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旭光 读陶行知《学做一个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陶行知《学做一个人》

江阳区教研培训中心胡旭光

读陶行知《学做一个人》①一文,感慨良多。

首先联想到我们当今社会的一大怪现象:在城市形形色色、光怪陆离、大大小小的广告中,有一类广告特别醒目——“办证”“办文凭”,分布范围之广,遍及大小城市乡镇,深入大街小巷,墙上桥头、杆柱地下,无处不在,可谓一大奇观!这一现象的普遍性与持久性,说明市场需求的旺相。一张文凭、一纸证书,也许的确证明着一个人的学历、技术等级;社会生活中,它也的确会在升迁、晋级、提薪、谋职、参军等等方面对个人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但在取得这个假文凭、假证书的同时,却也失去了做一个人的道德根本,证明你还不是一个“完整的人”。

每次走进泸州七中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条醒目的标语——“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便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②“我的主张是:有书读的要做事,有事做的要读书。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③

陶行知先生是这样主张的,自己也是这样做的。我们不妨拿陶行知先生所作所为的一个例子,来与前面所述怪异现象做个对比:1940年底,陶行知之子陶晓光到成都一个无线电厂工作,厂方要资格证明书,陶晓光因没有正规学历,便向熟人要了一张晓庄学校的毕业证明书。陶行知闻讯后,认为不妥,即电告晓光将证明书寄回,并写信对晓光说:“我们必须坚持‘宁为真白丁,不作假秀才’之主张进行。倘使这样真实的证明不合用,宁可自己出钱,不拿薪水,帮助国家工作,……总之,‘追求真理做真人’,不可丝毫妥协。……你记得这七个字,终身受用无穷,望你必须努力朝这方面修养,方是真学问。”陶行知认为“才”与“不才”,在于其知识、学识是否“真”。真学问的标准在于是否真是经过自己刻苦学习和实践求得,而不是由什么“证书”之类所决定。陶行知先生曾在《每天四问》一文中指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④

话题自然就落到怎样“学做一个人”,怎样学做一个“完整的人”上来了。

我们不妨都扪心自问一下:什么样的人才算是整个的人呢?我是一个整个的人吗?我确

信自己在做人上,没有问题?陶行知先生在《学做一个人》中提出,作一个整个的人有三种要素:

(一)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好,我们可以在物质的环境里站个稳固。诸君,要作一个八十岁的青年,可以担负很重的责任,别作一个十八岁的老翁。

(二)要有独立的思想——要能虚心,要思想透彻,有判断是非的能力。

(三)要有独立的职业——要有独立的职业,为的是要生利。生利的人,自然可以得到社会的报酬。

这三个要素,实际涉及了德、智、体三方面的教育,这与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方针的确立具有内在联系。当然,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怎样做好一个完整的人,其内涵亦有所发展。1953年,毛泽东同志提出:“要使青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1957年,毛泽东同志又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力、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后者作为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延续至今。

话说到这儿,就要与我们前面提到的的社会现实和教育现实做一些联系,谈谈我们怎样做好一个“完整的人”面临的一些问题与困惑,提一些看法与建议。

做一个“完整的人”,道德是根本,我们的学校教育强调“德育为首”是正确的,这里着重要谈的便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道德问题。这里谈的“学做一个人”,也不仅仅是学生,同时也涉及肩负教育工作的教师,因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的教师,首先自己做好一个完整的人,然后才能去正确教导学生,学习如何做一个“完整的人”,做一个社会真正需要的人。

然而,我们有的教师离做一个完整的人,还有不小的差距。远的不说,就说最近“5.12汶川大地震中”个别教师放弃责任,抢先逃命,事后还在错误的时间,错误地在网络乱发言论,在网络上引起参与面极广的一波又一波的讨论中,还恬不知耻地侈谈“思想”“自由”“人性”之类大话。有这样的教师,有这样的表现,的确令人不无遗憾。尽管有人说他平时教学如何如何好,讲课如何如何受学生欢迎,但道德与责任的缺失,连基本的“判断是非的能力”都没有了,无论如何也不能说他是一个称职的教师、一个“完整的人”。

再说两件身边的事。第一件,是教师写论文的事。每学期评教师论文,总有部分教师从网上下载论文(有的掐头去尾,有的取其部分,有的东拼西凑,有的竟只字未改),堂而皇之署上自己的姓名参评。曾在不同的有关业务会议严肃指出此举的不妥,有辱师德,结果上期期末此种现象有增无减(网上查证,有的论文还在其他组织或团体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本来,教师通过写论文,可以总结自身教育教学经验,研究教育教学基本规律,提高教育教

学理论认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他人论文中,倘有适合证明你的论文观点的例子,有的可能还是大家都熟知的例子,拿来为我所用亦未尚不可(若为原作者原创,应尊重著作权,注明出处),但剽窃就是另一码事了。我想,问题的症结在于,教师未把这看做自身提高的需要,错误地把这作为谋取利益的手段,或敷衍学校领导下达的任务。但道德问题也就出来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教师,自身作假,自身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何来“身正为范”的道德楷模的教育影响作用?

第二件,教师组织校外的学生辅导的事(俗称“喂猪儿”,有以家庭组织、与校外社会团体联合组织等不同形式)。教师以自己的休息时间,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同时,家长、学生亦有此需求,并接受合理的报酬,无可非议。但问题是,有的教师本末倒置,把精力过多地投入校外辅导,课堂教学却敷衍塞责(据说,还有课堂教学该教而不教,留待课外辅导班再教的),这就涉及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了。陶行知先生在《学做一个人》中指出“不是整个的人”约有五种情况,其中第(五)种情况便是:“一身兼管数事的——人的一分精神只能专做一件事业,一个人兼了十几个差使,精神难以兼顾,他的事业即难以成功,结果是只拿钱不做事。”本职工作打了折扣,能说他是一个“完整的人”?

我们也深知社会在转型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社会不公,国家近年来对教育、对教师的政策亦存在或大或小的失误,对教育、对教师队伍建设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这不能作为工作敷衍塞责的理由,不能成为忽视教师自身道德建设的理由。虽然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兴盛一时的“教育救国论”最终没能救国,但在当今世界,无数事实证明教育与科技确能强国。我们还是引用陶行知先生的话,与老师们共勉:“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⑤现在来说学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尽管已贯彻实施多年,但我们的教育现状仍摆不脱“应试教育”的桎梏;有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文件,出了一个又一个,但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的现状也不容乐观。

除了我们已经耳熟能详的大学生马加爵杀同学、大学生刘海洋虐熊等事件外,见诸各种新闻媒体的青少年思想道德问题并不鲜见。

下面从“腾讯网> 新闻频道”和《中国青年报》相关文章中摘引的两则材料,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颇能给我们一些警示:

(1)2004年,沈阳市教育局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名义,对全市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摸底抽查”。在调查中小学生的崇拜心理时,产生了这样一组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