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把握三个核心内容: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
培养学生掌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拥有信息技术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够从事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等工作。
三、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为学生打下基础。
(2)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数据挖掘与分析、企业资源规划与管理等,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3)拓展课程:包括人机交互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电子商务、云计算与大数据等,培养学生对新兴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实践课程:包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实践、实习和毕业设计等,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实践经验。
2.培养模式(1)课堂授课:突出理论学习,全面掌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理论知识。
(2)实践操作:注重动手能力培养,通过实验课程和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实践经验。
(3)项目实践:鼓励学生参与真实项目实践,通过与企业合作,了解实际工作中的需求,并提供解决方案。
(4)实习实训:安排学生进行实习,获得实践经验和工作技能,提升职业素养。
四、培养特色1.教师团队建立一支具备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团队,包括博士、硕士和行业专家,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
2.实践教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开设实验课程和项目实践,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强化创新意识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平台,鼓励学生参与科技项目、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一、学制标准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大类年限:一年半二、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三、专业定位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对接国家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需求,依托国家级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坚持与学校特色鲜明研究型大学定位相适应的“宽口径、厚基础、有特色、重个性、强能力、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每一位学生成为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具有扎实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论基础,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以回应社会现实需求的现代高层次专门人才。
四、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及相关领域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毕业后五年内达到以下目标:1具有扎实基础,深厚专业综合能力和知识融合能力,能够适应本专业发展,追踪专业知识前沿,具有创新思维和意识,能够对本领域的复杂问题提供合理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2 具有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及其他相关事务等专业岗位从事研究、开发、服务和管理等专业活动的能力。
3 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坚守职业道德规范,能够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中自觉考虑法律、环境与可持续性发展等因素影响。
4 具备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能够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中进行有效地沟通和表达,表现出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5 具有国际视野,形成全球化意识,具备批判性和反思能力,能够主动学习以适应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中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
五、毕业要求本专业的毕业生要在以下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经济管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等十个方面满足以下要求:1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备合理的数学、自然科学和计算机知识结构,能够将数学、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用于分析、解决复杂经济管理问题。
1.1具有合理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结构,能够用于分析、解决复杂经济管理问题。
合肥工业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例文
合肥工业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例文一、专业背景及培养目标1.专业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应运而生。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现代信息技术、管理科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领域从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评价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培养目标(1)掌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具备较强的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实施能力;(3)具备一定的管理科学、经济学知识,能从事信息管理工作;(5)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二、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1.通识教育课程(1)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等;(2)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等;(3)体育课程:体育(一)、体育(二)、体育(三)、体育(四)等;(4)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创业实践等。
2.专业教育课程(1)专业基础课程: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信息管理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软件工程、数据结构等;(2)专业核心课程: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电子商务、信息检索与利用、信息分析与预测等;(3)专业选修课程:、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网络安全、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云计算、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等。
3.实践教学环节(1)课程实验: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软件工程实验、数据结构实验等;(2)实习实训:企业实习、创新创业实训、社会实践等;(3)毕业论文(设计):结合实际课题,进行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
三、实践教学体系1.实践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强化实践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嘿,各位准大学生们,准备迎接一场全新的知识冒险吧!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方案,这个专业可是信息时代的小甜甜,前景一片光明哦!一、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咱们得明确一下专业定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顾名思义,就是研究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管理企业和组织的信息资源,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那么,我们的培养目标呢?很简单,就是培养具备扎实的信息管理理论基础、熟练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设置1.公共基础课程这部分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这些都是基础中的基础,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2.专业基础课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基础课程有计算机科学基础、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
这些课程让你对计算机和信息系统有个全面的认识。
3.专业核心课程这可是重头戏!主要包括信息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规划(ERP)、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决策支持系统、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等。
这些课程将帮助你掌握信息管理的核心技术和方法。
4.实践课程实践出真知!这部分课程包括计算机实验、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
通过这些课程,你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能力培养1.技术能力这个专业最看重的就是技术能力,包括编程、数据库设计、网络应用、项目管理等。
这些技能可是找工作的敲门砖,一定要掌握牢固。
2.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不仅要会技术,还要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就需要你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数据分析、决策能力等。
3.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在这个专业里,团队合作可是家常便饭。
要学会与人沟通、协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四、就业前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可是相当广阔。
可以从事IT行业、金融、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工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个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只会越来越大。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I - n大学英语B I -w体育I -w大学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及程序设计基础高等数学B I -n线性代数B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军事理论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电子商务技术项目计划与控制ERP原理与应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C++程序设计财务管理数据结构营销管理运营管理经济分析与建模多元统计分析SPSS统计分析与应用管理沟通时间序列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战略管理服务管理预测与决策技术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网络程序设计工业工程概论信息资源管理工程经济学智能信息系统就业指导企业沙盘模拟实验企业管理决策模拟实验信息系统编程实验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现代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突出运用信息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的能力,具有从事管理创新研究素质,胜任企事业单位信息管理和组织运营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1系统掌握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2 •精通各类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具备对组织运营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业务知识;3•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前沿及发展动态;4 •具有组织实施信息系统和科学管理的能力; 5 •外语达到4级以上,能够阅读文献和日常交流。
三、专业特色:本专业强调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厚学科背景,强化信息技术、数理分析技术和工程方法,关注应用技能的培养,重视管理创新能力的训练。
四、修业年限:一般为4年,至多延至6年。
五、学位授予:管理学学士。
六、毕业合格标准: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健康的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至少修满200学分。
七、课程结构:普通教育课(共70学分)专业主干课(16学分)选修课(30学分)专业基础课(22学分)实践实验课(23学分)全院必修课(39学分)数据库系统及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学时、学分分配表学院负责人签字:。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培养方案1. 建设目标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开发能力的专业人才,满足信息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2. 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1)掌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2)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工作中能够熟练运用现代计算机软件、硬件和网络技术;(3)具备较高的信息管理和分析能力,能够有效地进行信息资源管理和决策支持;(4)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意识,能够协作完成复杂的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设计工作;(5)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3. 培养任务(1)突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特色,注重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加强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开发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2)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设施,加大实验课程的开设,课程内容不断更新与改进,保证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3)能够培养学生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4)强化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完成各种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开发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5)培养学生优秀的科研素质,注重学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激发。
4. 主要课程设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管理学本门课程主要介绍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包括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信息安全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2)系统分析与设计主要介绍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技术,包括信息系统需求分析、功能设计、数据结构设计、系统测试等方面的知识。
(3)数据库技术主要介绍数据库的设计原理和管理方法,包括数据库的概念、结构、数据模型、查询语言等方面的知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四年制)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管理学、医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事企业单位的信息组织与管理以及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实施和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学、信息系统和医学知识四大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科学思维、系统分析、数据库及开发技术的基本训练,掌握获取知识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基本能力。
具体要求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 综合素质要求(1)通过各种教育教学及实践活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2)掌握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知识,具备良好的数理基础和扎实的信息技术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3)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开发等领域的相关技术、政策、法规和标准等方面的知识;(4)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5)具有团队精神。
2. 专业能力要求(1)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方法、技术与工具,具有一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技能;(3)具有数据库方面的专业知识及信息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5)了解医学领域相关信息系统的发展动态;3. 知识结构要求(1)人文社科基础: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外语与人文,经济与社会,体育等较广泛的社会科学知识。
(2)自然科学基础:要求掌握数学、物理等较宽厚的自然科学知识。
(3)管理学知识:要求掌握管理学基本知识,具有信息管理、IT项目管理知识和技能。
(4)医学知识:要求了解临床医学概论、基础医学概论、预防医学概论等中、基础医学基本知识,具有一定医疗机构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中相应专业知识和技能。
合工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
合工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合工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2.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学以及信息管理的相关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系统开发与实施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信息组织、检索、处理和分析的基本能力,以及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能力。
3. 主要课程:本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学、信息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等。
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主要包括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等;管理学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原理、生产与运作管理等;信息管理课程主要包括信息检索与利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课程主要包括系统开发工具与程序设计等。
4. 实践环节:本专业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等。
课程实验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实验、专业课程实验等;课程设计主要包括数据库系统设计、信息系统设计等;专业实习主要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
5. 就业方向:本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也可以在信息技术领域自主创业,从事信息系统开发与实施等方面的工作。
总的来说,合工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业本科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信息管理和企业管理基本知识,具备熟练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等部门从事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评价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2.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掌握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信息技术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3.掌握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方法、技术与工具;4.具有一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技能;5.熟悉经济管理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等方面的知识;6.了解本专来的理论与应用前沿以及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主干学科、核心课程和主要实践环节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会计学、市场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实验与课程设计(程序设计、管理学、数据结构与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社会实践与实习(社会认知实践、管理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标准学制四年,修业年限4—6 年四、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最低毕业学分为 195 学分,其中通识必修课 39 学分,通识选修课 8 学分;专业基础必修课 18 学分;专业核心必修课 47 学分、专业选修课程 40 学分,实践环节43 学分。
凡达上述毕业学分要求,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通化师范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知识、技能和能力,能够在企业、政府机构、科研机构等各种组织中从事信息管理、信息系统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 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运筹学、管理学等基本理论和方法,融会贯通,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编程能力和管理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掌握信息管理、信息系统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重点培养学生掌握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3.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检索、数据处理和交流。
4. 培养学生具有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能够适应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积极投身信息化建设。
三、课程设置1. 信息学基础: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和算法、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原理等。
2. 管理学基础:包括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等。
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包括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系统开发环境与工具、数据库管理、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企业信息化战略与规划、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等。
4. 应用实践:包括信息系统案例分析、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信息系统实习、毕业设计等。
四、培养模式1. 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模式,其中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等。
2. 建立学生研究型学习模式,推行研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倡导表现主义教育理念,鼓励学生探究实际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实际项目,培养其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五、考核标准1. 课堂教学成绩:包括平时成绩、考试成绩、作业成绩等。
2. 实践教学成绩:包括实验报告、课程设计报告、实习报告等。
3. 毕业设计:包括论文题目选择、研究方案撰写、中期汇报、实施计划、论文撰写和答辩等。
六、实践教学环节1. 实验:开展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所需要的理论和方法,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成为从事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承担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系统开发、维护、管理以及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专业特色:本专业研究信息的构成分布与特征,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解决信息的获取、加工、检索、控制和利用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为科学研究和管理决策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与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得到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学制与修业年限标准学制4年。
修业年限3—6年。
三、毕业要求思想政治合格,在规定的年限内修完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至少获得165学分,其中必修课程109学分,选修课程36学分,见习2学分,实习6学分,毕业论文6学分,独立实践其余学分6学分,且所得学分的结构符合要求。
四、授予学位要求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重庆师范大学学士学位授予条例》的要求,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五、学分分配表六、课程设置表(一)通识课程( 39学分)1.通识必修课程( 36 学分)2.通识选修课程( 3学分)(二)学科基础课程(必修:27学分,选修3学分)(三)专业主干课程(必修:46 学分)(四)专业方向课程(选修:30 学分)(五)独立实践教学环节(必修:20学分;选修学分)七、关于本培养方案的其他说明1、本专业方案要求限招理科生,具有一定的数理基础和英语水平。
2、选择学习本专业方案的学生原则上应拥有自己的电脑设备,否则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学习。
3、通识课《计算机文化基础II》本专业不修,以学科基础课《C程序设计》代替,要求学生参加重庆市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二级考试(C语言),其考试成绩作为本课程的成绩。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辅修双学位)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辅修双学位)培养方案(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一、培养目标面向社会需求,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导向,适应信息事业发展的需要,具有扎实的人文、数理、外语和计算机基础,系统掌握信息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富有创造性,善于学习和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信息管理的实际问题,以及进行大数据信息处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和评价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和复合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能够到企事业单位、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和各类信息部门,从事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信息分析、咨询、教育等服务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二、毕业要求1.基本规格系统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信息采集、存储、分析和传递,具备独立进行目标定向、解决现实问题的基本素质。
具有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相关领域发展最新动向的能力;信息系统建设及对现有的信息系统进行改进和提出新的解决方案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熟练的听、说、写、译的能力。
2.素质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3.具有信息选择、信息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4.具备创新意识,熟练掌握信息检索和学术规范,具有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5.具备较强的信息意识和自学能力,能对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进行追踪;6.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1.主干学科情报学、图书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主要课程信息资源管理、科技文献检索、情报语言学、信息组织、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研究与预测、信息检索系统、信息计量学等。
四、修业年限3年。
五、学分要求50学分(学生按照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修习规定课程并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若修读学分达到50学分,可主动申请管理学辅修专业学士学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1(修改后)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高尚健全人格、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宽厚的专业基础和综合人文素养,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领导潜质,具备良好的数理基础、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知识、信息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方法与技术,具有一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践能力,能在工商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科研院所和国家各级管理部门从事高级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方面工作的具有较强实际工程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信息系统开发、电子商务技术及计算机综合应用知识,接受科学的系统分析、设计方法及信息管理策略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信息管理及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2. 掌握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3. 具备对信息的组织、分析、传播和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4. 具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能从事应用软件的研发工作;5. 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6.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7. 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主要课程、课程平台及学分比例1.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2.主要课程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Java 程序设计、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存储与检索、信息系统安全原理、电子商务。
3.课程平台及学分比例(四)修业年限、毕业学分要求与授予学位1. 修业年限:3-6年2. 毕业学分要求:总学分200学分3.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五)就业(发展)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以及电子商务系统的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工作,还可在教育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教学及管理工作。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培养方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门应用型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以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本文将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培养方案进行介绍,全面阐述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培养目标等相关内容。
一、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培养方案首先安排了一系列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
这些课程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使其具备掌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知识的能力。
2. 专业课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专业课程包括信息系统开发与实施、信息安全与风险管理、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大数据与数据挖掘等。
通过这些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各个方面,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教学为了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培养方案还设置了丰富的实践教学环节。
学生将参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项目实训、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二、培养目标1. 知识与理论能力培养方案旨在使学生掌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系统原理、数据处理技术、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与实践,熟练运用相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2. 技术与应用能力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项目实训和实习等环节,学生能够熟练使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相关工具和软件,具备开发与实施信息系统的能力。
3. 创新与研究能力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
学生将在毕业设计等环节中,选择一个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培养出具备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人才。
三、实践教学与实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培养方案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学生将参与一系列项目实训,通过模拟真实的情境进行操作和实验,积累实践经验。
此外,学生还将参加为期数月的实习,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际工作,锻炼自己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数理基础和管理学基础、必要的经济学知识和较强的中英文沟通能力,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组织与信息管理基础理论、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富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人才和具备专业技能的高素质管理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国家各级管理机构等部门的信息组织与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评价及监理等工作。
二、基本要求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有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成熟的心理素质;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有强烈的责任心、上进心、良好的自律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
本专业注重提升学生信息技能与信息素养,要求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的理论与方法,能够解决信息的获取、加工、检索、控制、开发和利用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和管理应用系统开发技能,并拥有一定的信息资源规划、开发、利用和信息系统项目分析与设计的实践能力。
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方面的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具有健康的体魄。
三、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四、专业特色与业务能力专业特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横跨管理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具有多学科交叉综合性质。
本专业以强化专业基础知识,突出信息系统开发和管理能力为教学特色。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具备一定的管理软件开发、计算机建网技术、硬件和软件系统的管理与维护技能;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包括外语基础(国际信息交流) 和中文组织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管理系统建模和计算机仿真技术能力;具有主动学习、拓展知识的能力,能及时跟踪本专业领域发展动态。
五、主干课程设置信息管理学、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存储与检索、企业资源计划、信息组织、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分析与预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等课程。
六、课程体系及构成(一) 课程模块介绍第一模块课程:公共基础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修高等数学必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线性代数必修-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必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必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必修大学英语必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修C语言程序设计必修军事理论必修工程图学与计算机绘图必修军事训练必修计算机文化基础必修体育必修大学物理必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就业指导必修大学生职业发展必修专业教育必修人文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必修第二模块课程:学科基础课运筹学必修预测与决策必修应用统计必修ERP实验必修计算机网络限选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必修数据结构限选宏观经济学必修管理信息系统必修管理学必修管理经济学必修第三模块课程:专业课信息管理学限选信息存储与检索必修信息资源管理限选信息组织限选信息计量学限选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任选信息分析与预测任选专业英语限选竞争情报任选知识管理限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限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限选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实验限选课程设计限选电子商务导论限选商务网站的设计与开发任选基于J2EE的开发技术任选微机原理任选证券投资技术分析任选创业管理任选数字图书馆任选人工智能及应用任选会计学限选组织行为学任选物流管理任选供应链管理任选企业经营实战演练任选信息安全任选(二) 主要课程内容简介Ⅰ. 必修课(1) 课程编号:EM2111001课程名称:运筹学(Operational Research)学时/周学时:46/4 学分:3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讲述线性规划问题与单纯形法、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对偶单纯形法、灵敏度分析、运输问题与表上作业法、目标规划、整数规划、网络计划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运筹学模型在实践中的应用,有关运筹学的软件的使用和操作。
(2)课程编号:EM3111006课程名称:预测与决策(Forecasting and Decision Making)学时/周学时:46/4 学分:3内容简介:定性预测方法,包括专家预测法、专家意见汇总预测法、头脑风暴法等;定量预测方法,包括确定型时间序列预测法、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法、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法、趋势外推预测法等;决策的基本概念、程序、类型,不确定型决策,效用理论,风险型决策,层次分析法等。
(3)课程编号:EM2111002课程名称:应用统计(Applied Statistics)学时/周学时:46/4 学分:3内容简介:应用统计概述;统计数据的描述;抽样基础;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时间序列与指数;抽样调查,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统计软件的应用,应用统计学的案例分析。
(4)课程编号:EM3211013课程名称:ERP实验(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xperiment)学时/周学时:20/4 学分:1内容简介:了解ERP软件运行的全过程,包括系统运行管理(建立新帐、用户和权限设置等)、产品开发管理(设置系统参数、输入基础信息、运用物料编码等)、销售管理(设置系统参数、维护基础信息、销售计划的制定等)、主生产计划管理(系统参数及基础信息的设置与输入、主生产计划的制定、调整、追加、完成主生产计划的有关作业:制定、粗能力平衡、调整、生产排程、计划下达等)、库存管理。
(5) 课程编号:EM2111004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学时/周学时:46/4 学分:3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讲述数据管理的进展、数据模型、数据库系统的结构、网状数据库和层次数据库、关系数据库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关系代数、关系数据规范化、规范化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SQL 的数据定义功能、SQL的数据操纵功能、视图SQL的数据控制功能、数据库系统结构、文件共享式数据库、远程处理式数据库、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6) 课程编号:EM1111009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 C Programming Language)学时/周学时:46/4 学分:3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讲述C语言的特点、C程序的结构、C程序的调试过程、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赋值运算符和赋值表达式、位运算、最简单的程序设计、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逻辑运算和判断选取控制、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循环控制、数组、函数定义、函数的使用、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动态存储变量和静态存储变量、编译预处理、指针、结构体与共用体、文件。
(7) 课程编号:EM3111005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学时/周学时:30/2 学分:2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讲述信息的概念与属性、信息的作用及生命周期、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与模式、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定义、信息技术的体系、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与发展、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的种类、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简介、管理信息系统的新发展、办公自动化系统、Internet与Intranet技术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
(8) 课程编号:EM2111003课程名称:管理经济学(Managerial Economics)学时/周学时:46/4 学分:3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讲述管理经济学的概念与对象、管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企业目标、企业利润、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需求分析、需求估计与预测、生产决策分析、成本利润分析、市场结构及企业行为、定价决策、长期投资决策分析等。
(9)课程编号:EM1111008课程名称:管理学(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学时/周学时:30/4 学分:2内容简介: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学发展历史、管理的主要职能,包括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沟通与人际技能、控制等;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形式,帮助学生将管理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10) 课程编号:EM2111007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学时/周学时:46/4 学分:3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讲述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凯恩斯主义主要观点,简单国民收入的三种计算方法,IS-LM模型及其应用;通货膨胀的度量、成因、效应以及治理,西方主要通货紧缩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宏观经济学流派的观点等。
课程名称:信息存储与检索(Information Storage and Retrieve)学时/周学时:46/4 学分:3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讲述信息存储与检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检索系统中的文献信息数据库和非文献型数据库的概念和基本结构、基本的检索方法和检索技术、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评价的一般方法、信息检索技术的新进展。
Ⅱ. 限选课(1) 课程编号:EM1221044课程名称:信息管理学(Information Management)学时/周学时:46/4 学分:3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讲述信息的含义、特征与分类、信息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信息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信息管理原理与规范、社会信息系统及其基本类型、社会信息系统的控制、国家信息系统管理、组织中信息系统的管理、人类总体需求与信息需求、信息用户分类、用户利用信息行为分析、当前用户信息需求与利用总特征、社会信息流通基本原理、用户信息获取途径与障碍分析、我国信息资源的分布与管理、文献信息流的规律。
(2) 课程编号:EM3221040课程名称: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学时/周学时:46/4 学分:3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讲述信息资源的概念、特征、作用和功能,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任务、内容、历史沿革和发展过程、以及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理论、原理、工具和方法。
主要内容包括信息资源分布、信息资源采集、信息资源组织与存储、信息资源检索与挖掘、信息资源质量评估、信息资源规划、信息资源开发、信息资源利用、信息资源安全、信息资源配置、信息政策与法规、信息资源管理的绩效评价。
(3) 课程编号:EM2221041课程名称:信息组织(Organization of Information)学时/周学时:46/4 学分:3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讲述语言学原理、系统论原理、知识分类原理、概念逻辑原理对信息组织的基础、信息组织的各种方法、信息组织的分类法、主题法和集成法、基于这些方法的信息分析与标引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