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张力丰之太阴病脉证并治篇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专家讲座
热多欲饮水者:
病偏于表 发烧 —表邪不解,正邪相争。
渴欲饮水—表邪入里,气化失 职,
津不上承。 吐利 —水饮内停,脾胃升降失常。
治法:五苓散主之 —分利水湿,通阳化气解表。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20页
寒多不用水者:
病偏于里 吐利 —寒湿内盛,脾胃升降失常。 口不渴 —寒湿内聚,里无热邪。
(伴腹中冷痛,喜温喜按,舌淡苔白等)
本方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溃疡病、 慢性痢疾等属于本证病机者。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37页
辩太阴病脉证并治
【原文】(280)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 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 气弱,易动故也。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38页
【提要】胃弱者,当慎用苦寒攻伐之品。
【释义】
太阴病,脉弱 —阳虚鼓动无力。
4.加盖衣被,助药力以温阳散寒。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22页
辩太阴病脉证并治
方药加减:
脐上築 :水气冲动 —去术之壅滞加桂枝温肾降冲。 吐多 :胃寒气逆 —去白术之壅滞加生姜温胃降逆。 下利甚 :脾虚气陷,寒湿下注 —仍用白术健脾祛湿。 心下悸 :水气凌心 —加茯苓淡渗利水、宁心安神。 渴欲饮水:脾不散精,水津不布 —重用白术助脾运化。 腹中痛 :中虚气滞 —加大人参用量补虚益气。 寒甚者 :表现为腹中冷痛不解 —重用干姜温中祛寒。 腹满者 :寒凝气滞 —去术之壅滞,加附子通阳祛寒。
脉阳微 阴涩
风邪将去 脾虚挟湿滞,脉气不畅
转长
正气来复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13页
第二节 太阴病本证 【原文】(277)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①故也, 当温之,宜服四逆辈② 。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原文277: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藏有寒故
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
❖ 提要:述太陰病的證治
❖ 分析: 脾氣不升寒濕下注 故“屬太陰”前後
自利不渴 言寒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陰
互應文法—症狀
示裏虛寒證
以其髒有寒故也— 脾虛失運,寒濕阻滯—病機 當溫之—溫中散寒,健脾燥濕—治則 四逆輩—理中、四逆、真武湯等—方藥
❖ 討論: 為何不直接具體方藥而以“四逆輩”? 從病機:脾陽與寒濕消長。
身、目、溲黃 溫中散寒
黃如晦暗
化濕退黃
切忌攻下
此即“寒濕在裏不解故也”
第四節太陰病預後
原文278: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緊在太 陰;太陰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 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 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
❖ 提要:太陰陽複的機理與表現 ❖ 分析: 傷寒脈浮而緩 辨表證不在太陽而在太陰 手足自溫(要點)
二、太陰腹痛證
原文279: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 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 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
❖ 提要:太陰誤下,邪陷太陰的證治
❖ 分析:
腹滿時痛—太陰誤下,中焦脾胃氣機不和氣滯 瘀阻脾絡
大實痛—腹滿時痛的重證
❖ 治法:
腹滿時痛—通泄濕熱以安脾絡—桂枝加芍藥湯
大實痛—泄熱消滯—桂枝加大黃湯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概說
一、太陰生理
❖ 太陰之氣:脾胃及其經脈功能綜合體現。
胃主受納腐熟,脾主運化。胃之腐熟是脾主運化 之基礎,脾的運化又促進胃之受納腐熟,可見脾 胃關係甚為密切。脾主運化精微與水濕又須賴肺 的肅降,乃能水精四布。五行並行,此即經曰: 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 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行並 行。可見脾胃肺功能關係密切。此外,肺之肅降 尚須大腸傳導功能配合,這些功能完成又依靠其 經脈互相溝通,共同完成水穀精微四布,水液運 行。
辨太阴病脉证辨治法
01
春季养生
顺应春季阳气生发,注意保暖, 避免过早减衣,以防寒邪入侵。
02
03
04
秋季润燥
秋季干燥,应养阴润燥,多食用 梨、藕等滋阴食物,保持室内湿 度。
饮食起居调整建议
饮食调整
01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避免过食生冷、油腻、辛辣
之品。
起居有常
02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以免耗伤正气。
03
辨治法详解
药物治疗方案选择与实施
辨证施治
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如腹满、呕吐、食不下 等,选用适当药物进行治疗。
药物配伍
依据中医药理论,合理搭配药物,以增强疗 效,如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等。
药物剂量与用法
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轻重,确定药物的剂量 和用法,确保安全有效。
非药物治疗手段探讨
01
02
延误治疗时机
误诊误治会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 机,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引发变证
误治还可能引发其他变证,增加治疗 难度和患者痛苦。
损伤正气
误用寒凉药物或过度使用攻伐之法, 会损伤患者正气,导致病情加重或缠 绵难愈。
提高诊断准确率途径
加强理论学习
医生应加强对太阴病理论的学习,掌握其病 因、病机和临床表现,提高诊断水平。
误诊原因分析
症状相似度高
太阴病与其他一些疾病在 症状上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如腹泻、腹痛等,容易 导致误诊。
病史采集不全
医生在诊断时未能详细询 问患者病史,忽略了太阴 病的特异性表现,从而导 致误诊。
体征观察不细
医生脉象等,也容易导致误 诊。
误治后果评估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无忧山秘籍之太阴病脉证并治二
无忧山秘籍之太阴病脉证并治二太阴病脉证并治讲解录音整理(二)主讲人:圆光音频整理:郁玫⑥“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桂枝加芍药汤方: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桂枝加大黄汤方:桂枝三两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这一条很有意思,也是个坑,宋本太阴病通篇也就这两个方子,而桂林古本太阴病理法方药简直不要太全,可惜他们不学桂林古本,看不到金子在闪光。
本太阳病是指什么病?当然是太阳中风桂枝汤证,如果太阳伤寒被下的话,就成结胸了。
太阳中风病如果被下的话,是心下结硬。
这个太阳病被下,不出现心下结硬,而出现腹满时痛,说明这是被下得更严重了,比半夏泻心汤的心“下之心下痞硬”还要更重一些,泄心汤不痛,仅是痞硬,痛是已经把病气拉到肠胃里面了,不像那个还在心下这个部位顶着。
有一点经方基础的人都知道太阳病解病的方法不是下法,伤寒应该用麻黄汤发汗去寒,中风用桂枝汤发汗去风,这是定理。
而医反大下之,那就是是治错了,导致气血被拉到肠胃里边,想下利又出不来,憋着,于是腹满时痛。
而半夏泻心汤是气结在心下,还没到消化道里面。
这个是下的程度更深,更趋里边,出现了太阴病提纲中的腹满时痛了,故属太阴也。
这个时候用桂枝加芍药汤,你不是想下利解么?那就也跟着气血的方向走。
大实痛者,用桂枝加大黄汤,痛的厉害可以稍加大黄,不能多,便出来就好,多了下利不止又添新病。
咦!不是说太阴病不能下么?这里怎么用大黄?要明白经意,人家说本太阳病误下,病在消化道里想通过下利排除,我们帮一下而已,如果是本太阴病那当然不能下了,这里要分清楚。
这两个方子其实并不常用,但是后世医家把这两个方子当成太阴病的主方了,其实完全是错的。
也不怪他们,因为宋本《伤寒论》太阴病篇就这两个方子。
无忧山秘籍之太阴病脉证并治一
无忧山秘籍之太阴病脉证并治一太阴病脉证并治讲解录音整理(一)主讲人:圆光音频整理:郁玫缘起:《桂林古本伤寒论》条文的逐条讲解,这还是第一次。
茶季,有两位义工在山里跟我学中医,除了不做茶的日子里基本都在埋头啃医书,自己学的很费力。
茶季很辛苦,作为“回报”,我答应给他们两位单独把太阴篇的条文讲解一遍,当然,他们都已经参加过我的系统辨证法课程,有一定的基础。
讲太阴病一是篇章短,好讲,二是现在太阴病太常见,但误治的多。
讲了两天,而且还录了音,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就让郁玫根据录音整理文字,我自己阅读几遍后局部加以了修改,于是就有了今天的文章。
本来理法都是不公开的,不是吝啬,而是还没到时候。
等村长出招的时候一定是出大招,目前先公开一小部分,抛砖引玉,希望大家从接下来文章中多思维经意,从以往的伤寒“套路”中走出来,去重新审视桂林古本的条文和方子。
中华民族要复兴,中医就要先行复兴,中医不复兴中华民族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复兴。
中医要复兴经方要复兴才行,中医的糟粕太多了,唯经方体系才是中医的“大乘正宗”。
而经方复兴《桂林古本伤寒论》就要复兴,否则,医家还是拿着残缺不全的半部宋本伤寒单腿摇晃,根本统一不了伤寒和温病、杂病的理法!至于汉唐后的中医著作,理法混乱者多,用药驳杂,胡乱组方合方,已失中医根本大道。
大道已废反而名医辈出,这真是千古奇谈,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文章总共两万字,分载四次完成。
以下为录音整理:首先,我们来看《伤寒论》中太阴病的提纲。
①“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鞭”。
太阴病到底是什么病?按照后世的说法,太阴病就是里病,那么与之对应的就是表病。
在表病的层面来讲,有太阳伤寒和少阴伤寒。
寒邪先侵犯人体的时候,一定是先侵犯这两条经,即要么是太阳经,要么是少阴经。
太阳经受病,说明人体有足够的能量去抵抗,如果是少阴经受病,说明寒气太重了,自己能量比较弱,直中少阴,脉就浮不起来了。
太阴病篇——精选推荐
太阴病篇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法太阴叫做「始阴」,少阴是「阴之中」,厥阴是「阴之尽」,阴的尽头,刚开始进到少阴,到了厥阴还没治好就危险了,中医就是想尽办法让三阴不受邪,刚开始都是太阴,所以张仲景开处⽅的时候,不管病进⼊少阴、厥阴,随时都顾虑到太阴的问题,因为始受病在太阴。
太阴就是脾脏,病会进⼊脾脏的⼈,⼀般来说是胃弱掉的⼈,中医的观念脾胃相表⾥,脾胃是后天之主,后天好的⼈脾胃就很好,我们的免疫系统就是在这⾥,所以免疫系统始萌在脾胃,吃到⾷物下来到胃⾥⾯的时候,脾脏开始蠕动,胃⼀撑满把脾脏压⼩了,脾脏⼀压⼩,脾脏的⾎就跑到胃下⽅的甜⾁,就是胰脏,胰脏⼀充⾎的时候,⾎⼜跑到胃的下⽅,胃就开始蠕动,⼀蠕动产⽣热能,胃热起来了,胃⼀热起来就开始消化⾷物,然后把⾷物灌到四肢为⾝体所受⽤,这胃也包括⼩肠。
有⼀天,胃太弱了。
消化⼒不好,胃弱的原因就是脾脏跑到胃下⽅的⾎热度不够了,动能不够,⾷物在胃⾥⾯蒸化腐化掉了,可是并没有被⼈所完全吸收,这⾷物的津液怎么看?⾕物本来是⼲⼲的,盖起来发酵后成⽩⽩的津液,这津液就是⼈能吸收的津液,如果滤过性病毒跑到脾脏裹⾯去了,⾷物磨碎了,但是没有完全消化,旧的⾷物停着,新的⾷物下不去,所以得病的病⼈胃⼝都不是很好,脾在横膈膜的中间,脾脏在右边,肝脏在左边,病毒进⼊三焦淋巴系统还没有好的时候,就进⼊脾脏了,旧的⾷物产⽣的营养,⾝体⼜不能受⽤,这⽩⾊的津液越积越多,累积起来,脾的湿⽓就越来越盛,脾有⼀定的湿度,因为津液没有办法消化掉,停着慢慢就盛起来了,脾湿就越来越⼤,脾脏就越来越⼤,脾脏⼀肿⼤,恶性循环,胃就越来越⼩,胃是被挤⼩的,所以脾脏⼤的⼈会恶⼼,吐出来的都是⽩⾊的津液,下利也是湿的,溏的,这就是津液没有办法消化,就是西医讲的⾼蛋⽩,所以腹⽔的⽔都是营养液,因为功能丧失掉了,吸收不了,这功能丧失是⽇积⽉累下来的,所以⼗⼏⼆⼗年得病还没有死,如何把这津液排出去,就是治疗脾脏的观念,排津液的同时,要把胃加强起来,因为胃弱会让脾脏的功能不好,脾脏肿⼤会让胃弱,这是恶性循环的,肇因就是先病在少阳没有治好,让它进来,所以平常胃不好的⼈就要调理好,刚开始就⽤⼩建中汤调理,不要等到脾脏⼤了之才治疗。
【诗歌鉴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诗歌鉴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桂枝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右五味,以水七升,二升三升,回去滓,温服一升,须臾啜热粥一升,以助药力,温覆取汗,不汗再服。
欲求不解渴者,属于太阴,以其干净存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理中、四逆辈。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
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
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
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八十时痛者,属于太阴也,桂枝提芍药汤主之;小实痛者,桂枝加强黄汤主之。
桂枝加芍药汤方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乌)大枣十二枚(断)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桂枝加强黄汤方桂枝三两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右六味,以水七升,二升三升,回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太阴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太阴病,大便反?,腹中胸膈者,此脾气九洲电气也,宜白术枳实干姜白蜜汤,若不胸膈,反短气者,黄芪五物汤加干姜半夏主之。
白术枳实干姜白蜜汤方白术三两枳实一两半干姜一两白蜜二两右四味,以水六升,先煮三味,去滓,取三升,纳白蜜烊消,温服一升,日三服。
黄芪五物提干姜半夏汤方黄芪三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劈)干姜三两半夏半升(洗)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五升,回去滓,再煎挑三升,分温三服。
太阴病,渴欲饮水,饮水即吐者,此为水在膈上,宜半夏茯苓汤。
半夏茯苓汤方半夏一升茯苓四两泽泻二两干姜一两右四味,以水四升,二升三升,回去滓,分温再衣,大便捷,则愈。
太阴病,下利,口渴,脉虚而微数者,此津液伤也,宜人参白术芍药甘草汤。
第五章太阴病脉证并治
少阴
厥阴
肾阳虚衰,气不化津, 津不上承。
木火燔灼,津液消耗, 肝胃阴伤。
30
原文分析
“属太阴”——利泄自中,三阴必牵及太阴乃作利。 寒湿作利,利而不渴则属太阴,若渴则不为太阴 矣。 “四逆辈”—“辈”即一类的意思。仲景未出主方, 貌似笼统,实则不专注于一方。其义有三:一者 有据病之轻重缓急,以为进退之意。二者寓有治 未病的思想,既保护未病之脏腑,亦体现了脾肾 的密切关系(火生土)。三者有言外之意,凡虚 寒下利,总是要以“四逆”一类温里之剂治之。
【注家摘要】
方有执:浮为在表,太阴之脉,尺寸俱沉细,今见浮,则邪 见还表可知,然浮为风,宜桂枝汤者,以太阳之中风言也, 程知:不用麻黄者,阴病不当大发其阳也,桂枝汤有和里之 意也。 山田正珍:此太阳太阴合病,以内寒不甚,故先治其表,若 至于下利清谷,宜先救里,而后解其表也。
原文分析
本条阐明了太阴病主证、病机和治则。 自利不渴——既有别于热证下利,又有别于少阴下 利。其原因: ●从生理上讲,太阴是三阴,阴多不易伤; ●从病理上讲,脾阳不足,寒湿中阻,无热则 津不伤。 ●“自利不渴” 为太阴虚寒下利的辨证要点。
29
三阴病下利口渴症状比较
口渴 太阴 自利 不渴 自利 而渴 下利消 渴 实质 三阴 阴液充足 二阴 阴液不足 绝阴 阴津亏乏 病机 脾阳虚衰,病从寒湿 而化,寒湿弥漫
41
【医案选读】
先君子病洞泄寒中,医者用芩连十余剂,病益不支,汗 凝若膏,肤冷若石,魂恍恍而欲飞,体摇摇而若堕,一夕数 惊,去死者盖无几矣。最后赵云泉先生来,投以大剂附子理 中加吴萸丁香之属,甫进一剂,汗敛体温,泄止神定,累进 之病乃告痊。云泉之言曰:今年太岁在辰,为湿土司天,又 当长夏之令,累日阴雨,天人交困,证多寒湿,时医不读 《伤寒· 太阴篇》,何足与论活人方治哉!予自闻此语,然后 知仲景方治果足脱人于险也。 ——曹颖甫《经方实验录· 原序》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一、太阴病本证【原文】: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
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病机】:脾阳虚弱,运化失司,寒湿内阻。
【主症】:自利不渴,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治法】:温中散寒,健脾燥湿。
二、太阴病兼变证(一)太阴病表证(桂枝汤证)【原文】: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二)太阴腹痛证(桂枝加芍药汤证、桂枝加大黄汤证)【原文】:279、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280、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
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桂枝加芍药汤原方原量】:桂枝(去皮,三两)芍药(六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生姜(切,三两)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桂枝加大黄汤原方原量】:桂枝(去皮,三两)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切,三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病机】:脾虚气滞络瘀(桂枝加芍药汤证)。
脾虚气滞络瘀较重兼腐秽实邪(桂枝加大黄汤证)。
【主症】:腹部疼痛,时轻时重,时作时止,喜温喜按,或腹部胀满疼痛,持续不减,拒按,便秘等。
兼食少,倦怠,乏力,舌淡或有瘀点瘀斑,脉沉缓或迟兼涩等。
【治法】:通阳益脾,缓急止痛。
和络止痛,导滞泻实。
(三)太阴发黄证【原文】:259、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
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
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可选方药】:茵陈五苓散、茵陈术附汤、茵陈四逆汤等。
【治法】:温中散寒,祛湿退黄。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原文】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鞕。
(603)【伤寒】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鞕。
(273)【词解】①食不下,指食欲不振或不能进食。
此由脾虚邪陷,中阳不足,受讷无权,腐熟无力,运化失职,故食不下。
②自利:未经用药泻下而自行腹泻。
③时腹自痛:此为脾虚湿滞,气机不畅,故时而腹部作痛。
④胸下结鞕:胸脘部痞结胀硬。
【要点】本条论述太阴病的典型症状与误下变证。
【今译】太阴病一开始发生的症状,腹部胀满而且呕吐,饮食不下,腹泻却很厉害,一阵一阵腹部疼痛。
如果误用泻下法,势必导致胸脘部痞结胀硬。
【释析】本条首揭太阴病一开始得病的特点,以作为太阴病的诊断依据,太阴属土主湿,在脏为脾,脾主升清与运化转输水谷精微、津液。
当其外受寒邪或内伤生冷而发病时,脾阳被寒邪所伤,运化失职,寒湿内停,胃肠气机阻滞不行则腹满;寒湿内盛,气机阻滞,升降失常,导致胃气不降,浊阴上逆则吐;中焦虚寒,脾不健运,胃不受纳,因此食不下;脾虚气陷,清阳不升,水湿不化,则下利益甚,即自利乃脾家自伤,自发性下利,并不是邪气内陷而被迫下利;腑气以通为用,寒湿而聚,气机时有凝滞,时有暂通,所以时腹自痛。
可见“自利益甚,时腹自痛”,是太阴病的辨证眼目,连发两个“自”字,则形象地描绘出太阴病因本身虚寒而引起的下利腹痛。
“自利益甚”不但反映出脾阳随着病情的发展越来越虚,而且说明“腹满而吐,食不下”等都是最早期的症状。
“时腹自痛”,指腹痛隐隐,时时发作。
即腹痛非持续性,和阳明腑实的腹满痛始终不减,或减不足言迥然有别,这是因为其腹痛由寒湿阻滞经脉,经气不畅所致,故可得温则减,或随着一日中阳气的盛衰变化而有缓解之时。
太阴脾、阳明胃同主胃肠疾患,阳明多为里热实证,而太阴多为里虚寒证,故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说法。
太阴虚寒证与阳明腑实证都有腹满,但两者的性质则截然不同,太阴腹满属虚寒,腹满喜温喜按,局部柔软,为脾阳虚而寒湿郁滞,其特点为“腹满时减,复如故”,虽下利而腹满仍不除;阳明腑实证的腹满属实热,腹部硬满,胀痛拒按,为肠间燥屎阻结,其特点为“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得大便通利则腹满可除。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辨解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辨解第四章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辨解第一节概论一、太阴含义在六经中医,太阴有经藏两层意义。
太阴经包括足太阴脾经和手太阴肺经。
太阴藏则包括足太阴脾藏与手太阴肺藏。
太阴与六气之湿土对应。
足太阴脾又与五行之己土相配,手太阴肺则与辛金相配。
足太阴脾与足阳明胃相表里,手太阴肺与手阳明大肠相表里,胃与大肠分离。
二、太阴病含义在《伤寒》里,太阴病指足太阴脾病,未包括手太阴肺病。
足太阴病,也被分为所谓经病与藏病。
脉浮,四肢烦痛,身痛这些用桂枝汤治疗者,称为经证。
腹胀,腹痛,自利不渴这些要用四逆理中治疗者,称为藏证。
实际上,将一些阳明病证也收入了太阴病。
三、太阴病治方医学辨解六经中医将脾胃放在中央湿土,因此,其太阴病理从湿土立论,胃虽然配戊土,其病理却从燥金立论。
可见,六经中医将脾胃置于燥与湿对立之状态,自相矛盾,且违背藏腑表里自和之生理。
在治方医学里,脾藏复归东方木位,其数八;胃腑与大小肠重回一家,且复归东方正風之位,其数三。
脾藏与胃腑处于同一时象,脾藏地八之木为太极本体,胃腑天三之風气为之用,两者构成一个太极阴阳之生命小系统。
因此,治方医学之脾胃生理与病理,皆确定从五行之風木立论,脾与胃之关系乃是体用间相互依存之关系,绝非矛盾双方,阴阳之对立关系。
治方医学讲脾主肌腠筋肉,故治方医学之脾胃病,属于次表之病,与六经中医之太阳病有密切之联系。
太阳伤寒中風,治疗均不离桂枝,以其治在胃腑与脉腑,即治在次表与中枢。
《伤寒》谓桂枝本为解肌,可见太阳病不仅治在肺焦之表,亦治脾胃之次表,以及表里之中枢。
可见,治方医学将脾胃复归东方風木,与《伤寒》之临床经验完全吻合,与后世医家之临床经验亦完全吻合。
总体而言,太阴病有表热里寒的特征,即表病热,里病寒,即脾主之肌腠筋肉病热,脾之用腑病寒。
脾主之肌腠筋肉病热,此与太阳病身疼病寒之区别;脾之用腑病寒,此与阳明病胃腑燥热之区别。
若以六经中医之语言,可谓太阴经表病热,阳明胃腑病寒。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原文及译文作者:张仲景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
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
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
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去故也。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太阴病的主要症候特征是,腹部胀满,呕吐,吃不进饮食,腹泻特别厉害,腹部时时疼痛。
如果误用攻下,就会导致胃脘部痞结胀硬。
太阴感受风邪,四肢疼痛而烦扰不安,脉象浮取见微,沉取见涩而转长的,为邪去正气来复的征象,疾病将要痊愈。
太阴病将要解除的时间,多在21时到3时之间。
太阴病,脉象浮的,是外兼表证未解,可以用发汗法治疗,宜用桂枝汤。
腹泻而口不渴的,是属于太阴病。
因为脾虚有寒,应当用温补的方法治疗,可用四逆汤一类的方剂。
外感病,脉象浮而缓,手足自然温暖的,是病属太阴。
太阴寒湿内郁,应当出现身体发黄,如果小便通畅的,则湿能下泄,不能形成发黄证。
到了七八天,病人突然出现心烦、一日腹泻十多次,这是脾阳恢复,胃肠机能恢复正常,推荡腐秽积滞之物从下而去所致,因此,其腹泻一定会自行停止。
本来是太阳表证,医生反而用攻下法治疗,出现腹部胀满时作疼痛的,这是误下伤脾,邪陷太阴,用桂枝加芍药汤主治;如果出现腹满硬痛、大便不通,是实邪内阻,用桂枝加大黄汤主治。
桂枝加芍药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剖开生姜三两,切片以上五味药,用水七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分三次温服。
旧本说:现用桂枝汤加芍药。
桂枝加大黄汤方桂枝三两,去皮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剖开以上六味药,用水七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一日服三次。
太阴病脉证并治
【原文分析】
“以为不可下也, …求之”
寒湿在里,脾阳不运而发黄,属于阴黄,乃本 虚标实之证。脾阳虚宜温补,温邪郁宜宣泄, 故不能用攻下之法,宜于“寒湿在里中求治” ,当温中散寒除湿退黄。
【临证意义】
1)本条寒湿发黄,仅指出“以为不可下 也,于寒湿中求之”的禁忌及治则,并无具 体的方药。但根据治疗大法,后世多用茵陈 五苓散,茵陈术附汤治之,或理中汤加茵陈, 甚至可用四逆汤加茵陈,以温中散寒除湿为 法。
黄色鲜明如橘子色,无汗或但头汗出,身热心 烦,口渴欲饮,大便秘结或不畅,小便不利, 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阴黄多由寒湿中阻或脾虚内生寒湿,以致
寒湿内停,进而影响肝胆疏泄功能所致,其证 黄色晦暗,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大便稀溏,舌 淡苔白腻,脉沉缓等。
治疗上阳黄应清热利湿退黄,阴黄应温中 散寒,除湿退黄。
第四章 太阴病脉证并治
太阴发黄证
【原文】
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 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259)
【提要】论太阴寒湿发黄的证治。
【原文分析】
“伤寒发汗已, …故也”
湿热发黄,当无汗或但头汗出,今汗后续发 黄疸,则非湿热发黄可知。究其原因,是“ 寒湿在里不解故也”,寒湿在里,脾阳不运 ,及用发汗法后,阳气更虚,寒湿郁而不化 ,影响肝胆之疏泄,胆汁溢于肌肤,故“身 目为黄”。
【临证意义】
3)景岳全书摘录
“阴黄证,则全非湿热,而总由血气之败 ,盖气不生血,所以血败,血不华色,所以色 败。凡病黄疸而绝无阳证、阳脉者,便是阴。 阴黄之病,何以致然?盖必以七情伤脏,或劳 倦伤形,因致中气大伤,脾不化血,故脾土之 色,自见于外。其为病也,必喜静而恶动,喜 暗而畏明,凡神思困பைடு நூலகம்,言语轻微,或怔仲眩 晕,畏寒食少,四肢无力,或大便不实,小水 如膏及脉息无力等证,悉皆阳虚之候。
?三、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原文276
三、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原文276
三、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原文276
【郑论】按既称太阴病,应是理中汤法
也。
虽见脉浮,并未见太阳恶风畏寒,不得以
桂枝汤发汗,即太阴兼太阳合病,亦无非理中
汤内加桂枝耳。
今每见脉浮,属饮食停滞者多,
亦不可不察,学者宜知。
【阐释】自此以下凡六节,言太阴病有表、里、寒、热、虚、实之不同也。
郑氏谓:“既称太阴病,应是理中汤法也。
……即太阴兼太阳合病,亦无非理中汤内加桂枝耳”。
示人不能以脉定病,而必须脉证合参。
若果系太阴病,当是“太阴病中风”,四肢烦疼而脉浮者,并有头疼发热等表证,无腹满而呕,食不下、自利诸症,然后可用桂枝汤。
辨太阴脉证并治第十
辨太阴脉证并治第十太阴之为病。
腹满而吐。
食不下。
自利益甚。
时腹自痛。
若下之。
必胸下结硬。
(太阴为病。
阳邪传里也。
太阴之脉布胃中。
邪气壅而为腹满。
上不得降者。
呕吐而食不下虽痛而反下之太阴中风。
四肢烦疼。
阳微阴涩而长者。
为欲愈。
(太阴。
脾也。
主营四末。
太阴中风。
四肢烦疼者。
风淫末疾也。
表邪少则微。
里向和则涩太阴病欲解时。
从亥至丑上。
(脾为阴主旺于丑亥子。
向旺。
故云解时。
)太阴病。
脉浮者。
可发汗。
宜桂枝汤。
(经曰。
浮为在表。
沉为在里。
太阴病。
脉浮者。
邪在经也。
故当汗散之。
)自利不渴者。
属太阴。
以其脏有寒故也。
当温之。
宜服四逆辈。
(自利而渴者。
属少阴。
为寒在下焦。
自利不渴者。
属太阴。
为寒在中焦。
与四逆等汤。
以伤寒脉浮而缓。
手足自温者。
系在太阴。
太阴当发身黄。
若小便自利者。
不能发黄。
至七八(太阴病。
至七八日。
大便硬者。
为太阴入腑。
传于阳明也。
今至七八日暴烦。
下利十余行余行本太阳病。
医反下之。
因尔腹满时痛者。
属太阴也。
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表邪未罢。
医下之。
邪因乘虚。
传于太阴。
里气不和。
故腹满时痛。
与桂枝汤。
以解表。
大实痛者。
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大实大满。
自可除下之。
故加大黄。
以下大实。
)太阴为病。
脉弱。
其人续自便利。
设当行大黄芍药者。
宜减之。
以其人胃气弱。
易动故也。
(腹满痛者。
太阴病也。
脉弱。
其人续自便利。
则邪虽在里。
未成大实。
欲与大黄芍药攻满。
280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280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他就怕你拿这个,见到腹满时痛你就用这个,是不行地。
他要是真正的太阴病啊,这脉一定是弱的,这个弱也挺概括,他就是虚弱之脉了,脉沉微呀,沉弱呀,都属于脉弱之类的。
其人续自便利,头前说这个自利益甚类的太阴病,继续他自下利,你也看到这个腹满时痛了,假设这个腹满时痛像着头前那个样子,而可以用这个芍药大黄,你可不要用,宜减之,不是减量,不要用。
什么道理呢,真正要里头有寒到那个分上,这也一定虚,胃气弱,这种苦寒药呀,搁上就是下利不止,易动故也。
所以这一段正是给上一段,让你对去,对照着看,所以上边那一段哪能并不是属于太阴,那么这个太阴病到这就完了,是吗?其实他不是,头前讲了那么很多,你像这个下利清谷啊,咱们用头前讲的那个四逆汤啊,那个全属于太阴,这个太阴人的死亡啊就在这个阶段,这个太阴病要是不治,这个胃气衰败到极,是不可恢复的,是非死不可。
那么这些病他都没搁到太阴里头,为什么呢,他有他用意思的。
这个太阴病啊同阳明病一样,都是从表,或半表半里转属而来的。
他把太阴病的死证啊都搁到下一篇,都搁到少阴篇里头了。
他这个也有大道理的,他这个少阴病共太阳病全在表啊,他这个是人素虚,或者是老年人,气血虚衰的人,得了外感,一发作就是少阴病,脉微细。
……这个表证就是邪气交争在骨肉啊,在体表,体力虚衰现这个少阴病,支持在表时间最短,他支持不了,所以我们讲了少阴病就好了。
少阴病,二三日无里证可发汗,可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
二三日他就是两三天,无里证,就是在表了,无里证就是在表嘛,现在一般人都不认为少阴病在表,不在表这一段怎么讲啊,他就在表,他在表的时间最短,你看我们讲的太阳病七八天,才传里,六七天,甚至于十余天还有时候在表呢,这个少阴病不行,他几天就是并发里证,一并发里证就是太阴病,呕吐下利,四肢厥冷都来了,这个马上就死亡,所以他把太阴病的死亡证啊全摆到少阴篇里头了,干什么?那就是警告医家呀,说我们在临床上遇到这个表证,真正是脉微细人但欲欲寐的这种情况,不可轻视呀,转瞬就可死亡,他一病里就危险,所以得抓紧时间,就是两三天的时间,他是这个表证,那你用这个麻黄附子细辛,那或者麻黄甘草附子呀,这就是还可以望其生,能够有救,你们看这个报上啊有的是,这个老人得感冒死亡最多,他为什么他就是这个关系,就是几天他就转变到太阴病,转到太阴病这个死亡的机会是最多的,他本来就虚,又转为太阴病,那个卫气败那是最快的,所是他这个书是得好好读是吧!他太阴病呢他不讲这个,这东西都在后头呢,头前他也讲一讲,讲里虚的重要性,所以在太阳篇也讲了,他说下利清谷,虽然有表证,当救其里,不要管表,因为胃气一败就有死亡的可能,虽然讲了但不详细,那么在太阴病呢,他把太阴病正面的证候指出来了,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那么这个病是不能下的,若下必胸腹结硬,这是正面上的证侯,那么也有些是是而非的,如方才讲的桂枝加芍药,桂枝加芍药大黄,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太阴病,但临床上要辨,必须要鉴别,那么如果真是太阴病的那个腹满时痛,则不能用芍药大黄,这是很清楚,那么太阴病的一切危险证侯和治法,一句话就说明白了,什么宜服四逆辈,所以这一章别看它短,都全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陰病脈證并治
中醫行者張力豐
273.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自利益甚,時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結硬。
病機:裏虛寒證,虛寒導致腹滿,胃有停飲則吐,脾胃不足則納呆,脾胃陽氣不足不能收澀則自利益甚,寒水時而刺激腸胃則胃部時而疼痛。
正確治法應該是溫法,如用下法,虛上加虛,寒飲上沖,結於胸下結硬。
274.太陰中風,四肢煩疼,陽微陰澀而長者,為欲愈。
病機:太陽病傳到太陰,比較少。
四肢煩疼是代表太陽病癥候;病邪傳到太陰,陽微是指浮取微,說明表邪已經輕微,陰澀是指裏虛,血虛,太陰本裏虛,而長指的是雖然病邪入於太陰,脈澀,但是脈象長,表明胃氣將復,病愈解。
275.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丑上。
276.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
病機:多是本有脾陽不足,復又感受外邪,陽虛受寒,本應禁汗,不能用麻黃湯。
故與桂枝湯。
表證大於里虛用桂枝湯,里虛大於表證用理中湯,表裡俱病用桂枝加人參湯。
此條和274一起理解較好。
277.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髒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理中、四逆輩。
病機:太陰病脾臟虛寒,當用四逆湯一類的方藥,比如四逆湯、理中
湯、當歸四逆湯、真武湯等等。
因為病人脾胃虛寒則大便不成形而自利,寒濕內生而無熱,故而不渴。
如果是熱利定口渴,如果腎陽不足,浸液不化必定下利清谷,津液不布亦口渴。
278.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
太陰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
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余行。
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
病機:太陰病者,運化失司,寒濕內生遇見小便自利證明邪有出路,濕邪從小便而走,寒濕不會發黃,“雖暴煩,下利日十余行。
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
”指的是預後,部分患者吃中藥或者太陰病七八天,突然出現轉機,患者突然躁擾不安,繼而大便下利十幾次,但是患者會手足自溫,食慾轉好,精神漸復,苔膩減輕等等。
這是脾胃功能恢復的跡象,驅邪外出而已。
279.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
病機:醫家把太陽病誤下誤治出現轉化,如果朝虛的方向發展,傷及脾臟氣血,導致筋脈失養,腹中急痛,時輕時重,用桂枝加芍藥湯(本證以疼痛為主,理中湯以虛寒寒濕症狀為主)朝實的方向發展,氣滯血瘀,出現大實痛,必定拒按,桂枝加大黃(既能活血又能瀉下導滯)湯。
280.太陰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
與279相接,患者脈弱,中氣不足,病人如果兼有下利,而又當用芍藥大黃,應該減少用量,以免傷及中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