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 优秀教案
鲁迅《故乡》优秀精品教案设计通用
鲁迅《故乡》优秀精品教案设计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位于教材第七章“近现代文学作品选读”第二节。
教学内容包括: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探讨作者通过对主人公回乡经历的叙述,反映了旧中国农村的现实面貌和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解读小说中的象征意义,理解作者对社会变革的深刻思考。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故乡》的故事情节,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
2. 学习并运用小说阅读方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激发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说中象征意义的解读。
教学重点: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理解作者对社会变革的思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农村变迁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故乡变化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初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教师提问检查阅读效果。
3. 精读课文: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引导学生从人物、环境、情节等方面深入理解课文。
4. 例题讲解:讲解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如“闰土”的象征意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小说中其他人物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小说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思考。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小说情节结构图。
2. 黑板右侧:《故乡》主要人物及其象征意义。
3. 黑板中央:课文《故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闰土的认识。
答案:闰土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他勤劳、朴实,但受封建礼教束缚,无法摆脱贫困。
他是旧中国农民的缩影,象征着一个时代的悲剧。
2. 拓展延伸: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比较分析其中的主题思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故乡》这篇小说。
《故乡》优秀教案(精选5篇)
《故乡》优秀教案(精选5篇)《故乡》优秀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故乡》优秀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故乡》优秀教案1【设计思想】课文不过是教会学生学习的例子,阅读教学不能仅满足于让学生读懂具体的课文,而应该着眼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的语文素养。
本教案从营造轻松、平等、自由的交流氛围入手,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整体感知;反馈展示,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分析形象;品味语言,体会感情;理解朗读,积累词语;回顾过程,交流收获;并在本文的导读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习习惯,授与给小说阅读的方法,为学生自主阅读小说提供借鉴。
【实施方案】教学目标:1.理清小说结构层次,感悟作者情感脉络及探求人生道路的的强烈愿望。
2.分析本文通过对比写法塑造的人物形象,领会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3.揣摩、品味课文的抒情意味的语言,摘抄积累词语、句子和精彩语段。
4.在本文阅读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养成良好习惯,教给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运用对比写法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的写法。
2.品味小说语言,领悟作者探求人生道路的的强烈愿望。
教学难点:领会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教师导入:同学们喜欢不喜欢读小说?能说说你们是怎样读小说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创作于1921年的一篇小说《故乡》,并通过这篇小说的阅读,探讨阅读小说的方法。
学生交流预习情况:1.读各自圈划查注的生字词,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
2.从名、时、地、著、评方面说说作者及《故乡》创作情况。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1.想一想,小说的叙事线索是什么?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
2.根据你对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在原题目《故乡》前加上定语。
鲁迅《故乡》优秀教案
鲁迅《故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故乡》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分析鲁迅在文中的讽刺手法和批判精神。
(3)掌握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讨论,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学会运用文学语言,进行创意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鲁迅对故乡的热爱与批判,理解作者的故土情怀。
(2)认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民族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故乡》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2)分析鲁迅的讽刺手法和批判精神。
(3)欣赏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
2. 教学难点:(1)鲁迅笔下的人物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2)如何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将文学作品中的元素运用到创意写作中。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实例,提高审美能力。
4. 实践法:进行创意写作,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故乡》文本及相关注释。
2. 参考资料:鲁迅生平和创作背景资料。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鲁迅及其作品《故乡》。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 课堂讲解:分析课文内容,讲解鲁迅的讽刺手法和批判精神。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就课文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展开讨论。
5. 案例分析:选取课文中的典型实例,分析作品的语言艺术。
6. 实践环节:让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尝试运用所学知识。
7.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教学。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对比阅读:让学生阅读鲁迅其他描写故乡的作品,如《呐喊》、《彷徨》等,分析其对故乡的不同描绘手法和主题。
《故乡》优秀教案
《故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
学习文中对比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旧中国农民生活的艰辛与痛苦,激发学生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现在美好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闰土、杨二嫂等人物形象。
理解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2、教学难点理解小说主题,探讨造成人物命运的社会根源。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小说的基本知识,如人物、情节、环境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主题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3、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故乡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是我们永远的牵挂。
每个人对故乡都有着独特的情感和记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鲁迅先生的《故乡》,看看他笔下的故乡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思考:小说围绕故乡写了哪些内容?(学生阅读后回答,教师总结: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依次写了“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经历。
)2、让学生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教师引导学生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方面进行概括。
)(三)精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1、闰土找出文中描写闰土的段落,说说闰土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阅读后讨论,教师引导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分析。
总结闰土的变化:少年闰土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热情开朗;中年闰土麻木迟钝、愚昧落后、贫困愁苦。
思考:造成闰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从社会制度、封建礼教等方面进行思考。
)2、杨二嫂文中是如何描写杨二嫂的?分析杨二嫂的形象特点。
探讨杨二嫂这个人物形象的作用。
故乡优秀教案5篇
故乡优秀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心得体会、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应急预案、自我鉴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insigh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emergency plans, self-evalu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故乡优秀教案5篇教案的制定可以帮助教师思考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提前准备好教案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掌握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故乡优秀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故乡》优秀教案
1+1阅读课一、导入新课:提起故乡,人们就会想到那桃花盛开的美丽,小桥流水的清幽,牧童短笛的悠扬以及民风人情的淳朴。
故乡在我们心中是那样的美好,令人神往。
于是,人们总会在饱经思乡之苦和深受辗转之累后,回到梦魂牵绕的故乡。
但一切都在改变,再次展现在眼前的故乡又是怎样的呢?读鲁迅的《故乡》,跟他一起同行,才忽然感觉到现实的故乡让人无限的悲凉:为什么昔日的童年伙伴如此麻木辛酸?为什么当年的“豆腐西施”竟如此粗俗尖刻?是什么改变了他们?这些问题不由得引起了人们深深地思考。
二、出示目标:1.理解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及作用。
2.分析闰土、杨二嫂和“我”的人物形象,体会文章对比的写法,并探讨人物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3.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体会社会变更以及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双重因素所带来的对人性的影响以及扭曲。
三、教学过程:(一)预习与交流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清光绪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祖籍河南省正阳县。
鲁迅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之魂,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一生中写过小说、散文和杂文,其中杂文700多篇,为我们留下3 800多万字的文学巨著。
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本文选自《呐喊》。
2.背景链接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这场革命并不彻底,在广大的中国农村,受苦受难的农民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翻身、解放,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经济发展,反而日趋衰落。
怎样才能使人民得到真正的幸福?中国农村的贫困,农民的不幸,是什么造成的?鲁迅先生以思想家的敏锐感觉,进行认真深入的分析。
他在许多以农民、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中,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剖析、透视。
《故乡》一文,从闰土、杨二嫂二十多年的变化的角度,揭示了当时中国农村衰败、萧索、日趋破产的社会根源——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统治。
(二)合作与探究1.快速阅读课文后用简洁的语言复述小说的内容,找出本文的线索。
《故乡》的教案7篇
《故乡》的教案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汇报材料、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发言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report material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documen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故乡》的教案7篇教案帮助教师更好地规划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精心设计的教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故乡》的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2024年鲁迅《故乡》优秀教案设计精选
2024年鲁迅《故乡》优秀教案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位于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四章。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故乡》的背景介绍、文本细读、主题探讨以及语言赏析。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鲁迅及其创作背景,理解《故乡》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2. 掌握文本细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通过对《故乡》的深入分析,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本细读,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作品主题。
教学重点:对《故乡》的语言特色、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的探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描绘乡村景象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故乡,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鲁迅及其创作背景,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3. 文本细读:a. 学生自主阅读,勾画出生僻词、重要句子。
b.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文本,解读关键词语,理解人物形象。
c. 课堂讨论:分析闰土、杨二嫂等人物形象,探讨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与失望。
4. 例题讲解:a. 请举例说明《故乡》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b. 分析《故乡》中的人物形象,谈谈你对他们的认识。
5. 随堂练习: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6.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故乡》的主题思想。
7. 语言赏析:挑选文中的精彩语句,进行品味和赏析。
六、板书设计1. 《故乡》2. 主要内容:a. 背景介绍b. 人物形象分析c. 主题思想d. 语言特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鲁迅《故乡》主题的认识。
b. 请赏析文中的一句话,并说明其修辞手法和作用。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等。
2. 拓展延伸:a. 推荐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如《呐喊》《彷徨》等。
《故乡》优秀教案5篇
《故乡》优秀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报告大全、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insights, report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故乡》优秀教案5篇一份完善的教案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保障之一、写好教案,帮助教师提前预测学生的学习困难和挑战,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支持和指导,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故乡》优秀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鲁迅《故乡》的优秀教案
鲁迅《故乡》的优秀教案鲁迅《故乡》的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感悟作者的情感脉络及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
2.把握文章运用对比和议论来突出主题的写法。
3.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其作用及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1.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突出主题。
2.理解议论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教学难点:1.把握小说的主题。
2.分析闰土、杨二嫂、“我”三个形象的内涵。
3.理解篇末议论的内涵及其作用。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梳理文章脉络,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解题,了解小说三要素。
“故乡”这一题目,不仅交待了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具体地点,而且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特定的场所和环境。
题目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
在“我”眼中“故乡”却是如此衰败、萧条,特别是人与人之间,都隔着“一层可悲的厚障壁”,让我感到悲凉,也激起了“我”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
二、导入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故乡总是我们心中最温暖的依靠、最甜美的回忆。
故乡的变化总是牵动着我们的情思,1919年12月,在外奔波多年的“迅哥儿”回到了阔别20多年的故乡,他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让我们来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故乡》。
三、内容分析(一)字词讲解(注意下列词语的书写、读音及意义)。
1.注意下列词语的书写、读音。
阴晦(huì)萧索(xiāosuǒ)愕(è)然鄙(bǐ)夷嗤(chī)笑瑟索(sèsuǒ)折(shé)本惘(wǎng)然恣睢(zìsuī)2.注意下列词语的书写、意义凄凉隔膜展转影像心绪聚族而居易主无端如许苏生偶像(二)检查预习情况、梳理文章脉络。
1.(第一部分是前五个自然段,这一部分主要写“我”回故乡。
“我”在故乡所见到的萧条景象以及“我”的悲凉的心情,并且交待了回故乡的目的。
第二部分从第六自然段开始到“已经一扫而空了。
”写“我”在故乡。
这是小说的主体部分,主要刻画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深刻反映了旧时代中国农民的悲惨生活和精神痛苦。
鲁迅《故乡》优秀教案通用
鲁迅《故乡》优秀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小说《故乡》的情节结构,分析其主要人物形象。
2. 掌握小说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及作者鲁迅的批判精神。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及作者鲁迅的批判精神。
重点:掌握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探讨小说主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鲁迅的画像和简介,引发学生对鲁迅及其作品的兴趣。
3. 人物分析:详细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闰土、杨二嫂等,通过讨论、对比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4.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小说中反映的社会现实出发,探讨作者鲁迅的批判精神,进而理解小说的主题。
5.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课后习题,为学生讲解答题技巧和方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故乡》2. 内容:(1)情节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2)人物形象:闰土、杨二嫂、鲁迅(3)主题:社会现实、批判精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小说中闰土和杨二嫂的形象特点。
(2)谈谈你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2. 答案:(1)闰土:勤劳、朴实、善良,但受封建礼教束缚;杨二嫂:自私、势力、刻薄,代表了封建社会的丑恶。
(2)小说通过描绘故乡的变迁,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对人性的关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对《故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课堂互动方面,仍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进一步了解鲁迅的思想和文学成就,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人物形象分析2. 小说的主题探讨3.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例题讲解4. 作业设计详细补充和说明:一、人物形象分析1. 闰土的形象:闰土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他勤劳、朴实、善良,但受封建礼教束缚。
《故乡》的教案6篇
16 田忌赛马教学目标1.认识“策、荐”2个生字,会写“赢、拳”等5个字,会写“赏识、脚力”等词语。
2.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田忌赛马的故事。
(重点)3.能借助图示,推想孙膑制订计策的思维过程。
(难点)学前准备学生预习课前预习单课时安排2课时教师备课课件1.认识“策、荐”2个生字,会写“赢、拳”等5个字,会写“赏识、脚力”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归纳文章各部分的大意。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有关赛马的视频,引导学生观看并交流观后感想。
导语: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们喜欢赛马。
《田忌赛马》一文讲的就是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的事。
(板书:田忌赛马)2.齐读课题,理解课题。
预设:课题中哪个字是贯穿全文的关键字?(“赛”。
)围绕“赛”字,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和谁赛?赛几场?怎么赛?赛的结果怎样?)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介绍文中的相关人物。
田忌生卒年不详,妫姓,田氏,名忌,字子期。
战国时期齐国名将,封地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南),故又称徐州子期。
孙膑(前379—前314)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
因其受过膑刑(剔去膝盖骨),故名孙膑。
孙膑是孙武的后人,生于齐国阿(ē)、鄄(juàn)之间(今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鄄城县北一带)。
《孙膑兵法》是他写的一部军事理论著作。
2.教师出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
①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②标上段落序号。
③圈出生字新词,在重点句子下面画横线。
3.学生听音频朗读,边听边学习停顿和对话的语气,注意自己读不通顺、读不懂的地方。
4.教师检测学生的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教师纠正读错的字音,学生识记字词。
赢yínɡ 摩拳quán 擦cā掌 出谋划策cè 引荐jiàn◆需注意的字音:“赢”为后鼻音的字,“荐”是前鼻音的字,“擦、策”是平舌音的字。
《故乡》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故乡》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故乡》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1《故乡》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一、教案概述本教学设计适用于人教版九年级必修课《故乡》教学,主要涵盖文本分析、语言点剖析、理解课文、朗读课文、写作训练等方面。
本教学设计是一个全面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能够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且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文本知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课文,掌握主旨大意,把握文本细节;2. 加强对语言点的学习,包括语言的运用和句子结构等;3. 掌握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能力目标:1. 训练学生的读、写、说、听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2. 通过朗读、模仿、写作等形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情感目标:1. 让学生感悟家乡之美,形成珍惜家乡的情感;2. 通过扩展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修养。
三、教学步骤第一环节:引入1. 播放家乡地理位置的视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家乡。
2. 教师通过图片等形式展示学生们的家乡,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家乡的美景美食、特点等。
第二环节:文本分析1. 以全文导读的方式,解读《故乡》的主旨大意和文本结构。
2. 对文本关键词汇、短语、句子的语言表达进行剖析,让学生深入了解语言运用技巧。
第三环节:理解课文1. 让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并进行讲解和互动。
2. 通过讲解词汇、解释句子构造,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本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第四环节:朗读课文1. 让学生模仿课文的朗读,加深对语言的理解。
2. 分组对课文进行录音,并进行对比、评价,提升朗读技能。
第五环节:写作训练1. 给学生提供文本选取写作话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和想法进行写作。
2. 让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评估和修改,提高写作能力。
第六环节:总结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总结,通过问答的方式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2. 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学习体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印象。
四、教学建议1. 采用多种形式和方式进行教学,如情景演示、朗读、写作等,让学生主动参与和深入理解课内知识。
鲁迅《故乡》优秀教案设计精选
鲁迅《故乡》优秀教案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鲁迅的《故乡》,位于教材第七章第二单元。
文章通过描述主人公回到久别的故乡,却感受到与记忆中完全不同的景象,描绘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纯真岁月的怀念。
详细内容包括:分析小说的背景、人物、情节及主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小说《故乡》的背景,体会作者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把握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3. 掌握小说的情节结构,领会作品的主题思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心理变化,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重点:体会作者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掌握小说的情节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这个主题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情感铺垫。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小说的情节,感受作者的情感。
3. 背景介绍:介绍鲁迅及其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 人物分析: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讨论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5. 情节分析:讲解小说的情节结构,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6.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一道关于人物分析的例题。
7.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完成一道关于情节分析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故乡》2. 人物形象:主人公、杨二嫂、母亲等3. 情节结构:回到故乡、遇见故人、感慨时光、怀念往昔4. 主题思想:时光流逝、物是人非、怀念纯真岁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小说《故乡》中的人物形象,谈谈你对主人公心理变化的理解。
答案:主人公从期待、激动到失望、悲伤,反映了他在时光流逝中体会到物是人非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往昔纯真岁月的怀念。
2. 拓展作业:以“时光流逝,我怀念的……”为题,写一篇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分析《故乡》的人物、情节和主题,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鲁迅《故乡》优秀优质教案设计通用
鲁迅《故乡》优秀优质教案设计通用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能够概括小说的主题思想。
2. 培养学生分析小说语言风格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小说,思考并探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其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说语言风格的分析,人物心理的深入理解。
教学重点:小说情节的梳理,主题思想的挖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展示小说相关图片和视频。
2. 学具:教材,《故乡》课文打印稿,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农村生活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 例题讲解:挑选小说中的经典片段,进行语言风格和人物心理分析。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例题,分析小说中的其他片段,并分享自己的分析心得。
5.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提炼出主题思想,结合现实生活进行讨论。
七、板书设计1. 情节梳理:豆腐西施、闰土、杨二嫂等人物关系图。
2. 例题讲解:经典片段分析,语言风格和人物心理。
3. 主题思想:故乡的变迁,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小说中的一个人物,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其性格特点。
答案示例:以闰土为例,从他在小说中的言行举止,分析其朴实、善良、忠诚的性格特点。
2. 作业题目:谈谈你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答案示例:小说通过描绘故乡的变迁,反映了旧中国农村社会的落后和封建礼教的束缚,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查漏补缺。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如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了解鲁迅的思想和文学成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小说语言风格的分析,人物心理的深入理解。
2. 例题讲解:经典片段分析,语言风格和人物心理。
3. 作业设计:分析小说人物性格特点及主题理解。
一、小说语言风格的分析1. 白话文的运用:鲁迅在小说中大量使用白话文,使之更贴近人民群众的口语表达,增加了作品的现实感和生活气息。
鲁迅《故乡》优秀教案设计精选
鲁迅《故乡》优秀教案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位于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四章。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小说的背景介绍、人物形象分析、情节结构解析以及小说主题探讨。
详细内容涉及小说的写作背景、主人公回乡的经历、与儿时朋友的变化、杨二嫂等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对小说反映的社会现实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鲁迅及其作品《故乡》的背景,理解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2. 分析主人公与儿时朋友、杨二嫂等人物形象,领会作者通过人物描绘表达的思想感情;3. 掌握小说的情节结构,培养阅读理解与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说主题的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的心理分析。
教学重点:小说背景、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故乡”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故乡的回忆与思考,进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背景介绍:介绍鲁迅及其创作《故乡》的背景,让学生对小说的社会环境有所了解。
3. 情节结构解析:分章节讲解小说情节,引导学生关注重要情节,分析小说结构。
5.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6.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7.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小说反映的社会现实,深入理解小说主题。
六、板书设计1. 《故乡》2. 主要内容:背景介绍情节结构人物形象主题探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故乡》中的人物为例,分析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围绕小说主题,谈谈你对现实故乡的认识。
2. 答案:情节结构:小说以主人公回乡的经历为线索,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故乡的变化。
情节结构紧凑,悬念迭起,引人入胜。
人物形象:鲁迅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
如主人公的矛盾心理、杨二嫂的市侩形象等,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鲁迅《故乡》优秀教案
鲁迅《故乡》优秀教案鲁迅《故乡》优秀教案「篇一」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分析人物形象情感态度目标了解旧中国的苦难,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重点分析、评价人物,探讨人物与主题难点学会分析人物形象教学过程一、导入简介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回顾、复习了解巩固文体知识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1.简介“小说”2.简介背景听介绍了解背景及文常二、整体感知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全文可按“渐近故乡-在故乡-离开故乡”分为三个部分:1.交代时间、地点、回家原因及心情2.“我”在故乡期间的见闻和感受阅读、讨论交流理清课文脉络结构3.“我”失望痛苦地离开故乡,寄希望于未来三、熟读课文四、作业抄写生字词鲁迅《故乡》优秀教案「篇二」一、教学目的1、认识《故乡》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主题。
2、学习本文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肖像描写的技巧。
3、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深情。
4、体会作者在小说末尾寄予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认识造成农村经济衰败和人与人之间隔膜的根源。
四、课时一课时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集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今天我们要学的《故乡》就选自《呐喊》。
《故乡》这篇小说自发表以来,一直被选进各种各样的语文课本里,成为语文课里的一篇重要的文章。
从小学生到中学生,到大学生,从中国到外国,人们都把它当成一部经典来阅读。
尤其是日本,对这篇小说的更是十分重视。
原因是什么,是它深刻的思想和和高超的写作手法。
这些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此文。
二、简介小说创作背景说说作者及《故乡》创作情况。
鲁迅1898年第一次离开老家绍兴,1919年12月又最后一次回故乡,接母亲来北京居住。
《故乡》便是根据这一段生活经历创作出来的。
小说中写的人和事是有事实依据的,但又经过了艺术加工,有虚构的成分。
故乡 优秀教案
故乡优秀教案故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故乡》这篇课文的核心内容和故事结构;了解乡村的生活和乡情充沛的人们;熟练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短语。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乡村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乡愁的描写,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和对家乡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学生理解乡村生活的特点和人们对乡愁的感受。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高级词汇和短语,如“轻快”,“久违”,“溶入”等。
三、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5分钟)1. 紧紧围绕故乡和乡愁的话题展开,呈现一些图片和音乐,引起学生对故乡的思考和回忆。
2. 反馈:请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以及对家乡的感受。
Step 2:预读课文(10分钟)1. 给学生每人发一份课文,让学生默读一遍,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2. 学生自主回答以下问题:(1)故乡具体发生的故事是什么?(2)故乡的景色和人们的情感是怎样描写的?Step 3:阅读课文(15分钟)1. 教师逐段读课文,学生跟读。
2. 学生小组合作,归纳整理每一段的主题和重点句子。
3.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故事的主题是什么?(2)你认为为什么有些人对故乡如此依恋?Step 4:理解课文(15分钟)1. 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1)作者上大学后,再次回到故乡时,他是怎样看待家乡的?(2)为什么作者在那天晚上得知母亲病去时感到心有不甘?2. 教师用简单的语言解释一些生词和短语,提醒学生掌握并记忆。
3. 学生自由阅读,并逐段回答课文中的细节问题。
Step 5:课文再现(20分钟)1. 学生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尽量还原课文中的场景和情感。
2. 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为什么作者回到故乡后精神愉悦,肯定家乡是美好的?(2)作者母亲的话对他有什么影响?Step 6:课文拓展(10分钟)1. 学生回答问题:(1)“故乡”这篇课文给你的启示是什么?(2)你是否有类似的经历和感受?2. 学生小组合作,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感受。
《故乡》教学设计【优秀6篇】
《故乡》教学设计【优秀6篇】篇一:《故乡》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念故乡》,重温已经学过的思念故乡的歌曲,从感性上让学生体验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
2、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作曲家生平和相关文化,激发学生用富有感情的声音来演唱《念故乡》。
(2)以小组单位设计歌曲的表现形式,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学生:(1)要求在课外从学过的课本中寻找思念故乡的歌曲,以小组为单位复习歌曲。
(2)带竖笛教师:多媒体课件、钢琴、世界地图教学过程:设计意图1、进教室(1)播放古诗歌曲《静夜思》(2)引导学生感受歌曲(1)听音乐进教室(2)谈谈对音乐的感受文字:念故乡创设思念故乡的氛围,让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思乡的情绪。
2、发声练习指导学生有力度变化的发声根据旋律线条的起伏,用有力度变化的声音演唱发声练习曲谱为后面运用力度变化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作铺垫。
3、用竖笛自学歌曲主旋律(1)老师这有三条旋律,请你自选一条吹一吹(2)强调附点节奏(1)用竖笛自选练习(2)钢琴伴奏练习第一局的同学站起来吹一吹、练习第二句……(3)分句唱一唱(1)3.5 5 3.2 1|2.3 5.3 2 — ||(2) 6 。
1 1 75 6 |61 75 6 — ||(3)3.5 5 1.23| 2. 1 26 | 1———||歌曲《念故乡》是由这三条旋律组成,学会了这三条旋律等于解决了识谱问题4、导入我们刚才练习的三条乐句是选自歌曲《念故乡》,这首歌曲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在美国工作时写的观看多媒体认识作者(1)出示课题《念故乡》(2)展示德沃夏克的肖像让学生认识曲作者5、欣赏《念故乡》理解歌曲内容6、学唱歌曲(1)你了这首歌曲你想说点什么?(2)德沃夏克是哪个国家?指导学生找一找地图上中国在哪?捷克在哪?美国在哪?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接下来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感人肺腑的歌曲《念故乡》(1)视唱(2)学习歌词(3)练唱歌曲,注意速度、力度和情感(1)听音乐,谈初步的感受(2)回答:捷克在欧洲,美国在美洲,隔着太平洋(1)第一遍视唱,注意力度和速度以及情绪,第二遍视唱,抠出情绪,教师范唱与学生对比(2)全体用lu哼鸣,请一名学生配乐朗读;集体配乐朗读(3)带歌词练唱歌曲(1)播放歌曲《念故乡》(2)展示世界地图(3)地图上捷克和美国用红色展示出示歌谱(1)了解歌曲所想表达的情感(2)通过让学生在地图上找捷克、美国帮助学生理解身在他乡的情感层层递进学唱歌曲通过视唱、哼鸣使学生能感受歌曲的情绪,能正确演唱歌曲7、高潮:层层递进激发情感(1)你们想不想看德沃夏克的故乡(2)看船出海,引导学生给歌曲加旁白台词(3)在教师不断地引导中再次有感情的朗读歌词(4)激发有感情的唱,他把所有感情都宣泄在音乐上,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力度唱才能更好的表达出感情(1)观看德沃夏克的故乡(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说两句(3)有感情的朗读(4)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力度处理,并示范演唱;集体唱(1)观看德沃夏克的故乡(2)播放“看船出海”(1)通过观看德沃夏克的故乡,激起学生情感,有感情的演唱(2)让学生进行即兴创作,发挥想象(3)学生逐渐的投入到歌曲的情感中,并释放自己的情感8、音乐与相关文化它极度的思念故乡,写了一首令人轰动的《第九交响曲》,念故乡就是其中的片断,我们听听这首交响曲其它的乐章(2)欣赏《第九交响曲》播放《第九交响曲》让学生了解作者虽然命运坎坷但是非常乐观,我们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让学生养成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故乡优秀教案
故乡优秀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作者整理的故乡优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故乡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自身喜欢的局部;积累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在文中抒发怀念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理解文中比喻、拟人句和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抒发的思乡之情。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图片。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大家见过芦苇吗?(生答。
)2.师:我们生活在北方,很难见到芦苇。
在本文作者的故乡,生长着许许多多朴实无华,绿如轻纺的芦苇,给他留下了甜蜜的回忆。
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的回忆,一起去看看——故乡的芦苇。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1.生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指名用自身的话,概括地说一说。
三、品读课文过渡:生“我”养“我”的故乡,给“我”留下许多梦幻般的记忆,为什么让“我”尤为难忘的却是芦苇呢?1.赏芦苇美景。
(学习2~4自然段。
)⑴生自由读课文。
⑵说说:你在读中感觉到了什么?是从哪些语句中读出来的?(引导说出:绿、美,师相机板书。
)课件出示句子:一片片,一簇簇,碧生生,绿油油,迎着轻风,摇曳着修长的秀枝,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给村庄镶上一道美丽的风景。
①指名读句子。
②你喜欢这句话吗?为什么?(引出:比喻句。
)你们能不能仿照这个句子,说一两个比喻句呢?③师指导朗读。
④故乡的芦苇多美啊,老师真想来感受一下,让我读一次,好吗?⑤师读,生观察。
读后问:你观察到什么了?你从老师朗读中感受到了什么?⑥生反复练读:分组读、指明读、齐读等。
⑦练说叠词:请同学们说一说句中运用了哪些叠词,你还能说出别的叠词吗?课件出示句子:每年,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芦苇就迫不和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脑袋。
①哪些同学喜欢它,就站起来读一读。
②全班齐读。
③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我们以前学过这样的句子吗?谁站起来说一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乡
【教材分析】
这篇小说,深刻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生活,所以学习这篇文章要从历史和社会演变方面入手,进而加强对主题的理解。
【教学目标】
1.理清小说结构层次,感悟作者情感脉络及探求人生道路的强烈愿望。
2.分析本文通过对比写法塑造的人物形象,领会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3.品味课文的抒情意味的语言,摘抄积累词语、句子和精彩语段。
4.在本文阅读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养成良好习惯,教给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运用对比写法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的写法。
2.品味小说语言,领悟作者探求人生道路的的强烈愿望。
【教学难点】
领会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教师导入:同学们喜欢不喜欢读小说?能说说你们是怎样读小说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创作于1921年的一篇小说《故乡》,并通过这篇小说的阅读,探讨阅读小说的方法。
学生交流预习情况:
1.读各自圈划查注的生字词,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
2.简介小说创作背景说说作者及《故乡》创作情况。
鲁迅1898年第一次离开老家绍兴,1919年12月又最后一次回故乡,接母亲来北京居住。
《故乡》便是根据这一段生活经历创作出来的。
小说中写的人和事是有事实依据的,但又经过了艺术加工,有虚构的成分。
作品中的“我”身上有作者的影子,而“我”又不等于就是作者本人。
小说写的是1919年的事,它所反映的却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社会的情况。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满清王朝,但中国人民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社会中,当时,帝国主
义加紧对我国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加上国内军阀混战不休、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使得广大农民陷入困境。
作者回乡期间,耳闻目睹了故乡的衰败景象和农民的贫困生活,加之在这个风雨如磐的社会求索了30余年的生活经验,于是写出了悲凉沉郁的《故乡》。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想一想,小说的叙事线索是什么?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
2.根据你对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在原题目《故乡》前加上定语。
三、反馈展示,讨论交流
预设以下问题,引导学生交流:
1.讨论课文的叙述的线索和小说的结构层次。
(学生发言讨论后明确:小说按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小说,按时间先后为顺序,全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5段),写的是故乡的萧条景象,“我”的复杂心情,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第二部分(6~77段),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重点写了闰土的变化;第三部分(78~88段)写“我”离开故乡时的种种感触,表达我追求新生活的执着信念。
)
2.学生展示各自在题目故乡前所加上的所加的定语,并引用文本信息阐释的理由。
四、合作探究,分析形象
1.作者在本文中都写了哪些人呢?本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明确:本文写的人物有闰土、杨二嫂、母亲、水生、宏儿和“我”;闰土就是本文的主要人物,“我”是本文的线索人物。
2.小说是怎样来描写闰土这个人物的?从哪些方面去对比?请细读课文,搜集信息,完成下边的表格。
对比内容:
外貌: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
中年闰土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
动作、语态:少年闰土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朴质、生动;有智有勇,热情、纯真。
4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说也说不完。
神态说话前的是“欢喜──凄凉──恭敬”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
说话后的神态是“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9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说不尽、道不明的苦处。
对我态度“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稀奇的事。
对“我”友好,热情,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
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
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生活态度捕鸟、看瓜、刺碴、拾贝、观潮……──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
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
──将希望寄托于神灵。
3.从表中的语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少年闰土是怎样的形象?中年闰土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是什么原因使一个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小英雄变成了麻木迷信的木偶人呢?
讨论并归纳:少年闰土,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懂得很多生产知识,简直是个小英雄;中年闰土,变成了满脸愁苦、麻木的迷信的木偶人。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是封建统治的压迫,使闰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4.“我”对闰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闰土这个形象表现什么样的主题?(闰土命运研究课件展示)
明确:当年,“我”因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而羡慕不已;现在,“我”为闰土与我之间的不了解和隔膜感到悲哀,使“我”与闰土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冷漠、隔膜。
闰土这个形象闰土揭露了封建思想、封建等级观念对群众精神上的压抑和毒害。
5.既然闰土的变化已经反映了封建思想、封建等级观念对人们精神上的压抑和毒害了,作者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的笔墨来写杨二嫂呢?(人物杨二嫂命运展示)
讨论并归纳:其实这也是一种过对比手法,小说以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来对比衬托闰土的淳朴诚实,从更广泛意义上展示人与人关系的隔膜,深入揭露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对他们的精神毒害,造成人们纯真的人性被扭曲。
作者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真切地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希望有新的生活的炽热感情。
6.课文从哪些方面去描写杨二嫂的?表现她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明确:通过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的性格。
五、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齐读第三部分课文,品味、领悟小说语言的含义。
1.同学们对这部分课文中,感受最深的是哪些语句?为什么?
(让学生从内容和语言方面谈个性感受。
)
2.从文中看,“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我”的命运研究课件展示)
明确:文中的“我”是一个有作者影子,具有进步思想倾向,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形象。
3.面对回故乡的所见所闻,这位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进步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当时有什么样的感受?“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着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文中的“高墙”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指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下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淡隔膜。
4."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讨中的新的生活”是指什么样的生活?
讨论并归纳: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
5.“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为什么“害怕”?
讨论并归纳:因为鲁迅当时还是个进化论者,这种自由、平等、幸福的新生活只是“我”的理想,但怎么实现,“我”无法回答,所以想到希望的能否实现,自然便害怕起来。
6.为什么说“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讨论并归纳:闰土的愿望只是希望眼前能过上幸福生活,所以说“切近”,我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所以茫远。
7.课文再次出现海边奇异的图画,表现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海边奇异的图画是"我"对美好希望的想象和憧憬。
8.“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在学生讨论后归纳: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
这句话告诉人们:只有美好的愿望而不去探索实践,希望必然落空,等于没有;虽然实现希望困难重重,但只要去探索实践,希望才有实现的可能。
六、理解朗读,积累词语
老师告诉过大家这么一句话:“学理如建楼,学文如堆沙”。
学习语文,强调的是在文本阅读过程中,要注意积累词语、格言警句和精彩语段,丰富自己的词汇,为今后更好地读写打基础,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词语作业,摘抄本文中你喜欢的词、句、段,然后全班交流。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全文,圈划摘抄文中词语。
2.挑生读一读各自摘抄的词语、句子、段落。
七、回顾过程,交流收获
1.《故乡》这篇小说,我们已经学习完了,通过本文的阅读,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收获?请同学自由谈谈?
2.同学们都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学习《故乡》?我们是学习按怎样的步骤来学习课文的?请同学们回顾学习一下学习本文的过程。
引导学生回顾故乡的学习过程,归纳小说阅读的方法:感知小说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品味感悟语言──摘抄积累语词。
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将这种方法运用到今后的小说阅读中去,反复训练,形成能力。
【板书设计】
小说阅读方法:感知内容──分析形象──品味语言──积累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