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焦油脱水技术进展综述
关于煤焦油脱水技术的探讨
关于煤焦油脱水技术的探讨摘要:文章介绍了煤焦油水分对焦油加工工艺、产品质量的影响,并简单对于常用的煤焦油脱水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煤焦油;脱水;技术煤焦油是炼焦工业煤装入焦炉炭化室高温干馏,经干燥、热解析出吸附在煤中的水、二氧化碳和甲烷等,随着煤的温度升高,煤含氧多的分子结构分解为水、二氧化碳等;当煤层温度达到500℃~550℃,则发生煤大分子侧链和基团的断裂,形成大量的初次热解产物,亦称为初焦油;其受炉墙、焦饼中心和炉顶空间的高温作用,在800℃~1000℃的条件下发生深度热分解,生成二次热解产物,或称为高温焦油,其产量约占装炉煤的3%~4%。
1煤焦油脱水的原因煤焦油在蒸馏前必须脱水。
焦油的含水,直接影响着蒸馏的稳定操作和设备使用寿命等,造成蒸馏塔系统压力显著提高、阻力加大,甚至打乱蒸馏操作制度,增加能源消耗;若直接作为产品销售,也会降低产品质量等级,影响企业的企业形象和经济效益。
冶金行业标准(YB/T 5075-1993)规定了煤焦油的质量标准,其水分指标要求不大于4%。
2煤焦油水分的影响2.1煤焦油水分对焦油加工精制的影响含水较高的煤焦油在预处理、蒸馏过程中,会延长脱水时间而增加蒸汽、水等能源消耗及储罐的周转时间,降低设备生产能力。
特别是由于水的存在,形成焦油和水的乳浊液,使焦油加热不均匀。
其中水分会因过热而突然沸腾,引起焦油的喷出,造成事故。
因此,煤焦油加工蒸馏前必须脱水。
焦油所含的水以稀氨水的形式存在,伴随水分带人腐蚀性介质——固定氨盐,当加热到220℃~250℃时,固定铵盐会分解成氨和游离酸,引起设备和管道腐蚀。
此外,煤焦油中的水分是含有氨、氰和酚等很多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污染环境。
2.2煤焦油水分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煤焦油水分对质量指标密度和黏度的影响是明显的,水分越大,密度和黏度就会越小;水分越小,密度和黏度会越大。
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得出煤焦油的水分与密度、黏度的关系曲线(图1、图2)。
煤焦油脱水
煤焦油脱水
meij扭oyou tuoshui 煤焦油脱水(dehydrating of eoal tar)指初步脱除煤燕油所含水分的过程。
是煤焦油蒸馏的准备工作之一。
分离出氨水和焦油渣的煤焦油,尚含水4% 左右。
在煤焦油间歇蒸馏过程中,水分会延长蒸馏时间,降低设备处理能力,增加热量消耗,并使煤焦油产生泡沫而导致窜油事故。
在煤焦油连续蒸馏过程中,水分会增加系统压力,破坏正常工艺操作制度,严重时会引起管道和设备破裂而导致火灾事故.同时,随水分带入的腐蚀性物质,还会腐蚀设备和管道。
因此,煤焦油蒸馏前,必须脱水。
脱水有加热静止脱水法、加压脱水法和机械脱水法三种。
加热静止脱水法是,在贮槽中将煤焦油加热并维持在70~80℃,静止36h以上,水与煤焦油因密度不同而分离。
加热有利于乳化液的分离,但温度过高,对流作用增强,会影响澄清,并引起轻油挥发。
静止脱水可使煤焦油中水分降到2%左右。
加压脱水法是煤焦油在专设的贮槽中,在压力0.49~0.98Mpa、温度130~150℃的条件下静止4h,煤焦油中水分可降到1~2%。
机械脱水法是,用离心机进行煤焦油脱水,煤焦油中水分可脱至1%。
上述三种方法只能脱除煤焦油中乳化状水分,但不能脱除焦油中溶解水和化合水,这部分水分需在煤焦油蒸馏初期的最终脱水阶段脱除。
(冯映相徐瀚初)
......。
煤焦油脱水技术的探讨
法离分心离 2 .2
。 渣油焦的罐储油焦理清工人期定需 且, 低率效水脱, 长间时离分是点缺的法此。 部底 槽储在积沉渣油焦, 出排口水排部上从水离分, 离 分 而 同 不 度 密 对 相 为 因 油 焦 和 水 , h 63 置 静后 ℃ 58 � 08 到热 加 接间 汽蒸用油焦煤。 口水排的 塞旋带和器热加汽蒸有置设别分壁外顶槽和底槽 槽储, 槽储油焦个 4�3 于存储般一油焦水含。 术 技水 脱 的用常最 、 单简 最 业 企工加油焦是这
脱 ; 流回为作顶塔水脱回送泵用油轻的离分, 水排 后 离分 水 油经 , 油轻和水氨 — — — 分组轻出排馏蒸 顶 塔水 脱 , 塔 水 脱入 进 后热 预 热换油品产分馏各 与 过 经 油 焦 煤 : 为理 原 其。 下以% 5 . 0 至水脱油 焦使可, 业企工加中集油焦煤模规大超于用适, 点 特 的耗 降 能 节有 具 , 热 换互 相 的 间之品产与料原
ten.iknc.www//:ptth
.devreser sthgir llA .esuoH gnihsilbuP cinortcelE lanruoJ cimedacA anihC 0102-4991 ©
师程工, 男, )22791 ( 钢红高 : 介简者作
常 正 统 系 响 影 重 严 , ) 1 表 见 ( aP M 1 过超已力压 后泵 , 时上 以% 2 到 达 量水含油焦当。 高升剧急 力压后泵, 高升的量水含油焦着随, 时 ℃ 5 9 3 为均 度 温 口 出油 焦 段二 炉 式管 当 , 明表践实产生 。 用费输运和担负输运路 铁加增会中程过销外在, 境环响影, 移转程过输运 、 产 生 着 随 将 质 物 染 污 , 高 过 水 含 , 水 废 的 质 物害 有毒 有 多很 等 酚 和氰 、 氨 有 含种 一是分水的中油 焦煤 , 外此。 蚀腐道管和备设起引将还, 时 ℃ 05 2 �0 22到热加当, 盐氨定固 — — — 质介性蚀腐入带分 水 随 伴 , 在 存式 形 的 水 氨 稀 以水的含所油焦 。 水脱须必前馏蒸工加油焦煤, 此 因。
浅议煤焦油加工技术现状及深加工的方向
浅议煤焦油加工技术现状及深加工的方向一、煤焦油加工现状我国是焦炭生产大国,焦炭生产量约占世界焦炭产量的36%左右。
焦炭生产产生大量的副产物煤焦油,我国煤焦油年产量约为500~600万t,加工能力约为450万t,在建、扩建、拟建项目能力约为200万t。
目前共有约5O多家企业进行煤焦油加工,其中最为先进的是宝钢集团20世纪从日本引入的煤焦油加工装置,加工规模为26万t/a,产品品种有26种,其次是鞍钢和武钢。
除此以外的大多数煤焦油生产相对分散,且以土炼焦工艺为主,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也污染了环境。
煤焦油是一个组分上万种的复杂混合物,目前已从中分离的单种化合物约500余种,约占煤焦油总量的55%,其中包括苯、甲苯、萘等174种中性组分;酚、甲酚等63种酸性组分和113种碱性组分。
这些组分虽然价值很高,但在煤焦油中的含量很少,占l%以上的品种仅有13种,它们是萘、菲、萤蒽、芴、蒽、芘、苊、咔唑、2-甲基萘、1-甲基萘、氧芴和甲酚。
煤焦油中的很多化合物是塑料、合成橡胶、农药、医药、耐高温材料及国防工业的贵重原料,也有一部分多环烃化合物是石油化工所不能生产和替代的。
但是,目前我国的煤焦油主要用来加工生产轻油、酚油、萘油及改质沥青等,再经深加工后制取苯、酚、萘、蒽等化工原料,虽然产品数量较多,但是相对于煤焦油中的500多种化合物来讲,还是少得很。
业内人士介绍,国内外煤焦油加工工艺大同小异,煤焦油加工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提高产品质量等级、增加产品品种、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近几年,我国煤焦油加工业迅速发展,煤焦油下游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人们越来越重视煤焦油加工的技术进展状况及发展方向。
二、煤焦油加工工艺流程、技术路线1、焦油蒸馏技术。
国内多采用常压一塔式,切取两混或三混馏分的蒸馏工艺。
采用连续脱水、脱轻油,塔顶采出酚油,塔底为软化点为65℃的软沥青;馏分塔塔顶的油汽采用空气冷凝冷却器,可节能约15%~50%、焦油与软沥青换热;减压抽出的尾气与分离酚水均送往管式炉焚烧;馏分塔材质选用抗腐蚀低碳合金钢。
煤焦油加工技术进展和发展对策
煤焦油加工技术进展和发展对策煤焦油加工技术进展和发展对策煤焦油加工技术进展和发展对策摘要:阐述了国内以及国外煤焦油加工的现状,充分分析了我国煤焦油加工业一直都有的一些弊端,进而对我国煤焦油工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切合实际的建议,希望能对我们国家煤焦油加工行业的向前发展发挥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煤焦油加工技术进展对策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资源分布特别不均匀,我们都知道我国的煤含量相当丰富但是天然气石油却相当稀缺,因此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对煤焦油的加工和利用。
煤炭在热解的过程之中所得到的液体副产品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煤焦油,根据热解过程和温度等的不同,煤焦油从总体上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低温焦油( 450至650 ℃ )、中温焦油 ( 650至900 ℃ ) 和高温焦油( 900至1000℃ )。
中国的产煤量非常之大,因此也拥有着相当多的煤焦油资源,但是其中多数煤焦油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而是作为燃料直接燃烧的。
因此怎样更加精细的来加工煤焦油从而获得具有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十分重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一、国内外煤焦油加工现状国外煤焦油加工具有工艺技术先进、加工企业规模大、较细的馏分分割、种类繁多、较高的产品纯度以及自动化程等优势。
煤焦油主要是以集中加工为主,同时还以煤焦油加工产品为原料合成新精细化学产品,这些产品不仅等级高附加值也很高。
此外,煤焦油蒸馏工艺技术可以按产品的品种进行选择,自动控制、节能与环保等方面技术水平高。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从苏联引进了焦油加工装置,形成了5 万t / a 和10 万 t / a 年焦油系列,至今还在发挥作用。
20 世纪60至70 年代,鞍山焦耐院自行设计开发了焦油加工系列,并自行开发了圆筒管式炉、焦油切取混合馏份和连续工业萘蒸馏技术。
但从20 世纪的后30 年中,除宝钢引进日本焦油加工技术外,我国焦油加工技术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没什么大的进展。
到2010 年,我国煤焦油市场总产能约为 1665.9 万 t,较 2009 年国内焦油产能增长42 万 t 左右,其中2010 年新增产能约为145.4 万 t,淘汰产能为103.5 万 t,而根据焦化厂开工情况( 实际产量 = 产能× 开工率) ,2010 年全国煤焦油实际产量约为 1 366.9 万t。
煤焦油深加工现状、新技术和发展方向
煤焦油深加工现状、新技术和发展方向煤焦油行业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行业,尽管近30年来受到石油化工行业的激烈竞争,煤焦油行业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尤其近几年来随着新材料和钢铁行业的发展,煤焦油资源的高效利用再度引起人们的重视。
我国是焦炭生产大国,约占世界的36%左右。
焦炭的生产产生大量的副产物——煤焦油,我国煤焦油年产量约为500—600万t,加工能力约为450万t,在建、扩建、拟建项目能力约为200万t。
目前共有约5O多家企业进行煤焦油加工,其中最为先进的是宝钢集团上世纪从日本引入的煤焦油加工装置,加工规模为26万t/a,产品品种有26种,其次是鞍钢、武钢和本钢J。
除此以外的其他大多数的煤焦油生产相对分散,且以土炼焦工艺为主,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也污染了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提高,煤焦油的深加工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从目前煤焦油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国内的煤焦化行业正处在一次重要的整合变革时期,未来的煤焦油工业正向集中化、精细分离、深加工、新材料合成方向发展。
1我国煤焦油产量煤焦油是以芳香烃为主的有机混合物,含有1万多种化合物,可提取的约200种,目前,有利用价值且提取经济合理的约50种,其深加工所获得的轻油、酚、萘、洗油、蒽、咔唑、吲哚、沥青等系列产品是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农药、染料、医药、涂料、助剂及精细化工产品的基础原料,也是冶金、合成、建设、纺织、造纸、交通等行业的基本原料,许多产品是石油化工中得不到的。
因此,煤焦深油加工可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
现代的炼焦生产过程中,从煤气中回收和初级化工产品主要有煤焦油、氨(主要是硫铵)和粗苯3种。
煤焦油的产量,是根据炼焦生产配煤的种类不同而变化,配煤的挥发份越高,焦油回收率越多,焦油产量越大。
2国内外煤焦油加工现状2.1生产规模日本、德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单套焦油蒸馏装置的能力都在10—50万t/a。
从理论上讲,能力越大,规模效益越好。
煤焦油加工技术进展及工业化现状
煤焦油加工技术进展及工业化现状从1993年起,我國焦炭产量连续居世界第一位。
作为煤焦油大国,丰富的煤焦油资源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为煤焦油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一直以来煤焦油的潜在经济价值没有被充分利用,而且落后的生产设备和加工技术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1煤焦油加工的生产规模以及技术1.1生产规模日本、俄罗斯以及法国等一些国家采用的都是单套郊游蒸馏装置,这种装置的能力大概是在10万t/a到50万t/a之间,从相关理论出发,装置的能力越强,那么其规模效益也就会更好。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規模都是一般大小的,总会有小又大,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一些几个:①每个煤焦油加工厂他们各自所拥有的交友资源有多有少;②每个煤焦油加工厂所重点打造的产品是不一样的;③单体装置有的太过庞大,这样就会给运输以及制造都带来了比较大的麻烦,造成投资和产出比不相匹配的结果。
所以,在选择加工装置的时候也要去做好选择,资源不多的时候,选择那种10万t/a以上的就可以了,而如果资源特别多的时候可以选择50万t/a的装置。
根据相关的经验进行总结,对于其规模的确定需要注意的原则有以下几个:①要保证自己所用的资源足够供应原料量;②要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减少对能源的消耗,要注重环保;③需要具有一定的承担各种风险的能力,同时也要适应随时可能会改变方向的市场。
1.2加工技术煤焦油当中所存在的物质非常的多,相关专家曾表示有上万中物质,已经知晓的物质有500多样,能够从中提取或是进行配置的产品大概有200多种。
总结国内外煤焦油加工主要有以下几个模式:①全方位的进行多种品种的加工,对煤焦油加以提纯或者是进行配制,生产出多种等级及规格的产品;②在煤焦油进行加工得到的那些产品的基础上,再进行深加工,这样可以制作出医药、染料等方面的一些产品;③有加工的重点,重点去对那些沥青类的产品去进行加工。
在中国,对于煤焦油进行加工得到的主要是萘、沥青、酚类等产品,每个加工厂无论是在产品的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差不多的,这样就导致了国内煤焦油加工业这方面的效益不突出,跟国外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总结出来有下面几点:①大多数焦油加工厂里面的那些用于加工的装置规模都不大;②企业不具备适应市场的能力;③深加工的技术还有待提高。
煤焦油脱水的改进措施
2.4焦 油槽底 部 焦油 渣 多
可 观 的 经 济 效 益 。
焦油槽 底部焦油渣 多 ,厚度高 达 0.8m以上 ,未及 时清除 ,影 参 考 文 献 :
焦炭 ,相应 的装煤量及 煤气发生 量大幅增加 。 2016年 以 前 ,焦油 水分 一 直 保持 在 4% ~6%之 间(质量 要
求水 分 不大 于 4%),出厂 焦油 不合 格率 在 20%左 右 ,严 重影 响 公 司的经济效益 。
为 改 变这 种现 状 ,我 们认 真 分析 了焦 油水 分 高的 原 因 ,并 实施 了一系列 降低焦油水分 的改进措 施 。
炉 顶 空 间温 度 较 高 ,大部 分 时 段超 过 900%2,焦 油 中游 离
98% 以 上 。
碳 、萘 、沥 青含量槽 ;压力
3改 进 措 施
在 生 产焦 炭 的 过 程 中 ,产 生 的 黑褐 色粘 稠 状液 体 是 煤 焦
加 强 焦炉加 热 制度 管理 ,严格 控 制炉 顶空 间温度 在 800%
冷 器冷 凝冷 却后产 生的含 有大量 的焦 油 、氨水和 焦油渣 的液 体 左右 ,严禁超过 900 ̄C。
混 合 物 自流入 焦 油 氨水澄 清槽 。油水 分离 后 的氨水 经 溢流 槽 流 入 氨水 中间槽 ,焦油 则 由槽下 部 的焦油 液面 调 节器 引 出 ,自 流 到焦 油 中间槽 ,经静 止脱水 后送 往焦 油储槽 。焦油渣 由刮 板 输 送机缓慢 刮至头 部漏嘴排 出 。
煤焦油脱水 的改进措施
闵许 杰 尤 明超 (中 国平 煤神 马集 团平 顶 山朝 川焦 化有 限 公司 ,河 南 平 顶 山 467512)
摘 要:针 对我公 司煤 焦 油水分 波动 大 ,脱 水 困难 ,部分 时 油槽 因故障 停用 ,使 焦油 的库容量 减少 l/3,缩 短 了焦油在 油库
煤焦油加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煤焦油加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煤焦油的概述煤焦油产生于热解焦炭的过程中,主要是由苯、甲苯、二甲苯、苯酚、萘、芴和蒽等组成的褐色油状液体。
煤焦油具有许多重要的用途,如制造化学品、燃料、溶剂和染料等。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煤焦油加工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在各种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煤焦油加工技术的发展煤焦油加工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早期煤焦油加工主要是通过蒸馏来分离其中的各种化学物质,进而进行应用。
随着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煤焦油加工技术逐渐得到了改善和完善。
在20世纪30年代,一种称为氢化技术的新型煤焦油加工技术被发明。
这种技术可以将煤焦油中的芳香烃转化成饱和烃,从而提高其化学稳定性和使用价值。
此后,氢化技术不断得到改良和完善,成为了煤焦油加工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20世纪60年代,煤化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煤化工技术可以将煤炭转化成煤质油和天然气,而煤质油中就包含了大量的煤焦油。
这种新型煤焦油加工技术,不仅可以减少煤焦油的生产成本,还可以大幅度提高煤焦油的质量和使用价值。
到了21世纪,煤焦油加工技术又迎来了新的发展。
现代技术的运用使得煤焦油加工技术更加高效、环保和安全。
同时,煤焦油加工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建材、石化等领域,推动了这些领域的快速发展。
煤焦油加工技术的应用煤焦油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列举几个典型的例子:炼焦用途炼焦是一种重要的冶金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煤焦油是必不可少的原料。
煤焦油中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挥发性有机物主要用于燃料和溶剂。
而煤焦油中的芳香烃和无机物则用于制造焦炭。
石油化工用途煤焦油作为石油化工中的重要原料之一,广泛应用于生产苯、萘、芳香剂、乙烯、丙烯、混合芳烃等大量化学品。
同时,煤焦油中的苯和甲苯又可以通过精制技术得到高纯度的溶剂。
电池用途煤焦油还可以制造电池。
电池的正极一般采用的是锂钴酸或锂镍酸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则可以通过从煤焦油中提取的萘和苯生产。
煤焦油工艺报告
工艺考察报告一. 预处理部分的电脱盐及过滤器的取消由于上海胜帮设计院在第一次给七台河宝泰隆的加氢裂化反应前部预处理部分,设计了电脱盐及过滤器设备,其目的是把原料煤焦油中的水分脱出,控制在2%以下,煤焦油中的粉粒杂质通过过滤除渣,通过七台河宝泰隆的生产实践,采用此办法不适合生产的要求其原因:1、煤焦油的密度比重在1.138-1.21左右,其油品比重大于水,采用电脱盐脱水无法将煤焦油里的水脱出。
2、煤焦油分离的粉粒杂质和胶质含量较大,生产初期导致过滤严重堵塞,无法使用据以上二条影响正常生产的原因,工艺组到上海后同设计院共同研究解决脱水及清除粉粒杂质的办法如下:脱水方法1)利用罐区加热脱水把水从罐上部脱出(见图)2)原料通过离心机把水和原料中的粉粒杂质及胶质与氨水脱出3)采用减压塔顶脱水的办法4)利用减压蒸储的生产工艺方式进行微分切割,在合理的工艺条件控制下,减压塔中部和顶部提取所需用的精制反应原料,减压塔底进行切割分离煤焦油所含有的渣质和沥青质。
采取以上4种手段进行脱氨,脱水,脱出焦油中的粉粒及胶质福分,在加氢裂化生产中基本可行,待生产时可以验证二,预处理部分由原设计的小循环路线改为大循环新装置开车前,要进行沉降试验、气密、吹扫、试压,同时也要进行原料的冷循环改为热循环,其目的是找出隐患,考验设备,此次来上海设计院同工艺总工程师协调,非常赞成我们的看法,当时拍板,同意将原设计小循环改为大循环,其优点如下:1.解决裂化反应后及精制反应后换热器壳层只有热介质,没有冷介质而产生的设备热胀冷缩的问题,以防设备损坏。
2.原料通过冷转热循环,在减压塔内保持一定真空度从塔顶得到进一步脱水。
3.开工初期预处理部分,通过原料循环,逐渐得到各部控制参数,仪表由手动改为自动,起到练兵作用。
4.更重要的是提前把预处理部分路线打通,建立完善工艺控制系统,提前为精制反应准备合格原料,为下一步反应开车奠定良好基础,为达到此目的,在原有实际流程上需加几条管线如下1)减压塔底含有部分粉粒及胶质沥青加一条回原料罐管线(开工冷循环时塔底为原料)2)减压塔顶出装置精制原料加一条线去不合格罐或去缓冲罐3)减压塔中部油在去反应缓冲罐中间加一条线去不合格罐或去原料缓冲罐4)在原料经过精制反应产物换热器出来后,反应器和减压加热炉入口管线相接,以便在预处理部分由冷循环建立热循环时加温。
低温煤焦油破乳脱水研究
王 永 刚 )
要 以某种低 温煤焦 油 为原料 , 研 究 了低 温煤 焦油 的 乳化 现 象 , 综 合 采 用加 热静 置 、 添 加
破 乳 剂、 搅拌 、 超 声 以及 离心处 理等破 乳 方 法对低 温煤 焦 油进 行 脱 水 , 分 析 比较 了各 种 方 法 的脱 水
效果, 获得 了优化 的 脱水 实验 条 件. 其 结果 为 : 在 8 O℃ 恒 温 静 置 3 0 mi n , 破 乳剂 D H投加 3 0 0 ×
( g・ c m 。 )( am r ・ s 一 ) ( mmz・ s 一1 )
1 0 . 0 2 1 . 1 8 1 2 8 . 7 9 1 7 . 5 2 4 1 . 8 8 3 2 4 9
续 升高 时 , 这些 水 急 剧 蒸 发 , 使 系 统 压 力显 著增 加 , 带来 一 系列安 全 隐患. 因此 , 为 了更 好地利 用 低温 煤 焦油, 其 水分 必须 脱 除 . 在传统脱水方法中, 加 热 静 置 脱水 耗 时长 , 效率低 , 加压脱水投资大 , 离 心 只 能 脱 除游 离水 , 管式 炉脱 水能 耗较 高. 化学 破乳 法是 近
学破乳 法应 用 于煤焦 油脱 水 , 效 果不 能 令人 满 意. 超
声波在 原油 破乳 脱 水 中的应 用 也 较 为 广 泛 , 且 效 果 较好 , 但 其 在煤 焦油脱 水 中 的应用 鲜有 报道 . 本 研究
1 0 , 1 0 0 r / mi n搅拌 5 mi n , 0 . 4 w/ c m 超 声 1 mi n , 5 0 0 0 r / mi n离 心 1 0 mi n条 件 下 , 可得 到
5 1 . 3 %的脱 水 率.
关 键词 低 温煤 焦 油 , 乳化 , 脱 水
煤炭加工与利用技术进展综述
煤炭加工与利用技术进展综述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煤炭加工与利用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创新。
本文将综述煤炭加工与利用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煤炭的清洁燃烧、煤炭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以及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等方面。
首先,煤炭的清洁燃烧技术是当前煤炭加工与利用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传统的燃煤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硫化物和氮化物等有害气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减少这些污染物的排放,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清洁燃烧技术。
例如,燃煤锅炉的烟气脱硫、脱硝和除尘等设备的改进,可以大幅度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
此外,燃煤过程中的高效燃烧技术和燃烧控制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使得煤炭的燃烧效率大幅提高,减少了燃煤过程中的能源浪费。
其次,煤炭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也是煤炭加工与利用技术的重要方向之一。
传统的煤炭利用方式主要是燃烧,但这种方式无法充分发挥煤炭的潜力。
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煤炭气化、煤炭液化和煤炭焦化等技术,将煤炭转化为合成气、液体燃料和化学品等高附加值产品。
例如,煤炭气化技术可以将煤炭转化为合成气,合成气可以用于发电、制氢和合成液体燃料等多个领域;煤炭液化技术可以将煤炭转化为液体燃料,如煤油和煤炭制备的生物柴油等;煤炭焦化技术可以将煤炭转化为高质量的焦炭,用于冶金和化工等行业。
这些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煤炭的利用效率,还减少了对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赖,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意义。
最后,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也是煤炭加工与利用技术的重要方向之一。
煤炭是一种多元化的矿产资源,除了作为能源外,还可以用于制备化学品、建材和炭黑等产品。
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煤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转化等技术,将煤炭转化为多种高附加值产品。
例如,利用煤炭的物理方法可以制备高品质的煤炭颗粒和煤炭煤泥等产品;利用煤炭的化学方法可以制备煤焦油、煤焦油制备的染料和煤焦油制备的碳纤维等;利用煤炭的生物转化方法可以制备生物炭和生物煤等产品。
煤焦油脱水的相关问题资料
焦油脱水有关问题
鸿基焦化技术部
青 衣
煤焦油的产生
• 煤焦油是煤在高温干馏和气化过程中获得的油类产品。装入 焦炉炭化室的煤料,首先析出吸附在煤中的水、 二氧化碳和 甲烷等,随着煤料温度的升高,煤含氧多的分子结构分解为 水、 二氧化碳;当煤层温度达到 300~ 550℃,则发生煤大分 子侧链和基团的断裂,所得产物为初次分解产物,亦称为初焦 油;一部分通过炭化室中心的煤层,一部分经过赤热的焦炭 层沿着炉墙进入炭化室顶部空间,在800~ 1 000℃ 的条件下 发生深度热分解,所得产物为二次分解产物,或称为高温焦 油。
• 对焦油加工精制有影响,主要表现在:(1)焦油含水多,将延长脱 水时间而降低设备生产能力,增加耗热量。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几率, 延长了蒸馏时间。(2)焦油含水多还可能会使系统压力显著提高, 阻力增加,打乱操作制度。(3)伴随水分带入的腐蚀性介质, 还会 引起管道和设备的腐蚀。
• 煤焦油水分对产品质量有影响,控制煤焦油水分是提升其质量的关键 指标。
青 衣
煤焦油中水分的存在方式
• 在煤炼焦过程中,高温荒煤气在桥管部位用循环 氨水进行冷却,另外采用高压氨水喷射法进行无 烟装煤,因此焦油中含有大量的氨水,并且主要 以稀氨水的形式存在。煤焦油中的水分有三种存 在状态。
青 衣
• (1)机械夹带水:即冷凝过程中水蒸气冷凝的水分,这种水分较易 被除去;
非标准取样,可能导致水分实验值与实际值的偏 差,让煤焦油水分波动大,不准确。
工Hale Waihona Puke 可能存在的原因中间槽、 焦油槽底 部结渣多
机械化氨 水澄清槽 的使用
可能影响焦油高向温度的提升和焦油正常脱水。
机械化氨水澄清槽在故障和检修期间未及时投用 备用,使焦油、氨水停留过短,焦油脱水效果差。
煤焦油加工技术论文
摘要煤焦油是煤炭干馏时生成的具有刺激性臭味的黑色或黑褐色粘稠状液体,简称焦油。
常温下煤焦油是一种黑色粘稠液体,炼焦生产的高温煤焦油密度较高,为1.160~1.220g/cm³。
低温煤焦油也是黑色粘稠液体,其不同于高温煤焦油的是相对密度通常小于1.0,芳烃含量少,烷烃含量大,其组成与原料煤质有关。
煤焦油是炼焦化工的大宗产品,煤焦油的加工利用开创了近代有机化学工业的历史。
在石油化工高速发展的今天,煤焦油化工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在提供多环芳烃和高碳物料原料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煤焦油是一种碳氢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大部分为价值较高的稀有种类,是石油化工难以获得的宝贵资源。
煤焦油作为一种基础资源,各国均把本国煤焦油作为重要资源加以保护。
关键词:低温煤焦油工艺流程产品用途节能降耗发展前景目录1. 低温煤焦油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1)1.1低温煤焦油简介 (1)1.2低温煤焦油的化学组成 (2)1.3低温煤焦油的性质 (3)2. 影响低温煤焦油产率和性质的主要因素 (3)3. 低温煤焦油加工前的预处理 (4)3.1脱水处理 (4)3.1.1加热静止脱水法 (4)3.1.2加压脱水法 (4)3.1.3机械脱水法 (4)4. 低温煤焦油的连续蒸馏(工艺流程) (4)4.1低温煤焦油的连续蒸馏 (4)4.3几种加工方案的比较 (5)5. 低温煤焦油产品 (5)5.1粗酚 (5)5.2柴油 (8)5.3渣油 (9)5.4沥青 (10)5.5沥青的改质工艺 (10)6.节能降耗技术 (11)6.1加热炉节能 (11)6.2过热水蒸气换热 (11)6.3装置节能措施(管道保温措施) (12)6.4蒸汽锅炉节能措施 (12)7. 煤焦油加工现状分析 (13)8. 职业危害及其预防 (15)8.1苯的毒性及其预防 (15)8.2萘的毒性及其预防 (16)附录煤焦油密度测定法 (20)结论 (21)致谢 (22)参考文献 (23)低温煤焦油加工技术前言按照煤干馏的不同终温,将煤的干馏划分为3个干馏类型。
煤焦油脱水
实用标准文案
煤焦油脱水
meij扭oyou tuoshui 煤焦油脱水(dehydrating of eoal tar)指初步脱除煤燕油所含水分的过程。
是煤焦油蒸馏的准备工作之一。
分离出氨水和焦油渣的煤焦油,尚含水4% 左右。
在煤焦油间歇蒸馏过程中,水分会延长蒸馏时间,降低设备处理能力,增加热量消耗,并使煤焦油产生泡沫而导致窜油事故。
在煤焦油连续蒸馏过程中,水分会增加系统压力,破坏正常工艺操作制度,严重时会引起管道和设备破裂而导致火灾事故.同时,随水分带入的腐蚀性物质,还会腐蚀设备和管道。
因此,煤焦油蒸馏前,必须脱水。
脱水有加热静止脱水法、加压脱水法和机械脱水法三种。
加热静止脱水法是,在贮槽中将煤焦油加热并维持在70~80℃,静止36h以上,水与煤焦油因密度不同而分离。
加热有利于乳化液的分离,但温度过高,对流作用增强,会影响澄清,并引起轻油挥发。
静止脱水可使煤焦油中水分降到2%左右。
加压脱水法是煤焦油在专设的贮槽中,在压力0.49~0.98Mpa、温度130~150℃的条件下静止4h,煤焦油中水分可降到1~2%。
机械脱水法是,用离心机进行煤焦油脱水,煤焦油中水分可脱至1%。
上述三种方法只能脱除煤焦油中乳化状水分,但不能脱除焦油中溶解水和化合水,这部分水分需在煤焦油蒸馏初期的最终脱水阶段脱除。
(冯映相徐瀚初)
......
精彩文档。
中低温煤焦油电脱盐处理技术研究
中低温煤焦油电脱盐处理技术研究打开文本图片集摘要:采用电脱盐法,在破乳剂和脱金属剂共同作用下,对一种中低温煤焦油进行脱水、脱盐及脱金属预处理研究。
确定电脱盐工艺最佳条件为:电场强度为1000V/cm,处理温度为140℃,注水比例为6%,破乳剂加入量为30~50ppm,处理时间为20min。
在此工艺条件下处理后的煤焦油中盐含量由19.73mg/L降低到12.96mg/L,脱盐量达到34%以上,水含量由100%降低到13%,金属脱除量达到27%以上。
经过预处理的煤焦油能够满足后续加工过程的需求。
关键词:煤焦油;脱盐;脱水;破乳StudyonDesalinationTechnologyofModerate-lowTemperatureCoalTarLIUShu–yan,WANGXin,SUNPeng(FushunResearchInstituteofPetroleumandPetrochemicals,LiaoningFushun113001,China)Keywords:Coaltar;Desalination;Dehydration;Demulsification煤焦油是煤炭干馏过程中的副产品,由于煤焦油的胶质、沥青质、残炭和金属盐类较高,采用加氢工艺时会堵塞催化剂的床层,产生压降,影响催化剂的运转周期,需要将影响催化剂运转周期的杂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1,2]。
煤焦油加氢制取清洁燃料油技术已成为煤焦油轻质化利用的有效途径。
因此在煤焦油深加工之前,对原料煤焦油进行预处理以使其达到加氢催化剂要求显得尤为重要[3]。
电脱盐脱水法具有温度和压力要求更温和、操作简便、易于连续运行等优势。
在石油加工过程中,原油首先都要经过脱盐脱水预处理,电脱盐脱水预处理工艺作为一种成熟的工艺已广泛应用于炼油中。
煤焦油作为一种劣质油品,不仅密度高,而且还含有较高含量的固体杂质如煤粉等,目前工业化装置中,采用电脱盐预处理工艺成功实现对煤焦油原料脱盐脱水的很少,特别是能实现长周期稳定运转的更是鲜见报道[4,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焦油脱水技术进展王力(西北民族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2班,甘肃兰州 730124)【摘要】:本文介绍了煤焦油后序深加工前脱水的重要性,归纳总结了静置脱水、超速离心机脱水、间歇釜脱水、管式炉脱水、薄膜式脱水法、脱水塔法、加压脱水法等常用脱水方法的利弊,对微波法、超声波法、化学破乳法以及两种方法相联合进行破乳脱水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煤焦油;脱水;乳状液;破乳;方法;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mportance of dehydration, in order before the deep processing after coal tar.Summari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commonly used method of dehydration such as the rest for dehydration、the speeding centrifuge dehydration、the batch reactor dehydration、the tubular furnace dehydration、the film type dehydration、the take off water tower method、the pressure dehydration and others,microwave method, ultrasonic method, chemical method and broken breast two method, a joint broken breast dehydration application prospect.Key word Coal tar;dehydration;emulsions; Broken breast; methods;煤焦油是煤在高温干馏和气化过程中获得的油类产品。
在煤炼焦过程中,高温荒煤气用循环氨水喷洒和初冷器冷凝冷却加以回收的,另外采用高压氨水喷射法进行无烟装煤,因此焦油中含有大量的氨水。
煤焦油中的水分有四种存在状态[1]:(1)机械夹带水:即冷凝过程中水蒸气冷凝的水分,这种水分较易被除去;(2)乳化水:由于焦油中含有天然的界面活性物质作为乳化剂,在高温、高速搅动的作用下,使焦油和氨水发生乳化,形成油包水型(W/O)乳状液,需要加热才能除去;(3)化合水:即以分子的形式与酚类,吡啶盐基类化学结合而存在的水分。
含氧分子较多的分子结构在受热时可分解水,转变为机械夹带水、乳化水等形式存在;焦油含水分对其后序蒸馏操作产生许多不利影响。
主要有:(1)在间歇焦油蒸馏釜中,焦油含水多,将延长脱水时间而降低设备生产能力,增加能耗。
(2)在管式炉连续蒸馏系统中,若焦油含水多,会使系统压力显著提高,阻力增加,使操作制度打乱导致火灾;(3)伴随水分带入的腐蚀性物质,还会引起管道和设备的腐蚀,降低设备使用寿命。
煤焦油含水量对产品质量有其很大的影响,对其质量指标密度和黏度的明显较强。
基于上述原因,焦油加工前必须进行脱水处理才能蒸馏[2]。
本文综述了煤焦油脱水的常用技术和发展趋势。
1.煤焦油常用脱水的方法煤焦油脱水分为预脱水和最终脱水。
预脱水技术一般有加热静置法、超级离心法,最终脱水技术有管式炉脱水法、脱水塔法、加压脱水法、反应釜脱水法和薄层脱水法5 种[3]。
下面将一一叙述:1.1 煤焦油的预脱水1.1.1 加热静置法加热静置法的原理是在加热的条件下,焦油和水因密度不同而自然分层,一部分水从焦油中分离出来[6]。
用此方法可以除去一些水和杂质,使煤焦油均匀化。
含水焦油一般储存于3~4个焦油储槽,槽底和槽顶外壁分别设置有蒸汽加热器和带旋塞的排水口。
煤焦油用蒸汽间接加热到80~85℃后静置36 h,水和焦油因为相对密度不同而分离,分离水从上部排水口排出,焦油渣沉积在储槽底部。
若将焦油加热到90~95℃时脱水,有利于使乳化部分的水迅速地分离开来,静置脱水可使焦油中水分初步脱至2%~3%[4];此法简单实用、投资小,但分离时间长,脱水效率低,且需定期人工清理焦油储罐的焦油渣。
1.1.2 采用超速离心机脱水离心法的原理是利用机械的离心力来破坏焦油的乳化液,以一种易于控制的方式有效的进行分离,从而使煤焦油水减少。
离心法仅能脱出乳化部分的水,煤焦油中的化合水则无法脱出,脱水的难易程度和焦油的预热温度有关,脱水后焦油的含水量可达1%。
离心机脱水未获得广泛应用,在于生产能力不够大,能耗却很大,并且需要经常检修维护[5],效率高,占地小,油槽不需要人工处理且蒸汽耗量低,但投资大,运行维护费用高,仅使用于大型煤焦油加工企业。
1.2 煤焦油最终脱水焦油中以乳状液存在的游离水能用上述的方法进行分离,但是余下来的以化合状态存在的水分则无法脱去,焦油最终脱水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6]。
1.2.1 间歇釜脱水脱水釜用煤气加热,釜内的煤焦油焦油被加热至100 ℃以上,使水蒸发脱出。
蒸发出来的水汽、部分轻油及少量升华的萘,由釜顶升汽管引入冷凝冷却器,冷凝液经油水分离后,轻油入收集槽。
升汽管温度升到130 ℃时,最后脱水即完成,釜内焦油水分可降至0.5%以下[4]。
间歇釜脱水投资小、简单易用;效率低适合小型焦化厂的间歇焦油蒸馏系统,因此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
1.2.2 管式炉脱水初步脱水的煤焦油送入管式加热炉连续加热到130 ℃左右,然后再送入蒸发器,焦油所含水分在蒸发器内被迅速汽化闪蒸,最终实现脱水目的。
此法可使焦油脱水至0. 3 %~0. 5 %以下,效率高。
目前,在我国大型冶金联合煤化工企业广泛使用,但缺点是管式炉加热所需要的能耗高[3]。
1.2.3 薄膜式脱水法此技术源于波兰煤化学研究所,薄膜式脱水法的脱水原理[3]:煤焦油沿着一根管子的内壁向下流动时,因焦油和管壁的摩擦力大于焦油内部的摩擦力,可使焦油形成薄膜状态流动。
当管外加热时,上部的温度低于下部的温度,焦油受热黏度逐渐减小,焦油粒子在薄膜内的流动改变,使得上下的膜厚产生差异,焦油内的水分就容易达到薄膜的表面上蒸发。
焦油进入脱水器后,经过导向溢流板而进入加热管中,然后流到底部收集室内,流出的温度约为130~135℃。
在脱水器的底部送入煤气,将水汽带走,含水分的煤气最好送到回收厂的初步冷却器入口,避免随水蒸发的轻油和萘损失。
设备的生产能力为1~2t/h焦油。
焦油的水分由10%~20%可降至0.2%~0.4%[6]。
1.2.4 脱水塔法采用常压脱水技术,原料与产品之间的换热,具有降低能耗的优点,适用于超大规模煤焦油集中加工企业,可使煤焦油脱水至0. 5 %以下。
粗焦油与脱水后加热的高温焦油混合进入脱水塔,塔顶用轻油作回流。
水与轻油形成共沸混合物由塔顶逸出,经冷凝冷却后流入分离器,分出水后的轻油返回至脱水塔。
此法焦油水分可脱至0.1%~0.2%[3]。
1.2.5 加压脱水法在专设的密闭分离器内,使焦油在加压(0.3~1.0MPa)和加热(130~135 ℃)的条件下对焦油进行脱水。
加压脱水法中水不会汽化,分离水以液态去除,降低能耗。
由于脱水温度的提高,使焦油和水乳化液能够很容易的破乳,使分离简单化。
该法可以使焦油含水量小于0.5%。
加压脱水法的显著特点在于不仅脱除了水分,同时也脱除了大部分腐蚀性铵盐[4]。
2.煤焦油脱水的新方法2.1 微波辐射脱水微波加热过程形成高频变化的电磁场,使极性分子产生偶极转向极化高速旋转,引起分子的剧烈运动与摩擦碰撞,使体系温度迅速升高,微波能转化为热能[7]。
在微波辐射下,极性的水分子和带电液珠将随电场的变化迅速转动或产生电荷位移,扰乱了液-液界面间电荷的有序排列,从而导致了双电层结构的破坏及Zeta 电位的急剧减小。
体系内部瞬间被加热,温度迅速升高,从而促进液珠的凝聚实现油水的迅速分层[8]。
水分子与界面的油分子吸收微波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内相水滴吸收更多的能量而膨胀,使界面膜受内压变薄;另一方面,由于热传导作用水周围的稠油温度升高,界面膜中的油由于受热而溶解度增高,使得界面膜的机械强度变低而更容易破裂。
除此之外,微波形成的磁场还使非极性分子磁化,形成与油分子轴线成一定角度的蜗旋电场,该电场能减弱分子间的引力,降低油的黏度,从而增大油水的密度差。
这些作用都使得油水分子能有效地碰撞聚结,从而达到破乳、脱水的目的。
微波法在煤焦油脱水方面[9],陈雪丽利用经改装后的家用微波炉作为微波加热源,并且对微波炉加热的均匀性进行了检验。
实验以焦油的脱水量为考察目标,对微波辐射焦油脱水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微波功率、焦油量、微波辐射时间、焦油含水量、回流溶剂及其用量等条件对脱水效果的影响,从而找到适宜的工艺条件,回流溶剂甲苯的用量为20 mL,功率选择中高火,即功率为260W,时间控制在50 s 左右,最重要的是可以降低焦油的黏度。
同时还将常规加热脱水与微波辐射脱水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认为微波辐射脱水效果比常规加热脱水效果好,而且缩短了脱水时间[6]。
目前,微波辐射破乳由于微波设备难以推广,所以目前仅限于实验研究使用[10]。
另外,微波辐射技术应用于乳状液破乳还有许多理论和技术问题尚未突破和解决,如微波破乳脱水的模型,微波与化学法耦合或协同破乳脱水的机理还不十分清楚,并且缺乏充分、有力的实验证据支持现有微波辐射破乳理论[6]。
2.1 超声辐射法超声波是一种在媒质中传播的弹性机械波,常用的超声波的频率为20~2 kHz,有的还认为一些低于20 kHz 的声波也属于超声应用范围[11]。
超声波破乳技术在含水原油污油破乳方面研究较多。
刘启兵[12]针对焦油乳状液的特点,进行了破乳、脱水方法的研究。
实验得出在化学试剂法中破乳剂SH9101 的破乳、脱水效率最高,非常适用于现有的生产工艺;超声波法脱水效率很高,是很有前途的破乳、脱水方法;将化学法和超声波法联合使用效率更高;但是目前,最好的方法为高速离心沉降法,可同时完成煤焦油的破乳、脱水和脱渣。
因为超声波在油和水中均具有良好的传导性,所以超声波破乳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破乳剂,采用超声波强化原油破乳技术可以使装置能够处理乳化严重的劣质油,使生产装置适应未来油品变化。
但是目前为止,该方法只是运用到实验室的研究,其应用工艺化还需要一定的时间[6]。
2.3 高效破乳法化学破乳法主要利用化学剂改变油水界面性质或界面膜的强度。
从结构上讲,破乳剂同时具有亲水亲油两种基团,亲油部分为碳氢基团,特别是长链的碳氢基团构成;亲油部分则由离子或非离子型的亲水基团所组成的。
比乳化剂具有更高的表面活性,更小的表面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