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起电》教学设计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摩擦起电》3篇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摩擦起电》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摩擦起电》精选3篇(一)【大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教学目标:1. 了解摩擦起电的基本概念和现象。
2. 观察摩擦起电的实验现象,并能够描述。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1. 实验设备:塑料棒、小块纸、丝绸布、漆皮细铁丝。
2. 课件、图片或实物进行示范。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师生进行简单的对话,引导学生探讨一些问题:为什么我们在脱掉毛衣的时候会看到火花或感到电的刺痛呢?Step 2:呈现实验现象通过图片、课件或实物的展示向学生展示一些摩擦起电的现象,例如用塑料棒摩擦丝绸布,然后将丝绸布靠近散落的小块纸,观察小块纸的情况。
Step 3:实施实验将塑料棒用丝绸布进行摩擦,然后将丝绸布靠近散落的小块纸,观察小块纸的情况。
同时,可以反复摩擦,观察起电现象是否随着摩擦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Step 4:讨论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摩擦起电现象的原理。
Step 5:延伸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形式的摩擦起电实验,并鼓励他们进行实践探索。
Step 6:总结归纳师生共同总结摩擦起电的基本概念和现象,并鼓励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理解和总结。
【教学反思】《摩擦起电》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多种形式的呈现实验现象,让学生对摩擦起电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认识。
而且在实施实验环节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在观察、探索和讨论中积极参与,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不过,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有些学生在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时表现得较为肤浅,不能准确地用科学术语进行描述。
其次,对于摩擦起电现象的原理,学生的理解仍然有待提高。
他们往往只停留在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上,对于其中的物理原理缺乏深入的理解。
针对这些问题,我计划在下一次的教学中采取以下措施:一方面,通过多次实施摩擦起电的实验,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摩擦起电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巧;另一方面,通过讲解和引导,深入分析摩擦起电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让学生能够形成系统完整的认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一、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物体间的摩擦现象。
2.能够了解摩擦起电的基本概念和现象。
3.能够简单运用摩擦起电的原理进行实验探究。
二、教学准备:1.班级实验器材:塑料笔杆、气球、羊毛布、金属钥匙等。
2.教具:投影仪、幼儿科普绘本资料、课件视频等。
3.个人物品:绳子、磁铁、木板等。
三、教学过程:A. 热身活动(10分钟)1.进入教室后,向幼儿展示一个充气的气球,并让他们猜想如何让气球贴在身上,引导幼儿通过摩擦产生的静电来进行解答。
B. 知识讲解与探究(20分钟)1.通过视频、科普绘本资料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和探究,并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2.对摩擦起电的原理进行简单阐述。
通过拉伸气球、用气球摩擦头发等实际操作,让幼儿能够感受到摩擦过程中的电荷转移和静电引力。
C. 实验探究(30分钟)1.首先通过“静电吸铁”实验,教授幼儿如何利用摩擦起电原理制造静电并吸附铁屑。
引导幼儿通过试验推理出摩擦起电的重要性和实际用途。
2.然后利用金属钥匙、羊毛布等通过较大的摩擦力制造的摩擦起电,向幼儿讲解静电的强弱和存留时间与摩擦力大小有关的知识点。
D. 课堂反思(10分钟)1.教师依次询问学生对本节课授课情况、实验过程的理解以及有什么想要问的问题,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2.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实验操作,以体现本节课的目标完成情况。
四、教学评价:教学的过程中,幼儿主动性强,积极参与实验,理解和兴趣都得到了提高,并且能够在课后通过观察、实验起手等方式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实际生活中。
五、教学反思:1.教师语言表述适合幼儿,场景生动,幼儿理解起来易于 && 掌握。
2.针对幼儿天生缺乏耐心、容易分心等特点,在教学中通过互动提问、小游戏等方式使幼儿保持专注。
3.教学过于强调幼儿对实验器材的操作,没有很好的贴合幼儿实质性的认知。
今后教学中可加入更多的可视化示范、科学游戏等模式,让幼儿探究科学知识内容,并进行自己的实践操作。
幼儿园中班科学《摩擦起电》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摩擦起电》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幼儿园中班是孩子们开始认真学习的重要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天真可爱、好奇心强,他们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这个具体的教学背景下,我们将开展一个科学实验:摩擦起电的教学活动。
这个活动将着重让孩子们学习摩擦起电的知识,并让他们亲身进行DIY实验,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摩擦起电的原理和表现现象;2.能自己动手DIY制作实验工具,学习摩擦起电的方法;3.能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过程1.前置知识点在进行教学活动前,先让孩子们了解电,电的表现形式和电的危害等现象,让孩子对电产生兴趣,并且使他们能够理解接下来所学的知识。
2.引导问题让孩子观察实验现象,引导问题让孩子自己发现并思考:•如果两个东西互相摩擦后,一定会有什么变化吗?•如果我们继续摩擦,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会这样?3.实验制作让孩子们DIY制作象棒、小纸片等实验工具,使用这些实验工具观察拖动小纸片的现象。
4.实验过程设计第一步:取出一张小纸片,让孩子们抓住象棒,用象棒弯曲小纸片,并将产生的电击在卡表上。
第二步:轻轻拖动手指,观察卡表的数据会不会变化。
第三步:再度弯曲纸片,然后用小纸片触碰手5.实验探究实验前,在教师引导下,让孩子们做出预测,然后自己去探究。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孩子们自己的发现,让孩子们深入理解摩擦起电的原理。
6.教学反思此次摩擦起电的教学活动,我认为还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需要进行反思: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加具有耐心,让孩子们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和体验,不要急于讲解和告知。
2.由于是小学,手脏衣服也容易弄脏,教师应该提前准备好手套和胶带等物资。
3.教学过程应该更加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让孩子们能够直接感受到环境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四、通过经过详细设定的这次教学活动,孩子们获得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实际操作的经验,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也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摩擦起电教案
摩擦起电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摩擦起电教案精选摩擦起电教案三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摩擦起电》的科学教案
《摩擦起电》的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摩擦起电的现象及原理。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摩擦起电的现象及原理。
2.教学难点:电荷的移动与电场力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气球、塑料尺、布、纸屑、玻璃棒、丝绸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摩擦起电的现象?请举例说明。
2.新课讲解(1)讲解摩擦起电现象:当两种不同材质的物体相互摩擦时,它们之间会发生电荷的转移,从而使物体带电。
(2)讲解电荷:电荷是物体带电的性质,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3)讲解电荷的移动: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会发生移动,从而产生电流。
3.实验演示(1)演示摩擦起电现象:将气球在头发上摩擦,气球会吸附在黑板上;将塑料尺在布上摩擦,尺子会吸引纸屑。
(2)演示电荷的移动:将玻璃棒用丝绸摩擦,使玻璃棒带电,然后将玻璃棒靠近纸屑,纸屑会被吸引过去。
4.分析讨论(1)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摩擦起电的原因。
(2)讨论电荷的移动与电场力的作用。
5.巩固练习(1)让学生举例说明摩擦起电现象。
(2)让学生解释电荷的移动与电场力的关系。
6.课堂小结(2)强调电荷的移动与电场力的作用。
五、作业布置1.复习摩擦起电的原理及现象。
2.观察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现象,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1.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的指导,确保实验安全。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课堂互动性。
3.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七、教学延伸1.介绍静电的应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涂等。
2.探讨静电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静电防护、静电灾害等。
八、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进行静电实验比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邀请专家进行静电知识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九、教学评价1.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摩擦起电原理及现象的掌握程度。
《摩擦起电》教学设计.
(2)如何防止静电的危害呢?让学生试着说一说,然后播放软件具体说明。
1、学生倾听、观察、体验。
(1)试着举例说明。如:干燥的冬季用手碰衣服有时会发生静电“打”人。
(2)试着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通过观察、倾听,体会静电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利与弊,了解基本的生活常识。
五、科技活动巩固应用
1、观察,跃跃欲试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总结、交流,对摩擦能使物体带电这一道理有初步认识。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教师介绍实验用品。
3、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实验。
4、引导学生说出科学道理,播放软件,引出课题。
2、观察倾听。
3、动手实际操作
用没有摩擦的塑料棒接近泡沫球和用教师摩擦过的塑料棒接近泡沫球对比。
1、制作科技作品。
2、比赛:清理垃圾。
积极动手活动,评出优胜者。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应用意识以及时为社会服务的愿望。
六、总结回顾提出希望
1、通过本节课,你有哪些新收获?
2、你们的收获可真多!老师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并应用它们为社会服务。
1、自由总结、相互补充。
2、接受希望,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联系生活拓展视野
1、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摩擦起电现象。(播放软件)
问:为什么把猫叫做“静电猫”呢?
2、问:你发现生活中还有哪些摩擦起电现象?
3、游戏应用
老师:我这有一些气球,我想把它们贴在墙上,你有什么办法吗?(暗示学生可用新知识来解决)
1观看软件,试说出其中蕴含的道理。
2、回忆、汇报、共享。如:脱行毛衣时闪火星,用塑料梳子梳头发等。
《摩擦起电》幼儿园小班教案
《摩擦起电》幼儿园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摩擦起电的现象。
2.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观察摩擦起电的现象。
2.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摩擦起电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摩擦起电的原理。
2. 学会用适当的工具进行实验操作。
四、教学准备:1. 每人一个气球,一根塑料棒。
2. 教学PPT。
3. 实验操作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实验操作台上的气球和塑料棒,引导幼儿思考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现象。
2. 讲解:通过PPT展示摩擦起电的原理,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摩擦起电的过程。
3. 实验操作:引导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将气球和塑料棒相互摩擦,观察气球是否会产生静电。
4. 观察与讨论: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验现象,引导幼儿观察气球和塑料棒之间的相互作用。
5. 总结: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幼儿了解摩擦起电的原理,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6.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现象,并记录下来。
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幼儿的实验操作,确保实验安全。
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家长可以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进行摩擦起电的实验,增强亲子互动,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2. 环境创设:在教室中布置一个科学探索区,提供各种科学实验材料,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进行探索。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动手操作能力。
2. 评价幼儿对摩擦起电现象的理解和描述能力。
3. 收集幼儿的课后作业,了解幼儿对摩擦起电现象的生活实践。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反应,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2.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对于幼儿在课后作业中发现的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现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小班摩擦起电教案
小班摩擦起电教案【篇一:摩擦起电教学设计】大班科学教学设计——摩擦起电——喀什市第五幼儿园教师杨霞地址:新疆喀什市文化路153号第五幼儿园 qq:281790728 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动手、动脑,让幼儿识别一些摩擦能产生静电的材料,并能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刨根问底。
2、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体验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3、能探索并发现常见的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或影响因素4、学习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探究中能与他人合作、交流。
活动准备:1、准备水彩笔、铅笔、尺子、梳子、剪刀、塑料袋、气球、橡胶棒、有机玻璃棒、木棒、铁棒、丝绸、毛皮、碎纸片等实验材料。
2、记录卡若干。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
1、师:老师这里有些小纸片,怎样才能让小纸片粘到笔上呢?(幼儿讨论)2、师:现在不用这些东西,谁能想一个更好的办法,把小纸片吸起来?二、幼儿操作,发现静电1、教师出示材料,让幼儿初步探索,发现静电。
2、幼儿操作,看是否能吸起小纸片?3、教师巡视引导幼儿尝试把笔放在毛皮上快速摩擦后,然后再去吸小纸片,看会发生什么现象?4、操作结束,分享交流师:你吸起小纸片了吗?你是怎么做的?(幼儿分享交流)为什么笔摩擦会把小纸片吸起来呢?(幼儿互相讨论回答)5、教师小结:因为笔和毛皮摩擦会产生一种电,这种电是静止停留在笔上,所以我们把这种电叫静电。
6、师:笔和毛皮摩擦能产生静电,那它还和什么摩擦,也能产生静电。
(幼儿回答,个别尝试用笔在衣服、裤子、头发、皮肤上摩擦)7、教师小结:笔在毛皮上、衣服上、裤子上、头发上等摩擦产生静电,生活中有什么东西通过摩擦也可以产生静电呢?(幼儿猜想:筷子、吸管、玻璃、气球、尺子等。
)三、幼儿操作,探索静电1、老师出示不同的材料,介绍记录卡的使用方法2、幼儿操作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3、让幼儿看记录卡介绍自己的实验结果(幼儿讨论)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铅笔、剪刀摩擦后不容易产生静电,而橡胶棒、玻璃棒、吸管、塑料袋、气球等摩擦后很容易产生静电。
幼儿园大班科学:摩擦起电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科学:摩擦起电教学设计(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在实验中发现摩擦产生静电的现象。
2.体验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活动准备:塑料梳子、塑料尺子、塑料笔、塑料袋、碎纸片、铅笔、水彩笔、百洁布、记录单、笔活动过程:一、猜一猜,想一想。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小纸片,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如果不直接用手拿,有什么办法可以将红色盘子里的纸片移到黄色盘子里?二、玩一玩,试一试。
1.出示百洁布和水彩笔,提问:如果给你一块布和一支水彩笔,你能完成刚才的任务吗?2.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
3.教师演示摩擦起电的小实验:用水彩笔在百洁布上摩擦后吸起碎纸片。
实验后提问:这是怎么回事呢?教师:原来水彩笔在百洁布上摩擦后产生了静电,可以吸起小纸片,这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
三、尝试用不同材料进行摩擦起电的实验。
1.出示实验材料,幼儿逐一认识。
2.介绍记录表,引导幼儿猜想并记录。
3.幼儿实验并记录。
4.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四、教师小结。
活动反思:“摩擦起电”是在“做中学”的思想指导下设计的一个大班科学活动,通过观察、探究、猜想、验证、发现、记录、分享与表述,发挥了孩子们的主动性,通过该活动,孩子们对摩擦能产生静电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并能体验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基本完成了预设的目标。
不过,活动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没有重视与孩子的交流,没有对孩子的回答给予肯定。
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会注意贯彻“做中学”思想,引导孩子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重视与幼儿间的交流。
幼儿园大班科学:摩擦起电教学设计(二):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吸管摩擦起电后可以吸附纸片。
2、体验吸管摩擦起电现象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35根吸管,两只气球、红黄蓝三色鱼数条,红黄蓝框三个活动过程:一、变魔术(出示吸管,碎纸片)1、教师示范:我有一支神奇的魔术棒,可以变魔术。
【大班科学教案】大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摩擦起电的现象,知道摩擦起电的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摩擦起电的现象,知道摩擦起电的原理。
难点: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摩擦起电的现象,并能够解释这一现象。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塑料梳子、毛皮、气球、玻璃棒、丝绸、纸屑等。
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的科学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魔术表演,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摩擦起电。
2. 基本环节:(1)教师向幼儿讲解摩擦起电的原理,让幼儿了解摩擦起电的现象。
(2)幼儿进行实验操作,观察摩擦起电的现象。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实验结果,帮助幼儿理解摩擦起电的原理。
3. 拓展环节: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摩擦起电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幼儿了解摩擦起电的实际意义。
五、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摩擦起电现象的理解程度。
2. 教师通过与幼儿的对话,了解幼儿对摩擦起电在生活中应用的认识。
3. 家长反馈:教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摩擦起电现象的兴趣和探究情况。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向幼儿传授摩擦起电的原理和知识。
2. 实验法: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摩擦起电的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讨论法: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七、教学内容:1. 摩擦起电的原理:教师讲解摩擦起电的原理,让幼儿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
2. 摩擦起电的实验:幼儿进行实验操作,观察摩擦起电的现象,包括塑料梳子与毛皮摩擦产生电荷,塑料梳子与气球摩擦吸引纸屑等。
3. 摩擦起电的应用: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摩擦起电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涂等。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魔术表演,引起幼儿对摩擦起电的兴趣。
关于摩擦起电教案三篇
关于摩擦起电教案三篇摩擦起电教案篇1活动目标:1.对摩擦起电感爱好,了解关于静电的简约知识。
2.能正确记录自己的发觉并表达自己的认识。
3.体验合作学习带来的胜利和欢乐。
活动预备:1.每组1盘小纸屑,塑料勺子,小毛巾人手一份。
2.塑料水笔、塑料尺、塑料吸管、铅笔、勺子,记录单人手一份。
3.蝴蝶、花假设干。
活动过程:一、老师出示小纸片,引导幼儿争论。
1.老师:老师的盒子里有很多的小纸屑,这里还有一把小勺子和一块布,假如我把勺子在布上摩一摩,再把勺子靠近小纸屑,你觉得会发生什么事情?2.幼儿沟通猜想,老师归纳幼儿的看法。
二、老师引导幼儿分组进行尝试。
1.老师:刚才小伙伴猜想了一些结果,现在请你们来试一试,看看究竟会发生样的事情?〔幼儿第一次操作〕2.争论沟通:你发觉了什么有趣的事?小纸屑是怎样吸上来的?吸上来后事什么样子的?3.老师:除了塑料勺子,老师这里还预备了几种东西,你来猜猜看哪些东西用布摩擦后也能吸气小纸屑。
①认识记录卡上的标记。
②猜一猜:这些东西摩擦后也能把纸屑吸起来吗?③假如可以的话打勾,不行就打叉4.幼儿猜想记录。
5.操作验证。
三、老师引导幼儿沟通各自的试验过程和结果。
1.老师:小伙伴用哪些材料吸起小纸屑的`?沟通:为什么塑料尺、塑料笔、塑料吸管和布摩擦后可以吸起小纸屑?幼儿思索争论〔相互争论〕师小结:两个物体在一起摩擦后会产生静电,叫做“摩擦起电”。
塑料尺、塑料笔、塑料吸管和布摩擦后产生静电,因此吸起了碎纸屑,塑料的物品最简单产生静电。
活动延伸:在我们身体的哪些地方摩擦后也会产生静电?摩擦起电教案篇2活动目标:1、对探究自然事物感爱好。
2、能大胆地进行操作试验,与同伴进行合作。
3、感知塑料小棒摩擦后可以吸取纸屑。
活动预备:1、塑料小棒或塑料笔杆〔彩色笔〕、小木棍、梳子、尺子、碎纸屑。
2、记录单。
活动过程:1、“猜一猜,想一想”,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爱好大班科学活动:摩擦起电大班科学活动: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教案6篇
摩擦起电教案6篇摩擦起电教案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玩中发现摩擦产生静电的现象。
2、体验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3、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塑料梳子、塑料尺子、塑料笔、塑料袋、纸屑、铅笔、水彩笔、记录卡、两种颜色的盘子等。
活动方法:实验法、观察法。
活动过程:一、猜一猜,想一想: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碎纸片,请小朋友们动动小脑筋想一想,如果我们不直接用手拿,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将红色盘子里的纸屑放到黄色的盘子里。
小结:小朋友真爱动脑筋,想到的办法可真多。
二、玩一玩、试一试:请幼儿尝试用一支水彩笔把小纸片从一个盘子里取到另一个盘子。
老师也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看,这是什么呀?(水彩笔)水彩笔也能把小纸片取出来,你们信吗?请小朋友去试一试,玩一玩,注意玩的时候不要把小纸片掉在地上,做一个讲卫生的孩子。
(教师巡回指导)你们把小纸片取出来了吗?谁来说说看?三、幼儿实验,尝试用水彩笔取出小纸片。
我的办法和你们的都不一样,小朋友仔细看,彩笔彩笔头上擦,纸片纸片起来吧。
你们看小纸片怎么样了?(吸起来了)谁来说说看我是怎么做的?(在头发上擦擦)那你们想试一试吗?(幼儿实验)你们刚刚实验成功了吗?谁来试试看?小结: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水彩笔在头上擦一擦就可以把小纸片吸起来了呢?原来水彩笔与头发摩擦以后产生了静电,这种现象就叫摩擦起电,叫什么呀?(摩擦起电)四、尝试用不同材料进行摩擦起电。
1、猜一猜。
老师还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些材料,看,这是什么?(塑料梳子、塑料尺子、塑料笔、塑料袋、铅笔、筷子等)这儿还有一张记录表,先请小朋友猜一猜,它们跟头发摩擦以后,能不能产生静电,将小纸片吸起来,如果能就在下面打“√”,不能就在下面打“×”,看,这是小朋友第一次猜想,我们把它记录在第一次的表格里。
2、试一试。
刚才小朋友都猜想了,现在我们来试一试,看看小朋友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那我们就来验证一下,请小朋友拿每样材料跟你的头发摩擦,看看那种物体能将纸屑吸起来,把你的验证结果告诉老师记录在第二次的表格上。
摩擦起电教案合集7篇
摩擦起电教案合集7篇摩擦起电教案篇1活动目标:1、对探索自然事物感兴趣。
2、能大胆地进行操作实验,与同伴进行合作。
3、感知塑料小棒摩擦后可以吸取纸屑。
活动准备:1、塑料小棒或塑料笔杆(彩色笔)、小木棍、梳子、尺子、碎纸屑。
2、记录单。
活动过程:1、“猜一猜,想一想”,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大班科学活动:摩擦起电大班科学活动:摩擦起电。
(1)教师出示装满纸屑的篮子,请幼儿思考。
师:如果不用手直接拿纸片,用什么办法可以取出篮子里的小纸片。
(2)教师提供彩色笔,继续让幼儿探索取出纸屑的方法。
2、教师示范“摩擦起电”实验,让幼儿尝试实验。
(1)教师实验,幼儿认真观察结果。
(2)让幼儿实验,尝试用彩色笔取出小纸屑。
(3)教师根据幼儿实验进行提问,并进行小结。
小结:水彩笔在头上擦一擦就可以把小纸片吸起来了,是因为水彩笔与头发摩擦以后产生了静电,这种现象就叫摩擦起电(4)让幼儿将没有在头上或者在其他处(衣服上)擦一擦的彩笔进行试验,然后与老师做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大班科学活动:摩擦起电学习总结。
看会不会有新的发现?3、尝试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实验“摩擦起电”。
(1)教师介绍操作材料以及记录单。
(2)共同检验不同材料的实验结果。
4、讨论:(1)为什么有的材料能成功实验?(塑料)(2)试一试彩笔最大能吸起多大的纸片?为什么?活动延伸:这些塑料的材料除了与头发摩擦产生静电,还可以在哪里摩擦后也能产生静电,请小朋友去试一试。
摩擦起电教案篇2活动目标:1.感知摩擦起电现象,知道什么叫摩擦起电。
2.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1、已初步感知摩擦起电。
2、每人一把塑料尺子,碎纸屑,大块厚卡纸,泡沫渣,毛线头,细羽绒,小石子,水彩笔,铅笔等。
活动过程:一、搬运小纸屑小纸片怎么被吸起来的?二、尝试与讨论1.塑料尺在毛衣上反复摩擦几次,然后接近小纸屑。
摩擦起电教案8篇
摩擦起电教案摩擦起电教案8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摩擦起电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摩擦起电教案篇1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吸管摩擦起电后可以吸附纸片。
2、体验吸管摩擦起电现象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35根吸管,两只气球、红黄蓝三色鱼数条,红黄蓝框三个活动过程:一、变魔术(出示吸管,碎纸片)1、教师示范:我有一支神奇的魔术棒,可以变魔术。
念咒语:磨一磨,擦一擦,1234567,变!(吸起碎纸片)提问:刚刚老师是怎样来变魔术的啊?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动作)2、多部位摩擦:你们猜猜,在衣服上磨磨会吸住碎纸片吗?那裤子上呢?(先幼儿猜想,后教师实践)3、幼儿操作:大家想不想试一试啊?那我们一起来做魔术师,一起变变变。
(教师巡回指导,一边念咒语多次操作)4、交流经验:请成功的小朋友来讲讲经验,你是怎么做的,用哪些部位?二、帮猫妈妈钓鱼1、引入情境:猫妈妈刚刚打电话给我,她听说我们小朋友会变魔术,很好奇。
猫妈妈有一个鱼塘,鱼塘里有红蓝黄三种颜色的小鱼,她想请小朋友们帮她来钓鱼,红色的小鱼放在红色的鱼框里,蓝色的小鱼放在蓝色的鱼框里,那黄色的呢?那我们要用什么好办法来帮猫妈妈钓鱼呢?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3、帮猫妈妈把鱼送回去后,进行经验交流:你钓了多少条小鱼?有没有放对位置?三、结束环节1、用气球摩擦头部,猜猜气球会不会黏住头发?2、两个气球同时摩擦头部,看看两个气球会发生什么现象?我们回家后可以自己去体验一下。
摩擦起电教案篇2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感知摩擦起电的现象,初步了解什么叫摩擦起电。
2、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摩擦起电教案(附教学反思) (2)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摩擦起电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和认知静电现象,了解摩擦引起静电的原理;2.通过实验探究摩擦起电现象,发现电荷转移的规律;3.扩展学生科学知识,开拓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气球、旧毛衣、家养小猫、塑料碗等;2.实验测试电极和电压表;3.老师的课堂讲解PPT。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导学生了解静电学科1.老师出示静电学科资料,介绍其基本概念并指出它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电蓄电池充电、门把手的电击等。
步骤二: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静电现象2.老师的PPT介绍摩擦起电现象的原理和常见的物体阴、阳电荷的区别。
3.带领学生通过黏贴磁铁在不同物体上的表现(吸引还是排斥),学生可以自己感受到物体上阴、阳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4.老师介绍静电实验中所使用的实验器材、测试用电极、电压表等。
并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步骤三:实验操作5.老师为学生演示首个实验操作流程:1.预备实验物品:气球与旧毛衣2.摩擦产生静电电荷3.用电极测量气球上的电荷4.记录测量结果6.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一方面是通过操作观察怎样摩擦不同物品可以产生不同的静电电荷,另一方面是锻炼学生做实验的基本操作技巧。
步骤四:实验结果分析7.老师提问学生进行实验质疑和结果分析,深入了解摩擦实验后产生的问题和现象。
包括但不限于:1.为什么反复用气球和旧毛衣摩擦会出现不同的测量结果?2.如何解释“半湿润毛巾”实验中产生的电荷?3.怎样才能控制实验数据的准确性?8.结合实验结果和在学习过程中的质疑问题,形成更深刻的学习理解和实验技巧。
步骤五:实验总结和反思9.在实验总结和反思阶段,让学生总结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以及实验可行性的讨论和质疑。
同时鼓励学生纠正自己的失误和错误。
最后,让学生了解到我们今日所学习的东西,对我们生活中的哪些方面有用,为什么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要继续学。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我们全面地向学生介绍了摩擦起电实验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思维,引导学生通过科学实验发现意想不到的科学之美。
九年级物理上册《摩擦起电》教案、教学设计
3.小组合作,制作一份关于摩擦起电现象的手抄报或PPT,内容包括:
-摩擦起电的定义和实质。
-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
-生活中的摩擦起电实例及其应用或防治方法。
4.撰写一篇短文,探讨摩擦起电现象在科技或工业中的应用,并尝试提出一个创新性的想法。
c.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个别辅导,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摩擦起电现象的实质、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等知识点。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教师强调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醒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过程与方法:
1.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和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利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摩擦起电的原理。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热情。
2.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敢于质疑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b.设计电荷相互作用的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摩擦起电》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摩擦起电》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体摩擦能产生电荷的现象。
2.理解正负电荷分别吸引和排斥的原理。
3.观察、实验和总结的能力。
4.发掘自然现象,润色大班科学教育。
二、教学内容1.导入:引出摩擦产生电荷的现象。
2.实验:用羊毛与玻璃棒搓产生电荷,然后用电荷吸附物品如小纸片等。
3.总结:小结本次实验得到的结论。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引出摩擦产生电荷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并提问。
•学生互动:同桌配对,互相讨论问题,并互相汇报问题,老师巡视答疑。
2.实验过程:让学生出任务,用羊毛与玻璃棒搓产生电荷,然后用电荷吸附物品如小纸片等。
•理解: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用玻璃棒与羊毛进行搓揉操作,观察产生电荷的变化。
•实验:学生将已经搓揉好的玻璃棒和羊毛,放到相对位置,用每一个制造的电荷吸入小纸片等物品,并记录实验变化。
•思考: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思考产生电荷的原理,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总结环节:小结本次实验得到的结论。
•联想:教师与同桌合作,学生通过归纳、联想,想到成果生活中其他观察到的类似的物理现象。
•小结: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将产生电荷的原理进行简单的总结,并做出一份简单总结,报告给老师。
四、课堂练习1.通过白板互动,老师出题,学生查看白板中的问题,回答问题。
2.将课堂练习内容,放置于大班科学学习网页中,供学生自学与复习。
五、生活拓展1.学生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并在生活中,找出能够继续深入的研究问题,做一份调研报告。
2.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找到相关书籍,寻找更深层次的问题,让找到的成果分享。
六、教学反思1.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成果良好。
2.教师与学生互动紧密,学生对教学有好的响应。
3.教师教学方式与手段丰富,让学生多元化学习。
4.本节课程整合科学与探究教育。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吸管摩擦起电后可以吸附纸片。
2、体验吸管摩擦起电现象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35根吸管,两只气球、红黄蓝三色鱼数条,红黄蓝框三个活动过程:一、变魔术(出示吸管,碎纸片)1、教师示范:我有一支神奇的魔术棒,可以变魔术。
念咒语:磨一磨,擦一擦,1234567,变!(吸起碎纸片)提问:刚刚老师是怎样来变魔术的啊?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动作)2、多部位摩擦:你们猜猜,在衣服上磨磨会吸住碎纸片吗?那裤子上呢?(先幼儿猜想,后教师实践)3、幼儿操作:大家想不想试一试啊?那我们一起来做魔术师,一起变变变。
(教师巡回指导,一边念咒语多次操作)4、交流经验:请成功的小朋友来讲讲经验,你是怎么做的.,用xx?哪些部位?二、帮猫妈妈钓鱼1、引入情境:猫妈妈刚刚打电话给我,她听说我们小朋友会变魔术,很好奇。
猫妈妈有一个鱼塘,鱼塘里有红蓝黄三种颜色的小鱼,她想请小朋友们帮她来钓鱼,红色的小鱼放在红色的鱼框里,蓝色的小鱼放在蓝色的鱼框里,那黄色的呢?那我们要用什么好办法来帮猫妈妈钓鱼呢?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3、帮猫妈妈把鱼送回去后,进行经验交流:你钓了多少条小鱼?有没有放对位置?三、结束环节1、用气球摩擦头部,猜猜气球会不会黏住头发?2、两个气球同时摩擦头部,看看两个气球会发生什么现象?我们回家后可以自己去体验一下。
摩擦起电教案
摩擦起电教案摩擦起电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摩擦起电的现象和原理。
2. 掌握用摩擦方式产生静电的方法。
3. 了解静电的一些特性和应用。
二、教学准备:黑色塑料杯、绒布、毛巾、蜡烛、种子、铁针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有没有观察到过一些物体之间互相吸引或互相排斥的现象?”引导学生回答。
2. 展示现象:教师用黑色塑料杯搓桌子,然后将搓过的黑色塑料杯悬挂在鸟笼的金属架上。
然后将黑色塑料杯靠近一只手指,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反应。
3. 引导发现现象: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为什么黑色塑料杯会被悬挂在金属架上?手指靠近黑色塑料杯会发生什么?4. 引导提问: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认为是什么力量使得黑色塑料杯被吸引到金属架上?为什么手指靠近黑色塑料杯会发生现象?”5. 教学解释:教师解释:黑色塑料杯被悬挂在金属架上是因为它带有静电,静电是物体带有电荷。
而手指靠近黑塑杯时,静电会传递到手指上,造成触电感觉。
6. 实验操作:教师向学生展示用摩擦方式产生静电的实验操作。
教师将毛巾放在桌上,用绒布来回擦拭毛巾几次后,用带有静电的毛巾靠近铁针,观察铁针的反应。
7. 引导观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为什么铁针被吸引到毛巾上?铁针的尖端会发出什么样的现象?8. 引导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通过摩擦,我们成功地产生了静电。
静电可以引起一些物体的相互吸引或排斥的现象。
四、巩固练习:学生小组配合进行实验操作,用身边的物品尝试用摩擦方式产生静电,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五、拓展应用: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静电的应用,如:静电贴、静电铃、静电喷漆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其他可以利用静电的应用。
六、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提醒学生注意用电时的安全问题。
七、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和记录身边一些静电现象,并写一篇作文。
八、板书设计:摩擦起电1. 摩擦方式产生静电的实验操作2. 摩擦起电的现象和原理3. 静电的应用九、教学反思:通过摩擦起电的实验操作和讲解,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静电现象,并对摩擦起电的原理有一定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摩擦起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认识物体摩擦后能带电,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的东西。
2、使学生掌握做摩擦起电实验的操作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培养学生探索自然事物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物体摩擦后能带电,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的东西。
三、教学难点:
实验操作技能
四、课前教具、学具准备
1、吹塑纸一块(上面写有“争当发明家”)
2、纸屑、鸡毛、泡沫碎块、沙子、硬纸小块每组各一包。
3、橡胶棒、玻璃棒、塑料尺、塑料梳子、气球、毛皮、丝绸每组若干。
4、小氖炮每组一个。
5、支架、漏斗、水、彩纸蝴蝶、玻璃水槽、塑料板(教师演示)。
6、每组一个水槽,若干小纸船。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魔术吗?现在老师给你们表演一个小魔术。
2、教师表演:将事先摩擦过的吹塑纸按在黑板上,松开手,吹塑纸不掉下来。
3、谈话:没有胶水,浆糊吹塑纸“贴”在黑板上,这是怎么回事?朋友们想不想知道这个秘密?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究它。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摩擦后的物体带电
(1)谈话:同学们将塑料梳子在头发上摩擦,然后把摩擦过的部位马上接近小氖炮。
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2)学生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
(4)谈话:小朋友知道我们教室的灯要想发光,必须怎样?那么你们想一想小氖炮发光说明一定有什么?那么电从哪来?
(5)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很好,物体通过摩擦可以带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板书课题:“摩擦起电”)
2、指导学生认识带电物体有什么本领。
(1)谈话:打开桌上的每个纸包,看纸包里有什么?(纸屑、鸡毛、泡沫碎块、沙子、硬纸碎块)然后自己用实验桌上的橡胶棒、塑料尺、玻璃棒或你文具盒中任选一种与丝绸毛皮或自己穿衣服头发摩擦,用摩擦后的部位去接近小纸包内的这些东西,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这种现像说明什么?
(2)学生以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各组汇报结果(教师板书,内容见下板书设计)
(4)教师小结:同学们玩的很认真,发现了许多秘密,知道了任何两种物体相互摩擦可以带电,带电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的物体。
你们知道这个秘密最早是谁发现的呢?(如学生不能说出)老师告诉你们,早在1900多年前我国科学家王春就发现这个秘密,这也就是说摩擦起电是我们中国人最早发现的,我们的祖先多么伟大,希望同学们以祖先为荣,向他们学习。
(三)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通过这节课的探究小朋友们谁能揭开老师课前表演的“小魔术”。
2、同学们非常喜欢游戏,下面请观看游戏,注意要记住游戏名字,并动脑筋想一想,用了什么知识?
(1)老师表演游戏:1引水入杯(让支架上漏斗口流出的向杯外壁的细水流,用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在杯内壁)2纸蝶飞舞(用较薄的彩纸剪许多小蝴蝶,放在玻璃水槽,上面放一塑料板,然后在塑料板上面用毛皮摩擦,纸蝶上下飞舞。
)
(2)学生回答
3通过观看老师表演的游戏后,小朋友们一定想自己动手做游戏,下面同学们也来做两个游戏,我们看哪个组玩的最好。
(1)“摩球表演”要求同学们不能手动,不用嘴吹,让桌上吹足气的气球离开桌面。
(2)“水中行船”要求同样不能手动,不能嘴吹,让“小纸船”在水中行走。
1学生以组玩游戏
2汇报游戏结果
(四)知识延伸
1、谈话:同学们玩的高兴吗?好!同学们下去可以继续玩。
今天我们学的摩擦起电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如:(多媒体课件播放“静电刷”工作过程)图中“静电刷”就是利用摩擦起电制作的。
你想利用摩擦起电做什么?
2、学生充分回答
3教师小结:同学们想的非常好,老师相信你们将来一定能制出这些高明的用具来。
板书设计
摩擦起电
毛皮橡胶棒纸屑
丝绸摩擦玻璃棒吸引鸡毛摩擦起电,
头发塑料梳泡沫碎块吸引轻小东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