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试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0451)《教育科研方法》复习大纲、样题及答案.

(0451)《教育科研方法》复习大纲、样题及答案.

目录第一部分课程说明 (2)一、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2)二、学习该课程的具体要求 (2)三、复习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四、考核方式 (2)五、录制和自学课时数分配 (2)第二部分复习大纲 (3)第一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涵义及分类 (3)第二章教育科学研究中的相关概念 (4)第三章教育科学研究的选题 (4)第四章研究假设的构建与验证 (4)第五章教育观察法 (5)第六章教育调查法 (5)第七章教育实验法 (5)第八章经验总结法 (6)第九章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表述 (6)第十章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价 (7)第三部分参考题型举例及答题样例 (7)一、单项选择题及参考答案(每题1分,共10分) (7)二、辨析题及答案样例(每题5分,共20分) (7)三、名词解释及答案样例(每题3分,共12分) (8)四、简答题及答案样例(每题8分,共24分) (8)五、论述题或应用题及答案样例(14分) (8)第一部分课程说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大纲是依据西南大学教育学院相关专业确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时分配等有关规定以及网络教育的特点而编写。

一、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属于方法论范畴。

该学科主要探讨怎样解释、预测和控制教育现象,探测教育规律的手段、工具和方式。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决定了教育研究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2)教育研究周期长,影响因素比较复杂;(3)教育研究由于有科学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参与,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通过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了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起源、发展历程,当前教育科学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理解教育科学研究基本理论和教育科学研究过程,尤其要领会教育科学研究的选题方法、常用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表述的一般规范格式要求等等,并能初步运用教育研究方法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教育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和设计教育研究思路等。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教育科研方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二、填空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三、选择题(共10项,每项1分,共10分)四、判断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判断正误,正确打“√”;错误打“×”,并改正)五、简答题(共4题,每题6分,共24分)六、论述设计题(共2题,每题13分,共26分)重点:资料搜集,课题选择,论文写作,问卷法,教育叙事,观察法名词解释信度:是指研究资料、研究结果的前后一致性、稳定性以及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复。

就研究成果的内在质量而言,信度是衡量教育研究价值高低的重要标尺,分为内在信度和外在信度。

效度:是指研究结果与预期目标的符合程度,分为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

逆查法:指按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检索教育文献的方法。

其重点是放在近期的文献上,多用于新文献的收集和新课题的研究。

引文索引法:也称为滚雪球法,指以现有的与研究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为依据,以其中引用和附录的文献为线索来查找所需文献的方法。

优势:直接接触最重要、最核心、最关键的资料;劣势:使用资料缺乏新意,难以出奇制胜。

关键词:又称主题词,是指在研究报告或者论文中涉及的主要概念,主要用于计算机管理和检索。

一篇论文中的关键词数量以3-5个为宜。

访谈法:即研究性交谈,是以口头咨询的形式,根据被访者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性资料,以准确说明样本所代表总体情况的方式。

问卷法:是指利用问卷(即一份精心设计的问题表格),以测量教育领域中人们的行为、特征和态度等的研究方法。

腐损测量:指对人们在活动时有选择性地使用某类物体所造成的腐蚀和磨损的观察,如根据书籍磨损情况掌握青年人的思想动向、根据衣物的新旧程度看学生的经济状况等。

累积物测量:指对人们遗留下来的物质进行的观察,以推测人们的行为和特征。

如课桌文学、日记本、电影院散场后的情景等。

行为标志观察:指通过一些表面的或无意识的现象来推测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等。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提纲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提纲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提纲第一部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概念和定义a.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含义b.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和要求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分类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流程a.研究问题的提出和背景分析b.研究目的和目标的明确c.研究假设的提出和验证d.研究设计和实施e.数据收集和分析f.结论和讨论的阐述第二部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具体应用1.实证研究方法a.教育问卷调查的设计和实施b.教育实验设计和实施c.教育案例研究的设计和分析2.定性研究方法a.教育访谈的设计和实施b.教育观察方法的设计和实施c.教育文献分析方法的应用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工具a.教育统计学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b.教育心理学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c.教育管理学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第三部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质量评估和可行性分析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质量评估标准a.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的概念和评估方法b.信度和效度的概念和评估方法c.实用性和可行性的概念和评估方法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分析a.研究主题的可行性评估b.研究目标的可行性评估c.研究方法的可行性评估第四部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伦理道德要求1.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伦理道德问题a.人体试验和伦理原则的关系b.个人隐私和伦理原则的关系c.实证研究和纯理论研究中的伦理问题2.保护研究参与者的权益a.知情同意和参与者保密权的重要性b.参与者权益保护的伦理原则和措施3.研究结果的公正公正性和解释责任a.研究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要求b.研究结果的透明度和解释责任第五部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创新与发展1.当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创新与发展a.科技手段在研究方法中的应用b.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a.多方法研究的兴起和发展b.教育大数据的应用和研究方法的创新c.全球化视野下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编写说明:本提纲旨在系统概括、分类总结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具体应用,并对研究方法的质量评估、可行性分析、伦理道德要求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深入探讨。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试复习资料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试复习资料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试复习资料一、有关常识: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从古希腊到16世纪(直觉观察时期);17世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20世纪以来(形成独立学科时期)。

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四个层次:直觉观察水平(资料收集水平);探索原因水平(内在效度);迁移推广水平(外在效度);理论研究水平。

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及其对教育研究的作用:基础研究的基本目的在于发展与完善理论(为什么);应用研究的目的就是解决当下的、实际的问题(就是什么);发展研究的目的在于发展用于学校的有效的策略(如何改进);评价研究就是通过搜集与分析资料数据,对一定教育目标与教育活动的相关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怎么样);预测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与趋势(将会怎样)。

3、我国最早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著作就是罗廷光的《教育科学研究大纲》。

4、科学观察的基本特点: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能动性。

5、测验的基本类型:按行为目标,测验内容可以分为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成就测验、个性测验四大类。

6、教育实验分组设计的基本类型: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实验设计。

前实验设计通常就是一种自然描述,用来识别自然存在的临界变量及其关系,其表现形式有:单组后测设计、单组前后测设计、固定组比较设计。

准实验设计就是指运用原始群体,而不就是随机地安排被试进行实验处理,其主要类型有:不等控制组设计、时间序列设计、平衡设计。

真实实验设计中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都能得到比较严格的控制,能较好地控制内外部无效因素,并有效地操纵研究变量。

真实实验设计,都有一个控制组,被试随机选择并随机分派到组。

7、教育人种学就是对特定情景中的教育系统、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现象完整与科学的描述。

人种学研究具有现象学与自然主义的特征。

人种学研究必须以整体的、全局的观念瞧问题。

8、定量分析的概念与特点:定量分析就是赋予对象一种纯形式化的符号以反映事物的特征的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题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题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大纲第一章教育科研概述1、教育科研:教育科学研究的简称,是指人们以教育理论做指导,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探求教育事物的真相、性质和规律,并取得科学结论的活动。

2、教育科研特点:教育性、科学性、探索性、创新性、应用性、实效性、群众性、迟效性。

3、分类: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宏观研究、微观研究和中观研究;阐释性研究、综述性研究和创造性研究;理论研究、实验研究、追因研究和调查研究;历史研究、现实研究和超前预测研究。

历史研究主要文献资料研究法。

4、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意义: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能使教师更加热爱教师职业。

第二章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与论证1、课题选择的意义:课题可以反映研究的价值、课题引导着研究的方向、对整个研究工作的进行起着制约作用。

2、课题选择的途径:从如何提高本职工作的质量上发掘课题、从工作中的困难与缺点中支发掘课题、从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遇到的新情况中支发掘课题、从教育实践活动的观察中支发现问题、从各种信息交流中去发掘课题、从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中发掘课题、从对某些教育现象进行调查而形成课题、从各种文献资料中发掘课题。

3、课题选择的原则:目的性、科学性、创造性、可行性。

4、课题选择的过程:1、调查研究,提出问题:调查研究的方法有查阅资料、现场调查和专家咨询法三种。

2、资料的分析与综合。

3、提出课题的设想与设计。

4、预实验或预调查。

5、课题确立。

5、课题选择的方法:问题筛选法、经验提炼法、资料寻疑法、现状分析法、意向转化法。

6、课题论证的内容与过程:论证准备、开题论证、综合论证。

7、课题论证报告包括:1、课题提出的较详细论证。

2、研究内容、范围的具体表述。

3、研究对象、方法。

4、课题的进程。

5、完成课题的条件分析及人员分工。

6、成果形式。

第三章研究过程的设计1、教育研究假设是根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教育问题的规律或原因做出的一种推测必论断和假定性解释,是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理论。

教育科研方法复习资料

教育科研方法复习资料

教育科研方法复习资料《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每题4-5分)1、教育科学研究: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进而探索教育规律的认识活动。

2、信度:信度是指研究资料、研究结果的前后一致性、稳定性以及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复。

内在信度是考察教育资料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主要指在相同或相近条件下,研究资料的稳定性和真实性以及研究观点的前后一致性。

外在信度侧重分析结果的可检测性和可重复性。

主要指研究者在相同或相似的条件下对同一课题能否进行重复研究,结果是否能保持前后一致。

内在信度是基础,外在信度是延伸。

内在信度高,外在信度可高可低,外在信度高,内在信度必然高。

3、效度:是指研究结果与预期目标的符合程度。

效度也分为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

内在效度指观点、结果能够被精确解释的程度,即研究的资料和分析能否有效地解释观点结果;外在效度指研究结果能够被推而广之的范围,即指研究结论的普遍有效性。

关系:内在效度是基础,外在效度是延伸。

内在效度高,外在效度可高可低;外在效度高,内在效度必然高。

4、引文索引法:研究资料的搜集方法,优势:直接接触最重要、最核心、最关键的资料劣势:使用资料缺乏新意,难以出奇制胜5、逆查法:研究资料的搜集方法,针对现实问题进行横向研究时使用;资料具有时效性、提出观点具有新意。

6、创新性原则:时间新:富有时代感,研究前沿性问题内容新:打擦边球,搞交叉学科、避免重复方法新:角度新和方法新;如教育叙事、口述法理论应用新:借鉴相关学科或其他学科理论如全息论、多元智力理论、后现代理论7、访谈法:访谈,就是研究性交谈。

访谈法是以口头咨询的形式,根据被访者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性资料,以准确说明样本所代表总体情况的方式。

8、问卷法:问卷是一份精心设计的问题表格;利用这份问题表格,以测量教育领域中人们的行为、特征和态度等的研究方法。

教育科研方法复习资料

教育科研方法复习资料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1.什么是教育科学研究?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采用科学的方法,有步骤的去认识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活动。

2.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应用性多因素性持久性难控制性3.教育科学研究准备阶段完成哪些任务?选择课题查阅资料提出假设制定研究方案论证课题4.实施阶段中获取资料的分析和处理时,理论加工的对象是什么?已有的科学事实已有的正确经验已有的理论5.形成新的科学理论的步骤?建立科学概念判断建立体系6.什么是科研课题?7.选择课题的要求是什么?目的性科学性创造性可行性8.发现问题的思维策略有哪些?怀疑变换思考角度深入探究现象9.什么是怀疑?对已有的结论、常规、习惯、行为方式的合理性作非绝对肯定或非绝对否定的判断。

10.选题时研究者的研究实力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加以分析?知识结构思维特征科研经验11.教育文献资料的分布主要在哪几个方面?书籍、报刊教育档案专家询问现代信息技术12.文献中的“书籍”主要指什么?13.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有哪些?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抽查法综合法14.文献综述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15.假设是什么?是指研究者设想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有还是没有关系。

16.假设的类型有哪些?17.变量以及相互关系可以分为哪几种?18.概率抽样的具体方法是什么?①简单随机抽样②分类(或分层)按比例抽样③通过中间单位抽样④整群抽样19.非概率抽样的方法是什么?偶然抽样质量抽样定标抽样雪球抽样20.按要求答卷者回答问题方式的不同,问卷中的问题可分为几类?开放型封闭型半封闭型21.问卷中封闭型问题的类型?A.是非式问题B.二者择一式C.多重选择式D.编序式问题E.等级式问题22.按问题在问卷中的功能,可以把问题分为几种?实质性问题过滤性问题验证性问题补充性问题调节性问题23.问题内容设计的原则是什么?①问题内容应有效反映研究课题的要求。

②在问题内容设计时还应为答卷者作想,做到简单易答,照顾到大部分答卷者的情况。

自考考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复习必看资料

自考考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复习必看资料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复习要点第一章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一、复习重点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

P22.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

P3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

P4-P114.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

P135.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分类及体系结构。

P16-P206.教育科学研究的两种基本形式。

P217.教育科学研究的认识层次与水平。

P22-P238.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P249.教育科学研究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主要作用。

P25-P2810.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的方法论原则。

P28-P30二、名词解释:1.方法P22.研究P23.教育科学研究P24.教育科学研究方法P2三、简答题、论述题:1.教育科学研究有哪些特点?P32.古代、近代以及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P13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有哪几种分类方式,每种方式含有哪些教育研究的基本类型?P16-20 4.教育科学研究的四种水平是什么?P22-235.如何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P246.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P28-307.教育科学研究在教育科学发展中有哪些主要作用?P25-28第二章教育科学研究的构思与设计一、复习重点:1.选题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P332.确定研究课题的基本要求。

P34-363.选题的过程。

P37-394.选题的方法。

P39-425.文献检索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P47-496.教育文献的种类及主要分布。

P49-537.文献检索的过程。

P53-548.文献检索的方法。

P54-559.教育文献的利用。

P5710.检索文献要遵循的基本要求。

P57-5811.撰写文献综述报告及主要内容。

P5912.理论构思的概念。

P6013.理论构思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P61-6314.好的教育科学研究理论构思的主要标准。

P64-6715.教育科学研究理论构思建立和检验的基本方法。

P68-7216.确定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试复习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试复习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试复习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试复习资料一、有关常识: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从古希腊到16世纪(直觉观察时期);17世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20世纪以来(形成独立学科时期)。

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四个层次:直觉观察水平(资料收集水平);探索原因水平(内在效度);迁移推广水平(外在效度);理论研究水平。

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及其对教育研究的作用:基础研究的基本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为什么);应用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当下的、实际的问题(是什么);发展研究的目的在于发展用于学校的有效的策略(如何改进);评价研究是通过搜集和分析资料数据,对一定教育目标和教育活动的相关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怎么样);预测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将会怎样)。

3、我国最早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着作是罗廷光的《教育科学研究大纲》。

4、科学观察的基本特点: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能动性。

5、测验的基本类型:按行为目标,测验内容可以分为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成就测验、个性测验四大类。

6、教育实验分组设计的基本类型: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实验设计。

前实验设计通常是一种自然描述,用来识别自然存在的临界变量及其关系,其表现形式有:单组后测设计、单组前后测设计、固定组比较设计。

准实验设计是指运用原始群体,而不是随机地安排被试进行实验处理,其主要类型有:不等控制组设计、时间序列设计、平衡设计。

真实实验设计中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都能得到比较严格的控制,能较好地控制内外部无效因素,并有效地操纵研究变量。

真实实验设计,都有一个控制组,被试随机选择并随机分派到组。

7、教育人种学是对特定情景中的教育系统、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现象完整和科学的描述。

0044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0044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复习要求教育研究方法是教育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期末考试命题严格控制在课程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和范围之内。

考试命题将依据教学大纲要求,覆盖本课程主要教学参考书的3、4、5、6、7、9、章,凡大纲中未涉及的内容,或教科书中涉及而大纲中没有选入的内容,均不列入考试范围。

试卷兼顾各学习目标层次。

考题类型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比例大体是:识记20%;理解占33%;简单应用占28%,综合应用占19%。

题型分配:填空题(每空2分,合计20分)、论述题(2题,合计25分)、简答题(每题5分,合计25分)、名词解释(每题2分,合计10分)、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合计10分)。

复习内容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第一章概述考核范围1. 科学研究的评价2. 科学研究的程序3. 科学方法论的一般问题4. 三论与科学方法5. 科学及其特点6. 科学方法考核要求识记:科学及其特点、科学方法、科学研究的类型理解:科学研究的评价、科学研究的程序、科学方法论的层次第二章考核范围1. 研究问题的提出(确定研究问题的途径)2. 确定研究问题的三项原则3. 问题的定位、分解和转移4. 现代教育目标与传统教育目标的区别5. 四会能力考核要求识记:现代教育目标、四会能力理解:确定研究问题的途径、确定研究问题的三项原则、问题的定位、分解和转移第三章教育科学研究的设计考核范围1. 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2. 信度和效度3. 取样设计的一般程序和五种基本的取样方法4. 研究变量的基本类型5. 操作性定义的意义和使用操作性定义的方法6. 研究计划考核要求识记:取样、操作性定义、样本容量、随机性原则、教育科学研究设计的基本目的、教育科学研究设计的标准、信度、效度、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随机性原则、教育科学研究的概念。

理解:五种主要的无关变量、操作定义的概念和原则、研究指标的原则、完整的取样过程、取样的基本原则、取样的意义、研究设计涉及的4方面内容、研究计划的七个部分。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试复习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试复习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试复习资料一、有关常识: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从古希腊到16世纪(直觉观察时期);17世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20世纪以来(形成独立学科时期)。

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四个层次:直觉观察水平(资料收集水平);探索原因水平(内在效度);迁移推广水平(外在效度);理论研究水平。

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及其对教育研究的作用:基础研究的基本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为什么);应用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当下的、实际的问题(是什么);发展研究的目的在于发展用于学校的有效的策略(如何改进);评价研究是通过搜集和分析资料数据,对一定教育目标和教育活动的相关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怎么样);预测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将会怎样)。

3、我国最早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着作是罗廷光的《教育科学研究大纲》。

4、科学观察的基本特点: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能动性。

5、测验的基本类型:按行为目标,测验内容可以分为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成就测验、个性测验四大类。

6、教育实验分组设计的基本类型: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实验设计。

前实验设计通常是一种自然描述,用来识别自然存在的临界变量及其关系,其表现形式有:单组后测设计、单组前后测设计、固定组比较设计。

准实验设计是指运用原始群体,而不是随机地安排被试进行实验处理,其主要类型有:不等控制组设计、时间序列设计、平衡设计。

真实实验设计中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都能得到比较严格的控制,能较好地控制内外部无效因素,并有效地操纵研究变量。

真实实验设计,都有一个控制组,被试随机选择并随机分派到组。

7、教育人种学是对特定情景中的教育系统、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现象完整和科学的描述。

人种学研究具有现象学和自然主义的特征。

人种学研究必须以整体的、全局的观念看问题。

8、定量分析的概念和特点:定量分析是赋予对象一种纯形式化的符号以反映事物的特征的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试复习资料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试复习资料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试复习资料、有关常识: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从古希腊到16世纪(直觉观察时期);17世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20世纪以来(形成独立学科时期)。

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四个层次:直觉观察水平(资料收集水平);探索原因水平(内在效度);迁移推广水平(外在效度);理论研究水平。

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及其对教育研究的作用:基础研究的基本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为什么);应用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当下的、实际的问题(是什么);发展研究的目的在于发展用于学校的有效的策略(如何改进);评价研究是通过搜集和分析资料数据,对一定教育目标和教育活动的相关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怎么样);预测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将会怎样)。

3、我国最早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著作是罗廷光的《教育科学研究大纲》。

4、科学观察的基本特点: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能动性。

5、测验的基本类型:按行为目标,测验内容可以分为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成就测验、个性测验四大类。

6、教育实验分组设计的基本类型: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实验设计。

前实验设计通常是一种自然描述,用来识别自然存在的临界变量及其关系,其表现形式有:单组后测设计、单组前后测设计、固定组比较设计。

准实验设计是指运用原始群体,而不是随机地安排被试进行实验处理,其主要类型有:不等控制组设计、时间序列设计、平衡设计。

真实实验设计中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都能得到比较严格的控制,能较好地控制内外部无效因素,并有效地操纵研究变量。

真实实验设计,都有一个控制组,被试随机选择并随机分派到组。

7、教育人种学是对特定情景中的教育系统、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现象完整和科学的描述。

人种学研究具有现象学和自然主义的特征。

人种学研究必须以整体的、全局的观念看问题。

8、定量分析的概念和特点:定量分析是赋予对象一种纯形式化的符号以反映事物的特征的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1第一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一、单项选择题1、由一系列概念、判断构成的具有严密逻辑性的包含规律性的理论体系是(科学)。

2、方法作为一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不仅是一种技巧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3、为了获得科学知识应该遵循的程序以及依据的手段、工具和方式是(方法)。

4、“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的“研究”,除了整理修改知识和开拓知识新用途外,还有(创造知识)。

5、在教育科学研究的三个基本要素中,其核心问题是形成(科学理论)。

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其对象是()7、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以分析为主的发展时期的代表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8、始于16世纪,终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历史发展时期是(以分析为主)。

9、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属于(具体分科方法论)。

10、主要目的在于应用基础研究成果或有关理论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研究是(应用研究)。

11、主要目的在于探索和创新知识、扩展和完善理论的研究是(基础研究)。

12、主在目的在于发展应用于教育进步和学校运行的有效策略的研究是(发展性研究)。

13、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与趋势的研究是(预测研究)。

14、目的是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数据,对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活动的相关价值作出判断的研究是(比较与评价研究)。

15、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以及测验等手段搜集资料以验证假设或回答有关问题的研究是(描述研究)。

16、对两个或更多数量的教育对象间是否存在相关程度进行判定,目的在于建立相关或用于预测的研究是(相关与比较研究)。

17、关于教育本质、教学过程、德育过程等问题的研究属于(基础研究)。

18、关于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研究属于(应用研究)。

19、关于教育经费问题、师资队伍培训问题的研究属于(发展性研究)。

20、关于不同种类的实验教材的比较分析属于(比较与评价研究)。

21、关于杜威教育思想对中国20世纪20年代教育改革的影响研究属于(历史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要点一、选择项复习知识点1.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反对中世纪的教条主义,认为亚里斯多德的三段论不能胜任从实验到公理的科学发现任务,必须以归纳法取而代之。

这种方法突出了经验的积累和分析,强调科学方法的经验性质。

72.教育研究的本质特征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对未知的探索,对原有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有所突破。

33.依据学习成绩把全校400名学生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各100人,并编写号码(从1到100),然后从每一个等级群体中随机抽取20人进行问卷调查,这种抽样叫做分层随机取样。

774.根据观察的情景条件来划分观察的类型可以分为自然情景观察和实验室观察.101-102 5.有的老师在参与教育研究的活动中,特别注意观察在课堂教学中发生的趣事,尽管不是天天都有时间来记录,也不只是针对某一个学生,但是这些趣事对于他们以后撰写论文提供了有价值事实资料。

这些老师的观察记录方法可以称为轶事记录法。

1156.在一次20分钟的语文抄写字词的学习活动中,观察者分别在1-5分钟、5-9分钟、10-15分钟、16-18分钟、19-20分钟记录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包括认真书写的人数、作小动作的人数、说话的人数、完成作业的人数。

这种记录方法称为时间取样法。

1167.抽样调查是指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抽样方法抽取一部分样本进行调查。

124 8.下面的问题设计属于半封闭式提问130在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涉及的内容包括:①培养学习态度②训练基本技能③培养基本能力④掌握基本知识⑤其他(请自己填写)9.一份问卷回答的时间一般为30-40分钟。

13410.根据调查者一次访谈对象的多少,可以把访谈调查分为个别性访谈和集体性访谈。

138 11.在中国,陶行知先生在1927在南京晓庄进行的乡村师范教育实验属于从一般教育活动本身分化发展而来的教育实验。

16112.教育实验研究指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期末复习资料.doc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期末复习资料.doc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专题一:中学地理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理论一、中学地理教师专业化标准的结构(一)专业理念与师德:1.职业理解与认识;2.对学生态度与行为:3.教育教学态度与行为:4.个人修养与行为;(二)专业知识:5.教育知识:6.学科知识:7.学科教学知识:8.通识知识:(三)专业能力:9.教学设计;10.教学实施:11.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12.教育教学评价:13.沟通与合作;14.反思与发展;15.教学研究能力。

二、中学地理教育教学研究的内涵及背景 1.内涵:是以教育基础理论为指导,采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研究中学教育教学现象、探讨教育教学问题、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及规律,从而发展地理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活动。

目的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完善教师职业素质,丰富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内容。

2.背景:(1)教师发展新理念的共识。

如“科研兴校”、“科研兴学”、“科研兴教”、“教师即研究者"和“教学混合型教师”等;(2)中学教育科研重要性并未得到全社会的重视。

(3)教育科研与中学教改实践相脱节。

三、中学地理教育教学研究的8个误区1.无关论。

把中学地理教师职业角色定位于知识传授者,认为教育科研则是教育理论工作者、教研人员和高校教师的的小情。

中学教师对教育科研的态度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

2.神秘论。

认为教育科研是一门高深学问,它需要高深的理论、深邃的思维和智慧、专门的技能、技巧和独特的研究方法等,自己无从、也无力从事教育科研。

3.无用论。

认为教育科研是伪科研,没什么实际用途和价值,完全是一种“花架子”的结论。

4.负担论。

把教育科研看成是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和学校附加在他们身上的一种额外负担,从事教育科研只能会进一步加重他们业己十分沉重的负担。

5.无素质论。

认为从事教育科研需要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和功底、需要具备相关的教育科研知识和接受专门的教育科研训练等,而所有这些都是他们所缺乏的素质。

6.无条件论。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1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1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1一、填空: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的“研究”,指的是创造知识和整理修改知识,以及开拓知识新用途的探索性活动。

2、教育科学研究与所有科学研究一样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现象与客观事实、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

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三种分类方式是:按普遍适用程度、按研究的目的分、按研究方法分。

4、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5、教育科学研究按研究的目的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性研究、比较与评价研究、预测研究。

6、教育科学研究按研究方法分为:历史研究、描述研究、相关与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

7、教育研究存在经验和理论两个不同层次。

8、教育理论水平是教育研究的最高水平。

9、在研究方法论层面上对以往的研究进行一定的反思。

10、直观性原则最早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如果要考察300多年来该原则在理论基础、基本观点和方法上的演变,那么就要用历史研究法;如果要考察当前在教学中贯彻直观性原则有哪些经验以及问题,那么就要用调查法;如果要对贯彻直观性内在规律、因果关系进行研究,最好是采用实验法。

11、教育研究课题产生的主要途径有: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提出问题、学科建设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教育实践中提出的实际问题、从日常观察中发现的问题、从当前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中提出问题。

12、理论构思的内容一般包括:准确地表述研究的问题、界定该研究课题的核心概念、形成初步的研究思路。

13、研究计划的基本内容:研究题目、对研究课题目的及意义的简要说明、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预计突破哪些难题、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制定研究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研究课题已具备的工作基础和有关条件、研究成果的预计取向和使用范围、经费预算以及需购置的仪器设备。

14、任何科学都是一门历史科学,没有的历史研究,就不会产生真正的科学。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教育(科学)研究的本质特征是创新。

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

2.亚里士多德在形式逻辑之上建立了科学方法论,并以巴巴拉式三段论为科学解释中演绎推理的范例,强调通过演绎建立科学解释,对以后的教育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

3.教育辞书和百科全书都属于资料性工具书。

我国第一部教育百科全书是1985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

4.理论构思所含的基本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有严格规定的含义,二有好的概括度,三有好的清晰度。

5.从观察的系统性来看,观察法可分日常观察和科学观察(次序可逆)。

6.教育观察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主要包括审核资料、料归集、初步整理资料和进行描述统计等步骤。

7.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严格设计的访谈提纲,可把访谈调查分为结构性访谈调查和非结构性(次序可逆)访谈调查。

8. 自变量,即变化的措施、条件。

无关变量,也叫控制变量。

9.归纳法的具体方式有简单枚举法、完全归纳法和科学归纳法三种,前者又称不完全归纳法,后者又称因果关系归纳法。

10.根据一个判断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直接关系程度和是否加入评价性要素,可以把命题分为事实命题(陈述性命题)和价值(性)命题(评价性命题)两大类。

11. 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研究主体的复合性;研究资源的丰富性;研究方法的综合性;研究方法的伦理性;研究论证的复杂性;研究工作的艰巨性。

12.教育科学研究的步骤有:确定研究课题;查阅文献资料;形成基本假设;制定研究计划;收集整理资料;分析推导结论;撰写研究报告。

13.系统方法“旧三论”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14.按照概括程度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立体体系本身,可以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分为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和具体研究方法3个层次。

15.可以按收集资料的手段、技术及研究方式的不同,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分为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内容分析法、行动研究法、实验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试复习资料一、有关常识: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从古希腊到16世纪(直觉观察时期);17世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20世纪以来(形成独立学科时期)。

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四个层次:直觉观察水平(资料收集水平);探索原因水平(内在效度);迁移推广水平(外在效度);理论研究水平。

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及其对教育研究的作用:基础研究的基本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为什么);应用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当下的、实际的问题(是什么);发展研究的目的在于发展用于学校的有效的策略(如何改进);评价研究是通过搜集和分析资料数据,对一定教育目标和教育活动的相关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怎么样);预测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将会怎样)。

3、我国最早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著作是罗廷光的《教育科学研究大纲》。

4、科学观察的基本特点: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能动性。

5、测验的基本类型:按行为目标,测验内容可以分为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成就测验、个性测验四大类。

6、教育实验分组设计的基本类型: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实验设计。

前实验设计通常是一种自然描述,用来识别自然存在的临界变量及其关系,其表现形式有:单组后测设计、单组前后测设计、固定组比较设计。

准实验设计是指运用原始群体,而不是随机地安排被试进行实验处理,其主要类型有:不等控制组设计、时间序列设计、平衡设计。

真实实验设计中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都能得到比较严格的控制,能较好地控制内外部无效因素,并有效地操纵研究变量。

真实实验设计,都有一个控制组,被试随机选择并随机分派到组。

7、教育人种学是对特定情景中的教育系统、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现象完整和科学的描述。

人种学研究具有现象学和自然主义的特征。

人种学研究必须以整体的、全局的观念看问题。

8、定量分析的概念和特点:定量分析是赋予对象一种纯形式化的符号以反映事物的特征的方法。

定量分析的对象是具有数量关系的资料,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数学分析的方法。

9、好的实验的特征有:充分的实验控制;不加人为修饰;比较的基础;通过数据获得充足的信息;非污染数据;无相关变量间的干扰;代表性;省力原则。

10、列联相关对变量测量标准的最低要求是两变量都用名称量表测量。

11、参数检验的类型有:t检验(t正态分布)、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等;非参数检验的类型有:X2检验(列联表分析)、惠特尼U检验等;相关检验的类型有:t检验、费舍Z转换检验等。

12、建立教育科学研究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要求:客观性、可测性、简易性、可行性。

13、撰写教育科学研究报告和论文的基本要求: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创新;观点和材料的一致性;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语言文字精炼简洁,表达要准确完整。

二、名词解释:1、分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也叫类型抽样、配额抽样。

将总体按单位属性特征分成若干层次或类别,然后再根据事先确定的样本大小及其各层或各类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提取一定数目的样本单位。

即按总体中具有各类特征的对象所占的比例,在总体中随机抽取同样比例的样组成分的取样方法。

(在有些情况下,被抽样的总体是不同质的,而是由几个子总体组成的,这时,可以把一个母总体分为两个或更多的子总体或“层”,然后再从每层中随机抽样。

这种抽样方法叫做分层随机抽样。

)2、教育调查研究法: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科学方法,搜集研究资料,从而对教育的现状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认识,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整套实践活动。

3、访谈:即研究性交谈,是以口头形式,根据被询问者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以准确地说明样本所要代表的总体的一种方式。

4、教育研究的元分析:教育研究定量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

元分析是用统计分析程序对某一教育问题的大量单独的研究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的方法。

通过元分析,避免分析中的主观因素所带来的不一致性,以获得普遍性、概括性的结论。

5、总体和样本:总体,即研究对象的全体。

凡是在某一相同性质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体,当它成为统计研究对象时,就叫总体。

总体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研究对象的全部总和。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也称为样组。

它是能够代表总体的一定数量的基本观测单位。

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量称为样本容量。

6、协方差分析:就是对变化进行统计调整或统计控制的方法。

本质上,它是一种对调整过的因变量分数进行的方差分析,这种调整是以因变量与其他相关变量的关系为基础的。

三、简答题:1、简述影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要素及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影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要素有:哲学认识论;科学技术发展;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社会文化传统。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趋势:(1)、提高理论的构造性、清晰性、预见性;(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统一性和多元性:对教育的生物学理解---社会生物学方法,对教育的行为主义理解---斯金纳的工具制约论方法,符号学理解---信息论方法,文化学理解---解释学方法、社会地理学方法,社会学理解---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心理学理解---人本主义研究方法等;(3)、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及其研究方法的移植(研究方法多样性);(4)、关注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标准:必须考虑时代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等环境条件,要考虑特定时代社会的价值观、人生观;(5)、教育科学研究的可操作性(提高教育实验的科学水平;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促进教育研究数学化、形式化)。

2、简述专题研究计划、教育实验研究计划的格式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专题研究计划的格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包括人员结构、资料准备和科研手段等;课题组分工情况;经费预算。

教育实验研究计划的格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绪言,包括研究问题及研究假设,已有研究状况的陈述,有关文献的检索;研究的具体方法;总体和样本;研究设计;实验过程;数据分析的统计技术;时间安排;预算,包括人力、物力、设备及各种间接费用。

3、简述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的概念、特点、适用范围、结构体系及在教育科研中的作用。

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是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地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种研究方法。

历史研究法的基本特点:历史性,具体性,以逻辑分析方法为主。

历史研究法的作用:(1)、通过历史研究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特点,帮助认识现代教育实质;(2)、通过历史研究,帮助我们借鉴历史经验,预测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促进教育发展并提高科学化水平;(3)、通过历史研究,开拓新的教育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不断提高研究人员的评判分析能力。

历史研究法的适用范围:(1)、对各个历史时期教育发展情况的研究。

(2)、对历史上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理论观点的研究。

(3)、对一个时期教育流派、教育思潮的分析研究,以及对不同教育流派理论的比较研究。

(4)、对一定时期教育制度如法令、计划、政策的评判分析。

(5)、对外国教育发展状况的分析。

(6)、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历史研究法的结构体系:(1)、搜集、鉴别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2)、揭示历史事件与历史过程发展规律是历史研究的核心;(3)、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研究的科学方法论。

4、简述教育科学的比较研究法的概念、基本步骤与基本要求及在教育科研中的作用。

教育科学的比较研究是对某类教育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表现,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比较研究的实质是从事物的相互联系和差异的比较中,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从而探索规律。

教育比较研究方法的基本步骤:(1)、明确比较目的,选定比较主题;(2)、广泛搜集、整理资料;(3)、对材料的比较分析;(4)、通过理论与实践论证得出比较结论,并论证所得的结论。

运用比较研究方法的基本要求:(1)、保证可比性;(2)、资料要具有准确性、真实可靠性和典型性;(3)、坚持全面本质的比较,克服主观片面性。

比较研究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作用:(1)、比较研究法与历史研究法结合,帮助我们从显示问题入手,追溯事物发展的历史渊源并研究事物发展的过程和规律。

(2)、运用比较方法,分析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有利于深化教育科学理论的研究。

(3)、通过对教育现象问题的比较研究,为制定正确的教育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ﻬ5、教育调查研究法的一般步骤。

(1)、根据研究课题的性质、目的、任务,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地点,选择相应的调查类型和调查方式;(2)、拟订调查计划;(3)、做好各种技术、事务和组织准备;(4)、进行试探性调查,得到被调查对象的一般认识,修改调查提纲及工作方案;(5)、制定调查表格、观察问卷、访谈提纲及编制测验题目;(6)、实施调查;(7)、整理调查资料;(8)、写出调查报告。

6、教育实验研究法的概念及其特点。

教育实验研究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它是一种特殊的科学实验活动。

其基本特点如下:(1)、教育实验研究首先具有科学实验的基本特征:因果关系的推论;自变量的操作;控制无关变量。

(2)、教育实验研究作为一种特殊的实验活动,由于教育现象和对象的独特性,教育实验又具有与自然科学实验相区别的特征:从总体上分析,教育实验基本上属于社会科学实验范畴;在研究对象上,教育实验以人和人所从事的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在实验物质手段上,教育实验主要在教育和教学的自然环境状态中进行;在研究方法上,教育实验更强调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影响实验内在效度(变量间因果关系的真实程度)的主要因素:偶然事件、成熟程度、测验、测量手段、统计回归、被试的选择差异、实验的偶然减员、取样。

影响实验外在效度(实验可推广程度)的主要因素:测验的交互作用、抽样偏差和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实验安排的副效应(霍桑效应,指被试知道他们要参加实验并对其具有新鲜感)、多重处理干扰。

7、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概念、特点、主要功能及基本方法。

教育科学理论研究即在已有的客观现实材料及思想理论材料基础上,运用各种逻辑的和非逻辑方式进行加工整理,以理论思维水平的知识形式反映教育的客观规律。

教育科学理论研究具有以下特点:抽象概括性与间接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层次性;超前性和继承性。

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功能:构建理论体系;对各种教育理论观点的评价分析、整合和转换;发展和完善原有教育理论体系;对研究成果的逻辑证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