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逆向思维在高考解题中的应用ppt
地理-在二轮复习的征途[上]高考启示与提分策略优质课件
启示: 1、在二轮复习中,重点知识重点复习,核心知识反复复习,重点专题重点 突破,不必要面面俱到,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在内容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取 舍,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可以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
来水来盐:河流携带盐分长期在湖泊中汇聚 去水留盐:全球变暖,气候干旱,蒸发量大,盐分积累 无水排盐:无河流流出,盐分无法排出
【典例】 [2019·全国卷Ⅰ,37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 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 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 然地理环境。
1.“村村冒烟”主要指的是当时该村办企业 A.燃料来源分散 B.空间布局分散 C.原料来源分散 D.产品市场分散 2.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可以 ①弥补劳动力不足 ②缓解建设用地紧张 ③提升基础教育水平 ④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 A.城乡统筹创新 B.生活方式创新 C.农业发展创新 D.科学技术创新
特点二:?
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象。2016年该县开 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偿 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 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据此完成1~3题。
高考区域地理答题思维模式与答题技巧PPT课件
一定切忌:
1.针对一点,反复啰嗦 2.违背地理原理 3.违背该地状况 4.违背地理事物情况 5.“口头语”、“大白话” 6.书写凌乱,字体潦草
(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气候差异。(6分) 审题干
中心词
列模板
1、审题干(中心词、修饰词)
判断问题类型,确定答题方向;
操作步骤: 1.先划分题干的“句子结构” 2.找出“中心词”、“修饰词”
例1:试评价该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中心词2
优点? 缺点?
中心词1
区位因素
修饰词
自然因素
例2:根据地形地势,对比两条河流的水文特征
的异同。
修饰词2
中心词2
中心词1
中心词3 分析角度 答题内容
二、综合题答题思维模式与答题技巧
(一)、综合题正确的文字表达的基本要求
简述——简单扼要叙述,须把握要点
简析——简单分析,提出论点即可 说出——对图像或事实的主要内容予以呈现 概括——对文字材料或图像内容予以概括要点等 描述——对事物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 综述——对事物的总体特征予以概括叙述 说明——对原理、成因、规律进行说明 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
例2:自然地理特征的思维模式
40.(35分)“红色旅游”是党和国家为了加速革命老 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采取 的重要举措。回答:
(1)读图,简述井冈山旅游 区的自然地理特征。(7分)
自然地理 特征的五 大要素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形 ——以低山丘陵为主 水文 ——河流短小密集 生物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土壤 ——以红壤为主(地带性土壤为红壤)
高考地理微专题:逆向思维(共15张PPT)
逆向思维 · 示例
降水与水源的关系 一般性思维
正比
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降水较少,水源缺乏
反比
降水较多,水源不足 降水较少,水源充足
① ②
有没有逆向思维所说的情况出现? 有
①我国西南云贵高原,降水充足,但是因为喀斯特地貌广布、 裂隙发育充分,地表水大量渗漏到地下,导致地表灌溉水出合理解释。(8分)
逆向思维 · 真题重现
【2016·新课标卷】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8分)
河上很少有桥 逆向思维
不必要性: ①人们出行、经济发展需求不大
②桥的替代性交通方式方便
不可行性: ①自然环境不适宜建桥
逆向思维 · 真题重现
【2008·全国1卷】36.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⑶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6分)
逆向思维 · 真题重现
【2008·全国1卷】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⑶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6分)
不利于形成三角洲 逆向思维 有利于形成三角洲
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 · 目录
一、概述
二、真题应用 三、备考策略
逆向思维 · 概述
“逆向思维” ,是指从所面对问题的反方向来思考问题,并且将 反方向思考得出来的结论进行逆推,最终得出所面对问题答案的一种 思维方式。
人们往往习惯于沿着问题所提出的方向,被牵着鼻子去思考问题, 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反常的问题,如果能从其反向进行 思考,并根据反向思考得出的结论,进行逆推,得出正向问题的答案, 反而会使问题的解决简单化。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策略(共19张PPT)
四月 六大专题,打通联系
•专题一:自然地理的基本规律和原理 •专题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专题三:人文地理表象和原理专题 •专题四:区域分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题五:选修部分 •专题六:地理综合技能培养
•1
绪
五月 微专题术,回扣基础
【选择题专练】 等值线图分析型,地理统计图表分析型 地理定量 分析计算型,示意图、关联图和景观图分析型,空间定位型,文 字材料分析型,地理原理与规律运用型,实验演示型,季节判断 分析型,区位分析型,特征分析判断型,差异比较型,时政热点 引领型,中国微观区域判断型,世界微观区域判断型。 【压轴大题专练】 特征描述类,区域对比类,原因分析类,对策
5
近两年全国卷的素材选取
徒步旅游
太阳能光热电站
工业遗产
蓝水和绿水
雨水花园
大气氮沉降 深度游 握手楼 坡耕地切沟
海洋渔业 热棒 卤虫产业
新的文字材料
新情境 新角度
新的图表信息
“融入情境” 6
我们复习和考题之间的距离 信息与情境
视野与视角
7
思辨与探究
结论与表述
8
一、一个导向----能力
9
一、一个导向----能力 收纳于问题中
地理复习步骤
重复再现
重组再认
内在联系 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重叠再生
生成问题 现实问题 设问问题
10
一、一个导向----能力 收纳于问题中
是何 为何 如何 若何 由何
11
一、一个导向----能力 显现于窗户外
天空之镜 亚洲鲤鱼 北极漩涡 跑赢时间 冰岛火山
12
3.多线图
x1
X
y1
(x1,y1)
新高考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三编高阶思维思维方式三批判性思维pptx课件
运用批判性思维科学提出问题应该以能够解答要解决的问题为中心,围绕 该中心进行系统思考,提出的问题应该与中心问题联系密切、环环相扣,形 成问题链,能够成为解决中心问题的必要条件,从而降低解决中心问题的难 度。地理学科是研究地球表层空间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综合体空间分布规 律、时间演变过程及区域特征的学科。基于此,一般从以下角度围绕要解 决的中心问题提出问题(质疑)。 (1)在哪里(地理位置)。 (2)是什么样子(地理特征,包括要素特征、区域特征)。 (3)为什么(影响要素及地理成因)。 (4)什么时候发生的(地理过程)。 (5)有什么影响(地理联系,包括要素联系、区域联系、人地关系;如何发展)。 (6)怎么办(对策措施和实现人地协调)。
(2)推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 ) A.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稳定 B.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延长 C.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稳定 D.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延长 (3)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却趋于稳定,原因可能是( ) A.降水稳定 B.水土流失量稳定 C.土壤肥力稳定 D.岳桦结实线稳定
例如,我国有数量庞大的流动人口和留守儿童现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对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针对该现象,我们可以提出以下问 题进行批判性思考。 ■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什么?留守儿童现象在我国哪些地区特别明 显?(地理位置及地理特征) ■流动人口与留守儿童现象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地理过程) ■随着时间推移,流动人口与留守儿童的规模有怎样的变化?(地理过程) ■流动人口与留守儿童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地理成因) ■留守儿童如果跟随父母如何学习和生活?留守在家乡又是如何学习和生 活的?(地理联系)
【答案】 (1)A (2)C (3)D
高三二轮地理复习(课堂PPT)
专题
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
人文地理事象与原理 区域分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细目内容
大气运动 水体运动 地壳运动 整体性和差异性 人口、城市与交通 农业(因素与区位选择 、地域类型、可持续发
展) 工业(因素与区位选择 、地域形成、工业化城
市化、产业转移) 区域特征分析
环境、资源与区域发展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长成了乔木呢?
29
我们要探讨留给学生地理思想和方法,要用学科思想方法支撑高 中地理教学
1.整体性与差异性思想 2.系统思想 3.尺度思想 4.人地关系思想 5.因地制宜思想 6.区位论思想 7.普遍性与特殊性思想
30
• 微专题 干旱河谷与潮湿河谷导学案截图
31
提纲
1
专题规划
2
专题设计
3
专题实施
11
• 曾几何时,还是人人QQ的年代,转眼现在是人人微信的年 代。
• 微信支付月活跃账户、日均支付交易笔数,都超过了6亿 !这个数字还在风速的发展,衣食住行娱乐消遣等都能在 微信找到。微信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 微视频、微电影、微课、微博
• 微专题 正在改变我们的复习。
• 简单就是高效 合适就是最好
40
以高考题为素材设置任务
灌丛荒漠往往呈带状分布于山麓地带和绿洲边缘。灌丛植物能够阻挡风沙,并 将之固定在周边形成灌丛沙堆;但干旱加剧或者地下水位下降时,灌丛植物根系无 法再获取水分就会死亡,最终形成流动沙丘。
任务一:文字材料中涉及到了哪些地理要素?试用图示表达它们之间
的关系。
41
以高考题为素材设置任务
——积累阶段 第二轮:抓提高;把几个月的复习积累转化为卷面成绩, 目的查漏补缺,完善知识网络,滚动提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逆向思维在高考解题中的应用
反向思考:河口三角洲是流水堆积形成的一种地貌。河口能否形成三角洲跟泥沙来源的多少和泥沙
是否容易堆积这两方面有关,对这两条内容进行准确的描述和解释,问题就很容易全面解决。
河口会不会形成三角洲
1.研究题意寻果 2.逆向思维推因 3.答题思路构建 4.有理有据作答
逆向思考:河口三角洲是流水堆积形成的一种地貌。河口能否形成三角洲跟泥沙来源的多少和泥沙是
追本溯源
题1.【2014·海南卷21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在冷湿环境下,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逐渐堆积,形成泥炭。图9所示岛屿泥炭 资源丰富。
分析该岛屿适宜泥炭形成的冷湿环境的成因。
3.答题思路构建 动画 从关键词出发,发散思维,梳理地理事物之 间的因果关系。建议利用思维导图,这样可以有 效避免漏答或答非所问等情况,提升答题的有效 性。
境
温
• 纬度较高,地处南半球中纬偏高地区
冷
低
• 地处西风带,风大
• 西风漂流(寒流)经过
•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地形地势高 天气与气候 如大风影响 寒流影响
降水多
• 200米以下的平原为主的地形
环
水
境
源
湿
多
蒸发量小 排水不畅
植被等
把以上两步结合起来,以所要解答问题为初始信息,运用逆向思维进行推理,本题就有了 两条思路可循:①形成泥炭环境冷→气温低→纬度高、西风带和西风漂流所致; ②形成泥 炭环境湿→水源多→海洋性气候降水多、温度低、蒸发量小、雨水滞留所致。
高三地理微专题
逆向思维在高考解题中的应用
考情分析
近年来,高考试题具有“情境创设鲜活,设问巧妙灵活,测量目标 明确”的特点,试题设置突出“联系实际”的风格,其中很多试题要求 解题者在分析问题时抛弃传统的固有思维,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逆向思维, 以检测答题者的地理知识与综合思维能力。
老高考地理全国通用二轮复习 1 技PPT 地理规律原理活应PPT
人文演化过程,如人口增长、城市化等具有短时间、小范围的 特点,高考中偏重特点、问题、措施的分析。解答此类试题,必须 紧扣区域背景,将区域特征与人文规律结合,发现问题,并提出解 决问题的措施。
[典例示做] 3.(2019·广东中山一中模拟)河口沙嘴是黄河的前沿河段,可 直观反映黄河口的冲淤变化。沙嘴的扩张、蚀退与黄河入海的水量 和沙量关系密切。黄河中游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于1999年蓄水, 2002年开始调水调沙试验。读黄河口沙嘴动态变化图,完成(1)~(3) 题。
第二部分 解题技法指导
一、选择题解题技法——聚焦轻 松选择的五大技法
技法二 地理规律原理活应用
地理
栏目导航
01 方法1 02 方法2 03 方法3 04 方法4 05 选择题专练
地理规律主要有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规律、运动规律、演化规 律等。近几年高考试题主要通过考查区域特征及成因、自然过程等 检验学生对地理规律的掌握程度。解答此类试题的主要步骤:①仔 细阅读题干,获得答题方向和依据题干指引答题的方向、提供答题 的依据;②根据设问和材料信息,正确运用地理规律运用地理规 律时要注意时空尺度、地理规律的适用范围,同时也要注意地理规 律的时间、空间、因果等从属关系;③运用地理规律,做出合理的 判断。
方法1 活用时空分布规律
B.交通运输条件显著改善
方法3 活用地理演化规律
C.该地区蔬菜市场需求扩大 第二部分 解题技法指导
一、选择题解题技法——聚焦轻松选择的五大技法
D.外省蔬菜生产成本较低
技法二 地理规律原理活应用
一、选择题解题技法——聚焦轻松选择的五大技法
(2)建设大棚时将内部地面下沉半米以上的主要目的是( 一、选择题解题技法——聚焦轻松选择的五大技法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PPT精品
例题7:如太阳直射20°N,那么 A.70°N以北为极夜区 B.晨昏线与南北纬70°纬线相切 C.20°N纬线上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长值 D.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
点拨:太阳直射20°N,晨昏线与南北纬70°纬线相 切,北纬70°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纬70° 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20°N纬线上各地昼长 达一年中最长值应该在夏至日,太阳直射20°N,直 射点可能正在向北,也可能正在向南移动。 答案:B
点拨: (1)a位于南回归线,为12月22日,直 射点逆自转方向运动,从a到b,b为 春分,d为夏至日6月22日,直射点从 d到c运动,所以c为秋分日。 (2)太阳直射点自a向b移动的过程中 ,为从冬至到春分,直射点位于南半 球,并且正向赤道方向运动。此时期 我国位于冬季,北方河流为枯水期。 答案:(1)C,(2)D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2020/3/1
盐池高级中学 温书
地球运动是高考复习中的重难点,也是历年高考
命题的重中之重,成为体现地理高考试题难度的重要 知识点。有关此内容的高考试题的总体特点是稳中求 变、变中求新、新中出奇。在每年的高考文综卷、高 考地理卷中出现了不少好题,令人耳目一新。但此类 试题整体难度偏大,有些太过抽象,让考生无所适从 ,不知如何复习。可以说,该部分内容复习难度大, 花费时间多,高考得分率低。究其原因,主要是考生 做题时找不对思路,对于地球运动规律的基础知识掌 握不扎实。规律运用不合理,知识迁移能力和空间想 象力有限,看不懂图,读不出地图中的隐含信息等造 成的。
2020/3/1
(3)昼夜长短的计算: • 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利用已知昼长
计算): 日出时间=12-昼长/2; 日落时间=12+昼长/2。
• 根据该地所在纬线圈昼弧和夜弧的长度
高三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策略指导(共70张PPT)
地理景观专题
景观教学的作用
1.真实再现地理景观 2.提取景观信息能力 3.审视地理基础知识
高考试题进行多次考查
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 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统一标准栽种了 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 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
(二)提供多元供给,设置开放题
每个人的思维和表达形式不同,没有必要划 定统一的思维路径和解答方式。所以,在试卷 中,有必要命制一定比例的开放性试题。开放 性试题包括过程开放、结果开放、条件开放等, 特点是答案不唯一,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不 仅仅看结果,更看过程,看学生解决问题的路 径和方法,希望学生能够寻求解决问题的多元 途径。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高 三地理 高考二 轮复习 策略指 导(共7 0张PPT )
(三)命题坚持“文化立意”和“价值观立意”
“文化立意”是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试卷内在 主线,通过素材选择、情境设置、设问导向、答案拟定 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能力 考查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试卷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展现出中国人刚健自强、和而不同的品德修养和天下兴 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差异 D.行政管辖不同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 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 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1是一帧剪纸作品。 据此完成1~3题。
高中地理逆向思维在高考地理解题中的应用优秀课件
陆地内循环
淡水湖演 变为咸水
湖
盐分 增加
水量 减少
>
补给 少
蒸发 多
内流湖,盐 分随径流汇 入不断积累
降水少; 冰川融水减少
气候干旱, 蒸发旺盛
思考、归纳:综合题中逆向思维应用的一般方法?
小结2:综合题中逆向思维应用的一般方法?
获取和解读相关的信息(文字、图像、数据材料等); 调用相关的原理和知识,从结果入手,层层推理; 组织答案:倒着推,顺着写。 表达详细 因果关系正确 运用学科术语,是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的重要表现。
高三地理解题小专题
逆向思维在高考地理解题中的应用
[20xx·全国卷Ⅰ]37.〔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以下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直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 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 〔图10〕。扎龙湿地面积广阔,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 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6分〕
洲界
国界 未定国界 C.14:00~15:00
图2
D.17:00~18:00
• 〔20xx全国卷Ⅲ〕贝加尔湖〔图2〕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 说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
7.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 C
• A.湖区降水量加大 B.入湖径流增多 • C.湖盆在加深 D.入湖泥沙增多
〔2〕横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 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 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 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8分〕
• 【参考答案】 〔2〕〔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 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 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 原土壤肥沃。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解题中的创新 反弹琵琶,逆向思维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解题中的创新反弹琵琶,逆向思维高中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把握时间,认真学习,为将来的路奠定基础,为学子整理了“高考地理解题中的创新:反弹琵琶,逆向思维”一文:高考地理解题中的创新:反弹琵琶,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属于发散性思维的范畴,是一种创造性的求异思维,提高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使之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学习往往对正向思维关注较多,长期正向思维形式的思维定势会影响逆向思维的建立。
由于经正向思维转向逆向思维需要重新调整心理过程,重建心理过程的方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正逆向思维联结的难度。
有些试题的解答,如果顺向思维,应用常规思维方法或按照思维定势来考虑,往往云雾袅绕,百思不得其实,难以找到解题的切入点,而如果能换个角度进行逆向思维,就容易拨开云雾、茅塞顿开。
例1,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冬季情况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海洋,空白部分为均质裸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B、D两处的风向分别为。
[答案]西北风、东南风。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读图能力以及在新情景下应用气压的有关知识和热力环流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题考查了学生逻辑推理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此题的解答如果用常规思维显得有困难,但是如果能够反其道而行之,通过逆向思维,则难点可迎刃而解。
要知道B、D的风向,就应该知道同一水平面上B、D两侧的气压高低,而要知道B、D两侧的气压高低,也就必须知道B、D两侧的气流方向,而B、D两侧的气流方向可根据题目“阴影部分为海洋,空白部分为均质裸地”这一信息来推断,由于此地区为北半球中纬度,根据冬季陆地和海洋的热力性质的差异,可得出,同一纬度冬季海洋温度比陆地高,由此,可得出此地区的热力环流示意图,通过这种逆向的推导思维,其实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难点也就破解了,由于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从而不难得出B、D两处的风向分别是西北风、东南风。
高考地理解题中的创新:反弹琵琶,逆向思维由整理提供,愿考生学业有成。
2024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课件系列--逆向思维解不良结构试题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解析:由于沙漠白天温度较绿洲高很多,夜间虽然沙漠降温幅度快于绿洲,但还 是会出现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现象, ①正确;绿洲地表较湿润,蒸发(腾)多,吸收热量多,会使绿洲夜间降温较快, 温度较低, ②正确;空气湿度大和大气逆辐射强都会导致夜间降温较慢,使绿洲夜间地表温 度较高,③④错误。故选A。
√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
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 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
解析:读“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图可知,凌晨0-6时左右 绿洲和沙漠地表温度的变化曲线接近平行,说明降温速率接近,C正确; 地面长波辐射主要受地温的影响,图中显示地表温度差值最大接近15时,故15时 左右绿洲和沙漠的地表温度差值最大,A错误; 傍晚沙漠地温曲线较陡,温度下降较快,故绿洲降温速率小于沙漠,B错误; 上午绿洲地温低于沙漠,故绿洲长波辐射弱于沙漠,D错误。
2.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 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 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
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 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 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
正推
河口鱼类资源丰富的条件:
11.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 A.河床 B.沟谷 C.裸露坡面 D.植被覆盖坡面
汾川河洪峰情况
无明显洪峰 无明显洪峰 无明显洪峰 无明显洪峰 洪峰流量346 m3/s 洪峰流量1 750
m3/s
逆向思维 · 目录
一、概述
二、精研真题
三、备考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逆向思维在高考解题中的应用
1.研究题意寻果 2 逆向思维推因 3.答题思路构建 4.有理有据作答
追本溯源
题1.【2014·海南卷21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在冷湿环境下,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逐渐堆积,形成泥炭。图9所示岛屿泥炭 资源丰富。 分析该岛屿适宜泥炭形成的冷湿环境的成因。
1.研究题意寻果 2 逆向思维推因 3.答题思路构建 4.有理有据作答
按逆向思维的解题思路进行,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该岛屿纬度较高,常年盛行西风(位于西风带),受海洋(寒流)影响(4 分);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较均匀,(一年中雨日较多),日照时间少(2分);年均温 较低,蒸发弱(2分);地势地平(地形以平原为主),河流落差小,排水不畅。(2分)
1.研究题意寻果 (1) 行为动词。仔细审读问题项的行为动词可获得与标准答案 指向的相关信息,利于把握试题要求,揣测考查目的。若是 “写出”、“指出”、“说出” ,可简述,不需分析。如题干中有 “分析” 、“阐析” 、“说明” ,则需据材料展开论述。 (2) 中心词。题中的行为动词“分析”指向的名词为“成因”,也 就是说解题的重点在于分析成因。 (3) 修饰词。修饰词常为形容词或副词,用来修饰或者限制题 干里的关键部分或中心词。本题题干中修饰成因的是“泥炭形 成的冷湿环境”。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逆向思维在高考解题中的应用pp t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逆向思维在高考解题中的应用pp t
追本溯源
题1.【2014·海南卷21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在冷湿环境下,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逐渐堆积,形成泥炭。图9所示岛屿泥炭 资源丰富。
分析该岛屿适宜泥炭形成的冷湿环境的成因。
追本溯源
纬度高
环
气
从题中信息得出:
境
温
• 纬度较高,地处南半球中纬偏高地区
冷
低
• 地处西风带,风大
• 西风漂流(寒流)经过
•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地形地势高 天气与气候 如大风影响 寒流影响
降水多
• 200米以下的平原为主的地形
环
水
境
源
湿
多
蒸发量小 排水不畅
植被等
把以上两步结合起来,以所要解答问题为初始信息,运用逆向思维进行推理,本题就有了 两条思路可循:①形成泥炭环境冷→气温低→纬度高、西风带和西风漂流所致; ②形成泥 炭环境湿→水源多→海洋性气候降水多、温度低、蒸发量小、雨水滞留所致。
与海流, 对沉积泥沙的侵蚀作用相对较弱,三角洲面
积不断扩大。简而言之,河口三角洲的形成需要经历
纬度高
环
气
境
温
冷
低
地形地势高
天气与气候 如大风影响 寒流影响
环
水
境
源
湿
多
降水多 蒸发量小 排水不畅 植被等
追本溯源
题1.【2014·海南卷21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在冷湿环境下,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逐渐堆积,形成泥炭。图9所示岛屿泥炭 资源丰富。 分析该岛屿适宜泥炭形成的冷湿环境的成因。
方法,从三角洲形成的原因出发,反推这里为何没有明显三角洲存在,也就是说形成三角洲的条件
此处不满足。先回顾一下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及原因:
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流入海洋,由于入海口处地势平
缓, 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 河水流速减缓, 所携带
泥沙便堆积在河口前方,逐渐形成三角洲; 入海口水
浅, 泥沙沉积易露出海面;入海口处没有强大的波浪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逆向思维在高考解题中的应用pp t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逆向思维在高考解题中的应用pp t
河口会不会形成三角洲
1.研究题意寻果 2.逆向思维推因 3.答题思路构建 4.有理有据作答
大河河口地区一般都形成三角洲,这是我们的常规认知。可这道高考题却打破常规,不走寻常
路,以河口没有形成三角洲的原因来考查解题者的地理知识与能力,这就要求我们采用逆向思维的
4.有理有据作答 试题中给出的材料有文字、表格及图像等 多种解题信息,确定作答大方向以后,需从 材料中选取有用信息。从图中可以看出:
• 纬度较高,地处南半球中纬偏高地区 • 地处西风带,风大 • 西风漂流(寒流)经过 •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 200米以下的平原为主的地形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逆向思维在高考解题中的应用pp t
追本溯源
题1.【2014·海南卷21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在冷湿环境下,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逐渐堆积,形成泥炭。图9所示岛屿泥炭 资源丰富。 分析该岛屿适宜泥炭形成的冷湿环境的成因。
2. 逆向思维推因 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设问进行正确的 解读,并追本溯源展开推理,分析和归纳与设问 相关的前因后果,形成答题提纲,尽量减少“漏 答、少答或多答”的现象。如以本题为例:可将 题目分解为“导致环境冷的原因”及“导致环境湿 的原因”,并进一步追溯“影响气温的因素”及“导 致下垫面水源较多的原因”
高三地理微专题
逆向思维在高考解题中的应用
考情分析
近年来,高考试题具有“情境创设鲜活,设问巧妙灵活,测量目标 明确”的特点,试题设置突出“联系实际”的风格,其中很多试题要求 解题者在分析问题时抛弃传统的固有思维,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逆向思维, 以检测答题者的地理知识与综合思维能力。
什么是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就是思考者通常不采用由因及果、由始及终的正向思维定式, 而是“反常规”由结果向原因,由最终向初始进行推导,以达到与正向思 维相同的目的。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逆向思维在高考解题中的应用pp t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逆向思维在高考解题中的应用pp t
河口会不会形成三角洲
题2.【2008·全国卷Ⅰ36】读图,完成下列要求。(36分)
1.研究题意寻果 2.逆向思维推因 3.答题思路构建 4.有理有据作答
(3)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16分)
追本溯源
题1.【2014·海南卷21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在冷湿环境下,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逐渐堆积,形成泥炭。图9所示岛屿泥炭 资源丰富。
分析该岛屿适宜泥炭形成的冷湿环境的成因。
3.答题思路构建 动画 从关键词出发,发散思维,梳理地理事物之 间的因果关系。建议利用思维导图,这样可以有 效避免漏答或答非所问等情况,提升答题的有效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