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课件.doc
体育课题结题报告
体育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立项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教育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体育教育不仅能够增强人们的体质,提高身体素质,还能够培养人们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然而,当前我国体育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评价方式不合理等,这些问题影响了体育教育的效果。
因此,本课题旨在探索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方法,以提高体育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二、研究方法和过程本课题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
首先,我们对当前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
其次,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表,对实验对象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体育兴趣、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信息。
同时,我们还对实验对象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验,观察实验前后他们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变化。
最后,我们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数理统计和分析。
三、课题研究成果经过一年的实验,我们发现实验组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意志品质也得到了锻炼。
具体来说,实验组学生的肺活量、耐力、速度等身体素质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
此外,实验组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如篮球、足球等运动技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
同时,我们还发现实验组学生对体育教育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有了显著提高。
四、课题价值和应用前景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对于提高体育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本课题的研究方法科学、严谨,研究结果具有可信度和有效性。
其次,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体育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最后,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还可以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五、结论和建议综上所述,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表明新的体育教学方法可以提高体育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因此,我们建议在体育教育中推广和应用这种新的教学方法。
同时,我们还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拓展研究范围和深度,如研究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身体条件的学生在应用新的体育教学方法后的效果差异。
体育大课间的研究与实践课题
体育大课间的研究与实践课题
体育大课间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体育大课间的组织与管理:研究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场地和人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体育活动,同时保证活动的安全和有序。
2. 体育大课间的活动内容与形式:研究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兴趣和体质等特点,设计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内容,包括传统的体育项目和新兴的体育项目,并探讨不同的活动形式,如个人、小组和集体活动等。
3. 体育大课间的效果评估: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评估体育大课间对学生身心健康、体能素质、运动技能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同时了解学生在体育大课间中的表现和反馈,为进一步优化活动提供依据。
4. 体育大课间的师资培训与资源开发:研究如何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以更好地指导和组织体育大课间活动。
同时,探讨如何利用各种资源,如场地、器材、资金等,为体育大课间提供更好的条件和保障。
5. 体育大课间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如何在体育大课间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传承民族精神。
同时,探讨如何创新体育大课间的形式和内容,使其更加符合时代潮流和学生需求。
通过以上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可以促进体育大课间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体育活动的工作总结PPT
宣传推广
通过内部宣传、海报、微信公众号等方式, 提高员工对活动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现场管理
负责活动现场的布置、器材准备、秩序维护 等工作。
后续跟进
收集员工反馈意见,总结活动经验,为下次 活动提供参考。
工作流程与安排
宣传阶段(1周)
制作宣传海报,发布活动信息, 邀请员工报名参加。
准备阶段(1周)
采购所需器材,联系场地负责人 ,组织志愿者进行现场布置。
01
定期会议
我们每周召开一次团队会议,讨 论项目进展、存在的问题和下一 步计划。
即时通讯
02
03
效果显著
团队成员之间通过即时通讯工具 保持实时沟通,确保信息及时传 递。
通过以上沟通方式,我们确保了 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同步,提高 了工作效率。
团队协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任务分配不均
在项目初期,部分团队成员任务 较重,导致工作进度受到影响。 解决方案是通过调整任务分配, 确保每个人的工作量相对均衡。
对团队协作和沟通的期望与建议
建立高效沟通机制
期望团队成员之间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及时分 享信息、反馈问题,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强化团队协作精神
建议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鼓励互 相支持、协作共赢,同推动体育活动的发展。
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培训、实践等方式提升团队成员的协作能力 ,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体育活动的发展需求。
活动规模与参与人数
成功组织了多场大型体育活动,参与人数众多,活动 影响广泛。
竞赛成绩与荣誉
在各类体育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包括多项冠军、 亚军和季军,为团队和学校争得了荣誉。
健身效果与提升
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参与者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提升, 健康状况有所改善。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研究》课题结题汇报课件ppt
(一)、分析影响小学生运动兴趣的因素
内
容
田径队高效训练的方法探究 -------------------------------------------------
1、在教学中对研究出符合我校学生
实际,对学生体育兴趣培养有帮助的方
研 法途径。
究
2、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采用更为
目 科学合理的手段与方法,提高学生的体
标 育兴趣。
3、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对体育产 生浓厚的兴趣,喜欢上体育课,使学生 由“要我学”改为“我要学”。
(二)、提高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解决办法与措施
1、设立良好的设备设施。
学校必须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可供学生进行 体育学习活动的体育场地以及足够多的体育器材。只有拥有 了充足的体育活动场地、完备的运动器材设施、足够多的体 育器材,学生才能拥有自主活动的空间,从而尽情地去参与 喜爱的体育活动,选择喜爱的体育项目,学生们的体育学习 兴趣也才能逐渐培养起来。
2、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
b.思想观念的因素 (1)对体育课认识不足。由于小学生接触体育课的时间较短,掌握
体育知识有限,无法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意义,往往认为体育不过 是跑步、跳绳等娱乐活动,因此上体育课时也就马马虎虎应付了事
(2)个人素质能力不同。每名小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运动技术和
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别,一些学生身体素质较差,运动能力较弱,体育课 上的规定动作无法顺利完成,不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因此精神上存在较 大压力,甚至感到自卑,导致心理上产生了对体育课的抵触情绪。
中学教科研课题:中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实验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课题申报\高中体育课题申报中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实验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一、课题的提出体育大课间活动是一面镜子,他照出是学生个体的个人素养和品格,映射出一个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彰显出一个学校的养成教育和校风的优劣。
“大课间体育活动”既是贯彻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也是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重要举措,它不仅是校风校纪的外在体现,也是学校管理水平的外在展示,更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和建设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对传统课间操的继承和发展,是巩固和扩大体育锻炼效果、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体能及健康素质、培养学生终身自我锻炼的习惯和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心理素质、养成学生积极向上和豁达乐观的健康生活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减缓紧张的课堂压力、提高学习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鉴此,我校在借鉴、吸收国内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地域气候的特点,针对目前我市课间操仍然形式单一、不能够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为更好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增强学生体质。
提出中学体育大课间实验研究的课题,旨在为我市中学当前学校课间操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可行的实施模式和有益的经验参考。
二、课题实验研究的理论依据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建立在教育学、心理学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
(1)教育学依据: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主。
(2)心理学依据:感受过程的情绪、体验、喜悦等。
(3)社会学依据:注重同伴间的合作与交往。
(4)运动学依据:感受运动过程的内在体验。
(5)哲学依据:人在社会实践中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自觉地从事活动。
大课间体育活动研究报告
大课间体育活动研究报告报告内容:一. 研究背景和目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学生休息时间的一种方式,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效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课间体育活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效果的影响,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研究方法:1. 调查问卷:设计问卷,调查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参与情况、喜爱程度等,收集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态度和看法。
2. 观察法:通过实地观察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参与度和活动质量。
3. 实证研究:选择数个学生群体,分别进行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和不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对比研究,比较两组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和学习成绩。
三. 研究结果:1. 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兴趣高,参与度较高。
2. 大课间体育活动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3. 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学生在学习上表现更积极主动,学习成绩相对较好。
四. 研究结论:大课间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效果。
学校应加强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 参考文献:1. Smith, J., & Johnson, R. (2010). The impact of recess on student learning: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02(4), 880-901.2. Brown, S., & Hill, T. (2015).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a rural school district.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Pedagogy, 20(1), 81-96.3. Zhang, L., & Chen, W. (2018). The impact of physical activities in school during recess on academic achievement—a systematic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5(4), 809.。
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篇一: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课题研究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课题研究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为指导,坚持“突出特色、全员参与、陶情益智、快乐健体”原则,立足校内资源,丰富内容,活化形式,从而深入推进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几年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和创造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
与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它不仅可以对师生紧张的工作学习起到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师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
我校专职体育教师3名。
每周开设2节体育课,每天上午两节课后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下午三节课后为课外体育活动课,上下午各有5分钟的眼保健操。
虽然近几年我们大部分学校开展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改革和创新,但效果却很不让人理想,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学生便没有开始时的那种兴趣,进行体育活动的班级显得有些懒散不积极,即使有活动也是在无序的状态下进行。
因此,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深知: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全面推广,是深化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将会提高我校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全民健身在我国已深入人心,校园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开展更是百花开放,但各校在组织竞技性体育运动会的背后,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全民健身活动不经常,活动内容死板老套,参与者有压力等方面不足。
而体育大课间活动已经许多城市开展和研究过,但大部分都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体系。
体育大课间活动发展的趋势:以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本,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满足学生的运动欲望;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形式设计要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需要;大课间活动要力争突出学校的特色,形成自己的活动特色;要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和场地,做到“小场地、大课间”;积极探索把大课间活动作为一种校本课程的新途径,把大课间活动提高到一个新高度;大课间活动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师生人身安全,让充满活力的大课间、让学生喜爱的大课间、让安全有序的大课间出现在我市的各个校园。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研究实践分析报告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研究实践分析报告1前言国务院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出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育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和《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实施意见及《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于意见的通知》要求,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办学要求,学校要切实加强体育,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我校提出了“以人为本,为学生一生发展做准备”的办学理念。
这种准备不仅是知识体系的构建,更为重要的是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做身心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准备,拥有健康的体魄是前提。
本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落实了“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锻炼的目标,锻炼了学生身体,增强了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各种运动技能,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潜能,张扬个性,培养学生积极进取、敢于拼搏的精神风貌。
继而提高了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和水平,促进了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全面提高了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形成了学校办学特色。
2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2.1研究对象南平市水东学校有42个教学班。
小学部24个班,中学部18个班(共计学生2186人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为研究对象。
2.2研究内容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高度发出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育少年体质》、《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于意见的通知》实施意见精神,学校将体育校本课程项目内容在“大课间活动”中进行实践与探索,实验项目与内容向其它年级拓展和引伸。
具体如下:大课间活动安排在上午第二节下课和第三节上课,时间为30分钟,按校园体操、校园舞和校园体育活动三个篇章内容进行。
第一篇章:校园体操。
我们学校体育组创编的,以水东学校的校歌为旋律,根据原中小学广播操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创编,创编的校园体操活泼,学生喜爱,把爱校教育与健身教育有机的融合,充分体现水东学校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二篇章:校园舞蹈。
我们根据民间兔子舞改编的,动作富有童趣,又有一定的运动量,能激发学生锻炼的热情。
大课间结题报告
打造多彩课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深化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途径的研究》结题报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以“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工作一辈子”为目标。
面对学生体质的进一步下滑,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增强学生体质,让体育学科为学生生命的灵动而贡献其应有的价值,使校园凸显生命的灵动,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使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
因此,我们进行了课题《深化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途径的研究》的有益探索。
我们认为“大课间体育活动”就是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课间体育活动形式。
实践证明,它是实现新的体育教育目标的有效载体,它在全面实施健康、快乐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的过程中正显现出重要而有特有的功效。
我们认为“大课间体育活动”与原有的课间操、课间活动形式相比,其特点表现在活动时间长,内容和形式多样,师生参与面广三个方面。
为此,我校确立“阳光体育,多彩课间,健康成长”的运动理念,认真筹划、科学安排,扎实开展学校“大课间”活动,学生活动兴趣得到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热情得到激发,现将我校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汇报如下: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我们认为大课间体育活动既是贯彻“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也是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以及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热爱学校的团队精神,增强学校凝聚力,增进师生情感,团结奋进,丰富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风,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同时对发展学生体能,增进身体健康,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心理素质、养成终身体育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养成学生积极向上和豁达乐观的健康生活方式,消除脑力疲劳,减轻紧张的课堂压力,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体育课题结题报告
体育课题结题报告体育课题结题报告体育课题结题报告篇一:大课间体育活动资源开发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拓展,结题报告自从我校学习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向各省市自治区下发了《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之后,开展了“阳光体育运动”活动,保证了我校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使学生从繁忙而又紧张的室内课堂中解脱出来,参加体育活动,达到真正的育人育体的宗旨。
可是,对于一所西陲边缘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的团场学校来说,我校的体育设施资源非常有限,根本满足不了现有学生的需求。
但是,我校的课程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有很大的开发和利用的空间。
可见,合理开发体育活动资源尤为重要。
为此,我校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具体要求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各种课程资源。
我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正是利用了校内课程资源(包括老师群体、师生关系、班级组织、学生团体、校风校纪、体育场地等),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
加强了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与能力。
以下是我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资源开发与课外体育活动拓展的一些见解:一、合理开发教师资源,实现学科资源整合。
老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老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
大课间体育活动除了开发与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外,更重要的是实现各学科教育资源的整合。
例如,活动期间,学生对于音乐节奏的把握,离不开音乐教师的教导;在编排民族舞蹈的时候,学生对于舞蹈动作的掌握,也离不开舞蹈教师排练;大课间期间,对于班级秩序的管理,离不开班主任老师。
可见,开展这些活动光靠体育学科是不够的。
此外,还要积极开发校内场所和设施,如图书室、实验室、老师群体、师生关系、班级组织、学生团体、校风校纪、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社团活动等,校内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要着眼于校内课程资源。
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模式案例研究
4、定期进行评价和反馈。
4、定期进行评价和反馈。
为了确保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效性,学校应定期对活动进行评价和反馈。评 价结果可以作为改进活动的依据,同时也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四、案例分析
四、案例分析
以上述某市中学为例,该校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通 过全校范围内的推广,学生的运动时间明显增加,身体素质得到了提升。其次, 全校师生在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最 后,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成功和快乐,提高了自信心和积极情绪,有助于形成 健康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1、民族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往往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反映了特定民族的 文化和精神面貌。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与特点
2、地域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受到地域环境的影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3、娱乐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 参与。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与特点
三、石林一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个案研究
6、成效与影响:通过多年实践,石林一中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学体育校 本课程开发相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心理健康状况 得到了改善。
谢谢观看
4、文化传承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培养 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素养。
三、石林一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个案研究
三、石林一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个案研究
石林一中位于云南省石林县,是一所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近年 来,该校积极推进体育课程改革,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校本课程相结合,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下是石林一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
一、背景介绍
一、背景介绍
近年来,随着学生课业负担的加重,体育活动时间逐渐减少。为了解决这一 问题,某市一所中学率先开展了大课间体育活动。这种模式很快在全市范围内推 广,并成为该市的一大特色。
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关键词:大课间活动体育教学实践效果校本教材1、研究的背景教育的使命是什么?我国学者黄克剑先生归纳为“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
知识不是教育的目的,而是内化为智慧的手段,而智慧的存在,只有依托在生命之中,才有可能。
自由是生命的灵魂。
生命发展的自由体现在:发展的全面性,即德智体美的统一,身与心的和谐,认知与情意的协调;发展的主动性,即自立、自强、自律;发展的创造性,即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创造能力。
因此,返朴归真于生命的本真的教育应该是智慧的和自由的,促使和引领生命的自主成长应当是教育的真谛所在。
进而言之,基础性的小学教育,其责任应在于营造一个生命自由舒展的环境,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儿童,使他们拥有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使校园凸显生命的灵动,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使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实现儿童个体生命全面而和谐、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体育学科应能为学生生命的灵动而贡献其应有的价值。
我校是一所国内知名的省级模范中学,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家长和学生特别乐意接受现代新事物,而在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脱离主体需要的实际,缺乏生气和个性的体育教学内容,严重制约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
我们认为,将新兴体育活动内容经过收集、整理、筛选、创编和实验,改编成适合小学生进行体育游戏的教学内容,充实到现行教材中去,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学体育教材体系,实践新的课程标准,是当前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中一件十分有意义的。
为此,我们体育组经过调研,决定选择一批新兴体育活动项目,作为体育大课间活动和体育校本教材内容进行实践性研究。
在南京市教研室、玄武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指导下,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校本课程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研究》课题研究组。
对课题体育大课间活动以及校本课程8类一百多个游戏进行教学实验研究。
2002年2月经向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研究中心申报,被批准为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全国重点课题《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研究》课题的子课题。
大课间活动研究性报告
大课间活动研究性报告引言大课间活动作为学生在上课间隙进行的活动,是学生放松身心、锻炼身体以及社交交往的重要机会。
然而,在实际中,大课间活动的种类和效果却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研究旨在调查不同类型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选择了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他们对不同类型大课间活动的参与频率以及对身心健康的感受。
根据调查结果,对不同类型大课间活动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 大课间活动类型根据学生的回答,大课间活动主要可以分为体育运动、休闲娱乐和社交交往三类。
2. 参与频率调查结果显示,体育运动类活动的参与频率最高,约占45%。
休闲娱乐类和社交交往类活动的参与频率分别约占30%和25%。
3. 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体育运动类活动:约60%的学生认为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注意力和学习效果。
- 休闲娱乐类活动:约50%的学生认为休闲娱乐活动可以减轻学习压力,缓解疲劳,提高心情。
- 社交交往类活动:约45%的学生认为社交交往活动可以培养人际关系,增加社交技巧。
讨论1. 大课间活动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大课间活动不仅仅是学生放松身心的机会,更是对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促进。
体育运动类活动可以增加学生的体质,提高身体素质,有利于学习;休闲娱乐类活动可以缓解学习压力,增强生活态度;社交交往类活动可以促进人际关系,提高社交技能。
2. 提高大课间活动的效果为了提高大课间活动的效果,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提供多样化的活动选择,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比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增加休闲娱乐设施,提供更多的娱乐选择,如游戏室、阅读角等;- 组织社交交往活动,如社团活动、班级聚会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交流和合作。
结论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不同类型的大课间活动对学生的影响效果不同,体育运动类活动对体质提高和学习效果的提升有较好的效果;休闲娱乐类活动对缓解学习压力和改善心情有显著作用;社交交往类活动有助于人际关系和社交技能的培养。
丰富小学大课间活动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共6页文档
丰富小学大课间活动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第一部分课题的提出一、学校课间操活动流于形式的现状需要改变(一)学校场地小,学生人数多制约了课间活动的开展1.时间短、主要是广播操过去我校跟众多学校一样,只有十分钟的课间广播操。
时间太短,除了进出场几乎只有5分钟的做操时间,运动量小,根本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2.因为场地小担心学生受伤,很多有益的活动无法开展学校现有32个教学班,每班平均近70人左右,全校学生有2000多名;在职教职工92人,学校占地面积8436平方米,活动面积大约1800平方米,学生活动面积人均不足1平方米。
造成我校课间活动无法正常进行,仅仅是课间广播操室外场地都不能容纳全校所有学生,只安排了2-6年级的学生到操场做广播操,而且学生之间都挨挨挤挤,没有适度的间距,使学生经常发生身体碰撞,从而影响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产生矛盾。
由于体育活动场地严重不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也限制了活动的开展。
因此,更有必要开展有序、有效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二)课间活动形式单一、乏味无趣,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原来课间活动只有广播操,内容单一,乏味、形式机械、呆板,学生早已厌倦,绝大多数学生只是敷衍了事,应付形式而已,不仅体育锻炼的效益低下,而且还禁锢了学生个性发展,如果管理不到位,弄不好还会染上敷衍做事不认真的坏习惯。
为此可见,改革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及形式指日可待。
二、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增强学生体质的需要,势在必行1. 2007 年4 月,在教育部第4 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中提出了“ 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 的口号。
“培养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坚强的意志和昂扬精神的青少年一代是素质教育应有之义,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中提出,“在素质教育中,体育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要把体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作为工作的主要方面。
大课间体育活动课题开题报告PPT共31页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Βιβλιοθήκη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大课间体育活动课题开题报告
1、 舟 遥 遥 以 轻飏, 风飘飘 而吹衣 。 2、 秋 菊 有 佳 色,裛 露掇其 英。 3、 日 月 掷 人 去,有 志不获 骋。 4、 未 言 心 相 醉,不 再接杯 酒。 5、 黄 发 垂 髫 ,并怡 然自乐 。
谢谢你的阅读
大一体育课总结优秀PPT
确保设施的安全性和正常使用。
及时更新换代
关注新技术、新设备的发展趋势,提高体育设施的科技含量。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耐心解答
对于学生的问题和困惑,教师总是耐心解答,直到学生完全理解 。
鼓励与支持
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 学习动力。
05
体育设施与场地评价
设施完善程度
1 2
设施齐全
体育馆、游泳池、田径场等设施一应俱全,满足 各种体育项目需求。
设备更新
及时维护和更新设备,保证学生在使用时能有良 好的体验。
。
专项运动技能
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选择一项或 多项专项运动进行深入学习和训练 。
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参与团队运动和集体项目,培 养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互动游戏与竞赛
课堂互动游戏
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和互 动性的游戏环节,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校内体育竞赛
组织参加校内的各类体育 竞赛活动,如运动会、球 类比赛等,培养学生的竞 技精神和挑战意识。
注重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运动 的乐趣,增强对体育的兴趣。
体育文化传播
通过讲解体育知识、分享体育故事,传播 体育文化,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热爱。
提高学生运动水平
基础技能训练
针对学生的基础技能进行 训练,提升学生的运动能
力。
专项技能提升
根据学生兴趣特长,提供 专项技能训练,帮助学生
掌握更多运动技能。
校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其他学校的体育交 流与合作,拓宽学生的视 野和交际圈子。
03
学生表现与成果
学生参与度
出勤率
课后反馈
大课间体育活动课题开题报告31页PPT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关键词:大课间活动体育教学实践效果校本教材1、研究的背景教育的使命是什么?我国学者黄克剑先生归纳为“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
知识不是教育的目的,而是内化为智慧的手段,而智慧的存在,只有依托在生命之中,才有可能。
自由是生命的灵魂。
生命发展的自由体现在:发展的全面性,即德智体美的统一,身与心的和谐,认知与情意的协调;发展的主动性,即自立、自强、自律;发展的创造性,即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创造能力。
因此,返朴归真于生命的本真的教育应该是智慧的和自由的,促使和引领生命的自主成长应当是教育的真谛所在。
进而言之,基础性的小学教育,其责任应在于营造一个生命自由舒展的环境,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儿童,使他们拥有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使校园凸显生命的灵动,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使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实现儿童个体生命全面而和谐、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体育学科应能为学生生命的灵动而贡献其应有的价值。
我校是一所国内知名的省级模范中学,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家长和学生特别乐意接受现代新事物,而在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脱离主体需要的实际,缺乏生气和个性的体育教学内容,严重制约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
我们认为,将新兴体育活动内容经过收集、整理、筛选、创编和实验,改编成适合小学生进行体育游戏的教学内容,充实到现行教材中去,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学体育教材体系,实践新的课程标准,是当前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中一件十分有意义的。
为此,我们体育组经过调研,决定选择一批新兴体育活动项目,作为体育大课间活动和体育校本教材内容进行实践性研究。
在南京市教研室、玄武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指导下,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校本课程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研究》课题研究组。
对课题体育大课间活动以及校本课程8类一百多个游戏进行教学实验研究。
2002年2月经向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研究中心申报,被批准为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全国重点课题《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研究》课题的子课题。
本课题实验研究历时三年,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教研室、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和学生的一致认可,学生的体育意识、身心发展均取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本文试将本课题研究目标、过程、方法和结果,呈现给学校体育教育界的同行,希望能为我国中学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2.1. 实验指标(新兴体育活动项目内容的选择)对新兴体育活动项目内容的选择条件是:新颖性(最近几年国内流行的体育运动项目,传统小学体育教材中没有的);趣味性(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好玩有趣);科学性(有利于儿童成长发育,促进身体健康);普及性(大部分学生通过基本练习都能完成);层次性(活动内容有梯次,有变化,便于各年级在教学中选用);安全性(不容易发生伤害事故,有利于班级授课制下体育教学、课外活动的组织)。
通过专家访问、文件检索、问卷调查和学生自发活动的观察等方式,经过收集、整理和重新创编,将独轮车、滑板、溜旱冰、跳跳球、软式网球等8类项目活动内容作为教材内容的实验指标。
2.2. 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选择出我校6—8 年级的29个完整教学班,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基本相同的26 个完整班,2460 名学生在教学和活动中进行实验,并对其过程及结果进行研究。
2.3. 活动的设计和控制2.3.1.实验方法采用对照实验法。
(1)对比实验:实验班与对照班对照。
(2)单组实验:实验班施前、施后自身对照。
2.3.2.实验可变因素的控制(1)对照班、实验班的人数相差控制在2%;实验班实验教材的授课时数严格按省编小学体育教参“选用教材”规定的时数(6~8 年级每学年分别为6.5\7\7.5课时,约占学年总课时的10%-12%)进行。
其它授课内容、课时量实验班与对照班保持一致,(2)对照班、实验班施前、施后身体素质测验的项目、时间、地点、次数、器材规格和测验老师完全相同,成绩由其它体育教师测定,为实验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3)6~7 年级对照班、实验班施前、施后生理机能指标肺活量的测定全部由玄武医院的专职医生在每年一次的体检中进行,保证了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4)实验班实验内容的可行性测试教学课全部由整班学生参加,以保证教学实验的基础性和真实性,测试评价由在宁的省教参编写组成员、市学科带头人、市青优等骨干教师组成的评价组负责。
2.4.实验的安排2.41.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组织。
因低年级学生自我意识的水平低,自控的安全保障能力弱,活动的兴趣尚未分化,6、7 年级以班级集体活动为主,新兴体育项目有羊角球、保龄球、跳跳球辅之以武术、拍球跳绳、韵律活动、呼啦圈、趣味游戏、投掷板羽球等项目。
中高年级以自主选择的项目活动点为主,项目的选择余地较大,其中新兴体育项目有:轮滑、滑板、独轮车、溜冰、软式网球、软飞碟、拳击,辅之以田径、球类(篮、足、排、乒乓和羽毛球)、艺术体操、武术、韵律操、遥控汽车、皮筋、陀螺、空竹、呼啦圈、铁环、拍球、粘粘球、轮胎游戏等项目。
考虑到现行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带有初步探索积累经验的性质,每两到三周组织一场集体比赛,全部活动在学校教导处的领导下,由体育组具体安排方案、组织实施、技术指导和协调保障。
2.4.2.将这批新兴体育项目作为优质体育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充分利用体育课教学时间广泛进行可行性研究实验,采用改编、补充、扩展的方式来重组教材内容,创编具有本校特点的“体育校本教材(实验稿)”,为体育大课间活动和学生的课外锻炼提供适宜的内容和必要的技能保障。
2.5 实验效果的评价2.5.1 问卷调查定性评价在实验前后根据研究内容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此作为对实验内容与效果进行定性分析评价的依据。
问卷调查的对象有学生、学生家长、教师、学校领导和有关专家,采用无记名问卷方式进行调查。
调查分为 3 个部分:(1)基础调查:施前学生基础活动状况的调查。
(2)典型调查:实验班学生施后心理状况、活动情况的调查;实验班学生体育作文情况的调查;省、市小学体育专家、骨干教师对实验项目可行性评价的调查。
(3)综合调查:学校领导、班主任、学生家长对实验项目评价的调查。
3、研究结果与分析3.1 完成新兴体育活动项目游戏教材内容的整理与创编工作根据对新兴体育活动项目的科学性、普及性、层次性、趣味性、安全性的选择原则,通过专家访问、文件检索、问卷调查等方式,经过收集、整理和重新创编,我们创设了8类新兴体育活动项目,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条件、场地器材设施等因素,选编了一百多项活动内容,并进行了可行性实验研究,从中筛选出具有典型特色并符合儿童身心特点的52个游戏,作为校本教材内容(详见附件)。
3.2. 新兴体育活动实验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3.2.1.学生体育大课间活动心理倾向的评价使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并能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养成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儿童对事物的态度、兴趣是他们重要的价值取向。
《体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锻炼的前提。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因比,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从目前所收集的反馈信息来看,学生普遍持肯定、欢迎的态度,而且语言中激情与愉悦。
四(2)班李天昀:“我十分感谢我们的学校、校长、体育老师,他们给了我们体育锻炼的机会,给了我们强身健体的机会。
”;四(1)班厉辰芳把校园比作“快乐大本营”,有的同学把它称作“快乐的天堂”。
许多同学用艺术的方式讴歌这种快乐的生活。
四(5)班殷月以布贴画的形式表现的是:阳光、蓝天、白云、飞鸟、绿树、芳草,女生的文静,男生的肢体舒展,无论是运动中的奔跑,还是运动受阻后重新开始的准备,动作都是夸张的,活脱脱一幅生命成长乐园的画卷。
四(4)黄雪雅用水彩的手法南师大附小校园的生命欢歌。
南师大附小的蓝天下学生们无不尽情地挥洒自己生命的渴望,倾情于溜旱冰的四(1)班陆希“大课间真开心”标题字的绘画中学生溜旱冰动态活灵活现。
还有的同学还为毕业班的大哥哥大姐姐们惋惜,因为他们没有体育大课间活动。
学生将体育大课间活动所带来得影响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获得了知识:认识了许多体育器械,如软式网球、独轮车、滑板车、轮滑等;(2)掌握了技能,学到了许多技巧,提高了速度、平衡、支撑、判断能力等;(3)培养了优良的道德品质,如谦让、团结、友爱、关心等等。
四(2)班濮国怡同学说:“我是学校大课间活动的小小服务员,这让我体会到为别人服务是多么快乐,也认识到工作的辛苦,学会了团结、合作。
”3.2.2专家、骨干教师对体育大课间活动内容的评价体育大课间活动创编的新兴体育活动内容能否适合小学体育教学的需要?是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
我们从科学性、普及性、层次性、趣味性和安全性等因素进行了实证性研究。
2009年6月6日在校本课程现场观摩活动中展示了我校的体育大课间新兴体育活动,得到了上级领导与有关专家的一致好评。
在专家们的建议下,课题组根据研究进度分 2 次组织部分省、市小学体育专家、骨干教师对每项内容的趣味性、科学性和层次性效果在教学现场进行了无记名的可行性评价调查3.2.3.学生、家长对实验效果的评价为了进一步了解实验效果,我们分别对学校实验班的学生和实验班学生家长进行了调查,结果是:通过实验活动100%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有提高;96.4%的学生家长对开展此项活动给予支持(详见附件)。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和家长对新兴体育活动项目的开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
3.3 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影响效应3.3.1 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成长靠教育。
”我们认为:创新教育是教育者能在教育实践中找出学生意识、思维的脑力活动到实践活动外显行为的切入点,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全过程进行教育。
把空谈变为实在的、可操作的内容和方法提供给学生,加以培养和训练,从而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国家所需要的人的教育。
而现代体育教学是“知识流、情感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艺术流程,发挥学生喜爱新兴体育游戏的情感作用,利用同学间所见、所闻相互传递的信息,促进学生运用所积累的生活知识去创新,一定能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取得较为理想的教育效果,它是本课题的研究设计假设方案之一。
我们通过看看动作-想想方法-观察比较-发现不同-尝试练习-建立雏型-改进完善-班级表演-实验效果-逐步提高-成熟运用的实践过程,使学生基础创新素质中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对比能力、模仿能力、动手能力、表现能力、选择能力、调节能力、耐挫能力和合作能力得到培养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