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11政府间财政关系

合集下载

财政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财政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名词解释:1.税收支出:是国家为了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通过制定与执行特殊的税收法律条款,给予特定的纳税人或纳税项目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以减少纳税人税收负担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财政支出。

(P127邓)2.财政:财政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收支活动,它是一国政府采取某种形式(实物、力役或价值形式),以一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即一部分国民收入)为分配对象,为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而实施的分配行为。

财政在本质上体现着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它具有公共性和利益集团性(或阶级性)两个基本属性。

(P16邓)3.瓦格纳法则:由于国家职能的不断扩大,从而国家活动的不断扩张是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的根本原因所在。

由于瓦格纳将财政支出的增长与国家活动的扩张联系在一起,所以有些人将“瓦格纳法则”称为“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P72邓)4.税收收入: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需要,凭借政治权利并按照特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向纳税人征收的收入。

税收收入是现代国家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也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方式。

(P132邓)5.公共选择:指的是与个别私人选择相区别的集团选择。

它是指人们选择通过民主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与产量,是把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或机制,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

公共选择实际上是一种政治过程。

公共选择所使用的是经济学的方法,它的基本假设就是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即人是自利的、理性的效用最大化者。

(P48陈共)6.税率:是指征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额或税基之间的比例。

在税基一定的前提下,税收负担的大小和政府课税的程度就体现在税率上。

税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财政收入的多少和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因此,税率被看做税制的中心环节。

税率有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之分,还有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之分。

在实际运用中,按照边际税率的变动情况,税率可以分为定额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三类。

(邓P137)7.税收原则:是制定、评价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的标准,是支配税收制度废立和影响税收制度运行的深层次观念体系,反映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治税思想。

第十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财政学》PPT课件

第十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财政学》PPT课件

灶方

吃包

饭干
1950 1953 1958
1980 1985 1994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改革目标

分税制 产业结构不合理,宏观调控能力削弱

中央财政困难加重
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

合理调节地区之间财力分配


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

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
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一、1994年以前的财政管理体制 二、1994年后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分税制改革的必要性 1、国家财力偏于分散 2、地方之间苦乐不均 3、助长地区保护和封锁 4、财政体制与税收体制不配套
第三节 中国的财政管理体制
一、1994年以前的财政管理体制
统分

收类

统分

支成 成
分地

地方固定收入
1、关税 2、海关代征的消费 税和增值税 3、消费税 4、铁道、银行总行 、保险公司等集中 缴纳的收入(包括 营业税、所得税利 润和城市维护建设 税) 5、中央企业上缴利 润 6、车辆购置税 7、证券交易(印花 )税
1、增值税 中央50%,地方50% 2、资源税 海洋石油资源税归 中央,其余归地方 3、企业所得税、个 人所得税 中央60%,地方40%
1、营业税(不含铁道部等 集中缴纳部分) 2、城镇土地使用税 3、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 税 4、城乡维护建设税(不含 铁道部等集中缴纳部分) 5、房产税 6、车船税 7、其他印花税 8、耕地占用税 9、契税 10、土地增值税 11、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
第四节 预算管理体制
(二)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三)分税制的具体内容 (四)分税制改革的成效与完善 三、财政省管县改革 背景:县乡财政困难,政府层级较多,行政支出庞大。 思路:由省级财政直接管理县级财政,避免地级市对县级财政

财政学(第2版)习题答案

财政学(第2版)习题答案

《财政学(第2版)》章节配套习题部分参考答案第一章现代国家的经济职能一、重要概念1.市场失灵:市场机制本身却存在固有的缺陷与不足,即所谓“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垄断、外部性与公共产品、收入分配不公平和经济波动。

2.垄断:当某一行业在产量达到相对较高水平之后,就会出现规模收益递增和成本递减现象,这时就会形成垄断。

3.外部性:无法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市场交易成本或收益。

4.纯公共产品:是指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并不会导致任何其他人消费的减少。

5.公共需要:是当众多个人作为一个整体时所产生的需要。

6.资源配置职能: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是指财政通过参与财力分配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职能。

7.收入分配职能: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运用多种方式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调节,以期达到收入分配的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

8.经济稳定:是指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调整,对生产、消费、储蓄和投资发生影响,以达到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政策目标。

9-10略。

二、单项选择题1.A2.D3.A4.C5.A6.D7.A8.A9.B 10.B三、多项选择题1.ABCD2.ABC3.ACD4.ABD5.ABC6.ABCD7.CD8.BCD四、分析判断1.对2.错3.错4.对5.对6.错7.错8.错9.错 10.对五、简单分析1.什么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

主要表现在: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垄断、外部性与公共产品、收入分配不公平、经济波动与失衡。

2.垄断导致的效率损失表现在哪些方面?垄断导致效率损失:(1)产量受到限制,消费者福利受到额外损失;(2)垄断行业由于追求并事实存在垄断利润,缺乏尽可能降低成本的竞争压力;(3)垄断阻碍技术进步;(4)垄断者追求超额收入的寻租活动本身会造成资源浪费。

4.简述财政的基本特征。

第一,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第二,财政分配的对象是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

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第十一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第十一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第十一章政府间财政关系分类:财会经济中级经济师主题:2022年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经济基础知识)考试题库科目:财政税收类型:章节练习一、单选题1、政府间转移支付不包括()。

A.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各项补助B.下级政府向上级政府的上解收入C.减少不发达地区税收收入上缘D.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的补助【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政府间转移支付包括:①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各项补助;②下级政府向上级政府的上解收入;③甚享税的分配;④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的补助篷。

2、适合地方政府管理的事权及支出责任的是()。

A.外交B.跨境高速公路C.边境安全D.义务教育【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对于义务教育支出来讲,由于中小学教育信息极度复杂,根据信息复杂性原则,应该由地方政府管理。

由于我国教育资源分布高度不均衡,可以对部分财力困难的地方政府进行一般性转移支付以提供帮助。

A项,根据现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的划分,中央财政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国家机关运转所需经费。

B项,对交通建设,要区分跨境交通和地方性交通建设的支出。

一是跨境重点项目,主要包括跨境高速公路、国道和铁路建设,这些项目一般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因此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应由中央承担。

C项,边境安全、界河管理等支出是典型的全国性公共物品,并涉及国家主权利益,应该由中央统一协调和监管及承担相应的支出责任.3、下列原则中属于政府间事权划分原则的是()。

A.与收入相对称原则B.公平性原贝C.激励相容原则D.权责结合原则【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政府间事权的划分,是政府职能在各级政府间进行分工的具体体现,也是财政分权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和制度保障。

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原则包括:①外部性原则;②信息复杂性原则;③激励相容原则。

4、下列关于地方性公共物品和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提供者为中央政府B.其受益范围具有地方局限性C.其受益范围被限定在整个国家的疆域之内D.数量巨大【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地方性公共物品和服务,是指那些只能满足某一特定区域(而非全国)范围内居民的公共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其受益范围具有地方局限性。

财政学

财政学

财政学的研究对象:财政学是一门研究政府部门――亦称公共部门――收支活动的规律性的科学。

以政府部门的收支活动为研究对象,解释财政收支活动运行的规律,构建财政收支活动的管理机制,是财政学所致力完成的两大任务。

财政学的研究方法:以实证分析(研究对象的基本面貌,是什么的问题)与规范分析(根据经验或者总结出来的规律,来判断研究对象目前的状态是否符合这些经验或规律,应当是什么的问题)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

此外还有动态、静态的分析,定性、定量分析。

公共财政体制:以公共化为取向的中国的财政改革与发展。

私人个别需要:就是普通意义上的社会成员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

建立在个人或家庭的基础上,是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提出的需要。

特性:效用的可分割性,消费的竞争性,受益的排他性。

――的服务或品质,称为私人物品或服务。

社会公共需要:值得是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或以整个社会为单位而提出的需要。

突出特征:◎整体性,集中性,强制性。

――公共物品或服务。

财政:是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活动。

由政府所组织的,集中性的收支活动,主体只能是政府,保函的意思:财政活动以政府为前提◎政府直接决定着财政的产生,发展和范围。

◎在政府活动中,政府处于主动,支配的地位◎财政活动牵涉的范围颇广。

――在我们清朝是最早使用财政一词的社会公共需要的界定:资源配置方面。

调节收入方面,宏观经济稳定发展方面的需要。

财政的职能:指的是财政在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内在功能。

三方面:资源配置(通过对现有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其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调节收入分配,稳定经济(政府作为市场上的一种经济力量,运用宏观上的经济政策手段有意识的影响,调控经济,实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的职能。

政府收入包括:税收,举债,收取国有企业利润。

外部效应:指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通常指某些个人或企业的行为活动影响了他人或企业,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

财政学第四章第2节 政府间财政关系

财政学第四章第2节  政府间财政关系

联邦制国家和单一制国家政府间职责比较
联邦制国家 1.中央与地方的事权都是由宪法 分别授予的。各级政府有充分的 自治权。 2.倾向于财政分权化制度 单一制国家 1.地方政府的事权由中央政府以 法律授予的。地方政府虽然有自 治权,但中央政府仍然有监督权。 2.倾向于财政集权化制度
特 性
优 点
1.事权划分,防止中央政府集权 专制。 2.各级政府能够因条件不同而加 以调节其财政政策,达成公平。
缺 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四)政府间的财权划分
税收收入的划分原则、方式与做法 在国家(政府)的各种权力中,课税权是政府最重
要的权力之一。由公共产品层次性特点所决定,公 共产品的有效提供依赖于各层级政府的共同努力。 因此,按照各级政府职责范围的大小合理划分课税 权,以形成有效率的政府间税收安排,对各级政府 履行职责、依法行政具有重要意义。
3. 财政分权的优点与缺陷 便于地方政府能够根据当地居民的偏好提供公共品 和服务;有利于促使地方政府对各地居民负责,促 进政府间竞争;有利于地方政府在公共品提供中的 创新更具灵活性 有时会导致资源的无效配置 原因包括:辖区间效益或成本外溢, 规模经济, 低效的税制。
(三)政府间的职责划分
第二节 政府间财政关系
主要内容
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内涵
西方财政分权理论
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现状与问题 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改革与完善 省以下财政体制问题
一 、 政府间财政关系理论
( 一)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内涵
1.财政管理体制与政府间财政关系 广义上的财政;狭义的财政体制 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一国财政收支管理权责在上下 级政府间分配的财政关系的制度。包括:确定预算 管理主体和级次,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预 算管理权限的划分,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核心是 各级预算主体的独立自主程度以及集权和分权的关 系问题。

(完整版)财政学复习提纲

(完整版)财政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1、市场失灵的含义和表现(原因)含义: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无法达到社会福利的最佳状态表现:(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2、政府干预的手段(1)立法手段和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手段3、收入分配职能(机制,手段)(1)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2)规范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4)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第四章1、教育支出:义务教育是纯公共物品,高层次教育属于混合物品2、我国近年来教育经费的变化(哪些地方做得好)我国近年来的变化趋势1基本特征是以政府投入为主,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全国教育经费的比重高。

2全国教育经费占GDP 的比重、预算内教育经费每年均大幅增长。

3自1998 年以来,连续五年中央本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重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

4除了政府投入外,目前已经形成政府投入、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收取学费和杂费及其他经费等多种形式、多元化的教育资金来源。

第五章1、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特点:追求宏观效益,注重社会效益,有能力投资大型的、长期的项目范围:社会公共性、公益性和基础性的投资领域,高新技术重要能源和资源以及稀缺资源的开发领域。

第八章1、税收的转嫁与归宿的概念:纳税人通过经济交易中的价格变动,把所那税收转移到他人负担的行为和过程2、税收的转嫁方式:(1)前转(又称顺转)指纳税人通过提高商品价格或要素的价格,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2)后转(又称逆转)指纳税人通过压低购进商品或要素的价格,将税负转移给商品或要素的提供者:(3)其他方式:混转、消转、税收资本化3、税收转嫁的一般规律:(1)商品税比较容易转嫁,但所得税一般不易转嫁(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商品课税容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商品课税比较不容易转嫁。

论市场、政府与财政之间的关系

论市场、政府与财政之间的关系

市场、政府与财政间的关系从原始社会氏族部落共同体内部氏族成员之间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分工,这种简单的分工形式的形成使劳动生产率获得某种程度上的提高,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由于客观存在着氏族部落共同体之间的自然地域分工,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随着邻近的氏族部落共同体之间的接触,相互交换各自所需要的产品,它们之间形成了某些经济联系,交换是产品逐渐转化为商品,交换的扩展和经常化,是不同氏族部落共同体之间的经济联系逐渐确定并巩固下来,从而逐步出现了社会分工。

而社会分工的形成,使得商品之间的交换的范围逐渐扩大,频率更高,而支持这些活动的发生的场所便是市场。

政府是由被授权制定公共政策与处理国家事务的个人和机构组成的政治组织,其重要作用在于妥善安排、协调国家的内政、外交关系,这些关系往往涉及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从经济学角度看,搞好这些关系只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集中地体系那了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公共需求。

而政府财政的本质就是集中提供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公共产品以满足经济社会不断增长、变化的公共需求。

从古至今,每个国家都希望自己的国家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这便要开始考虑市场、政府与财政之间的关系了。

从财政学角度来看;市场在经济运行中起主导作用,市场能够自发的调节经济运行中的各种问题。

如资源配置领域,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等。

但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由于其固有的特点,使其在经济运行中导致失灵。

如对资源配置失效,收入分配不公和宏观市场经济不稳定。

而政府在这些方面可以给补充和调控,它能够通过微观和宏观等调控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调控,从而促进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尤其体现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上面。

在古典经济学里,亚当·斯密主张政府应该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并通过“看不见的手”的经济理论论证了限制政府权力,减少政府干预的社会经济意义。

在英国工业革命前后,亚当·斯密经济思想为核心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在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限制政府职能做两个方面均作出了积极贡献。

财政学 教学大纲

财政学  教学大纲

财政学教学大纲浙江财经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财政系2012.6前言一、课程内容简介《财政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借鉴西方财政学的研究成果,揭示市场经济中公共财政的一般规律及在我国的特殊表现,反映和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理论研究所取得的重大突破和最新成果,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共财政理论。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是介绍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5章)是财政理论,主要介绍混合经济中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的职能及财政的职能、公共需要与公共产品的供给和生产。

第二部分(6-8章)是财政支出,主要介绍财政收支的分类、原则、内容,财政收支的规模及结构分析,第三部分(9-11)财政收入,主要内容税收理论、最优税收及国债理论。

第三部分(12-13章)是财政管理,主要介绍财政管理体制、财政平衡及财政政策。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特别是要掌握公共财政的一般规律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特性,了解我国财政分配的内容及管理方法,了解我国财政管理制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财政政策的基本工具及操作选择。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①教学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观点,科学借鉴西方财政理论,密切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深入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特殊规律,并结合实际研究我国财政体制、财政管理、财政政策的改革与发展问题。

②本课程内容多,课时少,在组织教学时,一定要按照大纲要求,抓住重点,突出重点,重点讲解难点问题。

教学中多用启发式和研究式教学方法,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③灵活采用课堂(专题)讨论和课后作业(论文)的形式,鼓励学生在学懂弄通基本理论基础上,大胆钻研探索和创新,提倡学术争鸣。

财政学第十三章 政府间的财政关系

财政学第十三章  政府间的财政关系

3
政府间的收入划分
财政分权的 理论基础
政府间职能与 支出划分
政府间收入 划分
我国现行的分税 制财政管理体制
政府间的 财政竞争
一、政府收入安排原则
1.根据课税对象流动性划分税种 2.根据税收的再分配功能划分税种
3.根据管理的便利性划分税种
4.根据税基在地区间的分布情况划分税种 5.根据税收的转嫁性划分税种 6.根据受益原则划分税种
政府间职能与 支出划分
政府间收入 划分
我国现行的分税 制财政管理体制
政府间的 财政竞争
(一)中央政府支出责任范围 1.全国性受益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2.具有地区间外部性的公共产品
3.调节地区间和居民之间收入分配的支出 4.全国性自然垄断行业的生产和服务提供 (二)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范围 1.地方受益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 2.地方性自然垄断行业的生产与服务提供
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 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划 分中央与地方收入; 建立相应的转移支付制度。
财政分权的 理论基础
政府间职能与 支出划分
政府间收入 划分
我国现行的分税 制财政管理体制
政府间的 财政竞争
二、我国现行的分税制
1.支出划分 2.收入划分 3.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转移支付
财政分权的 理论基础
财政学
第十三章 政府间的财政关系
主要内容
财政分权的理论基础 政府间职能与支出划分 政府间收入划分 我国现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政府间的财政竞争
1
财政分权的理论基础
财政分权的 理论基础
政府间职能与 支出划分
政府间收入 划分
我国现行的分税 制财政管理体制
政府间的 财政竞争

《财政学》第14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财政学》第14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行政性分权型 经济性分权型
43
一、财政体制及其类型
(二)财政体制的类型
集权型财政体制
集权型财政体制是指财政资金分配权限主要 集中在中央的管理体制。 在集权型财政体制下,财政资金的支配权和财 政管理权由中央高度集中,地方的权限和机动 财力均很小,收支指标是指令性的,地方只有 照办,没有收支调剂权。
44
行政性分权型财政体制
行政性分权型体制是指在中央统一 领导和统一计划下,由地方掌握部分 财政资金分配权限的管理体制。
46
一、财政体制及其类型
(二)财政体制的类型
行政性分权型财政体制
特点
除中央必须集中的财政资金外,给地方或大 或小的机动财力和调剂权限。 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收支关系的 确定上,随意性比较大,且缺乏稳定性。
对同一级政府内部的事权分配应遵循公平原则,即一个政府对不同事务的事 02 权配置应相对平衡,做到权责一致,保证政府各项事权的有效使用。
政府间事权划分应保证同一政府辖区内的居民享受到相对公平的政府服务, 03 从而缩小或控制地区间和居民间的贫富差距。
19
二、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基本框架
(一)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基本原则
税基分享
税基分享的方法
对某一税基分别设置中央税和地方税,由两 套税制分别征收;
对某一税基只设置中央税,地方政府在中央税 的基础上附加一定的比例;
对某一税基只设一种税,由某一级政府进行征 管,征得的收入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分享。
31
三、政府间收入划分的基本框架
(二)政府间税种划分的基本准则
马斯格雷夫 (1910-2007)
39
第二节 财政体制
一 财政体制及其类型 二 中国财政体制的变迁 三 分税制财政体制 四 新时代财政体制改革

财政学知识点汇总

财政学知识点汇总

财政学知识点汇总财政学是一门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对经济运行影响的学科。

它涵盖了众多重要的知识点,以下是对一些关键内容的汇总。

一、财政的职能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与发展三大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财政手段,将社会资源合理分配到不同的领域和部门,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例如,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资金流向新兴产业等。

收入分配职能旨在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通过税收、社会保障等方式,对高收入者征税,对低收入者提供补贴和救助。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则是运用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的平稳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在经济衰退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

二、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

非排他性意味着无法排除他人消费该产品,非竞争性则是指增加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

典型的公共产品如国防、治安等。

公共选择理论研究政治决策的过程和机制。

在公共选择中,存在着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以及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三、财政支出财政支出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如政府办公用品采购、公共工程建设等。

它直接影响社会总需求和经济结构。

转移性支出是政府资金的无偿转移,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等。

这类支出主要影响社会公平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增长的原因包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府职能扩张等。

同时,要对财政支出进行效益评价,注重资金的使用效果和效率。

四、财政收入财政收入的形式主要有税收、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收费收入等。

税收是最主要的财政收入形式,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税收的种类繁多,如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等。

国有资产收益是国家凭借国有资产所有权获得的利润、租金、股息等收入。

国债是政府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券,具有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等作用。

五、税收原理税收原则包括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和适度原则。

政府间财政关系

政府间财政关系

的转移支付方式--服从效率原则。
15
M公共品
M2 M1
一般性转移支付
地方财政提供两种公 共品M和N。转移支付前 的预算线为M1N1。上级拨 付一般性转移支付,不 规定资金用途。转移支 付后地方财政预算线平 移至M2N2。两种公共品 的比例不发生变化。
O
N1 N2
N公共品
16
有条件不封顶配套转移支付
促地 进方 了理 资财 源思 优路 化转 配变 置,
中 央促 宏进 观了 调财 控政 能总 力财 的力 提和 高
事 不权 清和 楚支 、出 不责 规任 范划

收 入 划 分 需 进 一 步 完 善

以 下 分 税 制 未 建
不 尽 科 学 和 完 善
转 移 支 付 制 度

13
第五节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1.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2.“条条”与“块块”的关系
2
二、我国国家财政的管理级次
中央财政
国 家 财 政
地方财政
国家财政体系主体
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 市(含区市、自治州)财政 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旗)财政 乡(民族乡、镇)财政
与国家政权级次相适应——一级政权一级预算 3

财力分配比例


算 管
7
二、公共物品层次性决定了分级财政体制的必要性
根据受益范围
全国性 地方性 公共品 公共品
P D2 D1
中央提供地方公共
品造成的福利损失。D1区 需要Q1,却只能得到Q3; D2需要Q2,也必须得到Q3
必须分级提供
P0
1.如地方政府提供
全国公共品,不足;
2.如中央提供地方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协议一、财政学的基本概念1、财政的定义: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2、财政的职能:资源配置职能: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引导资源流向,实现资源在不同部门、地区和领域的合理配置。

收入分配职能:调整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实现公平分配。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二、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1、公共产品的特征:非排他性:无法排除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

非竞争性: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其他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消费数量和质量。

2、公共选择理论:研究集体决策过程和政治市场运作的理论。

1、财政支出的分类:按支出用途分类: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等。

按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2、购买性支出:投资性支出:政府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出。

消费性支出: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3、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

财政补贴:政府对某些特定的经济活动或个人给予的资金补助。

四、财政收入1、财政收入的形式:税收收入: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收的收入。

非税收入:包括国有资产收益、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等。

2、税收原理:税收的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税收的分类:按照课税对象、税收负担能否转嫁等进行分类。

1、政府预算的概念:政府编制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2、政府预算的原则:完整性、统一性、可靠性、公开性、年度性。

3、政府预算的编制、审批和执行程序。

六、财政政策1、财政政策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2、财政政策的工具:税收、政府支出、国债等。

3、财政政策的类型: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七、财政体制1、财政体制的概念: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制度安排。

财政学答案

财政学答案

一、名词解释1公共生产是指由政府出资(即由预算拨款)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

2转移性支出是指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的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3国债负担率通常是指当年国债发行额或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是衡量国债限度的指标之一。

4税收超额负担是指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转移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相当于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

二、简答题1、简述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

在任何社会中,社会总投资都可分为政府投资与非政府投资两部分,与非政府投资相比,政府投资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由政府自身的地位和职能决定的。

(1)政府居于宏观调控主体的地位,可以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的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自己的投资。

政府投资可以不赢利或低利,但政府投资项目的建成,如社会基础设施等,可以极大提高国民整体效益。

(2)政府财力雄厚,且资金来源多半是无偿的,可投资大型项目或长期项目。

(3)政府由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特殊地位,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可以而且应该将自己的投资集中于那些“外部效应”较大的公用设施、农业、能源、通讯、交通以及治理大江大河和治理污染等有关国计民生的领域内,促进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增长。

2、简述国债的功能。

政府举借的债务称为国债。

国债是整个社会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是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

国债是一个特殊的债务范畴,它以政府的信誉为担保,具有较强的可靠性,通常被称为“金边债券”。

国债具有以下功能:(1)弥补财政赤字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是国债产生的主要动因。

用国债弥补财政赤字,实质上是将不属于国家支配的资金在一定时期内让渡给国家使用,是社会资金使用权的单方面转移。

以发行国债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一般不会影响经济发展,这是因为:第一,发行国债只是部分社会资金的使用权的暂时转移,一般不会导致通货膨胀;第二,国债的认购通常遵循自愿的原则,基本上是社会资金运动中游离出来的资金,一般不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智慧树答案财政学(西安财经大学)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智慧树答案财政学(西安财经大学)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绪论1.“新市场财政学”理论是西方财政学的一个流派。

()答案:错2.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答案:对3.国家职能与财政职能有密切的内在逻辑关系。

()答案:对4.财政学涉及的基本原理是国家与社会的财政关系原理以及国家内部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原理。

()答案:对5.财政收入就是财政资金的来源。

()答案:对6.现代财政学研究出现了跨学科的趋势。

()答案:对7.财政学的社会学基础是说财政学的研究范围扩展到了社会学领域。

()答案:错8.公共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布坎南。

()答案:对9.任何管理,解决的都是两个基本问题:一个是管理的整体组织框架,即管理体制,另一个问题就是管理的实施顺序,即管理程序。

()答案:对10.国有企业财务是构成财政学科体系的一部分。

()答案:错第一章1.财政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答案:错2.有了财政现象就有了财政概念()。

答案:错3.财政在我们国家是一外来语()。

答案:对4.“财政”一词最早于13—15世纪出现在英文中。

()答案:错5.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

答案:国家6.国家政治权力在经济上实现自己的形式是( )。

答案:税收7.社会主义财政本质的社会特征可概括为:( )。

答案:取之于民,用之于民8.迄今为止由于社会生产方式及由此决定的国家类型不同,财政经历了()。

答案:封建制国家财政;社会主义国家财政;奴隶制国家财政;资本主义国家财政9.公共财政是( )。

答案:是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而进行的政府收支活动;是与市场经济特点和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一种财政运行机制模式;是一种单独的财政;是一种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方式或资源配置方式10.我国的经济职能是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具体有()。

答案:公共服务;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市场监管第二章1.政府的公共支出()。

答案:主要用于提供公共产品和混合产品2.混合产品的供给,()。

答案:既可以由政府部门提供,也可以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来提供3.财政分配中的量入为出的含义是()。

财政学_东北财经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财政学_东北财经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财政学_东北财经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下列属于全国性公共产品的有()。

答案:国防_宏观经济稳定2.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原因包括()答案: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持续下降_财政包干体制导致全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持续下降3.纯公共产品一定是全国性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一定是地方性公共产品。

答案:错误4.一般来说,国防、外交、国际贸易、金融与货币政策、地区间的贸易管制均为中央政府的职责答案:正确5.三大职能中的收入分配职能应该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担,经济稳定职能主要由中央政府承担。

答案:错误6.以下哪位经济学家的政策思想明确由自由放任转向了政府干预?答案:凯恩斯7.凯恩斯提出的“有效需求”是指()答案:消费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8.以下哪项不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手段?答案:提高企业所得税税率9.皮科克、威斯曼假定存在一个公众“可容忍的税收负担”,这是政府支出扩张的约束条件。

答案:正确10.皮考克和威斯曼利用三个相互联系的概念,即置换效应、审视效应以及集中效应,分析了非常时期的财政支出增长过程。

答案:正确11.以下哪个税种具有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答案:个人所得税12.按照凯恩斯的政策思想,当经济低迷时,政府应给采取哪些财政政策手段?答案:实施大规模公共工程计划_扩大社会保障支出_减少税收_增发国债13.政府购买会对总需求同时产生()答案:乘数效应_挤出效应14.以下哪些属于经济危机的现象()答案:失业率居高不下_工厂大面积倒闭_消费持续低迷_大量产品滞销15.财政政策中的自动稳定器一般包括()。

答案:失业保险_个人所得税16.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供需错配表现在()。

答案:产能过剩_供给短板_债务高企_楼市库存17.李嘉图认为征税和政府借款对经济的影响是不同的。

答案:错误18.财政支出弹性是报告期财政支出总额与基期财政支出总额的增长情况的比较,是反映一定时期财政支出水平变化程度的动态指标。

《公共财政学》作业参考答案

《公共财政学》作业参考答案

《公共财政学》作业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与发展2.税收3.分项扣除、分项征收4.阶级性与公共性,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5.税收豁免,纳税扣除,优惠税率,延期纳税6.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7.垄断,信息不充分,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8.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9.认识时滞、行政时滞、决策时滞、效果时滞。

10.自然偏差现象和人为偏差现象11.免税法和抵免法12.商品课税,所得课税,资源课税,行为课税,财产课税13.经济性、政治性,社会性14.照顾性,刺激性15.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二、选择题:1.(ABC)2.(ABC)3.(AD)4.(A)5.(BC)6.(ABCD)7.(ABC)8.(BC)9.(ACD)10.(ACD)11.(ABCD)12.(ABD)13.BC 14.BC 15.ABC 16.ABD 17.BC18.ABD19.AC20.AC 21.BCD三、判断题:1.转移性支出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

(间接)2.财政投融资是政府的财政投资,所以它属于政府的无偿拨款。

(但它并不等同于)3.我国现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完全相同,均为33%。

(不完全相同,内资为33%,外资为30%+3%)4.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依据,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多越好。

(确实需要政府干预,但由于政府失灵,并不是干预越多越好)5.从世界各国的一般发展趋势看,社会消费性支出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均呈扩张趋势。

(绝对规模呈扩张趋势,相对规模在一定发展阶段呈扩张趋势,达到一定规模则相对停滞)6.我国现行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包括所有有形商品和无形服务。

(只包括有形商品)7.农业税从性质上说,应隶属于商品课税;从征收方法上,又类似于所得课税。

(所得课税,商品课税)8.国债发行期越长,越会产生隔代负担。

(隔代负担确实发生在长期国债上,但是否真正发生取决于国债的社会收益率与私人投资收益率的对比)9.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是完善我国分税制的重点。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摘要:中央和地方关系是与国家政治生活息息相关的,他体现了了国家国内政府间关系,并且决定着整个国家政府间关系的基本格局。

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是指在财政体制上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财政管理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

它具体规定了各级政府筹集资金、支配使用资金的权力。

范围和责任,使各级政府在财政管理上有责有权。

中央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是指中央和地方各级负责组织征收的收入,不是按财政体制计算的收入分成数。

关键字:财政收入、支出预算管理税收1 从财政收入方面来说1.1财政收入的概念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

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收入。

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

1.2财政收入的原则1.2.1发展经济,广开财源原则1.2.2兼顾三者和两级利益原则所谓“兼顾三者利益”是指财政在处理国民收入分配,并相应取得自身收入的过程中,不能只顾财政收入的取得,还应将必要的财力留给单位和个人,以调动和发挥它们的积极性。

“兼顾中央与地方两级利益”是指国家财政在处理国民收入分配,并相应取得自身收入的过程中,应该同时兼顾中央级财政和地方级财政的利益关系。

按目前的财政管理体制,我国的国家财政是分别由中央预算和地方总预算构成的两级财政。

两级财政有各自具体职能,也形成各自的利益关系,因此在组织财政收入时应兼顾两级利益关系。

1.2.3“合理负担”原则“合理负担”原则主要体现在税收中,就是指在组织财政收入时,按纳税人收入的多少,采取不同的征收比例,实行负担能力强的多负担,负担能力弱的少负担,它通常采取不同的征税范围,不同的税率,减免税等方式来实现[1]。

实行合理负担,是实现企业公平竞争的需要,也是保证国家财力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11.3政府间收入权限的划分
为什么中国地方政府至今没有发债权?
维护国家统一性
担心地方债务规模失控(拉美国家的经验教训)
税收划分
(1)按税种本身属性:税基流动性
(2)按受益原则
1994年分税制改革:
两个比重不断下降;(财政包干制)
无奈的财政部部长;(1991年12月)
朱副总理带队谈判,推动分税制改革。
%
亿RMB
%
总金额
89575
100
89575
100
中央政府支出
48323 53.95 15973 17.8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地方政府支出
41252 46.05 73602 82.17
5
11.2政府间的职责分工
事权划分
国防
社会保障
民生福利
经济发展
经济作用的分工
资源配置
收入分配
经济稳定
6
11.2政府间的职责分工
困难
21
11.5 中国的政府间财政关系
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出路
(1)事权划分
写入宪法;与政府转型(服务型政府)联系起来
;一些重要的政府职能(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集 中到中央政府。
(2)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
“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减少政府层级。
(3)规范和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
提高分类拨款(一种特定的转移支付)的比重;规 范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
全局性:避免“以邻为壑” 反周期性:须相机抉择
例子:房价调控为何不是由房价高地区的地方政府 发起?
12
11.3政府间收入权限的划分
收入:税权,债权,其他收入权限
地方政府是否应该拥有充分的财权?
如果地方政府拥有充分的财权,就变成真正的独立 了,中央政府难以对之进行调控,国家的统一性遭受 挑战。
保持一定的资金缺口,由中央政府通过政府间转移 支付等方式来保证地方政府的财力。 “财权与事权相适应”;“财力与事权相适应”
各级财政相对独立;
财政支出责任的划分;
财政收入权的划分;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联邦制与单一制
联邦制:多部宪法;中央权力有限、地方高度自治
3
单一制:一部宪法;中央代表所有主权、地方从属
11.1财政体制
财政联邦制
定义:包含了多层级政府的一个体系,在该体系下这些 不同层级的政府分工合作、共同提供公共品。
11 政府间财政关系
目标
了解财政体制 了解政府间职责的分工 了解政府间收入权限的划分 了解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基本种类 了解中国现实的政府间财政关系以及存在的问题
2
11.1财政体制
政府间财政关系
规定政府各科层组织应承担的职责及其相应的财政 权力。
财政联邦制(Fiscal Federalism)
(1)为什么收入分配的职责应该属中央? 地方政府参与收入分配,可能加剧地区间不平衡。 白领为何逃回北上广?
(2)现实 中国:社会保障省级统筹;义务教育存在地区差异 美国:巨富税(millionaire tax; New Jersey);并不 会撵走富人
11
11.2政府间的职责分工
经济稳定
宏观调控只能是中央政府的职责。这是因为:稳定 职能涉及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调节。
核心:不同层级政府各自扮演何种角色?在发挥其角色 时,这些政府之间如何协调?
财政分权程度:衡量财政联邦制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 用一国或地区中央政府公共支出占该国或地区财政总 支出的比率来表示。
4
11.1财政体制
财政分权程度
2010年中国各级政府财政支出情况
转移支付之前
转移支付之后 (直接支出)
亿RMB
注意:转移支付与转移性支出的区别。
22
如果能实现Tiebout sorting(人们根据各自不同的偏好找 到相应的地区居住),并且允许人们“用脚投票”(不满 意就走),地方政府之间将展开激烈的竞争。其结果是, 每个人最终都生活在公共品有效供给的社区。
8
11.2政府间的职责分工
Tiebout模型(蒂布模型)
9
11.2政府间的职责分工
14
11.4 政府间转移支付
为什么会有转移支付?
(1)收入划分之后,地方通常入不敷出
15
11.4 政府间转移支付
为什么会有转移支付?
(1)收入划分之后,地方通常入不敷出
16
11.4 政府间转移支付
为什么会有转移支付?
(2)促进地方财政均等化 许多研究发现,中国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并未促进地
区间财政均等化。诸如专项转移支付、税收返还等, 甚至还加剧了财政不均等。 (3)推动具有外部性的地方公共项目的投资 “以奖代补” (4)提高中央的调控能力
Tiebout模型与现实世界的差距
(1) 不考虑外部性(省际公路等)和规模经济; (2) 完全流动的个体(无迁移成本或迁移成本很低); (3) 个体对地方政府如何提供公共品具有完全的信息; (4) 数量足够多、类型足够丰富的社区——“Tiebout
sorting”
10
11.2政府间的职责分工
收入分配职能的分工
17
11.4 政府间转移支付
转移支付的种类
(1)有条件转移支付 又称分类转移支付(categorical grants),一般指定 转移支付的具体用途。 分类:配套转移支付;封顶配套转移支付;无配套 转移支付
(2)无条件转移支付 不规定转移支付款项的具体用途。
18
11.4 政府间转移支付
无条件转移支付的政策效应:收入效应
19
11.4 政府间转移支付
有条件转移支付的政策效应:无配套
20
11.5 中国的政府间财政关系
中国财政体制概述 (1)1949-1979年,统收统支 (2)1980-1993年,“分灶吃饭”,进入财政包干制时
代 (3)1994年至今,分税制财政体制 分税制改革的不足 (1)事权划分不清晰 (2)“经济性分权”不充分,仍保留“行政性分权” (3)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滞后:肥了省市,县级财政
资源配置职能的分工
(1)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 全国性公共产品:国防;社会保障;跨地区交通 地方性公共产品:教育、卫生、治安、地区内交通
7 图 15-1 中央政府统一提供公共产品的福利损失
11.2政府间的职责分工
资源配置职能的分工
(2)如何让地方政府按当地居民的偏好提供公共品 Tiebout模型:“用脚投票”(voting with fee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