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逆向思维在高考解题中的应用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本溯源
纬度高


从题中信息得出:


• 纬度较高,地处南半球中纬偏高地区


• 地处西风带,风大
• 西风漂流(寒流)经过
•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地形地势高 天气与气候 如大风影响 寒流影响
降水多
• 200米以下的平原为主的地形




湿

蒸发量小 排水不畅
植被等
把以上两步结合起来,以所要解答问题为初始信息,运用逆向思维进行推理,本题就有了 两条思路可循:①形成泥炭环境冷→气温低→纬度高、西风带和西风漂流所致; ②形成泥 炭环境湿→水源多→海洋性气候降水多、温度低、蒸发量小、雨水滞留所致。
1.研究题意寻果 2 逆向思维推因 3.答题思路构建 4.有理有据作答
按逆向思维的解题思路进行,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该岛屿纬度较高,常年盛行西风(位于西风带),受海洋(寒流)影响(4 分);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较均匀,(一年中雨日较多),日照时间少(2分);年均温 较低,蒸发弱(2分);地势地平(地形以平原为主),河流落差小,排水不畅。(2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逆向思维在高考解题中的应用
1.研究题意寻果 2 逆向思维推因 3.答题思路构建 4.有理有据作答
追本溯源
题1.【2014·海南卷21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在冷湿环境下,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逐渐堆积,形成泥炭。图9所示岛屿泥炭 资源丰富。 分析该岛屿适宜泥炭形成的冷湿环境的成因。
高三地理微专题
逆向思维在高考解题中的应用
考情分析
近年来,高考试题具有“情境创设鲜活,设问巧妙灵活,测量目标 明确”的特点,试题设置突出“联系实际”的风格,其中很多试题要求 解题者在分析问题时抛弃传统的固有思维,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逆向思维, 以检测答题者的地理知识与综合思维能力。
什么是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就是思考者通常不采用由因及果、由始及终的正向思维定式, 而是“反常规”由结果向原因,由最终向初始进行推导,以达到与正向思 维相同的目的。
4.有理有据作答 试题中给出的材料有文字、表格及图像等 多种解题信息,确定作答大方向以后,需从 材料中选取有用信息。从图中可以看出:
• 纬度较高,地处南半球中纬偏高地区 • 地处西风带,风大 • 西风漂流(寒流)经过 •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 200米以下的平原为主的地形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逆向思维在高考解题中的应用pp t
追本溯源
题1.【2014·海南卷21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在冷湿环境下,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逐渐堆积,形成泥炭。图9所示岛屿泥炭 资源丰富。 分析该岛屿适宜泥炭形成的冷湿环境的成因。
2. 逆向思维推因 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设问进行正确的 解读,并追本溯源展开推理,分析和归纳与设问 相关的前因后果,形成答题提纲,尽量减少“漏 答、少答或多答”的现象。如以本题为例:可将 题目分解为“导致环境冷的原因”及“导致环境湿 的原因”,并进一步追溯“影响气温的因素”及“导 致下垫面水源较多的原因”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逆向思维在高考解题中的应用pp t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逆向思维在高考解题中的应用pp t
河口会不会形成三角洲
1.研究题意寻果 2.逆向思维推因 3.答题思路构建 4.有理有据作答
大河河口地区一般都形成三角洲,这是我们的常规认知。可这道高考题却打破常规,不走寻常
路,以河口没有形成三角洲的原因来考查解题者的地理知识与能力,这就要求我们采用逆向思维的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逆向思维在高考解题中的应用pp t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逆向思维在高考解题中的应用pp t
追本溯源
题1.【2014·海南卷21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在冷湿环境下,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逐渐堆积,形成泥炭。图9所示岛屿泥炭 资源丰富。
分析该岛屿适宜泥炭形成的冷湿环境的成因。
1.研究题意寻果 (1) 行为动词。仔细审读问题项的行为动词可获得与标准答案 指向的相关信息,利于把握试题要求,揣测考查目的。若是 “写出”、“指出”、“说出” ,可简述,不需分析。如题干中有 “分析” 、“阐析” 、“说明” ,则需据材料展开论述。 (2) 中心词。题中的行为动词“分析”指向的名词为“成因”,也 就是说解题的重点在于分析成因。 (3) 修饰词。修饰词常为形容词或副词,用来修饰或者限制题 干里的关键部分或中心词。本题题干中修饰成因的是“泥炭形 成的冷湿环境”。
纬度高






地形地势高
天气与气候 如大风影响 寒流影响




湿

降水多 蒸发量小 排水不畅 植被等
追本溯源
题1.【2014·海南卷21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在冷湿环境下,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逐渐堆积,形成泥炭。图9所示岛屿泥炭 资源丰富。 分析该岛屿适宜泥炭形成的冷湿环境的成因。
追本溯源
题1.【2014·海南卷21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在冷湿环境下,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逐渐堆积,形成泥炭。图9所示岛屿泥炭 资源丰富。
分析该岛屿适宜泥炭形成的冷湿环境的成因。
3.答题思路构建 动画 从关键词出发,发散思维,梳理地理事物之 间的因果关系。建议利用思维导图,这样可以有 效避免漏答或答非所问等情况,提升答题的有效 性。
方法,从三角洲形成的原因出发,反推这里为何没有明显三角洲存在,也就是说形成三角洲的条件
此处不满足。先回顾一下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及原因:
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流入海洋,由于入海口处地势平
缓, 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 河水流速减缓, 所携带
泥沙便堆积在河口前方,逐渐形成三角洲; 入海口水
浅, 泥沙沉积易露出海面;入海口处没有强大的波浪
与海流, 对沉积泥沙的侵蚀作用相对较弱,三角洲面
积不断扩大。简而言之,河口三角洲的形成需要经历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逆向思维在高考解题中的应用pp t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逆向思维在高考解题中的应用pp t
河口会不会形成三角洲
题2.【2008·全国卷Ⅰ36】读图,完成下列要求。(36分)
1.研究题意寻果 2.逆向思维推因 3.答题思路构建 4.有理有据作答
(3)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1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