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三要素的作用
小说三要素作用分别是什么
![小说三要素作用分别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358209534431b90d6c85c7de.png)
小说三要素作用分别是什么1.小说有哪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习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 /开展 /高潮 /结局)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2.作用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
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开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高潮表现冲突,提醒主习题。
结局深化主习题,留下思考。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叙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两种不同身份、地位的酒客(短衣帮、长衫主顾)来往的情景,交代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铺垫。
开展部分叙写孔乙己第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刻画孔乙己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提醒其贫困潦倒、掩耳盗铃、迂腐可笑、死要面子、好逸恶劳的思想性格。
高潮部分叙写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侧面反映丁举人的横行蛮横、心横手辣和正面描写孔乙己的身残气微,表现其悲惨遭遇,从而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科举管理办法的罪恶。
结部分分以“大约”、“确实”这样一组意味深长的词句,不仅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增添了悲剧意味,还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思考。
环境: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提醒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开展。
例《孔乙己》高潮部分通过描写秋天悲凉的景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预示着孔乙己即将死亡的悲惨结局。
《我的叔叔于勒》高潮和结部分分通过描写两处比照鲜明海上景象,分别衬托出人物愉快和失落、沮丧的心情。
《在烈日和暴雨下》全文竭力描写烈日、暴风暴雨,不仅步步亦趋地推动着情节开展,还表现了拉车人牛马不如的悲惨命运,更深刻地提醒了当时社会的炎凉。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故事背景,提醒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通过描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来往酒客的情形,交代了当时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了铺垫。
小说三要素的效果
![小说三要素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1eff855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a.png)
小说三要素的效果引言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通常具有三个重要要素:故事情节、人物塑造以及主题思想。
这些要素彼此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建了一个小说的整体效果。
本文将探讨小说三要素的效果,以便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小说。
故事情节的效果故事情节是小说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整个故事的发展和变化。
一个引人入胜的情节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加阅读的乐趣。
通过合理的安排和巧妙的发展,情节可以营造出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悬念感。
同时,情节也可以通过展示人物内心的变化和成长,传递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人物塑造的效果人物是故事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表现方式。
一个深入而生动的人物形象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感受到其中所表现的情感和情感变化。
通过刻画人物的外貌、性格和行为,可以为故事赋予更多细节和色彩。
人物之间的关系和Interactions也是故事发展的重要部分,可以从不同角度展示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多样性。
主题思想的效果主题思想是作者想要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核心观点和价值观。
通过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作者可以巧妙地揭示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更深层次的主题思想。
一个有深度和启示性的主题思想可以引发读者对生活、社会和人性的思考,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对读者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启示。
结论小说三要素的效果是相互交织和共同作用的。
一个好的故事情节、深入的人物塑造和有深度的主题思想,能够共同创造出一个引人入胜、情感复杂和思想深刻的小说作品。
通过理解和欣赏小说的三要素效果,读者可以更好地体验小说带来的乐趣和启示。
小说三要素的效果
![小说三要素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431c5ec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54.png)
小说三要素的效果通常,一部好的小说应该具备以下三个要素:情节、人物和主题。
这三个要素的充分发挥可以带来各种不同的效果。
情节的效果情节是一部小说的骨架,它描述了故事的发展和结构。
一个引人入胜的情节可以带给读者紧张刺激的体验,悬念的设置会让读者着迷。
情节的效果包括:1. 吸引读者:一个紧凑而有趣的情节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吸引读者:一个紧凑而有趣的情节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增加紧张感:情节中的冲突、转折和困境可以给读者带来紧张和悬念的感觉,让他们想要一探究竟。
增加紧张感:情节中的冲突、转折和困境可以给读者带来紧张和悬念的感觉,让他们想要一探究竟。
3. 推动故事发展:情节是小说故事的推动力,它能够引导人物行动并决定故事的走向。
推动故事发展:情节是小说故事的推动力,它能够引导人物行动并决定故事的走向。
人物的效果人物是小说的灵魂,他们的性格、动机和行为塑造了故事的情感和意义。
一个鲜明而立体的人物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人物的效果包括:1. 情感共鸣: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读者可以与人物产生共鸣,感同身受。
情感共鸣: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读者可以与人物产生共鸣,感同身受。
2. 塑造意义:人物的行为和抉择可以反映出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和价值观,为故事赋予更深层的意义。
塑造意义:人物的行为和抉择可以反映出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和价值观,为故事赋予更深层的意义。
3. 刻画背景:通过描述人物的职业、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小说所处的时代和环境。
刻画背景:通过描述人物的职业、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小说所处的时代和环境。
主题的效果主题是一部小说所要传递的核心思想或观点。
一个深刻而有意义的主题可以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主题的效果包括:1. 启发思考:主题通过展现人类的困境、道德选择或人生意义等问题,激发读者的思考和探索。
小说三要素及作用
![小说三要素及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f008b41910ef12d2bf9e747.png)
1.小说有哪三要素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作描写。
2.人物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3.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叙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两种不同身份、地位的酒客(短衣帮、长衫主顾)来往的情景,交代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铺垫。
发展部分叙写孔乙己第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刻画孔乙己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揭示其贫困潦倒、自欺欺人、迂腐可笑、死要面子、好逸恶劳的思想性格。
高潮部分叙写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侧面反映丁举人的横行霸道、心横手辣和正面描写孔乙己的身残气微,表现其悲惨遭遇,从而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结局部分以“大约”、“确实”这样一组意味深长的词句,不仅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增添了悲剧意味,还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思考。
4.环境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例《孔乙己》高潮部分通过描写秋天悲凉的景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预示着孔乙己即将死亡的悲惨结局。
《我的叔叔于勒》高潮和结局部分通过描写两处对比鲜明海上景象,分别衬托出人物欢快和失落、沮丧的心情。
小说三要素的功能
![小说三要素的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d8e35809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32.png)
小说三要素的功能概述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通常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即情节、人物和主题。
这三个要素在小说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使得故事更加有趣、生动和深思。
情节的功能情节是小说的故事线索,是推动故事发展的中心。
情节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创造紧张和悬疑:情节中的冲突、转折和使读者对故事产生好奇心和紧张感,激发阅读的兴趣。
2. 建立人物形象:情节通过人物的行动和选择展现他们的性格和个性,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人物,增加情感共鸣。
3. 探索主题和思想:情节通过展现人物的经历和冲突,探索和展示故事背后的主题和思想,引导读者深入思考。
人物的功能人物是小说中的重要元素,是情节的推动者和表达者。
人物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推动情节发展:人物通过行动和决策推动情节的发展,引领故事的走向。
2. 表现主题和情感: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反映了故事中的主题和情感,加深读者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 增加故事真实感:具有丰富性格和生动形象的人物使故事更加真实,让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投入。
主题的功能主题是小说的核心思想和哲理,是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
主题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思考和启发:小说的主题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引发读者对生活、社会和人性等课题的思考和反思。
2. 传递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主题承载了作者对道德、伦理和人类价值观的看法,通过小说传达给读者。
3. 增加作品的深度和内涵:主题赋予了小说更深层次的意义和内涵,使作品更加丰富和有吸引力。
综上所述,小说的三个基本要素,即情节、人物和主题,在小说中都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它们共同构成了小说的魅力和意义,使得读者在阅读中获得乐趣和启示。
小说三要素及其作用
![小说三要素及其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22feef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91.png)
小说三要素及其作用情节:小说的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的依据,人物的性格是在情节的推进和变化中完成并得到体现的,而作品的主题也是随着情节的发展展现出来的。
因此,我们在分析鉴赏某个情节的作用时,主要从该情节对人物形象、主题、其它情节、构思的作用等方面入手。
(一)从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来看,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同此引起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
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
因此,一定的情节能够表现一定的人物形象。
如《祝福》中祥林嫂再嫁时又是哭又是骂,后来听了柳妈的话后到土地庙里捐了一条门槛等情节,都充分说明了她是一个受封建迫害很深深的农村妇女形象。
(二)从对其它情节、构思上来看在开头的故事情节可以起到制造悬念、引人入胜,作铺垫、埋下伏笔等作用;在中间可能有过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等作用;在结尾有可能交待故事的结局、照应上文、构思精巧(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等作用。
(三)从对文章的主旨方面来考查,情节是为文章的主旨服务的。
如《雁阵》第21题,主要考查情节对人物形象、主题表现和情节发展的作用。
答案应为:①雁阵象征人的价值无比崇高,是表现人性主题、促成狗娃人性复苏的重要形象。
②它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使主题的表现由隐而显。
③它的出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了矛盾冲突。
(四)起线索作用有时候,故事情节可起到全文的线索作用。
如《项链》就是以“借项链、丢项链、还项链、谈项链”为线索的;鲁迅的《药》就是以“买药、吃药、谈药、药效”为线索的。
三、规范答题思路(注意结合具体内容组织语言表达)××情节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环境: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社会环境: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广义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小说三要素的作用
![小说三要素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e573cad58fafab068dc0209.png)
小说三要素的作用小说三要素的作用1.小说有哪三要素人物(依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肯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2.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量的描述法子、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应人物思想性情的浏览技能。
3.情节主要了解各部份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法子、技能。
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发展刻画人物,反应性情。
高潮表现冲突,揭露主题。
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例:《孔乙己》开端部份叙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两种不同身份、地位的酒客(短衣帮、长衫主顾)来往的情形,交代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铺垫。
发展部份叙写孔乙己第一次到咸亨酒店饮酒遭人耻笑的情形,通过刻画孔乙己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揭露其贫困潦倒、自欺欺人、迂腐可笑、死要面子、好逸恶劳的思想性情。
高潮部份叙写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饮酒遭人耻笑的情形,通过侧面反应丁举人的横行霸道、心横手辣和正面描述孔乙己的身残气微,表现其悲惨遭遇,从而深入的揭露了封建科举轨制的罪恶。
结局部份以“大约”、“确切”这样一组意味深长的词句,不但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增添了惨剧意味,还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思考。
4.环境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述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露社会本色、推进情节发展。
例《孔乙己》高潮部份通过描述秋天悲凉的景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预示着孔乙己行将死亡的悲惨结局。
《我的叔叔于勒》高潮和结局部份通过描述两处对比光鲜海上景象,分别衬托出人物欢快和失落、沮丧的心境。
《在烈日和暴雨下》全文极力描述烈日、狂风暴雨,不但步步亦趋地推进着情节发展,还表现了拉车人牛马不如的悲惨命运,更深入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炎凉。
社会环境描述社会状态,交代故事背景,揭露社会本色,铺垫下文内容。
例:《孔乙己》开端部份通过描述咸亨酒店的格局和来往酒客的情形,交代了当时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了铺垫。
语文小说三要素:构思、叙述与主题
![语文小说三要素:构思、叙述与主题](https://img.taocdn.com/s3/m/79466901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30.png)
语文小说三要素:构思、叙述与主题
针对大纲,我们将深入探讨语文小说的三个关键要素:构思、叙述与主题。
通过细致的分析和精心的创作,我们将为您打造一篇无与伦比、卓越出众的高端文案作品。
1. 构思的重要性:打造引人入胜的故事背景
构思是一部优秀语文小说的第一步,决定了整个故事的基调和发展。
在这个部分中,我们将以积主动的态度深入研究并展现如何打造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背景。
通过清晰的大纲、扎实的背景描述和栩栩如生的角色刻画,我们将带您进入一个令人期待和激动的故事世界。
2. 精彩的叙技巧:描绘细腻动人的情节变化
一篇杰出的语文小说离不开精彩纷呈的叙述技巧。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运用鲜活的语言和恰到好处的修辞手法,以描绘出细腻动人的情节变化。
通过生动的描述和独树一帜的叙述方式,我们将帮您打造一个引人入胜、令人心驰神往的故事世界。
3. 深刻的主题表达:思想与情感的碰撞
一个有深度和内涵的语文小说需要通过深的主题表达,触动读者的思想和情感。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探索如何通过巧妙的线索铺陈、情节推进和角色发展,体现出故事中的核心主题。
通过对人性、社会问题或人生困境的探索,将引领读者思考,带给他们更深层次的阅读体验。
以上三个要素为基础,我们致力于成为一位非常熟练的高端文案
作家,超越其他作家并为您提供一篇无与伦比的语文小说。
通过倾听您的需求、精心创作和不断追求卓越,我们确信能够为您带来令人难忘的阅读体验。
小说三要素及作用
![小说三要素及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8a39d0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9.png)
小说三要素及作用
首先,情节是小说的骨架,也是其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情节是指小说中事件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它通过情节的起伏、冲突和转折点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一个好的情节能够让读者产生紧张、兴奋或引发共鸣的情感。
情节的设置要有吸引力和逻辑性,能够展现故事的复杂性和升华。
其次,人物是小说的灵魂,也是其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人物是情节和主题的驱动力,他们通过言语、行为和冲突来塑造故事的发展。
一个好的人物具有独特的性格特点,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情感体验。
读者能够通过与人物的情感共鸣和与其进行思想碰撞,从而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接受。
最后,环境是小说的背景和舞台,也是其重要的要素之一、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和社会背景等,它能够为故事提供一个具体而真实的场景,使故事更加有代入感和可信度。
环境的描写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小说中的气氛和特色,增强作品的可读性和观赏性。
小说的三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世界。
情节通过人物的行为和冲突来展开,人物的行为和冲突又受到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例如,一个复杂的情节可以帮助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价值观念。
而真实生动的环境描写可以使情节更具可信度和可读性,让读者更好地融入故事中。
小说三要素的作用
![小说三要素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447d67a8bd63186bdebbc47.png)
小说三要素的作用1.小说有哪三要素 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 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2.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3.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4.环境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
高考小说阅读的技巧解答高考小说阅读题应分三步走:第一步,纵观全文,把握主旨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
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
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
往往行之有效。
二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
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
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①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
第一遍速读,作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 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
②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③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
作为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小说三要素的作用与影响
![小说三要素的作用与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6c3008e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e5.png)
小说三要素的作用与影响引言小说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其中包含了许多元素和技巧,以吸引读者并传递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在小说创作中,三个重要的要素是情节、人物和主题。
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并对小说的作用和影响产生重要影响。
情节情节是小说的主要骨架,是故事发展的脉络。
它由一系列有组织的事件和转折点组成,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推动故事向前发展。
情节承载了小说的主线和次线,塑造了角色的行为和冲突,为故事提供了紧张感和悬念。
一个精心构建的情节能够吸引读者的兴趣,使他们迫不及待想要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
人物人物是小说的生命和灵魂。
他们是情节推动的主要力量,通过他们的行动和对话来展现故事。
好的人物形象可以使读者产生共鸣并投身到故事中。
他们的性格、背景和目标与情节相互交织,使小说更加有趣和具有说服力。
人物的发展和变化可以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并为故事带来深度和复杂性。
主题主题是小说表达的核心思想或讯息。
它是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观点或价值观。
主题可以是关于爱、友谊、勇气、家庭等等。
通过情节和人物的塑造,小说能够探索和揭示主题,并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一个深入研究主题的小说,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有可能引发改变他们的观点或见解。
总结情节、人物和主题是构成小说的重要要素,它们相互作用,为故事带来活力和意义。
一个精心编写的情节能够吸引读者,并让他们保持阅读下去的兴趣。
有趣和动人的人物形象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并加深他们对故事的投入。
而深刻的主题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并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小说创作中,合理运用这三个要素,可以创作出令人难忘的作品。
小说三要素的作用
![小说三要素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a9c5fde561252d381eb6e2f.png)
小说三要素的作用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小说三要素的作用1.小说有哪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2.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3.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4.环境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
高考小说阅读的技巧解答高考小说阅读题应分三步走:第一步,纵观全文,把握主旨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
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
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
往往行之有效。
二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
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
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①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
第一遍速读,作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
②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③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
作为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小说三要素的作用
![小说三要素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8a617f2852458fb760b562a.png)
小说三要素的作用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小说三要素的作用1.小说有哪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2.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3.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4.环境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
高考小说阅读的技巧解答高考小说阅读题应分三步走:第一步,纵观全文,把握主旨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
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
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
往往行之有效。
二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
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
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①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
第一遍速读,作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
②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③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
作为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小说三要素的作用
![小说三要素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4ca5f95dd36a32d7275812f.png)
小说三要素的作用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小说三要素的作用1.小说有哪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2.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3.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4.环境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
高考小说阅读的技巧解答高考小说阅读题应分三步走:第一步,纵观全文,把握主旨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
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
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
往往行之有效。
二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
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
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①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
第一遍速读,作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
②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③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
作为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小说三要素
![小说三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f139938b360cba1aa811daa2.png)
小说三要素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小说三要素及其作用【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的三要素及其作用,熟悉这类试题的考查方式与特点。
2. 总结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思路。
【教学重难点】:总结小说三要素及其作用,掌握解题思路。
一、小说三要素,分析归纳小说三要素的作用(一)情节小说的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的依据,人物的性格是在情节的推进和变化中完成并得到体现的,而作品的主题也是随着情节的发展展现出来的。
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1. 从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来看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同此引起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
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
因此,一定的情节能够表现一定的人物形象。
如《祝福》中祥林嫂再嫁时又是哭又是骂,后来听了柳妈的话后到土地庙里捐了一条门槛等情节,都充分说明了她是一个受封建迫害很深深的农村妇女形象。
2. 从对其它情节、构思上来看在开头的故事情节可以起到制造悬念、引人入胜,作铺垫、埋下伏笔等作用;在中间可能有过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等作用;在结尾有可能交待故事的结局、照应上文、构思精巧(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等作用。
3. 从对文章的主旨方面来考查,情节是为文章的主旨服务的。
4. 起线索作用有时候,故事情节可起到全文的线索作用。
如《项链》就是以“借项链、丢项链、还项链、谈项链”为线索的;鲁迅的《药》就是以“买药、吃药、谈药、药效”为线索的。
(二)环境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社会环境: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广义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社会环境描写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小说三要素的作用
![小说三要素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0c22297360cba1aa811daf3.png)
• A. 刻画人物上,情节本身对人物身份、地位的揭示,性格塑 造的具体作用;
• B. 内容、主题上,点题/突出主题。 • C.结构和表达效果上, • 1、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扣人心弦,张弛有度、摇曳多姿,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 2、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照应前文”、
使结构紧密、完整。 • 3、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起到设置悬念作用。 • 4、就中间行文来说,有伏笔铺垫式。有推动情节发展、丰富
故事情节等作用; • 5、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作用是余味无穷,
给读者留下充分的 想象空间。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交代人物的活动场景/揭示社会背景/衬托了人 物的处境……如《祝福》的开头部分勾勒了当时的社会背景,
交待了人物活动的场景,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基础。
•渲染故事的环境气氛 ;如《故乡》开头部分的环境描写渲
染、烘托了悲凉的气氛。
•凸显人物性格特点/烘托人物心情 /表现思想 情感; •推动情节的发展变化,暗示人物的前途命运; •深化小说的主题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三要素的作用
1.小说有哪三要素
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
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
2.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
3.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4.环境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
高考小说阅读的技巧
解答高考小说阅读题应分三步走:
第一步,纵观全文,把握主旨
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
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
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
往往行之有效。
二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
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
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①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
第一遍速读,作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
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
②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③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
作为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牢记:欲速则不达。
一定要读懂文章再做题,坚决杜绝走马观花式的阅读。
第二步,认真审题,定向扫描
做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审题,抓住了审题这个关键,就找到了答题的诀窍。
现代文阅读的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即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
这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题干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话,一是命题者的话。
设置题干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题内容;同时,命题者为了使考生不至于茫然无绪,往往又会在题干中提示答题内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个句子中。
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锁定答题区间,具体到段、句、词。
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准确地把握住答案的有关信息,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
牢记:题干提示了答题范围,题干规定了答题角度,题干提供了答题思路,题干隐含了答题信息,题干体现了答题规律。
第三步,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文学作品阅读多为主观题,其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
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
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顺。
牢记:
1、弄清题干中所具有的态度或倾向
遇到的题干如果是否定形式,就采用先反后正的答题方式,避免遗漏要点;遇到的题干如果是肯定形式,就采用正面的答题方式。
2、弄清题干语言的构成形式,确定答题语言形式。
题干的结构,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着语句含义由哪些方面构成,分析结构可以提示考生答题时如何组织好语言。
3、弄清题干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
题目中出现作者的语句,一般是学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对象,而命题者的话一般起到引导学生明确解答重点或者提供限制条件的作用。
4、变含蓄为直接,变分说为概括。
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材料多为散文,语言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还很讲究艺术技巧。
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动细腻,有的形象具体。
具有这些特点的语句在高考中历来成为考查的重点。
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这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
5、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整合语句作答。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目的在于把握并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来理解作品,多从原文中寻找答案。
但并不是直接摘抄,有时以文章中的词或句为基础略
作改写来作答,有时要求综观全文,从各段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整合。
这类题在高考中出现最多。
另外,要弄清试题中常用的名词术语。
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
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
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
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
感悟,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
思想内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
以上各“常用术语”,暗中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同时也是题目赋分点所在,考生理解清楚,可很好地根治“答非所问”的弊病。
诗歌鉴赏五步法
【第一步】
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按表现手法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按内容分为田园诗、边塞诗等)
古诗一般选择唐诗宋词,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
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
到诗词的后半部分去找诗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
【第三步】
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第四步】
做到五必看:
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
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
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
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
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
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可谓重中之重)。
【第五步】
看一看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这样古诗鉴赏就很容易做了。
组织成文时一般可用这样的表达程式: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诗人摄取了哪些景物组成了怎样一幅画卷(或通过什么形象的描写刻画),从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在艺术特色上,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或这样表述: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