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复习: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840-1894)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总复习讲义:第16讲1840到1894年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高考历史总复习讲义:第16讲1840到1894年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16讲1840到1894年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1840—1894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且半殖民化程度加深。

主要事件有两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中国边疆新危机等。

政治上,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割让土地,赔款并丧失部分主权;具有时代特征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清朝中央机构也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

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以商品输出为主要方式加紧对华经济侵略,中国开始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洋务运动时期近代企业的创办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艰难、缓慢地发展着。

思想文化上,“新思想”的萌发使中国人对西方有了新认识,向西方学习的要求逐渐成为主流思想;在洋务运动期间,近代科技和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

社会生活上,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

第16讲1840—1894年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目标解读1.列举1840—1894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重大史实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1.鸦片战争(1)原因①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和;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②直接原因: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林则徐进行。

(2)过程①开始: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②扩大:1841年初,英国强占,接着又攻占了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

③结束:1842年8月,英军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

(3)结果:中英签订《》。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②开放广州、、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③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由双方商定。

(4)列强扩大侵华权益: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从中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1844年,美国和法国趁火打劫,胁迫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攫取更多特权。

近代中国的阵痛与转型(1840-1894年)++知识清单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近代中国的阵痛与转型(1840-1894年)++知识清单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5讲近代中国的阵痛与转型(1840-1894年)时空定位概览必过核心知识一、近代前期的民族危机[线索·明]1.列强侵略:(1)鸦片战争,中国独立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2.农民阶级抗争: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反映出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封建的精神。

[图示·解]二、近代前期的经济[线索·明]1.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向近代化迈进。

2.社会生活习俗: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生活习俗也发生巨大变化。

[图示·解]三、近代前期的思想解放潮流[线索·明]1.“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提出,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开始向西方学习。

2.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把“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

[图示·解]必清核心问题[辨析·判正误]·历史现象1.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晚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和虎门销烟。

(×) 提示: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源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其中最根本的变化是社会性质的变化。

(√)3.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民族矛盾的激化。

(×)提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主要是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推动下激化的结果,所以说其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而不是民族矛盾的激化。

4.洋务派秉持“中体西用”的思想,“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发起洋务运动。

(√)5.洋务企业是中国境内最早出现的资本主义企业。

(×)提示:中国境内最早出现的资本主义企业是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出现的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6.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完全取代中式服饰。

(×)提示: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

[推荐学习]高考历史 考前三个月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7讲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840~1895)—

[推荐学习]高考历史 考前三个月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7讲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840~1895)—

第7讲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840~1895)——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变局考点一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1.原因(1)根本原因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蓄意打开中国国门,使中国沦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2.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近代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3.影响(1)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改变。

(3)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4)西方思想文化传播,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原因:英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

2.过程(1)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战争。

(2)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洗劫并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求和。

3.结果: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10月签订《北京条约》。

4.影响: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三、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1.前期(1)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2)1853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但其绝对平均主义具有空想性。

2.后期(1)1856年,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的转折点。

(2)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是在中国最早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没有反映农民的要求和愿望。

(3)1864年,太平天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四、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原因(1)根本原因:日本工业革命后需要在中国抢占商品市场,掠夺生产原料。

(2)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

2.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3.影响(1)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中国各阶层展开救亡图存的斗争。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第13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第13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

第13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一、太平天国运动1.兴起(1)原因①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②直接原因:连年自然灾害。

(2)标志: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前期斗争(1)初期①永安建制:1851年9月,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了政权。

②定都天京:1853年,攻克南京,改为天京,定为国都,同清廷对峙。

(2)全盛①北伐:北伐军打到天津郊区,孤军深入,最后失败。

②西征:西征军与曾国藩的湘军激战,石达开进军江西,夺取许多州县。

3.后期斗争(1)转折:1856年天京变乱(事件)。

从此,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重建领导核心:为重振国威,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让洪仁玕总理朝政。

(3)防御战:1858年,在三河镇全歼湘军精锐部队,局势暂时稳定。

1860年,安庆陷落,天京失去屏障。

(4)天京陷落: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4.纲领二、辛亥革命1.条件(1)经济:“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增强。

(3)思想:革命知识分子大力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

(4)组织①兴中会:1894年成立,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②中国同盟会:1905年成立,是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5)军事:1911年黄花岗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

(6)时机:四川发生保路风潮,新军入川镇压,湖北防务空虚。

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12日,占领武汉三镇。

3.高潮(1)成立民国: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①内容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各种民主权利。

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c.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

②评价a.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课件:第四讲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840—1894)(共85张PPT)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课件:第四讲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840—1894)(共85张PPT)

整合三
“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
1.“新思想”萌发: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撰《海 国图志》 ,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2.“中体西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提出“中学 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兴起了洋务运动。 3.早期维新思想:以王韬、郑观应为代表。提出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商 战;兴办学校;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三、评价 詹天佑是我国近代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为中国的铁路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 瘁。维护国家路权与列强斗争,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被称为“中国铁路工程 之父”。修筑的京张铁路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 [ 思考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受外商企业的刺激与洋务 派创办企业的诱导,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2)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 坊。 (3)影响: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推 动了近代化进程;顺应了工业文明的发展潮流;推动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出 现。
整合一
1840—1894 年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列强的侵略 (1)鸦片战争:1840—1842 年,英国以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根本目的是打开 中国市场。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年,英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联合发动。 签订《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2019届二轮复习:第5讲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840~1894年) 【课件】(73张)

2019届二轮复习:第5讲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840~1894年) 【课件】(73张)

调动基础知识不力。 例如本题甲午中日战争
前, 西方人士预测“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 有的考生 因基础知识不牢固而误选 A 项。实际上,清政府对军队西 式改革在洋务运动时期有过, 在清末新政中有过, 甲午中日 战争前军队的西式改革并未完成,故 A 项错误。B 项,联 系西方战前是否赞赏集权制即可排除。D 项说法没有依据。
2.(2017· 全国卷Ⅰ)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 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 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 1 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 20 余倍。 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 1 钱。这一举措 ( )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3.(2017· 全国卷Ⅱ)1879 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 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 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 ( )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解析
4.(2016· 全国卷Ⅰ)19 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 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 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
答题短板
借助历史时代特征解读史料的能力欠缺。时
解法指导
弄清题干中的问题, 正确调动基础知识进行
论证。 例如本题的问题是: “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的 主要依据, 显然要求调动相应的基础知识。 可以从甲午战前 与军备优势相关的政、 经等方面入手思考, 洋务派创办一批 军事工业和军事学堂、培养军事人才、创办近代海军等,这 些军事方面的成果是支撑这一历史结论的重要史实依据。 故 C 项正确。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文档:板块二中国近代史 Word版含答案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文档:板块二中国近代史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通史整合(五)中华文明的拐点——晚清时期(1840~1894年)政治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中国人民开始了反侵略反封建的探索历程。

经济在西方列强侵略下,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洋务派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向近代化迈进。

同时,中国社会生活习俗也发生巨大变化。

思想文化面对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和世界,了解西方并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

(一)晚清时期(1840~1894年)的政治[诗史巧记]工业文明的冲击;两度燃起的战火;千年未有的变局;救亡图存的觉醒;军民英勇的抗争[小题验知]1.(2018·宝鸡一模)马勇在《百年变局:乱世晚清与民国乱象》一书中说,根据《江宁条约》《虎门条约》形成了所谓的“治外法权”,之所以如此,从中国方面看,怎样管理这些在中国的西洋人,中国政府似乎并没有想好,他们不是愿意让渡自己的司法权,而是不知道怎样运用这项权利。

从中可以看出“治外法权”()A.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B.真实表明了中国人以夷制夷心态C.集中反映了清政府的软弱D.全面体现了中外势力勾结的事实解析:选B据材料“从中国方面看,怎样管理这些在中国的西洋人,中国政府似乎并没有想好,他们不是愿意让渡自己的司法权,而是不知道怎样运用这项权利”,说明当时的清政府仍有以夷制夷的心态,故B项正确。

2.(2018·上饶三模)孙中山在领导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对太平天国有褒有贬,一方面自称“洪秀全第二”,另一方面又说太平天国:“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

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

”这表明他评价太平天国的视角是()A.革命史观和全球史观B.民族主义和现代化史观C.进化史观和文明史观D.民本主义和革命史观解析:选B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孙中山一方面在赞扬太平天国的民族主义,另一方面又在批判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故B项正确。

2019高考历史复习: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840-1894)

2019高考历史复习: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840-1894)
鸦片战争之后,而以林则徐、魏源等人的 “ 师夷长技以制 夷”思想为最早开端,也是中国近代思想觉醒的最早表现, 所以答案选 B 项。 A 项明末清初时期民族危机尚未发生; C、 答案:B D 两项均晚于 B 项。
2.(2017· 黄冈期末)晚清著名外交家郭嵩焘在对外交往中不卑 不亢,分寸合度,处理外交事务合乎国际惯例,英人称之 为“所见东方最有教养者”。然而国内不断有人攻击他: “此……汉奸之人,我必不能容”“有二心于英国,想对 英国称臣”等等,迫使郭嵩焘辞职。这说明 A.部分国人仍然固守天朝上国的观念 B.清朝官场相互倾轧的现象十分严重 C.与敌国打交道的官员通常受到诟病 D(1840-1894)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转型与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一、通史整合,归纳阶段特征
--1840——1894年的中国
西 方 工 业 文 明 的 冲 击
①中国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逐步沦为半殖 进一步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第二次鸦 甲午 民地半封建社会 加深 鸦片 半封建社会 战争 ②中国人民开始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但由于阶级的落后性和时代局 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片战争 限性,都以失败告终; ①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沦为 沦为列强的市场和产地, 自然经 被迫卷入济体系 民族资 刺激了 西方的经济附庸,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洋务 济开始 本主义 有利于 ②内忧外患的促动和欧风美雨的刺激,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产阶级产 运动 解体 的产生 生,开始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步伐。
第一讲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18401894第二讲近代中国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发展18941919第三讲近代中国的新方向与近代化的曲折前进191919491840年1856年1851年1894年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有利于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沦为列强的市场和产地被迫卷入济体系理论上学习技术实践上引进技术洋务派中体西制度上学习西方早期维新思想社会生活洋布西餐西装西式住宅新式交通大众传媒传入中国一通史整合归纳阶段特征18401894年的中国1860年1870年中国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开始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但由于阶级的落后性和时代局限性都以失败告终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6单元第14讲1840-1894年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课时作业含解析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6单元第14讲1840-1894年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课时作业含解析

通史版高考历史选择性考试一轮复习:第6单元第14讲 1840-1894年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9·黑龙江黑河月考)185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为万国工业博览会剪彩,充分展示了英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同时也昭示了英国对市场的需求,基于这种需求,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在签订的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需求的是( ) A.协定关税B.勒索大量赔款C.开放通商口岸D.割占香港岛答案 A解析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基于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英国迫切需要广阔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产地。

协定关税指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与英国商定,它有利于英国压迫中国降低税率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故选A项。

勒索大量赔款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转嫁到劳动人民的身上,使他们的生活更加艰苦,反而因导致国内市场相对狭小而不利于扩大对华商品输出,排除B项;通商口岸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殖民掠夺和不等价交换的中心,若关税不降低,列强依然难以扩大商品输出,排除C项;割占香港岛强占香港,与列强扩大对华商品输出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

2.(2020·河南南阳一中开学考)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预备从各省调兵共二十五万增援东南沿海,其执行情况举例如下表。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C.清朝政治腐朽军备废驰D.清军装备落后训练不足答案 A解析根据表格清政府从各省调兵增援东南沿海军队执行情况来看,时间间隔大,调出、调往省份路途遥远,可知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缺乏统畴,A项正确。

B项“全民”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C、D两项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

3.(2019·云南铜仁一中月考)1869年4月正式公布生效的《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规定,涉及洋人的案件由领事或领事派陪审官会审;凡为外国服役及洋人延请之华民涉讼,亦得由陪审官会审,如案件中并不涉及洋人,陪审官不得干预;纯粹华人之间的案件,领事不得干涉。

【K12教育学习资料】高考历史 考前三个月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7讲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840~1

【K12教育学习资料】高考历史 考前三个月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7讲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840~1

第7讲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840~1895)——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变局考点一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1.原因(1)根本原因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蓄意打开中国国门,使中国沦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2.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近代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3.影响(1)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改变。

(3)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4)西方思想文化传播,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原因:英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

2.过程(1)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战争。

(2)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洗劫并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求和。

3.结果: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10月签订《北京条约》。

4.影响: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三、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1.前期(1)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2)1853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但其绝对平均主义具有空想性。

2.后期(1)1856年,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的转折点。

(2)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是在中国最早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没有反映农民的要求和愿望。

(3)1864年,太平天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四、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原因(1)根本原因:日本工业革命后需要在中国抢占商品市场,掠夺生产原料。

(2)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

2.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3.影响(1)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中国各阶层展开救亡图存的斗争。

高三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学案: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器物”阶段(解析版)

高三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学案: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器物”阶段(解析版)

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器物”阶段(1840—1894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并,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阶段特征】大清帝国在天朝上国的梦境里,被两次鸦片战争的惨败打的威风扫地。

工业革命推动了西方列强对中国大肆的商品倾销,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列强的冲击,使中国被动的反应着,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掀开了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沉重幕布。

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开展历时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艰难的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国人对西学的认识主要停留在船坚炮利的先进军事科技,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最先认识到了学习西方制度的必要性,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产生发展。

社会的巨变也使得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

【主要表现】(1)政治上: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作为鸦片战争回声的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战争推向了顶峰;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经济、军事和教育近代化的开始。

早期维新派开始制度变革的努力。

(2)经济上: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在列强商品倾销的冲击下发生了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土生土成的资本主义萌芽被中断,洋务运动推动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始;民族工业艰难产生,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扮演者了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的角色。

(3)思想文化上:“开眼看世界”促使了向一股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先进的的中国人开始了向西方学习强国御侮艰难探索。

地主阶级洋务派打着“中体西用”的旗帜,开始了探索实践“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教育近代化由此开始,客观上推动了西学东渐。

资产阶级维新派将向西方学习的“器物”层次逐渐推进到“制度”新阶段。

【重点识记】1.政治上: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2.经济上: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民族资本主义的艰难产生;洋务企业发展概况。

3.思想文化: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早期维新思想。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第12讲 列强侵华与中国军民的抗争学案 新人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第12讲 列强侵华与中国军民的抗争学案 新人

第12讲列强侵华与中国军民的抗争阶段特征总体特征:从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爆发(1840~1912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逐步形成并日益加深时期,是中国近代化起步并日益发展时期。

政治上:列强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逐步加深。

清朝中央机构日益半殖民地化,并开展新政、预备立宪和教育改革等自保活动。

农民阶级先后发动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给中外反动势力沉重打击。

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戊戌变法失败后,民主革命日益成为救国的重要选项。

经济上:随着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加剧,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动。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洋务派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有了初步发展。

中国经济开始向近代化迈进。

思想上:封建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猛烈冲击,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中体西用思想、维新改良思想、三民主义相继产生。

社会生活上: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社会习俗、交通、通讯、大众传媒手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鸦片战争1.原因(1)根本原因①18世纪中后期,英、法、美等国相继开展工业革命,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

②清朝政治腐败,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2)直接原因林则徐在虎门销烟,英国借端发动侵略战争。

2.过程(1)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战争爆发。

(2)扩大: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清军将领海龄等抗英殉国。

(3)结束:1842年8月,英军入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战争结束。

3.结果: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及附件(1)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

(2)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3)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

4.影响(1)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

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训练: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840—1894)——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训练: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840—1894)——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潍坊一中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840—1894)——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1.有研究指出 ,中国近代化模式主要存在三种:①“冲击——反响〞模式②“侵略——革命〞模式③“早期启蒙〞模式。

如果按这些模式进行历史分期研究 ,中国近代化的起点分别是〔 )A.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明中后期B.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明中后期C. 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维新运动D. 明中后期、鸦片战争、维新运动A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题干表述 ,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 ,并作出正确认知的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 ,解读题干:①“冲击——反响〞模式中,“冲击〞是与西方列强侵略有关,中国最早受到西方列强侵略的是鸦片战争;②“侵略——革命〞模式中 ,中国最早受到西方列强侵略的是鸦片战争;③“早期启蒙〞模式中,“早期启蒙〞思想出现在明末清初。

综上分析 ,故正确答案选 A;其余 BCD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对抗斗争·鸦片战争;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2.鸦片战争是西方先进工业文明对中国落后农业文明的一次冲击。

以下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①中国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为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提供了条件②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 ,逐渐沦为殖民地社会③西学传入 ,旧思想、旧观念受到冲击④中西合璧是中国近代初期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D此题考查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 ,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题干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当两种不同的文明相撞时 ,两种文明必然会产生冲突 ,在冲突中又会融合。

西方工业文明是先进的 ,而当时的中国是一种落后的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必然会对农业文明造成冲击 ,冲突中又会融合。

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 ,由器物到制度 ,再到思想文化 ,表达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习俗等方面。

黄金押题07 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鸦片战争后的中国-2019年高考历史黄金押题(原卷版)

黄金押题07 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鸦片战争后的中国-2019年高考历史黄金押题(原卷版)

【高考考纲】【真题感悟】例1.(2018·天津卷)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具结承诺:“懔遵钦定新例,不敢夹带鸦片。

倘查出本船有一两鸦片,愿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若查无夹带鸦片,应求恩准照常进埔贸易。

良歹分明,情甘帖服。

”这表明当时()A.政府对于禁烟态度坚决B.禁烟政策得到各国政府公认C.鸦片贸易已实现合法化D.走私鸦片不再享有治外法权【名师点睛】运用多元史观辩证地分析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国带来的影响(1)革命史观: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使中国的主权遭到严重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造成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长期落后,因此中国只有通过武力革命的方式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才能获得独立发展。

同时客观上促进了先进中国人的觉醒和民族意识的增强。

(2)文明史观:列强侵略在客观上使中国接触到西方的先进文明和生产方式,刺激中国人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促使中国由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转变。

(3)整体史观: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对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的收购,中国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4)社会史观:随着列强的侵华,西方的社会习俗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习俗的近代化。

【变式探究】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

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

这反映了清政府()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例2.(2017·全国卷Ⅱ)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

这种变化反映了()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名师点睛】多角度审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史学角度①自然经济解体是一个渐进、漫长的过程,在中国近代仍占主导地位。

近代前期(18401894)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知识清单--2024高三上学期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近代前期(18401894)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知识清单--2024高三上学期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近代前期(1840——1894)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知识点一: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1.含义: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分离并日益商品化2.原因:(1)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凭借侵略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2)国内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3.表现: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

①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耕”“织”分离);②传统手工业部门遭到沉重打击(“纺”“织”分离);③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④农产品进一步商品化,且日益服务于国际市场的需要。

4.影响:(1)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2)推动了中国商业和金融业的发展,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3)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4)外商企业产生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知识点二:外资企业的出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开始在中国沿海一带投资一些船坞和工厂;1.时间:鸦片战争后2.地点:通商口岸(列强开始在中国沿海一带投资一些船坞和工厂;)3.特征:甲午中日战争前数量较少,且为非法,诞生了中国的无产阶级;甲午中日战争后取得合法地位,外国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外国资本主义企业数量增多。

4.实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自由开放富有侵略性.知识点三:洋务运动与洋务企业的创办(19世纪60-90年代)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3.活动:创办军事工业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创办民用企业以“求富”为旗号,创办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汉阳铁厂等筹划近代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兴办近代教育创办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并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4.结果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5.影响(1)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高中历史:第1讲 1840~1894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高中历史:第1讲 1840~1894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历史
3.过程 (1)金田起义: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 (3)定都天京:1853年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为国都。 (4)军事全盛 ①北伐:由于孤军深入,最终失败。但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在北方的统治。 ②西征:西征军不断打败湘军,控制了安徽、江西和湖北大部分地区,为太 平天国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地和物质基础,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5)天京变乱: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日益封建化,内部等级森严,诸王 之间混战。1856年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6)后期斗争:重建领导核心,重建纲领,组织军事防御战。 (7)运动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在中外势力联合剿杀下失败。
——郭卫东《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 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
历史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方文明发展的本质差 异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二中关于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观点。
【解答】 (1)明问题,找方向:第(1)问,“本质差异”在于西方已经 迈入资本主义工业文明阶段,而中国仍然处于封建社会。第(2)问,属 于评述型题目,首先归纳材料的观点,然后运用所学知识、选取论据 进行论证。 (2)联所学,找关联: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是英国完成工业 革命,为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决定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直 接原因是中国的禁烟运动。 (3)提信息,找关键: ①主要体现了工业革命的影响。 ②体现了小农经济下晚清社会的现实和国人的心态。 ③主要从经济角度分析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历史
3.结果: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及附件。 (1)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 (2)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3)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4)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4.影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被 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1)根本原因: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直接原因:列强“修约”要求遭到拒绝。 2.经过 (1)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战争爆发。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 第3讲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 第3讲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

第3讲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对应学生用书第17页)考点1| 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两次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1)背景①1840年6月,英舰侵入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战争爆发。

②1841年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

③1842年8月,清政府战败求和。

(3)结果①清政府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a.割地: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_100万银元。

c.通商口岸: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d.协定关税:中国对英国进出口货物收取关税由双方商定。

②补充条约: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③1844年,美国和法国又分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4)影响: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原因①根本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并不满足于从中国攫取到的权益。

②直接原因:修约要求遭到拒绝。

(2)过程①1856年10月,英法联军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②1857年年底,英法联军攻陷广州,接着北上天津。

③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

(3)结果1.背景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血腥掠夺、本国封建势力的残酷剥削,导致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2.过程(1)兴起: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发展3.纲领(1)作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及外国侵略者,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2)局限: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提不出科学的民主革命纲领,不可能建立一个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新社会。

[教材补遗]__中国外交从“朝贡体系”到“不平等条约体系”[理解—史料研习归纳]史料一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

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轮通史复习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近代中国的时间划分
1840
1912 1919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晚清时期
1928
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民国时期
清政府时期
北洋政府时期
国民政府时期
整体认知
一、一个形态: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两对主要矛盾: 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三、两大历史任务:
C.导致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D.是列强干涉内政的结果 解析:题干未涉及满汉矛盾,故 A 项错误;由“1840 年满汉
官僚几乎对半”到“1851 至 1911 年的比例汉人占绝对优势” 可知 B 项正确;辛亥革命导致清朝统治土崩瓦解,与材料主 旨不符,故 C 项错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汉族官 僚势力开始扩大,而非是列强干涉内政的结果, 故 D 项错误。 答案:B
1870年 1894年 制度上学 洋务派 习西方 早期维 师夷长技 理论上学习技术 “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思想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主 实践上引进技术 新思想 要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器物”),“西学东渐”局面再度形成。 “中体西 以制夷 1840年 1851年 1856年 1860年
政 治 经 济 思 想
用”
西方生活方式开始传入中国,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开始 洋布、西餐、西装、西式住宅、新式交通、大众传媒传入中国 向近代社会迈进。
社会 生活
一、政治上:战争推动下的被动改革
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体系 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所确立的西方 列强在华特权制度的总称。其法律依据是1842年 《南京条约》签订以来的所有不平等条约。这个不 平等条约体系的本质特征是西方列强通过战争手段, 凭借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享有各种特权,使中国陷 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不平等条约体系 的另一面是将中国推入近代化的进程中,具有客观 上的积极作用。
4.在全国 15 个巡抚中,1840 年有 7 个满人和 8 个汉人任此职, 1864~1866 年间,均由汉人充任,1867~1869 年间,有 14 个汉人和 1 个满人担任此职。从 1851~1911 年,65.4%的总 督和 77.8%的巡抚是汉人。这些变化 A.证明满汉矛盾得到缓和 ( ) B.表明汉族官僚势力扩大
(1)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是迫使中国融入全 球化的进程,中国经济开始了与世界经济的接轨。
(2)使中国外交从朝贡外交转向近代外交, 须遵循互派外交 使节、递交国书等国际惯例。
(3)不平等条约体系使中国政府有了谈判意识和条约意识。
2.有学者认为:“比鸦片战争远为深刻的是几个概念的冲突:中国 自称天下宗主的角色与西方国家主权的观念之间的不相容; 中国 的朝贡关系体制与西方的外交往来体制之间的冲突; 以及中国农 业的自给自足与英国工业的扩张之间的对抗。”这段话 ( A.说明了鸦片战争的必然性 B.掩盖了鸦片战争侵略性质 C.贬低了中国经济政治制度 D.脱离了当时具体历史背景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鸦片战争前中西存在三个方面的冲突, 正是这三方面文明的冲突使鸦片战争必然发生, 故 A 项正确; 题干提到了工业文明的对外扩张性,因而没有掩盖鸦片战争 的侵略性质,故 B 项错误;题干仅说明中西文明三个方面的 冲突,并没有贬低中国经济政治制度,故 C 项错误;题干中 三方面冲突正是当时具体历史背景的描述,故 D 项错误。 答案:A )
二轮通史复习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1840-1894)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转型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一、通史整合,归纳阶段特征
--1840——1894年的中国
西 方 工 业 文 明 的 冲 击
①中国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逐步沦为半殖 进一步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第二次鸦 甲午 民地半封建社会 加深 鸦片 半封建社会 战争 ②中国人民开始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但由于阶级的落后性和时代局 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片战争 限性,都以失败告终; ①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沦为 沦为列强的市场和产地, 自然经 被迫卷入济体系 民族资 刺激了 西方的经济附庸,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洋务 济开始 本主义 有利于 ②内忧外患的促动和欧风美雨的刺激,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产阶级产 运动 解体 的产生 生,开始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步伐。
参加《南京条约》谈判的清朝钦差大臣伊里布等人认为,中 英双方协定后的关税要比原有的自主关税略高,所以这是外 交的成功。这一认识反映了他们( ) A.践行“夷师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固守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 C.曲解“最惠国待遇”的规则 D.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
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 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 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材料评价的领事裁判权 ( ) A.实现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 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 C.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 D.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根据清代定制,总督、巡抚委以行省大权,其下设承宣布政使司和 提刑按察使司,分管一省的民政和司法,但两司听命于六部,六部 可以控制督、抚,但到湘军将帅担任督、抚后,手中有兵有将的督 抚把两司降为属官,不听部臣指令,朝廷也不得不迁就。这种局面 说明: A晚清政府完全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 B湘军的兴起,改变了晚清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结构 C汉族地主崛起,使清地方官员中满汉比例失衡 D湘军将帅力图割据自治
民族独立: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民主富强:求得政治民主和国家富强 四、四条基本线索: (1)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 (2)中国人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反抗侵略的抗争史 (3)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 (4)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史
第一讲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1840—1894) 第二讲 近代中国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发展 (1894—1919) 第三讲 近代中国的新方向与近代化的曲折前进 (1919—19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