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合集下载

关于轴对称的知识点

关于轴对称的知识点

关于轴对称的知识点在日常生活中,轴对称经常出现在各种图形、物品和自然事物中。

轴对称是一种基本的几何概念,是我们理解图形、计算面积和体积等几何问题的重要基础。

本篇文章将重点讨论轴对称的概念、性质和应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轴对称的知识点。

一、轴对称的基本概念轴对称是指平面上的一个点、线或面,将图形沿着该点、线或面折叠后,两侧重合的现象。

例如,一个圆可以沿着其圆心为轴对称,一个矩形可以沿着其中心的对角线为轴对称。

轴对称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 轴:轴是平面上的一个点、直线或面,用于将图形分割成对称的两部分。

2. 对称中心:对称中心是轴对称的中心点或中心线,是图形对称的基准点。

3. 对称轴:对称轴是指通过对称中心的直线或平面,用于确定图形的对称位置。

4. 对称面:对称面是指沿着某个平面进行对称的现象,例如,一个立方体可以沿着一个面为对称面。

二、轴对称的性质轴对称是一种基本的几何概念,具有一些重要的性质,包括:1. 对称关系:轴对称的两侧是对称关系,互为镜像。

例如,一个字母“S”在其对称轴的两侧是相似的镜像形。

2. 对称轴必须经过对称中心:轴对称的对称轴必须经过对称中心,这是其对称的基准点。

3. 对称轴是唯一的:轴对称的对称轴是唯一的,它既可以是一条直线,也可以是一个平面。

4. 对称图形具有相同的面积和周长:轴对称的图形具有相同的面积和周长,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测量一侧的面积和周长,计算出整个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三、轴对称的应用轴对称是一种重要的几何概念,在各种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1. 在工程绘图中,轴对称被广泛用于设计对称性的零件和构件。

例如,一个机器零件可能需要在两侧具有相等的重量和力学性能,这就需要使用轴对称进行设计。

2. 在纹样和图案设计中,轴对称是一种常见的设计手段。

例如,一些印度图案和中国的剪纸,都是基于轴对称设计的。

3. 在数学中,轴对称被广泛应用于计算面积和体积。

例如,计算一个图形的面积,可以将其沿着某个轴对称的线分割成对称的两部分,计算一部分的面积后,再乘以2。

专题5.1-4轴对称图形及其性质精讲(解析版)

专题5.1-4轴对称图形及其性质精讲(解析版)

B.角平分线的交点为三角形的内心,到各边距离相等,不符合题意;
C.高的交点为垂心,而到各顶点相等的只能是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不符合题意;
D.△ABC 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上,符合题意.
故选 D.
2.(2020·湖北宜昌)如图,点 E,F,G,Q,H 在一条直线上,且 EF GH ,我们知道按如图所作的直
【答案】1:3 【解析】解:∵DE 垂直平分 AB, ∴AD=BD, ∴S△ADE=S△BDE, ∵∠1=∠2,∠C=∠BDE=90°,BE=BE, ∴△BDE≌△BCE(AAS), ∴S△BDE=S△BCE, ∴S△AED:S△ABC=1:3, 故答案为:1:3. 4.(2020·安徽砀山初二期末)如图,在△ABC 中,AC=5 cm,AB 的垂直平分线交 AC 于点 N,△BCN 的周长是 8 cm,则线段 BC 的长为________ cm.
二、考点点拨与训练
考点 1:轴对称图形的识别 典例:(2020·江苏新沂初三一模)剪纸艺术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它能给人以视 觉上的透空感觉和艺术享受.下列剪纸作品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解:A 选项能够关于一条直线对称,是轴对称图形,故 A 正确; B 选项不是轴对称图形,故 B 错误; C 选项不是轴对称图形,故 C 错误;
D.
【答案】C 【解析】解:A、B、D 中的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C 中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故选:C. 6.(2020·全国初二课时练习)我们理应对我们所得的一切心怀感恩,这是我们强大的基础.少年强则国强, 中国强则中国少年更强,中国强就是因为少年强.为了庆祝祖国生日小强做了以下几幅剪纸作品,其中是轴 对称图形的是( )

轴对称、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及应用

轴对称、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及应用

轴对称、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及应用一、轴对称图形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过来,在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能够重合的点互为对称点.轴对称图形具有以下的性质:(1)轴对称图形的两部分是全等的;(2)对称轴是连结两个对称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在几何证题、解题时,如果是轴对称图形,则经常要添设对称轴以便充分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譬如,等腰三角形经常添设顶角平分线;矩形和等腰梯形问题经常添设对边中点连线和两底中点连线;正方形,菱形问题经常添设对角线等等.另外,如果遇到的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则常选择某直线为对称轴,补添为轴对称图形,或将轴一侧的图形通过翻折反射到另一侧,以实现条件的相对集中.例1 已知直线l外有一定点 P,试在l上求两点A、B,使AB=m(定长),且PA+PB最短.分析当把P点沿l方向平移至C(如图1),使PC=m,那么问题就转化为在l上求一点B,使CB+PB为最短.作法过P作PC∥l,使PC=m,作P关于l的对称点P',连结CP'交l于B.在l上作AB=m,点A、B为所求之两点.证在l上另任取A'B'=m,连PA、PA'、PB',CB',A'P',B'P',则PA'=P'A',PB'=P'B',又PA'B'C 为平行四边形,∴CB'=PA'.∵CB'+B'P'>CP',∴ PA'+PB'>PA+PB.例2 如图2,△ABC中,P为∠A外角平分线上一点,求证:PB+PC>AB+AC.分析由于角平分线是角的对称轴,作AC关于AP的轴对称图形AD,连结DP、CP,则DP=CP,BD=AB+AC.这样,把 AB+AC、AC、PB、PC集中到△BDP中,从而由PB+PD>BD,可得PB+PC>AB+AC.证 (略)说明通过变为轴对称图形后,起到相对集中条件的作用,又有将折线化直的作用(如AB+AC化直为BD).例3 等腰梯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它的中位线等于m,求此梯形的高.解如图3.设等腰梯形AD∥BC,AB=DC,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O,且AC⊥BD,中位线EF=m.过AD、BC的中点M、N作直线,由等腰梯形ABCD关于直线MN成轴对称图形,∴O点在MN上,且OA=OD,OB=OC,AM=DM,BN=CN.又 AC⊥BD,故△AOD和△BOC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OM=AD,2ON=BC.∵AD+BC=2EF=2m,∴2OM+2ON=2m.∴OM+ON=m,即梯形高MN=m.例4 凸四边形EFGH的四个顶点分别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ABCD的四条边上.证如图4,连结AA2,EE3.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A1BCD1关于BC对称;EFGH和E1FG1H1关于BC对称;A1BCD1和A2B1CD1关于 CD1对称;E1FG1H1和 E2F1G1H2关于CD1对称;A2B1CD1和A2B2C1D1关于A2D1对称,E2F1G1H2和E3F2G2H2关于A2D1对称.例5 如果一个四边形关于它的两组对边中点的两条连线成轴对称,则此四边形为矩形.已知如图22-5.四边形ABCD中,M、F、N、E分别为各边的中点,且MN、EF为它的对称轴.求证 ABCD是矩形.分析欲证ABCD是矩形,首先证明它是平行四边形,再证明它有一个直角即可.证∵四边形ABCD关于EF成轴对称,∴DC⊥EF,AB⊥EF,∴AB∥DC.同理AD∥BC.∴ABCD是平行四边形.∴DC=AB.又∵DE=DC/2,AF=AB/2.∴DE AF,∴ADEF为平行四边形.∴AD∥EF,而DE⊥EF,∴DE⊥AD,∠D=Rt∠.∴ABCD是矩形.二、中心对称图形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后,能和原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能重合的点互为对称点.中心对称图形具有以下性质:(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例6 如图6.已知ABCD,O是对角线 AC与BC的交点. EF过O点与AB交于E,与DC交于F.求证:OE=OF.证∵O点是ABCD的对称中心,EF过O点与AB相交于E,与DC相交于F.故E、F两点是以点O为对称中心的对称点.∴OE=OF.例7 △ABC中,底边BC上的两点M、N把BC三等分,BE是AC上的中线,AM、AN分BE 为a,b,c三部分,求:a∶b∶c.分析本题解法很多,我们利用中心对称图形求解.如图7,以E为中心,作已知图形的中心对称图形,则M'C∥AM,N'C ∥AN,于是可得a∶(2b+2c)=1/2,∴a=b+c,①(a+b)∶2c=DN'∶N'A=2∶1,∴a+b=4c,②由①得,a-b=c,③②+③, 2a=5c,∴a=5c/2.②-③,2b=3c,∴b=3c/2.∴ a∶b∶c=5c/2∶3c/2∶c=5∶3∶2.解 (略)例8 若四边形的一组对边相等,延长这一组对边,使各与另一组对边的中点连线的延长线相交,则这两个交角必相等.已知如图8.四边形ABCD中, AD=BC,E、F分别是AB、CD的中点,AD、BC的延长线分别与EF的延长线交于G、H.求证∠AGE=∠BHE.分析为了使求证的两个角与已知条件发生联系,利用“旋转法”使角或线段搬家而沟通思路.证如图8,以E为对称中心,作△EBC的中心对称图形△EAM(即连结CE并延长CE到M 使EM=EC,连结AM).连结DM,AM=BC=AD,∴∠2=∠3.∵DF=FC,CE=EM,∴DM∥HE,∴∠1=∠2.∵AE=EB, EM=EC,∴AMBC是平行四边形.∴AM∥BH,而DA∥HE,∴∠3=∠BHE.∴∠1=∠BHE,即∠AGE=∠BHE.习题1.如图9 一牧童在A处牧马,牧童家在B处.A、B处距河岸分别为300m、500m,CD =600m,天黑前,牧童从A点将马牵到河边去饮水后再赶回家.那么牧童最少要走多少米?2.证明:任一点关于正方形各边中点的对称点是一个正方形的顶点.3.求证:在四边形ABCD中,如果AB=AD,CB=CD,那么它的面积等于AC·BD/2.4.在直线MN两侧有A,B两点,在MN上求一点P,使P到A、B两点之差最大.5.等腰梯形的周长为22cm,中位线长为 7cm,两条对角线中点连线为3cm,求各边长.。

对称图形的性质和原理

对称图形的性质和原理

对称图形的性质和原理对称图形是指图形中存在一个中心轴,沿该轴进行对称变换,图形不变。

对称图形具有许多特点和原理,以下将对对称图形的性质和原理进行详细解释。

一、对称图形的性质:1. 对称轴:对称图形中存在一个或多个轴,称为对称轴,对称轴上的任意两点关于对称轴对称。

对称轴是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可以通过对称轴将对称图形分为两个互为镜像的部分。

2. 中心对称:对称图形中心对称,是指存在一个中心点,穿过这个中心点向任意方向延伸的直线,与图形进行对称变换后,图形不变。

中心对称是最常见的一种对称形式。

3. 轴对称:对称图形轴对称,是指存在一个轴,图形中点关于该轴对称。

轴对称是对称图形的基本概念之一,轴对称也可以称为线对称或水平对称。

4. 镜像关系: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的图形互为镜像关系。

镜像关系是对称图形的重要特点之一,两个互为镜像的图形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大小,但位置不同。

5. 对称中心:对称图形的中心,也可以是对称轴的交点,是对称图形的特定位置,可以通过对称中心将对称图形进行对称变换。

6. 对称变换:对称图形中进行的变换,即沿对称轴进行的对称变换,该变换不改变对称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是改变了图形的位置。

二、对称图形的原理:对称图形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对称性原理:对称图形是由对称轴和对称图形组成的,沿对称轴进行对称变换时,图形保持不变。

这是对称图形形成的基本原理,也是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

2. 反射原理:对称图形的形成是通过对称轴的反射原理实现的,对称轴上的任意一点P,将其与对称轴交点O连接,延长OP成为OP’,OP’与OP互为镜像,即将点P通过对称轴反射到点P’。

这个反射原理可以推广到对称图形的所有点,从而实现整个图形的对称变换。

3. 对称中心原理:对称图形中存在对称中心,对称中心可以是对称轴的交点,通过对称中心进行对称变换时,图形保持不变。

对称中心原理是中心对称的实现方式,通过对称中心,对称图形可以实现全方位上下左右的对称变换。

八年级第十三章《轴对称》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八年级第十三章《轴对称》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第十三章《轴对称》一、知识点归纳(一)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1、有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两个图形关于直线对称也叫做轴对称.2、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对称轴必须是直线)3、对称点: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4、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类似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轴对称图形上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5.画一图形关于某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步骤:找到关键点,画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照原图顺序依次连接各点。

(二)、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区别: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之间的形状与位置关系,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并且成轴对称.联系:1:都是折叠重合2;如果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图形那么他就是轴对称图形,反之亦然。

(三)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经过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或线段的中垂线)(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反过来,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证明是必须有两个点)因此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以看成与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四)用坐标表示轴对称1、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2、点(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五)关于坐标轴夹角平分线对称点P(x,y)关于第一、三象限坐标轴夹角平分线y=x对称的点的坐标是(y,x)点P(x,y)关于第二、四象限坐标轴夹角平分线y=-x对称的点的坐标是(-y,-x)(六)关于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对称点P(x,y)关于直线x=m对称的点的坐标是(2m-x,y);点P(x,y)关于直线y=n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2n-y);(七)等腰三角形1、等腰三角形性质: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

初中数学 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有哪些

初中数学 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有哪些

初中数学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有哪些轴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中存在一条直线,将图形分成两个完全对称的部分。

这条直线被称为轴对称线,也被称为对称轴。

下面是轴对称图形的一些性质:1. 对称性质:轴对称图形的两个部分是完全对称的,即它们在形状、大小和位置上完全一致,只是相对于轴对称线的位置互换。

这种对称性使得我们能够在一个部分中观察到一些性质,并将其应用到另一个对称部分中。

2. 轴对称线性质:轴对称图形的轴对称线上的任意一点与它的对称点距离相等。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点在轴对称线上,那么它的对称点也在轴对称线上。

这个性质对于计算轴对称图形中各个点的坐标非常有用。

3. 对称中心性质:轴对称图形的对称中心即为轴对称线上的任意一点。

对称中心具有以下性质:a. 对称中心是轴对称图形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图形的对称关系。

b. 对称中心到轴对称图形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等于该点到轴对称线所在直线的距离。

c. 对称中心到轴对称线的距离等于轴对称图形中所有点到轴对称线的距离的平均值。

4. 对称点性质:轴对称图形中每个点都有一个对称点,它们在轴对称线上对称。

对称点的坐标可以通过对称轴上的点的坐标进行计算。

例如,在一个矩形中,矩形的左上角和右下角是对称的,它们在垂直轴对称线上对称。

5. 线段对称性质:轴对称图形中的任意一条线段,它的两个端点关于轴对称线对称。

这个性质对于计算轴对称图形中线段的长度非常有用。

6. 角度对称性质:轴对称图形中的任意一个角度,它的两个角度顶点关于轴对称线对称。

这个性质对于计算轴对称图形中角度的大小非常有用。

7. 区域对称性质:轴对称图形中的任意一个区域,它关于轴对称线对称。

这个性质对于计算轴对称图形中区域的面积非常有用。

通过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几何学中的对称性和图形变换。

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在解决与对称性和图形变换相关的问题时非常重要。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是几何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许多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轴对称图形是指可以通过某条虚拟线(称为轴)将图形分成两个对称的部分的图形。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特点以及一些实际应用。

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图形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性质:1.对称轴:轴对称图形存在一个或多个对称轴,通过这些轴,可以将图形分成两个完全对称的部分。

对称轴可以是水平、垂直或斜线。

2.对应点:轴对称图形上的每个点都有一个对应的对称点,这个对称点关于对称轴相对位置相同,但是在轴对称图形中却是互为镜像的。

3.性质保持不变:轴对称变换不改变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如面积、周长等,它只改变图形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

轴对称图形的分类根据轴对称的不同性质,轴对称图形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轴对称图形:最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是对称图形本身,例如正方形、正圆等。

2.轴对称字母:字母X在垂直中线上是轴对称。

3.轴对称数字:数字0、1、8在水平、垂直中线上是轴对称的。

4.轴对称图形的组合:多个轴对称图形可以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大的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的实际应用轴对称图形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几个实际应用:1.艺术创作:许多艺术作品中都运用了轴对称的原理,通过对称的布局或对称的图案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2.建筑设计:建筑中的对称结构能够给人一种和谐、美感的感受。

许多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都运用了轴对称的设计。

3.产品设计:在产品设计中,轴对称设计能够提升产品的稳定性和美观性,例如汽车、手机等产品。

4.生物学:生物体中也存在轴对称结构,例如人体的左右对称、植物的对称花瓣等。

总结轴对称图形作为一种重要的几何概念,不仅在数学中有着丰富的性质和特点,而且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轴对称图形,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一概念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挥作用,为人们创造更多美好的体验和设计。

希望本文对读者们有所启发,谢谢阅读!。

初中数学知识点——轴对称与中心对称

初中数学知识点——轴对称与中心对称

初中数学知识点——轴对称与中心对称一、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1.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对应线段叫做对称线段。

2.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注意:对称轴是直线而不是线段3.轴对称的性质:(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3)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线段垂直平分线:(1)定义:垂直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是这条线的垂直平分线。

(2)性质:①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②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注意: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这一特性可以推出: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5.角的平分线:(1)定义: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2)性质:①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②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注意: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6.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性质:(1)对称性: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或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或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2)三线合一: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说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除“三线合一”外,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之间也存在着特殊的性质,如:①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②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③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④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上)第一章《线段、角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一、选择题:1.如图1,在△ABC 中,AD 平分∠CAE ,∠B=30︒,∠CAD=65︒,则∠ACD 等于 ( )A .50︒B .65︒C .80︒D .95︒2.如图2,在△ABD 中,AD=4,AB=3,AC 平分∠BAD ,则:ABC ACD S S ∆∆= ( )A .3:4B .4:3C .16:19D .不能确定3.如图3,在△ABC 中,∠C=90︒,AD 平分∠BAC ,DE ⊥AB 于E ,则下列结论:①AD 平分∠CDE ;②∠BAC=∠BDE ;③DE 平分∠ADB ;④BE+AC=AB 。

其中正确的有 ( )A .2个B .3个C .4个D .1个4.如图4,AD ∥BC ,∠D=90︒,AP 平分∠DAB ,PB 平分∠ABC ,点P 恰好在CD 上,则PD 与PC 的大小关系是 ( )A .PD>PCB .PD<PC C .PD=PCD .无法判断5、在三角形内部,有一点P 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则点P 一定是( ) A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B 、三角形三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C 、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D 、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

6、已知△ABC 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点在△ABC 的边上,则△ABC 的形状为( )PD CBAEDCB A DCB AE D CBA图3图4 图1图2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不能确定7、如图所示,在△ABC 中,∠BAC =90°,AD ⊥BC 于D ,BE 平分∠ABC 交AD 于E ,F 在BC 上,并且BF =AB ,则下列四个结论:①EF ∥AC ,②∠EFB =∠BAD ,③AE =EF ,④△ABE ≌△FBE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④7题图 8题图 9题图8、如图所示,在ABC 中,∠C =90°, AC =4㎝,AB =7㎝,AD 平分∠BAC 交BC 于D ,DE ⊥AB 于E ,则EB 的长是( )A 、3㎝B 、4㎝C 、5㎝D 、不能确定9、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逐步进入到千家万户,小红的爸爸想在本镇的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如图所示),建一个加油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这样可供选择的地址有( )处。

A 、1 B 、2 C 、3 D 、4 二、填空题:1、已知:线段AB 及一点P ,PA=PB ,则点P 在 上。

2、已知:如图,∠BAC=1200,AB=AC,AC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D 则∠ADC= 。

3、△ABC 中,∠A=500,AB=AC,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D 则∠DBC 的度数 。

4、如图,△ABC 中,DE 、FG 分别是边AB 、AC 的垂直平分线,则∠B ∠BAE ,∠C ∠GAF ,若∠BAC=1260,则∠EAG= 。

FDECBADECBAcb a5、如图,△ABC 中,AB=AC=17,BC=16,DE 垂直平分AB ,则△BCD 的周长是。

第2题 第4题 第5题6、在△ABC 中,AB 、AC 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P ,则PA 、PB 、PC 的大小关系是 。

7、在△ABC 中,AB=AC, ∠B=580,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N,则∠NBC= 8.如图,已知AB ∥CD ,O 是∠ACD 和∠BAC 的平分线的交点,OE ⊥AC 于E ,且OE =2,则两平行线AB 、CD 间的距离为______。

9.如图所示,已知PA ⊥ON 于A ,PB ⊥OM 于B ,且PA =PB ,∠MON =50°,∠OPC =30°,则∠PCA =_____。

10.如图所示,在ABC 中,∠C =90°,折叠后,使A 、B 两点重合,得到折痕ED ,再沿BE 折叠,C 点恰好与D 点重合,则∠A 等于____度。

8题图 9题图 10题图三、解答题1、如图,在△ABC 中,AD 是∠BAC 平分线,AD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 、BC 延长线于F 、E求证:(1)∠EAD=∠EDA ;(2)DF ∥AC (3)∠EAC=∠BEODCBANOPMCBAEDCBA2.如图,在△ABC 中,AB =AC ,∠A =120°,AB 的垂直平分线MN 分别交BC 、AB 于点M 、N .求证:CM =2BM .3、如图12,PA=PB ,∠1+∠2=180 。

求证:OP 平分∠AOB 。

21)OPBA图124、如图,已知:在,90,30o o ABC C A ∆∠=∠=中,DE 垂直平分AB ,FM 垂直平分AD ,GN 垂直平分BD 。

求证:AF=FG=BG 。

角平分线(1)课前预习1. 已知:△ABC 中,∠B =90°, ∠A 、∠C 的平分线交于点O ,则∠AOC 的度数为 .2.角平分线上的点到_________________距离相等;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都在_____________.3.∠AOB 的平分线上一点M ,M 到 OA 的距离为1.5 cm ,则M 到OB 的距离为_________.4.如图,∠AOB =60°,CD ⊥OA 于D ,CE ⊥OB 于E ,且CD =CE ,则∠DOC =_________. 课堂练习5.如图,在△ABC 中,∠C =90°,AD 是角平分线,DE ⊥AB 于E ,且DE =3 cm ,BD =5 cm ,则BC =_____cm .6. 如图所示,AB//CD ,O 为∠A 、∠C 的平分线的交点,OE ⊥AC 于E ,且OE=2,则AB 与CD 之间的距离等于______________。

第4题第5题第6题7.如图,已知AB=AC,AE=AF,BE与CF交于点D,则对于下列结论:①△ABE≌△ACF;②△BDF≌△CDE;③D在∠BAC的平分线上.其中正确的是()A.①B.②C.①和②D.①②③(6)(7)8. 如图,CD为Rt△ABC斜边上的高,∠BAC的平分线分别交CD、CB于点E、F,FG⊥AB,垂足为G,则CF______FG,CE________CF.9.如图,△ABC中,∠C=90°,AC=BC,AD平分∠CAB交BC于D,DE⊥AB 于E,且AB=6㎝,则△DEB的周长为()A、4㎝B、6㎝C、10㎝D、不能确定10. 已知:如图,点B、C在∠A的两边上,且AB=AC,P为∠A内一点,PB=PC, PE⊥AB,PF⊥AC,垂足分别是E、F。

求证:PE=PF11. 已知:如图,∠B=∠C=900°,DM平分∠ADC, AM平分∠DAB 。

求证: MB=MC课堂练习13.如图,直线l 1,l 2,l 3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供选择的地址有( )A 、1处B 、2处C 、3处D 、4处l 2l 1l 3第12题15.如图,MP ⊥NP ,MQ 为△MNP 的角平分线,MT =MP ,连接TQ ,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TQ =PQB 、∠MQT =∠MQPC 、∠QTN =90°D 、∠NQT =∠MQTNTQPMEDCB AEDC BAF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16.如图在△ABC 中,∠ACB =90°,BE 平分∠ABC ,DE ⊥AB 于D ,如果AC =3 cm ,那么AE +DE 等于( )A .2 cmB .3 cmC .4 cmD .5 cm17.如图,已知AB=AC,AE=AF,BE与CF交于点D,则对于下列结论:①△ABE≌△ACF;②△BDF≌△CDE;③D在∠BAC的平分线上.其中正确的是()A.①B.②C.①和②D.①②③18. 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5cm,一腰上的中线把其周长分为两部分的差为3cm,则腰长为()A.2cmB.8cmC.2cm或8cmD.以上都不对19. 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则∠1度数是________。

20. 如图,已知BE⊥AC于E,CF⊥AB于F,BE、CF相交于点D,若BD=CD.求证:AD平分∠BAC.21.如图,∠B=∠C=90°,M是BC的中点,DM平分∠ADC,求证:AM平分∠DAB.22. 如图,已知:CD、CE分别是AB边上的高和中线,且ACE ECD DCB∠=∠=∠。

求证:90oACB∠=ECA23. 已知:如图,∠ABC,∠ACB的平分线交于F,过F作DE∥BC,交AB于D,交AC于E。

求证:BD+EC=DE。

24. 如图,已知:在△ABC ,∠ACB=90°,CD ⊥AB 于D ,EF ⊥AB 于F ,且CE=EF 。

求证:FG//ACDGFEBCA25.如图,已知:ABC 中,,D 是BC 上一点,且,求∠BAC 的度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