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以产业组织学说为基础的跨国经营理论
跨国2_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
商学院
陈 虎
第二章 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概述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对外直接投资形态
第一节 对外直接投资概述
一、对外直接投资的定义 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一国投资者为取得国外企业经
营管理上的控制权而输出资本、技术、管理技能以及
其他有形资产或无形资产的经济行为。
第一节 对外直接投资概述
提出了后进国家参与与国际贸易的模式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的途经: 进口 国内生产 出口 市场
进口 国内生产 出口
时间 产业变化雁形图
头雁是进口浪潮:进口 备
市场开放
本国生产做准 本国生产(进
中雁进口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市场 口替代) 尾雁出口浪潮:引进技术与低工资 是遵循雁形理论
本国大量生产
二、对外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一国居民(含自然人和法人)以 一定生产要素投入到另一国并相应获取管理权的一种 跨国投资活动。
对外直接投资的核心内容
(1)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 (2)投资方拥有足够的经营管理权
第一节 对外直接投资概述
二、对外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 对外间接投资 间接投资也称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通过在市场 上购买股票、债券或其他金融资产的经济行为。
一、以产业组织学说为基础的跨国经营理论
内部化理论 市场内部化理论的基本假设 (1)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 厂商经营目标不变 (2)当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时,促使厂商对外投资建 立企业间的内部市场,以替代外部市场 (3)企业内部化行为超越国界,就形成了跨国公司
所谓中间产品不仅包括半加工的原材料和零部件,更 主要的是指专利、专用技术、商标、商誉、管理技能 和市场信息等知识产品。 交易成本、市场失效和市场内部化是内部化优势理论 的三个基本概念。
第六章 跨国公司的研发、生产与营销管理 《跨国公司理论与实务》PPT课件
第二节 跨国公司的生产管理
一、跨国生产的标准化(Standardization)
1.跨国生产中推行标准化的作用 (1)降低设计费用,缩短建设时间。 (2)加强生产的专门化,促进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 (3)降低技术复杂性,从而减少技术培训的需求,
方便技术的调整和更新。 (4)便于公司总部的统一控制与协调。
第三节 跨国公司的营销管理
跨国公司营销管理是指国际市场营销与企业所在国市场营销 管理的总和。其目的在于,通过用企业的资源满足在地域上分散 的多国购买者的需要,来实现企业的跨国经营战略和发展目标。
跨国公司的营销研究具体包括跨国公司的产品策略、定价策 略、分销策略、促销策略研究等问题。
一、跨国公司产品策略
权控制的重要手段 (六)跨国公司研发的绩效水平各异
三、跨国公司R&D的组织结构的类型
1.母国集权型(Ethnocentric Centralized R&D) 2.多国集权型(Geocentric Centralized R&D) 3.多国分权型(Polycentric Decentralized R&D) 4.核心型(R&D Hub Model) 5.网络化整合型(Integrated R&D Network)
(一)国际性产品的特性(Product Characteristics) 1.文化差异 2.经济差异 3.产品和技术标准
(二)跨国公司产品策略(Product Strategies)
策略
表6-4 国际产品——沟通策略组合:策略方案
产品功能或 所满足 的需求
产品使 用 的 条 件
购买产品的 能力
推荐产 品 策 略
4、研究微生物耐辐射的 生物化学和生物物 理的机制
跨国经营理论
2.内部化理论
在企业的基本投入和最终产品之间, 生产过程不可缺少的所有中间投入, 叫做中间产品,如知识、信息、技术、 商誉、零部件、原材料等。这些中间 产品有其独特的产品特性,尤其是对 企业的经营具有重要作用的无形资产, 如:
①无形资产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公共物品” 性质(一方获得一知识,另一方使用的它 的边际成本很低,甚至为零,而有效配置 该资源的条件为根据其边际成本定价,价 格也几乎为零,因此该无形资产无人愿意 提供,或者说其定价不合乎效率原则)
这些中间产品有其独特的产品特性尤其是对企业的经营具有重要作用的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公共物品性质一方获得一知识另一方使用的它的边际成本很低甚至为零而有效配置该资源的条件为根据其边际成本定价价格也几乎为零因此该无形资产无人愿意提供或者说其定价不合乎效率原则无形资产的定价受到信息不对称现象的不确定性的存在使上述的不对称现象难以克服谁能保证自身能真正恰当地使用这项技术呢
3.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跨国公司的一般理 论):邓宁
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 势分析的有机结合
所有权优势: 来自对有形、无形资产的占有产生的优势,生 产管理上的优势等等。(竞争性优势)
内部化优势: 企业内部转移、使用所有权优势比外部转移该 优势更加有利可图。 区位优势: 东道国不可移动的要素禀赋优势(自然资源、 人力资源、市场容量等等)以及相关的东道国 的相关政策。
应 用
(1)如何确定企业的国际生产模式? (2)如何寻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企业进行跨国经营需具备何种品质? (运营模式) (4)国际直接投资(国家的宏观角度)
②无形资产的定价受到信息不对称现象的 捆扰
③不确定性的存在使上述的不对称现象难 以克服(谁能保证自身能真正恰当地使 用这项技术呢?)
自考本科工商管理专业《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知识点总结
跨国公司与管理第一章跨国公司概述1.跨国公司:是一种在多个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全球性生产、销售或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企业组织。
2.直到1974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第57次会议的有关决议文件中,才正式采用了“跨国公司”这一名称。
3.跨国公司的判断标准用那些?结构性标准:即通过研究一个公司的跨国范围,及对子公司的股权安排和控制程度,来判断其是否属跨国公司。
营业实绩标准:主要是通过研究一家公司在国外经营的资产额、销售额、官员人数和利润等指标来判断它是否属于跨国公司。
行为特性标准:任何一家跨国公司都应有全球性经营战略。
4.经营大师彼得F德鲁克认为,虽然跨国公司的总部不设在某国,但其生产经营、组织形式都是全球性的。
5.跨国公司的特征?1跨国公司是“国际化”了的企业2对外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经营跨国化的基本手段3全球战略和内部一体化4技术内部化6、绝大多数跨国公司都包括三种基本单位:母公司:负责对外直接投资,并对接受投资的经济实体进行控制的公司。
子公司:经母公司直接投资而在母国内外设立的经济实体。
分公司:母公司的分部。
7、跨国公司的类型1按经营项目分类:(从跨国公司的投资领域和经营范围出发,跨国公司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以经济资源为主的跨国公司。
二是以经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跨国公司。
三是以提供服务为主的跨国公司。
2按公司决策中心进行分类:(从决策上分类)一是以民族为中心的跨国公司,主要考虑母公司的权益。
二是以多元为中心的跨国公司,以众多子公司的权益为主。
三是以全球为中心的跨国公司,以全公司在世界各地权益的统筹考虑为依据。
3按公司内部经营结构分类:一是横向型跨国公司。
二是垂直型跨国公司。
三是混合型跨国公司。
8、跨国公司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
9、近代的跨国公司始于德国的拜尔化学公司。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中大型跨国公司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继续占主导地位。
11、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所起的作用?1加速生产国际化,促进生产力发展。
跨国经营理论与实务跨国公司营销实务
跨国经营理论与实务:跨国公司营销实务引言跨国经营是指商业组织在多个国家开展商业活动。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进行,跨国公司越来越重视跨国经营理论与实务,特别是在营销方面。
本文将分析跨国经营的理论框架,探讨跨国公司在不同国家市场的营销实务,并提出相关策略和建议。
一、跨国经营理论框架跨国经营理论框架主要包括国际营销环境、市场选择与定位、产品和品牌策略、渠道管理、价格策略、市场传播等方面。
1. 国际营销环境国际营销环境因国家特征、文化差异、经济因素、法规政策等因素而异。
跨国公司需要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背景、消费者习惯和需求,以及法规政策等,为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2. 市场选择与定位市场选择是跨国公司成功开展营销活动的关键。
跨国公司需根据目标市场的规模、增长潜力、竞争程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市场进行投资。
定位是指在目标市场中确定目标消费者群体和差异化竞争策略,以获得竞争优势。
3. 产品和品牌策略产品和品牌策略是跨国公司营销的核心。
跨国公司需根据目标市场需求,提供适合当地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并建立有竞争力的品牌形象。
同时,跨国公司还需要考虑产品标准化与本地化的平衡。
4. 渠道管理渠道管理是保证产品顺利流通的关键。
跨国公司需要建立稳定的供应链,选择合适的渠道伙伴,同时通过有效的渠道管理手段,实现产品的高效分销和市场覆盖。
5. 价格策略价格策略在跨国营销中至关重要。
跨国公司需根据目标市场的价格水平、竞争情况、品牌定位等因素,制定合适的价格策略,既要保证利润,又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6. 市场传播市场传播是跨国公司宣传推广的重要手段。
跨国公司需通过合适的媒介和渠道,进行有效的市场传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不同国家市场中,跨国公司还需考虑语言、文化和习惯的差异,以达到最佳传播效果。
二、跨国公司的营销实务1. 跨国公司的市场调研在进入新的市场之前,跨国公司需要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了解目标市场的消费者需求、竞争对手情况、渠道伙伴等信息。
跨国公司现象的理论解释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第二章 跨国公司现象的理论解释
一、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分静态的比较优势理论和动态的比较优 势理论。 前者主要指古典的比较优势理论,主要包括亚当·斯 密的绝对优势学说、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等; 后者主要包括筱原三代平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赤松 的雁形理论等。
一是发展中国家由于长期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低附加值 环节,使得贸易利润下降,缺乏改善贸易结构的物质 基础,并形成了对劳动型产品生产的路径依赖;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第二章 跨国公司现象的理论解释
二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贸易时过于依赖 发达国家的技术引入,进而缺乏创新能力,以至于长 期陷于技术跟进状态,被迫受制于人。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请分析中国 现在应采取什么方法才能免陷于“比较优势陷阱”?
在产品成熟阶段,生产成本成为能否在市场上击败竞 争者的重要因素。美国企业会把西欧国家作为优先选 择的投资区位,因为那里的需求类型与美国相近,劳 动力成本相对较低。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第二章 跨国公司现象的理论解释
特点: 该理论说明了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企业增长之间的 紧密关系。 第一次从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角度将国际贸易和国际 投资作为整体考察企业的跨国经营行为。 做为直接投资理论,产品生命周期模型把东道国的区 位优势与企业的所有权优势结合起来,说明国际生产 格局的形成。 为制造业跨国公司的成长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分析工具。
市场规模大,它可以减少引进新产品过程中的风险;
美国消费者的人均收入高; 美国劳动的相对成本高,这个特点不断产生了以资本 替代劳动的创新需求。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第二章 跨国公司现象的理论解释
FDI理论的比较研究文献综述
准化产品.或为了适应东道国市场需求而将其原来的 产品改进或多样化等;(3)该理论无法解释在国际分 工深化条件下的境外直接投资行为。
2边际产业投资理论 日本小岛清在1977年出I;叵的《对外直接投资论》
明了FD飕程自身所产生的效率或租金。巴克利(P
Buckley)雨1卡森(M
c
J
中用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原理,推论出日本对外直接投
润。企业垄断优势来自于: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不完 全的优势。如产品特异性和专利知识产权等,凭借较
高的金融信用等级在资本市场上的筹资能力.管理技 能的优势,规模经济的优势,从而产生低成本经营优
流动。资本在国际间流动是从拥有丰裕资本从利率水 平较低的国家流向资本稀缺而利率水平较高的国家, 直到利率差异消失为止,这时资本投资的利润将达到
I雪的比较优势产业,而东遭国利用这些比较优势扩大 生产。扩大出口.按边际产业顺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而保留本国比较优势产业扩大出口,既可实现产业国 际性转移.又可促进贸易发展,所以称为顺贸易导向 的投资。 (二)基于不完全市场假设的FDI理论 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
论中最具有代表性及研究特点的理论。尽管从20世纪
8£9á ?S•Íê,ÈyiC)ÚAŽÍåÑ,XEÖ*üûÚd ÑLCçKÂNl '!åÑÍê,ÈyiC,X)„(ŠâåÑ4£#"¥)EózžJüê+ 4£#",X!Uá,Ì/Ä4§ÜE-ÔrL™‰EîE›Í?S•Íê,ÈyiC)ÚA EÖ*üû,XÚd-è0Jv2öZEÖÜåÑÍê,ÈyiC¥),X)ÚAŽqBÛÎZE-o)ÚAŽÍåÑÍê,ÈyiC,X/ÃÛÐ0*üžJL :!AŽ[ F¥ùLò ÑÕîÍê,ÈyiC,X!Eݽ-è0J !EݽÍê,ÈyiC6Ñúäs,XGKKÂNlÄE¯9„,Xê4~È4£#"<)×ê,XE¯/ßt¿ÈÑÕî,XÍê,ÈyiCzE¢9Ôþ¿ !86 CßÈÍÑÕîÍê,ÈyiC!EݽKÂNlE¯> -è0JÈá™Ã¹SÍê,ÈyiC!Eݽ,X)ÚAŽÈt È3ùnÑÕîÍê,È ,X!Eݽì+9¤oqBÈ—E¯Íê,ÈyiC,X9‹¥)Ä [¹Íê,ÈyiC)ÚAŽ`ÑL,ÈyiCrCÉÎ.È0U.ô4³,X&´ÚdÈ¢Íê,ÈyiCì+9)ƒWÃì+9|`G6(´2ôÝþM6ÚdÍê, yiC!Eݽ,XE¡´2ôÈÎ0ŸZ4ÐÜÚd,XŠÄG›*ü)ÚAŽ`rL,Ì4§ÜÃnûÚdânG£Úd,Ì4§ÜÃrA•Údâ?˜8 ¡ÑÕîÍê,ÈyiC!Eݽ,XØ/¡´2ôE¯> ÚdÈJñA©û,XÎ0ŸZÑÕîÍê,ÈyiC,XAuG£4£#"õ_ÈÍ)ÚAŽÚdt Îì+9~‘Ä Oj[üÐAŽŸ4¡ZA¹AŽNl,XEÝNl6 C`ãÈJÍÑYêGbÍê,ÈyiC!Eݽ,X,ÌG[)E¯> Z‡)Úȹ!80[E¯Ô!9E ,XÎ.Ä2ûy-1`0´Íê+ Íê,ÈyiC,X¥)Ã)„(Š`(M&•žC_“E¯> ZŸ4¡`4§ÈJ¢áà,X{M6Íê+ Íê,ÈyiC,X!$è ZÚd`&4‡È¹“¤oÍê,ÈyiC!EݽKÂNl,XÔþVB`È0[)ÚAŽÚdŠ,X'rA•Î.Ä1Ý0´Íê,ÈyiC!Eݽ,ÌG)Ú 4ÐEÄ`[,X)ÚAŽŠÄA¹0´ÚÍê,ÈyiC)ÚAŽ&4‡êF¼|´)ÚAŽ`YF¼|´)ÚAŽÈ0<[,X)ÚAŽÎ.ÄJ¢Íê,Èy `G6(´2ôÝþM6ÚdE¡Íê,ÈyiC!Eݽ,X´2ôÈÎ0Ÿ4ÐÜÚdŠÄì+9)ƒWÙÀ,XêF¼)ƒW`YF¼)ƒWÈÍ !¤5Ê×ì+9|Íê,ÈyiC!Eݽ,XÐå×5àà!EݽØüàÔM6,X{îEݽâE¯9•ã,Xì+9‡1*í`!Eݽ,ÌfG6(à È!Eݽ,XG6(´2ôÄ1¯0´Ã1h0´`1A0´ÚÿÍE¡ÑÕîÍê,ÈyiC!Eݽ,Xì+9)ƒWÃì+9|`G6(´2ôE-ÝþM > ZAº4š,XAŽEÄÄ1¯0´¢ÑL)ƒWÃ!¡Ñ)ƒWÃðF'Ñ)ƒW`Õî,X0²]ì“ÚdÑÕîÍê,ÈyiC,XYê)ƒWÄ1h ȹxç)ÚAŽÃÕîC$dAŽ1)ÚAŽÎ.ÍÑÕîÍê,ÈyiC,Xì+9|E¯> Z)ÚAŽÚdÈJEîE›,ÌG,XKÂKA×¹E¯> Z `E¯9•ãâ!Eݽ,XG6(ûE¯> )ÚAŽ`rA•ÚdÈAÈâJÍ!Eݽ,XE¡Ä1×0´ÍÑÍê,ÈyiCž!Eݽ(M&•,X4§ Íê,ÈyiC!EݽÚd,XrA•Î.ÄJÎ0ŸZÍê,ÈyiC!Eݽ,Xî4“û²&õ_ÈP`A•éÑÕîÍê,ÈyiC,XGK!´2ôJÚd s´ÄÔâÈ[B¹Þ,X)ÚAŽ`rA•ÚdÛÎÑÕîÍê,ÈyiC!Eݽ,ü,XKÂNlÈJ¤ÎZÑÍê,ÈyiC!Eݽ,Xì+9`r‘Í1* Ä :!AŽ[ "8G åÑÕîC$d9‹ª_Íê,ÈyiC-è0J HHbÍê,ÈyiCÍ4£#"¥),XG¡?U||0*üÈWÔ,È)ÚAŽ+ vA|,X&ÁK¼A±NlÄÍbÑE-Ôþ¥),XûÑ9AÈÈ *üá?Ô5à•ÄM=ÔñóÈZûo¥):â,X4£#"ÈÑ2ÔûK¼é97¾ê+ ØÑ,XêiCÈE-Í—E¯ÑY,X4£#"N²E *ü×5àHE›•ZÈLc-M=,X#Å9`Ño,XrÈÑÕîÆ4£KÛroCDÎÑK¼ÈÈQ,Xý*üÑLÖÃÑLC$dÈA}Ñ + 4£#"Ä'5àM6Í„,X)ƒWÈM6Í-€CÛ¬,X> ™ÈM6͆,X0²]ÍÈÑÕîV)ÈQ,XÔ)Íê,ÈyiCÈ¢5àüÈû/ß ¥)ÈåÀákávA|,XKÂNlÄ ÔÃ[?U?–&•[0ŸC‡‚?–ÕîÈqBC$dqC*)ÚAŽÈ¢ÕîC$d,X?¦zÚdAxü)„L!‰åÑÕî¥)Íê,ÈyiC,X|h ÈøJÑYÕî¥)BF! ô5,XECC$d×5àüK',XiCE›/ßÈhEݽTšLš_> îÈàÊEݽ¥E’ÑŠP¬/¥T{î6.L •ãE¯9È''Ý5Ê,XA±Ã¹Eݽ(ÀC„Î×ü#Å9¥E’ÑŠÖâ?UÚý*ü¡åTê$vh,XØ/¡#ôF'9‹ªÕî¥)LÔ?U,X *ü@ÌYF¼#ôF'ÚE-oC$dE@/ϲ!¡ÑÕîÈ—E¯!¡@Ì,X¥)âE¯!9Ä `Ã[?UY•[0´0ŸC‡‚?–Õî,X?¦zȹC$dqC*)ÚAŽÎ.È¢ÕîE¯> Íê,ÈyiC,X|9È-G¡ÚdÕîÍê,ÈyiC,X<E Èo"EîE›)ÚAŽ`_,X4§ÜÈÚdÎÕîEîE›Íê,ÈyiC,X•ã9‹ªC$d,XEèXÄÎb!8ñCÃÈ[0´,X?UY•EîE›¹ß 1Ô0´È4¾AŽÄE-ÔF¼Ú?UÚdZ[m0,X,Â,X`ãÈ[0´S*ü,X-è0J•"©È¹ž[,X> [ñCÃÄü-è0JÍê,Èy &ÁK¼A±Nl,XE›/ßÈZ6ÑüÚKÂNlÚd#Ù.,XàÊ')„7¾Å,X(M8FÈ[&×Z4ƒ)ÚAŽÚd`nG£AuG£õ Ü,X•ãȹ)ÚAŽÚdÈEY¹_ÚdÆrtAÈáoÈàÊDA•)ÚAŽÚd,X4§AŽÄ 1`0´È[)²NRÄE-F¼Ú?UÍ¥)ÑŠÍê,ÈyiC,X)ÚAŽ¹žÍê,ÈyiC,X:4h,X-è0J[)E¯> Z²NRâA˜dÈA©Ò 9&•Ä ÑÔþ¥)ÑŠÈ´!8?U-è0JÑÕî,XÍê,ÈyiCÈákáOjÍ!E\ÀGb¥)ÑŠ,XÍê,ÈyiC,X)ÚAŽE¯> ²NRÈóHH o)ÚAŽÍÑÍê,ÈyiC,XÛÐãÈàÊ4§ÜÑÍê,ÈyiC,X)„(ŠÈÏREÖÜÑÕîÍê,ÈyiC,X¥)CÃX`õãÄ :5ÙÀü\½3AxAšÍ!¨7¾Å¥E’,XÑŠêE¯> ,ÈyiCKÝ:4hÈ´!8™NOÍE-o)ÚAŽ3E¯> ¨4š²NRÈÚ[Úd 'QÎ.Ä üÍÆÝ,X[)E¯> ²NRâA˜EÄ,XÎ.ÞÈ0è5ÙR[,XÛ9&•ÈG¢Íê,ÈyiC,X|9È¢‚?–ÕîqC*C$d¥),X?¦z²1 ?UE¯> Íê,ÈyiCÈàÊÚdÕîEîE›”,X•ã•9‹k¥)LÔ?U,XC$dȹžE-oC$dœ¹”,X•ãE¡åÀ,X!¡ÑÕîÄ 1Ý0´È6 CÚdÄE-ÔF¼ÚÍ)„L!‰ÑÕîÍê,ÈyiC,X6 CE¯> ZAº4šÚdÈ[Ax¾ÝüAx#ÙE-o6 CâÈå .B,XÍê,ÈyiC,X‡1*Ä[0´ü1T?UŸ4¡ZÍê,ÈyiC,XVÉ`(M&•âÈG¡&•ÚdZÑE¯9M=!PH,X„L!‰ÈM ,X„¬êÄE-o¬ê?U')„üÖ ÑL•M6Èô4³Ík0²]?˜íEä#ä>•Ü00²])ÚÉÓ·ÈE-¥)ÑŠÍê,ÈyiC(MÿEÚåÍêiCïEôZ5Ê`%ÈE¯5à JüÈP¬ õÞE¯9ÑLÚ¹'2ÏÈr)„{î4§XC¼C^ã4{¤oZ„,XCÃX×ô4³,X#äE¯ã`EÑCJã¥)õãM6AÌîÄL ¥)ÑŠ¢1T)éE¯õÓ|Aߪï„,XT`{î4{YüȬEÑCJCJCYÄ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第一篇: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我国跨国企业存在的问题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1.“走出去”的目的不明确“走出去”战略,是政府倡导、鼓励的一种企业行为,但是“走出去”的主体是企业,企业自身的情况才是决定“该不该走”、“该怎样走”等问题的关键。
在我国“走出去”的6000多家企业中,不乏有影响的企业,但是“走出去”的成功案例并不多,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于众多企业而言,当“走出去”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既是一种无法回避的外在压力,也使部分企业在对自身竞争优势缺乏必要了解的前提下,认为“走出去”一定海阔天空,风光无限,因而许多企业在“走出去”时缺乏明确具体的发展目标和规划,缺乏长期的战略思考和科学的管理体系,在投资项目、环境分析、地点选择、合作伙伴选择、经营策略的制定与执行等方面,往往缺乏论证,经营方式单一,不能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扬长避短。
在对海外环境缺乏考察的前提下,盲目投资,缺乏适应当地市场需求的实际人才,经营管理不能完全市场化,仍然处于半政府状态,这些企业要取得成功必然很难。
正如有关专家指出的,“走出去”不能单凭热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立足的法宝还是核心竞争力。
外经贸部前副部长张祥曾经指出,“走出去”的企业要有自己的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才会在国际竞争中有立足之地。
鉴于我国企业目前的实力,许多专家建议,企业在“走出去”时还应三思而行,仅凭一腔热血是支撑不了多久的,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决定“该不该走出去”。
2.政策引导、协调不力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无海外投资的整体战略和行业规划,也没有明确的产业政策和行业导向等。
由于对境外投资缺乏统一的引导和协调,各部门、各地区以及企业之间各自为政,对外投资随意性大,造成海外重复投资,恶性竞争,影响我国境外投资的整体效益。
中国摩托车在越南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在1999年中国摩托车进入越南市场之前,越南人基本上是以自行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到目前为止,自行车基本上全变为摩托车了,据2000年年底的统计,越南人每7人拥有一辆摩托车,而在首都河内,每3人就拥有一辆。
跨国经营与管理理论教材
跨国经营与管理理论教材1. 引言跨国经营与管理是指跨越国界进行经营活动和管理的行为。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间交流的不断增多,跨国经营与管理在全球范围内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教材旨在提供相关理论和实践指导,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跨国经营与管理的挑战。
2. 跨国经营的环境分析跨国经营的环境分析是跨国企业制定战略和决策的重要基础。
本章将介绍跨国经营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分析方法,并探讨各种环境因素对跨国经营的影响。
2.1 宏观环境分析•国际政治环境•国际经济环境•国际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2.2 微观环境分析•资源环境•市场环境•竞争环境3. 跨国经营的组织结构跨国经营的组织结构是为了适应国际运营而设计的,能够有效管理各国分支机构和实现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
本章将介绍跨国经营的组织结构模式,如全球一体化结构、地区分布结构等,并探讨各种结构模式的优缺点。
3.1 全球一体化结构3.2 地区分布结构3.3 跨国经营的团队管理4. 跨国经营的战略选择与实施跨国经营的战略选择与实施是跨国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
本章将介绍跨国经营的战略选择方法,包括国际化战略、多元化战略、全球竞争战略等,并提供相关案例分析。
4.1 国际化战略4.2 多元化战略4.3 全球竞争战略5. 跨国经营的人力资源管理跨国经营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保证跨国企业有效运营的关键要素之一。
本章将介绍跨国经营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和挑战,包括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发展、绩效评估、薪酬福利等方面的内容。
5.1 跨国招聘与选拔5.2 跨国培训与发展5.3 跨国绩效评估5.4 跨国薪酬福利6. 跨国经营的跨文化管理跨国经营的跨文化管理是因应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差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本章将介绍跨文化管理的重要性和挑战,以及跨文化沟通、跨文化领导力等方面的内容,并提供相关案例分析。
6.1 跨文化管理的重要性6.2 跨文化沟通6.3 跨文化领导力7. 跨国经营的风险管理跨国经营的风险管理是跨国企业成功运营的重要保障。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复习资料重点
1、跨国公司的定义:跨国公司系指由在两个或更多国家的经济实体所组成的公营、私营或混合所有制企业,不论这些实体的法律形式和活动领域如何;该企业在一个决策体系下运营,通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决策中心得以具有一致的政策和共同的战略;该企业中各个实体通过所有权或其他方式的结合,使其中一个或更多的实体得以对其他实体的活动施加有效的影响,特别是分享知识资源和分担责任。
——联合国《跨国公司行为守则》,19862、结构性标准:--跨国的程度(transnationality index)跨国指数=(国外资产/总资产+国外销售额/总销售额+ 国外雇员数/总雇员数)/3 x 100% 3、跨国公司理论:以国际贸易学说为基础的跨国公司理论——跨国公司的宏观理论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理论的提出:维农(R.Vernon),《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以美国为基础的三阶段模式(早期模式)-创新阶段:美国宏观经济的特点(高收入、高消费、高劳动力成本、资本丰富、技术发达);美国适合生产的产品;出口西欧-成熟阶段:通过投资到西欧生产,因为比较接近于美国,但成本低;-标准化阶段:到LDC生产,返销美国。
寡占反应理论——Frederick T. Knickerbocker寡占反应行为模式:一些跨国公司的FDI是对其他企业FDI所作出的反应。
进攻性投资和防御性投资Vernon在70年代对该理论的修正以创新为基础的寡占阶段成熟的寡占阶段衰老的寡占阶段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分析评价:-符合美国当时的情况,有一定解释力-理论具有局限性:很多产品起初并不由母国向海外输出;对诸如日本的对外投资缺乏解释力;美国并非优势丧失后才对外投资。
二、小岛模式(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小岛模式的提出:小岛清(KIYOSHI KOJIMA),一桥大学教授,《对外贸易论》▊基本观点:“一国应从已经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并依次进行”。
(顺贸易导向的投资模式)▊解释: - 比较劣势产业(边际产业)的概念: a’,b’,c’- 边际产业转移的作用——夸大两国的比较优势差距- 从“边际产业”到“边际性生产”-日本模式与美国模式的比较——小岛的顺贸易导向思想对小岛理论的评价(p 42)以产业组织学说为基础的跨国公司理论——跨国公司的微观理论一、垄断优势理论理论的提出:海默(S.H.Hymer)和金德尔伯格(C.P. Kindleberger):基本观点:▊垄断优势:指企业对某些经营要素大量占有或者完全独占而形成的优势。
跨国经营理论与实务第六章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
•跨国经营理论与实务
跨国经营理论与实务第六章跨国公司 的生产经营
•第一节 跨国进入方式
•贸易式进入
•投资式进入
•战略联盟
间接出口 直接出口
契约式 直接投资式
非正式合作 公司契约 股权式
跨国经营理论与实务第六章跨国公司 的生产经营
•换个角度分析跨国进入
跨国经营理论与实务第六章跨国公司 的生产经营
•引导案例
通用汽车收购韩国大宇汽车
思考: 1. 为什么大宇第一次招标吸引了众多知名公司? 2. 为什么通用最后还要收购大宇?
跨国经营理论与实务第六章跨国公司 的生产经营
•跨国并购原因
迅速获得市场势力(尤其是横向并购) 目标公司价值被低估 获取协同效应(管理、经营) 短时间内取得规模性 加快在东道国培育核心竞争力 适应国际环境变迁
跨国经营理论与实务第 六章跨国公司的生产经
营
2020/12/18
跨国经营理论与实务第六章跨国公司 的生产经营
•演讲与PPT制作
商业PPT制作与报告演讲中需要注意的基本问题如下: PPT制作
① 文字尽量简单明晰,通俗易懂
② 言语尽量精简,能用1个字的,就不用2个字
③ 每页PPT原则上不超过200字,最小字号20
跨国经营理论与实务第六章跨国公司 的生产经营
•跨国并购类型
按并购方与被并购方的行业相互关系划分
横向并购(Horizontal Merger) 纵向并购(Vertical Merger) 混合并购(Conglomerate Merger)
跨国经营理论与实务第六章跨国公司 的生产经营
•跨国并购类型
按并购是否取得目标公司的同意与合作划分
友好收购 敌意收购 (毒丸计划,米塔尔恶意收购阿塞洛)
跨国经营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有关企业跨国经营理论的概况跨国经营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同跨国经营的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
20世纪50年代以前,西方关于跨国经营的理论研究基本上是经验性、归纳性、抽象性的,不足以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随着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各国跨国经营迅猛发展,尤其是从60年代开始,许多经济学者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发面对跨国经营行为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这些理论主要针对发达国家的跨国经营理论和发展中国家的跨国经营理论展开的。
二、主流跨国经营理论(一)发达国家的跨国经营理论1、垄断优势理论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学者海默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对美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提出并建立了对外投资垄断优势理论。
根据海默的理论,一个企业的进入模式选择是由市场的不完全性以及企业的垄断优势决定的。
垄断优势理论把对外投资作为一种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并与出口和许可经营相比较,分析了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条件和动因。
由于海默的理论是从美国的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因此对垄断竞争型、特别是寡头垄断型跨国投资具有很强的解释性。
特别的,这一理论所提出的跨国公司垄断优势,成为随后发展起来的其他理论的基础。
但这一理论以静态的方法界定企业的垄断优势,无法解释不具备垄断优势的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更不能用于分析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
2、内部化理论内部化理论是美国学者科斯于1937年提出的。
科斯认为,只要企业能在内部组织交易并且费用低于公开市场的成本,企业就应该将交易内部化。
这就是所谓的市场交易内部化设想。
70年代中期,英国学者巴克利和卡森把科斯的市场交易内部化设想扩大到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领域,丰富和发展了内部化理论。
这种理论主要是回答跨国经营的起因和条件。
巴克利和卡森认为,世界上不仅实际上存在不完全竞争的最终产品市场,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存在中间产品的不完全竞争市场。
之所以会产生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主要是由政府的关税、贸易壁垒、外汇管理与汇率政策等引起的。
第6章 以产业组织学说为基础的跨国公司
3.市场内部化的实现条件 (1)资源成本。 (2)通讯联络成本。 (3)国家风险成本。 (4)管理成本。 4.市场内部化的收益 (1)统一协调相互依赖的各项业务带来的经济效 益。 (2)由于制定有效的、有差别的转移价格所带来 的经济效益。 (3)由于消除买方不确定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4)长期保持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技术优势所 带来的经济效益。 (5)由于避免政府干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2014-1-10
4
请举出几个垄断优势的 例子: 特殊资产的表现形式: 生产技术:可口可乐的 神秘配方 关键原材料:乔丹 市场营销:皮尔· 卡丹 管理技术上:汉堡包大 学
(二)企业的垄断优势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规模经济优势 2、技术优势 技术优势包括技术、技能、信息、知识、生产诀 窍、市场技能等众多的无形资产,它们在企业垄断 优势中起着核心作用,在很多情况下是跨国公司赖 以生存的基础。 3、管理优势 4、资本优势 5、相对全面且灵通的信息。 6、全球性的销售网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垄断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 海墨认为:“不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只要是国 际化经营,用完全竞争的观点就解释不通。”企业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面对目标国企业,不会有 FDI。 之所以有了,是因为存在某种垄断优势。 他认为,美国企业在海外从事生产经营面临着比 当地公司更多的风险,要想成功地经营就必须拥有 某些特有的优势足以抵消当地企业的经营和竞争优 势。因此,垄断优势是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 定性因素。
2014-1-10
11
案例:BILL GATES VS IBM
根据美国《纽约人》杂志的报道, 盖茨向IBM出售计算机操作系统 (MSDOS)时,采用的是技术转 让协议。如果IBM每销售一台计 算机,盖茨就获得1美元,如果 以年销量2000万台计算,盖茨每 年进帐2000万。而盖茨在向 MSDOS的前身QKDOS的编程人 员购买产权时,采用的是一次性 购买知识产权的办法,7000美元。
第六章 以产业组织学说为基础的跨国经营理论
(3)垄断优势论认为垄断优势是跨国经营的前提, 而内部化理论认为垄断优势是公司内部化之后的结果 (4)垄断优势论强调技术优势对跨国经营的意义, 而内部化理论强调企业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对跨国投 资减少交易成本、保证跨国经营优势的意义。
(2)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若某企业凭借其垄断优势集中 经营,可排斥东道国企业竞争,形成垄断优势,获垄断利润
即拥有垄断优势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所凭借的垄断优势 1、来自产品市场不完全的垄断优势(产品差异化、商标等) 2、来自要素市场不完全的垄断优势(如技术要素,资本要素 ,管理技能等) 3、来看规模经济的垄断优势(大企业巨额初始资本) 4、来自政府干预的垄断优势(东道国或母国的政策支持等, 例如中国对外资的税收优惠) 例如,美国早期对西欧投资即为此类 现在有案例可说明这种理论吗?(Mi In)
评价:
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开创性研究,首次提出不完全竞争和垄 断优势是导致国际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 主要局限:其研究对象主要是美国的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 为,而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及中小企业的对外直接投 资行为没有分析,因此在目前失去了普遍性意义
第二节 内部化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学者巴克莱等人提出的主 流FDI理论
市场有两种,一是企业之外的受价值规律支配的外部市场 ,另一类是企业内部的市场,不受供求关系影响,其价格 是内部转移价格 外部市场交易存在不确定性,且交易成本较大
某些中间产品尤其是知识产品其市场特别不完善,对产权拥有者 十分不利(后面会讲) 能否举出更多外部市场失效的例子?
跨国公司理论YY
第二节 垄断优势论
• 解释垄断优势的来源
• 2、占有能力论 • Harry G. Johnson • 强调管理和信息(技术、知识)的专有性和独占 性(Appropriability)。 • 知识创造需要投入资源,一旦创造出来具有公共 产品的性质。 • 专利保护与垄断保护。 • 子公司对母公司知识的利用。
第五节 内部化理论
• 内部化理论的三个基本假设 • 1、企业在不完全市场中追求利润最大化 • 2、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交易成本 昂贵,使企业在组织内部创造市场,以克 服外部市场的效率 • 3、跨国公司是市场内部化跨越国界的产物
第三节 内部化理论
• 以知识为代表的中间产品是企业内部化的动 力
第二节 垄断优势论
• 美国企业选择直接投资而不是出口或许可 证方式,主要原因是市场的不完全性: • 1、东道国关税壁垒、运输成本等阻碍企业 通过出口扩大市场。 • 2、技术等无形资产不能象其他商品一样通 过市场转让来实现全部收益。 • 结论:跨国公司跨国扩张只是追求和利用 其垄断势力的一种方式。
第二节 垄断优势论
第四节 边际产业扩张论
• 核心内容: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处于或即 将陷于比较劣势 的产业(边际产业,也是对方国家 具有显在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依次进行。 • 小岛清 “边际产业”包含三个方面(产业、企业和 部门):
• 已经显现比较劣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 已经显现比较劣势的中小企业;
• 某些行业中装配或生产某种特定部件的劳动密集的生产过程 或部门。
• 知识产品(包括知识、信息、技术、专利、专有技 术、管理技能、商业信誉)的特点: • 1、知识、技术、技能的研究开发投资大、耗费时 间长,知识的开发和应用在一定时期内具有“自然 垄断”性质。 • 2、知识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研究与开发,在研究项 目结束以前的任何阶段,如果该企业打算出售这种 知识,就很难确定可能获得的价值。 • 3、知识产品具有公共产品性质,外溢性和扩散性, 内部化转移可避免技术泄漏的潜在风险。 • 4、知识产品市场存在买方不确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产品及其市场结构的特点
知识产品耗时长、费用大。 知识产品价格很难通过市场确定 知识产品可给拥有者提供垄断优势,如微软的软件操作系统 有些专有技术也不适合进行许可转让 一些专有技术可看作是一种集体财产,有整体性,不可 分割性,如丰田先进的管理和组织专有技术不能简单地 许可,又如沃尔玛
主要内容:
该理论的核心是市场不完全和垄断优势
市场不完全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先决条件,而拥有垄断优势是 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
1、市场不完全性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先决条件
现实中的市场是不完全市场,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 完全竞争市场的假定条件 每一个产品或服务市场都有众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每一项产品或服务是同质的 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具有充分信息 各种生产要素在市场中无障碍流动
评价
一、被称为外国直接投资的一般理论
即能解释包括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对 外直接投资行为 可在不同程度上代替早期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理论
二、与垄断优势论的比较
(1)垄断优势理论侧重市场不完全具体形式分析如规模经 济、技术垄断等,而内部化理论则强调市场不完全的一般形 式即市场失效 (2)内部化理论把市场不完全归结为市场机制缺陷,并从 中间品性质与市场机制矛盾论证内部化必要性,而垄断优势 论则认为中间品特性产生垄断优势,市场不完全是垄断排除 竞争。
但现实中这种完全竞争市场只是理论上的假定,普遍存在的 是不完全竞争市场 不完全市场形态
规模经济引起的不完全 产品市场引发的不完全 资本技术市场引发的不完全 政府课税、关税等引发的不完全
对外直接投资的存在,是以存在产品或要素市场的不完全性以及政府或 企业对竞争干预所导致的市场不完全性为前提的
市场有两种,一是企业之外的受价值规律支配的外部市场 ,另一类是企业内部的市场,不受供求关系影响,其价格 是内部转移价格 外部市场交易存在不确定性,且交易成本较大
某些中间产品尤其是知识产品其市场特别不完善,对产权拥有者 十分不利(后面会讲) 能否举出更多外部市场失效的例子?
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建立海外子公司,以公司内 部市场取代外部市场,减少不确定性和降低交易成本,优 化资源配置。
2、微软公司作为全球知名软件开发公司,旗下有如下几类核心产品:(1 )信息工具,包括Office以及其他独立的平台应用软件。 (2)商业解决 方案,整合了Great Plains及Navision 商业处理应用程序(3)服务器 平台,软件开发工具以及微软开发网络。(4) Windows CE及移动应用 系统,微软公司的核心产品均为知识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品,其年销售额 均全球同行之首。然而,其在全球各地的经营一般不是设立合资公司,均以 在当地投资设立独立子公司为主,很少与东道国的一方合作经营。试用某种 跨国经营理论解释微软公司以设立独资子公司进行海外经营这种现象。
但企业具备所有权优势且将其内部化使用,不足以完全解 释跨国公司直接投资,还须有区位优势 为什么?
3.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指东道国固有的,不可移动的要素禀赋优势,如地理 位置、自然资源、市场容量等 区位优势包括直接区位优势和间接区位优势。 所谓直接区位优势,是指东道国的某些有利因素所形成的区位 优势。如广阔的产品销售市场、政府的各种优惠投资政策等。 所谓间接区位优势,是指由于投资国某些不利因素所形成的区 位优势。如商品出口运输费用过高、商品出口受东道国贸易保 护主义限制等。
内部化是指在企业内部建立市场,以企业内部市场代替 外部市场来解决市场不完善带来的交易不确定问题 其理论来源于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主要是对企业与市场的替代入手阐述企业的性质, 认为企业是基于成本的考虑,将本来由市场进行的活动纳入 到企业的内部交易中来,从而以内部交易取代市场交易,企 业就成为这一系列交易活动的组织
(2)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若某企业凭借其垄断优势集中 经营,可排斥东道国企业竞争,形成垄断优势,获垄断利润
即拥有垄断优势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所凭借的垄断优势 1、来自产品市场不完全的垄断优势(产品差异化、商标等) 2、来自要素市场不完全的垄断优势(如技术要素,资本要素 ,管理技能等) 3、来看规模经济的垄断优势(大企业巨额初始资本) 4、来自政府干预的垄断优势(东道国或母国的政策支持等, 例如中国对外资的税收优惠) 例如,美国早期对西欧投资即为此类 现在有案例可说明这种理论吗?(Mi In)
局限:
该理论未能解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
案例:
1、20世纪初英国石油公司和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开 发石油勘探和采掘专有技术,并在中东使用(当时 沙特阿拉伯与科威特企业不具备这些技术),它们 没有在这些国家成立任何合资公司,也没有将这些 技术以许可形式进行任何转让 现实中还有哪些案例?(龙)
垄断优势从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产生,这些优势分为三类:
来自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如产品差异 来自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如专有技术或管理经验等 来自规模效益优势,如对产品价格或原料价格的控制力 表现形式: 技术优势、先进的管理经验、雄厚的资金实力、灵通信息、 规模经济优势、全球性的销售网络
第六章 以产业组织学说为基础的跨国经营理论
从产业组织和市场结构的角度来理解跨国公 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主要介绍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和国际生产 折衷理论
第一节
垄断优势理论
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 根据厂商垄断优势理论和寡占市场组织结构解 释对外直接投资 由美国学者海默提出
两者逻辑不同: 内部化:不完全(市场机制缺陷) 垄断优势:中间品性质 垄断 争) 有必要内部化 不完全(此时垄断排除竞
(3)垄断优势论认为垄断优势是跨国经营的前提, 而内部化理论认为垄断优势是公司内部化之后的结果 (4)垄断优势论强调技术优势对跨国经营的意义, 而内部化理论强调企业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对跨国投 资减少交易成本、保证跨国经营优势的意义。
第三节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 宁(John Dunning)教授于1977年提出的理论。
他认为,一国的商品贸易、资源转让、国际直接投 资的总和构成其国际经济活动。然而,20世纪50年 代以来的各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只是孤立地对国际 直接投资作出部分的解释,没有形成一整套将国际 贸易、资源转让和国际直接投资等对外经济关系有 机结合在一起的一般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将上述对外经营理论结合在一 起的一般性理论
(二)以知识为代表的中间产品是促使内部化市场 形成的重要动力
中间产品不仅包括半加工的零部件等,更主要的是专利 、专有技术、等知识产品和商标商誉等产品
这些知识产品如果在外部市场让渡,则会由于市场不完全而 无法保障自身的权益?
跨国公司进行市场内部化的动机是由知识产品的特殊性 质和知识产品的市场结构及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地位所 决定的
(1)科斯强调企业是一个多功能复合体,承担生产、营销、采购 等功能,如果这些功能利用市场,则要支付交易成本,如物色交 易对象,谈判、监督等 (2)而市场的不完善使得效率低下,加重了成本负担 (3)不如将各项交易纳入到企业内部进行,以统一的行政命令替 代市场机制,节省交易成本 (4)内部化理论即为这一原则在国际范围内的应用
基本思想:
跨国企业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 势以及区位优势的不同组合,决定了它所 从事的国际经济活动的方式。 三个核心优势理论组成国际生产拆衷理论
主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容:
该理论认为,企业欲对外直接投资需要三种优势:
1、所有权优势
企业拥有的相较于其他国家厂商的优势,即企业拥有和掌握某 种财产权和无形资产的优势,包括 技术优势:专利、管理经验、销售技巧、研发等 企业规模优势 组织管理优势:组织协调管理 金融货币优势(筹资优势) 正是由于上述优势,企业能够克服海外风险进行海外投资 但所有权优势只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为什么?可以举例吗?
产生经济背景:
1、国际直接投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发
展中国家也参与跨国投资 2、对外投资的部门多元化
制造、服务等
3、国际直接投资流向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4、国际直接投资形式也日益多元,独资、合资、
合作不断发展
理论的基本特点:
邓宁建立的所谓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对西方经济理 论中的厂商理论、区位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等进行 兼容并包,创立的一个将企业的特定垄断优势、国 家的区位与资源优势结合起来的关于国际贸易、对 外直接投资和非股权转让三者一体的理论。
2.内部化优势
它是指企业为避免不完全市场带来的影响而把企业的优势保持 在企业内部。企业通过扩大自己的经营活动,将优势的使用内 部化要比将优势的使用外部化更有利。 邓宁认为企业如果具有在产品各阶段生产的特点,就容易 产生跨国化,因为阶段生产必有中间品,而中间品如在外 部市场交易,就存在不完全(1) 外部市场的不完全:如各种壁垒、信息不完全等,企业所 拥有的各种优势有可能丧失殆尽,或造成成本上升(2) 中间产品改由内部统一调配,产品生产全过程都由企业内 部完成,可使企业垄断优势发挥最大效用 内部化优势实际上是指什么优势?能否确切说明?
内部化理论主要内容:
市场不完善,企业通过外部市场买卖关系不能保证 企业获利并导致额外成本,企业为实现利益最大化 ,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本应在外部市场交易的业 务转变为在公司内部(公司所属企业之间)进行, 形成一个内部市场,从而克服外部市场的交易障碍 ,弥补市场机制不完整造成的风险与损失
(一)外部市场失效是内部化形成的主要析因
知识产品的外部市场可能导致额外的交易成本,“外溢” 如1960年代,RCA公司把它具有领先优势的彩电技术以 许可形式出售给许多日本公司,其中包括现在的松下和索 尼 上述因素导致企业对其拥有的产品实行内部化,达到对其独占 ,从而最大限度收回研发费用,最大限度实现价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