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制品制作规范

玻璃钢制品制作规范
玻璃钢制品制作规范

江苏新世纪江南环保有限公司玻璃钢制品制作规范

镇江生产基地

2009 年4 月

目录

一: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 (3)

1.1、主要内容。 (3)

1.2、适用范围 (3)

二: 引用标准 (3)

三: 纤维缠绕增强热固性树脂管(道)及管件制作规范 (4)

3.1、定义及分类 (4)

3.2、管道缠绕制作规范 (5)

3.3、管道对接制作规范 (7)

3.4、法兰制作规范 (8)

3.5、弯头的制作规范 (9)

3.6、异径管制作规范 (10)

四: 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板材及其制品制作规范 (12)

4.1、定义及分类。 (12)

4.2、刮板制作规范 (13)

4.3、板材胶接制作规范 (14)

五:原材料及玻璃钢制品性能要求 (15)

5.1、原材料要求 (15)

5.2、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管材的产品性能要求 (15)

5.3、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板材产品的性能要求 (17)

六:试验与检验 (19)

6.1、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管材及管件的试验与检验 (19)

6.2、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板材及其制品的试验与检验 (20)

七: 标志及包装运输 (22)

7.1、标志 (22)

7.2、包装 (22)

7.3、运输 (22)

7.4、贮存 (23)

八:附件 (23)

8.1、附件1:玻璃钢制品检验报告 (23)

8.2、附件2:玻璃钢制作日报表 (23)

8.3、附件3:施工任务单 (23)

一: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

1.1、主要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以下主要内容:

—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板材及其制品在烟气脱硫工程中的分类,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纤维缠绕增强热固性树脂压力管及其制品在烟气脱硫工程的分类、原材料的技术要求、管道及其制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板材及管道对接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脱硫工程塔内件及塔外配管手糊等制品。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热固性树脂为基体,以手糊工艺制成的承受外压及耐磨的制品和以缠绕工艺制成的承受压力及耐磨的压力管(道)及其制品。

二: 引用标准

GB1447 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1449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GB1451 纤维增强塑料冲击强度试验方法

GB8237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用液体不饱和树脂

JC278 中碱无捻玻璃纤维纱

JC227 无碱无捻玻璃纤维布

JC176 玻璃纤维制品试验方法

GB3854 纤维增强塑料(巴柯尔)硬度试验方法

GB3857 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耐化学药品性能试验方法

三: 纤维缠绕增强热固性树脂管(道)及管件制作规范

3.1、定义及分类

脱硫用纤维缠绕增强热固性树脂管道,应按结构层类别、内衬层基体树脂、压力等级进行分类。

3.1.1结构层类别

①结构层增强纤维

—无碱玻璃纤维

—无碱(中碱)短切毡(针织毡)

—中碱玻璃纤维

—无碱(中碱)表面毡(合成毡)

②结构层体树脂

—乙烯基酯树脂

—对苯\间苯\邻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

—双酚A不饱和聚酯树脂

—环氧树脂

3.1.2内衬层基体树脂

—乙烯基酯树脂

—对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

—双酚A不饱和聚酯树脂

—环氧树脂

3.1.3压力等级

—0.6MPa

—1.0 MPa

—1.6 MPa

—2.0 MPa

3.1.4内压失效环向应力

—70 MPa

—100 Mpa

—150 Mpa

—200 MPa

—250 MPa

3.2、管道缠绕制作规范

3.2.1、准备工作。

根据生产工单所列产品的规格及数量,以及原材料消耗定额数据,从仓库领用原材料;然后选用模具对其进行细部处理(修整、打腊、缠薄膜等工作),一切准备就绪开始进行缠绕。

3.2.2、制衬。

管道缠绕分两次或几次成型,首先制衬,衬里制作要求非常高,它不但要耐腐蚀介体、耐高温、耐冲刷、还要气密性高、阻力小,故衬里制作必须要平整光滑、无气泡、无针孔、无积垢、无皱纹及无渗漏、无冒汗等质量隐患;衬里制作采用SW-901乙烯基树脂加入20%碳化硅为基体材料、表面毡及针织毡为增强材料;

衬里制作厚度:

DN32—DN65(CMW)、

DN80—DN250(CMMW)、

DN300—DN600(CCMMW);

原材料代号及规格:

C——表面毡(50g/m2)

M——针织毡(450g/m2)

W——网格布(60g/m2)

衬里制作完成待其完全固化后进行表面细部处理,为结构层加强作好准备。

3.2.3、结构层加强。

结构层加强是在(内衬层)衬里基础上进行,可分为一次或几次成型,结构层主要承载管道内部环向压力、轴向拉力及外部压力等荷载(一般内衬层衬里不承载压力),故结构层制作非常关键,它包括缠绕纱片的宽度、纱片重叠系数、缠绕最大限度夹

角(H=75o—90o、F=45o—65o)、缠绕张力递减控制、主轴与小车的速比控制等都直接影响结构层的机械性能和使用性能(这些问题缠绕机基本设定好,操作时根据设计要求稍捎加调整即可);最主要就是缠绕铺层的设置,H铺层和F铺层搭配适当才能满足管道的环向压力及轴向拉力等压力需求,结构层铺层严格执行基地‘铺层方案’;采用SW-963聚酯不饱和树脂为基体材料,2400tex缠绕纱为增强材料;

结构层铺层最小厚度:t2= (PWd / 2σ0).F+t1

说明:

H——环向缠绕:相邻纱片之间相(搭)接而不相交,通常缠绕夹角75o—90o,主力方向承载管道的环向压力;

F——螺旋缠绕又称交叉缠绕,通常夹角45o—65o,

主力方向承载管道的轴向拉力;

t2——管道壁厚,mm

PW——设计压力等级,MPa

d——管道公称直径,mm

σ0——管道内压失效环向应力, MPa(取值150 MPa)

t1——管道内衬厚度, ,mm

F——管道安全系数,(取值6—7.5)

结构层缠绕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H缠绕时,纱片搭接不宜过多或不搭接;

②F缠绕时,纱片与主轴夹角越小越好(调至最大限度夹角);

③机头、机尾缠绕角度适可而止,避免管道端部壁厚超厚;

④缠绕张力要逐层递减,避免外紧内松现象;

⑤主轴与小车速比调整要恰当。

⑥结构层完全固化脱模前,先将管道外表层聚酯薄膜清理干净,脱模后必须将管道内壁聚酯薄膜清理干净,严禁遗留到下一道工序中。

⑦为防止原材料的浪费,原料配比时必须根据生产量和制作固化时间进行配料,对每次新进的原材料配比时必须先做小试,充分了解原材料的性能特点后,(再)批量投料生产;每件制品完成后必须进行自检(合格)后,交由质检员检验合格(后),发放合格证标贴在制品上,办理产成品入库。

3.3、管道对接制作规范

3.3.1、准备工作

根据生产工单所列产品的规格及数量,以及原材料消耗定额数据,从仓库领用原材料;然后按生产需求进行玻纤布的裁剪、管道的下料就位等准备工作做好后,先对需要胶接的管道端口进行打磨,打磨长度根据“管道对接铺层方案”设计长度再长出5cm(一边2.5cm),端口打磨时胶接部位一定要磨到内衬层并保证45o倒角,打磨段呈递减过度且越薄越好。

3.3.2、对接

打磨结束后将两根胶接管道以中心轴线水平放置,端口部位采用SW-901树脂和碳化硅调制的树脂胶泥进行密封,胶泥密封时不宜过多,以防渗进管道内壁,将来运行时不耐冲刷导致喷嘴堵塞,胶泥固化后对其进行打磨后用表面毡及SW-901树脂制作胶接内衬,必须是富树脂层,树脂含量在90%以上;

接着用两层短切毡和SW-901树脂进行内衬加强,树脂含量70%以上,用压滚压实并将气泡及多余树脂挤出,再用网格布勒紧短切毡使内衬更加密实,多余树脂被充分挤出,内衬固化后对其进行打磨进行结构层加强,结构层采用SW-963树脂制作,每次铺层必须用压辊压实,以防树脂未完全浸透玻纤布等预浸物,导致分层等影响质量的隐患,每次铺层重叠层应错开铺制以防受力不均匀,另根据制品的厚度可分几次进行糊制,每次制作厚度不宜过厚以防固化时放热温度过高,导致制品烧毁,影响制品质量,下次制作时必须对制品的胶接面进行打磨,以防制品层间胶接不充分或分层等影响质量的隐患;

管道对接的铺层(宽度)是递增铺制,内衬层表面毡宽度最小不得小于5cm,然后每次铺层两边分别以2.5cm宽度增加向外扩展铺制,一直铺制到设计厚度;为防止原材料的浪费,原料配比时必须根据生产量和制作固化时间进行配料,对每次新进的原材料配比时必须先做小试,充分了解原材料的性能特点后,(再)批量投料生产;每件制品完成后必须进行自检(合格)后,交由质检员检验合格,发放合格证标贴在制品上,办理产成品入库。

示意图如下:

—管道胶接两端口接合时,接合面必须打磨平整;

—定型时两根管道中心必须在同一轴线上,不得有搓位等现象发生;

—糊制时必须按操作规范进行,不得偷工减料,内衬层不得有针孔、损坏、脱壳等现象,结构层必须密实,不得有针孔、分层、气泡等现象;

—厚度必须满足设计压力等级的设计厚度,同一处返工不得超过两次,制品完成时必须进行细部处理,最后薄薄的涂刷一层SW-901树脂加5%碳化硅,保证制品表面平整、光滑、无毛刺、无分层、无气泡、无影响质量的缺陷。DN450—DN500的管道胶接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管道的内壁必须用SW-901树脂和两层短切毡及一层表面毡进行糊制,DN600以上的管道胶接时必须内外都要进行糊制。

管道胶接(的)标准接合宽度

规格DN25 DN32 DN40 DN50 DN65 DN80 DN100 DN125 DN150

接合

60mm 80mm 100mm 125mm 135mm 150mm 200mm 225mm 250mm 长度

规格DN200 DN250 DN300 DN350 DN400 DN450 DN500 DN600 DN700

接合

300mm 350mm 400mm 450mm 500mm 550mm 600mm 650mm 700mm 长度

3.4、法兰制作规范

3.4.1、准备。

根据生产工单所列产品的规格及数量,以及原材料消耗定额数据,从仓库领用原材料;然后按生产需求进行玻纤布的裁剪、模具的准备及处理(清理、修整、打

磨、上腊);

3.4.2、铺层。

所有准备工作就位后,按基地规定的铺层方案进行制作,法兰的内衬层采用SW-901树脂制作,与模具接触的铺层必须是富树脂层,树脂含量大于90%,内衬层固化后取出模具进行结构加强,结构层采用SW-963树脂制作,每次铺层必须用压辊压实,以防树脂未完全浸透玻纤布等预浸物,导致分层等影响质量的隐患,锥颈铺层重叠层应错开铺制以防受力不均匀,另根据制品的厚度可分几次进行糊制,每次制作厚度不宜过厚以防固化时放热温度过高,导致制品烧毁,影响制品质量,下次制作时必须对制品的胶接面进行打磨,以防制品层间胶接不充分或分层等影响质量的隐患;

3.4.3、注意事项。

—为防止原材料的浪费,原料配比时必须根据生产量和制作固化时间进行配料,对每次新进的原材料配比时必须先做小试,充分了解原材料的性能特点后,(再)批量投料生产;每件制品完成后必须进行自检(合格)后,交由质检员检验合格,发放合格证标贴在制品上,办理产成品入库。

—短管与法兰盘必须呈90o垂直,短管的长度最短必须满足手糊胶接的长度,短管与法兰盘的锥颈加强角(R角)必须大于10o以上,并且满足各种规格的设计强度及刚度,法兰盘的对接面必须平整、光滑,预留水线必须完整、清晰,法兰盘的厚度必须满足设计标准,螺栓孔必须垂直于法兰盘,盘背面螺栓孔处必须进行打磨,保证螺帽紧固的平整度,制品完成时必须进行细部处理,最后薄薄的涂刷一层SW-901树脂加5%碳化硅,保证制品表面平整、光滑、无毛刺、无分层、无气泡、无影响质量的缺陷。

3.5、弯头的制作规范

3.5.1、准备。

根据生产工单所列产品的规格及数量,以及原材料消耗定额数据,从仓库领用原材料;然后按生产需求进行玻纤布的裁剪、模具的准备及处理(清理、修整、打磨、上腊);

3.5.2、铺层。

所有准备工作就位后,按基地规定的铺层方案进行制作,弯头的内衬层采用SW-901树脂制作,与模具接触的铺层必须是富树脂层,树脂含量大于90%,内衬层固化后取出模具进行结构加强,先对刚脱模的内衬进行细部处理、打磨后采用SW-901树脂及一层短切毡和两层玻纤布糊制(以防止内衬渗漏隐患),然后进行结构加强,结构层采用SW-963树脂制作,每次铺层必须用压辊压实,以防树脂未完全浸透玻纤布等预浸物,导致分层等影响质量的隐患,每次铺层重叠层应错开铺制以防受力不均匀。另根据制品的厚度可分几次进行糊制,每次制作厚度不宜过厚以防固化时放热温度过高,导致制品烧毁,影响制品质量,下次制作时必须对制品的胶接面进行打磨,以防制品层间胶接不充分或分层等影响质量的隐患;

3.5.3、注意事项。

—为防止原材料的浪费,原料配比时必须根据生产量和制作固化时间进行配料,对每次新进的原材料配比时必须先做小试,充分了解原材料的性能特点后,(再)批量投料生产;

—每件制品完成后必须进行自检(合格)后,交由质检员检验合格,发放合格证标贴在制品上,办理产成品入库。

—弯头的两端口夹角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且呈正圆形并圆滑过度,内衬层不得有针孔、损坏、脱壳等现象,结构层必须密实,不得有针孔、分层、气泡等现象,厚度必须满足设计压力等级的设计厚度,同一处返工不得超过两次,制品完成时必须进行细部处理,最后薄薄的涂刷一层SW-901树脂加5%碳化硅,保证制品表面平整、光滑、无毛刺、无分层、无气泡、无影响质量的缺陷。

3.6、异径管制作规范

3.6.1准备。

根据生产工单所列产品的规格及数量,以及原材料消耗定额数据,从仓库领用原材料;然后按生产需求进行玻纤布的裁剪、模具的准备及处理(清理、修整、打磨、上腊);所有准备工作就位后,按基地规定的铺层方案进行制作。

3.6.2、内衬及模具制作

①常规异径管利用模具制作:

内衬层采用SW-901树脂制作,与模具接触的铺层必须是富树脂层,树脂含量大于90%,内衬层固化后取出模具进行结构加强;

②异形同心异径管内衬制作方法:

首先用SW-901树脂及两层玻纤布(细布)刮一块薄板做内衬,等薄板固化后在上面画出异径的平面投影图,利用平面图两斜边线延伸至相交,以交点为圆心、以两端口投影直线的端点到圆心距离为半径分别画圆(放样圆),算出异径两端口的圆周长,并将结果以中心轴线对称,分别标在两放样圆上,得到两弧线,将弧线的端点连接便形成扇形区域,沿线剪出扇形区域,以同心轴卷曲成圆管即同心异径管的内衬制作完毕,然后进行成型加固。

③异形偏心异径管内衬制作方法:

首先用SW-901树脂及两层玻纤布(细布)刮一块薄板做内衬,等薄板固化后利用实物放样,所谓实物就是以异径管两端口公称内径切出圆形板材,然后根据设计尺寸及要求将两圆形板材粘接成需要的雏型;用油毡绕卷到两圆形板材上,剪去多余的边角将其展开便得到所需异径平面投影放样图;用平面放样图在预先刮好的薄板上放样画线,将其剪出后饶卷在两圆形板材上进行粘接定型,固化成型后加固,最终得到偏心异径管内衬;

3.6.3、加强。

内衬固化后进行结构层加强,先对内衬进行细部处理,采用SW-901树脂及一层短切毡和两层玻纤布糊制(以防止内衬渗漏隐患),然后进行结构加强。

结构层采用SW-963树脂制作,每次铺层必须用压辊压实,以防树脂未完全浸透玻纤布等预浸物,导致分层等影响质量的隐患,每次铺层重叠层应错开铺制以防受力不均匀,另根据制品的厚度可分几次进行糊制,每次制作厚度不宜过厚以防固化时放热温度过高,导致制品烧毁,影响制品质量,下次制作时必须对制品的胶接面进行打磨,以防制品层间胶接不充分或分层等影响质量的隐患;

为防止原材料的浪费,原料配比时必须根据生产量和制作固化时间进行配料,对每次新进的原材料配比时必须先做小试,充分了解原材料的性能特点后,(再)批量投料生产;每件制品完成后必须进行自检(合格)后,交由质检员检验合格,发放合格证标贴在制品上,办理产成品入库。

异径管的两端口公称内径及高度尺寸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且呈正圆形并圆滑过度,内衬层不得有针孔、损坏、脱壳等现象,结构层必须密实,不得有针孔、分层、气泡等现象,厚度必须满足设计压力等级的设计厚度,同一处返工不得超过两次,制品完成时必须进行细部处理,最后薄薄的涂刷一层SW-901树脂加5%碳化硅,保证制品表面平整、光滑、无毛刺、无分层、无气泡、无影响质量的缺陷。

四: 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板材及其制品制作规范

4.1、定义及分类。

脱硫用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板材及其制品,应按结构层类别,内衬层基体树脂、压力等级进行分类。

4.1.1结构层类别

—无碱(中碱)玻璃纤维布

—无碱(中碱)短切毡(针织毡)

—无碱(中碱)表面毡

4.1.2、内衬层基体树脂

—乙烯基酯树脂

—对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

—双酚A不饱和聚酯树脂

—环氧树脂

4.1.3、压力等级

—0.6Mpa

—1.0Mpa

—1.6Mpa

—2.0Mpa

4.2、刮板制作规范

4.2.1、准备。

根据生产工单所列产品的规格及数量,以及原材料消耗定额数据,从仓库领用原材料;然后按生产需求进行玻纤布的裁剪、操作模板的修整(除绣、打黄油、铺聚酯薄膜等工作),按基地规定的铺层方案进行铺制;

4.2.2、制作。

采用SW-963不饱和聚酯树脂为基体材料、(170g/m2)玻纤布和(380g/m2)玻纤布为增强材料进行逐层铺刮,与模板接触为富树脂层含量在75%以上;

底层及面层采用(170g/m2)玻纤布铺刮,树脂加入10%碳化硅;夹层采用(380g/m2)玻纤布及针织毡(450g/m2)根据设计厚度逐层铺刮,夹层铺刮时将树脂含量控制在37%以内,并保证每层玻纤布完全浸透树脂,刮去剩余树脂、排除气泡及其它杂物、层层压实;每次铺刮重叠层应错开铺制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mm,另根据制品的厚度可分几次进行糊刮,每次制作厚度不宜过厚以防固化时放热温度过高,导致制品烧毁,影响制品质量;

为防止原材料的浪费,原料配比时必须根据生产量和制作固化时间进行配料;对每次新进的原材料配比时必须先做小试,充分了解原材料的性能特点后,(再)批量投料生产;每件制品完成后必须进行自检(合格)后,交由质检员检验合格,发放合格证标贴在制品上,办理产成品入库。

4.2.3、注意事项。

表面层必须平整光滑,无毛刺、无皱纹、无凹凸不平、无贫胶、无纤维裸露、无裂纹、无泛白等现象;

结构层必须密实,不得有针孔、分层、气泡等现象,厚度必须满足设计压力等级的设计厚度,同一处返工不得超过两次。

4.3、板材胶接制作规范

4.3.1、准备。

根据生产工单所列产品的规格及数量,以及原材料消耗定额数据,从仓库领用原材料;然后按生产需求进行玻纤布的裁剪、板材下料等准备工作;

4.3.2、胶结。

板材胶接分两种胶接方法,一种就是直接胶接,另一种是十字交叉胶接(接部位各切50%),先对板材需要胶接的部位进行打磨,打磨宽度比胶接宽度宽20mm;然后按设计图纸利用模具对板材进行固定成型,采用SW-963树脂和碳化硅调制的树脂胶泥进行粘接,固化后进行细部打磨,开始加强糊制,糊制铺层按基地规定铺层方案执行,糊制时阴角部位必须贴实到位,阳角部位必须压实,并根据使用受力情况,有必要对阴阳角进行补强;

铺层固化后进行切割打磨处理,并对所有板材切口处采用树脂封闭,树脂涂刷时不得到处流淌、滴漏,以防运行时脱落造成喷嘴堵塞,影响正常运行。

板材胶接两接合面必须打磨平整,成型时必须按图纸设计的尺寸及角度成型,不得有(错)搓位等现象发生,糊制时必须按操作规范进行,不得偷工减料,铺层必须密实,不得有分层、气泡等现象,厚度必须满足设计压力等级的设计厚度,同一处返工不得超过两次,制品完成时必须进行细部处理,最后薄薄的涂刷一层树脂加5%碳化硅,保证制品表面平整、光滑、无毛刺、无分层、无气泡、无影响质量的缺陷。

五:原材料及玻璃钢制品性能要求

5.1、原材料要求

选择原材料时应考虑下列因素:腐蚀性介质的组成及浓度、温度、压力及使用情况等。

增强材料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质量指标。

不饱和聚酯树脂应符合GB8237的规定。

添加剂:在树脂中加入引发剂、促进剂、触变剂及其它一些添加剂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或企业标准的质量指标。

树脂应能长期适用于以下介质环境或条件。

—液氨或任意浓度的氨水。

—任意浓度的硫酸铵溶液、亚硫酸铵溶液。

—PH值范围为2~11的以上溶液。

—Cl-1浓度范围为0~50000ppm。

—环境温度范围为-20—80℃。

5.2、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管材的产品性能要求

5.2.1外观质量

管(道)的内表面应光滑平整,无对使用性能有影响的龟裂、分层、针孔、杂质、贫胶区及气泡,管端面应和轴线成直角,无毛刺。外表面无明显缺陷,塔内件应有0.5mm以上的耐磨层。

5.2.2内衬层厚度及外保护层厚度

具有防腐蚀、防渗漏、耐磨性能要求高的内衬层最小厚度为 1.5mm。外保护层厚度不小于0.5mm。

5.2.3长度偏差

8000mm(包括8000mm)以下为±40mm

8000mm 以上为±50mm

5.2.4厚度

⑴管的厚度由内衬层和结构层组成,以内压设计为基准。结构层厚度由直径、压力等级、失效环向应力和安全系数等计算决定。

⑵管的最小厚度必须在公称厚度的90%以上,平均厚度不应小于公称厚度。

5.2.5管的树脂含量

管的结构层树脂含量为(30±5)%

内衬层树脂含量大于70%

管的外保护层树脂含量大于90%

树脂不可溶分含量均不小于90%

5.2.6巴氏硬度

外表面无富树脂层,巴氏硬度≥40。有富树脂层的巴氏硬度不小于35。

5.2.7水压渗漏性能

以设计压力等级的1.5倍水压进行试验,管壁不应有滴漏和渗漏。

5.2.8力学性能

最小环向拉伸强度(kn/m)

公称压力

压力等级MPa

mm 0.6 1.0 1.6 2.0

100 180 300 480 600

150 270 450 720 900

200 360 600 960 1200

250 450 750 1200 1500

300 540 900 1440 1800

350 630 1050 1680 2100

400 720 1200 1920 2400

450 810 1350 2160 2700

500 900 1500 2400 3000

600 1080 1800 2880 3600

700 1260 2100 3360 4200

最小轴向拉伸强度(kn/m)

公称压力

压力等级MPa

mm 0.6 1.0 1.6 2.0

100 63 63 63 63

150 63 63 68 71

200 102 102 102 102

250 102 102 127 144

300 102 113 153 208

350 102 132 178 208

400 102 150 203 238

450 108 160 213 248

500 118 177 236 276

600 142 213 284 331

700 156 239 319 372

管的最小平行板外载刚度

公称直径(mm)5%娆曲下管的最小刚度(Mpa)25~200 0.24

250 0.14

300~2000 0.07

5.2.9使用温度范围

纤维缠绕增强热固性树脂管道的使用温度上限为80 oC。

对管的温度有特殊要求的,另行设计。

5.3、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板材产品的性能要求

5.3.1外观质量:

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板材及管道对接表面应光滑平整,无对使用性能有影响的龟裂、分层、贫胶区及气泡。

所有部位用目测检查有下列缺陷

①气泡:耐蚀层表面允许最大气泡直径5mm,每平方米直径小于5mm的气泡三个以下时,可不予修补,否则将气泡划破修补。

②裂纹:表面不允许有深度为0.5mm以上的裂纹,增强层不允许有深度2mm以上的裂纹,否则将裂纹打磨修正。

③凹凸:耐蚀层表面应光滑平整,凹凸部分厚度不大于设计板材厚度的25%。

④返白:表面返白区最大直径为50mm,否则打磨修正。

⑤玻璃钢制品层间黏结应牢固,不允许有分层脱层、纤维裸露、树脂结节、异物夹杂、孔洞等,否则必须用树脂胶泥填塞。

⑥对于制品表面存在的缺陷,应认真进行质量分析并及时修补,同一部位的修补次数不得超过二次。如发现有大面积气泡和分层时,应把缺陷处全部铲除路出基层,重新进行表面处理后贴衬施工。

5.3.2内衬层厚度及外保护层厚度

具有防腐蚀、防渗漏、耐磨性能的内衬最小厚度为1..5mm,外保护层厚度不小于0.5mm.

5.3.3尺寸偏差(长度偏差)

4000mm以下为±20mm

6000mm~4000mm为±30mm

8000mm~6000mm为±40mm

8000mm以上为±50mm

5.3.4厚度

①板材厚度由内衬层和结构层组成,以设计为基准。

②板材最小厚度必须在设计厚度的90%以上,平均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厚度。

5.3.5板材制品的树脂含量

结构层树脂含量为(45±5)%

内衬层树脂含量为60%

外保护层树脂含量为70%以上

树脂不可溶分含量均不小于90%。

5.3.6巴氏硬度

外表层巴氏硬度≥40。

5.3.7力学性能

手糊玻璃钢的机械强度

板材厚度(mm)拉伸强度

(Mpa)

弯曲强度

(Mpa)

弯曲弹性模

量(Mpa)

3.0—5.0 63 110

4.9×103

5.1—

6.5 84 130 5.6×103

6.6—10 95 140 6.3×103

>10 110 150 7.0×103

注:试验条件:温度20oC,相对湿度65%

5.3.8阻燃要求

可选择相应的自熄性树脂制作自熄性玻璃钢,氧指数值不小于26°但必须经供需双方协商。

5.3.9使用温度范围

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手糊制品使用温度上限为80℃。

六:试验与检验

6.1、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管材及管件的试验与检验

6.1.1试验及检验内容

①外观

目测管的内、外面和两端面

②尺寸测量

管的直径、长度、内衬厚度和壁厚的测定按JC552—94标准,附录C规定执行。

③树脂含量和树脂不可溶分含量

树脂含量按GB2577规定试验

树脂不可溶分含量按GB2576规定试验

④巴氏硬度

巴氏硬度按GB3854规定试验

⑤水压检验

水压检验按GB5351第二章规定,以均匀的速度加压至相应压力等级的1.5倍,保压2mim,仔细检查有无渗漏。

注:仅对管材进行水压检验。

⑥轴向拉伸性能

管的直径小于200mm时轴向拉伸性能按GB5349规定试验;大于或等于200mm 的按JC552—94标准中附录B规定试验。

6.1.2、检验级别

—本标准中6.1.1中的第①、②项为出厂检验。

—本标准中6.1.1的①、②为出厂形式检验,如有下列情况之一时需进行6.1.1中第③、④、⑤、⑥项等特殊检验:

a、主要原材料改变或采用新型材料时

b生产半年时或停产三个月后恢复生产时

c同批制品数量达100小时

d开发标准系列以外的新产品时

e行检或质检机构抽查时

6.1.3判定规则

①不符合6.1.1中特殊规定的不准投料生产

②不符合6.1.1中①、②规定的,判为相应档次级别的次品或不合格品;允许修补,修检后复检后合格允许使用,但不得用于关键部位;复检不合格判为不合格产品。

③不符合6.1.1中第③、④、⑤、⑥项规定时不能组织生产,应及时调整原材料和设计单位进行复检。

6.2、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板材及其制品的试验与检验

6.2.1试验及检验内容

①外观

目测法检查

玻璃钢工艺流程

(一)玻璃钢模具手糊成型工艺流程: 玻璃钢模具手糊成型工艺是先在模型上涂一层脱模剂,然后将配好的树脂混合料用刮刀或刷子涂刷到模型上,再在其上铺陈裁好的玻璃布或其它增强材料,用刮刀或毛刷迫使树脂浸入玻璃布,排出气泡,待树脂浸透增强材料后,再铺放第2层增强材料,如此反复涂刷树脂和铺放增强材料,直至达到所需要的设计层数,然后进行固化、脱模和修整。(玻璃钢手糊成型工艺流程图见表一)(二)玻璃钢模具原材料的选择: 玻璃钢手糊成型模具的原材料主要是树脂、增强材料和辅助材料等。合理地选择原材料是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的重要环节。选择原材料时,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⑴满足产品设计的性能要求; ⑵适应手糊成型工艺的特点; ⑶价格便宜,货源充分。 目前我司采购的原材料主要有:树脂、增强纤维(玻纤布、表面毡)、胶衣、固化剂、促进剂、脱模剂、色料、增韧剂、填料(石英粉、金刚石粉、铸石粉、石棉粉)等。 1.树脂的选择: 选择手糊成型用的树脂品种十分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因此,必须根据产品性能、使用条件及工艺要求确定树脂的品种。 ⑴从产品性能考虑,要注意: ①树脂固化收缩问题:应选用低收缩树脂。 ②断裂延伸率:应选用延伸性好的树脂,提高玻璃钢开裂时的强度。 ⑵从工艺角度考虑,树脂应满足: ①良好的浸润性。树脂对纤维的浸润是保证玻璃钢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手糊工艺的先决条件。如浸润不好,不仅使玻璃钢制品成型困难,也会使树脂——纤维间出现气泡; ②适当的粘度。手糊成型时的树脂粘度过低,会出现流胶现象,粘度过大,又会使成型浸润困难; ③能在室温或低温下凝胶、固化,并要求固化时无低分子物产生; ④无毒或低毒; ⑤价格便宜,货源充足。 目前手糊成型工艺中最常用的树脂为不饱和聚酯树脂和环氧树脂,而酚醛树脂很少单独使用。 2.增强材料的选择: 纤维品种一般要根据使用条件和工艺设计来进行选择。 ⑴从使用条件考虑,要考虑制品的使用温度、强度、韧性、比重、绝缘性等因素。 ⑵从工艺角度考虑,要求其具有以下特性: ①易浸润性:容易被树脂浸透; ②铺覆变形性:在糊制形状复杂的产品时,要求玻璃纤维制品能适应模具形状的变化,有一定的变形性能。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起草单位、起草人 (二)简要起草过程及意义 如,为了……,我公司计划生产××产品。由于该产品无相同产品或同类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其他国际/国外标准),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的规定,按照《北京市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办法(试行)》要求,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特制定该产品的企业标准,作为产品生产、检验、贮存和销售的依据。 …… 二、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的说明 如,我国现有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食品中最大农药残留限量》(GB2763)、……等国家标准与本企业标准密切相关,均作为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三、产品的原料和工艺要求 (一)原料的技术要求 说明使用的所有食品原料,按照添加量递减排序。如,产品使用××为主要原料,辅以××、××、××、××、××、××、……,应符合现行有效的标准要求。 1. ××应符合GB××××的规定。

2. ×××应符合GB/T××××的规定。 3. ×××应符合SB/T××××的规定。 4. ×××应符合NB/T××××的规定。 5. ×××应符合……的规定。 …… (二)产品的生产工艺 说明详细生产工艺。如,产品以××为主要原料,××、××、××、××、××、××为辅料,经××、××、××、××、××、××等工艺加工制成。 …… 四、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国际标准的比较情况 (一)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原则: 如, 1. 对照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国际标准的(相同或同类、相近)食品标准,结合××食品的实际情况制定本企业标准; 2. 以“×××评估”结果作为标准制定、修订的依据; 3. 没有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国际标准的,应当与两个以上国家或者地区的标准进行比较,优先选择发达国家或者与我国国情相近的国家或地区;

企业标准编写规则.doc

杭州X X装饰有限公司 Q/HXXG 00.01-2013 企业标准编写规则(试行) 版次第一版批准人 有效期限6个月审核部门负责人 会签 起草部门人事行政部起草人 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杭州XX装饰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编写规则(试行) 1 目的 为推进企业标准化工作,提升企业精细化水平和制度创新水平,规范企业管理标准编制规则、编号、结构、格式、要求,依据标准化工作要求,特制定本规则。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杭州XX装饰有限公司企业管理标准的编写及审核。 3 引用标准 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原则 GB/T 1.2 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 GB/T 13016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 GB/T 13017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 GB/T 15497-2003 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 GB/T 15498-2003 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的构成和要求 4 术语解释 4.1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项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按其性质分为技术、管理、工作三大标准。 4.2 企业标准:在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事项而制定的标准。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4.3 企业标准化:是以制定、修订标准,贯彻执行标准,达到统一为主要内容的全部活动过程。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规范性活动。 4.4 技术标准:对标准化领域内的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是从事生产、建设、商品流通的共同技术依据,是对生产对象、生产条件、生产方法等所做的规定,包括: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安全标准等等。其形式可以是标准,也可以是规程、规范、定额和作业指导书、说明书等; 4.5 技术标准体系:企业范围内技术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科学的有机整体,他是企业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玻璃钢基本生产工艺

玻璃钢基本生产工艺 一:概述: 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俗称玻璃钢,它主要有增强材料即玻璃纤维和基体树脂组成,由于我国现在玻璃钢工业发展较快,所以在玻璃纤维和树脂研发方面都取得较大发展,在普通型玻璃钢原材料工业生产方面,我国玻璃纤维和树脂产量世界最大,但在特种玻璃纤维和高性能树脂方面,我国与国际上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本讲内容重点介绍我国玻璃纤维和树脂的种类、性能、玻璃钢成型工艺、以及做玻璃钢球阀的生产工艺等。 二:原材料介绍: 1.玻璃纤维 1.1一般玻璃纤维组分是二氧化硅为主,同时还有钠、钾、钙等碱土金属,还 有三氧化铝等氧化物。 1.2玻璃纤维的分类: 玻璃纤维根据用途和含碱量的不同进行分类成(1)E玻璃纤维也叫无碱玻璃纤维,它是钙、铝、硼、硅酸盐为基础的玻璃纤维,这种玻璃纤维强度较高,耐热性和电性能优良,能抗大气侵蚀,化学稳定性也好(不耐酸),(2)中碱玻璃纤维含碱量在11.5-12.5%,国外没有这种玻璃纤维,主要特点是耐酸性好,但强度不如无碱玻璃纤维,她主要用于耐腐蚀领域,价格便宜,(3)C无碱玻璃纤维叫化学玻璃纤维,耐化学比无碱玻璃纤维好,但国内品种少,且价格贵。(4)有碱玻璃纤维(A玻璃纤维)含碱量高,强度低,对潮气侵蚀较敏感,因此很少作为增强材料。(5)S玻璃纤维是一种高强度玻璃纤维,拉伸强度比无碱玻璃纤维高33%,但价格贵,(6)高硅氧玻璃纤维这种玻璃纤维含二氧化硅96%以上,耐温达1100℃,其增强材料可作为耐烧蚀制品,主要用于火箭、导弹等。(7)其它玻璃纤维,也是特种玻璃纤维,就不介绍了。 1.3性能: (1)表观玻璃纤维由于基本上是光滑的圆柱体,表面积大,故纤维间的抱合力小,不利于树脂的粘合,所以其表面要用浸润剂处理。 (2)它的密度2.16-4.30克/立方厘米; (3)力学性能:玻璃纤维的最大特点是拉伸强度高,比同规格的金属高二倍,但延伸力低,耐磨性差。 (4)玻璃纤维是很好的绝缘体。 2.树脂: 树脂分为热塑性和热固性二大类,在玻璃钢上应用主要指热固性树脂,它可以分成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酚醛树脂、有机硅树脂、其它树脂等。 2.1环氧树脂: 凡是含有二个以上环氧基的高聚物统称环氧树脂 2.1.1环氧树脂分类:按照原材料组分分为双酚型环氧树脂、非双酚型环氧树脂、以及脂环族环氧树脂和脂肪族环氧树脂等新型环氧树脂,现在环氧树脂生产厂家一般按GB1630-79标准分类有14大类,比如E型环氧树脂,E-51,E-44是现在用的较多环氧树脂。 2.1.2 环氧树脂性能: (1)粘接力较强,称为万能胶,(2)树脂固化时没有副产物产生,收缩率 低<2%,强度高、绝缘性能优异,吸水率也在0.5%以下。(3)稳定

有机钾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广西地方标准《糖蜜酒精发酵液干粉生产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和起草单位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1 第十二批 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质监函〔2011 〕 884 号)文件的通知要求,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提出的《糖 蜜酒精发酵液干粉生产技术规程》广西地方标准于2011 年10 月获 得立项。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和南宁市英德肥业有限 公司负责起草。 二、制定标准的背景和必要性 广西是甘蔗种植和产糖大省,在甘蔗产业链中,产生了大量的 废糖液,利用糖蜜废液生产酒精又产生大量的发酵液,这些发酵液 的排放造成了极大的环境污染,这是在甘蔗产业链中最让政府和企 业极其难以处理的问题。由于这些发酵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丰 富的腐植酸、蛋白质、氨基酸等物质,这些营养成份用于工业和农业 生产,既可以充分利用了糖厂的废液,又免除了酒精发酵液排放环 境造成的污染,真正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问题,实现了废物的充分利 用。真正实现循环经济。本标准就是利用南宁市英德肥业有限公司核 心技术——发酵液发酵、烘干等先进的工艺技术,将废液用较低的成 本,制成固体用于工业和农业生产,较好地解决了以前在废液利 用,运输和使用不便及成本高等问题,使广西的甘蔗产业链真正形 成了完美的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圈。本标准制定主要为酒精发酵液干 粉的生产技术指标提供技术依据。

三、标准前期研究工作基础 本标准提出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自1998 年起,就甘蔗种植区土壤养分循环及酒精发酵液处理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从1999 年起,广西农业科学院多次在中国作物学会甘蔗协会和广西甘蔗协会的学术年会推介定量施用酒精发酵液的技术体系。广西、广东、云南等多个甘蔗主产区都先后开展了这方面的试验。经过近15 年的反复科学研究和试验,将酒精发酵液稀释后定量还田科研技术成为2005 年度广西重点推广的蔗糖生产八大技术,属国内首创。先后在上思县昌菱农场,宜州博庆糖厂,右江糖厂、武宣县黔江农场等地推广该技术。综合国内外有关试验报道的情况,与传统施肥相比,定量施用酒精发酵液可使甘蔗增产3%-37% ,大部分报道的增产幅度在15% 以上,在旱坡地蔗区增产幅度达到20% 以上,同时还提高甘蔗 蔗糖分0.3%-1.0% (绝对值)。试验证明,酒精发酵液喷淋到蔗田是零污染的“绿色肥料”,不仅让甘蔗增产增糖,改善土壤结构,还消除环境污染。 糖蜜酒精发酵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氨基酸、微量元素,属天然的有机物质,本标准《糖蜜酒精发酵液干粉生产技术规程》中糖蜜酒精发酵液干粉制备是以糖蜜酒精发酵液为原料,在广西农业科学院多年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南宁市英德肥业有限公司先进的核心技术工艺生产而成,保证了该产品的天然属性,整个生产流程不需添加任何外来原料。因为该干粉天然和富含多种矿物质、粗蛋白及微量元素,是一种具有很高附加值的产品。本标准制定主要为酒精发酵液干粉的生产技术指标提供技术依据。 四、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执行情况 目前,国外关于利用糖蜜酒精发酵液生产《糖蜜酒精发酵液干粉生产技术规程》相应标准尚未见有报道,国内也无相应的国家标准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

《晋盛大公化工有限公司企业标准体系表》 编制说明 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内的所有标准按其内在联系而形成的科学 的有机整体,它是指导企业标准化工作、制定企业标准化工作计划的依据。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需要面向市场,参与竞争,也需要适应这种竞争机制的企业标准体系,它展示了企业现有、应有和预计发展标准的全面蓝图,是编制标准、制定修订规划、计划的重要依据。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了适应企业发展和贯彻2003版《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的需要,我公司组织整理汇编企业标准体系表并予以发布,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1.体系表编制依据 《XX公司企业标准体系表》依据GB/T 13017-1995《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导则》、GB/T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GB/T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GB/T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G B/T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2.体系标准的编制过程 本标准体系表于2011年首次发布,2011年,为了创建一流企业,进一步加强企业标准化管理,按照GB/T15496-1995《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南》、GB/T15497-1995《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和 要求》、GB/T15498-1995《企业2005年,为了创建AA级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组织对公司标准体系表进行制定。“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结合贯彻2003版《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在标准化委员会的领

导下,研究当前标准化工作的现状和与时俱进的精神,编制了《启东晋盛大公化工有限公司企业标准体系表》 3.编制本标准体系表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体系表的编制,遵循下列基本要求: 3.1符合我国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方针政策; 3.2符合GB/T13016-1991《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的有关规定; 3.3将企业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等各个具体管理体系的相关标准(规范性文件)全部纳入企业标准体系,避免多个体系独立并存,从而导致体系间相互交叉重叠、彼此不协调的问题。 3.4包容公司现有的和应有的全部标准,所有标准力求分类明确,定位准确,以有利科学地、规范地进行企业标准化建设。 3.5贯彻公司提出的“统一、协调、精简、优选”的标准化工作方针,进一步简化、优化标准体系,保证体系的合适性和有效性。 3.6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规定企业须执行的标准以及有关强制性标准应全部纳入企业标准体系。 3.7应结合具体情况充分采用和贯彻全国标准体系中的有关标准并纳入企业标准体系表内。 4.本标准体系表的结构 按照江苏省提出的“公司运营规范体系”的概念,我公司把

玻璃钢手糊成型的工艺流程

玻璃钢手糊成型的工艺流程 标签:玻璃钢 生产准备 场地手糊成型工作场地的大小,要根据产品大小和日产量决定,场地要求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空气温度应保持在15~35℃之间,后加工整修段,要设有抽风除尘和喷水装置。 模具准备准备工作包括清理、组装及涂脱模剂等。 树脂胶液配制配制时,要注意两个问题:①防止胶液中混入气泡;②配胶量不能过多,每次配量要保证在树脂凝胶前用完。 增强材料准备增强材料的种类和规格按设计要求选择。 (2)糊制与固化 铺层糊制手工铺层糊制分湿法和干法两种:①干法铺层用预浸布为原料,先将预学好料(布)按样板裁剪成坏料,铺层时加热软化,然后再一层一层地紧贴在模 具上,并注意排除层间气泡,使密实。此法多用于热压罐和袋压成型。②湿法铺层 直接在模具上将增强材料浸胶,一层一层地紧贴在模具上,扣除气泡,使之密实。 一般手糊工艺多用此法铺层。湿法铺层又分为胶衣层糊制和结构层糊制。 手糊工具手糊工具对保证产品质量影响很大。有羊毛辊、猪鬃辊、螺旋辊及电锯、电钻、打磨抛光机等。 固化制品固化分硬化和熟化两个阶段:从凝胶到三角化一般要24h,此时固化度达50%~70%(巴柯尔硬性度为15),可以脱模,脱后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固化1~2周才能使制品具有力学强度,称熟化,其固化度达85%以上。加热可促进熟化过 程,对聚酯玻璃钢,80℃加热3h,对环氧玻璃钢,后固化温度可控制在150℃以内。 加热固化方法很多,中小型制品可在固化炉内加热固化,大型制品可采用模内加热 或红外线加热。 (3)脱模和修整 脱模脱模要保证制品不受损伤。脱模方法有如下几种:①顶出脱模在模具上预埋顶出装置,脱模时转动螺杆,将制品顶出。②压力脱模模具上留有压缩空气或水 入口,脱模时将压缩空气或水(0.2MPa)压入模具和制品之间,同时用木锤和橡胶 锤敲打,使制品和模具分离。③大型制品(如船)脱模可借助千斤顶、吊车和硬木 楔等工具。④复杂制品可采用手工脱模方法先在模具上糊制二三层玻璃钢,待其固 化后从模具上剥离,然后再放在模具上继续糊制到设计厚度,固化后很容易从模具 上脱下来。 修整修整分两种:一种是尺寸修整,另一种缺陷修补。①尺寸修整成型后的制品,按设计尺寸切去超出多余部分;②缺陷修补包括穿孔修补,气泡、裂缝修补, 破孔补强等。 ========================= 接触低压成型工艺 接触低压成型工艺的特点是以手工铺放增强材料,浸清树脂,或用简单的工具辅 助铺放增强材料和树脂。接触低压成型工艺的另一特点,是成型过程中不需要施加 成型压力(接触成型),或者只施加较低成型压力(接触成型后施加0.01~0.7MPa

企业标准文本编写

企业标准文本编写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I C S Y 64 Q/RMZN ××××××××公司企业标准 Q/RMZN 1-2017 ×××× 2017-02-04 发布 2017-03-01 实施 ××××××××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制。 本标准由××××××××提出并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公司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严佑春。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有效期至2019年12月31日。 注:如有需要请留意页眉谢谢 冲牙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冲牙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本企业生产的冲牙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口腔卫生器具的特殊要求 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 消费品使用说明第2部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 GB 19606-2004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噪声限值 GB/T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d:自由跌落 GB/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IEC 61032-2008 Protection of persons and equipment by enclosures — Probes for verification (用外壳对人体和设备进行保护-检验用探针) GB/T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玻璃钢成型工艺技术手册

目录

第一章玻璃钢制作工艺 1-1玻璃钢基础知识 玻璃钢是什么 玻璃钢FRP(Fiberglass Reinforced Plastics)亦称作GRP(Glass Reinforced Plastics)或GFRP (Glass fibre reinforced plastics)学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它是以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作为增强材料,以合成树脂作基体材料,通过一定的成型工艺而制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概念是指一种材料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需要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复合在一起,组成另一种能满足人们要求的材料,即复合材料。 玻璃钢的发展历史 1940年,美国一家实验室的技术人员不小心将加有催化剂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倾倒在玻璃布上,第二天 发现固化后的这种复合材料强度很高,玻璃钢遂应运而生。 1942年第一艘玻璃钢渔船问世;玻璃钢管试制成功并投入使用。 二战其间,美国以手工接触成型与抽真空固化工艺,制造了收音机雷达罩与副油箱;利用胶接技术制作了玻璃钢夹芯结构的收音机机翼; 1946年发明了以纤维缠绕法生产压力容器的方法。 1949年预混料DMC(BMC)模压玻璃钢面试。 1950年真空袋与压力袋成型工艺研究成功;手糊环氧玻璃钢直升收音机旋翼面市。 20世纪50年代末,前苏联成功将玻璃钢用于炮弹引信体等军品及化工器材的生产。 1961年德国率先开发片状模塑料(SMC)及其模压技术。 1963年玻璃钢波形瓦开始机械化生产,美、法、日先后有高生产率的边疆生产线投生。 1972年美国研究成功干法生产的热塑性片状模塑料。 20世纪80年代,开发了湿法生产的热塑性片大辩论模塑料。瑞士、奥地利离心法成型玻璃钢管得到发展;意大利工业化纤维缠绕玻璃钢管生产线技术成熟,产品大量使用于石化、轻工、轮船等领域。1956年,时任重工业部副部长、后任建材工业部长的赖际发同志赴前苏联考察玻璃钢。俄文称玻璃钢 为“玻璃塑料”(CTEKJIOIIJIACTHHK),当时中文里没有相应的词。想到材料内有玻璃,强度又高,就叫“玻璃钢”。这就是“玻璃钢”一词的由来。

2011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范本

《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编写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是企业标准备案时的必备资料,对于了解标准制定的背景、依据,保证标准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做好企业标准备案管理工作,统一《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的编写要求,特编写此作业指导书。 2 内容要求 2.1标准制定的背景和必要性 2.1.1所申请企业标准的产品是否已存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如已存在相关的可参照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应写明参考哪个标准,该企标与所参考的国标、行标不同点及理由; 2.1.2如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可参照,可参考以下例子的表述方法。 例:标准制定的背景和必要性 除雪是我国北方每年冬天都面临的艰巨任务。尤其是公路建设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兴起,传统的人工除雪已远远不能适应需要。积雪不能及时除掉,给交通带来极大的困难。目前为提高除雪效率,只能喷洒大量的盐。盐有腐蚀性,对路面、环境和车辆危害是不小的。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公司开发了新型环保除雪剂--冰雪融。该产品是专利产品,具有腐蚀性低、无环境污染、融雪能力强、成本低等特点。为保证该产品的生产质量,特制定本标准。(仅供参考,应按实际情况编写) 2.2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执行情况 2.2.1如依据某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而制定的,应写出参照哪个标准,该企标的哪些内容严于或等同于国家、行业标准。 例:本企业标准参照GBXXX《XXX》,其中XXX指标严于该国标,其他指标与该国标持平。 2.2.2如没有相对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应写明相关领域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对该产品的限量指标的要求。 例:本公司制定的“三合一奶茶(固体饮料)”企业标准现暂无相应国家或行业的质量标准,在制定中以GB 7101-2003《固体饮料卫生标准》蛋白型的技术指标为基础,其中XX项的要求严于该卫生标准。 2.3确定主要技术指标、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的目的和依据 2.3.1标准中各项指标要求,应一一列举出其制定的依据,特别是直接参照执行某标准条款内容,在引用标准中看不到具体标准号的要特别指出。 2.3.2对检验规则中的出厂检验项目与型式试验项目的确定依据应着重说明,其他作简要说明。 例: (一)制定本标准技术要求的目的

手糊玻璃钢制作工艺流程

手糊玻璃钢制作工艺流程 生产准备 场地手糊成型工作场地的大小,要根据产品大小和日产量决定,场地要求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空气温度应保持在15~35℃之间,后加工整修段,要设有抽风除尘和喷水装置。 模具准备准备工作包括清理、组装及涂脱模剂等。 树脂胶液配制配制时,要注意两个问题:①防止胶液中混入气泡;②配胶量不能过多,每次配量要保证在树脂凝胶前用完。 增强材料准备增强材料的种类和规格按设计要求选择。 (2)糊制与固化 铺层糊制手工铺层糊制分湿法和干法两种:①干法铺层用预浸布为原料,先将预学好料(布)按样板裁剪成坏料,铺层时加热软化,然后再一层一层地紧贴在模具上,并注意排除层间气泡,使密实。此法多用于热压罐和袋压成型。②湿法铺层直接在模具上将增强材料浸胶,一层一层地紧贴在模具上,扣除气泡,使之密实。一般手糊工艺多用此法铺层。湿法铺层又分为胶衣层糊制和结构层糊制。 手糊工具手糊工具对保证产品质量影响很大。有羊毛辊、猪鬃辊、螺旋辊及电锯、电钻、打磨抛光机等。 固化制品固化分硬化和熟化两个阶段:从凝胶到三角化一般要24h,此时固化度达50%~70%(巴柯尔硬性度为15),可以脱模,脱后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固化1~2周才能使制品具有力学强度,称熟化,其固化度达85%以上。加热可促进熟化过程,对聚酯玻璃钢,80℃加热3h,对环氧玻璃钢,后固化温度可控制在150℃以内。加热固化方法很多,中小型制品可在固化炉内加热固化,大型制品可采用模内加热或红外线加热。 (3)脱模和修整 脱模脱模要保证制品不受损伤。脱模方法有如下几种:①顶出脱模在模具上预埋顶出装置,脱模时转动螺杆,将制品顶出。②压力脱模模具上留有压缩空气或水入口,脱模时将压缩空气或水()压入模具和制品之间,同时用木锤和橡胶锤敲打,使制品和模具分离。③大型制品(如船)脱模可借助千斤顶、吊车和硬木楔等工具。④复杂制品可采用手工脱模方法先在模具上糊制二三层玻璃钢,待其固化后从模具上剥离,然后再放在模具上继续糊制到设计厚度,固化后很容易从模具上脱下来。 修整修整分两种:一种是尺寸修整,另一种缺陷修补。①尺寸修整成型后的制品,按设计尺寸切去超出多余部分;②缺陷修补包括穿孔修补,气泡、裂缝修补,破孔补强等。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三篇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三篇 篇一:企业《标准名称》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二、标准编制的目的 三、编制原则和依据 四、标准制定的主要过程 五、标准编制中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一)标准名称 本标准适用于XXXXXXXX,故标准起名XXXXXXXX。 (二)标准主要内容说明(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 1. 2. 3. 六、与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分析 通过联机检索,未查到与本标准相关的国内外标准(查新报告见附件)。 通过联机检索,查到与本标准相关的国内外标准(查新报告见附件)。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XXXXXXXX行业的市场需求,标准的技术指标合理、先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七、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要求。 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由于本标准为地方性基本要求,在制定过程中经常与生产企业进行沟通,本标准文本未见重大分歧意见。 九、本标准作为推荐性(强制性)地方标准的建议 由于XXXXXXXX(直接)关系到XXXXXXXX,建议将《标准名称》作为企业标准批准发布,用于指导(引导、规范)。 十、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实施方案等内容) (一)技术措施 (二)管理措施 (三)实施方案 (1)本标准由xxx发布,计划于XXXX年X月X日发布实施,由XXXX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2)XXXX应以本标准为依据,以保证XXXXXXXX;现有企业应根据本标准考察企业目前达标情况,并根据考察结果对生产工艺、设备以及XXXX设施进行改造。十一、参考标准和资料 起草单位名称 XXXX年XX月XX日

玻璃钢成型工艺.doc

玻璃钢成型工艺 (拉挤工艺、模压工艺、缠绕工艺、手糊工艺) 拉挤成型工艺模压工艺 一概述 拉挤成型工艺是将浸透胶液的连续无捻粗纱、毡、带或布等增强材料,在牵引力的作用下,通过模具挤压成型、固化,连续不断地生产长度不限的玻璃钢型材。 拉挤成型工艺是玻璃钢成型工艺中的一种特殊工艺,适于生产各种断面形状的玻璃钢型材,如棒、管、实体型材(工字形、槽形、方形型材)和空腹型材等。其优点是: 1、生产过程连续进行,制品质量稳定,重复性好; 2、增强材料含量可根据要求进行调整,产品强度高; 3、能够调整制品的纵向强度和横向强度,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4、能够生产截面形状复杂的制品,满足特殊场合使用的要求; 5、制品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原材料的利用率高; 6、设备的投资费用低。 二拉挤工艺用原材料 1、树脂基体 在拉挤工艺中,应用最多的是不饱和聚酯树脂,还有环氧树脂、乙烯基树脂、热固性甲基丙烯酸树脂、改性酚醛树脂、阻燃性树脂等。 (1)不饱和聚酯树脂 用作拉挤的基本上是邻苯和间苯型。间苯型树脂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坚韧性、耐热性和耐腐蚀性能。目前国内使用的较多的是邻苯型,因其价格较间苯型有优势,但质量因生产厂家不同差距较大,使用时要根据不同的产品慎重选择。 (2)乙烯基树脂乙烯基树脂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可提高耐化学性能和耐水解稳定性。 (3)环氧树脂 环氧树脂和不饱和聚酯树脂、酚醛树脂相比,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高介电性能、耐表面漏电、耐电弧,是优良绝缘材料。 (4)酚醛树脂 它是最早的一类热固性树脂。具有突出的瞬时耐高温烧蚀性能,目前酚醛树脂已成功应用在拉挤成型工艺中。 2、增强材料 拉挤工艺用的增强材料主要是玻璃纤维及其制品,如无捻粗纱、玻璃纤维毡等。为了满足制品的特殊性能要求,可用芳纶纤维、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玄武岩纤维等。(1)玻璃纤维 用于拉挤工艺的玻璃纤维主要有无碱、中碱和高强玻璃纤维。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固态复合调味料》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企业名称:沈阳市绿善食品配料有限公司 标准名称:固态复合调味料 标准编号:Q/SLS 0001S-2017 固态复合调味料由沈阳市绿善食品配料有限公司生产。本企业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六条:“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的规定,按照《辽宁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办法》有关规定制定的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一、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本公司是进行固态复合调味料加工的企业,根据消费者对食品原料安全健康的要求,本公司适应市场需要研制开发了以下产品: 固态复合调味料:以花椒、八角、草果、桂皮、小茴香等香辛料为主要原料,以麦芽糊精为辅料,经配料、过滤分选、粉碎、筛分、包装等工艺加工制成的香辛料含量85%以上的非即食固态复合调味料。 固态复合调味料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生产,经部分消费者食用,普遍反映口感风味好。经查询检索,目前尚未见有本产品适用的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为保障公众身体健康,确保食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特制定本企业标准作为生产指导的依据,并作为监测检验本企业固态复合调味料产品安全性的规范性文件。 二、工作过程 我公司在制定标准过程中,进行了详实的调研,反复试验、验证后,确定产品生产工艺,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引用标准,起草制定本标准。 (一)调研 1、配料:花椒、八角、草果、桂皮、小茴香、麦芽糊精 2、工艺: 以花椒、八角、草果、桂皮、小茴香等香辛料为主要原料,以麦芽糊精为辅料,经配料、过滤分选、粉碎、筛分、包装等工艺加工制成的香辛料含量85%以上的非即食固态复合调味

【免费下载】80%氟虫腈水分散粒剂企业标准编制说明书

80%氟虫腈水分散粒剂企业标准 编制说明 Q/320481 LJN 055-2006 编制人:周俊、史红心 江苏江南农化有限公司 二00六年三月

80%氟虫腈水分散粒剂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1、标准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80%氟虫腈水分散颗粒剂系氟虫腈原药加适量助剂、填料加工而成,该品种大鼠急性经口LD50>10000mg/kg、经皮LD50>10000mg/kg,对兔皮肤和眼睛无刺激及其它不良反应。系低毒高效农药。 氟虫腈是一种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杀虫广谱,对害虫以胃毒作用为主,兼有触杀和一定的内吸作用,其杀虫机制在于阻碍昆虫γ-氨基丁酸控制的氯化物代谢,因此对蚜虫、叶蝉、飞虱、鳞翅幼虫、蝇类和鞘翅目等重要害虫有很高的杀虫活性,对作物无药害。该药剂可施于土壤,也可叶面喷雾。施于土壤能有效地防治玉米根叶甲、金针虫和地老虎。叶面喷洒时,对小菜蛾、菜粉蝶、稻蓟马等均有高水平防效,且持效期长。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用户用药安全,保证适用性,特起草该产品的企业标准。 2 标准编制的依据 为了确保本标准实施的可行性、可靠性。我公司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有关资料,参考了氟虫腈原药企业标准,提出该标准,其中部分指标采用了 GB/T601、GB/T1601、GB/T1604、GB/T1605、GB3796、GB/T5451、GB/T6682、GB/T148 25、GB/T16150等标准。本标准在编写格式上严格按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HG/T2467.13—2003《农药水分散粒剂产品标准编写规范》的格式进行编写。 3技术指标的确定及其依据 3.1 外观: 应是疏松颗粒。 3.2 有效成份含量的确定 80%氟虫腈水分散粒剂的有效成份含量及配比是根据其原药的性质和实际应用技术并通过田间配方筛选,结合国内、外客户提出的要求,参照国际上现行标准,以及本厂制剂加工能力,确定氟虫腈水分散粒剂有效成份为80%。 3.2 水分的确定 产品水分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稳定性,根据产品特点确定水分含量不大于3%。 3.3 pH值范围的确定 该品种的有效成份氟虫腈原药在微碱条件(pH 7.0~10.0)下稳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确定本品pH5.0~9.0的控制范围。 3.4 悬浮率指标的确定 悬浮率是衡量该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由于其有效成份氟虫腈具有高效活性,使用不当易造成药害,因此对制剂加工要求很高,要求具有较高的悬浮率,实际应用时能十分均匀地分散于目标靶面,充分发挥药效避免药害,确定氟虫腈悬浮率为80%以上。 3.5 其他技术指标的确定 控制润湿时间、湿筛试验、粒径范围、分散性、持久起泡性等指标可提高制剂的分散悬浮率,在严格控制悬浮率的前提下,参照一般水分散粒剂农药的标准,确定其润湿时间

玻璃钢模压成型工艺

玻璃钢模压成型工艺 模压成型工艺是复合材料生产中最古老而又富有无限活力的一种成型方法。它是将一定量的预混料或预浸料加入金属对模内,经加热、加压固化成型的方法。 模压成型工艺的主要优点:①生产效率高,便于实现专业化和自动化生产;②产品尺寸精度高,重复性好;③表面光洁,无需二次修饰;④能一次成型结构复杂的制品;⑤因为批量生产,价格相对低廉。 模压成型的不足之处在于模具制造复杂,投资较大,加上受压机限制,最适合于批量生产中小型复合材料制品。随着金属加工技术、压机制造水平及合成树脂工艺性能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压机吨位和台面尺寸不断增大,模压料的成型温度和压力也相对降低,使得模压成型制品的尺寸逐步向大型化发展,目前已能生产大型汽车部件、浴盆、整体卫生间组件等。 模压成型工艺按增强材料物态和模压料品种可分为如下几种: ①纤维料模压法是将经预混或预浸的纤维状模压料,投入到金属模具内,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成型复合材料制品的方法。该方法简便易行,用途广泛。根据具体操作上的不同,有预混料模压和预浸料模压法。 ②碎布料模压法将浸过树脂胶液的玻璃纤维布或其它织物,如麻布、有机纤维布、石棉布或棉布等的边角料切成碎块,然后在金属模具中加温加压成型复合材料制品。 ③织物模压法将预先织成所需形状的两维或三维织物浸渍树脂胶液,然后放入金属模具中加热加压成型为复合材料制品。

④层压模压法将预浸过树脂胶液的玻璃纤维布或其它织物,裁剪成所需的形状,然后在金属模具中经加温或加压成型复合材料制品。 ⑤缠绕模压法将预浸过树脂胶液的连续纤维或布(带),通过专用缠绕机提供一定的张力和温度,缠在芯模上,再放入模具中进行加温加压成型复合材料制品。 ⑥片状塑料(SMC)模压法将SMC片材按制品尺寸、形状、厚度等要求裁剪下料,然后将多层片材叠合后放入金属模具中加热加压成型制品。⑦预成型坯料模压法先将短切纤维制成品形状和尺寸相似的预成型坯料,将其放入金属模具中,然后向模具中注入配制好的粘结剂(树脂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成型。 模压料的品种有很多,可以是预浸物料、预混物料,也可以是坯料。当前所用的模压料品种主要有:预浸胶布、纤维预混料、BMC、DMC、HMC、SMC、XMC、TMC及ZMC等品种。 1、原材料 (1)合成树脂:复合材料模压制品所用的模压料要求合成树脂具有:①对增强材料有良好的浸润性能,以便在合成树脂和增强材料界面上形成良好的粘结;②有适当的粘度和良好的流动性,在压制条件下能够和增强材料一道均匀地充满整个模腔;③在压制条件下具有适宜的固化速度,并且固化过程中不产生副产物或副产物少,体积收缩率小;④能够满足模压制品特定的性能要求。按以上的选材要求,常用的合成树脂有: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乙烯基树脂、呋喃树脂、有机硅树脂、聚丁二烯树脂、烯丙基酯、三聚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为使模压制品达到

玻璃钢的成型工艺方法

玻璃钢的成型工艺方法 玻璃钢的成型工艺方法,有很多种方法。其中有最简单易学的手工糊制方法,也有比较容易建立的模压工艺成型方法;也有必须经过专门设计、专业制造的纤维缠绕成型方法;更有一些综合注射、真空、预成型增强材料或预设垫料的几种模塑方法;以及为了达到制品高性能指标而设计制造的,由计算机进行程序控制的先进的自动化成型方法。 由此可见,玻璃钢制品的制作成型方法有很多种,它们的技术水平要求相差很大,其对原材料、模具、设备投资等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当然它们所生产产品的批量和质量,也不会相同。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玻璃钢制作成型方法,有手糊成型工艺、喷射成型工艺、模压成型工艺、模压料成型工艺、纤维缠绕成型工艺、卷管成型工艺、袋压成型工艺、树脂浇铸及注射成型工艺、RTM成型工艺、拉挤成型工艺、板材及管道连续成型工艺、增强反应注射模塑成型工艺、弹性体贮脂模塑成型工艺,以及胶接和连接技术、夹层结构制作技术等。 现把几种常用的玻璃钢的成型方法的特点介绍如下: 手糊制作方法设备投资低,产品形状的限制因素少,适合小批量生产。它的生产条件是需要制作产品的模具,并掌握手糊工艺的技术要领。但是,这种制作方法所制成的产品,质量不够稳定,产品的质量档次不够高,较难满足某些产品的性能要求。 喷射成型方法,是一种借助于喷射机器的手工积层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有逐步取代传统的手糊工艺的趋势。其产品的整体性强,没有搭接缝,且制品的几何尺寸基本上没有受到限制,成型工艺不复杂,材料配方能保持一定的准确性。其不足之处,在于制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工人的生产技能。另外,喷射所造成的污染,一般均大于其他的工艺方法。 纤维缠绕工艺方法,是将浸渍过树脂的连续纤维,按一定的规律缠绕到芯模上,层叠至所需的厚度,固化后脱模,即成制品。该方法的特点,是可按产品承受应力情况来设计纤维的缠绕规律,使之充分发挥纤维的抗拉强度,并且容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产品质量较为稳定,若配用不同的树脂基体和纤维的有机复合,则可获得最佳的技术经济效果。纤维缠绕工艺,可成功地应用于制作玻璃钢管道、贮罐、气瓶、风机叶片、撑高跳竿、电线竿、羽毛球拍等的制品。 模压成型工艺和模塑料成型工艺,其压制工艺和设备条件基本相同,前者采用浸胶布作为模压料,而后者采用片状、团状、散状的模压料,首先将一定量的模压料置于金属对模中,而后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成型制得所需的玻璃钢制品。这种生产成型方法,所制得的产品尺寸精确,表面光洁,可一次成型,生产效率较高,且产品质量较为稳定,适合于大批量制作各种小型玻璃钢制品。其不足之处是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较为复杂,生产初期的投资较高,且制件受设备的限制较为突出。

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应包含的主要内容样本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附件1: 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1.工作简况, 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等。 *2.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编制主要内容( 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 的论据( 包括试验、统计数据) 、修订标准时, 应增列新旧标准水平的对比。 *3.主要试验( 验证) 的分析、综述报告, 技术经济论证, 预期的经济效果。 4.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 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 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 *5.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6.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7.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 8.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 渡办法等内容) ; 9.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10.其它应予说明的事项。 注: 打”*”号部分是企业标准编制说明中必须包括的内容, 其它内容企业根据标准的实际情况说明。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附件2: 云南省企业产品标准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

附件3-1: 企业产品标准审查单( 会议纪要)

附件3-2: 企业产品标准审查单( 会议纪要) 附件4:

企业产品标准备案/复审备案申请表 1) 生产者名称及地址应填写异地生产或被委托加工的企业名称和地址。 2) 该标准备案有效期为三年, 到期企业未办理相关手续, 将注销备案。附件5:

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

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 注:相关栏目填写不下时,可附页

《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编写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依据《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是企业标准备案时的必备资料,对于了解标准制定的背景、依据,保证标准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做好企业标准备案管理工作,统一《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的编写要求,特编写此作业指导书。 2 内容要求 2.1标准制定的背景和必要性 2.1.1所申请企业标准的产品是否已存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如已存在相关的可参照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应写明参考哪个标准,该企标与所参考的国标、行标不同点及理由; 2.1.2如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可参照,可参考以下例子的表述方法。 例:标准制定的背景和必要性 除雪是我国北方每年冬天都面临的艰巨任务。尤其是公路建设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兴起,传统的人工除雪已远远不能适应需要。积雪不能及时除掉,给交通带来极大的困难。目前为提高除雪效率,只能喷洒大量的盐。盐有腐蚀性,对路面、环境和车辆危害是不小的。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公司开发了新型环保除雪剂--冰雪融。该产品是专利产品,具有腐蚀性低、无环境污染、融雪能力强、成本低等特点。为保证该产品的生产质量,特制定本标准。(仅供参考,应按实际情况编写) 2.2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执行情况 2.2.1如依据某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而制定的,应写出参照哪个标准,该企标的哪些内容严于或等同于国家、行业标准。 例:本企业标准参照GBXXX《XXX》,其中XXX指标严于该国标,其他指标与该国标持平。 2.2.2如没有相对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应写明相关领域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对该产品的限量指标的要求。 例:本公司制定的“三合一奶茶(固体饮料)”企业标准现暂无相应国家或行业的质量标准,在制定中以GB 7101-2003《固体饮料卫生标准》蛋白型的技术指标为基础,其中XX项的要求严于该卫生标准。 2.3确定主要技术指标、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的目的和依据 2.3.1标准中各项指标要求,应一一列举出其制定的依据,特别是直接参照执行某标准条款内容,在引用标准中看不到具体标准号的要特别指出。 2.3.2对检验规则中的出厂检验项目与型式试验项目的确定依据应着重说明,其他作简要说明。 例: (一)制定本标准技术要求的目的 1、作为组织生产的质量依据,以保证产品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