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1、三大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消化后的最终产物
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本周讲述的是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和相互关系,以及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糖类代谢中,讲述食物中的糖类经过消化被吸收到体内后,所发生的三种变化。
食物中的脂类主要是脂肪,还有少量的磷脂和胆固醇,讲述了脂类的利用和脂肪肝的形成。
蛋白质的利用极为广泛,讲述了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及氨基酸的两种重要代谢的代谢过程,并总结了三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
同时在此基础上要掌握人体健康与代谢途径、转化的关系。
学习重点:1. 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
掌握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2. 熟悉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3. 三大物质代谢的意义4. 糖代谢的基本过程学习难点:1. 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过程2.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3.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意义学习过程: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固定能量,合成有机物,所以被称之为“自养”。
人和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依存于绿色植物才能保证自身的能量供应和物质供应。
(一)营养物质的种类:七大营养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纤维素(其中,纤维素属于糖类,但不被人和多数动物消化。
纤维素对于人体而言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对预防结肠癌等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六大生命必需要素外,纤维素被称为第七营养元素)。
(二)糖类的代谢:1. 食物中的糖类绝大部分是淀粉,还有少量的蔗糖、乳糖等。
2. 糖的消化吸收:主要发生三种变化:第一. 一部分随血液运往全身各处,被氧化分解利用。
第二. 一部分被合成糖元物质储存起来。
第二. 除以上变化外,多余葡萄糖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葡萄糖在体内的变化:(三)脂类代谢:1. 食物中的脂类:主要脂肪(甘油三脂)少量磷脂(卵磷脂,脑磷脂)、胆固醇2. 脂肪的消化吸收:脂肪吸收形式:甘油、脂肪酸。
运输:大部分被吸收后,在肠上皮细胞内重新合成甘油三脂,再被分泌出来进入中央乳糜管,经淋巴循环,进入静脉,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组织器官中。
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概况
2、糖类代谢与人体健康
低于 低血糖
血糖 (80-120 高于
糖尿
60mg/dL
mg/dL) 160mg/dL
血糖浓度
临床表现
缓解措施
低血糖 50~60 早期 mg/dL
头昏、心慌、出 吃一些含糖较
冷汗、面色苍白、 多的食物、或
四肢无力
喝浓糖水
低血糖 晚期 <45mg/dL
惊厥、昏迷
静脉输入葡 萄糖溶液
B 胞。蛋白质代谢过程中,氨基酸可以通过
氨基转换作用转化为尿素,并排出体外。 C
选项( C )是错误的,应更正为 脱氨基作用
二、糖类的代谢:
1、过程
一、糖类的代谢:
1、过程
食物中的糖 类(淀粉) 消化吸收
氧化 分解
CO2+H2O+能量
肝糖元 分解 葡萄糖
转化
非糖物质
合成 肝糖元
肌糖元 转变
脂肪、某些 氨基酸等
COOH
非必需氨基酸: 丙氨酸、甘氨酸
必需氨基酸:
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 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
(8种)
甲硫氨酸、缬氨酸
(4)、从图中可知,体内氨基酸的来源有 和 自身组织蛋白分解
(5)、B和C代表的物质是 糖类 和
食物中吸收 脂肪 。
、氨基转换形成 的的氨基酸
转氨基机理:
谷氨酸 COOH
(CH2) +
NH2 CH COOH
丙酮酸
CH3 酶
C=O COOH
酮戊二酸 COOH
(CH2) +
O= C-COOH
丙氨酸
CH3 NH2-CH
食物中 的蛋白
质
新的氨基酸 含氮部分 4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10篇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
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1一、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关系在生物体内,糖类、脂质和蛋白质这三类物质的代谢是同时进行的,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下面仅就人和动物体内三大物质的代谢情况进行讨论。
(1)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
Ⅰ:糖类和脂质之间的转化关系:①糖类可大量转变为脂肪: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以转变为甘油和脂肪酸,两者结合生成脂肪,这种转变在人和动物体内可大量进行,这就是人和动物吃糖能胖的原理。
②脂肪只能少量转变为糖:在人和动物体内,甘油和脂肪酸都可以加入糖代谢途径,但甘油经一系列过程可以转变为糖,而脂肪酸却几乎不能转变为糖,因此,脂肪不能大量转变为糖。
这就是肥胖后很难减肥的原因之一。
Ⅱ:糖类和蛋白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①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以转变为非必需氨基酸:糖类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如丙酮酸)可通过转氨基作用产生与之相对的非必需氨基酸,但由于糖类分解时不能产生与必需氨基酸相对应的中间产物,因此糖类不能转化为必需氨基酸,这也是人体每天必需摄取一定量蛋白质的原因之一。
②蛋白质可以转化为糖类。
蛋白质水解作用氨基酸脱氨基作用不含N糖类Ⅲ:蛋白质和脂质之间的转化关系:①氨基酸可以转变为脂肪:氨基酸分解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既可转变为脂肪,又可转变为脂肪酸,因此在人和动物体内蛋白质可大量合成脂肪。
此外,有些氨基酸也可转变为磷脂等。
②脂肪几乎不能转变为氨基酸:在人和动物体内,甘油可以先转变为丙酮酸,然后再经转氨基作用生成某些非必需氨基酸,脂肪酸因几乎不能转变为糖类,因而脂肪酸在人和动物体内不能转变为氨基酸。
人和动物体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
而进入血液成为血糖。
(2)肝脏通过[3]、[4]将血糖浓度维持在 70mg/dL-105mg/dL 范围内。当血 糖浓度持续超过正常值时,发生[8]过程,可能的原因是 胰岛素含量降低
+
NH3
10:07
返 回
负责转氨和脱氨的器官。
10:07
三种物质代谢之间的关系:
前言:
生物体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这三类物质的代谢是同时进行的,他们之间 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
1、糖类、脂类、蛋白质之间可以转化
(1)糖类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关系 ①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以转变成非必需氨基酸 ②蛋白质可以转化成糖类 (2)糖类代谢与脂类代谢的关系 ①糖类转变成脂肪 ②脂类转变成糖类 (3)蛋白质代谢与脂类代谢的关系 ①一般来说,动物体内不容易利用脂肪酸合成氨 基酸。植物和微生物可以 ②某些氨基酸通过不同途径科转变成甘油和脂肪 酸 10:07
10:07
蛋白酶
胃 小肠
H2N HOOC
蛋白酶
COOH NH2 胃 小肠
某种蛋白质 多肽
肽酶
肽酶
肽酶
小肠
肽酶
氨基酸
10:07
共有8种:
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 异亮氨酸、苏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
携一两本单色书来
异亮
缬
苯丙
色 苏
甲硫(蛋)
赖
亮
10:07
脱氨基作用
指氨基酸中的氨基在脱氨酶的作用下,将氨基脱下 来成为NH3的过程。
脂肪糖类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脂肪糖类蛋白质的消化过程脂肪、糖类和蛋白质是人体中重要的营养物质,它们在食物中存在,并通过消化过程被人体吸收利用。
本文将分别介绍脂肪、糖类和蛋白质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
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它们是能量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脂肪的消化过程主要发生在胃和小肠中。
首先,在胃中,脂肪与胃酸混合,形成乳状物。
然后,乳状物进入小肠,通过胆汁和胰液的作用,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
胆汁中的胆盐与脂肪酸和甘油结合,形成胆盐酯,使其能够在水溶液中悬浮。
最后,胆盐酯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并重新合成为脂肪,经过淋巴进入血液循环,被运输到全身细胞中。
糖类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主要通过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获得。
糖类的消化过程主要发生在口腔、胃和小肠中。
首先,在口腔中,唾液中的酶开始将淀粉分解为糖类。
然后,糖类进入胃,胃酸的作用会抑制口腔中的酶的活性。
接着,糖类进入小肠,胰液中的酶继续将淀粉分解为糖类,并将其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是人体主要利用的糖类。
最后,葡萄糖通过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并进入血液循环,被运输到全身细胞中,供给能量。
蛋白质是人体组织和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供给人体能量的来源。
蛋白质的消化过程主要发生在胃和小肠中。
首先,在胃中,胃酸的作用会使蛋白质开始被分解为较小的多肽链。
然后,蛋白质进入小肠,胰液中的酶继续将蛋白质分解为更小的多肽链和氨基酸。
最后,小肠上皮细胞针对不同的氨基酸进行吸收,并将其转运到肝脏和全身细胞中,供给细胞合成新的蛋白质或作为能量来源。
脂肪、糖类和蛋白质在消化过程中分别经历了胃和小肠中的一系列酶的作用,最终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并运输到全身细胞中。
这一过程为人体提供了能量和必需的营养物质,维持了身体的正常运转。
了解脂肪、糖类和蛋白质的消化过程,对于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营养摄入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初三科学-生物-生物消化吸收、血液循环(第四代谢与平衡知识梳理)
消化与吸收、血液与能量
教学内容
一、知识梳理
知识点1: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作用
1、水: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体内的养分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运输。
2、糖类:包括淀粉、葡萄糖、蔗糖等。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在大米、小麦、马铃薯、土豆等食物中含量较高。
3、蛋白质: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青少年由于处于长身体时期,故对蛋白质需求量很大。也可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7、维生素(vitamin):种类很多,必须从食物中获得。参与人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对保持人的身体健康关系极大。看表格,了解常见维生素的名称、来源和缺乏症。
名称
缺乏症
主要来源
维生素A
夜盲症、角膜干燥症
肝、鱼肝油、卵黄、牛乳、胡萝卜
维生素B1
脚气病
米糠、麦麸、卵黄、酵母
维生素B2
口角炎、唇裂症
卵黄、酵母、大豆、胚芽、肝
D.在温度从0→t2的变化中,酶的催化效率逐渐降低
答案:B
知识3:体内物质的运输
(一)血液
1、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一个体重50千克的人,他体内的血量约为3.5~4.0升。构成血液的成分有液态的血浆,以及各种血细胞。这些血液一刻不停地循环,为人体细胞输送各种营养物质。
2、实验:制作和观察血涂片
(三)动物的摄食
人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牙
牙的作用:人取食和消化的重要器官。
人的乳牙的总数为20颗,恒牙的总数为28~32颗。
(1)牙的组成:
牙冠——牙被牙釉质所覆盖的部分,也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
牙颈——牙冠与牙根的交界处称为牙颈。
牙根——牙被牙骨质所覆盖的部分。
(2)牙的功能
糖 脂类 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代谢途径
糖脂类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代谢途径糖、脂肪和蛋白质是食物中的三大营养物质。
它们是身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素的主要来源。
这些营养物质的代谢途径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们将讨论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途径。
一、糖的代谢途径1. 糖原合成和降解糖原是一种能够在肝脏和肌肉中储存的多糖。
当食物中的糖分进入体内时,它们会被转化成葡萄糖,并储存为糖原。
当体内血糖水平下降时,肝脏和肌肉中的糖原会被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到血液中提供能量。
2. 糖异生糖异生是肝脏将非碳水化合物(如脂肪和蛋白质)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
当体内糖原储备用尽时,糖异生提供了维持血糖水平所需的能量。
3. 糖酵解糖酵解是指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丙酮酸和乙醛等化学物质的过程。
糖酵解是无氧代谢途径,不需要氧气参与。
在高强度的有氧运动(例如激烈运动)时,肌肉组织会利用糖酵解以产生能量。
4. 糖氧化糖氧化是指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这是有氧代谢途径:需要氧气参与。
在身体处于静止状态或低强度运动时,糖氧化是主要的能量来源。
2. 脂肪合成脂肪合成是指将葡萄糖和氨基酸等原料转化为脂肪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肝脏和脂肪组织中。
当身体摄入的能量超过需要时,多余的糖原和蛋白质会储存为脂肪。
在身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中,脂肪可以进行氧化和再分解,提供能量。
3. 脂肪降解脂肪降解是将脂肪酸分解为能够氧化的乙酰辅酶A(Acetyl-CoA)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
乙酰辅酶A进一步参与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释放出能量。
在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下,脂肪降解是主要的能量来源。
1. 氨基酸氧化氨基酸氧化是指将氨基酸分解为能够氧化的乙酰辅酶A的过程。
这个过程与脂肪降解类似,也需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蛋白质作为能量来源时,会导致身体中的氮平衡失调,所以这个代谢途径并不常见。
2. 蛋白质合成蛋白质合成是指将氨基酸组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肝脏和肌肉组织中。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转化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转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人体三大营养素,它们在人体内的转化和利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基础。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三种营养素的转化过程。
糖类的转化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它们在人体内的转化主要分为两个过程:糖原合成和糖原分解。
糖原是一种多糖体,它是由葡萄糖分子通过缩合反应形成的。
当人体摄入过多的糖分时,多余的葡萄糖会被肝脏和肌肉细胞合成为糖原,以便在需要能量时能够快速分解为葡萄糖供给身体使用。
当身体需要能量时,肝脏和肌肉细胞会分解糖原,将其转化为葡萄糖,然后通过血液运输到各个组织和器官,供给身体所需的能量。
脂肪的转化脂肪是人体储存能量的主要形式,它们在人体内的转化主要分为两个过程:脂肪合成和脂肪分解。
脂肪合成是指将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
当人体摄入过多的能量时,多余的能量会被肝脏和脂肪细胞合成为三酰甘油,然后储存在脂肪细胞内。
当身体需要能量时,脂肪细胞会分解三酰甘油,将其转化为脂肪酸和甘油,然后通过血液运输到各个组织和器官,供给身体所需的能量。
蛋白质的转化蛋白质是人体细胞和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人体内的转化主要分为两个过程:蛋白质合成和蛋白质分解。
蛋白质合成是指将氨基酸合成为蛋白质。
当人体需要新的蛋白质时,肝脏和肌肉细胞会将氨基酸合成为蛋白质,然后将其运输到需要的组织和器官。
蛋白质分解是指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
当身体需要能量时,肝脏和肌肉细胞会分解蛋白质,将其转化为氨基酸,然后通过血液运输到各个组织和器官,供给身体所需的能量。
总结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人体三大营养素,它们在人体内的转化和利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基础。
糖类的转化主要包括糖原合成和糖原分解,脂肪的转化主要包括脂肪合成和脂肪分解,蛋白质的转化主要包括蛋白质合成和蛋白质分解。
了解这些转化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营养学知识,保持身体健康。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信大家对于营养物质肯定是不会陌生吧,营养物质对于我们人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的体内缺乏了营养物质,不但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可能威胁到我们的生命,所以我们一定多了解一些关于营养物质的知识,下文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大营养物质在代谢上的共同点
(1)物质的来源:从根本上说均是食物。
(2)这些物质在细胞内虽然均进行着许多种的生物化学反应,但是可以归纳为进行合成和分解这两方面的反应,并且这两方面的反应在细胞内是同时进行,相互联系的。
(3)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均必须在酶的催化作用下才能够完成。
(4)这些物质彻底氧化分解时,代谢终产物里均有CO2和水,均能放释能量。
三大营养物质在代谢上的不同点
(1)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是构成生物体和调节生命活动。
(2)蛋白质质代谢的最终产物里还有尿素。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营养物质对于我们的重要性,我们建议广大的读者朋友们一定要多学习一些关于营养物质的知识,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供能顺序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供能顺序
糖类、脂肪、蛋白质是构成食物中三大营养素。
这些营养素被摄入到体内后,会被分解、代谢并转化成能量。
但是,这些营养素的供能顺序并不相同。
糖类是身体最容易利用的能量来源,因为它们可以被迅速分解为葡萄糖,并在体内产生能量。
当糖类的供应充足时,身体就会优先选择糖类作为能量来源。
当糖类的储备不足时,身体会开始分解脂肪。
脂肪是身体储备的最大能量来源,但是分解脂肪需要更多的能量和时间。
因此,身体会选择先分解容易获得能量的糖类,而不是脂肪。
蛋白质很少被身体用于能量供应。
大多数情况下,蛋白质被用于构建和修复身体的组织。
只有在极端情况下,如长时间饥饿或高强度运动后,身体才会利用蛋白质作为能量来源。
总体而言,糖类是身体最喜欢的能量来源,脂肪和蛋白质则是备用的能量来源。
而在日常饮食中,我们需要摄入适量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以满足身体的需求。
- 1 -。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生物 4.2.2消化和吸收 同步测试题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生物 4.2.2消化和吸收同步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只有吸收功能而没有消化功能的结构是()A.食管B.胃C.小肠D.大肠2 . 下列有关小肠的结构特点,与其消化功能无关的是()A.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一般有6米左右长B.小肠壁内的肠腺能分泌肠液C.小肠壁内表面有很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很多小肠绒毛D.小肠绒毛壁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而且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3 . 如果胃的结构发生了病变,会影响哪种食物成分的消化?A.蛋白质B.脂肪C.糖类D.维生素4 . 下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各器官(依次用A.B.C.D.E表示)内被消化的程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开始消化的部位是A、B、 CB.图中的X代表脂肪的消化,Y代表淀粉的消化C.图中D段内的消化液有胃液、胰液和肠液D.图中D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5 . 人体内的胆汁分泌不足时,下列食物的消化受到较大影响的是()A.豆腐B.米饭C.肥肉D.鱼肉6 . 由口、咽、食管、胃、肠、肛门和肝脏等器官组成的系统是A.消化系统B.运动系统C.循环系统D.呼吸系统7 . 不法分子使用工业明胶制作药物胶囊,其胶囊不仅对人体产生潜在危害,而且破坏了药物预期到达某消化消化器官的设计。
在实际生产中有些药物常被分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免刺激胃,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A.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以经胃进入小肠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8 . 空气和食物进入人体的共同通道是()A.鼻腔B.咽C.喉D.口腔9 . 为什么肚子饿了会咕咕叫?人饥饿的时候,胃部肌肉挤压内部的水和空气就会发出咕咕叫的声音.这无疑是最明确的需要进食的信号.以下关于胃部的说法,正确的是()A.胃是位于腹腔的最大的消化器官B.胃壁内有胃腺,可分泌胃液,能对脂肪进行初步消化C.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储存食物,并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D.胃内形成的食糜中含有淀粉、麦芽糖、氨基酸、脂肪酸10 . 下图为消化系统局部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能分泌胆汁B.丁能分泌胰液和胰岛素C.甲和乙分泌的消化液都经导管流入丙D.乙是最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11 . 下图是血液流经某器官的示意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若b表示心脏的右心室,则c血管中流动的是动脉血B.若b表示肾小球,则c血管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bC.若b表示小肠,则c血管中的麦芽糖浓度高于bD.若b表示肝脏,则c血管中流动的可能是静脉血二、填空题12 . 人体消化系统中能分泌胆汁的器官是_____,能暂时贮存食物,并且进行初步消化的器官是_____,消化道中既无消化功能又没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_____。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转化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转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人体内必不可少的三大营养素,它们在人体内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脂肪则是能量的储存者,而蛋白质则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组成部分。
这三种营养素在人体内的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糖类的转化是人体内最为常见的过程之一。
当我们食用含有糖类的食物时,糖类会被消化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中,然后被转化成葡萄糖。
葡萄糖是人体内最为重要的能量来源,它可以被肌肉和其他组织利用来产生能量。
如果我们的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葡萄糖还可以被转化成糖原,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以备不时之需。
脂肪的转化也是人体内的一个重要过程。
当我们食用含有脂肪的食物时,脂肪会被消化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中,然后被转化成脂肪酸和甘油。
脂肪酸是人体内的另一种能量来源,它可以被肌肉和其他组织利用来产生能量。
如果我们的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脂肪酸还可以被转化成三酰甘油,储存在脂肪细胞中,以备不时之需。
蛋白质的转化也是人体内的一个重要过程。
当我们食用含有蛋白质的食物时,蛋白质会被消化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中,然后被转化成氨基酸。
氨基酸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组成部分,它可以被利用来合成新的蛋白质,以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如果我们的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氨基酸还可以被转化成葡萄糖或脂肪酸,以供身体使用。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转化是人体内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过程。
只有当我们摄入足够的营养素,并且身体内的转化过程正常运作时,我们才能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饮食营养的均衡,保证身体内各种营养素的充足供应,以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人体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的代谢过程与相互关系
人体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的代谢过程与相互关系糖又称碳水化合物,包括蔗糖(红糖、白糖、砂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淀粉、糊精和糖原等。
在这些糖中,除了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外,其余的糖都要在体内转化为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利用。
糖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热能。
每克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产生4千卡能量,人体所需要的70%左右的能量由糖提供。
人体中的糖大部分由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道的水解作用,以葡萄糖的形式吸收后进入人体,在细胞内经细胞呼吸产生大量能量,为各种生命活动所用;脂肪是人体主要的储能物质,主要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人体的膳食脂肪来源主要是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
动物性脂肪富含饱和脂肪酸(40%~60%),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约为30%~50%。
植物性脂肪富含不饱和脂肪酸(80%~90%),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仅为10%~20%。
人体内脂肪代谢的过程可概括如下图:蛋白质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种类最多的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是食物中的动植物蛋白被水解成氨基酸后,经消化道的吸收进入细胞,再合成各类蛋白质。
在人体细胞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具有不同的代谢途径,同一种物质也往往有几条代谢途径,例如,糖、脂质和氨基酸在细胞内部都有各自不同的代谢特点,合成代谢及分解代谢往往在一个细胞内同时进行。
各条代谢途径之间,可以通过一些枢纽性中间代谢物发生联系,或相互协调,或相互制约,从而确保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通常上来讲,营养物质的转化代谢可以分为蛋白质与脂肪之间的转化代谢关系、糖类与脂肪之间的转化代谢关系、糖类与蛋白质之间的转化代谢关系。
下面就对这三大营养物质转化代谢关系做一个具体的分析。
(一)蛋白质与脂肪之间的转化代谢关系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蛋白质不会转化为脂肪,但在机体能量供应不足或病理情况下,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有些中间产物在相关酶的作用下,再转化成合成脂肪的原料,继而合成脂肪。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最适PH 6.8
作用 初步分解淀粉
胃腺
胰腺
胃液
胰液
胃蛋白酶
1.5-2.2 初步分解蛋白质
蛋白酶、 脂肪酶、 8-9 淀粉酶、 麦芽糖酶
彻底分解食物中 的大分子物质
肠腺
肝脏
肽酶、 小肠液 脂肪酶、 7.6 淀粉酶、 麦芽糖酶 胆汁
乳化脂肪
4、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 ①淀粉的消化(消化场所:口腔、小肠) 肠麦芽糖酶 唾液淀粉酶 淀粉 葡萄糖 麦芽糖 胰麦芽糖酶 胰、肠淀粉酶
食物中蛋白质
消化、吸收
组织蛋白
氨 分解 基 酸
各种组织蛋白质,以及 酶和激素等
转 含氮部分:氨基变 尿素
氨基 形成新的氨基酸 转换
脱 氨基
转氨 换基
代谢中间产物
不 含 氮 部 分
氧化 分解
CO2+H2O+能量
合 成 糖类、
脂肪
返回
氨基转换作用:
CH3
转氨酶
CH3 O R C COOH + CH O COOH NH2
mg/dL
合成 转变
转 化
大于160-180 mg/dL时 尿糖
非糖物质
(二)脂质代谢
血脂来源 食物中的脂肪
消化、吸收
血脂去路
储存在皮下结缔组织、 肠系膜等处
血液 中的 脂肪
储存脂肪
分解 转 化
甘油+
分解 脂肪酸
氧化 CO2+H2O 分解 +能量
转 变
糖元
非脂肪物质
返回
来源
(三)蛋白质代谢
合成
去路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三大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之间的相互关联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之间的相互关联
氨基酸经脱氨基作用可变为α-酮酸,α-酮酸再经过一系 列变化转化成糖。
• 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
丙氨酸转变成丙酮酸、天冬氨酸转变成草酰乙 酸、谷氨酸转变成α-酮戊二酸。 α-酮戊二酸经三羧酸循环变成草酰乙酸。草酰 乙酸经烯醇丙酮酸磷酸羧激酶作用变成烯醇丙 酮酸磷酸。烯醇丙酮酸磷酸沿酵解作用逆行, 即可生成糖原。
• 其他如精氨酸、组氨酸、脯氨酸、鸟氨酸、瓜
氨酸均可通过谷氨酸转变成α-酮戊二酸,再转 变成糖原。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之间的相互关联
• 苯丙氨酸、酪氨酸可以先转变成延胡索酸、
沿三羧酸循环变成草酰乙酸,再转变成糖 原。
• 丝氨酸、甘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胱氨
酸、缬氨酸、半胱氨酸等均可先转变成丙 酮酸,再变成糖原。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之间的相互关联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
氨基酸分解代谢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之间的相互关联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
氨基酸代谢问题: 1、氨基酸脱氨基方式(重点) ?氨的去路? α酮酸的代谢(重点)? 2、个别氨基酸脱羧的产物?产物的作用? 一碳单位的概念、生成过程(难点) 、载 体、生理功用? 3、含硫氨基酸代谢过程?芳香族氨基酸 代谢产物?
• 糖还可以转变成其他非必需氨基酸,但
糖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需氨基酸。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之间的相互关联
丙酮酸
三羧酸循环
草酰乙酸
氨基酸
α-酮戊二酸
NH3 + NADH+H+
转氨酶
L-谷氨酸脱氢酶
α-酮酸
谷氨酸
NAD+ +H2O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之间的相互关联
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减肥”和“瘦身”成了人们的热门话题, 不同的人选择了不同的做法。请回答: (1)有人减肥,只是减少脂肪的摄入量,不控制 其他方面事物的摄入量,结果没有达到减肥的目 的,原因是 ; (2)有人进行适当节食,并经常参加体育 锻炼,而达到了减肥目的,原因是 ; (3)在(2)过程中应当注意保障 的 供给,原因是 ① ; ② ; ③ 。
口服糖
<45 mg/dL
低血糖晚期症状
静脉注射糖
>130 mg/dL
高血糖
口服降糖药物
>160 mg/dL
糖尿病、糖尿
注射胰岛素
2.脂质代谢与疾病
疾病名称
原因
预防治疗措施
肥胖症
供能物质摄入多,消耗少,遗传或内分泌失调
控制饮食 加强锻炼 就医治疗
高血脂
血浆中脂质含量过高
合理膳食控制 脂质物质摄入
脂肪肝
糖类代谢
脂质代谢
蛋白质代谢
三大有机物代谢的比较
三大有机物代谢相互转化
三大有机物代谢与人体健康
肝脏的功能
三、组织细胞内的物质代谢
糖类代谢
血糖 (80~120mg/dl)
食物中的糖 消化吸收
肝糖元分解
其它物质糖异生 (甘油、氨基酸、 乳酸)
氧化供能、 产生CO2和H2O
肝 脏
胆 汁
无
胰 腺
胰 液
胰淀粉酶
胰蛋白酶
胰麦芽糖酶
胰脂肪酶
小肠腺
小肠液
肠淀粉酶
肠麦芽糖酶
肠肽酶
肠脂肪酶
淀粉
葡萄糖
麦芽糖
蛋白质
氨基酸
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消化分解过程...
糖类、蛋⽩质、脂肪的消化分解过程如下,请分析回答:
淀粉淀粉酶麦芽糖麦芽糖酶葡萄糖
蛋⽩质蛋⽩酶多肽肽酶氨基酸
脂肪胆汁脂肪微粒脂肪酶⽢油+脂肪酸
⾷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淀粉最终被分解成______;蛋⽩质最终被分解成______;⽽脂肪经______的乳化分散为许多脂肪微粒,再在脂肪酶作⽤下分解为______和______.
淀粉、脂肪、蛋⽩质等是⼤分⼦的有机物,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体吸收.淀粉先是在⼝腔中被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成麦芽糖,最后在⼩肠中被最终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体吸收和利⽤;蛋⽩质的消化开始于胃,在⼩肠内最终被分解成氨基酸;⽽脂肪在⼩肠内先经胆汁的乳化分散为许多脂肪微粒,再在脂肪酶作⽤下分解为脂肪酸和⽢油.
故答案为:葡萄糖;氨基酸;胆汁;脂肪酸;⽢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顾:1、三大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消化后的最终产物师什么?
板书:消化
生:糖类——葡萄糖;脂肪——甘油+脂肪酸;蛋白质——氨基酸
2、这些营养物质如何送到全身的组织细胞?
生:血液和淋巴循环板书:运输
过度问:这些营养物质到达组织细胞后如何被人体利用?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三类营养物质的利用板书:利用一、营养物质的利用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学习
1、糖类的利用人体内的糖类主要来自于——食物的消化吸收经过小肠的消化吸收后糖类变成小分子葡萄糖后进入血液,形成——血糖,血糖实际上是血液中的葡萄糖问:组织细胞中的葡萄糖又是如何被利用的?
生:氧化分解供能一产生一CO2+H2O+能量
合成糖元有肝糖元(在肝脏中合成)和肌糖元(在骨骼肌细胞中合成),主要区别,肝糖元可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多个葡萄糖分子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多糖化合物)转变为脂肪贮存师:简单的我们可把利用途径归纳为三点:氧化分解、合成和转变思考:提供能量的糖类除来自食物外,还可以从哪里来呢?
生:肝糖元的分解
脂肪、蛋白质的转化
师:而正常情况下,血糖的来源和用途能够保持相对平衡,从而使
血糖含量保持在90mg/100ml左右
思考:北京鸭是如何在短期内育肥?
(分析:育肥也即增加体内的脂肪)
生:人工填饲富含糖类饲料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模拟人体内糖类的利用途径分析蛋白质和脂肪在组织细胞内的利
用(生讨论)
脂肪一一甘油和脂肪酸一一合成脂肪贮存
――氧化分解供能(C02、H20、能量)
——少量转变为糖类
蛋白质氨基酸合成自身蛋白质
——氧化分解供能(产物是C02、水、含氮废物, 如尿素
等)
――合成糖类和脂肪
师总结: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人体内三大类物质之间存在转化关系
糖类 -------- 脂肪(板书)
师:三大类营养物质在人体内氧化分解使人体获得能量,而这些营养主要来自于食物,人体往往又要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消耗能量,体内多余的能量会以脂肪、蛋白质糖元的形式储存。
二、人体内的能量
师:获得能量=消耗能量+贮存能量(板书)
A、能量的获得> 能量的消耗人体有机物积累
B、能量的获得< 能量的消耗人体有机物减少
问:1、如果一个人过度节食,会带来什么后果?
能量供给不足,会消耗体内的脂肪和蛋白质,身体将消瘦,体质下降,严重的会引起生理功能紊乱,还会引起神经性厌食症,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2、根据儿童、成人、老人的主要特征,比较获得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的多少?儿童获得能量〉消耗能量生长发育
成人获得能量=消耗能量维持平衡
老人获得能量v消耗能量变瘦、衰老
过渡:人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时不仅产生能量还会产生一些废物问:人体细胞内有机物分解时会产生哪些废物呢?二氧化碳、水、尿素、尿酸以及一些多余的无机盐问:这些废物要及时排泄出去,否则将会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
废物如何排出体外呢? 板书:排泄
生:皮肤排汗;呼吸系统排气体,泌尿系统排尿液
师:在这三种排泄途径中,皮肤占10%,呼吸系统占10%,泌尿系统占80%所以泌尿系统的排泄作用是最重要的。
三、泌尿系统的组成
过渡问:请同学们根据幻灯片上的图,参考书本知识,思考泌尿系统的组成以及各成分的功能?生: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师:其中形成尿液的肾脏是最主要的排泄器官肾脏位于人腰后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外形像蚕豆,呈红褐色肾的结构:外层——肾皮质
内层——肾髓质中间为——肾盂,下接输尿管含有废物的血液
通过肾动脉流入肾脏,已净化的血液从肾静脉流出
过渡问:肾脏是如何净化血液的呢?师:主要靠的就是滤过器——肾单位,它师肾脏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每个肾大约有100 多万个肾单位,肾单位主要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
肾小球主要一个毛细血管团,有单层上皮组织组成,所以管壁非常薄,只能滤过小分子物质,大分子物质却不能滤过。
四、尿的形成师:由动脉而来的血液在肾小球中滤过一些小分子物质,在肾
小管中重吸收,有用的物质及大部分的水分再被重吸收进入血液,血液再从静脉流出去问:从动脉中来的血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生:营养物质(小分子物质,主要是葡萄糖),水,无机盐,蛋白质,血细胞和尿素
问:请同学们根据上面的分析,思考肾小球中滤出了哪些物质,没有滤出的师哪些物质,肾小管重吸收的师哪些物质,留下的又是那些物质
师:含有这些物质的血液经过肾小球后要被滤过,而肾小球中的毛
细血管只能滤过小分子物质,因此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被滤出,形成原尿,而蛋白质,血细胞不能被滤过。
原尿流经肾小管后有用物质又要被重吸收,像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葡萄糖又被重吸收进入血液,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不能被吸收,就形成终尿流往肾盂,再通往输尿管。
师:尿液的形成,简单的描述就是
血液 ------------------ 原尿 ------------------- 尿液
肾小球滤过作用I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每天150升•每天1.5升
思考:1、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却只有1.5升左右,这是什么原因?
生: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将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分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吸收所造成
2、你知道正常人原尿和血浆的区别吗?原尿和尿液的区别呢?
生:与血浆相比原尿中无血细胞、蛋白质
与原尿相比尿液中有葡萄糖
师:知道了三者的区别,我们一起来做下面几个练习题
下表为终尿、血浆、原尿三种液体的成分(克/100毫升)。
请回答:
1、甲是乙是,丙是
A 、原尿终尿血浆正确答案C
B 、终尿原尿血浆
C 、血浆原尿终尿
注意:由于成分中没有血细胞,所以这里写的是血浆
2•甲的蛋白质为8,而乙为0。
这是由于(血浆中的
大分子蛋白质不能滤过毛细血管)
3•乙的葡萄糖为0.1,而丙的为0。
这是由于(原尿中的
葡萄糖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
4•乙的尿素为0.03,而丙的为2。
这是由于(原尿中的水
大部分被重吸收,而尿素不能被重吸收,因此尿素浓度高)
师过渡:学习了尿的形成我们可以发现肾脏中不断有血液被滤过,因此尿的形成是不间断的,排尿但却是间歇的,为什么?
生:与膀胱的暂时储存尿液的功能有关,膀胱需储存一定尿液后才能排尿师:拓展学习
肾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当肾衰竭而无法正常工作时,体内的废物就不能排除,人就会中毒死亡。
问: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病人排除废物维持生命呢?生:肾移植和人工肾(时间充分可给学生看相关的资料)师:所以及时排尿对于人体来说非常重要,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含量,而这部分知识就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和探讨的内容,此外排尿还可维持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
师:而有很多同学有憋尿的习惯,而长时间憋尿含有细菌和有毒物质的尿液未能及时排除,容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尿痛、尿血或遗尿等疾病,严重时会影响肾功能,美国科学家研究报告称憋尿习惯者今后患膀胱癌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3-5 倍。
为了能正常及时的排毒就一定要做好泌尿系统的卫生1、每天应该喝适量的水。
2、一旦有尿意,就应该及时排尿。
3、注意尿道外口的清洁卫生
4.5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教学目标
1、知道糖类、脂肪、蛋白质在人体细胞中的利用过程
2、知道代谢废物的主要排泄途径,列举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掌握尿的形成过程以及血液、原尿、终尿的成分区别。
3、通过学习肾脏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知道及时排尿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课后反思: 本节课准备的叫仓促,因此自己觉得有很多不足的地
方,但也有部分可取的地方
1、思路清晰,重难点把握恰当,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不错
2、与学生的互动较丰富,相互之间的交流较自然
3、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衔接较流畅
4、将一些易搞错的知识点及时提出,如血液、血浆,通过学
生模拟和自己分析学会区别和罗列知识的方法当然在这节课中还有很多有待于完善的地方
1、肾单位的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肾脏的肾静脉和肾动脉未加区别
2、对于血糖的来龙去脉和体内能量之间的关系课提出一个动态平衡的概念,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扩展知识
3、对于排泄和排遗的物质很多学生易搞混,应加以区别
4、肾小球的“滤过”师一个专用名称,应明确的告诉学生
5、课举贴近学生生活实例的例子,如糖尿病、尿毒症等,以此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可自然引出肾脏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