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课型的导学案模式
导学案及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详解

导学案及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详解导学案及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详解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可行的、值得进一步实践和推广的方法,它对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着很好的作用。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导学案及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详解,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导学案及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详解篇1一、“教学案”与“导学案”:“教学案”与“导学案”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师生公用的一种文本。
“讲”字面上停留在传统教法上,而“导”重点突出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学”又有教师主教之嫌,“导学”则突出了有“导”之下的“学”。
导学案其实就是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的一个脚本,故又可称为“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目的不同: 教学案—为教师上好课做准备;导学案—为学生学习提供指导。
性质不同: 教学案—以教师为中心,具有单向性、封闭性的特点;导学案—以学生为中心,具有互动性,开放性的特点。
功效不同: 教学案—侧重怎样教、教什么、注重使学生“学会”;导学案—侧重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注重使学生“会学”。
角色不同:教学案—教师自导自演,学生是听众;导学案—教师组织指导,学生是主角。
二、“导学案”在高效课堂中的作用:课前的预习是学生自己或小组完成的,那么一个突出问题显现出来:学生学什么?怎样学?用什么学?学到什么程度?这就需要有一个载体,“导学案”就是起到引导、指导学生自学作用的文本,进而提高学生的自学效率,它是学生自学的“线路图”。
三、什么是“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导学案”是集教案、学案、作业、测试和检测训练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文本。
“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课堂是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迪引领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导学案”其实就是把教材上复杂、抽象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具体的问题,它能引领学生通过读教材寻找方法,关键在“导”上,如果没有“导”作用的“导学案”,那和复习提纲没什么区别。
教案课型有哪几类型

教案课型有哪几类型
教案课型有哪几类型
教案是教学活动的规划和组织,它的设计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
来选择适合的教案课型。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教案课型:
1. 讲授型教案:这种教案课型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
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这种教案适用于知识传授型的教学内容,如数学公式
的推导、历史事件的讲述等。
2. 探究型教案:这种教案课型主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等
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这种教案适用于培养
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科学实验、文学作品的分析等。
3. 合作型教案:这种教案课型主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通过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这种教案适用于培养学生的
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如小组讨论、项目研究等。
4. 实践型教案:这种教案课型主要通过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让学生亲
自动手实践和体验。
这种教案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如
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
5. 游戏型教案:这种教案课型主要通过游戏和竞赛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参与度。
这种教案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如角色扮演游戏、团队竞赛等。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和学生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教
案课型,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不同的教
案课型进行灵活组合,以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的学生。
“问题导学式”课堂模式导学案编写和课型流程

“问题导学式”课堂模式导学案编写和课型流程通过三个月的“问题导学式”课堂模式的探索,我们把导学案的编制和课堂流程做一梳理,以便教师操作。
自主学习教师要做好:自主学习不是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主要分为三类:(1)常规性导学:我们重点把它放在阅读和双基的学习上。
(2)引导性导学:是指针对教材(篇章)的目标精要、重难点等,确立以导学提纲、预习指要、实践操作、收集材料、社会调查等形式作为先学指南或拐杖。
这些富有特色、形式多样的导学,具有“吊胃口”的作用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充满挑战性、趣味性和探索性。
(3)拓展性导学:是指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由教师指导参阅与教材内容有关联的课外读物、材料、了解社会、历史背景,以更好地解决、学习教材。
在这一点上我们着重抓好教师“备”的针对性指导,全面了解有关参阅材料,以提升自主学习效果。
具体环节如下:第一、揭示课堂教学目标。
开始上课时教师三言两语,准确揭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进行自学前的指导。
在揭示了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学之前,教师提出明确的导学问题和自学要求,既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还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如看书是围绕思考题独立看书,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问题等等。
第三、学生自学。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主要“导”在两个方面:(1)督促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自学,确保完成自学任务,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
(2)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板演、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倾向性还是个别问题,是旧知回生还是新积压方面的问题,把主要的、倾向性的新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合作学习”作好准备,这实际上是教师在进行“第二次备课”。
合作交流教师要做: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合作学习、合作研讨。
具体步骤是学生汇报、讨论、纠正自学结果。
在学生自学结束后,发动学生通过讨论、质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四环节”导学案模板

丰都县第一中学校学科导学案课题课型课时备课时间主备人主审人上课时间学习目标知识能力教学补充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教学过程导入自主学习一、自学课文二、导学练习教学过程自主学习组长检查,并给预习情况评定等级。
等级为三、通过自学,你还有哪些疑问?请把它们记录下来:合作探究一、自学交流(由组长主持分组进行,交流、预习中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练习中的问题,同时收集和初步探讨各位组员的学习疑问)1、组内交流自主学习情况,互相补充完善2、组内探讨各自的疑问,形成初步的解决方案,形成组内统一3、整理和汇报本组需要帮助或认为需要入探讨的问题。
二、合作探究(由老师预设2-3个探究的问题,由小组开展合作探究)教学过程合作探究展示提升一、随机抽小组进行展示通过其他小组的展示,你有什么收获?二、师生点评展示情况在点评中,你又有什么收获?三、知识整理通过以上学习,你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解决了吗?如果还有问题,请记下来,并立即向老师或同学提出来,并弄清答案。
问题:答案:反馈检测教学过程反馈检测知识网络课后反思1、本节课我学到的知识、方法有2、我还有疑问的地方是。
各种课型导学案模板1

2、
3、
4、
﹍﹍
四、变式练习:(注意:教师要结合本单元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题进行变式训练)
1、
2、
3、
4、
﹍﹍
五、达标检测:(注意:题型设置要有梯度,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
1、单元自测:
2、单元过关;
3、能力提升:
教师根据重点和难点,提出代表性的问题,对学法进行指导
教师要结合本单元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题进行变式训练
在本节课结束之前,学科教师至少预留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精讲点拨结束后,积极主动地整理导学案,理解、消化、吸收、巩固本节训练内容,并认真总结自己的收获或存在的困惑。
教师可以安排对子之间互相检查记忆效果,也可以随机抛出问题抽测各小组学生,反馈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教师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当众指导、强调。
展示提升课导学案
时间
年级
学科
主备人
审定人
授课人
内容
课型
学习
目
标
重点
难点
环节
学习过程
学法指导
展示方案
自
主
学
习
展
示
提
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知
识
梳
理
巩
固
练
习
达
标
检
测
一、互动对学,成果交流。
二、班内大展示
三、归纳总结。(教师可组织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图、对知识进行梳理,发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能力提升。
1、基础练习。
2、典型训练。
优秀的归纳和总结指派学生写到展区。出现共性问题也指派学生写到展区。对比、强化。
注意:学校提供导学案格式,强调规范主要环节。各学科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选择使用,各环节要不断调整,完善。
高效课堂的课型及导学案

高效课堂的课型及导学案
一、高效课堂的课型:综合课、自学课、展示课、反馈课等
1、如果一个课题是需要一课时来完成的,那就要在一课时内来整体呈现
自学、展示、
2、如果课题是需要两课时完成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成自学课、展
示反馈或者自学展示课、反馈课;
3、如果课题需要三个课时,一般为自学课、展示课、反馈课,但也有自
习课作为两个课时呈现,展示和反馈作为一课时展示,这要根据具体需要灵活调整预习、展示、反馈的不同组合,不管哪种课型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高效学习。
二、课型的程序
1、综合课型的学习程序:明确目标——自学(包括独学、对学、群学)
——展示——整理学案——达标测评——学习反思。
2、自学课型的学习程序:明确目标——问题导学——自主交流——疑
难反馈——成果总结
3、展示课型的学习程序:明确目标——分工展示——互动生成——整
理学案——达标测试。
4、反馈课型的学习程序:问题导学——自我反馈——对子帮扶——交
互评价——全面提高
三、综合课型导学案设计包括以下要素:
(1)学情调查;(2)学习内容分析(3)学习目标(4)重难点预测(5)知识链接(6)学法指导(7)学习过程(8)整理学案(9)达标测评(10)教与学反思。
教案课型有哪些

教案课型有哪些教案课型有哪些一、目标导向型教案目标导向型教案注重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成果的达成。
在教案中,需要明确指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并提供相应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法,以帮助学生实现这些目标。
二、问题解决型教案问题解决型教案以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教案中,需要提出一个或多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讨论、实验、研究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和能力。
三、探究型教案探究型教案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案中,需要设计一系列的探究性活动,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研究,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四、合作学习型教案合作学习型教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教案中,需要设计适合合作学习的活动,如小组讨论、合作实验等,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和分享,通过合作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和团队意识。
五、情境模拟型教案情境模拟型教案通过创设情境,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教案中,需要设计适合情境模拟的活动,如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实践,通过实践中的观察、思考和反思,获得知识和能力。
六、游戏化教学型教案游戏化教学型教案通过将教学内容融入游戏的形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在教案中,需要设计适合游戏化教学的活动,如游戏任务、竞赛等,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教案课型,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可以选择适合的教案课型进行教学设计。
同时,教案的撰写还需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情况,确保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高效课堂导学案格式

高效课堂导学案格式一、导学案概要导学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编写的一种教学辅助材料,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本导学案以高效课堂为主题,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二、导学案结构1. 课程主题:明确每节课的主题,突出教学目标,便于学生理解和把握学习重点。
2. 学习目标:列出本课的具体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指导学生学习方向。
3. 预习导入: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或案例,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4. 学习内容:详细列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和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有条理地掌握知识。
5. 学习过程: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6. 课堂反馈:设计能够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问题或任务,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和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任务,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效果。
三、导学案编写要点1. 简明扼要:导学案中的内容要言之有物,精炼明了,避免内容冗长,让学生能够轻松理解。
2. 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符合教学目标,结构合理,环环相扣,确保学生能够系统性地学习。
3. 多样性:导学案应包含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问题探究、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清晰明了:导学案中的说明文字要简洁清晰,避免模糊的表达,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教学内容。
5. 实际操作: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应结合具体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四、导学案示例课程主题: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践学习目标:1. 了解高效课堂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高效课堂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方法。
3.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预习导入:请学生思考,在他们心目中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的?如何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学习内容:1. 高效课堂的特点和重要性。
2. 高效课堂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方法。
三四四三教学模式

3、教师教学行为评价。学习指导,创造积极情景,师生共同参与,以学生 为主体,重知识形成、重方法培养、重能力形成。问题设计依据重、难点, 问题提出体现层次性,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合理运用教学媒体。 语言简练,示范操作规范,板书合理适用。
的掌握情况;教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 课后复习巩固要“清理”: 弄清楚本节课上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哪些学生需要弥补哪些地
方,重点辅导哪些学生,以及今后在讲授这类问题时教师应注意 些什么等。
教学流程 ——新授课
课前预习延伸 课内学习探究 课后复习巩固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巩固检测
下发学案或明确预习任务
二是研究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方法:编出适合学生 积极认知的学法指导线。
三是研究知识运用(1)重视一题多变的变式训练, 对于同一种题型要达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2) 重视一点一练的目标专项强化训练,意在通过训练掌 握基础知识,提升基本技能。
课前预习延伸
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一是围绕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结合以前 学的知识与方法,设计一个知识链接的 前期台阶;
课后复习巩固
教师做到课后三思:
一思效果: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度是多少; 二思效率:实际教学时间中有效教学时间占了多大的比例; 三思效益: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否与智力因素共同提高。
课堂三清
课前准备阶段要“清楚”: 清楚自己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等; 课内学习探究要“结清”: 明白本节课对所定目标的落实情况、课堂落实情况,也就是学生
三种课型导学案举例

三种课型导学案举例鲁迅的《雪》(反馈课导学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语境,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品味散文诗的优美语言,在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揣摩、品析精彩语句。
对课文的探究品味,要通过有创新、有价值的设疑,用心感受,深入体验。
对于不懂的问题,以及没有展示的内容,都在这一课上有一个展现和提高二、课堂步骤1. 写问题,小组内互查。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分配的任务要具体,要小;学生有问题可通过独立思考、交流、互查来完成。
① 学生把生字词、文学常识、课文分析、优美句段以问题的形式展示在黑板上,然后学生结对子,讨论、解决并互查黑板上的问题。
② 教师指派每组两名同学到黑板前解答问题,检查掌握情况。
预设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A、文学常识: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B、生字词:a.粘:粘结nián;粘连zhān b. 旋转xuán;旋风xuàn c.褪:褪色tuì;褪下袖子tùnC、课文分析a.用文中的语句概括江南的雪和北国的雪的特点。
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北国的雪“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蓬勃地奋飞”。
b.作者是如何表现江南雪景“滋润美艳”特质的?作者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两个富含生命力的比喻表现南国的雪的特质,两个比喻一虚一实,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思。
C、文章第一段描写的色彩有血红、白中隐青、深黄、冷绿。
这些描写运用了映衬手法。
2. 准备展示(5分钟)小组内稍作准备,展示课上没有展示的同学在优等生的帮助指导下,进一步分析和演练。
3. 展示提升在这一环节中鼓励展示课上未展示过的同学来展示。
有对课文的分析,也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同时还有想到的作品,形式上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4. 学习收获交流与总结用4分钟时间小组讨论,学习这一课的感受与体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内容可以涉及课堂展示,学生表现等。
教案课型有哪些

教案课型有哪些
教案是指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的要求,制定出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施的指导书。
根据不同的目标和内容,教案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课型。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教案课型:
1. 导入课型:用于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常见的导入方式有问题导入、情境导入、故事导入等。
2. 演示课型:用于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操作技能、实验过程或解题思路。
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
3. 活动课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交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常见的活动形式有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探究等。
4. 归纳总结课型:针对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梳理学习的脉络,并进行知识的巩固和回顾。
5. 知识梳理课型: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梳理,发现学生掌握的困难点和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进一步巩固和拓展知识。
6. 拓展延伸课型: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材料或活动,满足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7. 课堂讨论课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通过交流和合作,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
8. 评价反馈课型: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并激励学生进一步提升自己。
教师在制定教案时,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课型,并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案课型有哪几类形式

教案课型有哪几类形式教案课型有哪几类形式一、直接教学法(Direct Instruction)直接教学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讲解、演示和示范等方式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这种教学法适用于知识点明确、技能操作规范的教学内容,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探究式教学法(Inquiry-based Learning)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和观察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
这种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三、合作学习法(Cooperative Learning)合作学习法是一种通过小组合作来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
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合作、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这种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社交能力。
四、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通过真实或虚构的案例来进行教学的方法。
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案例,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相关知识。
这种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创新能力。
五、游戏化教学法(Gamification)游戏化教学法是一种将游戏元素融入到教学中的方法。
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这种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教案课型形式,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势。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设计教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五种课型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1. 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2.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学生对核心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2.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讲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教师按照教学重点,结合实例,详细讲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练习巩固教师设计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做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4. 总结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二、课型:讨论法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团队协作能力。
2.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参与度。
2.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情境创设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围绕主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观点。
3. 小组汇报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4. 全班交流全班学生就讨论成果进行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三、课型:实验法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语文不同课型教案模板

初中语文不同课型教案模板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通过自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领会作者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会欣赏散文的美,提高朗读感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亲情、友情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领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会欣赏散文的美,提高朗读感悟能力。
教学准备:课文朗读录音、相关背景资料、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 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引导。
三、合作学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亲情、友情元素。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
四、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2.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课文主题。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散文的美。
2.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总结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改进意见。
3.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课堂讲解等方式,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领会作者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使学生能够欣赏散文的美。
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总结拓展环节,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教案模板里的课型有哪些

教案模板里的课型有哪些1. 导入。
2. 自主探究。
3. 讲授。
4. 练习。
5. 拓展。
6. 总结。
教学是一项复杂而又有挑战性的工作,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
而教案模板则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的一个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老师系统地规划教学过程,确保教学内容的全面和有序进行。
在教案模板中,课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涵盖了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导入、自主探究、讲授、练习、拓展和总结等。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些课型,并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它们。
1. 导入。
导入是整节课的开始部分,也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重要环节。
在导入环节,老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展示图片或视频、讲述故事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导入环节的设计要紧扣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是指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这个环节,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的问题或任务,让学生在小组或个人的形式下进行探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3. 讲授。
讲授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环节,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讲授环节,老师可以通过讲解、演示、展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知识结构。
在讲授环节,老师要注意语言表达清晰、条理清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 练习。
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环节,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目或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和讨论,检验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通过练习,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拓展。
拓展是指在教学内容之外,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知识或应用,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增加知识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种课型的导学案模式(参考)
一、复习课学案模式
1、考纲要求:列出所复习知识的《考纲》或《考试说明》要求,明确在教材中的地位和要求级别。
2、重点难点:结合以前的学习情况和知识的难易程度确定好复习的重难点。
3、自主梳理(预习案):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间自主构建相关知识的网络,把握主干知识及规律,明确知识间的联系,找出以前学习存在的薄弱点、易错易漏易混点,并有重点的回扣复习。
知识网络内涵力求详实,并尽可能的扩充其外延,加强与其他知识的联系。
4、问题导学:问题设计以小综合题为主,要体现知识层次和内在逻辑关系,适当提升思维含量。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进一步解决以前的知识遗漏和能力不足,解决重难点,锻炼发散思维,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
(运用比较、综合等方法进一步明确知识的区别联系形成整体印象,提高知识、技能层次。
)
5、典题训练:针对所讲的知识框题选择或设计合适的典型题目,进行点对点应用训练。
6、精讲点拨:针对关键词句、图片等,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活用等活动方式的指导及疑难问题的索引、提示,是对学生自我学习的重要指导。
(每个知识框题都按照4、5、6环节进行。
即:学—讲—练有机结合。
注重一题变式多练。
)
7、归纳小结:对本节课所复习知识、方法、规律、联系的总结,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后由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修缮预习时所构建的知识网络。
(教师的总结类似于板书主干知识的内容,但力求以不同的形式表述)。
8、当堂检测:选择合适的题目检测课堂学习效果,发现问题或遗漏。
题量控制在选择题2—4个,简答题2个,时间5—10分钟。
9、作业布置(巩固案):根据课堂知识以及当堂检测的情况布置。
题目设置要分三个层次:即易、中、难三级,以易、中级为主,少量难题。
(易:中:难=6:3:1)即关注大多数的同时,照顾优差生的学习需求。
作业一定要适量,同时要加强检查落实力度。
巩固案可以直接采用相关复习资料的题目。
要求教师要先做,对题目进行删减或修改或优化组合。
二、新授课学案模式
1、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学习后要了解、掌握、运用概念、要点、规律等。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到了哪些能力
情感目标:仔细挖掘蕴藏在学习材料中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和个人发展目标。
(目标要简洁、准确、清晰、全面,以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为主。
)
2、重点、难点:观察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难点,根据考纲、课程标准,确定重点,提醒学生重点应掌握的问题,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
3、预习导引(预习案):根据所学部分的核心内容和知识主线设计3—5个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预习明确主干知识,基本掌握简单知识,搞清疑难所在,以便有目的听课解疑。
4、问题导学:导学案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有逻辑,有内在的关联,解决一个问题又是解决下一个问题的前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解决一个一个小问题中,自然解决重点问题,锻炼思维,逐步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内容设探究,知识生成要引导,留给学生去亲历。
5、典题训练:针对所讲的知识框题选择或设计合适的典型题目,进行点对点应用训练。
6、精讲点拨:针对关键词句、图片等,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活用等活动方式的指导及疑难问题的索引、提示,是对学生自我学习的重要指导。
点拨提升有层次。
(每个知识框题都按照4、5、6环节进行。
即:学—讲—练有机结合。
)
7、归纳小结:本项内容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方法、规律的总结,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后进行,由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完成,如画知识树、概念图等。
(教师的总结类似于板书主干知识的内容,但力求以不同的形式表述)。
8、当堂检测:选择合适的题目检测课堂学习效果,发现问题或遗漏。
题量控制在选择题5—8个,简答题1—2个,时间5—10分钟。
9、作业布置(巩固案):根据课堂知识以及当堂检测的情况布置。
题目设置要分三个层次:即易、中、难三级,以易、中级为主,少量难
题。
(易:中:难=6:3:1)即关注大多数的同时,照顾优差生的学习需求。
作业一定要适量,同时要加强检查落实力度。
三、讲评课学案模式
1、预习案:提前下发批阅的测试卷及答案,让学生自主纠错、补漏。
2、试卷分析:教师公布选择题正答率情况(或指出出错率较高的题目)以及非选择题的出错情况。
分析试卷考查范围、试题难易程度、成绩分布情况及比较,并列出错因。
3、自主分析:学生根据教师的试卷分析先自主总结,对自己试卷上出现的问题进行错因归类,对自己不能单独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
4、分类精析:从试题中选取具有典型性的错题先让学生分析展示,其他学生补充或订正,教师适时引导、评价。
针对错题,老师从知识、方法、能力等方面进行讲解和点拨。
点拨要有启发和提升,不能就题论题,而是方法的总结,原理应用的技巧,解决问题的程序,知识理解的误区和盲点。
点拨务要切中要害,言简意赅,具有指导性和启发性。
切忌简单敷衍,或空洞无物,词不达意。
对题目的讲解最好做到题目模式化、类型化,讲清方法规律。
5、典题巩固:针对错题的错因选取合适题目进行巩固训练。
6、总结反思:学生根据自身收获总结考查题目的知识、能力、方法技巧等等。
7、二次过关:选择适量题目进行目标重测,检查课堂效果。
2017年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