平均值e、液性指数平均值I L、内粘聚力标准值C k、内摩擦角标准值φk、压缩模量平均值E s 见表5.场地岩土参数推荐值表5参数指标土层名称及编号f ak(kpa)ρ(g/厘米3)e I L C k(kpa)φk(°)E s(米pa)砼①120*- - - - - - 素填土②60* 1.75*- - - 10*耕土③60* 1.75*- - - 10*粘土④220 1.92 0.885 0.12 67.32 10.49 9.11 粘土⑤200 1.93 0.885 0.38 37.11 9.47 6.94 粉质粘土⑥180 1.94 0.679 0.44 28.0 8.10 6.10 细砂⑦120 1.90 0 15 E0=15卵石⑧260 2.00 0 40 E0=30泥岩⑨300 2.20备注:1.带“*”号者为经验值;2.E0为变形模量;3.其余参数详见“土工试验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计算表”(附表5)(五)地基与基础的分析、评价1、路基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素填土、耕槙土层分布广、厚度大,由于该层强度低,变形大,组成成分极不均匀,因此,场地路基中素填土、耕槙土厚度较大的地段,应属于不均匀路基,路基稳定性差,应安规范时行变形验算和路基稳定性验算.2、场地岩土层工程特性评价拟建场地岩土层主要由砼①、素填土②、耕土③、粘土④、粘土⑤、粉质粘土⑥、细砂⑦、卵石⑧、泥岩⑨组成.根据钻孔揭露的岩土层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如下:砼①,承载力高,但厚度薄,均匀性差,不宜选作天然地基持力层.素填土②,结构松散,承载力低,分布不均,且成分变化较大,均匀性差,未经处理不宜选作然地基持力层;耕土③,结构疏松,承载力低,均匀性差,未经处理不得作拟建路基天然地基持力层;粘土④,呈硬塑,承载力高,属中压性土,埋深适中,均匀性较好,可作拟建路基天然地基持力层;粘土⑤,呈可塑,有一定的承载力,埋深适中,均匀性较好,可作拟建路基天然地基持力层;粉质粘土⑥,呈可塑,埋藏深,均匀性较好,承载力满足路基天然地基持力层;细砂⑦,饱和,稍密,均匀性较差,未经处理不宜作天然地基持力层;卵石⑧,中密,均匀性中等,的载荷要求,但埋深较大,不宜作拟建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泥岩⑨,强风化,承载力满足拟建建筑物的载荷要求,但埋藏较深,是良好的下卧层.3、道路地基处理方案对于道路沿线软弱地基土的处理方法可选择堆载预压(设置竖向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带排水)、深层搅拌桩、砂桩等.其中堆载预压、砂井排水法能加速排水、缩短地基固结时间、提高地基强度、减少地基变形;深层搅拌桩法则将浆液与土搅拌混合,经凝固后在土中形成固结体,提高地基抗剪强度,改善土的变形性质.沿线软弱地基土主要为素填土②,耕土③,该层范围广、层厚大,从技术、经济角度比选,堆载预压法较搅拌桩法、砂桩法加固更为适用于沿线软弱地基的加固处理.对于素填土层成分极不均匀的场地,当填土层大于3米的地段建议采用深层搅拌桩地基加固处理方案;填土层小于3米的地段建议采用换填垫层法处理方案.压载的大小及形式应根据软土处理后所要求的抗剪强度和道路筑成以后所容许产生的剩余沉降量而定.采用填土压载时,对填土的施工速度应根据原地基的最初抗剪强度进行第一级填土,使地基在第一级填土下产生固结后,测出抗剪强度有所提高后再进行下一级填土.预压处理地基须在地面铺设排水砂垫层,厚度亦大于0.5米,砂料的渗透系数应大于1×10-3厘米/s.在预压区内宜设置与砂垫层相连的排水盲沟,并把地基中排出的水引出预压区.当采用砂井排水时,根据实际施工经验以较小间距打设直径较小的砂井较为合理,能缩短排水固结的时间,故可选择袋装砂井(具有透水性呈网状的袋子装砂)的形式.砂井内砂的不均匀系数宜大于 3.砂井的深度应根据建筑物对地基的稳定和变形的要求确定.4、路基基础方案应根据路面设计高程来决定填方厚度,填方材料宜选用粘性土或碎石等素土.路基稳定性取决于填方的密度,填方时应注意分层碾压,并对下卧层进行验算.六、结论与建议(一)结论1.拟建场地的建筑抗震基本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及附近未见岩溶、土洞、崩塌、滑坡及地面开裂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地稳定性较好,适宜建筑.2.在钻孔的揭露深度范围内遇到两层地下水,上层滞水和孔隙水的混合水位,水量中等,勘察期间测得其水位埋深为1.6~6.1米,场地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杂.场地土层及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钢结构均具微腐蚀性.3、本工程的拟建建筑物可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以素填土②和粘土④做持力层;4.拟建场地地基属不均匀性地基.5.依据广西膨胀土技术规程(DB45/T396-2007)的相关规定:拟建场地地基应按膨胀土地基进行设计施工.(二)建议1.建议采用堆载预压结合砂井排水或塑料带排水法进行道路软弱地基的加固处理.路基稳定性取决于填方的密度,填方时应注意分层碾压,填方材料宜选用粘性土或碎石等素土,并对下卧层进行验算.2、应注意控制填方路基在粘土路基接驳处的差异沉降.3.路基开挖时,防止积水浸泡基坑或曝晒.4.基础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一致时,请及时通知勘察、设计、质检和监理单位进场处理.5.路基施工开挖完成,请及时通知勘察、设计及质检单位进场验槽.6.受百谷河河水影响地段,如局部低洼地段基础施工时应采取围堰等止水措施.1 补充土基的干湿类型划分、路基土的均匀性评价、路基土的稳定性评价(已补充完了 )NND干湿性分类,土石的等级分类新规范都没有了 ,还要求!!!2 应结合路基桩孔段岩土条件提出针对路基相应的地基评价和基础方案或地基处理方案.建议补充.(这个应该在全线纵剖面图上分段进行评价和方案建议)我发个全线剖面的样子给你.3 填土层大于3米的地段建议补充采用深层搅拌桩地基加固处理方案;填土层小于3米的地段建议补充采用换填垫层法处理方案.(已补充)。

学校的踏勘实习报告

学校的踏勘实习报告

岩土工程生产实习工程地质测绘报告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应用(岩土)班级:2011级--1班组别:第2-2组学号:******姓名:日期:2014年12月目录绪言·11 测绘的目的和任务··12 测区的位置、范围和填图面积··13 工程地质测绘方法及手段··14 测绘比例尺和完成任务的时间··1第一章测区自然地理概况·21.1 测区地理位置及交通、经济情况··21.2 测区地形地貌特征··21.3 测区气候特征··21.4 测区水文地质特征··2第二章测区工程地质条件·32.1 地层岩性··32.2 地貌··52.3 水文地质条件··72.4 物理地质现象及工程地质现象··8第三章测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93.1 河漫滩的地基稳定性评价··93.2 I级阶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93.3 残积土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93.4 红土砾石层的工程地质评价··93.5 洪积扇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93.6 基岩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10第四章结束语·10绪言1 测绘的目的和任务本次工程地质测绘的目的是通过运用地质学、第四纪地质与地貌以及工程地质学的相关理论知识通过现场踏勘以及现场原位试验对与尧山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初步查明大河乡-尧山地区拟建场地或各建筑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

将本测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诸要素采用不同的颜色、符号,按照精度要求标绘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并结合勘探、测试和其他勘察工作的资料,编制成本地区工程地质图。

组织现场踏勘情况汇报材料

组织现场踏勘情况汇报材料

组织现场踏勘情况汇报材料尊敬的领导:根据您的安排,我们于2022年10月15日组织了一次现场踏勘工作,对相关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了解。

现将踏勘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踏勘地点。

本次踏勘地点位于XX市XX区XX街道,具体涉及了XX公司的工程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

二、踏勘目的。

1. 对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土质等自然环境进行全面了解,为后续施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2. 对施工现场的周边环境、交通道路、周边建筑等进行调查,为工程施工安全提供保障;3. 了解施工现场的人员构成、工作流程、设备使用等情况,为施工管理提供参考意见。

三、踏勘情况。

1. 地形地貌,踏勘地点为平原地带,地势平坦,无明显地质隐患,土质为黏土壤,适宜进行基础工程施工。

2. 周边环境,施工现场周边交通便利,有多条主干道通往现场,便于材料和设备的运输,周边建筑物距离施工现场较远,不会对施工工程造成影响。

3. 人员构成,现场施工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工作秩序井然,施工管理有序。

4. 设备使用,现场使用的施工设备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无故障现象,工作效率高。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1. 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避免施工废弃物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2. 建议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定,确保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3. 对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工作要加强,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五、结论。

本次踏勘工作全面了解了施工现场的情况,对后续的施工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我们将会针对问题提出的建议加以改进,确保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特此汇报。

XX公司。

2022年10月16日。

踏勘科工作总结

踏勘科工作总结

踏勘科工作总结
踏勘科是一个重要的科研领域,它涉及到对地质、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的调
查和研究。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踏勘科团队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不断探索和发现了许多宝贵的信息和数据。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我们的踏勘科工作进行总结,分享我们的成果和经验。

首先,我们的踏勘科团队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深入各地展开了大规模的踏勘
工作。

我们对地质构造、地下水资源、地震地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为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通过我们的工作,不仅帮助企业和政府做出了科学决策,还为地质科研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实地调查资料。

其次,我们的踏勘科团队在踏勘工作中,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装备。

我们使用
了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地球物理勘探等先进技术,提高了踏勘工作的效率和精度。

同时,我们还积极探索新的踏勘技术和方法,不断提升我们的踏勘科研水平。

最后,我们的踏勘科团队在工作中,注重了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们
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攻克难题,不断提升团队整体的科研水平。

同时,我们也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创新,不断探索新的踏勘方法和技术,为踏勘科研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总的来说,我们的踏勘科团队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地质
科研和资源勘探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我们的踏勘科研水平,为国家的地质科研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灰岩矿踏勘简报简报编写单位:编写人:审查人:简报提交单位:简报提交时间:目录一前言 (1)(一)、目的任务 (1)(二)、地理位置交通 (1)二、地质依据 (2)(一)以往地质工作 (2)(二)设置普查区地质简况 (2)(三)矿产 (3)(四)矿产特征 (3)三、找矿前景 (4)四、踏勘工作情况 (4)(一)完成工作量 (4)(二)工作成果 (4)五、拟设矿权及地质勘查工作设想 (6)(一)矿权范围 (6)(二)勘查工作量 (7)(三)经费预算 (7)(四)、预期勘查成果 (8)六、探矿风险 (9)七、地质找矿对环境的影响 (9)八、结论与建议 (10)(一)结论 (10)(二)建议 (10)一前言(一)、目的任务踏勘目的是:①了解厂区附近用作生产电石的石灰岩矿品质;②了解石灰岩矿用作生产电石的可利用资源量;③在石灰岩矿品质符合电石生产的情况下,为电石生产线配置资源,为下一步设置矿权,查明石灰岩矿资源储量提供依据。

踏勘任务是:进行相关的成矿地质条件、矿体赋存环境、探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拟设探矿普查区的合理性、探矿价值等方面进行实地踏勘了解。

(二)、地理位置交通踏勘场地区位于城东光明~富顺乡一带,踏勘石灰岩矿点有:茅香坪石灰岩料场、杨坪石灰岩矿山、槽木石灰岩矿山、马家沟石灰岩矿、石板沟石灰岩矿,参见附图1。

根据野外工作经验初步确定马家沟石灰岩矿、石板沟石灰岩矿两处矿山为公司的备选矿山。

两处拟设普查区位于茂县东部富顺乡境内。

省道公路S302近东西向穿越,普查区有乡村公路与省道公路S302相联,距生产厂区在15km以内。

交通方便,参见交通位置示意图1。

区内高山林立,河流深切,地貌以高山峡谷地带为主。

山峰多在海拔3000m左右,相对高度在1000~1500m。

气候干燥多风,冬冷夏凉、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河谷与高山气温悬殊,春天高山冰雪未融,河谷已是百花盛开。

3~10月是本普查区野外地质找矿的最佳时间。

二、地质依据(一)以往地质工作踏勘地区以往开展的相关工作有:(1)、1开展了1:20万茂汶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1976年提交了1:20万茂汶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2)、开展了1:20万茂汶幅水系沉积物测量,并于1991年提交了《地球化学图说明书》。

上述资料为本次踏勘提供了基础资料。

(二)设置普查区地质简况1、地层区内出露的地层属昆仑~秦岭地层区马尔康分区九顶山小区(具过渡性质),由老到新有志留系(Smx)、泥盆系月里寨群(Dyl)及第四系冲洪积、残坡积(Q4)层。

(1)志留系(Smx)①第一组(Smx1):为一套灰绿色、黑色炭质千枚岩夹含炭细砂岩、结晶灰岩。

②第二组(Smx2):灰绿色、深灰色千枚岩、绢云石英千枚岩夹砂质灰岩、钙质砂岩。

③第三组(Smx3):深灰色千枚岩夹灰岩、石英砂岩。

④第四组(Smx4):灰色千枚岩夹灰岩、变质砂岩。

(2)泥盆系月里寨群(Dyl)①下组(Dyl1)千枚岩夹灰岩、石英砂岩等。

②下组(Dyl1)千枚岩夹石英砂岩、灰岩透镜体。

(3)第四系(Q4)分布于沟谷内及其两岸一级阶地上,岩性为冲洪积砂砾卵石层、残坡积块碎石等。

2、构造设置普查区为龙门山后山断裂带,它是由一系列向南突出的弧形紧密向斜倒转褶皱及相伴生的压扭性断层组成。

断裂都具有强烈程度不等的第四纪活动性。

断裂呈北东南西走向,断裂对测区内的地层和构造线展布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受该断裂影响,测区内岩层挤压破碎强烈,片理、劈理发育,地质构造背景有利矿化形成。

3、变质作用主要为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

区内岩石普遍低变质,形成的变质岩类主要为变质砂岩、千枚岩、碎裂岩等,主要的变质矿物有绢云母、黑云母、绿泥石等。

4、岩浆岩设置石灰岩矿普查区内无岩浆岩出露。

(三)矿产调查区附近产出矿产有: 石榴石、石英、石灰岩、白云岩等;泥盆系地层产出矿产为:磷块岩、菱铁矿、石灰岩、白云岩等;石炭系地层产出矿产为:石灰岩等;二叠系地层产出矿产为:煤、铝土矿、石灰岩、黄铁矿、铝铁矿、耐火粘土等;三叠系地层产出矿产为:煤、菱铁矿、石英砂岩等;第四系地层产出矿产为:泥炭、水泥粘土、砂金等。

本次踏勘地层多为产出的石灰岩矿产。

(四)矿产特征经化探队勘查发现的邻近茂县南新镇文镇沟石灰岩矿。

位于下二迭统地层中的三个石灰岩矿体,该矿体成层状产出,为深灰色细晶灰岩,中厚层状。

围岩为白云岩,矿体产状为倾向315~320°倾角38~41°,其中一号矿体中含CaO55.45%~44.75%,平均53.31%,MgO含量9.99%~0.44%,平均2.16%,除上述二项指标达工业要求外,其它有害组分Na2O+K2O平均小于0.1%,SO3小于0.1%,SiO2小于0.2%均达工业要求,矿石质量可达水泥原料一级以上。

三、找矿前景石灰岩矿的时空分布广泛,几乎在各地质时代众多层位的地层中都有产出。

该区为志留系、泥盆系等多套地层石灰岩矿地质成矿有利地段。

因此在该区域通过系统的地质勘查、深部工程控制,有希望找到可供开发利用的石灰岩矿。

值得在该区开展进一步的地质勘查工作。

四、踏勘工作情况(一)完成工作量①收集资料有: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5万地形图;附近石灰岩矿产普查报告等。

②现场踏勘了茅香坪石灰岩料场、杨坪石灰岩矿山、槽木石灰岩矿山、马家沟石灰岩矿、石板沟石灰岩矿等5矿点,见附图1。

取分析样15件。

③编制踏勘工作简报1份及相关附图。

(二)工作成果踏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冶金、化工石灰岩及白云岩、水泥原料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13-2002”为标准执行。

对生产电石用石灰岩矿化学成分质量一般要求,见表1。

表1 电石用石灰岩矿化学成分质量一般要求1、踏勘资源概况经室内收集资料研究,野外现场观察岩性及工程揭露断面岩性、测量产状、手持GPS测量坐标、采取岩石样,基本达到了踏勘的目的和任务。

踏勘5个石灰岩矿概况,见表2。

踏勘调查初步认为:杨坪、槽木二企业矿山石灰岩矿石,可选择性收购原料;茅香坪矿山石灰岩矿石,不再作利用;石板沟、马家沟石灰岩矿可作选作自主开发利用重点,即设置矿权-勘查-开发利用,确保本厂生产资源的连续供料畅通。

2、简评石板沟、马家沟石灰岩,矿体内部结构中等,矿体厚度较稳定,矿区构造中等,变质岩、岩溶较发育。

石灰岩矿石地处山坡脊地,适合平行或垂直走向推进、穿孔、爆破、露天开采,公路运输。

野外取样14件,以目估较好和较次品质采取石灰岩矿样,送11件样至德阳岩矿测试中心,经光谱定量分析,成果见表3。

从分析结果可看出:马家沟石灰岩矿品质可全部达到电石生产的工业品位。

石板沟石灰岩矿样仅达到电石生产的边界品位,且部分MgO、SiO2超标,但取样数量不能全代表整个矿山的品质,即不能确切说石板沟石灰岩矿完全不符电石生产的要求,而马家沟石灰岩矿山就完全符合电石生产的要求。

槽木私企石灰岩矿山是选取目估最好样送分析。

分析结果证明:厂区附近区域可勘查到符合电石生产要求的石灰岩矿山。

四川岷江电化有限公司完全自主申办矿权,掌握有用矿产资源。

五、拟设矿权及地质勘查工作设想(一)矿权范围拟设矿权马家沟石灰岩矿由4个拐点所圈定,面积1.83 km2;石板沟石灰岩矿由8个拐点所圈定,面积3.10 km2。

(二)勘查工作量拟设矿权位于高山极深切割地带,属山间沟谷地貌。

地形变化大,坡度在30~55°,地形较为复杂、地质勘查类别Ⅱ~Ⅲ。

计划工作量见表6。

表6 拟设工作量统计表(三)经费预算按国家财政部、国土资源部2010年印发的《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概算。

概算仅包含工作量费用。

其它未含经费如:物资搬迁、工地建设费、税金、安全措施费用、物价上涨、青苗补偿费用及进出场费用。

本项目属于矿产评价类项目,按甲类预算表进行预算编制。

石板沟、马家沟2个石灰岩矿山预算地质勘查经费结果,详见表7。

表7 地质矿产勘查项目经费预算表计量单位:万元(四)、预期勘查成果到2010年12月发现和提交可供进一步普查的石灰岩矿山2处。

提交成果资料如下:1、《石板沟、马家沟石灰岩矿普查报告》;2、石板沟、马家沟石灰岩矿普查工作实际材料图;3、石板沟、马家沟石灰岩矿普查1:2000地质图;4、钻孔、槽探工程编录素描图(1:100);5、各类登记表、送样单及成果分析报告;6、其它补充图件。

提交全套成果,可作为后续矿山开采的基础资料。

六、探矿风险石灰岩矿的成矿不仅与其沉积环境和成岩物质成分有关,而且成岩后的一些后生变化对成矿的影响也很大。

构造运动产生褶皱、断裂,可造成石灰岩层的隆起剥蚀、拗陷覆盖,或对矿体的破坏;地下水的运动和溶蚀作用,使一些石灰岩矿床产生岩溶现象,给矿山勘查、开采带来困难,严重的可影响矿山的利用;岩浆活动发育,不仅分割、破坏矿体,而且还导致矿石化学成分的改变;白云岩化作用对矿石质量影响很大,白云石使矿石中MgO含量增高,或降低质量,或形成夹石,严重的致使矿床难以开采利用。

七、地质找矿对环境的影响拟设普查区属高山极深切割“V”字型沟谷地貌,区内原始地形坡度为30~55°,矿区内无耕地、地表局部地方为第四系浮土及残坡积物覆盖,植被较发育,无永久性人口居住,底洼地方仅为畜牧区,探矿活动对人居环境、卫生的影响不大。

由于在探矿过程中会造成局部植被破坏,为此在勘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要求进行施工,注意探矿工程类型的选择,减少对区内植被的破坏。

探矿工程达到目的后,注重普查区的复垦。

则不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八结论与建议(一)结论依据生产电石所需石灰岩矿资源,要求矿石的品质相对较高。

厂区所处地带地质构造复杂,石灰岩矿资源仅分布于土门河以南区域二叠系、泥盆系、地层,矿石在地层间以大小不等的团块状、透镜状产出,石灰岩矿资源较丰,但达到电石生产所需石灰岩矿品质相对甚少。

现民企所属开采石灰岩矿山,不能完全满足电石生产所需石灰岩矿量。

因此,四川岷江电化有限公司为保证生产,应重视自主申办矿权,掌控矿石资源,保证生产。

(二)建议1、石板沟石灰岩矿山资源量较大,取样仅在沟内取,相对矿体来说仅是局部取样,应再山上、中部分矿石类别再取多一些数量样品分析。

2、要掌控矿石资源。

首先是申办矿权-完善矿权手续-进行地质勘查,取得地质勘查成果-设计、开采矿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