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史 辽宋夏金(8.3.1)--陶瓷
中国工艺美术史(陶瓷)
概述
二:工艺美术的种类
生活日用品:如陶瓷、花布、家具、漆器等
装饰欣赏品:牙雕、玉器、景泰蓝等。
概述
三:学习工艺美术史的目的
A:创新 创新设计方法:复制 解 淡化 意念 (材料与工艺的置换)
承传 分
B:时代特点和民族特点
概述
时代特点和民族特点
从装饰纹样看:商代的饕餮 (tao tie)纹,周代的窃曲纹, 战国的蟠螭(pan chi)纹,汉代 的四神纹和云气纹,六朝的莲花, 唐代的牡丹,元代的松竹梅,明 代的串枝莲等。 从艺术风格看:商代的威严 庄重,周代的秩序,战国的清新, 汉代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代 的丰满华丽,宋代的理性美,元 代的粗壮豪放,明代的敦厚,清 代的纤巧等。 它形成和发展了我们中华民 族的艺术特色:完整、浑厚、质 朴、典雅、大方、明快,而又富 有浓厚的装饰美。
铜石并用时代,作为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过渡期。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复原图 1941年12月, 5个“北京人”头盖骨,连同 其他一些化石以及全部资料送往美国暂时保管。 在转移到美国的途中神秘失踪, 悬案由此发生。 50多年过去了,“北京人”一直杳无音讯。
约50万年前的北京人复原图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在这以后,即由母系氏族逐渐向父系氏族过渡。这时期的遗 址,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已发现的不下千数百处之多,著名的有 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四川)、“屈家岭文化”(湖北)、“青 莲岗文化”(江苏、浙江)和沿海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山东、 辽东半岛)以及时代较晚的“龙山文化”(河南、山东),“马家 窑文化”、“齐家文化”(甘肃、青海)。龙山文化和齐家文化已 进入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其时期距今约四千年,即公元前二千年 左右,这时正是原始公社解体时期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一、大纲说明(一)(二)(三)(四)课程名称:《中国工艺美术史》适用专业:三年制高职艺术类专业课时数量:32 课时教学性质:“中国工艺美术史”是艺术设计学科中一门根底理论学科,是争辩中国工艺美术发生、进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它具有系统性、实践性、理论性、设计性、人文性等综合特点。
该课程是设计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必修课。
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充分生疏该学科自身特点,并结合我院专业特色和学科层次,留意授课的普适性和特地性。
即在保证根本学问点的同时,针对不同专业适当调整授课内容;在保证理论讲授的同时,利用多种有效教学手段,留意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在保证课堂教学的同时,组织专题争辩与课外参观调研。
(五) 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工艺美术史的进展脉络、风格演化有一个根本的了解,从而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加民族骄傲感。
2、通过对优秀作品的赏读,培育学生的审美力量及艺术欣赏力,增加感性生疏,提高综合素养。
3、通过对设计理念的分析,培育学生融会贯穿的力量和思考争辩的习惯,加强理论根底。
并以此稳固学生的专业思想,拓宽设计思路。
(六) 教材: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简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
因该书撰写较早,一些的考古觉察未及收录,局部内容有些陈旧,所以教师在授课中不能拘泥于教材,可以适当增删、调整。
(七) 参考资料参考书目:尚刚《天工开物:中国工艺美术史》,三联出版社 2022 年版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 1989 年版王伯敏主编《中国美术通史》8 卷本,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8 年版中心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编《中国美术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年版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学问出版社 1985 年版杭间《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北岳文艺出版社 1994 年版其他资料:教师撰写的本课程讲义、教案及相关文、史、哲资料(八) 作业与考核作业数量:课外作业 3 次1、作业一为命题作业,范围在上课讲授的学问点里。
中国工艺美术史 辽宋夏金(8.4.1)--其他门类
近唐异(南)宋
内蒙古奈曼旗陈国公主驸马墓马具
陈国公主墓彩绘银鞯
内蒙古奈曼旗陈国公主驸马墓葬具
金花人物纹银七棱把杯(高 6.4 厘米) 造型与盛唐制品近似,有浓郁的西方风格。
耶
耶
律
律
羽
羽
之
之
墓 金 花 银
银 砚 盒
墓 “ 万 岁
台
唾
”
盂
金
花
赤峰驸马墓银盏托
陈国公主墓金盒
用器
据铭文,当为辽韩德让家庙
错金银仿古器
三、两宋漆 器 产量较高。素髹为主
襄州和温州产品著名
发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现于高档品种
1 、雕漆
做法:于胎上涂漆数十乃至上百 道,干后,刻图案
历史:相传始于唐,宋内府作品 负盛名,元以来漆器代表
分类: 剔红、黑、黄区别在漆色
剔犀(云雕)漆层以异色 漆相间髹涂,雕刻云纹等,刻纹 立面见相间的异色线纹
被后加上种种不良的象征性,也就不大 以它为题材了。
剔彩,出现在明 今见宋制主要为剔犀,内府剔红
名气大,但少实物留存。原因
日本学者指认的北宋剔黑 (日本藏)
日本学者指认的南宋剔 红与剔黑(日本藏)
2 、戗金银
做法:漆地上刻划图案,于 刻纹内上漆后,填以金银箔 ,效果极富丽
历史:可上溯到西汉填金彩 锥画,南宋作品已极精美
江苏武进南宋墓温州产品图 案疏朗,花纹优美
戗金仕女图朱漆奁(南宋,通高 21.3 厘米) 奁盖上,一仕女持折扇,人们曾相信,折扇在 明由高丽传来,而奁盖装饰证明,此说不确。
3 、堆漆
做法:以漆灰在器表堆塑花纹 历史:始见于汉,长期是夹纻
辽宋夏金工艺品-陶瓷
变,均为铁的结晶斑 影响:对日本陶艺影响
尤大
曜变盏(口径12厘米) 内壁釉 面上,浮现出蓝色结晶斑,周围有 光晕。曜变盏主要藏在日本。
兔毫盏(口径12.4 厘米) 兔毫盏北宋时已享盛名,宋
徽宗说:“盏色贵青黑,玉毫 条达者为上。”指的就是兔毫 盏。
油滴盏
第三节 陶瓷
一、两宋
1、引言
中国陶瓷史的黄金时代,宋 代工艺美术典型
名窑众,河南和浙江最密集 ,窑系
技术进步:石灰碱釉、窑炉 、火照、化缺陷为美
水平提高,令宋人对瓷器更 加喜爱
官窑与民窑,土贡、采买、 二八抽分
2、定窑
窑址:河北曲阳 历史:始于晚唐,北宋极盛,与官府联系较多,而后渐
9、景德镇窑
历史:不早于中唐,宋大发展,饶州窑,元明清瓷都 宋主要品种:始烧青白瓷(影青、映青等),影响南方广
大地区 特征:普遍薄胎。刻划花及印花。受定窑影响大,覆烧 《陶记》
南宋后期蒋祈撰,收入清代几种《浮梁县志》 仅1090字,翔实记载景德镇瓷用原料产地、胎釉制备 、成型、装饰、焙烧、制匣等,对当时的陶瓷市场、地方 习尚、税收制度、瓷器品类和瓷业分工也有准确描述 中国现存最早记述瓷器生产的专文。研究陶瓷史、手 工业史、科技史的珍贵文献
剔花、绞胎、白地黑花,鹤壁 集窑的褐黄釉刻划花、登封窑 的珍珠地划花
白地黑花花卉纹罐(高23.8厘米) 辅纹白地黑花,主纹黑地白花,虽 仅两色,色彩效果却极丰富。民窑 典雅如此,宋人素养之高可以想见。
登封窑珍珠地划花人物纹瓶(高39.1厘 米) 密布的小圆圈即珍珠地,它摹 仿錾花金银器的鱼子纹。
划花碗(北宋,高5.3,口径 15.3 厘米) 辽墓出土。这样 的造型和装饰屡见于定窑。
宋、辽、金、夏、
汝窑三足洗
中国陶瓷史
• •汝窑盘 北宋/釉色天青,开细片纹, 汝窑盘 北宋/釉色天青,开细片纹, 莹润如青玉。底有“寿成殿皇后阁” 莹润如青玉。底有“寿成殿皇后阁” 标记,为宫廷用器。 标记,为宫廷用器。
北宋仿汉代铜樽(盛酒器 盛酒器)造 汝窑樽 北宋仿汉代铜樽 盛酒器 造 圓筒腹,下承三足, 型,圓筒腹,下承三足,底有五个 细小支钉痕。里外满釉,釉色天蓝, 细小支钉痕。里外满釉,釉色天蓝, 开细碎片纹。 开细碎片纹。
中国陶瓷史
鼎式炉
弦纹瓶
中国陶瓷史
双耳三足炉 宋/传世哥窑 卷唇, 器。卷唇,扁 圓腹, 圓腹,底承三 袋足, 袋足,口沿立 双环耳。釉层 双环耳。 腴润, 腴润,呈灰青 色,釉面满布 蟹爪纹, 蟹爪纹,小器 而开大片, 而开大片,十 分难得
中国陶瓷史
鱼耳炉 宋/传 世哥窑器. 世哥窑器.直口 微外撇, 微外撇,垂腹微 圈足。 鼓,圈足。足底 及内底各有六支 烧痕。釉色灰白, 烧痕。釉色灰白, 开金丝铁线纹。 开金丝铁线纹。
1.定窑
定瓷:胎质坚细,作乳白色 器物:碗、盘、杯、盒等 定瓷种类:白瓷外紫定、黑定、绿定 装饰:常见的有印花、刻花和划花
中国陶瓷史
定窑五足薰炉 定窑印花云龙纹盘
中国陶瓷史
定窑孩儿枕
中国陶瓷史
• 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中居榜首) 是北方第一个著名的青瓷窑
中国陶瓷史
2.汝窑: 早期:素瓷无纹 晚期:印花,刻花
中国陶瓷史
景德镇窑青白瓷注壶托碗
中国陶瓷史
景德镇窑青白釉加彩观音
中国陶瓷史
白釉瓜形提梁壶 辽 /内蒙古察右前旗 辽墓出土。 辽墓出土。呈六棱 瓜形,绞藤式提梁, 瓜形,绞藤式提梁, 披三片蝶形瓜叶。 披三片蝶形瓜叶。 口部作盘式下凹, 口部作盘式下凹, 圆心作板钮凸起, 圆心作板钮凸起, 两侧有小孔, 两侧有小孔,可注 入液体。 入液体。釉色纯白 光润, 光润,造型美观别 致。
中国工艺美术史重点资料(总结)
中国工艺美术史重点资料(总结).doc中国工艺美术史重点资料(总结)引言中国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对中国工艺美术史的重点进行总结,以期为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参考。
早期工艺美术史前时期史前时期的彩陶艺术,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展示了早期工艺美术的初步发展。
青铜器时期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工艺达到了高峰,如著名的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展现了精湛的铸造技艺。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陶瓷艺术汉代的陶瓷工艺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彩绘陶、釉陶等新品种。
玉器工艺秦汉时期的玉器工艺精湛,玉器不仅作为装饰品,还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文化意义。
唐宋时期的工艺美术陶瓷艺术唐代的三彩陶器、宋代的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等,代表了陶瓷艺术的高峰。
丝织艺术唐宋时期的丝织工艺极为发达,如唐代的锦缎、宋代的绣品等,技艺精湛,图案精美。
漆器艺术唐宋时期的漆器工艺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如唐代的螺钿漆器、宋代的剔红漆器等。
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陶瓷艺术明清时期的景德镇陶瓷成为中国陶瓷艺术的代表,青花瓷、斗彩瓷、粉彩瓷等品种丰富多样。
玉器工艺明清时期的玉器工艺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如明代的玉雕、清代的翡翠雕刻等。
木雕与牙雕明清时期的木雕和牙雕工艺也非常发达,如紫檀木雕、象牙雕刻等,工艺精湛,造型生动。
刺绣艺术明清时期的刺绣艺术,如苏绣、湘绣、蜀绣、粤绣等,色彩鲜艳,工艺细腻。
近现代工艺美术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发展近现代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传统工艺美术面临挑战,同时也得到了保护和发展。
新兴工艺美术新兴工艺美术如现代陶瓷艺术、现代金属工艺等,融合传统与现代,展现出新的活力。
工艺美术的教育与传承工艺美术教育中国工艺美术的教育体系逐渐完善,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开设了工艺美术专业。
工艺美术传承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艺大师评选等方式,促进了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
结语中国工艺美术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艺术形式和精湛的技艺,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一、大纲说明(一)课程名称:《中国工艺美术史》(二)适用专业:三年制高职艺术类专业(三)课时数量:32课时(四)教学性质:“中国工艺美术史”是艺术设计学科中一门基础理论学科,是研究中国工艺美术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它具有系统性、实践性、理论性、设计性、人文性等综合特点。
该课程是设计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必修课。
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充分认识该学科自身特点,并结合我院专业特色和学科层次,注意授课的普适性和专门性。
即在保证基本知识点的同时,针对不同专业适当调整授课内容;在保证理论讲授的同时,利用多种有效教学手段,注重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在保证课堂教学的同时,组织专题讨论与课外参观调研。
(五)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发展脉络、风格演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对优秀作品的赏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艺术欣赏力,增加感性认识,提高综合素质。
3、通过对设计理念的分析,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和思考研究的习惯,加强理论基础。
并以此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拓宽设计思路。
(六)教材: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简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
因该书撰写较早,一些新的考古发现未及收录,部分内容有些陈旧,所以教师在授课中不能拘泥于教材,可以适当增删、调整。
(七)参考资料参考书目:尚刚《天工开物:中国工艺美术史》,三联出版社2007年版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王伯敏主编《中国美术通史》8卷本,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编《中国美术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杭间《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北岳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其他资料:教师撰写的本课程讲义、教案及相关文、史、哲资料(八)作业与考核作业数量:课外作业3次1、作业一为命题作业,范围在上课讲授的知识点里。
中国工艺美术史复习资料——简答
中国工艺美术史复习资料简答1原始陶器的主要成型方法及其效果主要有捏制、泥条盘筑和轮制三种。
(1)捏制适于制作小型器物,(1)造型一般不规整。
(1)较大的器物常用泥条盘筑,(1)器物大多胎壁较厚。
(1)轮制出现较晚,它可使器物造型规整,胎体厚薄均匀。
(1)轮制有慢轮、快轮之分,前者早于后者。
(1)以快轮拉坯成型,可使胎体极薄。
(1)2汉代漆器西汉前期至东汉中期为中国漆器的黄金时代。
(1)作坊遍布各地,以蜀郡和广汉郡最为著名。
(1)广泛进入生活,社会上层往往拥有极多。
(1)胎有木胎、竹胎和轻巧的夹紵胎,(1)器形丰富,出现了多子奁盒等优秀设计。
(1)装饰方法以彩绘为主,(1)也有针刻、釦口、金银片贴花和镶嵌等(1)。
装饰或严谨,或飘逸,题材以云气纹及云虡居多。
(1)3两宋陶瓷风格典雅优美,(1)是中国陶瓷艺术的顶峰。
(1)瓷窑众多,并涌现了一批面貌独特,艺术卓越的著名瓷窑,(1)造型大多洗练清新,仿古成为重要潮流。
(1)装饰题材千姿百态,缠枝花和折枝花出现最多。
(1)装饰技法无所不包,刻花、划花、印花、绘画应用最广。
(1)釉色丰富,在传统的白釉、青釉、黑釉以外,又增添了青白釉。
(1)釉质滋润粹美,不少高档产品甚至仅以釉为饰。
(1)4元青花和蒙古族的关系中国的青花瓷起源虽早,但长期低靡。
(1)元代,骤然繁荣,这与蒙古族文化关系密切:(1)蒙古族尚蓝尚白,青花瓷恰为白地蓝花或蓝地白花效果;(1)蒙古族饮食豪放,元青花中大型器物数量众多;(1)蒙古族恶七重九,元青花的装饰带没有七层的,而九层的为数不少;(1)蒙古族习惯于迁徙,元青花中便于携带的造型颇多;(1)角端、云肩等一些题材也同蒙古族有关。
(1)多数元青花又烧造于浮梁磁局所在的景德镇。
(1)短语1玉龙是红山文化玉器的著名作品,作为礼器的琮、璧是良渚文化玉器的代表性器物。
2黑陶产生于新石器时代。
山东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作品最为著名。
3蛋壳陶通常指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黑陶,采用快轮成型,器壁薄如蛋壳,造型规整周正。
中国工艺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国工艺美术史复习资料1.影响清代工艺美术的外来因素主要是法国的巴洛克和罗可可艺术。
2.陶瓷工艺陶器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
陶瓷包括陶和瓷两种互有区别的品类,在陶和瓷之间有一种所谓的“炻器”,它具有陶和瓷两种性质。
陶和瓷的区别:1)陶器的制作材料是粘土,烧制温度一般在1200℃以下,表面有的有釉有的无釉;2)瓷器的制作材料是高岭土即瓷土,含有的长石、硅、铝等成分比粘土要多得多,烧制温度一般在1200℃以上,表面有釉。
·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制作非常优美的“彩陶”,所谓的彩陶是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
这个时期的文化称为“彩陶文化”。
因为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仰韶文化”。
常见的彩陶是以生活用器为主。
陶器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
·灰陶的出土量占商代全部出土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品种有:烹食器,食器,盛器。
装饰简朴粗略,主要以绳纹和弦纹作装饰。
·白陶是商代制陶工艺中的一种特殊产品。
用高岭土制成,装饰上基本与青铜器相似,刻有饕餮纹、夔(kui)纹、回纹等。
·战国陶瓷以灰陶为主,但是这个时期又发展出了几种具有特色的陶瓷,如暗纹陶、铅釉陶、印纹陶、原始青瓷以及具有特色的彩绘陶。
·暗纹陶是指用一种工具在陶坯未干前压出各种花纹的陶器,这种压花纹深度不大,隐约可见,所以称为暗纹陶,又称砑花陶。
·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陶瓷,以陶塑和瓦当最为出色。
陶塑是作明器的,又称为陶俑,最早的陶俑制作是在商代。
瓦当是建筑用的一种陶制品。
战国时期由于城市建设日益发达,随之而起的是砖瓦制陶工艺的发展。
·汉代的砖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最有特色的是画象砖和瓦当。
1)画象砖,艺术性较高,有空心砖和方砖两种。
空心砖又称圹砖,多流行于河南和山西,南阳地区出土最多;方砖,多为四川成都地区所产。
2)瓦当,战国时期的瓦当是半圆形,称为半规瓦。
中国陶瓷史
中国陶瓷史第一篇:中国陶瓷史艺术陶瓷发展的概况1、艺术陶瓷发展过程夏、商、周朝时期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
陶器在此时已经不在局限於盛物器皿,应用范围较广,大略可分为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祭祀礼器类。
隋唐朝时期隋的朝代虽短,但在瓷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的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另外此时在装饰手法上也有了创新,如在器物上另外的泥片—贴花。
到了唐代,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於火烧温度。
最著名的窑为越窑与邢窑。
越窑在南方浙江省绍兴,主要制造青瓷;邢窑在北方河北省邢台,主要制造白瓷。
越窑的青瓷明彻如冰,晶莹温润如玉,色泽是青中带绿与茶青色相近。
邢窑所产的白瓷,土质细润,器壁坚而薄,器型稳厚、线条流畅。
唐代最重要的产品是唐三彩,色彩亮丽有黄、绿、青三色铅釉,利用三色交叉混合的上釉技术来制造出美丽的花朵,以及先在坯体上刻花成暗色图案,变化无穷,彩色斑斓。
分布在长安和洛阳两地,在长安的称西窑,在洛阳的则称东窑。
种类很多人物、动物、碗盘、水器、酒器、文具、家具、房屋,甚至装骨灰的壶坛等等。
五代十国时期这个时期较为有名的是后周世宗的柴窑,以天青色为主。
宋朝时期的陶瓷文化—集瓷器之大成宋代的陶瓷氏我国的鼎盛时期,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为五大名窑,形制优美,高雅凝重。
定窑又称粉定,定窑在今河北省曲阳县的灵山镇,古名定州,所以称定窑,是继唐代邢窑之後,生产白瓷最好的窑。
定窑釉分北定、南定,宋室南迁之後,一部份到了景德镇,一部份到了吉州,称为南定。
在景德生产的釉色似粉,又称粉定。
定窑还有如柿子般颜色的红定、紫色的紫定、黑色的黑定等等。
一般的装饰手法有划花、印花、雕花等各种图案包罗万象,其制作细腻精致、线条流畅、胎质坚细、呈乳白或象牙色,以碗盘较多,胎薄而圆正。
为避免烧制变形,多采覆烧,再镶以金属作缘。
中国工艺美术史——07 辽宋夏金的工艺美术ppt
官窑青 瓷贯耳 瓶
官窑青 瓷琮式 瓶
(五)哥窑
哥窑在南方龙泉一带,与之并驾齐驱的还有附近的龙泉 窑。哥窑的主要特征也是釉面有开片。哥窑的釉色有粉青 和米色等。
哥窑开片盘
哥窑白瓷瓶
(六)钧窑
钧窑窑址在河南禹县。钧窑原属青瓷系统,它的釉色呈
乳浊现象,有磷酸和还原铁结合的成分。由于原料中的铜
元素,经还原焰烧制而呈现出绿或紫红色斑(这一变化被 称为“窑变”),打破了青釉的统一色调,形成妍丽的艺 术风格。
吉州窑不仅生产青瓷、白瓷、黑瓷等,还生产彩瓷和绿釉
瓷。在瓷胎上常用树叶和剪纸张贴,然后施釉,经烧制得 到花纹,这又是一种陶瓷装饰的独创。
吉州窑剪纸贴花玳瑁盏
吉州窑树叶贴花黑釉盏
(九)景德镇窑
景德镇窑窑址在江西景德镇,地属饶州,故古人又称之为 “饶州窑”。宋代景德镇窑由于产瓷优良,官府已在此地设 官专门监督其生产和销售,所以宋代的景德镇窑算是半官营
的丝织技术精湛,不仅官府制作,民间丝绸也常常具有很高的 水平。 北宋时代重要的丝绸产地是黄河下游地区,“河北衣被天下” 的说法由此而来。江浙及川蜀也稳步发展,梓州的崛起令人瞩 目。及至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的丝织业兴盛异常。
(二)著名的丝绸品种
1、沙、罗 宋人对轻薄织物同样迷恋,手工技艺的精湛又令轻薄织
中国历史上,辽宋夏金又是一个分裂的时期。这是个王
朝中,宋朝的工艺美术最为重要,不仅产量甚大、水准最 高,还指引了另外三个王朝的艺术走向。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鉴于五代的兵燹之灾,他施
行的是抑武修文的国策。抑武使得军事衰弱,而修文的结 果是文化的高涨。文人士大夫的思想积极地渗透到工艺美
术生产之中,主要体现有二:绘画性装饰和仿古制作。
中国工艺美术史笔记
中国工艺美术史笔记一、概述中国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它涵盖了陶瓷、金属、织锦、雕刻、漆器等多个领域,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工艺美术品既体现了古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也展示了他们卓越的技艺和智慧。
二、主要种类1. 陶瓷:中国陶瓷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陶瓷种类繁多,包括青瓷、白瓷、彩瓷等。
其中,青瓷以浙江龙泉窑为代表,白瓷以河北邢窑为代表,彩瓷则以景德镇窑为代表。
2. 金属:金属工艺品包括金、银、铜等金属制品。
其中,金银器是最为贵重的金属工艺品之一,其制作工艺精湛,造型别致。
3. 织锦:中国织锦历史悠久,品种繁多。
汉代以来,丝织业逐渐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手工业。
到了唐代,丝织业达到了鼎盛时期,锦缎种类繁多,色彩鲜艳。
4. 雕刻:雕刻工艺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木雕、石雕、玉雕等。
其中,木雕以其造型别致、技艺精湛而著称。
5. 漆器:漆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工艺美术品之一。
它以木为胎底,涂上漆料后进行装饰和加工。
漆器种类繁多,包括木胎漆器、竹胎漆器等。
三、特点1. 地域性:中国工艺美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不同地区的工艺美术品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例如,景德镇瓷器以青花瓷为代表,具有独特的釉色和造型;而福建的漆器则以红木为胎底,涂上漆料后进行雕刻和镶嵌。
2. 多样性:中国工艺美术品种类繁多,包括陶瓷、金属、织锦、雕刻、漆器等多个领域。
每种工艺品都有其独特的制作方法和风格特点。
3. 技艺精湛:中国工艺美术品的制作技艺精湛,每一件作品都凝聚了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
例如,景德镇瓷器的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和烧制过程,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
4. 文化内涵丰富:中国工艺美术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每一件作品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
四、总结中国工艺美术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涵盖了多个领域和种类,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多样性。
中国美术史_06宋辽金_65宋瓷的风采_
• 中国陶瓷史上,宋代白瓷发展变化最大,它改变了历史悠久的青 瓷传统,使白瓷真正形成了自己的传统。
• 宋代五大名窑中,白瓷只有定窑一家,窑址在今河北曲阳。它从 唐代就以白瓷与刑窑媲美,入宋后发展更快,产量剧增。
• 靖康之难后,定窑衰落,工匠南迁,在江西景德镇继续制作,称 为“南定”。瓷质极细,色极白。
素无纹。
•高12cm,枕面长32cm,宽23cm;底长31cm,宽21.5cm。
•磁州窑白地黑花八方枕,枕八方形, 面、底出沿,枕壁棱角处有 八条竹节状突起,背面有一通气孔,素底无釉。枕面白地上以黑彩 描绘折枝牡丹一枝,并在花瓣、花叶上刻划出筋脉。枕面周边描绘 黑彩边框。
• 此枕采用的竹节出筋装饰是宋代磁州窑的典型风格,枕面画面精 细生动,为磁州窑的高档产品。
宋辽金美术
——中国陶瓷的风格特点
本节提纲及关键词
• 一、宋瓷繁荣的原因 • 二、宋代瓷器的种类(青瓷、白瓷以及其他色釉瓷) • 三、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
• 中国的瓷器艺术在宋代进入高峰,瓷器成为中国文化的理想和象征。在欧洲, 它取代了丝绸,让中国从希腊罗马时代人们心中的“赛以丝”(丝绸之国)变 成了瓷器之国(china),并延续至今。
• 弟窑称龙泉窑,烧造技术高,釉色多为粉青或翠青色,莹亮如玉, 柔嫩含蓄,具有清新典雅之美。
• 高20.1cm,口径6.4cm,足径9.7cm • 瓶撇口,口沿隐现酱紫色,细长颈,扁
圆腹,圈足。颈及肩部凸起弦纹4道。器 里外及底心满釉,釉面开“金丝铁线” 片纹。底足露胎处呈酱褐色。 • 此瓶颈部细长,腹部虽鼓而不显臃肿, 整体具有一种纯朴、典雅的艺术效果。
• 北方白瓷的另一重镇是磁州窑,地点在河北磁县观台和邯郸彭城 一带,其特点是胎质粗松,发明了黑色铁釉在白釉底上进行绘画 的装饰方式,磁州窑一直在烧制民间日用器皿,始终保持着民窑 的特点。
中国工艺美术史 辽宋夏金(9.3.1)--陶瓷
双龙纹四系扁壶(高 38.9 厘米) 肩设 系,形扁平,造型如此是为着便于驮负。 许多元代窑场都烧造这样的器物。
狮戏纹八棱玉壶春瓶(高 32.5 厘 米) 元青花中, 9 层装饰带的主要 是带盖梅瓶、玉壶春瓶及大碗,玉 壶春瓶中,所占比例尤大。
花鸟纹八棱葫芦瓶(高 58.2 厘米) 八棱造型的元青花不少。它易扎系捆 绑,利持握难滑脱,便于迁徙生活。
土耳其托普卡普博物馆藏刻花大碗 ,口径 44.3 厘米
4 、哥窑青瓷
时代:主要在元末明初 窑址:杭州或龙泉大窑 特点:仿宋官窑
兽耳炉(口径 11.2 厘米) 也有与此酷 似的宋代官窑作品。哥窑的时代总被误 认为宋,原因为助熔剂低温陶器 两次烧成 常做建筑装饰,也有供器 元代产地:山西、大都 大都四窑场,“领匠夫三
第三节 陶瓷
一、引言
窑场分布: 北方,今河南与山西、河
北的南部最密集 南方,今浙江、福建、江
西尤其集中 景德镇:唯一的官府瓷器作坊
——浮梁磁局,属将作院。元 瓷成就的代表,瓷都的开始 外销及其影响
一 景德镇窑
1 、青花
定义:以氧化钴为呈色剂, 在胎上绘画图案,再罩釉、 烧成的瓷器。器物呈白地蓝 花或蓝地白花的效果
历史:出现于唐,至元,因 蒙古族尚白尚蓝大发展,从 此成为中国瓷器代表,并对 世界影响巨大
典型的元青花:用波斯钴料 ,装饰繁密,器物常硕大
装饰带与蒙古族的重九恶七
角端鸾凤纹盘(口径 46.1 厘米) 成 吉思汗西征杀人无数,儒臣编出角端劝 谏,大汗纳谏班师。元人常借角端颂扬 先帝仁慈。
河北保定窖藏出土青花红蓝釉盖罐,通高 41.2 厘米,今见工艺手段最多的元青花。
萧何追韩信图梅瓶(高 44.1 厘米) 出土在明初功臣墓。造型周正,绘画 精美,曾被推为天下第一元青花。
中国工艺美术史 辽宋夏金(8.1.1)--绪言
辽: 公元 916 年~ 1125 年 北宋:公元 960 年~ 1127 年 南宋:公元 1127 年~ 1279 年 西夏:公元 1038 年~ 1227 年 金: 公元 1125 年~ 1234 年
第一节 绪言
一、时代与工艺美术 1 、两宋
国策与影响—— 抑武:西、北始终有强敌,同西方联系极少 修文:文化发达,造就了文明程度最高的古代社会
二、生产格局
1 、两宋
北宋官府作坊设置—— 少府监:中央管理工艺美术造作的主要机构 属下:文思院、绫锦院、染院、裁造院、文绣院 后苑造作所:为内廷和皇家婚嫁服务 地方官府作坊,散置各地,丝绸居多
南宋官府作坊设置—— 中央性官府作坊减少(仅留文思院及短命的绫锦院) 地方官府作坊增加
促成时代风貌的两股潮流—— 绘画地位提高,绘画性装饰大批出现。 金石学崛起,复古风形成,徽宗朝( 1101~25 )的重要
时代风貌—— 典雅优美,独具中国特色的工艺美术楷模
实现典雅优美的保证——
2 、辽
民族和制度—— “ 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两类作品—— 宋土输入 辽地靠汉匠生产,富有特色
规模—— 大者工匠数百,小者数十
分工细—— 文思院,初领 32 作,又从后苑造作所转来 11 作 上界“造作金银珠玉犀象玳瑁等” 下界“造作绫锦漆木铜铁生活,并织造官告度牒 等” 后苑造作所,初领 74 作,后增至 81 作 工匠仅“以三百人为额”
工匠—— 民匠靠差雇、和雇,通常是主要技术人才 军匠并非都有技艺
少府监,领尚方署、图画署、裁造署、文绣署、织染 署、文思署,重要的桑蚕之地设绫锦院
两宋民间生产—— 私营作坊增多、规模普遍扩大 私营作坊通常生产丝绸、陶瓷及金银犀玉等高档品。 民间制作常精美 北宋宫廷用绣长期得自民间 两宋宫廷大批使用民间陶瓷
辽宋夏金工艺品-陶瓷共64页PPT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辽宋夏金工艺品-陶瓷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陶瓷工艺【历史发展简介】
窑址:绍兴宁波一带,以慈溪上林湖、上虞窑寺前为中心 历史:盛唐发展、晚唐五代繁盛 品种:青瓷为主,《茶经》:类冰类玉 造型:轻薄,多变化,或仿花形 装饰:刻划、印、镂空、捏塑、堆贴、釉下褐彩
【秘色瓷】 定义:晚唐至北宋中期越窑贡瓷 釉质:莹润如玉 装饰:釦、金银平脱 造型:规整周正 技术:小件器支烧
三国西晋繁荣 后转萧条,生产规模缩小,器形减少,装饰简化 其他 东晋南朝: 江西洪州窑,湖南湘阴窑,福建怀安窑、磁灶窑,四川青羊宫窑、邛崃窑,占据 当地市场份额 面貌: 受越窑等影响,但有地方特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青瓷】
最早出现的瓷器是青瓷。 六朝的青瓷产地,主要是以浙江地区为中心。 该时期分为四个系统,越窑,瓯窑,婺窑,以及德清窑。 其中越窑的品种繁多,制作精美,是六朝青瓷中的翘秀。
造型:直颈鼓腹罐
造型:小口双耳罐
装饰特点:点、螺旋纹、波纹 装饰特点:旋涡纹、葫芦纹、锯齿纹 装饰特点:四大圈纹、人形纹、回纹、网格纹
表现手法:繁彩、内彩
表现手法:多效装饰、形体双关、黑、 表现手法:大效果、浮雕、陶衣、嵌骨珠
红彩合用
【彩绘陶】 定义:先焙烧,后画图案(易磨损 ) 起源:公元前 5000 年左右(河姆渡)
【制坯】:多捏塑、泥条盘筑法成形,有些采 艺术顶峰
用慢轮修整
【器形】:盆、钵、壶、瓮、罐、瓶
【主流】:彩陶,器物多为泥质钵、盆、盂 【色彩】:黑彩或黑红兼施,绘制于橙黄或红底
色彩:红、黑、白为主,常画在细泥陶衣上 上
【题材】:主要为抽象几何形,有少量的写实 题材:几何形为主,动物、人物为辅
动物
【风格】:行笔流畅,装饰繁满
【瓦当】 战国时期的瓦当是半圆形,称为半规瓦。 秦代的瓦当由半圆发展为圆形。汉代则主要流行圆瓦当 汉代瓦当的装饰,可分卷云纹、动物纹、四神纹、文字等几种
中国陶瓷:辽宋时期
中国陶瓷:辽宋时期10-13世纪,文化兴盛,包含了文人的丰富构思(书法、绘画、诗词)和工匠的巧妙创造(陶瓷、金属和木制品)。
钧窑盘 10世纪晚期,施釉瓷,直径18.5cm青白瓷壶 12-13世纪,施釉瓷,高16.5cm黑瓷碗 12-13世纪,施釉瓷,直径9.2cm从907年唐朝覆亡到960年宋朝重新统一。
即便宋和朝统治着大部分中国,但东北地区仍属辽国(907-1125年),宋辽关系常剑拔弩张,战事频繁,但辽试图仿效汉人制度。
11世纪达成一些媾和,直到宋朝半壁江山沦陷。
1171,宋都下梁(今河南开封)陷落,朝廷南逃至杭州以此为临时都城(临安),直到1279年被忽必烈的蒙古军队占领。
960-1127年一般称北宋,1127-1279年称南宋。
辽代水壶辽,907-1125年,铅釉炻器,高15.5cm磁州窑梅瓶宋代,960-1279年,彩绘施釉瓷,高49cm耀州窑瓶约1075-1125年,施釉瓷,高16.7cm定窑瓶约1075-1125年,施釉瓷,高36.5cm钧窑碗约1075-1125年,施釉瓷,直径10.6cm官窑瓶南宋,1127-1279年,施釉炻器,高27.5cm辽代工匠倾向于制造青绿、褐色和白色瓷器,或唐代三彩釉瓷器。
器型表明契丹族的游牧传统,尽管工艺优良,但辽代陶瓷缺乏当时中原汉人所制陶瓷众多类型的成熟和精致。
钧窑瓶 12世纪,施种瓷,高27.8cm无论在靖康之难前后,宋朝宫廷皆大力扶持制瓷业,得益于官方资助,一些专家视其为中国陶瓷史中最精美的时期。
北宋都城开封附近建造了许多瓷窑,南宋迁都杭州后,今浙江和福建成为官窑的中心。
青瓷数量如此之多,以至于被用作海船的压舱物,在东南亚一些地区作为货币流通。
然而,宋代真正的陶瓷艺术家寻求对材料和技术的驾驭,胜于商业利益。
唐代丰富多彩的陶俑之后,工匠对造型和色彩的精益求精既是变通,也是精神诉求。
汝窑瓶约1075-1125年,施釉瓷,高25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花博古图白瓷盘(口径 19.7 厘 米) 以多种古代器物形象组成的图 案即博古图,它伴随仿古风气出现 ,直到明清,依然流行。
3 、磁州窑
窑址:河北邯郸,民间窑场 历史:约始于北宋中期,北宋
末与金兴盛,元以后渐衰 产品:白釉为主,兼烧黑釉及
三彩 装饰:白地黑花为典型,剔花
、珍珠地划花。 影响:河南、山西的窑系 窑系内精品:河南当阳峪窑的
尤大
曜变盏(口径 12 厘米) 内壁釉 面上,浮现出蓝色结晶斑,周围有 光晕。曜变盏主要藏在日本。
兔毫盏(口径 12.4 厘米) 兔毫盏北宋时已享盛名,宋
徽宗说:“盏色贵青黑,玉毫 条达者为上。”指的就是兔毫 盏。
油滴盏
11 、吉州窑
窑址:江西吉安永和镇(永和窑) 历史和品种:不晚于五代。北宋主要烧青白瓷,南宋昌盛,
凤首流水注(南宋,高 9 厘米) 所在的四川遂宁 窖藏出土青白瓷 598 件, 《陶记》的“江湖川广, 器尚青白”得到证实。
10 、建窑
窑址:福建建阳水吉乡 历史:黑瓷始于东汉,
宋鼎盛 品种:黑瓷和青白瓷,
以宜斗茶的黑釉盏著称 精品:兔毫、油滴、曜
变,均为铁的结晶斑 影响:对日本陶艺影响
品类丰富,烧白地黑花瓷、仿白瓷等,典型为黑瓷。元以后 衰落 黑瓷装饰:
玳瑁:釉面带褐黄斑块,黑黄相间,如海龟背甲 剪纸贴花:将剪纸贴于坯胎,施釉后,揭下剪纸 树叶贴花:把树叶腐蚀,将其叶脉粘贴于坯胎 舒翁、舒娇父女:两宋之交。 “其器重仙佛”
树叶贴花黑釉盏(口径 15 厘米) 树叶贴附于盏内,具有人工雕凿 无法企及的天然美。
双耳瓶(南宋,高 30.7 厘米) 龙泉窑受 官窑影响大,但釉能更温润。图示者舍弃 开片,专一表现瓷质的典静含蓄之美。
9 、景德镇窑
历史:不早于中唐,宋大发展,饶州窑,元明清瓷都 宋主要品种:始烧青白瓷(影青、映青等),影响南方广
大地区 特征:普遍薄胎。刻划花及印花。受定窑影响大,覆烧 《陶记》
第三节 陶瓷
一、两宋
1 、引言
中国陶瓷史的黄金时代,宋 代工艺美术典型
名窑众,河南和浙江最密集 ,窑系
技术进步:石灰碱釉、窑炉 、火照、化缺陷为美
水平提高,令宋人对瓷器更 加喜爱
官窑与民窑,土贡、采买、 二八抽分
2 、定窑
窑址:河北曲阳 历史:始于晚唐,北宋极盛,与官府联系较多,而后渐
窑址:河南禹县
历史:约始于北宋初。金代
兴盛,而后艺术衰落
品种:北宋晚期始烧典型器 ——带窑变的乳浊釉器,基 本釉色为月白或天青
窑变:红、紫色,为釉中所
含铜的呈色,影响大
月白釉出戟尊(高 32 厘米) 宫廷 陈设瓷。造型古朴,明显仿自战国青 铜器,体现的是对古代典范的景仰。
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高 14.4 厘 米) 器内以天蓝色为主,器外玫 瑰紫色。此器或与海棠式盆托配套 使用。也有专家指认盆托为洗。
器物:灰黑胎,釉较厚(
紫口铁足),开片,多无
装饰,造型常仿古,小件
器物支烧
琮式瓶(南宋,高 19.7 厘米) 造型仿 良渚文化以来的玉琮。宋瓷中,琮式瓶 不少,官窑造,龙泉窑也烧。
贯耳瓶(高 23 厘米) 仿青铜壶式样, 通体施粉青色厚釉,极莹润,有大开片, 真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意韵。
剪纸贴花玳瑁盏(口径 11.2 厘 米) 剪纸是民间艺术,陶瓷剪纸贴 花图案也常有吉庆色彩”。
剔花、绞胎、白地黑花,鹤壁 集窑的褐黄釉刻划花、登封窑 的珍珠地划花
白地黑花花卉纹罐(高 23.8 厘米) 辅纹白地黑花,主纹黑地白花,虽 仅两色,色彩效果却极丰富。民窑 典雅如此,宋人素养之高可以想见 。
登封窑珍珠地划花人物纹瓶(高 39.1 厘米) 密布的小圆圈即珍珠地,它摹 仿錾花金银器的鱼子纹。
4 、耀州窑
窑址:陕西铜川
历史:始于唐中期,北宋 鼎盛,金元衰落
品种:青瓷及黑瓷,造型
周正
装饰:北宋中期以前刻花
,中晚期增印花及镂空
影响:河南的窑系两广
刻花青瓷倒装壶(通高 18.3 厘米) 壶底 有孔,灌水时,将壶倒置,灌毕正置,因 体内有空柱,可令水不会从底孔流出。
5 、钧窑
成。原为缺陷,但因纹理特殊,后成人为的特殊装饰, 开片因形态等不同,有多种名称
青瓷碗(高 6.8 ,口径 16.8 厘米) 支烧 法不能烧造大型器物。今日,它仍然常见 于瓷勺。但在唐宋,主要见于宫廷瓷器。
7 、官窑
窑址:河南开封、浙江杭 州(修内司、郊坛)
历史:北宋末始置
品种:粉青等釉
南宋后期蒋祈撰,收入清代几种《浮梁县志》 仅 1090 字,翔实记载景德镇瓷用原料产地、胎釉制 备、成型、装饰、焙烧、制匣等,对当时的陶瓷市场、地 方习尚、税收制度、瓷器品类和瓷业分工也有准确描述 中国现存最早记述瓷器生产的专文。研究陶瓷史、手 工业史、科技史的珍贵文献
划花碗(北宋,高 5.3 ,口径 15.3 厘米) 辽墓出土。这样 的造型和装饰屡见于定窑。
6 、汝窑
窑址:河南宝丰。 历史Fra bibliotek品种:始于北宋初,主要烧耀州窑系青瓷。北宋
晚期于清凉寺烧造其典型天青釉器物(“汝官窑”) 典型器特征:釉纯净莹润(玛瑙为釉),小开片,器形
小,支烧,造型常仿古,多无装饰 意义:美荟萃于釉质和造型,开新风,影响大 开片:釉中裂纹,因胎釉不同收缩率而在烧后冷却中形
8 、龙泉窑
窑址:浙江龙泉一带(处州窑) 历史与品种:始于南朝。北宋受越窑等影响,主要产刻
划花青瓷,南宋和元昌盛。南宋后期薄胎厚釉器最受推 崇。南宋形成窑系,至明前期,大量外销 特征:南宋白胎器造型丰富,有豆青、粉青、梅子青等 釉,素面器流行。黑灰胎器面貌接近官窑,粉青釉居多 粉青、梅子青釉层滋润柔和,青瓷釉色美的典范
衰落 品种:乳白釉为主,兼烧黑、绿及绛釉等 装饰:北宋中期以前,刻划花为主,以后,印花为主,
兼有描金、彩绘等 装烧:发明覆烧、加釦 影响:晋冀窑系、景德镇窑、高丽
刻花白瓷龙首净瓶(高 60.5 厘米,定 县净众院出土) 净瓶是佛家用具。造 型修长,刻花雅致,虽为北宋早期瓷器 ,但优美的宋风已经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