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体格检查评分细则2017

合集下载

腹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腹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腹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选手参赛号:赛室号:竞赛开始时间:月日时分选手报告参赛号码,竞赛计时开始项目查核内容标分扣分及说明备注准备5 分1.工作人员:工作衣、帽、口罩、洗手( 6 步洗手法)2.用物准备:依据体查要求装备用物3.病人准备:查对病人,适合遮挡,做好解说,获得理解配合221 1.腹部外形(4 分)(如平展、蛙腹、舟状腹); 4视诊2.呼吸运动(2 分)(如腹式呼吸, 16 次/分); 210 分 3.腹部皮肤及疤痕(2 分)(如手术疤痕、黄染、静脉怒张) 24.有无肠型、胃型及蠕动波 21.肠鸣音:部位在右下腹,听诊 1 分钟。

(正常时一般 4-5 次/分,注意有无亢进或消逝、高调、金属音、气过水声等)。

102.血管杂音( 10 分) 2听诊(1)左右上腹部听诊肾动脉有无杂音 220 分(2)双侧下腹听诊髂动脉 2(3)双侧腹股沟听诊股动脉 2(4)腹中部听诊腹主动脉 2(5)脐周或上腹部听诊有无静脉嗡鸣音1.腹部叩诊音:正常状况下,腹部叩诊大多数地区均为鼓音,只有肝、脾所在部位,增大的膀胱和子宫占有的部位,以及双侧腹部近腰肌处叩诊为浊音。

2.肝脏及胆囊叩诊:用叩诊法确立肝上界时,一般都是沿右锁骨中线、右腋中线和右肩胛线,由肺区向下叩向腹部。

当由清音转为浊音时,即为肝上界。

此处相当于被肺掩盖的肝顶部,故又称肝相对浊音区。

再向下叩 1—2 肋间,则浊音变成实音,此处的肝脏不再被肺所掩盖而直接切近胸壁,称肝脏绝对浊音界(亦为肺下界)。

确立肝下界时,最好由腹部鼓音区沿右锁骨中线或正中线向上叩,由鼓音转为浊音处即是。

沿右锁骨中线丈量肝上界至下界的距离,正常成人在 9-11 厘米。

23.胃泡鼓音区及脾脏叩诊: 4叩诊20 分胃泡鼓音区位于左前胸下部肋缘以上,约呈半圆形,其上界为横膈及肺下缘,下界为肋弓,左界为脾脏,右界为肝左缘。

正常情况下胃泡音区应当存在。

343 脾浊音区的叩诊:宜采纳轻叩法,在左腋中线进行。

腹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腹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腹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腹部体格检查的评分标准,以帮助医生或其他医疗人员对患者的腹部状况进行客观评估。

检查项目
腹部体格检查包括以下项目:
1. 外观:观察腹部的形状、对称性和皮肤状况。

2. 压痛:用手指轻轻按压腹部不同区域,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压痛反应。

3. 压痛位置:确定患者在压痛时的具体位置,以确定腹部的可能异常情况。

4. 反跳痛:轻轻按压腹部,然后突然松开手指,观察患者是否有反跳痛反应。

5. 肠鸣音:通过听诊器听取腹部肠鸣音的频率和强度。

6. 包块和腹肌紧张:触摸腹部以寻找可能的包块,并评估腹肌的紧张程度。

评分标准
每个检查项目的评分标准如下:
1. 外观:正常(0分)、不对称或异常(1分)
2. 压痛:无压痛(0分)、轻度压痛(1分)、明显压痛(2分)
3. 压痛位置:无明确位置(0分)、有明确位置(1分)
4. 反跳痛:无反跳痛(0分)、有反跳痛(1分)
5. 肠鸣音:正常(0分)、减弱(1分)、消失(2分)
6. 包块和腹肌紧张:无包块和腹肌紧张(0分)、有包块或轻
度腹肌紧张(1分)、明显包块或明显腹肌紧张(2分)
将每个检查项目的得分相加,得到总分。

总分越高,表示腹部
异常的可能性越大。

结论
腹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可以作为辅助手段,帮助医疗人员评估
患者的腹部状况。

然而,该评分标准仅供参考,医生应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并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和治疗。

注意:本文档所述评分标准仅作为参考,具体评分及诊断应由专业医生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判断。

腹部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腹部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15
胆囊触诊:单手触诊发:被检查者平仰卧位,两膝关节屈曲,检查者站其右侧,将右手4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与肋缘大致平行放在其右上腹部,然后随其呼气时,手指压向腹深部,再次吸气时,手指向前上在胆囊点下方左右滑行触诊下移的胆囊(5分);勾指触诊发:左手拇指指腹勾压于胆囊点,告知被检查者缓住呼吸)(5分)。
6
脾脏胆囊触诊
脾脏触诊:平卧触诊:被检查者仰卧,两腿屈曲,检查者站于被检查者右侧,左手绕过腹前方,手掌置于左腰第7~10肋处,试将其脾从后向前托起,右手掌平放于左上腹与肋弓大致呈垂直方向,配合呼吸,以手指弯曲的力量下压腹壁,直至触及脾缘(6分);侧卧位触诊:当平卧位触诊不到脾脏时,嘱被检查者取右卧位,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此时用双手触诊法(5分)。叙述脾脏肿大时的测量方法:第1线:测量左侧的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点向下至脾下缘的距离。第2线:测量左侧的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点至脾脏最远点的距离。第3线:测量脾右缘与前正中线的距离(4分)。
10
7
叙述视诊主要内容:腹部外形(膨隆、凹陷)、腹壁静脉(3分);呼吸运动、胃肠型和蠕动波(3分);皮疹、瘢痕、疝等(2分)。
8
腹部触诊
浅部触诊手法、顺序正确:立于被检查者右侧,嘱其平卧于床上,头垫低枕,两手放于躯干两侧,两腿屈起稍分开,放松腹肌(4分);检查者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使患者适应片刻,并感受腹壁紧张程度,然后以轻柔动作开始触诊,触诊时手指并拢,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检查每个区域后,手应提起,不能停留在整个腹部上移动(4分)。
8
腹部包块触诊:触诊包块手法正确,深部滑行触诊(4分)(检查者以并拢的2、3、4指端逐渐触向腹部包块,并在其上下左右作滑动触摸);双手触诊法(4分)(将左手置于被检查脏器或包块的后部,并将被检部位向右手方向推动,有助于右手触诊);描述包块的位置、大小、形态、质地、压痛、移动度与周围脏器的关系(4分)。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一、引言腹部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腹部的触诊、听诊和叩诊等方法,可以了解腹部器官的大小、形态、位置以及腹部肌肉的紧张程度等情况,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本文将介绍腹部检查的评分标准,旨在规范腹部检查的操作流程,提高医务人员的诊断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二、评分标准1. 体位和准备评分标准:- 患者被告知需要脱掉上衣,保持腹部暴露。

- 患者取仰卧位,双膝屈曲,两臂自然放置于身体两侧。

- 医务人员应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工具,如听诊器、叩诊锤等。

2. 外观观察评分标准:- 腹部皮肤:无异常、无红肿、无瘀斑等。

- 腹壁:无隆起、凹陷、肿块等异常情况。

- 腹部形态:腹部对称、无膨隆或者凹陷等异常。

- 腹部膨隆:无腹胀、无水肿等。

3. 触诊评分标准:- 触诊手法:医务人员应使用适当的手法进行触诊,轻柔有力,避免过度压迫引起患者不适。

- 腹部肌肉紧张程度:无腹肌紧张、无腹肌痉挛等异常。

- 腹部压痛:无腹部压痛、无局部压痛等异常。

- 腹部包块:无腹部包块、无腹部肿块等异常。

4. 听诊评分标准:- 听诊位置:医务人员应选择适当的听诊位置,如腹部四个象限。

- 肠鸣音:肠鸣音正常、无增强或者减弱等异常。

- 血管杂音:无血管杂音、无血管搏动等异常。

5. 叩诊评分标准:- 叩诊手法:医务人员应使用适当的手法进行叩诊,轻柔有力,避免过度刺激患者。

- 肝脏界线:正常肝脏界线清晰、无扩大或者缩小等异常。

- 脾脏界线:正常脾脏界线清晰、无扩大或者缩小等异常。

- 腹部气体:无肠胃气体过多、无腹腔积气等异常。

6. 其他检查评分标准:- 神经系统检查:无腹壁反射异常、无腹部感觉异常等。

- 血管检查:无腹部血管杂音、无腹部血管搏动等异常。

- 腹部超声检查:无腹部器官肿大、无腹部肿块等异常。

三、总结腹部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腹部的触诊、听诊和叩诊等方法,可以了解腹部器官的情况,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腹部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重要一环,用于评估个体的腹部健康状况。

本文将为您介绍腹部检查的评分标准,以便医生或医学生在进行体格检查时能够准确评估腹部状况。

1. 外观评分:- 0分:腹部外观正常,无明显异常。

- 1分:腹部外观轻微异常,如脂肪堆积或轻度腹壁松弛。

- 2分:腹部外观明显异常,如肿块、瘢痕、疤痕等。

2. 腹壁评分:- 0分:腹壁紧张,无明显压痛或包块。

- 1分:轻度腹壁松弛,无明显压痛或包块。

- 2分:腹壁松弛,可触及明显压痛或包块。

3. 腹部肌肉评分:- 0分:腹部肌肉紧张,无明显异常。

- 1分:轻度腹肌松弛,无明显异常。

- 2分:腹肌松弛,可触及明显异常,如腹肌分离。

4. 肝脏评分:- 0分:肝脏大小正常,无压痛。

- 1分:肝脏轻度肿大,无明显压痛。

- 2分:肝脏明显肿大,可触及明显压痛。

5. 脾脏评分:- 0分:脾脏大小正常,无压痛。

- 1分:脾脏轻度肿大,无明显压痛。

- 2分:脾脏明显肿大,可触及明显压痛。

6. 肾脏评分:- 0分:肾脏大小正常,无压痛。

- 1分:肾脏轻度肿大,无明显压痛。

- 2分:肾脏明显肿大,可触及明显压痛。

7. 腹部肿块评分:- 0分:腹部无明显肿块。

- 1分:可触及轻度肿块,无明显压痛。

- 2分:可触及明显肿块,有明显压痛。

8. 腹部压痛评分:- 0分:腹部无明显压痛。

- 1分:轻度腹部压痛,无明显异常。

- 2分:明显腹部压痛,可触及明显异常。

9. 腹部听诊评分:- 0分:腹部听诊正常,无异常音。

- 1分:腹部听诊异常,如肠鸣音亢进或减弱。

- 2分:腹部听诊明显异常,如肠鸣音消失或出现异常杂音。

10. 腹部触诊评分:- 0分:腹部触诊正常,无明显异常。

- 1分:腹部触诊异常,如包块、肿块或肌肉紧张。

- 2分:腹部触诊明显异常,如包块、肿块或肌肉松弛。

根据以上评分标准,医生或医学生可以对患者的腹部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和记录。

评分越高,表示腹部异常越明显。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引言概述:腹部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腹部检查的评分标准,以帮助医生和医学生更好地进行腹部检查,并准确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一、外观检查1.1 腹部形状:观察腹部的形状,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平坦的,无明显隆起或凹陷。

1.2 腹壁皮肤:检查腹壁皮肤的颜色、纹理和有无异常。

正常情况下,腹壁皮肤应该是光滑、均匀的,无明显红斑、瘀斑或皮疹等异常。

1.3 腹部肿块:触摸腹部,检查有无肿块。

正常情况下,腹部应该是柔软的,无明显肿块或包块。

二、触诊检查2.1 腹部肌肉紧张度:用手轻轻按压腹部肌肉,评估肌肉的紧张度。

正常情况下,腹部肌肉应该是柔软的,无明显紧张。

2.2 腹部压痛:用手指轻轻按压腹部不同区域,观察患者是否有疼痛反应。

正常情况下,腹部应该是无痛的,无明显压痛。

2.3 腹部包块触诊:用手指触摸腹部不同区域,检查有无包块。

正常情况下,腹部应该是无包块的,无明显异常触感。

三、听诊检查3.1 肠鸣音:用听诊器听取腹部肠鸣音,评估肠道蠕动情况。

正常情况下,应该听到正常的肠鸣音,即持续而有规律的声音。

3.2 血管杂音:用听诊器听取腹部血管杂音,评估血管状况。

正常情况下,腹部应该听不到血管杂音,无明显异常声音。

3.3 肝脾触诊:用手指触摸腹部肝脾区域,评估肝脾大小和质地。

正常情况下,肝脾应该是无肿大的,质地均匀。

四、叩诊检查4.1 腹部共鸣音:用手指轻轻敲击腹部,评估共鸣音的强度和音调。

正常情况下,腹部应该有清脆的共鸣音。

4.2 腹部浊音:用手指轻轻敲击腹部不同区域,评估浊音的强度和音调。

正常情况下,腹部应该有浊音,但不应过于浊响。

4.3 腹部移动性浊音:用手指敲击腹部,观察浊音的移动情况。

正常情况下,腹部移动性浊音应该在腹部不同区域移动。

五、病理征象5.1 腹部肿块:触诊腹部时发现有肿块,应进一步评估其性质、大小和质地等特征。

5.2 腹部压痛:触诊腹部时发现有压痛,应进一步评估疼痛的性质、程度和部位等特征。

腹部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腹部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姓名:得分:考核人:体检内容体表标志及分区:肋弓下缘(1 分)、腹上角(1 分)、腹中线(1 分)、腹直肌外缘(1 分)、髂前上棘(1 分)、腹股沟(1分)、脐(1 分)及分区(3 分):4 区法、 9 区法、 7 区法。

腹视诊方法正确:被检查者仰卧,暴露腹部,双腿屈曲,告知部放松腹肌,检查者在其右侧,自上而下视诊全腹(4 分);检视查者视线与被检查者腹平面同水平,检查者自侧面切线方向诊观察(3 分)。

叙述视诊主要内容:腹部外形(膨隆、凹陷)、腹壁静脉(3 分);呼吸运动、胃肠型和蠕动波(3 分);皮疹、瘢痕、疝等(2 分)。

浅部触诊手法、顺序正确:立于被检查者右侧,嘱其平卧于床上,头垫低枕,两手放于躯干两侧,两腿屈起稍分开,放松腹肌(4 分);检查者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使患者适应片刻,并感受腹壁紧张程度,然后以轻柔动作开始触诊,触诊时手指并拢,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检查每一个区域后,手应提起,不能停留在整个腹部上挪移(4 分)。

腹腹部包块触诊:触诊包块手法正确,深部滑行触诊(4 分)(检部查者以并拢的 2、3、4 指端逐渐触向腹部包块,并在其上下触摆布作滑动触摸);双手触诊法(4 分) (将左手置于被检查诊脏器或者包块的后部,并将被检部位向右手方向推动,有助于右手触诊);描述包块的位置、大小、形态、质地、压痛、移动度与周围脏器的关系(4 分)。

压痛与反跳痛:检查者用手触诊被检查者腹部浮现疼痛,称压痛(2 分);然后手指可于压痛处稍停留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离开腹壁,被检查者腹痛加剧,称为反跳痛(3 分)挪移性浊音叩诊方法正确:被检查者仰卧,自腹中部向左侧腹腹部叩诊,浮现浊音时,板指手不离腹部,令其右侧卧,使部板指在腹的最高点,再叩诊,呈鼓音,当叩诊向腹下侧时,听叩诊又为浊音(4 分);被检查者左侧卧,同样方法叩诊,因叩体位不同而浮现的浊音区变动现象称挪移性浊音(4 分)。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一、任务描述本文旨在提供腹部检查的评分标准,以匡助医务人员进行体格检查时对腹部进行准确评估。

以下是详细的评分标准和相关数据。

二、评分标准1. 外观:- 0分:腹部无明显异常。

- 1分:腹部轻度肿胀或者略凹陷。

- 2分:腹部明显肿胀或者凹陷。

2. 皮肤:- 0分:皮肤正常,无红斑、瘀斑或者疹子。

- 1分:轻度红斑、瘀斑或者疹子。

- 2分:明显红斑、瘀斑或者疹子。

3. 肌肉张力:- 0分:腹部肌肉松弛,无明显反抗感。

- 1分:轻度肌肉紧张,有轻微反抗感。

- 2分:明显肌肉紧张,有明显反抗感。

4. 压痛:- 0分:腹部无压痛。

- 1分:轻度压痛,但患者可以耐受。

- 2分:明显压痛,患者难以忍受。

5. 包块:- 0分:腹部无包块。

- 1分:可触及轻微包块。

- 2分:明显可触及包块。

6. 肝脾触及:- 0分:肝脾不可触及。

- 1分:肝脾可触及,但无明显异常。

- 2分:肝脾可触及,有明显异常。

7. 肠鸣音:- 0分:正常肠鸣音。

- 1分:肠鸣音减弱。

- 2分:肠鸣音消失。

8. 腹部触诊:- 0分:无明显异常。

- 1分:可触及轻微压痛。

- 2分:明显压痛或者异常。

9. 腹部叩诊:- 0分:无明显异常。

- 1分:呈现轻微浊音。

- 2分:呈现明显浊音。

10. 腹部听诊:- 0分:无明显异常。

- 1分:可听到轻微异常声音。

- 2分:可听到明显异常声音。

三、数据示例以下是一组腹部检查的评分数据示例:患者A:外观:1分皮肤:0分肌肉张力:2分压痛:1分包块:0分肝脾触及:1分肠鸣音:0分腹部触诊:1分腹部叩诊:1分腹部听诊:0分患者B:外观:0分皮肤:1分肌肉张力:1分压痛:2分包块:1分肝脾触及:2分肠鸣音:1分腹部触诊:2分腹部叩诊:2分腹部听诊:1分根据以上评分标准和示例数据,医务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腹部检查结果进行评分,以便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腹部健康状况。

四、总结通过本文提供的腹部检查评分标准,医务人员可以对患者的腹部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腹部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重要环节,用于评估腹部器官的功能和病理状态。

下面是腹部检查的评分标准,详细描述了各项检查内容和相应的评分指标。

一、外观观察1. 腹部形态:正常(0分),腹胀(1分),腹部畸形(2分)。

2. 皮肤状况:正常(0分),黄疸(1分),红斑(1分),皮疹(1分),水肿(1分)。

二、触诊1. 腹壁肌肉紧张度:软(0分),稍紧(1分),明显紧张(2分)。

2. 腹壁厚度:正常(0分),薄(1分),厚(1分)。

3. 反跳痛:无(0分),轻度(1分),明显(2分)。

4. 压痛:无(0分),轻度(1分),明显(2分)。

5. 肝脏触诊:无肿大(0分),轻度肿大(1分),明显肿大(2分)。

6. 脾脏触诊:无肿大(0分),轻度肿大(1分),明显肿大(2分)。

7. 肾脏触诊:无肿大(0分),轻度肿大(1分),明显肿大(2分)。

8. 腹部包块触诊:无(0分),可触及(1分),明显可见(2分)。

三、听诊1. 肠鸣音:正常(0分),减少(1分),消失(2分)。

2. 血管杂音:无(0分),有(1分)。

四、叩诊1. 肝脏叩诊:无肿大(0分),轻度肿大(1分),明显肿大(2分)。

2. 脾脏叩诊:无肿大(0分),轻度肿大(1分),明显肿大(2分)。

3. 腹部包块叩诊:无(0分),可触及(1分),明显可见(2分)。

根据以上评分标准,腹部检查的总评分为0-20分,评分越高表示腹部异常的可能性越大。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腹部检查结果,结合其他检查和病史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评分标准只是一种辅助工具,医生在进行腹部检查时还应结合临床经验和判断,不能彻底依赖评分结果。

此外,评分标准可能因医院或者医生的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因此,以上标准仅供参考。

希翼以上内容能够满足您对腹部检查评分标准的需求。

如有其他问题或者需要进一步了解,请随时告知。

医学《腹部检查》技术评分标准表

医学《腹部检查》技术评分标准表
5
13
右下腹听诊肠鸣音(1分钟):注意部位(1分)和时间(1分)
2
14
听诊有无血管杂音(注意部位:腹部的上、中、下和肿块部位):动脉性杂音听诊部位在腹中部或腹部两侧(1分),静脉性杂音听诊部位在脐周或上腹部(1分)。
2
三、提问:
10
1
正常肠鸣音次数?(4-5次/分)
5
2
脾脏肿大时测量方法有几种?脾脏轻度肿大时:甲乙线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至脾下缘的距离,以厘米表同(2分)。脾脏明显肿大时:应加测甲丙线和丁戊线,前者系指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至脾脏最远点的距离(1分),后者指脾右缘与前正中线的距离(1分)。
8
2
腹壁触诊:先健侧后患侧(1分),一般自左下腹开始滑行触诊(1分),沿逆时针方向移动(1分),检查腹壁紧张度、压痛及包块(1分)
4
3
检查McBurney点压痛及反跳痛:按压右侧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1/3处(2分),出现压痛后突然将手抬起(1分),患者腹痛加剧(1分)。
4
4
肝脏触诊(单手/双手):在前正中线触诊肝脏(1分)。一般从脐部开始,自下向上滑行移动,与呼吸运动配合(2分),测量肝缘与剑突根部间的距离(2分)。在右锁骨中线上,自右髂前上嵴水平沿右锁骨中线(2分),与呼吸配合,向肋缘滑行移动,直至触及肝缘或肋缘(2分)。正常人在右锁骨中线上肝上下径之间距离为9~11cm(1分)。
体格检查(腹部检查)评分表
考官设题:
序号
评分标准
满分
扣分
得分
一、病史采集:
18
1
具有爱伤意识:注意问诊中礼节(1分)检查前注意双手,听诊器温度(2分)
3
2
能够与病人合理、有效的沟通(医师自我介绍,缓解患者紧张情绪(2分);问诊一般由主诉开始,有目的、有层次的询问,避免暗示性提问(3分))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腹部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重要部分之一,用于评估腹部器官的健康状况。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腹部检查的评分标准。

一、腹部外观评分标准1. 腹部形态:正常腹部应呈圆形或略呈椭圆形,对称,无明显凸起或凹陷。

2. 皮肤:皮肤应光滑、无红斑、瘀斑、湿疹等异常情况。

3. 腹壁肌肉:腹壁肌肉应紧张度适中,无明显痉挛或松弛。

二、腹部触诊评分标准1. 腹部压痛:轻压腹部时,患者是否有疼痛反应,以及疼痛的程度。

评分范围:0分(无疼痛)- 4分(剧烈疼痛)。

2. 腹部包块:是否触及腹部包块,包块的大小、形状、质地等情况。

评分范围:0分(无包块)- 4分(明显包块)。

3. 肝脏触诊:肝脏是否可触及,肝脏的大小、质地等情况。

评分范围:0分(肝脏不可触及)- 4分(肝脏明显可触及)。

4. 脾脏触诊:脾脏是否可触及,脾脏的大小、质地等情况。

评分范围:0分(脾脏不可触及)- 4分(脾脏明显可触及)。

三、腹部听诊评分标准1. 肠鸣音:听诊腹部时,是否能听到正常的肠鸣音。

评分范围:0分(无肠鸣音)- 4分(肠鸣音明显增强)。

2. 血管杂音:听诊腹部时,是否能听到异常的血管杂音。

评分范围:0分(无血管杂音)- 4分(血管杂音明显增强)。

四、腹部叩诊评分标准1. 腹部共鸣音:叩诊腹部时,是否听到正常的共鸣音。

评分范围:0分(共鸣音正常)- 4分(共鸣音明显减弱或消失)。

2. 腹腔积液:叩诊腹部时,是否听到浊音,以及浊音的范围和程度。

评分范围:0分(无浊音)- 4分(浊音明显)。

综合评分:根据以上各项评分标准,将各项得分相加,得出腹部检查的综合评分。

评分范围:0分(腹部检查正常)- 20分(腹部检查异常)。

请注意,以上评分标准仅供参考,具体评分应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在进行腹部检查时,医生应仔细观察、询问患者症状,并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得出准确的诊断结论。

腹部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腹部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腹部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1. 外观(20分)- 5分:腹部无明显疤痕、凸起、异常皮肤颜色或其他外观异常。

5分:腹部无明显疤痕、凸起、异常皮肤颜色或其他外观异常。

- 3分:存在轻微疤痕、褶皱或异常皮肤颜色,但对体格检查无明显影响。

3分:存在轻微疤痕、褶皱或异常皮肤颜色,但对体格检查无明显影响。

- 1分:明显的疤痕、褶皱或异常皮肤颜色,或其他明显的外观异常。

1分:明显的疤痕、褶皱或异常皮肤颜色,或其他明显的外观异常。

2. 触诊(40分)- 10分:触诊腹部无明显压痛点,脏器无明显异常。

10分:触诊腹部无明显压痛点,脏器无明显异常。

- 5分:触诊腹部存在轻微压痛点,脏器存在轻微异常。

5分:触诊腹部存在轻微压痛点,脏器存在轻微异常。

- 1分:触诊腹部存在明显压痛点,脏器存在明显异常。

1分:触诊腹部存在明显压痛点,脏器存在明显异常。

3. 听诊(20分)- 5分:听诊腹部无明显异常音响。

5分:听诊腹部无明显异常音响。

- 3分:听诊腹部存在轻微异常音响。

3分:听诊腹部存在轻微异常音响。

- 1分:听诊腹部存在明显异常音响。

1分:听诊腹部存在明显异常音响。

4. 敲诊(20分)- 5分:敲诊腹部无明显叩击音异常。

5分:敲诊腹部无明显叩击音异常。

- 3分:敲诊腹部存在轻微叩击音异常。

3分:敲诊腹部存在轻微叩击音异常。

- 1分:敲诊腹部存在明显叩击音异常。

1分:敲诊腹部存在明显叩击音异常。

5. 总结(10分)- 10分:对腹部体格检查结果有准确的总结,包括对疾病病因的初步判断和建议。

10分:对腹部体格检查结果有准确的总结,包括对疾病病因的初步判断和建议。

请根据上述评分标准对腹部体格检查进行评分,并根据总分给出相应的评价等级。

评分标准仅供参考,具体评分应结合实际情况和医学专业知识来确定。

评价等级:- 90-100分:优秀90-100分:优秀- 80-89分:良好80-89分:良好- 70-79分:中等70-79分:中等- 60-69分:及格60-69分:及格- 0-59分:不及格0-59分:不及格请务必独立决策,不要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并遵循简单且没有法律复杂性的策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腹部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用于评估患者腹部的状况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腹部检查评分标准是为了帮助医生和护士对患者进行腹部检查时能够准确、全面地评估患者的腹部状况,并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

下面是腹部检查评分标准的详细内容。

1. 观察部分:- 外观:观察患者腹部的外形,是否对称,有无凸起或凹陷等异常情况。

- 皮肤:观察腹部皮肤的颜色、纹理、湿度、有无瘢痕、疱疹、疮疖等病变。

- 腹壁:观察腹壁的松紧度、腹肌张力、有无腹肌痉挛、腹壁膨隆等情况。

2. 触诊部分:- 腹部压痛:用手轻轻触摸患者腹部各个区域,观察患者有无压痛反应。

- 腹部包块:用手探测患者腹部,观察有无包块、肿块或其他异常感觉。

- 腹部肝脾触摸:用手探测患者肝脾的位置、大小、质地等情况。

3. 听诊部分:- 肠鸣音:用听诊器听取患者腹部的肠鸣音,观察有无异常音响、缺乏肠鸣音等情况。

4. 敲诊部分:- 腹部共鸣音:用手指轻敲患者腹部,观察有无共鸣音、浊音等情况。

5. 其他检查:- 体征: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等基本生命体征。

- 影像学检查:如需要,可以进行腹部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以获取更详细的腹部结构信息。

根据以上评分标准,医生或护士可以对患者的腹部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并进一步制定治疗方案或建议。

在评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检查过程中应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告知检查的目的和过程,尽量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 检查时应注意卫生,保持手部清洁,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避免交叉感染。

- 检查过程中应细心观察,记录相关的体征和症状,如有需要,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

总之,腹部检查评分标准是一项重要的工具,可帮助医务人员进行腹部检查时准确评估患者的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通过标准化的评分标准,可以提高腹部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患者的健康提供保障。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一、引言腹部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腹部的触诊、听诊和叩诊等方法,可以了解患者的腹部器官的状况,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介绍腹部检查的评分标准,旨在匡助医务人员进行腹部检查时更加准确、规范和全面。

二、评分标准1. 体位(10分)患者应取坐位,双脚放平,上衣解开,露出腹部。

患者应放松,不要用手遮挡腹部。

患者协助度好,不抗拒检查者的操作,可得10分;协助度普通,有轻微抗拒,可得5分;协助度差,强烈抗拒,可得0分。

2. 外观(20分)腹部外观应该平整,无明显隆起或者凹陷。

皮肤应光滑,无红肿、瘀斑或者疮疖。

腹壁应对称,无肿块或者腹肌紧张。

若腹部外观正常,可得20分;若有轻微异常,如轻度隆起或者凹陷,可得10分;若有明显异常,如明显隆起或者凹陷,可得0分。

3. 触诊(40分)(1)位置:医务人员应站在患者右侧,用右手进行触诊。

(2)方法:医务人员应用平滑的手掌,轻轻触摸患者的腹部,从上到下进行触诊。

触诊应分为浅层触诊和深层触诊两部份。

(3)浅层触诊:医务人员应先进行浅层触诊,用手掌轻轻按压腹部,观察患者是否有疼痛或者不适感。

若患者无明显不适,可得20分;若患者有轻微不适,可得10分;若患者有明显疼痛或者不适感,可得0分。

(4)深层触诊:医务人员应用手指稍微用力,进行深层触诊,感受腹部内脏的大小、形状和质地。

若腹部内脏无明显异常,可得20分;若腹部内脏有轻微异常,可得10分;若腹部内脏有明显异常,可得0分。

4. 叩诊(20分)(1)位置:医务人员应站在患者右侧,用右手敲击患者的腹部。

(2)方法:医务人员应用中指的指腹,轻轻敲击腹部各个部位,观察声音的响亮度和音调的高低。

(3)正常叩诊音:若在敲击过程中,腹部各个部位均有清脆响亮的鼓音,可得20分。

(4)异常叩诊音:若在敲击过程中,腹部某些部位浮现浊音或者实音,可得10分;若在敲击过程中,腹部浮现浊音或者实音,并伴有疼痛或者不适感,可得0分。

腹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腹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1
尿路压痛点:季肋点(前肾点):第十肋骨前端,右侧位置稍低,相当于肾盂位置
1
上输尿管点:脐水平腹直肌外缘
1
中输尿管点:髂前上棘水平腹直肌外缘,相当于输尿管第二狭窄处
1
肋脊点:背部 12 肋骨与脊柱的交角的顶点
1
肋腰点:12 肋骨与腰肌外缘交角的顶点
1
腹部肿块 : 深部滑行触诊,必要时双手触诊法(1 分),判断有无肿块(1 分); 有肿块需描述 大小、部位、质地、表面状态、压痛、边界运动度、搏动性与邻近脏器的关系(3 分,3 个 5 以上满分)
2
腹部外形:是否对称平坦、有无膨隆、凹陷、舟状腹
2
测量腹围:排尿后平卧,正常腹式呼吸,用软尺经脐绕腹一周,测得的周长用 cm 表示
2
视诊
呼吸运动:呼吸是否自如,胸式呼吸或腹式呼吸为主
2
(15)
有无腹壁静脉曲张,曲张时检查血流方向
2
有无胃肠型及蠕动波
2
腹壁其他情况:有无皮疹、色素、腹纹、疤痕、疝、脐部、体毛及上腹部搏动(3 个及 3 个 3
2
记录方法:第Ⅰ线(甲乙线):指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至脾下缘的距离;第Ⅱ线(甲丙 线):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至脾脏最远点的距离;第Ⅲ线(丁戊线),脾右缘与前正中线 1 的距离
轻度肿大时只作第Ⅰ测量;明显肿大时加测第Ⅱ线和第Ⅲ线测量
1
胰脏位于腹膜后,位置深而柔软,正面托起腰部,右手掌平放在腰部,吸气时双手配合夹触肾脏
1
手落后于腹壁抬起,先于腹壁下去
1
同法继续在前正中线检查从脐水平逐渐向上
1
记录肝脏在右锁骨中线肋弓下(平静吸气状态测量),以 cm 表示
1
剑突下至肝脏下缘的垂直距离,以 cm 表示

腹部体格检查考试考核评分标

腹部体格检查考试考核评分标
(一)直接叩诊法:检查者右手中间三手指并拢,用其掌画直挺敲击被检查部位。
(二)间接叩诊法:检查者将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他手指稍微抬起.勿与体表接触,右手指自然弯曲。用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第二节指骨的前端。呷击方向应与叩击部位的体表垂直。叩诊时应以腕关节与掌指关节的活动为主,避免肘关节和肩关节参与运动。呷击动作要灵括、短促和富有弹性。叩击后右手中指要立即抬起,以免影响叩击音的效果和判断。在同一部位可连续叩击2—3下。叩诊的内容包括:腹部叩诊音、肝浊音界、胃泡鼓音区及脾叩诊、移动性浊音、脊肋角叩诊、膀胱叩诊等。正常情况下,腹部叩诊大部分区域均为鼓音.只有肝睥所在部位.增大的膀胱和子官站据部.以及两侧腹近腰肌处叩为浊音。














1.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全腹。
2.医生站于病人右侧,一般按自上而下视诊.有时为了查出细小隆起或蠕动波,检查者的眼晴需降低至腹平面,自侧面呈切线方向观察。
3.观察顺序及内容:腹部外形、(平坦、膨隆、凹陷、呼吸运动),腹壁静脉、(有无曲张及血流方向),胃肠型和蠕动渡。腹壁皮疹、色索、胆纹、疝等。







(1)病人取仰卧位,分别叩出胃空泡区上下左右界。
(2)从左锁骨中线由下胸约4—5肋开始往下叩.叩至出横隔及肺下缘由浊音变鼓音.为胃上界。
(3)左界为脾脏,由左侧腋前线向内叩至鼓音区。
(4)右界为肝左缘,由剑突下右侧往左叩至鼓音区。
(5)下界,为肋弓及胃体空肠部。
(6)胃空泡区的长径约为9 .5em.高径6cm,
边口述
边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部体格检查评分表
触诊是腹部检查的主要方法,对腹部体征的认知和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进一步确定视诊所见,又可为叩诊、听诊提示重点。

有些体征如腹膜刺激征、腹部肿块、脏器肿大等主要靠触诊发现。

在腹部触诊时,各种触诊手法都能用到。

为使腹部触诊达到满意的效果,被检查者应排尿后取低枕仰卧位,两手自然置于身体两侧,两腿屈起并稍分开,以使腹肌尽量松弛,作张口缓慢腹式呼吸,吸气时横膈向下而腹部上抬隆起,呼气时腹部自然下陷,可使膈下脏器随呼吸上下移动。

检查肝脏、脾脏时,还可分别取左、右侧卧位。

检查肾脏时可用坐位或立位。

检查腹部肿瘤时还可用肘膝位。

医生应站立于被检查者右侧,面对被检查者,前臂应与腹部表面在同一水平,检查时手要温暖,指甲剪短,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部,使患者适应片刻,并感受腹肌紧张度。

然后以轻柔动作按顺序触诊,一般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至右下腹,再至脐部,依次检查腹部各区。

原则是先触诊健康部位,逐渐移向病变区域,以免造成患者感受的错觉。

边触诊边观察被检查者的反应与表情,对精神紧张或有痛苦者给以安慰和解释。

亦可边触诊边与患者交谈,转移其注意力而减少腹肌紧张,以保证顺利完成检查。

腹部触诊应用基本检查方法中所列各种触诊手法,浅部触诊使腹壁压陷约 1cm,用于发现腹壁的紧张度、表浅的压痛、肿块、搏动和腹壁上的肿物等(如皮下脂肪瘤、结节等)。

深部触诊使腹壁压陷至少 2cm 以上,有时可达 4~5cm,以了解腹腔内脏器情况,检查压痛、反跳痛和腹内肿物等。

包括深压触诊,以探测腹腔深在病变的压痛点和反跳痛。

滑动触诊在被触及脏器或肿块上作上下、左右的滑动触摸,以探知脏器或肿块的形态和大小。

双手触诊常用于肝、脾、肾和腹腔内肿块的检查,检查盆腔的双合诊亦属此例。

浮沉触诊又称冲击触诊(ballottement),用于大量腹水时检查深部的脏器或肿块;钩指触诊(hook technique),多用于肝、脾触诊。

(一)肝脏触诊触诊时,被检查者处于仰卧位,两膝关节屈曲,使腹壁放松,并做较深腹式呼吸动作以使肝脏在膈下上下移动。

检查者立于患者右侧用单手或双手触诊。

1.单手触诊法较为常用,检查者将右手四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与肋缘大致平行地放在右上腹部(或脐右侧)估计肝下缘的下方,随患者呼气时,手指压向腹壁深部,吸气时,手指缓慢抬起朝肋缘向上迎触下移的肝缘,如此反复进行,手指逐渐向肋缘移动,直到触到肝缘或肋缘为止(图 2-6-8)。

需在右锁骨中线及前正中线上,分别触诊肝缘并测量其与肋缘或剑突根部的距离,以厘米表示。

触诊肝脏时需注意: (1)最敏感的触诊部位是示指前端的桡侧,并非指尖端。

故应以示指前外侧指腹接触肝脏。

(2)检查腹肌发达者时,右手宜置于腹直肌外缘稍外处向上触诊,否则肝缘易被掩盖或将腹直肌腱划误认为肝缘。

(3)触诊肝脏需密切配合呼吸动作,于吸气时手指上抬速度一定要落后于腹壁的抬起,而呼气时手指应在腹壁下陷前提前下压,这样就可能有两次机会触到肝缘。

(4)当右手示指上移到肋缘仍未触到肝脏时,如右腹部较饱满,亦应考虑巨大肝脏,手指可能自始即在肝脏上面,故触不到肝缘,应下移初始触诊的部位自髂前上棘或更低的平面开始。

(5)如遇腹水患者,深触诊法不能触及肝脏时,可应用浮沉触诊法,即用并拢三个手指垂直在肝缘附近冲击式连续按压数次,待排开腹水后脏器浮起时常触及肝脏,此法在脾脏和腹部肿块触诊时亦可应用。

2.双手触诊法检查者右手位置同单手法,而用左手托住被检查者右腰部,拇指张开置于肋部,触诊时左手向上推,使肝下缘紧贴前腹壁下移,并限制右下胸扩张,以增加膈下移的幅度,这样吸气时下移的肝脏就更易碰到右手指,可提高触诊的效果 3.钩指触诊法(hook method) 适用于儿童和腹壁薄软者,触诊时,检查者位于被检查者右肩旁,面向其足部,将右手掌搭在其右前胸下部,右手第 2~5 指并拢弯曲成钩状,嘱被检查者做深腹式呼吸动作,检查者随深吸气而更进一步屈曲指关节,这样指腹容易触到下移的肝下缘。

此手法亦可用双手第 2~5 指并拢弯曲成钩状进行触诊。

触及肝脏时,应详细体会并描述下列内容: 1.大小 2.质地 3.边
缘和表面状态 4.压痛 5.搏动 6.肝区摩擦感 7.肝震颤
(二)脾脏触诊正常情况下脾脏不能触及。

内脏下垂或左侧胸腔积液、积气时膈下降,可使脾脏向下移位。

除此以外,能触到脾脏则提示脾脏肿大至正常 2 倍以上。

脾脏明显肿大而位置又较表浅时,用右手单手稍用力触诊即可查到。

如果肿大的脾脏位置较深,应用双手触诊法进行检查,患者仰卧,两腿稍屈曲,医生左手绕过患者腹前方,手掌置于其左胸下部第 9~11 肋处,试将其脾脏从后向前托起,并限制了胸廓运动,右手掌平放于脐部,与左肋弓大致成垂直方向,自脐平面开始配合呼吸,如同触诊肝脏一样,迎触脾尖,直至触到脾缘或左肋缘为止(图 2-6-10a)。

在脾脏轻度肿大而仰卧位不易触到时,可嘱患者取右侧卧位,双下肢屈曲,此时用双手触诊则容易触到(图 2-6-10b)。

脾脏触诊比较困难,初学者常不能掌握要领以致漏诊。

需注意按压不要太重,否则可能将脾脏挤开。

脾脏肿大形态不一,有的很薄很软,触到后也常不易察觉。

有的呈狭长形,紧贴腰肌前面,故需沿左肋缘仔细触诊,认真体会。

亦可站于受检者左肩旁,用钩指触诊法单手或双手在肋缘触诊脾脏边缘。

脾脏肿大的测量法如下(图 2-6-11):第Ⅰ线测量指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至脾下缘的距离,以厘米表示(下同)。

脾脏轻度肿大时只作第Ⅰ线测量。

第Ⅱ线测量和第Ⅲ线测量脾脏明显肿大时,应加测第Ⅱ线和第Ⅲ线,前者系指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至脾脏最远点的距离(应大于第Ⅰ线测量),后者指脾右缘与前正中线的距离。

如脾脏高度增大向右越过前正中线,则测量脾右缘至前正中线的最大距离,以“+”表示;未超过前正中线则测量脾右缘与前正中线的最短距离,以“-”表示。

临床记录中,常将脾肿大分为轻、中、高三度。

脾缘不超过肋下 2cm 为轻度肿大;超过 2cm,在脐水平线以上为中度肿大;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则为高度肿大,即巨脾。

脾脏高度肿大时,应加测第Ⅱ、第Ⅲ线,并作图表示。

(三)胆囊触诊可用单手滑行触诊法或钩指触诊法进行。

检查时医师以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胸下部,以拇指指腹勾压于右肋下胆囊点处(图 2-6-12)然后嘱患者缓慢深吸气,在吸气过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即可引起疼痛,此为胆囊触痛,如因剧烈疼痛而致吸气中止称 Murphy 征(Murphy sign)阳性。

(四)肾脏触诊检查肾脏一般用双手触诊法。

可采取平卧位或立位。

卧位触诊右肾时,嘱患者两腿屈曲并做较深腹式呼吸。

医师立于患者右侧,以左手掌托起其右腰部,右手掌平放在右上腹部,手指方向大致平行于右肋缘进行深部触诊右肾,于患者吸气时双手夹触肾脏(图 2-6-13a)。

如触到光滑钝圆的脏器,可能为肾下极,如能在双手间握住更大部分,则略能感知其蚕豆状外形,握住时患者常有酸痛或类似恶心的不适感。

触诊左肾时,左手越过患者腹前方从后面托起左腰部,右手掌横置于患者左上腹部,依前法双手触诊左肾(图2-6-13b)。

如患者腹壁较厚或配合动作不协调,以致右手难以压向后腹壁时,可采用下法触诊:患者吸气时,用左手向前冲击后腰部,如肾下移至两手之间时,则右手有被顶推的感觉;与此相反,也可用右手指向左手方向腰部做冲击动作,左手也可有同样的感觉而触及肾脏。

如卧位未触及肾脏,还可让患者站立床旁,医生于患者侧面用两手前后联合触诊肾脏。

当肾下垂或游走肾时,立位较易触到。

移动性浊音
腹腔内有较多的液体存留时,因重力作用,液体多潴积于腹腔的低处,故在此处叩诊呈浊音。

检查时先让患者仰卧,腹中部由于含气的肠管在液面浮起,叩诊呈鼓音,两侧腹部因腹水积聚叩诊呈浊音。

检查者自腹中部脐水平面开始向患者左侧叩诊,发现浊音时,板指固定不动,嘱患者右侧卧,再度叩诊,如呈鼓音,表明浊音移动(图 2-6-16)。

同样方法向右侧叩诊,叩得浊音后嘱患者左侧卧,以核实浊音是否移动。

这种因体位不同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称移动性浊音(shifting dullness)。

这是发现有无腹腔积液的重要检查方法。

当腹腔内游离腹水在 1000ml 以上时,即可查出移动性浊音。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