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赏析

合集下载

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原文及赏析

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原文及赏析

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原文及赏析导读: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余客武陵。

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

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

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

秋水且涸。

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

清风徐来,绿云自动。

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

朅来吴兴。

数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

故以此句写之。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菇蒲雨。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人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注释】武陵:今湖南常德县。

薄:临近。

朅(qiè):来,来到。

吴兴:今浙江湖州。

相羊:亦作“相佯”。

亦作“相徉”。

徘徊;盘桓。

光景:风光;景象。

三十六陂:地名。

在今江苏省扬州市。

诗文中常用来指湖泊多。

水佩风裳:以水作佩饰,以风为衣裳。

菇蒲:水草。

菇即茭白。

青盖:特指荷叶。

争忍:犹怎忍。

凌波:行于水波之上。

常指乘船。

南浦:南面的水边。

后常用称送别之地。

田田:莲叶盛密的样子。

沙际:沙洲或沙滩边。

【译文一】小舟荡漾在红火、繁茂的荷花丛里,记得来时曾经与水面鸳鸯结成伴侣。

放眼望三十六处荷塘连绵一气,罕见游人踪迹,无数映水的荷花衬着荷叶在微风中摇曳,就像系着佩带和裙裳的美女。

翠碧的荷叶间吹过凉风,花容粉艳仿佛带着残余的酒意,更有水草丛中洒下一阵密雨。

荷花嫣然微笑轻摇倩影,幽冷的清香飞上我赞美荷花的诗句。

日暮之际,荷叶如青翠的伞盖亭亭玉立,情人艳姿已隐然不见,我怎忍心乘舟荡波而去?只恐怕寒秋时季,舞衣般的荷瓣容易凋落,西风吹得南浦一片狼藉,使我愁恨悲凄。

那高高的柳树垂下绿荫,肥大的老鱼将浪花吹起,仿佛拘留我在荷花间留居。

多少圆圆的.荷叶啊,曾知我多少回在沙岸边的归路上徘徊,不舍离去。

【译文二】在红火繁茂的荷花丛中荡舟,记得来时曾和鸳鸯结成伴侣。

古诗念奴娇·闹红一舸翻译赏析

古诗念奴娇·闹红一舸翻译赏析

古诗念奴娇·闹红一舸翻译赏析《念奴娇·闹红一舸》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姜夔。

其古诗全文如下: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菇蒲雨。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人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前言】《念奴娇·闹红一舸》是南宋诗人姜夔的一首咏荷词。

词对荷塘景色的描绘把读者带到了一个光景奇绝清幽空灵的世界。

姜夔以这首托物比兴的咏物词借写荷花寄托了他对自己的超凡脱俗的生活理想的追求。

【注释】三十六陂:地名。

在今江苏省扬州市。

诗文中常用来指湖泊多。

水佩风裳:以水作佩饰,以风为衣裳。

菇蒲:水草。

菇即茭白。

青盖:特指荷叶。

争忍:犹怎忍。

凌波:行于水波之上。

常指乘船。

南浦:南面的水边。

后常用称送别之地。

田田:莲叶盛密的样子。

沙际:沙洲或沙滩边。

【翻译】小舟荡漾在红火、繁茂的荷花丛里,记得来时曾经与水面鸳鸯结成伴侣。

放眼望三十六处荷塘连绵一气,罕见游人踪迹,无数映水的荷花衬着荷叶在微风中摇曳,就像系着佩带和裙裳的美女。

翠碧的荷叶间吹过凉风,花容粉艳仿佛带着残余的酒意,更有水草丛中洒下一阵密雨。

荷花嫣然微笑轻摇倩影,幽冷的清香飞上我赞美荷花的诗句。

日暮之际,荷叶如青翠的伞盖亭亭玉立,情人艳姿已隐然不见,我怎忍心乘舟荡波而去?只恐怕寒秋时季,舞衣般的荷瓣容易凋落,西风吹得南浦一片狼藉,使我愁恨悲凄。

那高高的柳树垂下绿荫,肥大的老鱼将浪花吹起,仿佛拘留我在荷花间留居。

多少圆圆的荷叶啊,曾知我多少回在沙岸边的归路上徘徊,不舍离去。

【赏析】这是一篇托物比兴的咏物词,借写荷花寄托身世。

宋代词人周邦彦是钱塘人,写下“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苏暮遮》)的名句。

姜夔的这首咏荷词,也同样把读者带到一个光景奇绝清幽空灵的世界,那里有冰清玉洁的美人,有人们寻找的清香幽韵的梦……从这首《念奴娇》词的小序知道,姜夔曾多次与友人倘徉于江南荷塘景色之中,因感其“意象幽闲,不类人境”,而有是作。

【诗歌鉴赏】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原文翻译及赏析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原文余客武陵。

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

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

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

秋水且涸。

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

清风徐来,绿云自动。

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

?来吴兴。

数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

故以此句写之。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菇蒲雨。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人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注释、武陵:今湖南常德县。

2、薄:临近。

3、?(juān):来,来到。

4、吴兴:今浙江湖州。

5、徘徊;盘桓。

6、光景:风光;景象。

7、三十六陂:地名。

在今江苏省扬州市。

诗文中常用来指湖泊多。

8、水佩风裳:以水作佩饰,以风为衣裳。

9、菇蒲:水草。

菇即茭白。

0、青盖:特指荷叶。

、争忍:犹怎忍。

2、凌波:行于水波之上。

常指乘船。

3、南浦:南面的水边。

后常用称送别之地。

4、田田:莲叶盛密的样子。

5、沙际:沙洲或沙滩边。

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翻译小舟荡漾在红火、繁茂的荷花丛里,记得来时曾经与水面鸳鸯结成伴侣。

放眼望三十六处荷塘连绵一气,罕见游人踪迹,无数映水的荷花衬着荷叶在微风中摇曳,就像系着佩带和裙裳的美女。

翠碧的荷叶间吹过凉风,花容粉艳仿佛带着残余的酒意,更有水草丛中洒下一阵密雨。

荷花嫣然微笑轻摇倩影,幽冷的清香飞上我赞美荷花的诗句。

日暮之际,荷叶如青翠的伞盖亭亭玉立,情人艳姿已隐然不见,我怎忍心乘舟荡波而去?只恐怕寒秋时季,舞衣般的荷瓣容易凋落,西风吹得南浦一片狼藉,使我愁恨悲凄。

那高高的柳树垂下绿荫,肥大的老鱼将浪花吹起,仿佛拘留我在荷花间留居。

多少圆圆的荷叶啊,曾知我多少回在沙岸边的归路上徘徊,不舍离去。

念奴娇姜夔原文翻译及赏析

念奴娇姜夔原文翻译及赏析

念奴娇姜夔原文翻译及赏析导读:念奴娇姜夔翻译赏析,是由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姜夔所创作的一首咏荷词,姜夔借写荷花寄托了他对自己超凡脱俗的生活理想的追求。

原文:念奴娇姜夔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菇蒲雨。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人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念奴娇字词解释:1.武陵:今湖南常德县。

2.薄:临近。

3.朅(juān):来,来到。

4.吴兴:今浙江湖州。

5.相羊:亦作“相佯”。

亦作“相徉”。

徘徊;盘桓。

6.光景:风光;景象。

7.三十六陂:地名。

在今江苏省扬州市。

诗文中常用来指湖泊多。

8.水佩风裳:以水作佩饰,以风为衣裳。

9.菇蒲:水草。

菇即茭白。

10.青盖:特指荷叶。

11.争忍:犹怎忍。

12.凌波:行于水波之上。

常指乘船。

13.南浦:南面的水边。

后常用称送别之地。

14.田田:莲叶盛密的样子。

15.沙际:沙洲或沙滩边。

念奴娇翻译:小舟荡漾在红火、繁茂的荷花丛里,记得来时曾经与水面鸳鸯结成伴侣。

放眼望三十六处荷塘连绵一气,罕见游人踪迹,无数映水的荷花衬着荷叶在微风中摇曳,就像系着佩带和裙裳的美女。

翠碧的.荷叶间吹过凉风,花容粉艳仿佛带着残余的酒意,更有水草丛中洒下一阵密雨。

荷花嫣然微笑轻摇倩影,幽冷的清香飞上我赞美荷花的诗句。

日暮之际,荷叶如青翠的伞盖亭亭玉立,情人艳姿已隐然不见,我怎忍心乘舟荡波而去?只恐怕寒秋时季,舞衣般的荷瓣容易凋落,西风吹得南浦一片狼藉,使我愁恨悲凄。

那高高的柳树垂下绿荫,肥大的老鱼将浪花吹起,仿佛拘留我在荷花间留居。

多少圆圆的荷叶啊,曾知我多少回在沙岸边的归路上徘徊,不舍离去。

念奴娇创作背景:作者于淳熙十五、十六年来往于杭州、湖州,本篇为他泛舟杭州西湖赏荷花而作。

念奴娇赏析:起笔荡舟观荷,小船搅闹了艳红的荷花丛,记得来时曾与水面鸳鸯结成伴侣,意境美不胜收。

念奴娇姜夔原文翻译及赏析(小编整理)

念奴娇姜夔原文翻译及赏析(小编整理)

念奴娇姜夔原文翻译及赏析(小编整理)第一篇:念奴娇姜夔原文翻译及赏析念奴娇姜夔翻译赏析,是由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姜夔所创作的一首咏荷词,姜夔借写荷花寄托了他对自己超凡脱俗的生活理想的追求。

原文:念奴娇姜夔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菇蒲雨。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人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念奴娇字词解释:1.武陵:今湖南常德县。

2.薄:临近。

3.朅(juān):来,来到。

4.吴兴:今浙江湖州。

5.相羊:亦作“ 相佯”。

亦作“ 相徉”。

徘徊;盘桓。

6.光景:风光;景象。

7.三十六陂:地名。

在今江苏省扬州市。

诗文中常用来指湖泊多。

8.水佩风裳:以水作佩饰,以风为衣裳。

9.菇蒲:水草。

菇即茭白。

10.青盖:特指荷叶。

11.争忍:犹怎忍。

12.凌波:行于水波之上。

常指乘船。

13.南浦:南面的水边。

后常用称送别之地。

14.田田:莲叶盛密的样子。

15.沙际:沙洲或沙滩边。

念奴娇翻译:小舟荡漾在红火、繁茂的荷花丛里,记得来时曾经与水面鸳鸯结成伴侣。

放眼望三十六处荷塘连绵一气,罕见游人踪迹,无数映水的荷花衬着荷叶在微风中摇曳,就像系着佩带和裙裳的美女。

翠碧的荷叶间吹过凉风,花容粉艳仿佛带着残余的酒意,更有水草丛中洒下一阵密雨。

荷花嫣然微笑轻摇倩影,幽冷的清香飞上我赞美荷花的诗句。

日暮之际,荷叶如青翠的伞盖亭亭玉立,情人艳姿已隐然不见,我怎忍心乘舟荡波而去?只恐怕寒秋时季,舞衣般的荷瓣容易凋落,西风吹得南浦一片狼藉,使我愁恨悲凄。

那高高的柳树垂下绿荫,肥大的老鱼将浪花吹起,仿佛拘留我在荷花间留居。

多少圆圆的荷叶啊,曾知我多少回在沙岸边的归路上徘徊,不舍离去。

念奴娇创作背景:作者于淳熙十五、十六年来往于杭州、湖州,本篇为他泛舟杭州西湖赏荷花而作。

念奴娇赏析:起笔荡舟观荷,小船搅闹了艳红的荷花丛,记得来时曾与水面鸳鸯结成伴侣,意境美不胜收。

念奴娇姜夔鉴赏及原文翻译

念奴娇姜夔鉴赏及原文翻译

念奴娇姜夔鉴赏及原文翻译念奴娇姜夔鉴赏及原文翻译《念奴娇·予客武陵》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作品,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这首词写莲花。

开头三句,写划船来到荷花深处,记起曾与莲花为伴。

接着写尚未进入水泽时,已见荷花无数;待逼近后,感到荷花之香与荷叶之轻要激起诗人的灵感。

下阕借美人进一步抒写,将荷花比作等待另一方的情人。

又怕荷花那漂亮的舞衣在夜寒中凋零,于是词人下决心陪伴满塘荷花。

原文余客武陵①,湖北宪治在焉②;古城野水,乔木参天。

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③,意象幽闲,不类人境④。

秋水且涸⑤,荷叶出地寻丈⑥,因列坐其下。

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

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

朅来吴兴⑦,数得相羊荷花中⑧。

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⑨。

故以此句写之。

闹红一舸⑩,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

三十六陂人未到⑾,水佩风裳无数⑿。

翠叶吹凉,玉容消酒⒀,更洒菰蒲雨⒁。

嫣然摇动⒂,冷香飞上诗句⒃。

日暮,青盖亭亭⒄,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⒅?只恐舞衣寒易落⒆,愁入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⒇,几回沙际归路。

注释①武陵:今湖南常德市。

②湖北宪治在焉:宋朝荆南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的官署在武陵。

③薄:迫近,靠近。

④不类人境:不像人境,像仙境。

⑤涸:干竭。

⑥寻:八尺。

⑦朅来吴兴:来到吴兴。

朅来,来到。

朅,发语词。

作者曾长期寓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⑧相羊:徘徊,游玩。

⑨光景:景色。

⑩闹红一舸:在盛开的荷花丛里荡舟。

舸,小船。

⑾三十六陂:极言水塘之多。

人诗词常用三十六陂字样,虚指而非实地。

王安石《题西太一宫壁》诗:“三十六陂春色,白头想见江南。

”⑿水佩风裳:李贺《苏小小墓》诗“风为裳,水为珮”,本是写美人的装饰,这里指荷叶荷花,犹言水叶风荷。

珮,同佩。

⒀玉容消酒:花容微红,像是带着才消的酒意。

⒁菰蒲:生于陂塘间的水草。

⒂嫣然:这里是以美女的笑容比花容。

⒃飞上诗句:被楔入诗里。

⒄青盖亭亭:荷叶像青绿色的伞一样亭亭耸立着。

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原文译文作者简介

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原文译文作者简介

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原文|译文|作者简介《念奴娇·闹红一舸》是一首咏荷词,作者是南宋诗人姜夔,作者以这首托物比兴的咏物词寄托了他对自己超凡脱俗的生活理想的追求。

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篇宋词吧。

《念奴娇·闹红一舸》原文宋代:姜夔余客武陵。

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

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

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

秋水且涸。

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

清风徐来,绿云自动。

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

朅来吴兴。

数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

故以此句写之。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菇蒲雨。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人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愁人一作:愁入)译文及注释译文小舟荡漾在红火、繁茂的荷花丛里,记得来时曾经与水面鸳鸯结成伴侣。

放眼望三十六处荷塘连绵一气,罕见游人踪迹,无数映水的荷花衬着荷叶在微风中摇曳,就像系着佩带和裙裳的美女。

翠碧的荷叶间吹过凉风,花容粉艳仿佛带着残余的酒意,更有水草丛中洒下一阵密雨。

荷花嫣然微笑轻摇倩影,幽冷的清香飞上我赞美荷花的诗句。

日暮之际,荷叶如青翠的伞盖亭亭玉立,情人艳姿已隐然不见,我怎忍心乘舟荡波而去?只恐怕寒秋时季,舞衣般的荷瓣容易凋落,西风吹得南浦一片狼藉,使我愁恨悲凄。

那高高的柳树垂下绿荫,肥大的老鱼将浪花吹起,仿佛拘留我在荷花间留居。

多少圆圆的荷叶啊,曾知我多少回在沙岸边的归路上徘徊,不舍离去。

注释武陵:今湖南常德县。

薄:临近。

朅(qiè):来,来到。

吴兴:今浙江湖州。

相羊:亦作“ 相佯”。

亦作“ 相徉”。

徘徊;盘桓。

光景:风光;景象。

三十六陂:地名。

在今江苏省扬州市。

诗文中常用来指湖泊多。

水佩风裳:以水作佩饰,以风为衣裳。

《念奴娇·闹红一舸》阅读答案与翻译

《念奴娇·闹红一舸》阅读答案与翻译

《念奴娇·闹红一舸》阅读答案与翻译《念奴娇·闹红一舸》阅读答案与翻译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经常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还在为找阅读答案而苦恼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念奴娇·闹红一舸》阅读答案与翻译,欢迎大家分享。

念奴娇·闹红一舸姜夔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

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

嫣煞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

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词开头描绘了一种美好的境界:正是荷花盛开时节,词人曾乘小舟荡漾在荷花丛里,一对对鸳鸯伴着船儿戏水。

B、连绵成片的荷塘中人迹罕至,满目只有荷叶荷花,“水佩风裳”本指美人的衣饰,此处喻指荷叶与荷花。

C、下阕首三句承上启下,表明在不知不觉间光阴飞逝,只有荷花还留在原地。

词人巧用比喻,将荷花刻画成痴情仙子。

D、天色渐晚,诗人不忍心离去,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还有高柳、老鱼都在挽留自己,表达出词人的深切眷恋之情。

E、本词多处直接引用前人的诗句。

例如“田田多少”(形容水面荷叶),南朝民歌有“江南可采莲,莲叶荷田田”之句。

15、本词上片中“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一句,广受称赞。

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答案】14、 CE15、①构思巧妙:想象荷花的香气仿佛飞入了诗人的诗句,用语新奇。

②手法巧妙:“嫣然”照应前句之“玉容”,暗含拟人,将荷花当作美人;荷花于风“吹”、雨“洒”中的“摇动”又与“冷香”在视觉、触觉与嗅觉上相通,“飞”字巧用比拟,化静为动。

【解析】14、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

《念奴娇·闹红一舸》译文及注释

《念奴娇·闹红一舸》译文及注释

《念奴娇·闹红一舸》译文及注释《念奴娇·闹红一舸》是一篇托物比兴的咏物词,借写荷花寄托身世。

下面是《念奴娇·闹红一舸》译文及注释,欢迎阅读。

译文小舟荡漾在红火、繁茂的荷花丛里,记得来时曾经与水面鸳鸯结成伴侣。

放眼望三十六处荷塘连绵一气,罕见游人踪迹,无数映水的荷花衬着荷叶在微风中摇曳,就像系着佩带和裙裳的美女。

翠碧的荷叶间吹过凉风,花容粉艳仿佛带着残余的酒意,更有水草丛中洒下一阵密雨。

荷花嫣然微笑轻摇倩影,幽冷的清香飞上我赞美荷花的诗句。

日暮之际,荷叶如青翠的伞盖亭亭玉立,情人艳姿已隐然不见,我怎忍心乘舟荡波而去只恐怕寒秋时季,舞衣般的荷瓣容易凋落,西风吹得南浦一片狼藉,使我愁恨悲凄。

那高高的柳树垂下绿荫,肥大的老鱼将浪花吹起,仿佛拘留我在荷花间留居。

多少圆圆的荷叶啊,曾知我多少回在沙岸边的归路上徘徊,不舍离去。

注释武陵:今湖南常德县。

薄:临近。

朅(qiè):来,来到。

吴兴:今浙江湖州。

相羊:亦作“ 相佯”。

亦作“ 相徉”。

徘徊;盘桓。

光景:风光;景象。

三十六陂:地名。

在今江苏省扬州市。

诗文中常用来指湖泊多。

水佩风裳:以水作佩饰,以风为衣裳。

菇蒲:水草。

菇即茭白。

青盖:特指荷叶。

争忍:犹怎忍。

凌波:行于水波之上。

常指乘船。

南浦:南面的水边。

后常用称送别之地。

田田:莲叶盛密的样子。

沙际:沙洲或沙滩边。

《念奴娇》的宋词赏析

《念奴娇》的宋词赏析

《念奴娇》的宋词赏析《念奴娇》的宋词赏析●念奴娇姜夔余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

古城野水,乔木参天。

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

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主动。

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

渴来吴兴,数得相羊荷花中。

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

故以此句写之。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

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很多。

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

嫣然摇摆,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

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姜夔词作鉴赏这是一篇托物比兴的咏物词,借写荷花寄予身世。

宋代词人周邦彦是钱塘人,写下“叶上初阳乾宿雨。

水面清圆,逐个风荷举”(《苏暮遮》)的名句。

姜夔的这首咏荷词,也相同把读者带到一个光景奇绝清幽空灵的国际,那里有不染纤尘的佳人,有您寻觅的幽香幽韵的梦……。

从这首《念奴娇》词的小序知道,姜夔曾多次与友人倘徉于江南荷塘风光之中,因感其“意象幽闲,不类人境”,而有是作。

词一最初就把读者带向那夸姣的境地:正是荷花怒放的时分,荷花从中荡舟,一路上一对对鸳鸯伴着船儿戏水。

真是到了荷花国际了,这儿人迹罕到,只见那望不见边的荷塘,绿波泛动,荷叶翻飞。

“水佩风裳”,本指佳人妆饰,代指荷叶荷花,与周邦彦“逐个风荷举”共得荷花之神理。

从那碧绿的荷叶间,吹来阵阵冷风,那艳丽的荷花,好象佳人玉脸带着酒意衰退时的微红。

一阵密雨从菰蒲丛中飘洒过来,荷花倩影娉婷,嫣然含笑,吐出幽幽冷香。

惹起诗人诗兴大发,写出了美丽的.诗句。

不觉岁月飞逝,已是日暮时分,只见那车盖般的绿荷,婀娜多姿,就像那等候情人的凌波仙子,情人未见,欲去还留。

凌波用曹植《洛神赋》之典故。

只怕西风起时,舞衣般的叶子经不住秋寒的惨淡而简单凋残,更为那无情的秋风将把南浦变成一片惨淡而忧虑。

还有那高高杨柳垂下绿阴,肥壮的老鱼吹波吐浪,这一切,都要款留我住在荷花中心呢。

《念奴娇》的宋词赏析

《念奴娇》的宋词赏析

《念奴娇》的宋词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古诗文、作文大全、教学资料、试题大全、条据书信、公文素材、方案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ncient poems, essays, teaching materials, test questions, letter letters, official documents, project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念奴娇》的宋词赏析《念奴娇》的宋词赏析6篇《念奴娇》的宋词赏析1念奴娇姜夔余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

念奴娇姜夔鉴赏及原文翻译

念奴娇姜夔鉴赏及原文翻译

念奴娇姜夔鉴赏及原文翻译念奴娇姜夔鉴赏及原文翻译《念奴娇·予客武陵》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作品,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这首词写莲花。

开头三句,写划船来到荷花深处,记起曾与莲花为伴。

接着写尚未进入水泽时,已见荷花无数;待逼近后,感到荷花之香与荷叶之轻要激起诗人的灵感。

下阕借美人进一步抒写,将荷花比作等待另一方的情人。

又怕荷花那漂亮的舞衣在夜寒中凋零,于是词人下决心陪伴满塘荷花。

原文余客武陵①,湖北宪治在焉②;古城野水,乔木参天。

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③,意象幽闲,不类人境④。

秋水且涸⑤,荷叶出地寻丈⑥,因列坐其下。

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

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

朅来吴兴⑦,数得相羊荷花中⑧。

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⑨。

故以此句写之。

闹红一舸⑩,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

三十六陂人未到⑾,水佩风裳无数⑿。

翠叶吹凉,玉容消酒⒀,更洒菰蒲雨⒁。

嫣然摇动⒂,冷香飞上诗句⒃。

日暮,青盖亭亭⒄,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⒅?只恐舞衣寒易落⒆,愁入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⒇,几回沙际归路。

注释①武陵:今湖南常德市。

②湖北宪治在焉:宋朝荆南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的官署在武陵。

③薄:迫近,靠近。

④不类人境:不像人境,像仙境。

⑤涸:干竭。

⑥寻:八尺。

⑦朅来吴兴:来到吴兴。

朅来,来到。

朅,发语词。

作者曾长期寓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⑧相羊:徘徊,游玩。

⑨光景:景色。

⑩闹红一舸:在盛开的荷花丛里荡舟。

舸,小船。

⑾三十六陂:极言水塘之多。

人诗词常用三十六陂字样,虚指而非实地。

王安石《题西太一宫壁》诗:“三十六陂春色,白头想见江南。

”⑿水佩风裳:李贺《苏小小墓》诗“风为裳,水为珮”,本是写美人的装饰,这里指荷叶荷花,犹言水叶风荷。

珮,同佩。

⒀玉容消酒:花容微红,像是带着才消的酒意。

⒁菰蒲:生于陂塘间的水草。

⒂嫣然:这里是以美女的笑容比花容。

⒃飞上诗句:被楔入诗里。

⒄青盖亭亭:荷叶像青绿色的伞一样亭亭耸立着。

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原文+赏析

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原文+赏析

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原文+赏析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

古城野水,乔木参天。

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

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

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

朅来吴兴,数得相羊荷花中。

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

故以此句写之。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

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

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赏析】这是一篇托物比兴的咏物词,借写荷花寄托身世。

宋代词人周邦彦是钱塘人,写下“叶上初阳乾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苏暮遮》)的名句。

姜夔的这首咏荷词,也同样把读者带到一个光景奇绝清幽空灵的世界,那里有冰清玉洁的美人,有人们寻找的清香幽韵的梦……从这首《念奴娇》词的小序知道,姜夔曾多次与友人倘徉于江南荷塘景色之中,因感其“意象幽闲,不类人境”,而有是作。

词一开头就把读者带向那美好的境界:正是荷花盛开的时候,荷花丛中荡舟,一路上一对对鸳鸯伴着船儿戏水。

真是到了荷花世界了,这里人迹罕到,只见那望不见边的荷塘,绿波荡漾,荷叶翻飞。

“水佩风裳”,本指美人妆饰,代指荷叶荷花,与周邦彦“一一风荷举”共得荷花之神理。

从那碧绿的荷叶间,吹来阵阵凉风,那鲜艳的荷花,好像美人玉脸带着酒意消退时的微红。

一阵密雨从菰蒲丛中飘洒过来,荷花倩影娉婷,嫣然含笑,吐出幽幽冷香。

惹起诗人诗兴大发,写出了优美的诗句。

这美好的情景多么使人留恋,然而时间在悄悄过去,已是日暮时分,只见那车盖般的绿荷,亭亭玉立,就像那等候情人的凌波仙子,情人未见,欲去还留。

凌波用曹植《洛神赋》之典故。

只怕西风起时,舞衣般的叶子经不住秋寒的萧瑟而容易凋残,更为那无情的秋风将把南浦变成一片萧条而忧愁。

还有那高高柳树垂下绿阴,肥大的老鱼吹波吐浪,这一切,都要挽留他住在荷花中间。

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全词翻译赏析

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全词翻译赏析

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全词翻译赏析导读:念奴娇余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姜夔余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

古城野水,乔木参天。

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

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

朅来吴兴,数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故以此句写之。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

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菰蒲雨。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风回沙际归路。

【注释】①武陵:今湖南常德。

②薄:迫近。

③涸:枯竭。

④寻丈:一丈左右。

寻,八尺。

⑤揭来:来到。

⑥相羊:徜徉,徘徊⑦陂:池塘。

⑧风裳:指随风摇曳的荷叶。

⑨菰蒲(ɡū pú):菰和蒲,两种水生植物。

⑩嫣然:美女笑貌。

⑾争忍:怎忍。

⑿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盈。

⒀舞衣:指荷叶。

⒁田田:荷叶相连貌。

【译文】我在武陵作客,湖北宪治正在这里。

这座古城外环绕着一片绿水,乔木高入云天。

我和两三个好友,天天在水中荡舟,在荷花旁开怀畅饮,这种幽雅的生活,简直象在仙境。

秋水将要干涸的时候,荷花叶高出水面一丈左右,我们大家列坐荷叶下,荷叶挡着,我们看不见天日。

清风徐徐吹来,荷叶如绿云般在水上浮动。

偶尔在荷叶的疏散处,可以看见游人的画船,也是一种快乐。

来到吴兴,多次在荷花间游玩。

又曾在夜晚一于西湖泛舟,风景可称人间一绝,因而写下此词。

在粉红碧绿的荷花荷叶丛中,我们荡着一条小船,一路上,双双鸳鸯与我为伴。

众多的水塘无声无息,均被风中起舞的荷花布满。

翠叶中吹来阵阵凉风,荷花显出几分娇弱。

菰蒲里又有细雨绵绵。

荷花轻摇着美丽的花朵,一阵冷香激发了我的诗篇。

一个个荷叶宛如伞盖,亭亭玉立,仿佛一位佳人,没见到心上人不肯离去。

我只担心天气一冷,荷叶会被吹落,被秋风吹入水中。

姜夔《念奴娇-予客武陵》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姜夔《念奴娇-予客武陵》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姜夔《念奴娇-予客武陵》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念奴娇-予客武陵》予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

①古城野水,乔木参天。

予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②意象幽闲,不类人境。

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③因列坐其下。

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

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

朅来吴兴,④数得相羊荷花中。

⑤又夜泛西湖,光景奇艳,故以此句写之。

闹红一舸,⑥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

三十六阪人未到,⑦水佩风裳无数。

⑧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急忍凌波去。

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

⑨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⑩几回沙际归路。

【注释】①宪治:指地方官署所在地。

②薄:靠近。

③寻丈:古代指八尺至一丈左右的长度。

④朅(qie怯)来:去来。

常有侧重,或重在“来”,或重在“去”。

⑤相羊:徘徊。

语出《离骚》:“聊逍遥以相羊。

”⑥舸(ge葛):原为大船,这里指湖舟。

⑦陂(bei杯):池塘。

⑧水佩风裳:隐括李贺《苏小小墓》诗的“风为裳,水为佩”之句,借以形容荷之高洁。

⑨南浦:南边的水面,亦借指送别之地。

⑩田田:状荷叶相连貌。

【译文】泛舟西湖赏红莲,曾与鸳鸯为侣伴。

三十六处荷花淀,许多游人未曾见,水佩风裳不一般。

绿叶招风似掌扇,酒后脸蛋红妍妍,雨落水草好舒坦。

风姿笑容惹人羡,荷香渗到诗里边。

日晚绿叶更舒展,情人离去难见面。

惟恐荷叶易凋残,伤别恰恰在秋天。

高柳树阴凉又宽,鱼儿吹起浪花翻,只为留我住花间。

密密荷叶紧相连,多次踏沙往回返。

【集评】元·陆辅之:“警句——‘冷香飞上诗句’(《念奴娇》)”(《词旨》)近代·王国维:“《念奴娇》、《惜红衣》二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

”(《人间词话》卷上)近代·俞陛云:“此调工于发端。

‘闹红’四字,花与人皆在其中。

以下三句咏荷及赏荷之人,皆从空际着想。

‘翠叶’三句略点正面。

接以‘嫣然’二句,诗意与花香俱摇漾于水烟渺霭之中。

《念奴娇·闹红一舸》阅读答案

《念奴娇·闹红一舸》阅读答案

《念奴娇·闹红一舸》阅读答案第一篇:《念奴娇·闹红一舸》阅读答案念奴娇(宋)姜夔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

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③雨。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

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注释]?闹红:指盛开的荷花。

三十六陂:指很多水塘。

③菰、蒲:都是水草。

1、本词上阕主要描述荷花,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闹红一舸”写出了荷花开放的艳丽迷人,都如美人一般戏闹、调笑,场面热烈。

B、“水佩风裳无数”此句兼用比喻和拟人,写荷花以水为佩玉,以风为衣裳,写出了荷花的清馨幽逸,秀美高洁。

C、“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景中含情,写凉风吹来,荷花像酒意消退时的美人的红脸,又吹来一阵密雨,蕴含了词人借酒浇愁、放浪形骸的心境。

D、“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运用通感,写荷花倩影娉婷,嫣然含笑,吐出如优美诗句一般的幽幽冷香。

参考答案:选AC。

解题说明: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与鉴赏能力,也涉及到咏物类诗词的考查。

关键是在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出所咏之物的特征和神韵。

同时要熟练掌握诗词的艺术手法。

A项化静为动,写出了词人驶入陂塘时盛开的荷花随之晃动、显得很热闹的情形。

C项“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是说凉风吹来,鲜艳的荷花像美人玉脸带着酒意消退时的残红,烘托荷花的清新高洁,为下文的“冷香”铺垫。

整个上阕都是描写荷花,写出荷花清馨幽逸、高洁美艳的特点。

C项不合上阕语境。

2、词学大家唐圭璋评价说,此词“下片笔笔转换,一往情深”。

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下阙词人一开说日暮时分,只见那车盖般亭亭玉立的绿荷,就像那等候情人的凌波仙子,情人未见而不忍离去。

实际上是写自己十分留恋。

词人接着担心西风起时舞衣般的叶子经不住秋寒的萧瑟而容易凋残,更为那无情的秋风将把南浦变成一片萧条而忧愁,表现了对荷花的关爱。

一舸翻译及赏析

一舸翻译及赏析

一舸翻译及赏析一舸翻译及赏析一舸翻译及赏析1一舸原文霸越亡吴计已行,论功何物赏倾城?西施亦有弓藏惧,不独鸱夷变姓名。

一舸注释①此诗1653年(顺治十年)癸巳作,为《戏题仕女图》十一首中第一首。

诗题取自杜牧诗句“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咏西施随范蠡乘船隐居事。

舸(ge):船。

②倾城:始见于《诗经·大雅·瞻印》:“哲夫成城,哲妇倾城。

”言女色之害足以倾城覆邦国。

后多用“倾城”二字称誉美人。

此称西施。

③弓藏:比喻功臣受害。

《史记·勾践世家》载越王胜利后,诸侯毕贺,号称大王。

范蠡遂去(离开),自齐遗大夫(文)种书曰:“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子何不去?”文种不听劝,终为越王害死。

④鸱(chi)夷:原意为皮制的袋。

此处指范蠡的别号。

《史记·货殖列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

”一舸赏析历代咏西施的诗,或将她视为以色媚主,使吴王招致亡国杀身之祸的“尤物”,或将她视为灭吴的第一功臣。

这首诗却别出新意,揭露了统治者擅权负义的丑恶行径,称颂了西施的远见卓识。

据《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战败被俘后,范蠡用美人计,献西施于吴王,让吴王放越王回国,并使吴王沉湎于酒色,不理朝政。

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得以灭吴,重建霸业。

首句“计已行”三字,肯定了这一策略已获成功。

毫无疑问,西施在实现“霸越亡吴”的谋略方面功不可没,越国对她本该论功行赏。

第二句诗也肯定了西施的功绩,同时又故意设问启人深思:她究竟该得到何种奖赏呢?这一问,使诗显出了曲折,也在读者脑海中掀起了波澜。

第三、四两句回答了这一问题,同时也点了题。

“西施为越苎萝村西鬻薪之女”,传说勾践携西施归越后,越王夫人暗中派人将她沉尸江底,一说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诗人更相信后说。

为什么呢?“西施亦有弓藏惧”一句,可谓独具慧眼,一语破的。

念奴娇·闹红一舸

念奴娇·闹红一舸
CE
14.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 查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C项,“词人巧用比喻”有误, “将荷花刻画成痴情仙子”为拟人,“青盖亭亭”为比喻。E项,本词多化用前人诗句, 不是直接引用。
念奴娇·闹红一舸 姜夔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 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煞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 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15. 本词上片中“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一句,广受称赞。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①构思巧妙:想象荷花的香气仿佛飞入了诗人的诗句,用语新奇。 ②手法巧妙:“嫣然”照应前句之“玉容”,暗含拟人,将荷花当作美人;荷花于 风“吹”、雨“洒”中的“摇动”又与“冷香”在视觉、触觉与嗅觉上相通,妙用通感; “飞”字巧用比拟,化静为动。 试题分析:题干说本词上片中“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一句,广受称赞。要求 赏析其精妙之处。这是考查考生赏析诗句的能力,作答时可以从诗句的艺术手法角度考 虑。“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一句是说荷花嫣然微笑轻摇倩影,幽冷的清香飞上我 赞美荷花的诗句。这一句充分反映出作者丰富而又独特的想象力,“香”是人们喜欢的 一种气味,它直接作用于人的嗅觉,而诗却是诉之于视觉或听觉的。“嫣然”,赋予荷 花人的情态,而“飞”字巧用比拟,化静为动,让人们想象着荷花的“冷香”是如何惹 起诗人诗兴大发,写出了优美的诗句的情态。本句诗人构思巧妙,用语新奇。
念奴娇·闹红一舸 姜夔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 菰蒲雨。嫣煞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 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词开头描绘了一种美好的境界:正是荷花盛开时节,词人曾乘小舟荡漾在荷花丛里,一对对鸳鸯伴着 船儿戏水。 B. 连绵成片的荷塘中人迹罕至,满目只有荷叶荷花,“水佩风裳”本指美人的衣饰,此处喻指荷叶与荷 花。 C. 下阕首三句承上启下,表明在不知不觉间光阴飞逝,只有荷花还留在原地。词人巧用比喻,将荷花刻 画成痴情仙子。 D. 天色渐晚,诗人不忍心离去,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还有高柳、老鱼都在挽留自己,表达出词人的 深切眷恋之情。 E. 本词多处直接引用前人的诗句。例如“田田多少”(形容水面荷叶),南朝民歌有“江南可采莲,莲 叶荷田田”之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诗词鉴赏: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赏析念奴娇·闹红一舸
姜夔
余客武陵。

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

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

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

秋水且涸。

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

清风徐来,绿云自动。

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

朅来吴兴。

数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

故以此句写之。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菇蒲雨。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人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译文】
小舟荡漾在红火、繁茂的荷花丛里,记得来时曾经与水面鸳鸯结成伴侣。

放眼望三十六处荷塘连绵一气,罕见游人踪迹,无数映水的荷花衬着荷叶在微风中摇曳,就像系着佩带和裙裳的美女。

翠碧的荷叶间吹过凉风,花容粉艳仿佛带着残余的酒意,更有水草丛中洒下一阵密雨。

荷花嫣然微笑轻摇倩影,幽冷的清香飞上我赞美荷花的诗句。

日暮之际,荷叶如青翠的伞盖亭亭玉立,情人艳姿已隐然不见,我怎忍心乘舟荡波而去?只恐怕寒秋时季,舞衣般的荷瓣容易凋落,西风吹得南浦一片狼藉,使我愁恨悲凄。

那高高的柳树垂下绿荫,肥大的老鱼将浪花吹起,仿佛拘留我在荷花间留居。

多少圆圆的荷叶啊,曾知我多少回在沙岸边的归路上徘徊,不舍离去。

【注释】
武陵:今湖南常德县。

薄:临近。

朅(qi):来,来到。

吴兴:今浙江湖州。

相羊:亦作相佯。

亦作相徉。

徘徊;盘桓。

光景:风光;景象。

三十六陂:地名。

在今江苏省
扬州市。

诗文中常用来指湖泊多。

水佩风裳:以水作佩饰,以风为衣裳。

菇蒲:水草。

菇即茭白。

青盖:特指荷叶。

争忍:犹怎忍。

凌波:行于水波之上。

常指乘船。

南浦:南面的水边。

后常用称送别之地。

田田:莲叶盛密的样子。

沙际:沙洲或沙滩边。

【赏析】
这是一篇托物比兴的咏物词,借写荷花寄托身世。

宋代词人周邦彦是钱塘人,写下叶上初阳乾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苏暮遮》)的名句。

姜夔的这首咏荷词,也同样把读者带到一个光景奇绝清幽空灵的世界,那里有冰清玉洁的美人,有人们寻找的清香幽韵的梦……从这首《念奴娇》词的小序知道,姜夔曾多次
与友人倘徉于江南荷塘景色之中,因感其意象幽闲,不类人境,而有是作。

词一开头就把读者带向那美好的境界:正是荷花盛开的时候,荷花丛中荡舟,一路上一对对鸳鸯伴着船儿戏水。

真是到了荷花世界了,这里人迹罕到,只见那望不见边的荷塘,绿波荡漾,荷叶翻飞。

水佩风裳,本指美人妆饰,代指荷叶荷花,与周邦彦一一风荷举共得荷花之神理。

从那碧绿的荷叶间,吹来阵阵凉风,那鲜艳的荷花,好像美人玉脸带着酒意消退时的微红。

一阵密雨从菰蒲丛中飘洒过来,荷花倩影娉婷,嫣然含笑,吐出幽幽冷香。

惹起诗人诗兴大发,写出了优美的诗句。

这美好的情景多么使人留恋,然而时间在悄悄过去,已是日暮时分,只见那车盖般的绿荷,亭亭玉立,就像那等候情人的凌波仙子,情人未见,欲去还留。

凌波用曹植《洛神赋》之典故。

只怕西风起时,舞衣般的叶子经不住秋寒的萧瑟而容易凋残,更为那无情的秋风将把南浦变成一片萧条而忧愁。

还有那高高柳树垂下绿阴,肥大的老鱼吹波吐浪,这一切,都要挽留他住在荷花中间。

词人说:田田的荷叶呵,您多得难以计算,可曾记得我多少回在沙堤旁边的归路上依恋徘徊?田田形容浮在水面的荷叶,南朝民歌有江南可采莲,莲叶荷田田之句。

姜夔以清空骚雅的词笔,把荷塘景色描绘得十分真切生动。

可是,这样的好词,王国维却看不上眼,他在称赞周邦彦咏荷名句后,接着就批评姜夔咏荷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

其实,姜夔咏荷在得荷之神理方面,并不比周词逊色。

周词主要是写客子思乡之情,咏荷就是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数句,它使人看到的还仅仅是荷叶之物态,而姜夔咏荷,不仅具有荷花之物态,还使人同时隐隐看到一位荷花化身清馨幽逸的美人,她玉容销酒,像荷花般的红晕,她嫣然微笑,像花朵盛开。

荷花生长水中,她便似凌波仙子;荷香清幽,她又是美人冷香。

花如美人,美人如花,恍惚迷离,具有朦胧之美。

更可贵的是,姜夔这首词写出了赏爱荷花的最真切的心灵感受。

姜夔一生襟怀清旷,诗词亦如其人。

他写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的荷塘,实是要体现他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在这个冰清玉洁,一尘不染的境界中,有美人兮,在水一方。

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这不简直是一场富有诗意浪漫的人花之恋么?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

荷花对词人深情如此,词人对荷花呢,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也是无限依恋。

因此不妨这样说,姜夔这首《念奴娇》实是一支荷花的恋歌。

由于荷花在我国文学中是象征着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姜夔对荷花的爱恋不正寄托着他对自己的超凡脱俗的生活理想的追求吗?姜夔写荷花,不是停留在实际描摹其形态,而是摄取其神理,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融合进去,把自己的个性和神韵融合进去,写花实是写人也。

姜夔这种空际传神的词笔,往往意在言外,寄托深微充满美妙的想象,而富有启发性。

这种写法与一般实际摹写景物者大异其趣。

如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之类,读者须充分发挥想象才能品味,否则,便有如王国维所说雾里看花之感了。

写出对荷花的一片怜惜爱护之情,留连忘返之意,情深意切,使人感到胸襟之旷荡,心情之依恋。

【简介】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

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

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

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

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

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