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闲谈---教案周
《春末闲谈》教案
第1、2课时教案12月29日第18周星期一(1)鲁迅在文中先后提到了那些话题?提示:细腰蜂捉青虫;E君的发愁;圣君的黄金世界;外国的防民之法;造物主的遗憾;无头的刑天。
(2)划分段落,归纳大意。
一、(①②③)闲话细腰蜂捕捉小青虫的趣事和细腰蜂毒针的神奇功能。
二、(④⑤⑥)细腰蜂的毒针联想到旧时统治者的精神控制术,讽刺其在理论和实效上的失败三、(⑦⑧)治人者“无法禁止人们的思想”,因此,“阔人的天下一时总怕难得太平的了”。
2.文章开篇记叙故乡细腰蜂捕捉青虫的“闲趣”,在“闲谈”中有何作用?(1)朗读第一段,分析其描写特色。
(2)为什么要写细腰蜂捉青虫的不同说法?提示:细腰蜂的叙写使文章说理形象化,使文章生动活泼,幽默风趣。
以细腰蜂的毒针来比喻封建统治者的种种麻痹术,新奇贴切,引起下文。
3.文中所谓“我国的圣君,贤臣,圣贤,圣贤之徒,却早已有过这一种黄金世界的理想了”,这里“黄金世界的理想”指什么?指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封建礼教和迷惑人民的精神控制术。
提示:课文中有“君子劳心,小人劳力”,“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等语。
4.找找发生在文章写作时代的事件,说说是哪些因素促使鲁迅写作该文的?原文:(1)以至现在的阔人,学者,教育家觉得棘手。
(2)现在又似乎有些别开生面了,世上挺生了一种所谓“特殊知识阶级”的留学生。
(3)学者的进研究室主义,文学家和茶摊老板的莫谈国事律,教育家的勿视勿听勿言勿动论(4)闹什么革命,共和,会议等等的乱子了。
军阀政府残酷镇压民众集会游行,反动文人甘当他们的走狗,常发表一些愚化民众的论说。
5.体会第7小节中统治者们“三恨”在此基础上学生归纳段落,并阐述段落大意。
教师投影明确教师提问学生整体感知讨论回答教师投影明确教师投影出示问题学生细读课文,按要求思考回答,集体评议教师补充明确要点教师投影出示问题学生细读课文,按要求思考回答,集体评议教师补充明确要点教师投影出示问题学生细读课文,按要求思考回答,的言下之意。
《春末闲谈》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春末闲谈》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春末闲谈》。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描绘景物、表达情感的能力。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3)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主题,进行创意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时光、珍惜生命的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春末闲谈》的朗读与背诵。
2. 分析并欣赏作者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生僻词语和典故。
2. 分析作者运用修辞手法的巧妙之处。
3. 将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典型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采用实践训练法,让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春末闲谈》的文本和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课文中的重要内容和修辞手法。
3. 写作纸张和文具,用于学生写作练习。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春末闲谈》的作者及其背景。
(2)引发学生对春天的印象和感受,为进入课文学习做铺垫。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查阅资料,解决生僻词语和典故的理解。
3. 合作探讨(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课文讲解与分析(1)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技巧。
(2)学生跟随教师讲解,做好笔记,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春末闲谈》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春末闲谈》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春末闲谈》。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作者的表达技巧。
(3)分析课文主题,理解作者对春天的描绘和感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懂得珍惜时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春末闲谈》。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作者的表达技巧。
(3)分析课文主题,理解作者对春天的描绘和感悟。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意义。
(2)深入分析课文结构,掌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春天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关于春天的诗词或文章,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春末闲谈》,感受春天的气息。
(2)让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决生字词和难句。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探究学习:(1)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主题,探讨作者对春天的描绘和感悟。
(2)让学生思考春天的意义,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感悟。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合作意识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2.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提问、讨论、作业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朗读与背诵评价:检查学生对课文《春末闲谈》的朗读和背诵情况,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五、教学作业1. 请学生结合课文《春末闲谈》,写一篇关于春天的感悟作文。
2. 请学生课下自主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诗词或文章,下节课进行分3. 预习下节课的学习内容,做好课堂学习的准备。
春末闲谈-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教案
春末闲谈-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文学中散文的流派和风格特色;2.能辨认出散文中的语言运用技巧,并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
二、教学内容1.散文的概述:散文的定义,特点,流派;2.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3.课堂朗读、分析和讨论;4.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如何写好散文。
三、教学重难点1.散文概述的讲解,帮助学生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2.选读散文的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散文的艺术表现形式;3.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让他们掌握散文写作的一般规律和一些技法。
四、教学方法1.课堂充分互动,交流讨论散文的主题、语言特色和意境;2.辅以多媒体技术,呈现优秀作品和资料,让学生能有立体感性的体验;3.课外阅读和写作,促进学生对文学、艺术和文化的深入认识。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散文概述1.教师向学生介绍散文,帮助学生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2.以随笔、杂谈、游记、日记等散文为例,让学生具体感受散文的艺术表现形式;3.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散文选段,理解散文中的语言、表达和意境,学生课堂朗读、分析。
第二课: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1.教师介绍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2.学生选读若干篇英美名家散文,学生要自己选择一篇并加以精读。
老师要组织学生完成分析总结,带领大家共同参与交流,让课堂变成一个知识分享的平台;3.引导学生理解散文中的文学思想和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对作品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认识水平。
第三课:散文写作1.教师向学生讲授散文的写作规律、表现技巧以及语言特色;2.教师提供范文,学生阅读品味,学生完成散文写作,和同学说说各自的创作过程和感受。
六、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活跃;2.课程质量: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3.学生综合表现:阅读选读作品的评分,散文写作的评估,以及其他综合能力的评价。
七、教学反思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感性体验和人文情怀的培养,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喜好。
《春末闲谈》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春末闲谈》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春末闲谈》。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作者的表达技巧。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春末景象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2)学会欣赏自然景物,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3)学会抒发自己的情感,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培养对生活的热爱。
(2)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珍惜时光。
(3)学会关注社会,关爱他人,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描绘的春末景象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2. 学会欣赏自然景物,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学会抒发自己的情感,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 运用多媒体展示春末景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珍惜时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春天的美好时光,激发对春末景象的期待。
(2)展示多媒体图片,展示春末的美丽景色。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2)要求学生圈画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爱他人。
(2)教育学生珍惜时光,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关注自然,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6. 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春末闲谈》。
(2)写一篇以“春天的启示”为主题的作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纪律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语文《春末闲谈》教案(苏教选修之《现代散文选读》)
语文《春末闲谈》教案(苏教选修之《现代散文选读》)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分析《春末闲谈》的文意和艺术特色。
(2)掌握作者鲁迅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3)了解现代散文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散文欣赏和解读。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鲁迅散文的魅力,树立文学自信。
(2)领悟作者关注民生、追求进步的思想情怀。
(3)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热爱文学、关注社会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春末闲谈》的文意和艺术特色。
(2)掌握鲁迅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3)了解现代散文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
2. 教学难点:(1)分析文本中的象征手法和深刻寓意。
(2)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鲁迅及其文学地位。
(2)概述《现代散文选读》的意义和特点。
(3)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春末闲谈》,理解文意。
(2)鼓励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鲁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本中的象征手法和深刻寓意。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3)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感受鲁迅散文的魅力,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关注民生、追求进步的精神品质。
(3)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进行情感交流。
5. 总结拓展:(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梳理知识点。
(3)推荐相关作品,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四、课后作业2. 查找其他鲁迅散文作品,进行自主阅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春末闲谈教案
春末闲谈教案教案标题:春末闲谈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闲谈,培养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2. 帮助学生们了解春末的特点和意义,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热爱。
3. 促进学生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教学重点:1. 春末的特点和意义2. 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3. 学生间交流互动的促进教学内容:1. 介绍春末的特点和意义,包括气温逐渐升高、植物开始生长、昆虫活动增多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春末的感受和体会。
3. 设计一些有趣的话题,如“春末的蝴蝶”、“春末的植物”等,让学生们进行口头表达和交流。
4. 引导学生们观察身边的春末景象,鼓励他们用文字或图片记录下来,以展示在课堂上。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春末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春末的兴趣。
2. 介绍春末的特点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春末的自然现象和环境变化。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分享自己对春末的感受和体会,鼓励他们用丰富的语言描述。
4. 口头表达:设计一些话题,让学生们进行口头表达,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春末的理解和感受。
5. 展示和交流:鼓励学生展示自己记录下的春末景象,进行交流和互动。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表达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 收集学生记录的春末景象,评价其观察和描述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教学反思:1. 总结学生在口头表达和交流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次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2. 总结学生对春末的理解和感受,为后续教学内容的设计提供参考。
通过这样的教案设计,可以帮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进对春末的了解和感受,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同时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达到教学目标。
春末闲谈-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教案
春末闲谈-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散文的特点和文体风格。
2.理解散文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3.通过学习散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现代散文的概念及特点;2.现代散文的文体风格;3.选读苏教版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4.散文作品的赏析及讲解。
三、教学重难点1.现代散文的文体风格;2.散文作品的情感和思想的分析。
四、教学过程1.教学准备准备教材: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准备教具:黑板、白板、PPT、录音机2.引入引入教学,让学生了解散文的定义和特点,并与其他文学体裁进行对比,明确散文的独特性。
启发学生思考散文与小说、诗歌的不同之处。
3.讲解分别从文体风格、情感与思想三个方面,展开讲解。
首先让学生了解散文的文体风格,包括语言的简练、制图的形象、逻辑的明确等方面。
然后引导学生探究散文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和思想,并结合具体的散文作品进行分析。
4.选读散文从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中挑选经典作品进行阅读。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或PPT 中展示相关作品,并进行相应的讲解与分析。
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文本中所展示的情感与思想,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感知和思考。
5.散文作品的赏析与探究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倾向,选取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中的一篇作品进行深入研究。
鼓励学生进行多维度的分析与解读,涉及到作者的创作背景、描写手法、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并让学生进行相应的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学生了解了现代散文的特点和文体风格,同时通过阅读具体散文作品,理解了散文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发掘学生的个性,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春末闲谈》教案
《春末闲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文章内容;(2)了解作者鲁迅及其作品背景;(3)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章;(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注;(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文学的热爱;(3)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文章内容的掌握及写作特色的分析;(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文章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2)作者隐喻手法的运用及寓意揭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鲁迅及其作品背景;(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章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文章,感知文本;(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生僻字词;(3)让学生思考文章的主题思想。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四、作业布置1. 熟读文章,巩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2. 结合课后练习,加深对文章写作特色的认识;3. 写一篇关于文章主题思想的短文,培养写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思维发展,不断优化教学方法,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理解文章的能力;2. 学生对作者鲁迅及其作品的了解程度;3. 学生分析文章写作特色和表达技巧的能力;4. 学生合作探讨、分享讨论成果的质量;5.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对文章主题思想的把握。
七、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如《呐喊》、《彷徨》等,加深对鲁迅文学成就的认识;2. 组织学生参观鲁迅纪念馆,了解鲁迅的生平和思想;3. 开展以鲁迅为主题的文学创作活动,如写作、绘画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春末闲谈》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春末闲谈》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准确运用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能够分析并评价文章的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难点: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注释和查阅资料,解决生字词和难句。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感悟。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文章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2)教师重点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
5. 练习巩固:(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点评练习答案,给予反馈。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学生练习完成情况:检查课后练习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读后感:阅读学生的读后感,评价其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春天的图片和音频,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七、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提出问题:“春末闲谈”中的“闲谈”有什么含义?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教师巡回指导。
3.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文章中的景物描写与作者情感的关系。
《春末闲谈》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春末闲谈》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春末闲谈》。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和生物特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归纳总结。
(3)培养观察自然、体验生活的能力,学会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现实情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其含义,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归纳总结。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体验生活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生字词的含义,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对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和生物特征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分享学习心得。
3. 情景教学:创设现实情景,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和表达。
4. 欣赏与评价: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以自然现象和生物特征为话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3.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其含义,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归纳总结。
春末闲谈 教案
春末闲谈教案教案标题:春末闲谈教案目标:通过开展春末闲谈活动,促进学生的交际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目标:1. 学生能积极参与春末闲谈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 学生能通过交流与合作,丰富思维,拓宽知识面。
3. 学生能尊重他人的观点,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如何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观点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
2. 课堂讨论话题的选取。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向学生介绍春末闲谈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 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思维,引起他们对话题的兴趣。
步骤二:话题介绍(10分钟)1. 选择一个适合的话题,可以是与春天相关的话题,也可以是社会热点话题。
2. 介绍话题并提供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欲望。
步骤三: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5-6名学生组成。
2.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发言人,并由发言人介绍小组成员的想法和观点。
3. 学生用英语展开讨论,相互交流意见和观点,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进行思辨。
步骤四:展示和总结(10分钟)1. 让每个小组的发言人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和结论。
2. 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他们在本次活动中学到的东西,分享经验和感悟。
3. 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评价,鼓励他们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提高。
步骤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的写作或研究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思考和深化对话题的理解。
2. 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
教学拓展:1. 可以将春末闲谈活动与其他课程内容相结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2. 可以邀请一些专业人士或领域内的专家作为客座讲师,与学生进行深度对话和交流。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程度和参与度。
春末闲谈教案
课题序号25 授课课时 3 授课形式讲读授课章节名称《春末闲谈》使用较具无教学目的1、生动具体的形象与深刻的思想2、幽默生动而富于战斗力的语言3、严谨的结构与严密的论证教学重点形象化的说理教学难点透视鲁迅“闲谈”之中“正说”的深刻含义,进而体悟鲁迅“闲话风”散文语言和结构的独特魅力。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拿来主义课外作业完成拓展,学案,课后练习教学后记第一部分(1—3)闲话细腰蜂捕捉小青虫趣事和细腰蜂毒针的神奇功能。
第二部分(4—6)由细腰蜂的毒针联想到旧时统治者的精神控制术,讽刺其在理论和实效上的失败。
第三部分(7—8)治人者“无法禁止人们的思想”,因此,“阔人的天下一时总怕难得太平的了”。
授课教案No:授课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写作背景:《春末闲谈》写于1925年4月22日。
当时,以北洋军阀政府为中心的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为了对抗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在思想文化战线上提倡“尊孔诗经”,妄图用封建思想麻痹革命人民的斗志,瓦解革命运动。
针对这股反动逆流,鲁迅写了这篇批判奴化思想的战斗檄文。
“闲谈”是鲁迅借以传递深邃思考的载体。
既有“闲谈”,必有“正说”。
一九二五年春末,鲁迅在北京的这一番“闲谈”,要表达什么思想,这正是探究“正说”的目的。
那么鲁迅在北京的这一番“闲谈”,要表达什么思想,请同学朗读课文。
二.作者简介:鲁迅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1923年14篇)、《彷徨》(1926年11篇);散文集《朝花夕拾》,《两地书》;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南腔北调集》、《华盖集》、《三闲集》、《二心集》、《热风》、《坟》、《且介亭杂文集》、《花边集》、《准风月谈》、《伪自由书》、《而已集》等;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1936年8篇)三.把握基础,总体感知(一)基础知识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果蠃(luǒ)螟蛉(mínglíng) 螫针(shì) 绝祀(sì)嘉猷(yóu) 窠里(kē)孵化(fū)棘手(jí)麻痹(bì) 中枢(zhōngshū)中(zhòng)风(二)总体感知1、“细腰蜂的毒针”、“刑天”在文中分别喻指什么?毒针:统治者愚民的手段刑天:誓死反抗不怕牺牲的民众2、总结各自然段的段意,分析层次结构第一部分(1—3)闲话细腰蜂捕捉小青虫趣事和细腰蜂毒针的神奇功能。
《春末闲谈》教案
《春末闲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2)能够概括和描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3)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通过写作和分享,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欣赏。
(2)培养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反思。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的理解和分析。
(2)写作技巧的掌握和运用。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的理解。
(2)对作者写作风格和技巧的欣赏。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春末闲谈》。
2. 生词和短语的列表。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春天的美好时光,激发学生对春末的兴趣。
(2)提问学生对春末的印象和感受,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课文阅读与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课文的问题,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和理解课文。
3. 生词和短语的学习:(1)教师呈现生词和短语的列表,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
(2)学生通过查字典和小组讨论,掌握生词和短语的意思和用法。
4. 写作技巧的分析与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作者的写作技巧,如描绘手法、修辞手法等。
(2)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表达对作者写作技巧的欣赏和理解。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关于春末的短文。
2. 学生选择课文中的一个生词或短语,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下节课分享自己的学习和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生词和短语掌握:通过作业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掌握情况。
9、《春末闲谈》教案
《春末闲谈》教案教学目标1.生动具体的形象与深刻的思想2.幽默生动而富于战斗力的语言3.严谨的结构与严密的论证教学重难点:形象化的说理教学方法:讨论归纳法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写作背景:《春末闲谈》写于1925年4月22日。
当时,以北洋军阀政府为中心的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为了对抗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在思想文化战线上提倡“尊孔诗经”,妄图用封建思想麻痹革命人民的斗志,瓦解革命运动。
针对这股反动逆流,鲁迅写了这篇批判奴化思想的战斗檄文。
“闲谈”是鲁迅借以传递深邃思考的载体。
既有“闲谈”,必有“正说”。
一九二五年春末,鲁迅在北京的这一番“闲谈”,要表达什么思想,这正是探究“正说”的目的。
那么鲁迅在北京的这一番“闲谈”,要表达什么思想,请同学朗读课文。
二.作者简介: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1923年14篇)、《彷徨》(1926年11篇),散文集《朝花夕拾》,《两地书》,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南腔北调集》、《华盖集》、《三闲集》、《二心集》、《热风》、《坟》、《且介亭杂文集》、《花边集》、《准风月谈》、《伪自由书》、《而已集》等,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1936年8篇)三.把握基础,总体感知(一)基础知识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果蠃(luǒ)螟蛉(mínglíng) 螫针(shì) 绝祀(sì) 嘉猷(yóu)窠里(kē)孵化(fū)棘手(jí) 麻痹(bì) 中枢(zhōngshū)中(zhòng)风(二)总体感知1、“细腰蜂的毒针”、“刑天”在文中分别喻指什么?毒针:统治者愚民的手段刑天:誓死反抗不怕牺牲的民众2、总结各自然段的段意,分析层次结构第一部分(1—3)闲话细腰蜂捕捉小青虫的趣事和细腰蜂毒针的神奇功能。
《春末闲谈》教学案
《春末闲谈》教学案《春末闲谈》教学案教学目标1.生动具体的形象与深刻的思想2.幽默生动而富于战斗力的语言3.严谨的结构与严密的论证教学重点形象化的说理教学方法课时数教学过程一.导入:二.作者简介三.总体感知1.(1-3)细腰蜂趣事及毒针2.(4-6)旧时统治者的精神控制术的失败3.(7-8)讽刺统治者们无法禁止人们的思想。
作者从一件小事入手,对古今中外统治者们奴役驱使禁锢麻痹人民的的行径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和无情的嘲讽。
四.研读分析1.明明是细腰蜂吃小青虫,亦有考据学家们立过异说,为什么“我遇见的前辈们都不采用此说”呢?试分析有哪些原因?参考:封建迷信思想,传统保守观念作怪;不愿意相信,为了存留“天地间的美谈起见”;为下文批判统治者麻痹人民的卑鄙手段,进而揭示真相作铺垫。
2.试体会“夷人究竟可恶,偏要讲什么科学”一句的言下之意。
本句以统治者的口吻说话,讽刺和挖苦那些统治者们的愚民花招不过如此,表达了作者的鄙夷之情。
3.俄国E君“忽然发愁”,我“也就皱眉叹息,装作发愁的模样”?请分析“装”的含义。
之所以“装”,是因为早就知道。
作者通过这样一个细节描写,揭示了中国封建统治者们愚弄百姓的技俩是“领先于世界”的,是“早有就过这一种黄金世界的理想了”。
4.第四节中提到的黄金世界是怎样的世界呢?这是什么人希望的世界?“君子劳心,小人劳力”,“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5.为了达成这样的世界,有哪些圣贤们都想出了怎样的方法来?有怎样的结果?遗老们-----------圣经贤传学者--------------进研究室主义文学家茶摊-----莫谈国事无法禁锢人们的思想教育家-----------四勿留学生-----------特别发现夷人--------------禁止集会,防说话6.体会统治者们“三恨”的言下之意。
参考:A.暴虐的统治最终会被推翻B.手段终究无耻且有限C.人民的思想不可禁止7.作者举刑天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a统治者为了达到统治的目的,会采用极端卑劣的手段,甚至杀戮;b即使是杀戮也无法禁止人民的反抗c“精神文明太高了之后,精神的头就会提前飞去,区区物质的头的有无也算不得什么难问题”,即杀戮也禁锢不了人民的思想8.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对封建统治者为了达到统治目的所采用恶劣手段的揭露与辛辣嘲讽,对人民思想和行动上进行反抗的极大期待与赞颂。
《春末闲谈》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春末闲谈》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春末闲谈》,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文中描绘的自然景物、人物形象以及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积极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课文《春末闲谈》的主题思想及其表现手法。
2. 教学难点:课文中描绘的自然景物、人物形象以及故事情节的理解与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春天的图片或歌曲作为导入,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引出本课《春末闲谈》。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或段落。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角度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如自然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
4. 分享成果:各组代表分享自己的见解和分析,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补充。
5. 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题,启发学生思考。
四、作业布置1. 请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一篇关于《春末闲谈》的读后感。
2. 选择一个自然景物,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进行创作。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要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是否得当,学生是否能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教学目标是否得以实现。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读后感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自己的感悟。
3. 创作评价:对学生的自然景物创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对课文描写手法的运用和创造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选择一个自然景物进行写生或创作,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语文《春末闲谈》教案(苏教选修之《现代散文选读》)
语文《春末闲谈》教案(苏教选修之《现代散文选读》)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春末闲谈》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结构。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语言表达的手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课文,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独特见解和人文关怀。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他们对散文文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春末闲谈》的主题思想和作者观点。
2. 分析并欣赏作者的语言表达手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深入剖析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独特见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春末闲谈》,勾画出关键词语和句式结构,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理解。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课文,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和疑惑,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课文,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6. 总结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人生、社会等方面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五、课后作业1. 请结合课文《春末闲谈》,谈谈你对自然、人生、社会的看法。
2. 选取一篇你喜欢的现代散文,分析其语言表达手法和技巧,分享你的心得体会。
3. 推荐一篇你认为值得一读的现代散文作品,并简要说明推荐理由。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课文《春末闲谈》为例,讲解作者的语言表达手法和技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春末闲谈--教案
1 春末闲谈教学对象班级人数课时 2教学目标1.生动具体的形象与深刻的思想2.幽默生动而富于战斗力的语言3.严谨的结构与严密的论证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严谨的结构与严密的论证难点:幽默生动而富于战斗力的语言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点拨法、合作学习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附后附后教学设计说明本文是鲁迅“闲话风”散文的典范之作,正如季羡林指出的那样,“它们多半是结构谨严之作,决不是愿意怎样写就怎样写的轻率产品。
优秀的散文家,大都是在‘意匠惨淡经营中’,简练揣摩,煞费苦心,在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的选用上,狠下功夫。
”(《漫谈散文》)与鲁迅那些实有所指激烈抨击的杂文相比,《春末闲谈》寓意深广,态度也更为洒脱从容。
引导学生从“读懂鲁迅”的角度,发挥教师激发、点拨、引领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辩能力,自发地分析、归纳,去透视鲁迅“闲谈”之中“正说”的深刻含义,进而体悟鲁迅“闲话风”散文语言和结构的独特魅力。
第一课时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具体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课前准备1.学生完成学习用书预习内容;2.教师制作课件,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课后习题。
导入新课写作背景:《春末闲谈》写于1925年4月22日。
当时,以北洋军阀政府为中心的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为了对抗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在思想文化战线上提倡“尊孔诗经”,妄图用封建思想麻痹革命人民的斗志,瓦解革命运动。
针对这股反动逆流,鲁迅写了这篇批判奴化思想的战斗檄文。
“闲谈”是鲁迅借以传递深邃思考的载体。
既有“闲谈”,必有“正说”。
一九二五年春末,鲁迅在北京的这一番“闲谈”,要表达什么思想,这正是探究“正说”的目的。
那么鲁迅在北京的这一番“闲谈”,要表达什么思想,请同学朗读课文。
介绍写作背景,引入新课。
投影教授新课一、教学铺垫1.了解作者。
见资料1。
2.检查预习(学习用书“课前预习”)。
3.字词正音朗读。
见资料2。
4.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文学常识字词掌握介绍朗读二、总体感知1.“细腰蜂的毒针”、“刑天”在文中分别喻指什么?毒针:统治者愚民的手段刑天:誓死反抗不怕牺牲的民众2.总结各自然段的段意,分析层次结构第一部分(1—3)闲话细腰蜂捕捉小青虫的趣事和细腰蜂毒针的神奇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末闲谈》教案
[教学设计]-----“闲谈”正说
[意图]教师角色的转换是教学设计的核心。
教师的职责是动态地“导”,而不是被动地“教”。
本文是鲁迅“闲话风”散文的典范之作,正如季羡林指出的那样,“它们多半是结构谨严之作,决不是愿意怎样写就怎样写的轻率产品。
优秀的散文家,大都是在‘意匠惨淡经营中’,简练揣摩,煞费苦心,在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的选用上,狠下功夫。
”(《漫谈散文》)与鲁迅那些实有所指激烈抨击的杂文相比,《春末闲谈》寓意深广,态度也更为洒脱从容。
引导学生从“读懂鲁迅”的角度,发挥教师激发、点拨、引领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辩能力,自发地分析、归纳,去透视鲁迅“闲谈”之中“正说”的深刻含义,进而体悟鲁迅“闲话风”散文语言和结构的独特魅力。
[切入点]“闲谈”是鲁迅借以传递深邃思考的载体。
既有“闲谈”,必有“正说”。
一九二五年春末,鲁迅在北京的这一番“闲谈”,要表达什么思想,这正是探究“正说”的目的。
在探究“正说”内涵的过程中,会获得一种再创作的审美享受。
可设计三个切入点:
1、鲁迅在一九二五年春末,“闲谈”范畴涉及哪些话题?(引导深入探究本文的素材内容和结构特点)
2、昆德拉说:“对存在进行深思”。
鲁迅时在北京,正值北洋军阀实行恐怖政策统治时期,鲁迅为何在此时此地作此“闲谈”?能否缄口不读?文中每一处“闲谈”,与当时现实社会有何联系?(引导联系时代背景材料和鲁迅其他作品展开议论)
3、用自己的话概况鲁迅“闲谈”的实质,为“正说”命名。
(引导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和鲁迅讽刺幽默艺术的魅力)
[操作]1、鲁迅“春末闲谈”范畴涉及的话题
[提示]《春末闲谈》写于一九二五年四月二十二日,北京春末,正是北洋军阀政府实行白色恐怖政策,所谓“特殊知识阶级”,鼓吹“特别国情”之时,鲁迅此时“闲谈”,从何处“开口”?
[讨论]文章开篇记叙故乡细腰蜂捕捉青蛙的“闲趣”,在“闲谈”中有何作用?
[点拨]鲁迅善于将深刻的思想借用具体平凡的事物和生动的形象加以表达,看似信手拈来,似乎漫不经心,闲谈絮语之笔,实质是触发思考的导线。
“细腰蜂神奇的毒针”,既是对蜾蠃这种寄生蜂独特功能的描述,也是对下文揭露旧时统治阶级精神麻痹术的形象比喻。
[讨论]文中所谓“我国的圣君,贤臣,圣贤,圣贤之徒,却早已有过这一种黄金世界的理想了”,这里“黄金世界的理想”指什么?
[点拨和发散]指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封建礼教和迷惑人民的精神控制术。
课文中有“君子劳心,小人劳力”,“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等语,可引导学生例举发散。
[板书] (闲谈)细腰蜂à神奇的毒针à黄金世界的理想
[讨论]“闲谈”的范围近而扩大到历史和现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娓娓谈开,最后提升到“特殊知识阶级”的国民的“精神文明”的高度。
[点拨]鲁迅笔力犀利,入木三分,属于让读者“不见棺材不掉泪”的铁笔。
用郁达夫的话说:“简练得像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
重要之点,抓住之后,只消三言两语就可以把主题道破。
”这里所谓的“精神文明”,正是“闲谈”要害!
[板书] 黄金世界的理想à精神文明
2、鲁迅为何此时此刻此地作此“闲谈”?能否缄口不谈?为何不去大声疾呼?
[讨论]上述问题可分组讨论,畅所欲言。
[点拨]联系一九二五年中国社会现实的黑暗和课文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毛泽东语)。
战士的责任,作家的良知,促使鲁迅无法缄口。
“闲谈”是鲁迅“对存在进行思考”的一种成熟的高级形式,坚持“韧”的战斗的有力武器。
3、用自己的话,概况鲁迅利用“闲谈”的形式,要真切表达的“正说”的含义。
[讨论和点拨]启发学生多角度地理解,去探究作品的思想内涵,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况,陈述理由。
[示例]1“细腰蜂的神奇毒针”à封建统治阶级迷惑民众的精神控制术终难奏效!百姓不是“小青虫”!
2“中国妇女的境遇是极其平等的”à看看《祝福》祥林嫂的下场就明白了!
3思想是禁止不了的!
4“造物主可恨”à倒行逆施者,枉费心机。
5“刑天不死”à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6“精神文明太高了之后”à封建礼教及其卫道者及其形形色色的精神麻痹术,必将遭到历史的唾弃!
[板书] 精神文明——精神麻痹术——历史唾弃(正说)
[明确]紧紧扣住文章幽默讽刺的艺术风格和鲁迅对社会黑暗面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完成上述课堂思维训练。
春末闲谈
[课文解读]1、笔墨趣味在“闲话”
文章开篇交代了一个特定的时空,“正是北京(一九二五年)春末”。
作者由故乡盛夏细腰蜂捕
捉青虫的“闲趣”铺开,闲谈细腰蜂毒针的神奇功能,联想到“圣君,贤臣,圣贤,圣贤之徒”尽力施行的“各种麻痹术”,再联系现实中“治人者”的“治之之道”,对旧时统治者精神控制术的手段及其失败,于闲话漫笔之中,作了辛辣的讽刺。
“闲话”是作者借以表达思想的载体,直面“社会或人性的黑暗面”,鲁迅不作“寸鉄杀人,一刀见血”的激烈的抨击,而是“如熟人相对,娓娓而谈”,
“任心闲谈”,首先是作家主观心态的闲适与从容。
用鲁迅自己的话说“自然含着挣扎和战斗,但因为常常取法于英国的随笔,所以也带一点幽默和雍容”,这也正是文章的意趣所在。
全文8个自然节可分三段:
一、闲话细腰蜂捕捉小青虫的趣事和细腰蜂毒针的神奇功能。
(①②③)
二、由细腰蜂的毒针联想到旧时统治者的精神控制术,讽刺其在理论和实效上的失败。
(④⑤⑥)
三、治人者“无法禁止人们的思想”,因此,“阔人的天下一时总怕难得太平的了”。
(⑦⑧)
2、思想是无法禁止的
鲁迅的文笔一向以辛辣尖锐著称,他曾说过他至死对一切黑暗势力“一个都不饶恕”。
本文虽冠名以“闲话”,其实在洒脱从容的娓娓而谈之中,处处使人感到鲁迅思想的深邃和对治人者“精神文明”的控诉和鞭挞。
正如作者在七天之后所写的《灯下漫笔》一文中指出的那样“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
《春末闲谈》一文中所列举的“遗老的圣经贤传法,学者的进研究室主义,文学家和茶摊老板的莫谈国事律,教育家的勿视勿听勿言勿动论”,还有“特殊知识阶级”的“特别发见”,其实就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繁琐的条款。
鲁迅由细腰蜂的毒针闲谈开去,抽茧剥笋,揭露旧时统治者所谓的“精神文明”,不过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各种麻痹术”,其结局必然是“覆宗绝祀”的。
鲁迅的讽刺才能在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鲁迅明明白白地告诉人们:旧时统治阶级迷惑人民的“各种麻痹术”和“不准集会,不准开会”等禁锢镇压百姓的权术,“实在比细腰蜂所做的要难得多”,是“不能十分奏效的”。
历代统治阶级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无法禁止人们的思想。
陶潜退隐田园尚有“金刚怒目”似的诗歌抒发心志,不甘忍受统治阶级精神奴役和政治压迫的百姓,即使“无头也会仍有
猛志”,可见,“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历史的必然!
3、不作“人肉宴席上”的“醉虾”
在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革的今天,如何认识鲁迅,如何理解鲁迅杂文的战斗力和“匕首投枪”似的艺术风格,如何引导高中学生通过阅读鲁迅磨砺透视现实的眼光,丰富人生的见识,滋润平和沉稳的心态,防止孳生偏激浮躁的情绪,是教学的难点。
读鲁迅,收获一份沉静,还是引发一腔激愤,属于截然不同的审美境界。
鲁迅在一九二七年九月《答有恒先生》一文中,沉痛地自责“中国的筵席上有一种‘醉虾’,虾越鲜活,吃的人便越高兴,越畅快。
我就是做这醉虾的帮手……”。
认真理解鲁迅的这些思想,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意识层次,对于鲁迅作品的教学,可以提供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