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再保险的法律制度完善

我国农业再保险的法律制度完善
我国农业再保险的法律制度完善

20126201152013·1

理论与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课题“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西南民族大学人才引进项目“农村经济法律制度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彭春凝(1970-),女(汉),四川成都人,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中国农村经济法制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经济法学;杨玲(1956—),女(汉),重庆沙坪坝人,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

①中再保险刘京生委员:农业再保险风险共分担,人民https://www.360docs.net/doc/2d14451431.html,/nc/GB/6957072.html ,2012-4-3.②黄英君.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再保险机制研究[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1,(6):52..

③叶明、杨斌.我国农业再保险体系的检讨与构建———

以美国农业再保险为鉴[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68.【摘要】发展农业保险制度是保障农民利益,维护农业生产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农业再保险为切

入点,探讨了实施农业再保险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同时指出我国农业再保险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借鉴国际经验提出相关的解决之道,以期能为我国农业再保险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农业保险;再保险;完善

【中图分类号】D92

【文件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26[2013]01-0181-03

论我国农业再保险的法律制度完善

彭春凝

1

杨玲2

(1.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610041;2.西南政法大学中国重庆401120)

■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人

口所占比例较大,同时我国也是一个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每年因干旱、洪涝、霜冻、雪灾等等自然灾害给农业带来的损失相对较大,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因此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发展农业保险是保障农民利益,弥补农民因自然灾害而带来损失的最佳办法,然而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较为缓慢,农民得到的赔付相对较少,以2008年初发生的冰冻灾害为例,这次灾害给国民经济造成了1516.5亿元的巨额损失,保险业的赔付仅占总损失的1.1%左右,①没有起到保障农业生产的目的,而在农业保险发展诸多问题中,完善农业再保险制度无疑是重中之重。

一、农业再保险制度概述及模式研究

(一)农业再保险的内涵

再保险是保险的一种探索和创新形式。所谓再保险是指保险人为了进行风险控制,在已有保险合同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再保险合同将其所承保的部分风险转嫁给其他保险人承担的行为。再保险设立的初衷是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实现风险分担。投保人与保险人签订的保险合同是保险人与再保险人签订再保险合同的基础,保险人通过支付部分保险金的形式来进一步分散保险人的风险责任,以更好的维护投保人的利益。再保险是对原保险的进一步延续,因此国际上通常把再保险称为“保险的保险”。农业再保险是再保险具体到农业领域实施的一种保险形式,农业再保险简言之就是对农业保险人所承担的风险的保险,是指农业保险人将其所承保的农业保险业务的一部分责任金额,按照农业再保险合同规定,转让给其他保险人承担,以减轻保险人自身直接农业保险业务风险的方式。②农业分保险人仅按照农业再保险合同规定,按照收取的保险金的比例对保险人在原保单下的赔付给予补偿,超出了再保险合同约定范围的损失,再保险人不承担任何的保险责任,这是农业保险人进行风险控制的一种主要方式。

农业再保险是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对传统农业保险的一种突破和创新。它不仅可以有效地分散和分摊农业保险公司风险,而且可以进一步保障农业投保人的利益以及增强农业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二)国外农业再保险制度的研究

欧美日等农业发达国家健全的农业再保险法律制度为各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另外欧美国家农业保险起步较早,历经上百年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因此,我国有必要借鉴它们的成功经验,健全我国的农业再保险制度,以推动我国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1.美国农业再保险制度———

《标准再保险协议》美国于1947年制定、1980年实施的《标准再保险协议》,是美国农业再保险制度的集中体现。在《标准再保险协议》之下,美国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可以为私营农业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但提供再保险的保单必须是经过批准的,当然也可以采取书面通知的方式来拒绝其再分出保单的再保险,只有通过美国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许可的代理人和中介机构才能作为出售农业再保险保单唯一合法机构,比例再保险和非比例再保险是其提供保险的主要方式。除此之外,保险人只要在经营计划中进行说明,他们对未分保部分也可向商业性保险公司分保。③农业保险公司在向美国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分保时,必须同时提交农业保险经营计划,对其将要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区域范围及主要保险产品品种和服务进行详细说明,经营计划得到美国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批准之后,保险公司必须按照经营计划的内容向生产者提供保险产品。另外农业保险公司有义务按照美国联邦农业保险公司的指令出售联邦农业保险产品和服务,《标准再保险协议》还对保险的流程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内容相当完备。

2.日本农业再保险制度———

三重风险保障机制日本在1947年出台了《农业灾害补偿法》,作为调整农业保险的法律制度,规定了“一层的直接承保、两层的再保险”的三重风险保障机制,在《农业灾害补偿法》中规定:日本的农业保险组织形式采取“三级”制,即以市町村的农业共济组合为本

■181··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李洁明-课后选择判断题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李洁明-课后选择判断题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有三种含义,其基础是()。 (1)统计学(2)统计活动(3)统计方法(4)统计资料 2.一个统计总体()。 (1)只能有一个标志(2)只能有一个指标(3)可以有多个标志(4)可以有多个指标3.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 (1)一包谷物的重量(2)一个轴承的直径(3)在过去一个月中平均每个销售代表接触的期望客户数(4)一个地区接受失业补助的人数 4.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1)指标(2)标志(3)变量(4)标志值 5.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1)员工年龄(2)员工性别(3)员工体重(4)员工工资 6.现要了解某机床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该企业的产量和利润是() (1)连续变量(2)离散变量(3)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4)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7.劳动生产率是() (1)动态指标(2)质量指标(3)流量指标(4)强度指标 8.统计规律性主要是通过运用()方法经整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1)统计分组法(2)大量观察法(3)综合指标法(4)统计推断法 9.()是统计的基础功能。 (1)管理功能(2)咨询功能(3)信息功能(4)监督功能 10.()是统计的根本准则,是统计的生命线。 (1)真实性(2)及时性(3)总体性(4)连续性 11.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

(1)差异性(2)综合性(3)社会性(4)同质性 12.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是()。 (1)威廉·配第(2)阿亨瓦尔(3)凯特勒(4)恩格尔 13.统计研究的数量必须是()。 (1)抽象的量(2)具体的量(3)连续不断的量(4)可直接相加的量 14.最早使用统计学这一学术用语的是() (1)政治算术学派(2)社会统计学派(3)国势学派(4)数理统计学派 15.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1)指标和标志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变换 (2)指标和标志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3)指标和标志之间不存在关系 (4)指标和标志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二、判断题 1.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现象总体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所以它不关心、也不考虑个别现象的数量特征。(×) 2.三个学生的成绩不同,因此存在三个变量。(×) 3.统计数字的具体性是统计学区别于数学的根本标志。(×) 4.统计指标体系是许多指标集合的总称。(√) 5.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6.变量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 7.社会经济统计是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和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8.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的(×) 9.综合为统计指标的前提是总体的同质性。(√) 10.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11.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全部员工的工资水平,都可以称为统计指标。(×)

保险法试题及答案

保险法试题及答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保险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关于保险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保险就是要消灭危险 B.保险就是保证不发生危险 C.保险就是保证发生危险 D.保险就是要分散危险带来的损失 2."保险是一种损失补偿合同,是当事人的一方收受商定的金额,对于对方所遭受的损失或发生的危险予以补偿的合同。"这种说法属( ) A.损失说 B.非损失说 C.财产共同准备说 D.二元说 3.关于保险与保证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证关系中,债务人不履行义务时,保证人才负有代替债务人履行债务的义务;保险关系中,有过错的第三者不履行赔偿义务时,保险人才负履行义务 B.保险与保证一样,都是从属于主契约的从契约

C.保险与保证一样,保险人或保证人代偿债务后,在所有情况下都享有求偿权 D.保证关系中,保证人代偿债务是为他人履行义务;而保险人依约赔偿损失或给付保险金,是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4.在保险合同中,投保人交付保险费,买到的只是一个将来可能获得补偿的机会,这说明保险合同具有( ) A.附合性 B.议商性 C.要式性 D.射幸性 5.给付性保险合同和补偿性保险合同的区别在于( ) A.给付性保险合同都是有偿的,补偿性保险合同有一些是无偿的 B.给付性保险合同都是强制的,补偿性保险合同都是自愿的 C.给付性保险合同只存在于人身保险中,补偿性保险合同只存在于财产保险中 D.给付性保险合同不以补偿为目的,而补偿性保险合同则以补偿被保险人的实际损失为目的 6.中国第一部带有保险内容的法律是( ) A.《钦定大清商律》 B.《保险业章程草案》 C.《大清商律草案》 D.《海商法草案》 7.关于保险的损失补偿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险人在其责任范围内,只对被保险人所遭受的实际损失进行赔偿

会计法律制度

会计法律制度 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基本要求】 1.了解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2.熟悉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3.熟悉会计档案管理 4.熟悉内部控制制度 5.熟悉会计机构的设置 6.掌握会计核算的要求 7.掌握会计工作交接的要求 8.掌握会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考试内容】 第一节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与构成 一、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

会计法律制度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用以调整会计关系的各种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会计关系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过程中以及国家在管理会计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 二、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我国会计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部门规章和地方性会计法规。 (一)会计法律 会计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 (二)会计行政法规 会计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制定并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发布,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三)会计部门规章 会计部门规章是指国家主管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即财政部以及其他相关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的、调整会计工作中某些方面内容的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包括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会计监督制度、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管理制度及会计工作管理制度等。

(四)地方性会计法规 地方性会计法规是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务委员会在同宪法、会计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不相抵触的前提下,根据本地区情况制定发布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第二节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一、会计工作的行政管理 (一)会计工作行政管理体制 我国会计工作行政管理体制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 (二)会计工作行政管理的内容 会计工作的行政管理主要包括:(1)制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2)会计市场管理;(3)会计专业人才评价;(4)会计监督检查。 二、会计工作的自律管理 (一)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

管理学选择题、判断题习题答案(DOC)学习资料

第一章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 C 3. D 4. B 5. D 二、多项选择题 1.A B C D 2. A C DE 3. BC E 4. A C D E 5. B C D 三、判断题 1.√ 2. × 3. √ 4. × 5.× 第二章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 A 3. D 4. D 5. D 二、多项选择题 1.A B C D 2. A B C 3. A E 4. A D E 5. A B D 三、判断题 1.√ 2. × 3. × 4. √ 5.√ 第三章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A 4.C 5.D 二、多项选择题 1. ACD 2.ABD 3.BCD 4.ABCD 5.AB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第四章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 A 3. C 4. C 5. A 二、多项选择题 1.A B C DE 2. A B C DE 3. A BD 4. C E 5. A B C 三、判断题 1.√ 2. × 3. √ 4. × 5.× 第五章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B 4.B 5.D 6.A 二、多项选择题 1. 组织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方面:ACD A. 组织目标 B. 组织部门 C. 组织结构 D. 组织成员 E. 组织管理 2. 组织设计工作包括以下()具体的任务CD A.人力资源 B.薪酬设计 C.职务分析与设计 D.部门划分和层次设计 E.结构形成 3. 组织设计的原则有()ABCE A. 目标统一原则 B. 分工协作原则 C. 权责一致原则 D. 统一指挥原则 E. 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4.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反比关系决定了两种基本的()管理组织结构形态。CD A. 梯形 B. 方形 C. 扁平 D. 锥形 E. 圆形 5. 划分部门的方法有()ABCDE A. 职能部门化 B. 工艺部门化 C. 产品部门化 D. 区域部门化 E. 顾客部门化 三、判断题 1. 因事设职是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它与因人设职是不相容的。(×) 2. 组织层次过多,不利于组织内部的沟通。(√) 3. 组织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组合成的人群集合体。(×) 4. 高耸型组织结构是管理层次少管理幅度大的结构。(×)

社会保险法试题答案

《社会保险法》知识竞赛试题 (本试卷共100题,分单选题30题,多选题30题,判断题40题,每题1分,共100分) 一、单选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您将试题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卡上。) 1.《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由_ B_ 第十七次会议于2010年10月 28日通过。 A. 中共中央政治局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国务院常务会议 2. 《社会保险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是一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根据____A____制定《社会保险法》。 A. 《宪法》 B. 《劳动法》 C. 《劳动合同法》 D. 《就业促进法》 3. 《社会保险法》颁布实施,使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发展全面进入_____轨道。 A. 现代化 B. 法制化 C. 标准化 D. 国际化 4. 《社会保险法》的立法宗旨是规范社会保险关系,维护公民________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A. 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 B. 充分就业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 C. 拥有较好的生活水平和无后顾之忧的 D. 及时获得社会救助和优厚福利的 5. 我国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________水平相适应。 A. 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 B. 市场化和国际化 C. 经济社会发展 D. 现代化和公民收入 6. 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________负责全国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 A. 审计署 B. 民政 C. 财政部 D. 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 7. 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________以上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A. 10年 B. 15年 C. 20年 D. 30年 8. 按照《社会保险法》规定,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基本

旅游政策与法规教学大纲

《旅游政策法规》教学大纲 所属学院: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学分: 先修课程:导游业务、旅游学概论等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旅游政策法规》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属于专业主干课程,是导游资格证考试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旅游行业的基本政策与法规知识,并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旅游政策与法规知识解决实际从事旅游行业工作的中所遇到的业务问题。 (二)课程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 按照“以岗位能力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创新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实现综合素质高,职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建设目标,并结合我国及本地区旅游行业岗位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本课程采取以能力培养和证书考试为中心来构建课程内容。课程围绕导游人员的职业特点和知识要求,立足导游人员职业能力的培养,理论与操作实例紧密结合。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理解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熟悉我国旅游立法、旅游法律关系、旅游合同法律制度;熟悉和掌握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民族区域自治法》;掌握旅行社管理法律法规制度、导游人员管理法律法规制度、旅游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制度、旅游保险法律法规制度、旅游出入境法律法规制度、旅游交通运输法律制度、旅游食宿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制度、旅游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制度、保护旅游消费者权益法律制度、旅游投诉管理法规制度等法律法规知识,为参加导游资格证考试打下良好政策法规基础,同时提升学生在今后从事旅游事业时的知识积淀和解决问题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地方旅游事业。 (二)分目标 1、知识水平: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政策和基本理论知识;能够掌握旅游业所涉及的基本法律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运用法律法规知识解决旅游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所给案

保险法练习题及答案

新《保险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说明:本套试题共40题。其中单选20题,每题2分;多选20题,每题3分,漏选、多选、错选皆不得分;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保险业和银行业、证券业、信托业实行经营,实行管理(C) A.分业;混业 B. 混业;分业 C. 分业;分业 D. 混业;混业 2、人身保险的投保人在时应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财产保险的投保人在 时应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D) A.保险合同订立;保险合同订立 B.保险事故发生;保险事故发生 C.保险事故发生;保险合同订立 D.保险合同订立;保险事故发生 3、保险合同成立后,除《保险法》另有规定或者保险合同另有约定外,何人不得解除合同(A) A.保险人 B. 投保人 C. 被保险人 D. 受益人 4、保险人收到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后,除合同另有约定外,对于情形复杂的应在日内作出核定;在做出核定后,对不属于保险责任的情形,应在做出核定之日起日内向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发出拒绝赔偿或者拒绝给付保险金通知书,并说明理由(D) A.三十;五 B. 二十;三 C. 二十;五 D. 三十;三 5、投保人为其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投保人身保险,不能指定以下何人为受益人(B) A.被保险人 B. 被保险人所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C. 被保险人的配偶 D. 被保险人的子女 6、对于投保人解除人身保险合同的,保险人应自收到解除合同通知之日起日内怎样做才符合《保险法》的相关规定(C) A.三十;按照合同约定在扣除手续费后退还手续费 B.二十;按照合同约定在扣除手续费后退还手续费 C.三十;按照合同约定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 D.二十;按照合同约定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 7、在财产保险中,在合同有效期内保险标的的危险显着增加时,保险人可以按照合同约定解除合同,下列保险人哪种做法符合《保险法》的规定(C) A.将收取的保险费扣除手续费后退还给投保人 B.将自保险责任开始之日起至合同解除之日止的保险费退还投保人

我国实体法律制度

我国实体法律制度 实体法(宪法行政法经济法民法)概念: 一.我国法律制度 (一)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1 合法性2 合理性3 程序正当性 (二)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 1.行政主体(国家机关或政府) 由公务员具体实施;公务员不是行政主体,只是以其名义行动 2.行政相对人(公民法人其他组织) (三)行政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行政主体制定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1.行政处罚(声誉罚财产罚能力罚人身自由罚) 2.治安管理处罚:九类 3.行政许可由行政相对人申请 4.行政征收必须依法 5.行政检查 (四)行政救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行政补偿) (五)我国的几项行政管理法律规定 二.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 (一)民法的基本原则(1.地位平等 2.自愿3.公平 4.诚实信用5.保护合法权益6.禁止权力滥用) (二)民事主体 自然人1.民事权利能力2.民事行为能力

法人:由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四个要件:1.依法成立2.必要财产3.有自己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三)民事法律行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法行为) 民事行为称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条件:1.行为人有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真实 3.不违法法律,行政法规和社会公共利益 (四)民事权利 财产权:物权债权(合同侵权行为不当得利无因管理) 知识产权(著作专利商标) 继承权 非财产权:人格权身份权 (五)民事责任 三大归责原则:1.过错责任原则2.无过错责任原则3.公平责任原则 民事责任分为: 1.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法律责任(1)继续全面履行(2)支付违约金(3)赔偿损失 2.侵权民事责任侵害(1)财产所有权(2)知识产权(3)人身权的民事责任 3.构成的要件:(1)违法性(2)造成损害事实(3)违法性和造成损害事实有逻辑关系(4)行为人主观上要有过错 4.承担民事责任的十种方式: 免责的条件(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不可抗力)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李洁明-课后选择判断题习题及答案

)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李洁明-课后选择判断题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有三种含义,其基础是()。 (1)统计学(2)统计活动(3)统计方法(4)统计资料 2.一个统计总体()。 (1)只能有一个标志(2)只能有一个指标(3)可以有多个标志(4)可以有多个指标3.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 (1)一包谷物的重量(2)一个轴承的直径(3)在过去一个月中平均每个销售代表接触的期望客户数(4)一个地区接受失业补助的人数 < 4.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1)指标(2)标志(3)变量(4)标志值 5.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1)员工年龄(2)员工性别(3)员工体重(4)员工工资 6.现要了解某机床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该企业的产量和利润是() (1)连续变量(2)离散变量(3)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4)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7.劳动生产率是() | (1)动态指标(2)质量指标(3)流量指标(4)强度指标 8.统计规律性主要是通过运用()方法经整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1)统计分组法(2)大量观察法(3)综合指标法(4)统计推断法 9.()是统计的基础功能。 (1)管理功能(2)咨询功能(3)信息功能(4)监督功能 10.()是统计的根本准则,是统计的生命线。 (1)真实性(2)及时性(3)总体性(4)连续性 11.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 《 (1)差异性(2)综合性(3)社会性(4)同质性 12.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是()。 (1)威廉·配第(2)阿亨瓦尔(3)凯特勒(4)恩格尔 13.统计研究的数量必须是()。 (1)抽象的量(2)具体的量(3)连续不断的量(4)可直接相加的量14.最早使用统计学这一学术用语的是() (1)政治算术学派(2)社会统计学派(3)国势学派(4)数理统计学派

再保险业务的核算

第五章再保险业务的核算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再保险的种类和作用,掌握分出业务核算、分入业务核算的方法以及分保帐单的编制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出业务核算以及分入业务核算的核算方法。 第一节再保险业务核算概述 一、再保险的基本概念 1.再保险:又称分保,是指保险人将其所承保的风险责任的一部分或全部向一个或多个保险人再进行投保的行为。 2.原保险人:在再保险业务中,习惯上把分出自己承保业务的保险人称作原保险人,或称分出人。 3.再保险人:接受分保业务的保险人称作再保险人、分入人、分保接受人。 4.转分保:再保险人又将接受的分保业务再分给其他保险公司,这种做法称为转分保。 二、再保险的作用 1.分散风险,均衡业务质量 2.控制责任,稳定业务经营 3.扩大承保能力,增加业务量 4.降低营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5.简化投保手续,保障投保人的权益 三、再保险的特征 再保险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再保险是保险公司之间的一种业务经营活动 (二)再保险合同是独立合同 (三)再保险合同是双务合同 (四)再保险合同是补偿性合同 四、再保险的种类 (一)比例再保险:即分保分出人与分保接受人签订分保合同,以保险金额的一定比例承担保险责任的一种再保险。比例分保又可分为成数分保和溢额分保: 1.成数分保:它是一种最简单的分保方式。分保分出人以保险金额为基础,对每一危险单位按固定比例即一定成数作为自留额,将其余的一定成数转让给分保接受人,保险费和

保险赔款按同一比例分摊。这种分保方式实际上具有合伙经营的性质。 2.溢额分保:它是指分出公司以保险金额为基础,规定每一危险单位的一定额度作为自留额,并将超过自留额的部分即溢额,分给分入公司。 溢额再保险是按自留额与分保额对总保险金额的比例分配保险费和分摊赔款的。 例:分出公司自留额是40万元,保险金额200万元,保险费10万元,赔款120万元,以只签订五线的第一溢额再保险合同为例,则: 分出公司自留保费=自 留额 保险金额 ×保险费=40 200×10=2(万元) 分出公司自负赔款=自 留额 保险金额 ×保险赔款=40 200×120=24(万元) 分入公司分入保费=分 保额 保险金额 ×保险费=160 200×10=8(万元) 分入公司应付赔款=分 保额 保险金额×保险赔款=160 200×120=96(万元) (二)非比例再保险(又称超额损失分保):它是以赔款为基础计算分保责任限额的再保险。非比例再保险又可分为超额赔款再保险和超额赔付率再保险。 1.超额赔款再保险:这是由分保分出人与分保接受人签订协议,对每一危险单位损失或者一次巨灾事故的累积责任损失,规定一个自赔额,自赔额以上至一定限度由分保接受人负责。前者叫做险位超赔分保,后者叫事故超赔分保。 2.超额赔付率分保:这是以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的积累责任赔付率为基础计算责任限额,即当实际赔付率超过约定的赔付率时,超过部分由分入公司负责一定限额。 五、再保险的安排方式 (一)临时再保险合同:临时再保险合同是对于业务的分出和分入,分出公司和分入公司均无义务的约束,可自由选择。 (二)固定再保险合同:也称合同再保险,是分出公司和分入公司对于所规定范围内的业务有义务约束,双方都无权选择。它是因临时再保险不能满足分出公司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再保险安排方式。也称为强制再保险合同。 (三)预约再保险合同:预约再保险合同是分出公司对合同规定的业务是否分出,可自由安排,无义务约束,而分入公司对合同规定的业务必须接受,无权选择。它是在临时再保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再保险安排方式。 预约再保险合同与固定再保险合同一样,都是长期合同,事先不规定合同终止日期,但合同双方当事人都有终止合同的权利。 六、再保险核算的内容及特点 (一) 再保险核算的内容

教案 税收法律制度

学习情境三税收法律制度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税收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2.掌握我国主要税种; 3.熟悉税收的法定程序。 二、课时分配 12课时 三、教学重点 税收;税法;我国税种的基本法律制度;税务登记;发票的开具与管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 四、教学难点 主要税种;税务登记;发票的开具与管理;税款征收 五、教学手段 课件演示、视频课件 六、教学内容 单元一税收概述 税收的概念和特征: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 税收的作用: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和工具;税收是国家调控经 济运行的重要手段;税收具有维护国家政权的作用;税收是国际经济交往中维护国家利益的可靠保证。

税收的分类:按征税对象分类;按税收的计税根据分类;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按是否有单独的征税对象、独立征收分类;按税收的管理和使用权限分类 单元二税法概述 税法的概念 税收与税法的关系 税法的分类:按税法的功能作用不同分类;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不同分类;按税法法律级次不同分类 税法的构成要素:征税人、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税收减免和法律责任 单元三主要税种 增值税:增值税的概念与分类;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与税率;增值税的其他规定;增值税征收管理 消费税:消费税的计税方法;消费税的纳税人;消费税的税目与税率;消费税的征收管理 企业所得税:概念;征税对象;税率;计算;征收管理 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应税项目;税率;征收管理 单元四税务管理 税务登记:税务登记的概念;税务登记范围;税务登记种类 发票管理:发票的概念;发票的种类;发票的开具要求

13485内审员选择判断练习题答案

练习二选择题 说明:以下各题中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最合适的,请将答案代号写在横线上. 1.<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的标准代号是___B____ A. GB/T 19002 YY/T 0288 B.YY/T0287 ISO13485 C. GB/T 19000 ISO 9000 D.GB/T19011 ISO 19011 2.下列哪个标准不能用作审核准则?___D____ A.YY/T 0287 B.GB/T 190001 C.ISO/13485 D .GB/T 190004 3.以下哪个标准不是ISO 9000:2000族的核心标准?___C___ A. ISO 90001 B. ISO 9004 C. ISO 10012 D . ISO 19011 4.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称之为_B___ A.程序 B. 过程 C.体系 D.审核 5.培训机构提供的产品是_C____ A.硬件 B.软件 C.服务 D.流程性材料 6.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的活动是_B___ A.质量策划 B.质量控制 C.质量保证 D.质量改进 7.以下哪些不属于八则质量管理原则?____C__ A.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B.过程方法 C.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D.领导作用 8.ISO 13485 标准中7.3”设计和开发”指的是__A____ A.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B.过程的设计和开发 C.工艺的设计和开发 D.市场的设计和开发 9.对与产品有关的要求进行评审应在__A______进行. A.作出提供产品的承诺之前 B. 签订合同之后 C. 将产品交付顾客之前 D.提交标书之后 10.规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称之为__C____ A.质量方针 B.质量目标 C.质量手册 D.质量计划 11.对与产品有关的要求进行评审(7.2.2)的主要目的是确保__C______ A.顾客有交付货款的能力 B.合同产品是否符合注册产品标准 C.组织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 D.成交价格有利可图 12.下列哪项措施不属于纠正措施范围?___B____ A.确定不合格原因 B.返工 C.采取措施确保此类不合格不再发生 D.评价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保险法测试题(含答案)

保险法测试及答案 1. 为了规范保险活动,保护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保险业的监督管理,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法。(√)1 2. 保险法规定保险是一种互助行为。(×)2 3. 从事保险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遵循自愿原则(×)4 4. 保险活动被保险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5 5.保险业和银行业,证券业,信托业实行混业经营,分业管理(×)8 6.保险合同是被保险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10 7.投保人是指与保险人订立合同,并按照保险合同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10 8.保险人是指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保险合同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10 9.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12 10.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按照约定交付保险费;保险人按照约定时间开始承担保险责任(√)14 11.投保人因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对保险事故的发生有严重影响的,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应当退还保险费(×)16 应为“重大过失” 12.保险合同中规定有关于保险人责任免除条款的,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在投保单,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对该条款的内容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确说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17 13.(×)18 应加入“人身” 14.保险金额就是保险公司赔偿的保险金。(×)18 15.变更保险合同的,应当由保险人在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批注或者附贴批单,或者由投保人和保险人订立变更的书面协议。(√)20 16. 变更保险合同的,应当由保险人在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批注或者附贴批单,或者由投保人和保险人订立变更的书面协议或者口头协议。(×)20 17. 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按照合同的约定,认为有关的证明和资料不完整的,应当及时通知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补充提供。(×)22 应为“及时一次性通知” 18. 保险人收到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后,应当及时作出核定;情形复杂的,应当在十日内作出核定,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并将核定结果通知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属于保险责任的,在与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达成有关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额的协议后三十日内,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义务.保险合同对保险金额及赔偿或者给付期限约定的,保险人应当依照保险合同约定,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义务(×)23 依次为“三十日”、“保险金”、“十日” 19.除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保险人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义务,也不得限制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取得保险金的权利(×)23 20. 保险人依照规定对赔偿请求作出核定后,对不属于保险责任的,应当在三十日内向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发出拒绝赔偿或者拒绝给付保险金的通知书,并说明理由(×)24 为“三日” 21. 保险人自收到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和有关证明、资料之日起三十日内,对其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数额不能确定的,应当根据已有的证明和资料可以确定的数额先予支付;保险人最终确定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数额后,应当支付相应的差额(×)25 为“六十日” 22.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五年,自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26 改成“人寿保险” 23. 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以伪造、变造的有关证明、资料或者其他证据,编造虚假的事故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程度的,保险人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27 24. 保险人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以分保形式全部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为再保险。(×)28 为“部分” 25.应再保险分出人的要求,再保险接受人应当将其自负责任及原保险的有关情况书面告知再保险分出人。(×)28。 26. 采用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订立的保险合同,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合同条款有争议的,应当按照惯例理解予以解释。对合同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应当作出有利于被保险人和

第7章再保险

第7章再保险 本章主要内容 .再保险概述 .再保险的合同形式 .再保险的业务方式 .我国法律规定 一、再保险概述 (一)再保险的概念 再保险又叫分保,它是保险人将自己承保的风险责任一部分或全部向其他保险人再进行投保的行为。 .再保险就是对保险人的保险。 ..原保险人、分出人 ↓ ..再保险人、分入人、分保接受人 .分出公司:付出分保费,摊回分保赔款,收取分保手续费(分保佣金); .分入公司:收取分保费,摊付分保赔款,付出分保手续费(分保佣金)。 .经营再保险的公司有兼营再保险公司、专营再保险公司等。 .危险单位 保险标的发生一次危险事故可能涉及的最大损失范围 .自留额又称自留责任,是指对于每一危险单位或一系列危险单位的责任或损失,分出公司根据其本身的财力确定的所能承担的限额。 .分保额,又称分保接受额或分保责任额,是指分保接受人所能承担的分保责任的最高限额。 (二)再保险的作用 1、分散风险 2、限制责任 3、扩大承保能力 4、形成巨额联合保险基金 (三)再保险与原保险的关系 ●原保险与再保险有联系,但再保险是一项独立的保险业务。 ●再保险合同只对原保险人和再保险人具有约束力,而与原保险业务中的被保险人无关。即, ?被保险人无权向再保险人索赔,再保险人也无权向 投保人收取保费; ?原保险人不能因再保险人未履行分保责任而对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不履行赔偿义务。 二、再保险的合同形式 (一)临时再保险合同 1、含义 ●又称临时分保,分出公司和分入公司临时商定是否分保及分保条件等。 2、优点

●具有灵活性,选择余地大 3、缺点 ●只有全部临分业务安排完毕后,原保险人才可能对保户承保,有可能失去机会; ●必须逐笔安排业务,手续繁杂,容易增加费用。 (二)固定再保险合同 1、含义 ●又称合同分保,用事先签定合同的方式来使分出公司和分入公司自动履行再保险合同的 权利和义务。 2、优点 ●不必逐笔安排,节省费用 3、缺点 ●缺乏灵活性 (三)预约再保险合同 1.含义 ●介于临时分保与合同分保之间的一种再保险。 ●通常做法是: ?对于分出公司来说,在合同订明的业务种类与范围中的各项业务是否分出、分出多少可以自由决定;?对于分入公司来说,对分出公司分出的业务只有接受的义务,不能拒绝。 三、再保险的业务方式 (一)比例分保 1、含义 ●是原保险人与再保险人以保险金额为基础,计算分出公司自留额及接受公司分保额的分保方式。 ●主要包括: 数分保 额分保 2、成数分保 ●分出公司以保险金额为基础,将每一风险单位划出一个固定比例即一定成数作为自留额,然后把其余的一定成数转让给分保接受人。 ●保险费和保险赔款按同一比例分摊。 ●成数分保的特点: ?手续简便,节省人力、物力 ?合同双方的利益一致 ?缺乏弹性 ?不能均衡风险责任 成数分保示例 ●假设一成数再保险合同,每一危险单位的最高限额规定为500万元,自留部分为45%,分出部分为55%(即55%的成数再保险合同)。 保险金额自留45%分出55%其他 80万36万44万0 200万90万110万0 500万225万275万0 600万225万275万100万

选择题及判断题答案

选择题及判断题答案 课程名:机械设计基础题型单项选择题、判断题 考核点:机械设计基础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 一、单项选择题:(从给出的A、B、C、D中选一个答案) 1.B 2.B 3.C 4.B 5.C 6.B 7.A 8.A 9.A10.A 11.B12.C13.D14.A15.B16.D17.A18.B19.D20.D 21.A22.D23.A24.B25.C26.D27.C28.A29.B30.B 31.D32.C33.A34.B35.D36.D37.A38.C39.C40.A 41.B42.D43.C44.B45.D46.B47.C48.C49.B50.D 51.B52.B53.B54.D55.D56.B57.B58.A59.D60.D 61.A62.D63.C64.A65.D66.D67.D68.A69.B70.A 71.B72.C73.C74.B75.B76.B77.C78.D79.A80.D 81.D82.D83.B84.B85.C86C87.B88.A89.B90.B 91.B92.A93.D94.A95.A96.C97.C98.B99.B100.A 101.D102.A103.C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 ( √)1.双曲柄机构的运动副全是转动副。 (×)2.转动导杆机构的运动副全是转动副。 (√)3.机构处在死点位置时,会出现从动件运动不确定现象。 (√)4.行程速比系数K>1的连杆机构具有急回特性。 (×)5.连杆机构与高副机构相比,具有易精确地实现复杂的运动规律的优点。(×)6.在设计铰链四杆机构时,应使最小传动角尽可能小一些。 (×)7.曲柄滑块机构可以看成是由正切机构通过用移动副取代转动副演化而成

人事局公共科目学习资料《社会保险法》(题目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学习模拟考试题 一.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2、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3、国家通过免税政策支持社会保险事业。(×) 4、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本企业、本单位承担。(×) 5、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6、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7、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8、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停止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不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9、用人单位应当自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内凭营业执照、登记证书或者单位印章,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10、用人单位拒不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证明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处理。(√) 11、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但无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12、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制度,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有效运行。(√) 13、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

选择题及判断题答案

课程名:机械设计基础题型单项选择题、判断题 考核点:机械设计基础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 一、单项选择题:(从给出的A、B、C、D中选一个答案) 1铰链四杆机构的压力角是指在不计摩擦情况下连杆作用于上的力与该力作用点速度间所夹的锐角。 A.主动件 B,从动件 C.机架 D.连架杆 *2平面四杆机构中,是否存在死点,取决于是否与连杆共线。 A,主动件 B.从动件 C.机架 D.摇杆 *3.以曲柄为原动件的对心曲柄滑块机构的行程速比系数K 。 A大于l . B.小于l, C.等于l D.等于2 4 在设计铰链四杆机构时,应使最小传动角。 A.尽可能小一些 B.尽可能大一些 C.为0°° 5.曲柄滑块机构可以看成是由通过用移动副取代转动副演化而成的。 A.正切机构 B.摆动导杆机构 C.曲柄摇杆机构D双摇杆机构 6.与连杆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缺点是。 A.惯性力难以平衡 B,点、线接触,易磨损 C.设计较为复杂 D.不能实现间歇运动 7.与其他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优点是。 A,可实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 B,便于润滑 C.制造方便,易获得较高的精度 D.从动件的行程可较大 . 8.下述几种运动规律中,既会产生刚性冲击,用于低速场合。 A.等速运动规律 B.简谐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C,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9.对心直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推程压力角超过许用值时,可采用 措施来解决。 A.增大基圆半径B改用滚子推杆C改变凸轮转向 10.我国规定渐开线标准直齿轮在分度圆上的压力角为。 ° B,0°°° 11 渐开线在基圆上的压力角为。 ° B,0°°° 12渐开线标准齿轮是指m、α、h a*、c*均为标准值,且分度圆齿厚齿槽宽的齿轮。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小于且等于 13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要正确啮合,它们的必须相等。 A.直径 B.宽度 C.齿数 D,模数 14 齿数大于42,压力角=20°的正常齿渐开线标准直齿外齿轮,其齿根圆基圆。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小于且等于 15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重合度是实际啮合线段与的比值。 A.齿距 B.基圆齿距 C.齿厚 D.齿槽宽 *16 用标准齿条型刀具加工ha*=1、α=20°的渐开线标准直齿轮时,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为 *17正变位齿轮的分度圆齿厚标准齿轮的分度圆齿厚。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小于且等于 *18负变位齿轮的分度圆齿槽宽标准齿轮的分度圆齿槽宽。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小于且等于 . 19斜齿圆柱齿轮的标准模数和标准压力角在上。 A.端面 B,轴面 C.主平面 D.法面 20渐开线直齿锥齿轮的当量齿数z V其实际齿数z。

《社会保险法》试题(竞赛题)及答案(选择判断).doc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部分含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 A.所有 B.管辖 C.境内 D.成立 2. 国家通过( )支持社会保险事业。 A.财政支出 B.拨款 C.税收优惠政策 D.大力发展政策 3.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 )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A.单位平均工资 B.社会平均工资 C.用工地最低工资 D.本人工资 4. 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 )。 A.合作医疗制度 B.集体医疗制度 C.互助医疗制度 D.救助医疗制度 5.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 ),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 A.本地区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 B.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 C.本地区最低工资 D.本行业的平均工资 6. 用人单位按规定缴纳工伤保险后,职工因工伤发生的费用,下列哪项按照国家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 ): A.劳动能力鉴定费用 B.因工死亡的,其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 C.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D.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7. 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一年不足五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 )。 A.六个月 B.十二个月 C.十四个月 D.十六个月 8. 失业保险金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不得低于( )。 A.本地最低工资的70% B.本地社会平均工资的60% C.本地最低工资 D.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9.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为失业人员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并将失业人员的名单自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 )内告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A.十日 B.十五日 C.二十日 D.三十日 10. 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自( )起计算。 A.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之日 B.档案转移之日 C.办理失业登记之日 D.申请之日 11. 用人单位应当自成立之日起( )内凭营业执照、登记证书或者单位印章,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A.十日 B.十五日 C.三十日 D.四十五日 12.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自收到单位办理社会保险申请之日起( )内予以审核,发给社会保险登记证件。 A.十日 B.十五日 C.三十日 D.四十五日 13.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 )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A.十日 B.十五日 C.三十日 D.四十五日 14. 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用人单位应当按( )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明细情况告知本人。 A.月 B.季度 C.半年 D.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