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宋夏金时期的建筑
[整理版]中国现代宫殿简介
中国古代宫殿0000一、夏商遗宫00000夏商的宫殿已初具宫殿的模型,土木成为建筑主原料00000 1、夏宫遗迹00000·二里头遗址1号宫殿00000一号宫殿庭院呈缺角横长方形,东西108米、南北100米,东北部折进一角。
在整个庭院范围用夯土筑成高出于原地表0.4~0.8米的平整台面,可见为在湿陷性黄土地上建大屋而不致沉陷,此时建筑上已大量应用夯土技术。
庭院北部正中为一座略高起的长方形台基,东西长30.4米,南北宽11.4米,四周有檐柱洞,可复原为面阔八间、进深三间的大型殿堂建筑。
殿顶应是最为尊贵的重檐庑殿顶。
0000 2、殷墟残宫0000商朝的建筑艺术更为成熟,建筑群组织更加严密、系统,建筑类型更加多样化00000·殷墟宫殿区00000殷墟宫殿区驰名中外,为世界文明古国中最著名的“古典城邦”之一。
50余座建筑遗址分“宫殿、宗庙、祭坛”三组,宏伟壮观。
其中宗庙区规模宏大,布局严饬,规划有序,是殷墟都城全盘规划、布局结构的中心,体现了中国商代都城建设的水平,其都邑建设格局、规划原则承前启后,在中国城市建设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000 00八百年大周,八百年周宫000001、西周定礼制0000西周时君权已凌驾于族权、神权之上,宫殿位于王城中央最重要的位置,将太庙和社稷挟于左右,中国宫殿的总体格局已大体初定。
据《考工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城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0000·岐山宫殿00000岐山宫殿甲组遗址建筑坐北朝南,面积1469平方米,是一座高台建筑。
建筑分前后两进院落,沿中轴线自南而北布置了广场、照壁、门道及其左右的塾、前院、向南敞开的堂、南北向的中廊和分为数间的室(又称寝)。
中廊左右各有一个小院,室的左右各设后门。
三列房屋的东、西各有南北的分间厢房,其南端突出塾外,在堂的前后,东西厢和室的向内一面有只廊可以走通,整体平面呈日字形。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课件 (共59张PPT)
发展与交流:封建经济的新发展
(三)商业的发展 1、城市市场
①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人口超出百万,市场活跃,
交易频繁,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②元朝杭州,被称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
③元大都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捶丸 蹴 鞠
宋代勾栏
开封城出现许多娱乐兼商 业的场所叫瓦子(也叫瓦 肆或看棚),称为“勾 栏”,表演有说书、小 唱、杂剧、皮影、散乐、 舞蹈、角抵、杂技等;南 宋的文化娱乐业更为发 达。
唐朝中期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 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定型。 元朝: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
作物推广
棉花在内地的种植始于宋朝,在元朝得到大 力推广,南方植棉逐渐普遍;
带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边疆地区
边疆地区农业获得进一步开发,漠北、 东北、西北、西南的农业都有显著进步;
促进了全国整体经济实力的 提升
土地制度
田制不立,不抑兼并
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采取 订立契约的方式,
人口规模 北宋末年实际人口已经超过1亿
中国古代人口史上是一个划 时代的标志
发展与交流:封建经济的新发展
(二)手工业的发展
1、制瓷业:技术有重要改进 • 北宋:五大名窑(汝、官、定、哥、钧),风格各异,色彩多变,质感浑厚 • 元朝:新型青花瓷和釉里红 • 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成为继丝绸之后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青花瓷
釉里红
发展与交流:封建经济的新发展
(二)手工业的发展
2、矿冶业:使用煤作为燃料,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生活 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 ——庄绰《鸡肋篇》
辽宋夏金元文化
辽宋夏金元文化一、介绍辽宋夏金元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北宋、南宋、辽、金以及元朝这一时期所形成的文化。
这一时期跨越了10世纪至14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的动荡与变革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
二、历史背景在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的政权频繁更迭,各个政权之间的战乱不断。
在北宋时期,中国经历了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的时期。
然而,辽、金和元这几个外族政权的兴起和侵略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辽文化辽文化以辽朝为代表,辽朝是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
在辽朝统治下,中国北方地区出现了融合了契丹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的独特文化形态。
辽文化主要表现在文字、艺术、建筑等方面。
辽俄文、契丹字、金刚经卷和佛教壁画等都是辽文化的重要代表。
四、宋文化宋文化以北宋和南宋为代表。
北宋时期,中国经济繁荣,科技文化发达。
北宋时期的文人墨客活跃于文坛,产生了很多重要的文化作品,如苏轼的《赤壁赋》、王安石的变法等。
南宋时期,由于金朝的侵略,中国失去了北方的统治地位,南方文化变得比较独立,诗词、书画等艺术形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五、夏文化夏文化是以夏朝为代表的文化形态。
夏朝是由党项族建立的政权。
夏文化主要表现在党项文字、夏碑、夏歌等方面。
夏朝时期,中国西北地区的文化得到了繁荣和发展。
六、金文化金文化是以金朝为代表的文化形态。
金朝是由女真族建立的政权。
金文化主要表现在建筑、绘画、服饰等方面。
金朝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宋代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七、元文化元文化是以元朝为代表的文化形态。
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政权。
元文化主要表现在音乐、舞蹈、戏剧等方面。
元朝的统治推动了蒙古族、汉族、西域和回族等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八、文化交流与融合辽宋夏金元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各个政权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随着政权更迭,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中国大地上交相辉映,互相借鉴。
辽宋夏金元文化的形成也为后来的中国文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九、结语辽宋夏金元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时期,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中国古代史《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教学课件
思考: 思考: 五代、 五代、辽、宋、夏、 金、元时期文化繁荣的原 因是什么 什么? 因是什么?
一、五代、辽、宋、夏、金、元 五代、 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
(1)经济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经济发展, 相对统一、安定, (2)相对统一、安定,中央集权加强 民族融合、 (3)民族融合、交流加强 (4)对外交往的重大发展 (5)在前代文化发展基础上
课堂巩固
3.宋元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及特点。 宋元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及特点。
(1)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元朝实现了大一统, 元朝实现了大一统,使社会出现相对 安定的局面。 安定的局面。 (2)宋元时期的经济继续发展,南方 宋元时期的经济继续发展, 经济超过了北方, 经济超过了北方,它不仅是我国封建 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 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而且仍处于世 界领先地位。 界领先地位。经济的高度发展是科技 文化发展的物质前提。 文化发展的物质前提。
课堂巩固
宋代在中央以国子学和 太学最为重要, 太学最为重要,地方州县学 兴盛。王安石变法时, 兴盛。王安石变法时,对学 校制度进行改革。 校制度进行改革。 书院兴起。
课堂巩固
我国封建教育的发展促进 了古代文化的繁荣。 了古代文化的繁荣。但教学内容始 终以儒学为主, 终以儒学为主,为封建统治阶级培 养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养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成为 封建社会持续漫长的原因之一。 封建社会持续漫长的原因之一。说 明教育是有阶级性的。 明教育是有阶级性的。一定历史阶 段的教育是为这一历史阶段的政治 服务的,封建教育概莫能外。 服务的,封建教育概莫能外。
建筑
综合 天文 历法
2.哲学 儒家思想 糅合了佛 教、道教 的新发展 南宋朱熹 理学 “存天理, 存天理, 灭人欲” 灭人欲”
第八节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指南针在航海交通上普 遍使用 传到阿拉伯和欧洲
(2)传播 传播: 传播
13世纪 13世纪
火药和火器方面在宋金时期有哪些发展? 火药和火器方面在宋金时期有哪些发展? 哪一项发明具有划时代意义? 哪一项发明具有划时代意义?火药和火 器是怎样外传的? 器是怎样外传的?
3、火药 、
唐中期已有制成火药的配方 唐中期已有制成火药的配方 唐末,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1)发展概况: )发展概况: 北宋在东京设专门机构制造火药和火器 北宋在东京设专门机构制造火药和火器 南宋发明管形火器“突火枪” 南宋发明管形火器“突火枪” 发明管形火器 火箭
人物
朝代
派别
代表作
李 煜 苏 轼 辛弃疾 柳 永 李清照
五代 北宋 南宋 北宋 两宋之交 婉约派
《虞美人》 虞美人》
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豪放派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书江西造口壁》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二、理学和哲学 宋代哲学发展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1、宋代哲学发展的主要成就是什么?理 学的理论来源是什么? 学的理论来源是什么?谁是这一时期理 学发展的集大成者?他有哪些思想主张? 学发展的集大成者?他有哪些思想主张? 如何评价这些主张? 如何评价这些主张?北宋的史学成就主 要是什么?历史地位如何? 要是什么?历史地位如何?
《雨霖铃》 雨霖铃》 《声声慢》 声声慢》
2、宋代话本兴起的社会基础是什么? 宋代话本兴起的社会基础是什么? 有什么特点?其影响怎样? 有什么特点?其影响怎样? 3、元朝文学的哪一方面成就与唐诗 宋词并称?什么是元曲? 宋词并称?什么是元曲?元代剧作 家的杰出代表是谁? 家的杰出代表是谁?他有哪些主要 成就? 成就?
宋、辽、金时期的建筑装饰和室内设计
中外室内设计史
宋代的木雕做法分为4类,即混作、雕插写生华、起突卷叶华和 剔地洼叶华。
宋代的石雕多见于室内的柱础和须弥座。石雕有4种技法:一是 “素平”,二为“减地平级”,三为“压地隐起”,四是“剔 地起突”。
宋代的砖雕有两类,一类是先模制后烧造,另一类是在烧造好 的砖上雕花饰。
宋、辽、金时期的建筑装饰和室内设计 四、建筑装饰
在所有的建筑彩绘手法中,以五彩遍装规格最高,碾玉装次之, 叠晕、解绿装为中等,刷饰彩画为最低档。
宋、辽、金时期的建筑装饰和室内设计 四、建筑装饰
彩绘中的花饰以如意头和写生花卉为主,花卉图案中最常用的是宝相、石榴和荷花。此外, 彩绘还经常使用飞仙、飞禽、走兽和云纹。
宋代彩绘纹样
宋、辽、金时期的建筑装饰和室内设计 四、建筑装饰
宋代的窗户主要有破子棂窗、版棂窗、闪电窗和阑槛钩窗等,其中, 阑槛钩窗带有启闭装置。破子棂窗和版棂窗类似于唐代的直棂窗,其棂 使用等腰三角形断面棂条的为“破子棂窗”;使用矩形断面棂条的称为 “版棂窗”。“闪电窗”多设在建筑物高处,其窗棂棂条弯曲,光线照 入时,运动中的人们能感觉到棂条间的光线在闪烁。
中外室内设计史
宋、辽、金时期的建筑装饰和室内设计 一、地面
宋、辽、金时期的地面铺装的材料与手法较为丰富 ,常见的有砖、石、木、灰、土等材质,灰土地面经济 实用,使用频率很高,多用于民间建筑。富贵人家有用 釉砖铺地,并于地板上镂刻花草图案的。宋代画作中也 有表现木板铺装地面的做法,多用于楼阁、台榭等底部 架空的建筑中。
宋、辽、金时期的建筑装饰和室内设计
二、墙体与门、窗
宋代建筑的墙体大致可分为夯土和木构两大主要类型,由于 南北气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差异,北方建筑除正立面外,其余三面多使用夯土厚墙, 南方建筑中四壁则皆为木构幕墙。
高一辽宋夏金元的文化知识点
高一辽宋夏金元的文化知识点高一历史课程中,辽宋夏金元是重要的历史时期。
学生们需要掌握这些朝代的文化知识点,以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点。
本文将介绍辽宋夏金元的文化知识点,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这段历史时期。
辽朝文化知识点:辽代是五代十国时期的重要朝代,其文化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交流:辽朝涌现了许多融汉胡文化于一体的文化现象,比如辽字、辽代壁画等,显示了当时辽人的开放和包容心态。
2. 佛教艺术:辽代佛教盛行,因此佛教艺术在辽代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著名的辽代佛教艺术作品有木雕石刻、铜像和壁画等。
3. 书法艺术:辽朝的书法艺术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皇帝耶律阿保机被誉为“辽代书圣”,其书法风格独特,开创了辽代书法艺术的独特风格。
宋朝文化知识点:宋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朝代,在文化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以下是宋朝文化的几个重要方面:1. 文人墨客:宋朝崇尚文化,文人墨客活跃于社会,对当时的诗词、文章表现出极高的热情。
苏轼、欧阳修等文人墨客成为了宋代文化的代表人物。
2. 诗词创作:宋代的诗词创作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宋诗以抒情诗为主,以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为特点,代表作品有苏轼的《水调歌头》。
3. 绘画艺术:宋代绘画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以山水画和人物画最具代表性。
著名的画家有李唐、范宽等。
夏朝文化知识点: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虽然夏朝的历史很远古,但仍有一些文化知识点值得关注:1. 陶瓷艺术:夏朝陶瓷工艺发达,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夏朝黑陶,黑陶呈灰黑色,精致而典雅,成为夏朝文化的瑰宝。
2. 社会制度:夏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起源,有三公九侯的官制,并实行分封制度,这些社会制度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
金元文化知识点:金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朝代,其文化知识点如下:1. 蒙元文化:金元时期是蒙古人统治中国的时期,蒙古族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蒙古族文化中,骑射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特点。
2. 艺术作品:金元时期的绘画艺术有很高的成就,不同于宋代的山水画,金代的绘画更加注重形象的丰满和装饰的繁复。
2018年学习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PPT课件
三大发明有什么作用呢?
1、印刷术的发明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 献; 2、指南针的发明对世界经济文化的 交流和 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为欧洲航海家实现 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3、火药的发明对欧洲各国的资产阶级战胜 封建势力起了重要作用。 这三大发明对欧洲资产阶级的发展和战胜封 建势力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曾对此有过精辟论述:“火药、罗盘针、 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 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 打开了世界市场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 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 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 杠杆。”
四大发明并没有像西方那样推动中国资本主义 的产生,鲁迅对此曾有过论述:“外国用火药 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 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每一个 中国人都会为此感到痛心,应该为此而深思
2、哲学——理学
中国科技后来逐渐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是 多方面的,但封建思想的束缚、科举制 使知识分子“重道轻技”是一个重要原 因。宋代理学的出现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代表。 孔子在春秋时期创立了儒家思想,其核 心“仁”。但儒学在当时并没有受到统 治者的重视。
一方面是时代变化了,另一方面是儒家思想被 不断改造,使之更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 宋代的哲学思想主要是理学。它是以儒家思想 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 和孔子的思想已有很大差距。这样的例子历史 上还有西汉董仲舒的新儒学。南宋的朱熹是理 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理学产生的背景:宋代由于不抑兼并,阶级矛 盾非常尖锐,统治者又急需加强中央集权。因 此,理学应运而生。
这一时期的特征: 政治:从分裂割据、多民族政权并立到元 朝再度统一; 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经济重心南移、 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兴旺发达; 民族关系:民族融合加强、少数民族完成 封建化; 对外交往:体现出经济交流与文化交流相 结合; 文化:科技文化发达、成就突出、"东学西 渐"。
辽金夏元时期的建筑环境
●元朝的建筑艺术
妙 应 寺 白 塔
在这一时期,异域文化的影响更充 分的体现出来。这一时期是藏传佛教艺 术传播的时期,西藏地区如喇嘛塔、塑 像和装饰等方面的工艺传入内地,为中 国佛教环境艺术注入了新的成分。其中 最富代表性的是“覆钵式”喇嘛塔,整 座佛塔用象征的手法表达了佛教四大和 合的哲学思想,其社科的宗教内涵和新 颖独特的形象,使之自元代从尼珀尔传 入便收到佛徒的喜爱,广为修建。元至 八年尼珀尔匠师设计的妙应寺白塔就是 其代表。
西夏王陵
●西夏的建筑艺术
西 夏 王 陵
《古 冢 谣》朱轶炅 贺兰山下古冢稠,高下有如浮水沤。 道逢古老向我告,云是昔时王与侯。 当年拓地广千里,舞榭歌楼竞华侈。 强兵健卒长养成,眇视中原谋不轨。 岂知瞑目都成梦,百万衣冠为祖送。 珠襦玉匣相后先,箫鼓声中杂悲恸。 世更年远迹已陈,苗裔纵存犹路人。 麦饭畴为作寒食,悲风空自吹黄尘。 怪鸱薄暮喧孤树,四顾茫然使人惧。 天地黯惨愁云浮,遥想精灵此时聚。 君不闻,人生得意须高歌,芳樽莫惜 朱颜酡。 百年空作守钱虏,以古观今还若何。
独乐寺观音阁
●辽代的建筑艺术
独乐寺观音阁建于统和二年(宋 太宗之雍熙元年),这是北宋建国的 第二十四年。这时唐朝灭亡仅有七十 七年,所以它具有的唐代文艺遗风, 尚未全靡;而下距《营造法式》刊行 尚有百十六年。观音阁在我国已发现 之古木建筑中,固称最古,且其在建 筑史上之地位,尤为重要。《营造法 式》实宋代建筑制度完整之记载,而 又得幸存至今日者。观音阁山门,其 年代及形制,皆适处唐宋二式之中, 实为唐宋间建筑形制蜕变之关键,至 为重要。
●辽代的建筑艺术
山 西 浑 源 圆 觉 寺 塔 局 部
●西夏的建筑艺术
西夏(公元1038年—1227年)是中 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 个政权。唐朝中和元年(公元881年), 拓跋思恭占据夏州(今陕北地区的横山 县),封定难节度使、夏国公,世代割 据相袭。1038年,李元昊建国时便以夏 为国号,称“大夏”。又因其在西方, 宋人称之为“西夏”。 1115年金朝兴起,三国鼎立的局面 被破坏,辽朝、北宋先后被灭,西夏经 济被金朝掌控。漠北的蒙古国崛起,六 次入侵西夏后拆散金夏同盟,让西夏与 金朝自相残杀。西夏内部也多次发生弑 君、内乱之事,经济也因战争而趋于崩 溃。最后于公元1227年亡于蒙古。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详案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详案一、背景介绍辽、宋、夏、金、元是中国历史上五个重要的朝代,它们在不同的时期相继统治着中国的中原地区。
这五个朝代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同时也在文化上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
本文将从文化的角度,详细介绍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特点。
二、辽朝文化1. 建筑艺术辽朝的建筑艺术融合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风格和中原汉族的技艺,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辽朝的皇宫、寺庙等建筑多采用木结构,屋檐和柱子上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体现了辽朝人的审美追求。
2. 书法与绘画辽朝的书法以大字为主,字体饱满有力,起笔有力,笔画纵横交错。
辽朝的绘画除了继承了北方壁画的传统,还受到了南方山水画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3. 文学与音乐辽朝文学以诗歌为主,善于表现英勇、豪迈的情感。
辽朝的音乐以大鼓、大锣等乐器为主,音调高亢激昂,表现了辽朝人的豪情壮志。
三、宋朝文化1. 建筑艺术宋朝的建筑注重结构的稳定和美观,多采用砖石结构。
宋代的宫殿、庙宇、园林等建筑都注重布局的合理性,注重空间的利用。
2. 书法与绘画宋朝的书法以楷书为主,字体规整端庄,笔画横平竖直。
宋朝的绘画以山水画为主,追求写意、含蓄的表达方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3. 文学与音乐宋朝文学以词为主,词牌楚辞、汉赋等文学形式流行。
宋朝的音乐以琴、瑟、箫等乐器为主,音调婉转悠扬,表现了宋朝人的温文尔雅之美。
四、夏、金、元三朝文化1. 建筑艺术夏、金、元三朝在建筑艺术方面受到了辽宋的影响,但同时也发展出自己的特点。
夏朝的建筑风格注重色彩的艳丽和装饰的繁复;金朝的建筑注重金碧辉煌的外表;元朝的建筑多采用砖木结构,更注重规模的庞大。
2. 书法与绘画夏朝、金朝、元朝的书法继承了辽宋的传统,但也有自己的发展。
夏朝的书法注重笔画的狂放和奔放;金朝的书法注重线条的流畅和韵味;元朝的书法笔力雄浑豪放,兼收并蓄,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3. 文学与音乐夏朝、金朝、元朝的文学和音乐也有各自的特点。
考试题目——中国建筑史——史前至两宋辽金
考试题⽬——中国建筑史——史前⾄两宋辽⾦中国建筑史——史前?⾄两宋辽?期末考试多选 1. 下列列关于唐代寺庙的叙述,【不不正确】的有: (1分)乐⼭⼤佛是世界上最?的佛像,和卢舍那?佛都是由皇家出资开凿的巨型佛像⽯窟中,塔⼼柱逐渐退化,开始出现了类似佛殿的空间模式寺庙中最?的庭院是以?殿为主要建筑的四合院,左右有若⼲⼩院在唐代四个等级的寺庙中,第⼀级和第⼆级是由皇家或国家出钱来建造的多选 2.3. 对汉地佛教建筑发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1分)隋唐时期,已经出现了以⼤殿为中⼼,四合院式布局的佛寺佛教发展史上层出现“三武?⼀宗”四次?的灭法运动塔在佛寺中的重要性逐渐减弱塔刹是佛教塔区别于汉地传统楼阁的重要标志多选 3. 隋唐时期的住宅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
以下哪?⼏项是这种等级制度的体现?(1分)只有常参官才能使⽤特定的建筑装饰只有少数特权官员才可以在坊墙上对着?街直接开?堂屋的开间进深都有相应的规定不不同等级的住宅使⽤的家具不不同不不同等级的住宅占地?⾯积不不同多选 4. 请将下列列塔与其相应的类型对应起来: 1.属于单层塔的有:(1分)修定寺塔兴教寺?⽞奘塔⼩雁塔净藏禅师塔法王寺塔雁塔4. 对唐宋时期?⽃栱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1分)宋代?⽃栱数量量变多,装饰性增强,?⼏乎没有结构功能柱头与撩檐枋?⾼度上的?⽐例例,唐宋时期是差不不多的,都在1:√2左右唐代?栱多⽤记?⼼造,宋代多⽤偷?⼼造唐代的补间铺作多⽤?字栱⽃?蜀柱,?乎没有出跳多选 6.1. 从先秦到隋唐,皇家苑囿中______的功能逐渐消失了。
(1分)宴饮狩猎多选 7. 2.属于楼阁式塔的有: (1分)修定寺塔兴教寺?⽞奘塔⼩雁塔净藏禅师塔法王寺塔⼤雁塔多选 8.5. 下列列佛塔,位于河北北省境内的有: (1分)⽞奘墓塔祐国寺铁塔妙乐寺塔定慧禅师塔开元寺料料敌塔多选 9.2. 下列对唐长安特点描述正确的有: (1分)城市道路路两侧有⽔渠⾏道树,环境优美任何?都严禁在坊墙上直接开门实施半军事化的管理⽅法,有宵禁制度严格的⾥坊制度,?坊⼤⼩不?,城市布局严谨4. 被并称为汉地佛寺中的中国四绝的是_______(多选) (1分)浙江天台国清寺⼭西应县佛宫寺⼭西⼤同华严寺⼭东长清灵岩寺南京栖霞寺辽宁义县奉国寺湖北当阳⽟泉寺河南武陟妙乐寺河南登封少林寺河北正定隆兴寺单选 11. 3.殷墟遗址属于_____时期。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课件(共18张PPT)
渐
金
沿袭唐宋
猛安谋克制
因俗而治,胡汉互勉
深
问题探究2:辽夏金制度建设的共同经验,对文明发展有何意义?
学习汉族文明 保留民族特色
游牧与农耕文明 的
碰撞交融
①因俗而治,为后世所借鉴 ②推动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 ③民族交融,汉化加深
二、辽夏金元制度建设
问题探究3:元朝行省制的特点和影响?
材料一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 交在地方, 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 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时空定位
与之前的少数民族政权相比, 辽、夏、金、元存在的时间有 何不同?
维持时间长,多政权长时间 并存,基本保持和平
一、 辽夏 金元 的建 立
建立:1038年 首领:元昊
党 项 族
建立:916年 首领:耶律阿保机
建立:1115年 首领:完颜阿骨打
剩下的我 团灭了!!
契 丹 族
女
蒙
真
古
族
族
同一个中国,同一个梦想 统一中国
1368年,元朝灭亡,明朝建立
【思考】结合材料及所学,你认为明朝建立后需要采取什么样的统治政策?
巩固大一统 小组探究:辽夏金元政权对中国历史的作用
材料一 :从唐末五代十国的分裂状态到辽宋夏金两三个政权同时并存、对峙,再到北方强悍的蒙古 族迅速崛起的这一历史时期,中国逐渐走向空前的大统一。
——《中国大通史》
当堂训练
1. 辽人自称“中国”的同时,并不反对宋人称“中国”。金人进入中原后,援引“懂礼即
国”的汉儒学说,自称“中国”,但也没有将宋人排除在“中国”之外。这说明( )
辽宋夏金元相关的北京历史景点
辽宋夏金元相关的北京历史景点《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北京妙应白塔》最近去了趟妙应白塔,感觉不错,今天给大家介绍这个好去处。
我第一次决定去妙应白塔的时候,心里就充满了期待,就像一个小孩揣着糖纸,满心欢喜地去寻找糖果藏匿的地点。
妙应白塔位于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路北的妙应寺内。
这妙应寺呀,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就像一个默默守护着历史秘密的老者。
当我走进妙应白塔所在的院子,那种静谧的感觉一下子就把我裹住了,仿佛时间在此刻都慢了好几拍。
白塔真的是非常壮观,就像一个巨大的白色瓷瓶立在那里,这里见证了辽宋夏金元那段复杂而多元的历史时期。
元朝时期,它可是北京城的重要标志建筑呢。
在游玩的时候啊,我就想象着当年生活在这个地方的人,看着白塔在建起,心里是不是也在感慨时代的变迁。
话说这白塔寺周边的环境也很有韵味。
周边有些老北京的胡同,就像毛细血管一样蜿蜒在白塔的周围,市井气息和这古老的白塔相互映衬,像是一场现代与历史的对话。
对了,还有个事儿要提醒大家。
这个妙应白塔寺是要购票进入的,门票价格是20元,这相比于其他一些大景点算是很便宜了。
虽然白塔寺看上去面积不大,但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处处是历史的痕迹。
进去游览的话,大概一到两个小时就可以啦。
说到交通方式呢,坐地铁很方便,可以乘坐地铁2号线在阜成门站下车,B口出来走几步就到了。
周边的配套设施很齐全,胡同里有很多老北京传统的小吃店,在参观完白塔后可以去尝尝,比如炸酱面之类的,味道相当不错。
不过它也有遗憾的地方。
可惜里面关于辽宋夏金元时期,白塔的一些详细的历史解释性的展板不是特别多。
如果像我一样想深入了解那段时期白塔历史文化内涵的游客,可能得自己提前做更多功课才行。
我记得第一次去的时候,好多故事我都不是很清楚,但是当我慢慢走、慢慢看,再结合自己后来查询到的一些历史信息,就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而且不同的季节去妙应白塔寺感觉也不太一样,春天的时候,周围有些野花在角落盛开,像是给这古老的建筑系上了彩色的丝带;冬天的时候,白雪落在白塔上,又别有一番圣洁的味道。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教案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教案第五章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第八节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教案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①科学技术的成就: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三大发明的完成;建筑技术的提高;沈括的《梦溪笔谈》;元朝历法和天文学家郭守敬。
②理学。
③教育和史学:书院的兴盛;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④文学:宋词的繁荣;李煜、苏轼、柳永、辛弃疾、李清照词作的内容、风格特点;陆游的诗词;市民文学──话本;元曲和关汉卿。
二、能力培养目标1.文化的发展是以经济、政治为基础的。
通过分析这一时期文化高度繁荣的原因,让学生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己填写《五代辽宋夏金元文化成就简表》,培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列表比较的自学能力。
3.我国三大发明的传播是欧洲资本主义到来的必要前提,通过联系世界近代史的有关内容,培养学生的横向思维能力。
4.通过比较编年、纪传史书体例和宋词中豪放派、婉约派的不同风格,培养学生的比较研究能力。
5.通过学生总结、讨论这一时期的文化特征,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1.通过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三大发明的完成和传播,说明四大发明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大大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沈括、郭守敬等人的科技成就,说明这一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振兴中华、赶超世界先进科技的历史责任感。
3.通过教育、史学、哲学、文学、艺术领域的辉煌成就,让学生领略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光辉灿烂的风采,感受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美感教育。
4.通过辽、夏、金、元的文化成就,说明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少数民族对祖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同样作出了重大贡献,从而对学生进行维护民族团结的教育。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五代辽宋夏金元
第五单元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907——1368年)(一)五代十国的更迭(907——960)一、政治1、概况:⑴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2、特点:北方政权更迭频繁,南方局势相对稳定——北民南迁3、实质: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二、经济12、原因:●北方混战不已,南方相对稳定。
●北民南迁,劳动力、技术与工具。
●统治者保境安民、劝课农桑的措施。
3、表现:兴修水利(吴越——捍海塘)●农业:增加耕地(圩田)经济作物(桑柘、茶树)丝织业——生产规模大(蜀绣、吴绫、越锦)●手工业:造纸业印刷业——很发达(成都、金陵)制茶业——很普遍(南唐建州茶)●商业:城市(杭州、扬州);贸易(楚国商业税)(二)两宋的兴衰(960——1276)一、北宋的统治(960——1127)1、建立:①时间:960年②地点:东京陈桥驿③人物:后周大将赵匡胤④方式:军事政变武将夺权(陈桥兵变)⑤国号与年号:北宋(东京----开封);建隆北宋的建国与两汉、唐朝有何不同?宋代周,与历史上哪一事件极为相似?(历史上隋代北周,一是权臣夺权;二是夺权前前代经历成功的改革,加强了国力;三是前代已经统一了北方;五是后继统治者都很有作为;)分析北宋初期的主要问题有:国家分裂——消灭分裂割据,实现国家统一;武将专权——强化君主专制,巩固中央集权;辽占据幽云地区——北伐未果,守内虚外2、局部统一: ①战略方针(宋太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南方政权力量薄弱,物产丰富)灭北汉,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②结果(宋太宗):两次征辽(高粱河战役),未收复幽云地区③统一原因:统一趋势加强,顺应潮流;后周世宗改革,奠定基础;战略方针正确3、强化中央集权①背景∶唐末藩镇割据的危害 ;宋建国时分裂割据的现状 ;赵匡胤建立北宋的方式 ②目的:解决唐朝安史之乱以来形成的地方割据问题,巩固专制皇权。
③措施:收兵权(“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兵权● 集中军权 设“三衙”——三分禁军统领权分兵权 设枢密院——调兵权与统帅权分开行更戍法——兵将分离 防止武将专权强禁军卫京师——“强干弱枝”“内外相制”参知政事(副相 )——分割行政权中央——分割相权 枢密使 ——分割军事权● 集中行政权 三司使——分割财政权文人知州地方通判(兼监察)牵制● 集中财权——设转运使,消除地方割据物质基础● 集中司法权——文官担任,死刑报中央复审严格考试程序(乡试、省试和殿试 ) ● 完善科举制度: 严密考试方法(糊名法 ) 减少考试科目(进士科) 扩大录取名额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军队战力低下④特点: 分割地方权力,高度集权中央——机构重叠 效率低下弱枝强干,守内虚外——边防空虚,边患迭起⑤评价:A. B. 消极——形成“三冗”,积贫积弱的祸根4、危机和改革思考:北宋中期面临的社会危机表现在那些方面?⑴历史背景:● 政治危机: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土地兼并)● 财政危机:财政入不敷出, 形成“积贫”局面(官俸、军费、岁币)● 边疆民族矛盾:辽和西夏威胁,形成“积弱”局面(守内虚外、兵将分离、养兵政策)⑵王安石变法(宋神宗——王安石)①主要内容:理财方面——富国(政府直接经商,保证农时,扩大税源)。
辽宋夏金都城考古
辽宋夏金都城考古五代、辽、宋、夏、金时期的城市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各类城市星罗棋布,城市布局也与唐代有很大的不同。
封闭式的坊市首次被开放式的街巷所取代,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的变革,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后期阶段。
以宫城为中心的重城式的布局,是皇权至上思想在都城规划中的反映。
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对地方城市的发展及其规划起了促进作用。
至于辽金两朝前后期都城布局的变化,则反映了契丹和女真族接受汉文化的过程。
都城开封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都城开封城遗址位于今河南开封市。
由于黄河泛滥,故城已深埋地下,使考古工作十分困难。
初步探明整个外城的轮廓和部分城门,并进行了部分解剖试掘①。
故城为三套城墙,东西略短,南北稍长,平面形状为不十分方正的矩形。
中心为皇城,即宫殿所在地,原为唐宣武节度使衙,后梁建为宫城,北宋初扩建,形制略作东西短、南北长的长方形,周长约2500 米。
皇城为砖砌城墙,四面开6 门,其中南墙开3 门。
这与宫城居中的布局有关,与唐长安城不同。
这种方式也影响了金中都及元大都的规划。
南面正门宣德门是城市中轴线的起点。
考古勘探已发现南墙的两处门址。
第二重为里城,主要用作商业和居民区,也是官署、寺观等的集中区。
原唐汴州城,后梁建都,升为开封府。
遗址相当于今开封市区,形制略呈正方形,周长约25 华里。
文献载有12 门,每壁各有3 门,城门的旧名表示它联系的地区,如宋门通宋州(商丘)、曹门通曹州、郑门通郑州。
这也说明当时城市与周围地区在交通及经济上的联系较密切。
各城门皆有瓮城,通御路的4 个门,有门3 重,各城门正对,其他城门有门4 重,各门不正对。
现有各城门位置与文献记载的相对位置基本上相同。
最外一重为外城,也称罗城,始建于后周显德年间(954—960)。
北宋定都开封后,曾多次在后周外城的基础上重修和扩筑。
外城经考古勘探试掘,已发表了平面实测图,共有水旱门20 个,其中水门7 个。
除北壁为4 个城门外,余均为3 门,城垣平面形状并不十分规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宋夏金时期的建筑
城市建设
宋代的城市由于商业发达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坊(居民区)和市(商业区)的区别逐渐消失,并取消了传统的宵禁制度,使城市的结构和布局发生了根本变化,这是城市规划上的一个重大进步。
如北宋都城东京开封(今属河南),中心部位为宫城,另有内城和外城。
整个城市方圆五十余里,有城门12 座,水门6 座。
许多店铺、作坊和住宅都临街建造,市井繁华。
汴河、蔡河、五丈河和惠通河四条河流流经其间,交通便利。
此外,城防工程和消防设施等也都相当完善。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这座“七朝都会”的都市风貌。
东京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后来金代扩建中都(今北京),其城市布局就是仿效宋东京,甚至连所建宫殿的名称都与宋东京的相同。
这一时期,如平江(苏州)、杭州、扬州、成都、辽的南京与金的中都(今北京)、广州、明州(宁波)、泉州等城市也更加繁荣起来,城市建设愈益完备。
从现存的南宋平江城(今苏州)图石碑上可以看到,城区内水道密布,住宅和手工作坊前临街巷,后倚河道,交通运输水陆兼用,相当方便,清楚地表现出这座水乡城市的合理布局。
应县木塔
这一时期辽宋夏金都建造有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群和大型的佛教建筑。
如宋正定隆兴寺建筑群,辽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等,都上承唐制,又有创新,是研究唐宋建筑制度变化的重要实例。
在全国各地保留至今的这一时期的高层建筑宝塔也为数不少。
如宋塔大多为砖石塔,其中为便于瞭望军情而建造的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有11 层,高达80 余米,全用砖砌,至今完好。
福建泉州开元寺两座石塔,用石料仿木建筑,高度均在40 米以上。
河南开封祐国寺塔,则是在砖砌塔身外加砌琉璃面砖,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琉璃塔。
辽代佛塔也多为砖砌的密檐塔,如天庆九年(1119)建造的北京天宁寺塔,以及山西灵丘觉山寺塔、河北易县泰宁寺塔等,外观仿木建筑,其柱、梁、斗栱、门窗、檐口等都用砖仿木构件,技艺精湛,有很高的水平。
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著名工匠喻皓在修建开宝寺木塔时,为抵御西北风的影响,特使塔身略向西北倾斜,这种大胆、巧妙而又有效的措施,在建筑史上是不多见的。
辽清宁二年(1056)建造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塔。
应县木塔为楼阁式,全部用木料构筑,五层六檐,高67 米,体形高大,结构复杂,轮廓优美,且在建筑技术上有许多创新。
如斗栱式样就有60 多种,特别是塔的暗层内,在内外槽柱间,使用了斜撑、梁和短柱,由此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以提高其抗弯剪的能力,增加了整个塔身的稳定性。
应县木塔经历900 多年来多次大风和地震的考验而未损毁,可见其建筑技术之高超。
木构建筑技术的进步
这一时期木构建筑的规模一般比唐代要小,而建筑形式总的来说则趋向于轻巧、秀丽和变化。
如建筑组群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①。
殿堂屋宇坡度增高,屋顶出现了丁字脊、十字脊,殿堂平面出现了工字形、亚字形等,而斗栱则比唐代缩小。
在宋代建筑实物中还出现了减柱的做法。
如晋祠圣母殿减中间老檐柱四根,晋城青莲寺大殿减中间前金柱四根等,这种做法,反映了结构布置的灵活性,因而改善和扩大了室内空间①。
在金代建筑中,如朔县崇福寺弥陀殿、五台县佛光寺文殊殿等,又进一步发展了减柱和移柱的做法。
这一时期的建筑装修和色彩也有很大发展,如一些建筑物的门窗采用各种格子门、格子窗等,改进了采光条件,增加了装饰效果。
此外,还装饰有各种雕刻纹饰及“五彩遍装”、“碾玉装”、“丹粉刷饰”等彩画,这些都对后世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建筑产生了很大影响。
桥梁建筑
辽宋夏金时期在桥梁建筑方面也有创造性的发展。
如木结构桥中著名的虹桥,据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所述,是青州(今属山东)一名牢城废卒所首创。
虹桥是一种独特的单跨木
拱桥,由巨木相接而成拱状,完全不用支柱,宛如长虹,结构简洁,桥体坚固。
东京汴河上也建有这样的虹桥,《清明上河图》相当形象地将其描绘出来。
北宋皇祐五年(1053)至嘉祐四年(1059),在福建泉州洛阳江上建造的洛阳桥,又名万安桥,也很有特色。
洛阳桥桥长360 丈,宽1 丈5 尺,有47 个桥孔②。
它是在江底铺设长条基石,筑成长500多米,宽20 多米的石堤,由蛎房作为胶结材料来固结石块,然后在其上筑墩建桥。
这种“筏形基础”的新型桥基,是这一时期的首创。
现存的洛阳桥基本上保留了原有的规模。
南宋绍兴八年至二十一年(1138—1151)在福建晋江建造的安平桥,全长811 丈,有桥墩361 座,是1905 年郑州黄河土桥建成前历史上保存至今的最长桥梁。
在北方地区,金代按照隋制安济桥也建造了不少石桥,保存至今的有河北的永通桥、山西的普济桥等。
金代桥梁中最著称的是大定二十七年(1187)至明昌三年(1192)在永定河上建造的卢沟桥,卢沟桥桥长212 米多,连两端桥堍共265 米,宽8 米多,共11 孔,是石砌的连拱桥,两侧石栏和望柱上雕刻有石狮,造型美观,坚实稳固,现仍基本保持原来面貌。
两宋时期的园林建筑也有很大发展,皇家苑囿和私家园林都很兴盛,其中如宋徽宗营建的“艮岳”,尤为著名。
《营造法式》
辽宋夏金时期出现的《木经》和《营造法式》等建筑学专门著作,也是这一时期建筑技术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北宋初年著名工匠喻皓所著《木经》,原作已佚,沈括《梦溪笔谈》中有所记述,其中已有关于木结构各类构件之间的尺度比例关系,如屋架尺度以梁的跨度为准,阶基的高度以柱高为准等。
北宋徽宗时将作监李诫在元符三年(1100)编成、崇宁二年(1103)刊行的《营造法式》,全书共36 卷,357 篇。
其中包括建筑术语考释,壕寨、石作、大木作、小木作、雕作、旋作、锯作、竹作、瓦作、泥作、彩画作、砖作、窑作等工种的标准做法,功限料例及诸作制度图样,内容极为丰富。
这部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最早和最完整系统的建筑学文献。
在《营造法式》中提出的“材分”制,即“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
材有八等,度屋之大小因而用之”,“各以其材之广分为十五分,以十分为其厚。
凡屋宇之高深,名物之短长,曲直举折之势,规矩绳墨之宜,皆以所用材之分以为制度”。
规定了木构建筑各种构件的比例关系和人工材料定额,这实际上就是以古典模数制为基础的建筑规范,也是当时木构建筑技术基本成熟的表现,其中有些具体标准,仍为后来元、明、清各代所沿用。
①见《河防通议》的“造船物料”、“装船斤重”节。
①参见中国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年版。
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科学出版社1985 年版,第4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