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进袭性垂体肿瘤的诊治管理(2019年更新)
《中国难治性垂体腺瘤诊治专家共识(2019)》要点
《中国难治性垂体腺瘤诊治专家共识(2019)》要点垂体腺瘤(PA)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多数表现为良性肿瘤的生长特性,通过手术和(或)药物治疗,大部分患者可获得治愈。
然而,少部分垂体腺瘤在影像学上呈侵袭性生长,较一般肿瘤生长快速,对手术、药物治疗及放射治疗等常规治疗有抵抗性,常在术后早期复发或再生长,此类肿瘤被称为难治性垂体腺瘤(aggressive PA或refractory PA)。
垂体腺瘤出现颅脑椎管内转移或全身其他系统转移,即为垂体腺癌(Pc)。
难治性垂体腺瘤及垂体腺癌的诊断治疗均十分困难,肿瘤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存,患者预后差,亟待规范化的诊疗措施。
1. 定义:2017版的WHO垂体腺瘤分类强调:难治性垂体腺瘤的特点是,呈侵袭性生长,且生长快速,虽经手术、药物治疗及放疗等多模式标准化治疗,肿瘤继续生长和(或)激素超量分泌;肿瘤增大和(或)激素分泌高水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患者预后差,但肿瘤尚未出现颅脑椎管内转移或远处转移。
本共识将难治性垂体腺瘤定义为:影像学上呈侵袭性生长的垂体腺瘤,生长速度较一般垂体腺瘤快速,对手术、药物治疗及放射治疗等常规治疗有抵抗性,常在术后早期复发或再生长。
侵袭性垂体腺瘤并非都是难治性垂体腺瘤,而肿瘤侵袭性是难治性垂体腺瘤的主要临床特征之一。
2. 流行病学:难治性垂体腺瘤的诊断标准尚未统一,尚缺乏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其准确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尚未确定。
3. 病理生理学:基因或表观遗传学的异常、旁分泌生长因子的紊乱以及垂体内微环境的改变可造成垂体特异性的肿瘤基因激活或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从而导致持续的细胞增殖。
4.诊断及诊断后评估:(1)诊断:共识建议难治性垂体腺瘤应包括以下4个特点:肿瘤影像学上呈侵袭性生长,且生长快速,Ki-67标记指数≥3%;即使手术全切,肿瘤短期(6个月)内复发;手术、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等常规治疗后肿瘤继续生长;全身检查未见颅脑椎管内或全身其他系统的转移灶。
侵袭性垂体腺瘤诊断和治疗
侵袭性垂体腺瘤诊断和治疗
骆纯;卢亦成
【期刊名称】《中华国际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3(003)001
【摘要】侵袭性垂体腺瘤是临床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难题,尤其是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仍有待深入研究.侵袭性垂体腺瘤诊断不易,治疗困难,易于复发,预后往往不佳.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诊断和治疗的规范化和个性化、术中影像、内窥镜辅助显微镜辅助显微外科、神经导航系统等领域进展迅速,极大地提高了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诊治水平.
【总页数】4页(P55-58)
【作者】骆纯;卢亦成
【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外科,中国上海,200003;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外科,中国上海,20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6.4
【相关文献】
1.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诊断和治疗 [J], 周晓平
2.侵袭性垂体腺瘤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相关性及MRI诊断价值 [J], 张蔚;孙圣刚;张东友;吴京雷
3.1H-MRS分析对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诊断价值 [J], 杨柳;彭燕;刘云;陈佳;龚明福
4.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诊断和治疗 [J], 位振清;王任直;姚勇;邓侃;王剑新;刘小海;代从
新
5.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诊断和经蝶手术治疗进展 [J], 肖瑾;程宏伟;王卫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研究近况
关 键 词 : 体 腺 瘤 ; 袭 性 : 体 化 治 疗 垂 侵 个
中图 分类 号 : 7 94 R 3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 号 : 0 1 8 7 ( 0 8 0 - 0 5 0 10 — 14 2 0 )2 0 6 - 4
垂 体 腺 瘤 是 中枢神 经 系 统较
常 见 的 肿 瘤 。 约 占 颅 内 肿 瘤 的 1 %~ 5 0 2 % 。近 年 来 , 于影 像 由 医 学技 术 的 进 步 .垂 体 腺 瘤 的发
视 下 的解 剖 变化 和手术 病 理 标本 的检 查 , 更是 确定 侵 袭 性 腺 瘤不 可缺 少 的操作 。不少 学者 认 为 , 手术 前 已 确定 是侵袭性 腺瘤 , 中海绵窦 内侧 壁应该有 张力。侵 术
难 治的垂体 腺瘤变得 容 易多 了 。据 统计 目前 垂体腺 瘤 总 的 治愈 率在 8 %以上 , 也 无 可 否认 , 论 采 用 何 0 但 不 种方 法 , 于 侵袭性 垂 体 腺瘤 的 治疗 , 相 当棘 手 , 对 仍 要
来不 少学者对 它进行 了多 方位 的深 入研 究 。今 将其 研
究 动态作 一简述 。
1 侵 袭性垂体 腺瘤 的理念 和 生物 学特 征
润, 则说 明它 已属侵 袭性腺 瘤 。因此 , 侵袭 性腺 瘤的定 性 , 瘤体大 小虽是 重要条 件 , 并非 唯一 条件 。 其 但
众所 周 知 , 有 的 恶性 肿瘤 都 具有 侵袭 性 的生 物 所 学 特征 。然 而 , 临床 上 原本 属 于 多数 是 良性 的垂 体腺 瘤 , 中有 一部 分却 会 向海 绵 窦 、 窦及 鞍 上 、 其 蝶 鞍旁 侵 袭, 并扩 展到 第 三脑室 、 前窝 、 中窝底 部及 斜 坡 等 颅 颅 处 , 邻 近 的 组 织 粘 连 , 而 压 迫 、 移 其 紧靠 的 血 与 进 推 管、 神经 , 产生 各 种损 害 的症 状 、 征 , 治 疗 带 来 难 体 给 度 。 给复发创造 了条件 。 对这一 病理情况 ,e esn 也 针 Jf ro 于 14 9 0年提出了侵袭性 ( vs e的垂 体腺瘤 的概念 [。 I ai ) n v 3 ]
侵袭性垂体腺瘤临床和基础研究进展
内动脉 6 %或更 多 被 肿瘤 包 绕 ,则海 绵 窦 侵袭 的 阳 7 性 预测 率达 1 0 ; 以颈 内动脉 海 绵 窦 段 被 侵袭 而 0% 如 不 能 显示 为 诊 断标 准 , 阳性 预 测 率 达 9 %; 5 如肿 瘤 向
一
侧 生 长 超 过 窦 内和 窦 上 颈 内动 脉 外 侧 壁 的 连 线 ,
海 绵 窦 被侵 袭 的 阳性 预测 率 为 8 % ;如 果 颈 内动 脉 5
鞍底 向蝶 窦发 展 、6 1 %侵及 海 绵窦 。由此 可见 , 术 、 手 影 像学 和鞍 底硬 膜 病 检 三者对 侵 袭 性垂 体 瘤 的判 断 不 尽一致 。 理论 上 , 由于 临床 上不 可能 完 全切 除蝶鞍 周围 的硬 膜 ,故 对 鞍 底硬 膜 的浸 润 在 临床 治疗 上有 借 鉴意 义 。但 O u k pa 等 口 6 4例 垂 体瘤 的分 rca t n 8 对 析 显示 , 垂体 瘤 的复 发 率 、 均复 发 时间 与鞍 底 硬膜 平 的侵 袭并 无相 关 ,因此 认 为鞍 底 硬膜 侵犯 不 宜作 为 判断 预后 的指 标 。S h i a e 等 … 认 为 , 于 侵袭 cehur t 亦 对 性垂 体瘤 的诊 断 ,手 术 及影 像 学 的发 现 较单 独 的鞍
11 定 义 临 床 上 通 常所 说 的 侵 袭 性 垂 体 瘤 是 指 . 肿 瘤 向鞍 底 、 膜 、 绵 窦 、 质 等 周 围 组织 结 构 侵 硬 海 骨 犯, 手术 切 除困难 , 后 容易 复发 者 。Mat s 最早 术 rn 等 i 将 其定 义为 突破包 膜 生长 或 向邻 近结 构 侵袭 的垂体 瘤 。S h i a e cet u r等 [将 侵袭 性垂 体 瘤 归 为介 于 垂体 h 1 瘤 和 垂 体 腺癌 之 间 的过 渡 类 型,认 为垂 体 瘤 、 袭 侵 性 垂体瘤 和垂 体 腺癌 三 者 在组 织 学上 并 不 能截 然 区 分, 只是 在 生 物学 行 为 上 , 体 瘤 膨 胀 性 生 长 , 有 垂 具
【综述】替莫唑胺治疗进袭性垂体肿瘤
【综述】替莫唑胺治疗进袭性垂体肿瘤《Reviews in Endocrine & Metabolic Disorders》杂志2020 年3月 9日在线发表瑞典Burman P ,和澳大利亚的Lamb L,McCormack A 撰写的综述《替莫唑胺治疗进袭性垂体肿瘤-目前的认识和未来的展望。
Temozolomide therapy for aggressive pituitary tumours - current understanding and future perspectives.》(doi: 10.1007/s11154-020-09551-y. )使用替莫唑胺(TMZ)治疗处理进袭性垂体肿瘤(APT),显著改善了临床结果和长期生存率,已经彻底改变了在这一领域的临床实践。
该药的应用现在已经得到认可,但是大量的患者对治疗没有反应,并且中止替莫唑胺(TMZ)治疗后复发是常见的。
临床医师仍面临许多挑战,如适当的患者选择、治疗持续时间和联合治疗的作用。
本综述将探讨替莫唑胺(TMZ)治疗治疗进袭性垂体肿瘤(APT)的作用机制、治疗方案和持续时间;预测治疗反应和患者选择的生物标志物;以及目前TMZ联合其他药物治疗管理的证据。
引言替莫唑胺(TMZ)治疗包括垂体癌的进袭性垂体肿瘤(APT)的疗效被发现,为这些具有挑战性的肿瘤的治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实践改变。
在2006年发表的第一例TMZ病例报道之前,使用了各种化疗方案,其反应最多是部分性和暂时的。
垂体癌(PC)患者预后差,生存期不足1年。
在有了TMZ以后,进袭性垂体瘤(APT)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有了显著提高,对TMZ 治疗有反应的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高达90%。
目前,文献中有300多个独特的病例,涉及多个病例报告和多个病例研究系列,其中包括由欧洲内分泌学会(ESE)的一个工作组开展的一项国际调查中产生的166例患者的最大队列。
鉴于APT的罕见性,在这一领域进行任何正式的临床试验都是不太可能的。
侵袭性垂体瘤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侵袭性垂体瘤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发表时间:2020-12-15T07:13:39.094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0年第10期作者:李杰[导读] 垂体瘤是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因为部分垂体肿瘤处于侵袭性生长状态,存在着恶性肿瘤的生长特征,甚至对颈内动脉形成包绕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四川南充 637100垂体瘤是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因为部分垂体肿瘤处于侵袭性生长状态,存在着恶性肿瘤的生长特征,甚至对颈内动脉形成包绕。
正是因为侵袭性垂体瘤这一生长,仅仅进行单一手术治疗的话,是无法产生良好效果的,因此进行综合性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侵袭性垂体瘤治疗进行了综合性论述。
1、侵袭性垂体瘤的概念所谓侵袭性垂体瘤,主要是指肿瘤侵袭以及包膜存在的局部性特点,具体涉及到了肿瘤生长超出了垂体窝,逐渐朝着斜坡,下丘脑等方面生长,对鞍区结构产生不良的影响。
当前阶段相关人员加大了对垂体瘤方面的研究力度,有的免疫组化指标也被有效应用到了垂体瘤侵袭性环节中,比如和增殖细胞有关的核抗原。
将其当成判断肿瘤增殖活性的主要指标,与此同时垂体瘤还有着侵袭性特征,这些增值性非常高的垂体腺瘤在垂体瘤中占据的比例是非常高的。
2、手术治疗和新技术的应用侵袭性垂体瘤手术治疗是最佳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在遵循最安全范围的基础上最大范围切除肿瘤达成一项基本原则,除了对肿瘤的占位效应进行解除之外,同时还可以控制激素水平。
手术入路涉及到了经鼻蝶和经颅两个方面。
因为侵袭性垂体瘤自身的体积是非常大的,一般达到了巨腺瘤水平,肿瘤呈现出侵袭性生长状态,对于周围结构的侵略以及肿瘤生长状态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并且和手术的切除程度以及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垂体瘤手术开展期间,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经鼻蝶窦显微镜或内镜手术,可是因为侵袭性垂体瘤浸润生长特征,使得以往传统手术对肿瘤暴露不够明显,因此完全影响了肿瘤全切。
在这一环节内,经颅入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优势表现为可以将肿瘤彻底暴露出来,操作空间非常大,便于在手术中止血,不过也有着一定的缺陷性,那就是手术时间非常长,出现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的概率是非常高的,有的患者无法接受,所以对传统经典经蝶录入改良技术也在这一背景下随之出现,扩大经蝶录入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拓展手术视野。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诊断进展
4 崔 秀 兰 , 立 兰 , 秀 华 . 络 宁 治 疗 糖 尿 病 周 围 神 经 病 变 5 例 及 崔 李 脉 l
7 北 京弥可保 临床观察协作组 .甲钴胺治疗 糖尿病 神经病 变的临 床观 察 . 华 内 科 杂 志 ,99 3 ( ) l 中 19 ,8 1 :4~l 6 8 黄 贵 心 , 姗 , 斌 , . 激 酶 治 疗 糖 尿 病 性 周 围神 经 病 变 6 何 祝 等 尿 3例 疗 效 观察 .中国实用 内科杂志 .9 5 1 (2 :3 ~7 9 19 ,5 1)7 8 3 9 王 秋 月 , 玉 淑 , 国 良 . . 尿 病 神 经 病 变 患 者 红 细 胞 山 梨 醇 的 韩 刘 等 糖 变 化 及 抗 坏 血 酸 对 其 的影 响 .中华 内科 杂 志 ,0O,9 4 :6 21 3 ( ) 22 3 ( 稿 2O 0 收 O 2— 6—1) 0
fco d nsrt n atra mii ai t o
e p rr tl d a ei s n oy e r p t y r i R s,1 9 x eir a ib t e s rn u o ah .B an e en c 9 4,
参考文献
1 刘嵋 , 张金 辉 . 尿 病 性 神 经 病 变 的 药 物 治 疗 现 状 .中 华 内 分 泌 代 糖 谢 杂 志 ,96 1( )3 19 .2 1 :7~3 8
2 贾军宏 , 马学毅 . 经生长 因子与 糖尿病 神经病 变 [ ] 中 国糖 尿病 神 J.
杂 志 .98 6 1 :2~4 19 ,( )4 . 4 3 黄 友 岐 主 编 . 经 病 学 . 2版 . 京 : 民卫 生 出 版 社 ,9 323~ 神 第 北 人 19 .4
【文献快递】进袭性垂体瘤和垂体癌的特点和管理(对欧洲内分泌学会难治性垂体瘤指南调查的更新)
【文献快递】进袭性垂体瘤和垂体癌的特点和管理(对欧洲内分泌学会难治性垂体瘤指南调查的更新)《European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杂志2022年8月1日在线发表瑞典、法国、意大利、奥地利、德国、塞尔维亚、荷兰的Pia Burman , Jacqueline Trouillas, Marco Losa , 等撰写的《171例进袭性垂体瘤和垂体癌的特点和管理。
Aggressive pituitary tumours and carcinomas, characteristics and management of 171 patients》(doi: 10.1530/EJE-22-0440.)。
目的:尽管经过标准治疗,仍有一小部分垂体瘤具有进袭性(aggressive)并不断进展。
大约1-2 / 10的肿瘤会转移,然后被归类为垂体癌。
为了更广泛地了解这些未得到充分重视的挑战性肿瘤的治疗方法,欧洲内分泌学会(ESE)工作组在2015-2016年进行了一项调查,随后制定了一份指南,推荐替莫唑胺(TMZ)作为一线化疗。
如与放疗和/或其他药物联合的效果、新兴治疗方法的效果、放射治疗的价值、治疗垂体癌局部转移的效果等一些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解决尚未解决的问题,详细描述诊断时肿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随时间的演变,转移行为的模式,生存,并更新/延长治疗的结果。
本文描述一个进袭性垂体肿瘤(APT)/垂体癌(PC)大型队列的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及其治疗结果。
设计:2020年8月- 2021年5月的电子问卷(Electronic survey )。
第二次患者调查由ESE进袭性垂体瘤/垂体癌特别工作组制定,并于2020年8月提供给 2015-2016年ESE调查的参与者。
除了提供更多关于第一次ESE调查中患者的信息外,参与中心还可以报告新患者,条件是它们适用ESE指南对进袭性垂体瘤(APT)的定义:具有异常快速增长的侵袭性肿瘤,或通过重复手术、放疗无法控制的,和/或显示出对药物治疗具有耐药抵抗性的肿瘤(invasive tumour with an unusually rapid growth rate, or a tumour not controlled by repeat surgery, radiotherapy and/or demonstrating resistance to medical treatments.)。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临床治疗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临床治疗作者:刘海建王洪史彦芳李春晖丁亚楠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03期【中图分类号】R73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3873(2011)03-0067-02【摘要】目的研究侵袭性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侵袭性垂体腺瘤48例的临床治疗过程,观察其临床表现及手术治疗效果。
结果入院患者以视力障碍表现为主,同时存在头痛、闭经-泌乳综合征、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征等表现,并伴有糖尿病、甲亢、甲减及高血压等症状,经手术治疗后,肿瘤全切除28例,次全切除15例,大部分切除5例,术后临床表现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无死亡病例。
结论侵袭性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较复杂,但其临床治疗方法固定,均可采取手术入路方法切除,效果良好。
【关键词】垂体腺瘤;侵袭性;临床治疗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的患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0%-20%,并有升高趋势。
垂体腺瘤属于良性肿瘤范畴,主要表现为内分泌功能改变以及占位、压迫等症状。
但是部分肿瘤呈现出侵犯海绵窦、颈内动脉等组织结构特点,称为侵袭性垂体腺瘤,此类肿瘤手术全切难度大,术后复发率高,预后较差,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自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05年10月至2010年12月侵袭性垂体腺瘤48例,所有患者均行病理检查,结果为垂体腺瘤,通过影像学资料和术中情况判定为侵袭性垂体腺瘤的48例患者列为本研究对象。
其中男21例,女27例,年龄17至70岁,平均43.5岁,病程3个月至11年。
1.2 临床表现:患者入院时表现复杂,其中以视力障碍入院者为主,共27例,其中单眼视力障碍13例,双眼视力障碍14例。
首发症状为头痛者共8例,以闭经-泌乳综合征症状入院者5例,肢端肥大症6例,库欣综合征2例,合并糖尿病11例,高血压18例。
1.3 内分泌学检查:患者入院后行内分泌检查,包括:泌乳素、血皮质醇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功能等。
【综述】进袭性垂体腺瘤的治疗(上):手术、放疗、替莫唑胺
【综述】进袭性垂体腺瘤的治疗(上):手术、放疗、替莫唑胺《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 (Lausanne)》杂志2021年11月15日在线发表加州洛杉矶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的Odelia Cooper, Vivien Bonert, Ning-Ai Liu,等撰写的综述《进袭性垂体腺瘤的治疗:基于病例的叙述性综述Treatment of Aggressive Pituitary Adenomas: A Case-Based Narrative Review 》(doi: 10.3389/fendo.2021.725014.)。
由于缺乏严格的证据支持可用的治疗方法,进袭性垂体腺瘤的管理是具有挑战性的。
最近的指南强调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标准治疗以及使用替莫唑胺和放射治疗来治疗疾病复发。
然而,这些腺瘤通常会持续发展,需要使用额外的靶向治疗,这也会影响生活质量和长期结果。
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提出9例进袭性垂体腺瘤,以说明多学科、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在循证指南的背景下对每个病例的手术、放疗、替莫唑胺、生长抑素受体配体、EGFR、VEGF和mTOR抑制剂治疗时机和基本原理进行了讨论,并阐明了在这些难治性腺瘤(difficult-to-treat-adenomas)的管理中实施个体化方法的策略。
引言垂体腺瘤是良性的,生长缓慢的肿瘤,通常对标准的外科和药物治疗有反应,只有约0.2%的垂体腺瘤变成恶性。
然而,良性垂体腺瘤有一个中间阶段,在这个阶段,良性垂体腺瘤有更具进袭性的的临床病程。
虽然没有转移,但这些腺瘤可能很大,也可能有侵袭性,Knosp分级3-4级,侵袭蝶窦和其他重要结构。
它们也可能在早期复发,对多种治疗没有反应,尽管接受最佳的药物、手术和放疗,有20%的患者表现出持续生长。
需要超越标准治疗的升级治疗策略来控制肿瘤的持续生长和预防肿瘤相关的局部和/或全身疾病。
【综述】全身靶向治疗和肽放射性配体治疗进袭性垂体瘤和垂体癌
【综述】全⾝靶向治疗和肽放射性配体治疗进袭性垂体瘤和垂体癌《Reviews in Endocrine & Metabolism Disorders 》 2020 年6⽉21⽇刊载[21(2)277-286]德国汉堡ENDOC Center for Endocrine Tumors 的Stephan Petersenn 和美国加州⼤学洛杉矶分校的Anthony P Heaney 撰写的综述《全⾝靶向治疗和肽放射性配体治疗进袭性垂体肿瘤和垂体癌Targeted Systemic and Peptide Radio-Ligand Therapy for Aggressive Pituitary Tumors and Carcinomas 》(doi: 10.1007/s11154-020-09554-9.)。
进袭性垂体瘤是⼀种罕见但具有挑战性的垂体瘤亚群。
进袭性垂体瘤是⼀种罕见但具有挑战性的垂体瘤亚群。
⽬前的主⽬前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个整体的定义,以前瞻性⽅式可靠要问题是缺乏⼀个整体的定义,以前瞻性⽅式可靠地地确定这些肿瘤。
尽管对患者性别、年龄、局部侵袭性、治疗反应、放射瘤。
尽管对患者性别、年龄、局部侵袭性、治疗反应、放射影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特征的综合评估可能有助于评估学和组织病理学特征的综合评估可能有助于评估进进袭性的袭性的可能可能性,但在经过标准的,但在经过标准的药物药物和外科治疗后,在实际观察到疾病进展和外科治疗后,在实际观察到疾病进展之前,不能确定对该之前,不能确定对该疾病疾病实体的明确诊断。
如果不能早期诊断出实体的明确诊断。
如果不能早期诊断出这些这些进进袭性垂体瘤,可能会阻碍适当的强化逐步多模式治疗的开始,并降低其最终的治疗成功。
尽管⽬前对始,并降低其最终的治疗成功。
尽管⽬前对进进袭性垂体瘤的治疗⽅案在许多情况下都不理想,但⼤规模的随机前瞻性临床试验是不切实际的,⽽且由于这种疾病的罕见性,可能永远不会进⾏。
【综述】进袭性垂体腺瘤和垂体癌的手术治疗
【综述】进袭性垂体腺瘤和垂体癌的手术治疗《Reviews in Endocrine & Metabolic Disorders》杂志2020年6月4日在线发表德国University Hospital Erlangen的Michael Buchfelder , 和Sven-Martin Schlaffer撰写的综述《进袭性垂体腺瘤和垂体癌的手术治疗。
Surgical Treatment of Aggressive Pituitary Adenomas and Pituitary Carcinomas 》(doi: 10.1007/s11154-020-09563-8. )进袭性垂体腺瘤和垂体癌的外科手术是这些难以治疗的肿瘤的跨学科管理的一部分。
这些肿瘤的侵袭性、巨大的体积和不寻常的、不对称的范围常常需要修改或扩大经蝶和经颅手术的标准入路。
通常,只能进行减瘤操作。
对于进袭性腺瘤和激素分泌腺瘤,仅通过手术达到的缓解率相对较低,需要辅助药物治疗或放射治疗。
尽可能多地安全切除肿瘤和症状控制是目的,而非缓解。
为了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对病变快速进展或复发需要许多项治疗措施。
在颅腔或脊柱内的垂体癌转移瘤可以被攻击。
因为它们可以发生在大脑或椎管的任何地方,所以需要整套神经外科处理方法。
遗憾的是,在这组垂体肿瘤中,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闭合性(enclosed)腺瘤主要的手术(primaryoperations)。
各自的技术及其设施和限制在这篇文章中被综述。
1引言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通常以分泌腺瘤的激素过度分泌正常化、视觉功能恢复和肿瘤全切除为目标。
进袭性垂体腺瘤界限不清。
然而,大多数作者认为它们的特点是侵袭性生长、进展迅速、耐药和有复发倾向。
因此,它们很难治疗,治疗的努力主要是针对肿瘤控制,而不是手术治愈。
因此,经常需要联合手术、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有时也需要化疗。
需要整套治疗措施,跨学科合作是强制性的,包括内分泌科医生、神经外科医生、放射疗法医生和肿瘤科医生参与。
【综述】进袭性垂体瘤的生育问题1(泌乳素瘤篇)
【综述】进袭性垂体瘤的生育问题1(泌乳素瘤篇)《Reviews in Endocrine & Metabolic Disorders》杂志2020年6月21日刊载{21(2):225-233]巴西的Marques JVO , Boguszewski CL撰写的综述《进袭性垂体瘤的生育问题Fertility issues in aggressive pituitary tumors.》( doi: 10.1007/s11154-019-09530-y. )。
进袭性垂体腺瘤的治疗是一项特殊的临床挑战,通常需要结合手术、放疗和药物治疗来控制肿瘤生长和激素异常。
由于肿瘤的压迫作用、垂体激素功能障碍或多种治疗的结果,这些患者的生育能力通常会受到影响。
恢复生育能力的最初的方法包括对泌乳素瘤使用多巴胺激动剂和在其他垂体腺瘤中进行手术以缩减肿瘤体积。
生长抑素类似物是分泌生长激素(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促甲状腺素(TSH)肿瘤的替代选择。
当上述出现时,应适当治疗垂体激素缺乏,特别是生长激素缺乏,与垂体功能低下的患者的怀孕率低相关。
进袭性垂体瘤的其他治疗方法,如侵袭性手术、放疗和替莫唑胺可能导致不孕。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保留生育能力的策略,并在治疗前或治疗中与希望受孕的患者进行讨论。
对于促性腺激素性功能减退症的男性和女性患者,给予促性腺激素或脉冲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使用已使妊娠率令人满意。
如果不能实现自然妊娠,可以采用辅助生殖技术作为最后的治疗手段。
在任何情况下,怀孕前的咨询和护理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患有进袭性垂体瘤的妇女怀孕时应始终被认为是具有高风险的。
引言功能性和无功能性垂体腺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 - 15%,可由任何类型的垂体前叶细胞起源。
虽然大多数垂体腺瘤为鞍内、非侵袭性、且生长缓慢,但约有25-55%的垂体腺瘤可表现出对邻近结构的侵袭性特征,如海绵窦、蝶窦、骨性颅底(bony floor)和神经结构。
【综述】进袭性垂体瘤和垂体癌的放射治疗技术
【综述】进袭性垂体瘤和垂体癌的放射治疗技术《Reviews in Endocrine & Metabolic Disorders 》杂志2020年 6月刊载[21(2):287-292.]法国马赛Aix Marseille University, Marseille的Castinetti F 撰写的综述《进袭性垂体瘤和垂体癌的放射治疗技术。
Radiation techniques in aggressive pituitary tumours and carcinomas.》(doi: 10.1007/s11154-020-09543-y.)。
界定放射技术在进袭性垂体瘤和垂体癌治疗中的作用是一项困难的任务:事实上,文献中关于这个主题的研究报告可能可以用一只手的手指来计算。
为了更好地定义这些作用,有必要根据研究中所报道的未经选择性的垂体瘤,无论其病理状态和内在进袭性如何,的抗分泌和抗肿瘤疗效进行推断。
通常,放射技术是作为多模式治疗的一部分来实施,其主要目的通常是控制肿瘤体积。
需要将副作用分为短期的和长期的,也取决于肿瘤的总体预后,由于大多数病人可能会出现垂体功能低下,对于报道的治疗后显著延迟的垂体以外(extra-pituitary)的副作用,只能被对几乎没有进袭性的垂体瘤患者才加以考虑。
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将首先详细介绍放射技术的不同模式,以及每种技术取决于肿瘤体积和定位的固有限制。
然后我们将讨论放射技术无论是作为单一治疗还是作为多模式治疗的一部分,在进袭性垂体瘤中的抗肿瘤和抗分泌疗效。
最后,我们将讨论该技术特有的副作用。
1引言2017年,欧洲内分泌学会(ESE)发表了第一份进袭性垂体瘤和垂体癌的管理指南。
这代表了在改善这类罕见肿瘤的管理方面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
在其它治疗选项中,辐射技术的主要作用定义如下1:对尽管接受过无功能肿瘤进行过手术,但仍有与临床相关的肿瘤生长的患者,作为抗肿瘤选项;2:对尽管功能性肿瘤接受过手术和药物治疗,但仍有未控制的超量分泌的患者,作为抗分泌选项;以及3:在有与临床相关的侵袭性肿瘤残留的背景下,病理标志物(Ki-67指数;有丝分裂计数;p53免疫检测),强烈显示具有进袭性行为,作为辅助治疗,以避免进一步生长。
【综述】长疗程替莫唑胺治疗进袭性垂体腺瘤
【综述】长疗程替莫唑胺治疗进袭性垂体腺瘤《Pituitary》杂志2020年3月30日在线发表意大利 Lizzul L , Lombardi G , Barbot M ,等撰写的综述《长疗程替莫唑胺治疗进袭性垂体腺瘤:在两个三级医疗中心的真实经验和文献回顾。
Long-course temozolomide in aggressive pituitary adenoma: real-life experience in two tertiary care center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doi: 10.1007/s11102-020-01040-4. )。
【目的】进袭性垂体腺瘤(APAs)和垂体癌(PCs)因其侵袭性性质、对治疗的抵抗性和复发性而面临挑战。
替莫唑胺(TMZ)在进袭性垂体腺瘤(APAs)和垂体癌(PCs)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在大多数研究中,患者接受≤12个周期的治疗,但由于停药后缺乏其他选择,且第二次治疗主要不成功,因此对最佳治疗时间存在争议。
【方法】我们报告了8例经替莫唑胺(TMZ)治疗的进袭性垂体腺瘤(APAs)和垂体癌(PCs)患者超过12个连续周期的结果,并进行了文献回顾。
资料收集自Padua和Milan大学医院。
替莫唑胺(TMZ)为单药治疗(150-200 mg/m2日,口服,5/28天),周期14 - 45个周期。
【结果】8例(其中7例男性)患者, 7例为进袭性垂体腺瘤(APAs), 1例为垂体癌(PC)。
所有病例的以前接受过的治疗包括的神经外科手术和放疗,除了两个巨大的肿块(ACTH-静默性[silent]进袭性垂体腺瘤[APA]和泌乳素瘤)。
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没有患者出现疾病进展(PD),也没有出现毒副反应。
无患者有完全缓解(CR),但4例有部分缓解(PR)。
4例ACTH+肿瘤保持病情稳定(SD),但分泌情况都有改善。
【述评】从“进袭性”到“难治性”:垂体肿瘤定义和分类的进展与争议
【述评】从“进袭性”到“难治性”:垂体肿瘤定义和分类的进展与争议垂体腺瘤(PAs)是第二位人类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占所有颅内肿瘤的10 - 15%。
根据一项荟萃分析的放射影像学和病理学尸检报告,近16.7%的人群中通常发现有偶然发现的垂体病变。
根据最近的代表性的以社区为基础的研究(cross-sectional community-based studies),垂体腺瘤的患病率估计在每100000人78到94例。
随着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普及,最近的一项研究报道垂体腺瘤(PAs)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已经增加到约1/ 1000人群。
然而,大多数腺瘤是无症状的,只是偶然发现的,这些被称为偶发瘤(incidentalomas)。
这些偶发瘤在长期随访期间仍无症状,不需要治疗。
只有一小部分的垂体腺瘤(PAs)与临床相关,通过分泌激素或产生肿块占位效应引起症状,需要治疗。
垂体腺瘤(PAs)是非常复杂和异质性的,因为它们可以有多种临床表现,包括非常广泛的增殖性和进袭性行为(proliferative and aggressive behaviors)。
有些垂体腺瘤(PAs)体积小,但伴有激素超量的综合征,导致严重的代谢性功能障碍,而另一些垂体腺瘤(PAs)体积大,为侵袭性腺瘤,引起肿块占位效应,但与激素超量综合征无关。
因此,如何定义这些复杂的垂体肿瘤仍有争议。
“腺瘤”一词用于定义良性肿瘤,不能准确反映侵袭性和进袭性垂体腺瘤(PAs)的临床特征,因为这些肿瘤不能被完全切除,常规治疗难以治愈。
2017年,国际垂体病理学俱乐部(the International Pituitary Pathology Club)对这些复杂的垂体肿瘤提出了一个新的术语,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NET),。
然而,一些内分泌学者批评新术语PitNET(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将给垂体腺瘤的起源造成额外的歧义(create additional ambiguity regarding the origin of PAs ),给典型垂体腺瘤(PA)患者带来焦虑和沮丧。
【综述】进袭性垂体瘤的多模式非手术治疗
【综述】进袭性垂体瘤的多模式非手术治疗《Frontiers in Endocrinol (Lausanne)》杂志2021年3月26日在线发表加拿大University of Alberta的Tae Nakano-Tateno,、和美国University of Minnesota的Kheng Joe Lau,Justin Wang,等撰写的综述《进袭性垂体瘤的多模式非手术治疗。
Multimodal Non-Surgical Treatments of Aggressive Pituitary Tumors》(doi: 10.3389/fendo.2021.624686)。
高达35%的进袭性垂体肿瘤会复发,显著影响死亡率和生活质量。
治疗管理可能是具有挑战性的,经常需要采取多模式治疗。
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如多巴胺激动剂、生长抑素受体激动剂等常规药物治疗和放疗,往往不能抑制垂体肿瘤的生长。
近年来,化疗药物如替莫唑胺、卡培他滨(Capecitabine)、依维莫司(Everolimus)以及多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对进袭性垂体肿瘤的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多,结果不一,但有时结果很有希望。
这篇综述的目的是提供从临床前水平到临床应用的进袭性垂体腺瘤的非手术药物治疗及其疗效和使用方案的全面信息。
介绍垂体肿瘤大多为良性且进展缓慢。
大多数是非侵袭性的,通过手术治愈或长期药物治疗控制。
然而,一些垂体肿瘤在(包括多次手术、放疗和药物治疗的)常规治疗下仍继续生长。
最近的证据表明,烷化剂替莫唑胺(TMZ),可以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一线化疗治疗进袭性垂体瘤和垂体癌。
然而,有些患者可能对TMZ没有反应。
此外,许多患者在完成TMZ治疗后出现了疾病进展或疾病复发,尽管垂体瘤和垂体癌在治疗期间出现了退缩(regressed)。
为了确保进袭性垂体肿瘤患者的长期积极结果,需要替代治疗选项。
最近的病例报告显示TMZ联合卡培他滨在进袭性垂体瘤中有较好的无进展生存期。
侵袭性垂体腺瘤诊治现状
侵袭性垂体腺瘤诊治现状
廖荣芳;李连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09(15)22
【摘要】侵袭性垂体腺瘤在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等方面与一般垂体腺瘤均有所不同,有其自己的特点.常需要进行综合性治疗,具体治疗方案可根据肿瘤类型不同,采取个性化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以及临床研究的不断进展,新的治疗方法、治疗药物不断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侵袭性垂体腺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水平.本文就目前对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诊断和治疗加以综述,为其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等提供依据.
【总页数】4页(P3420-3423)
【作者】廖荣芳;李连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广西,柳州,545006;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广西,柳州,545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41
【相关文献】
1.侵袭性垂体腺瘤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基因差异表达谱 [J], 张铃铛;霍钢;肖文峰;杜安东;吴留洋;车朋余
2.EZH2及Fascin蛋白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周峰; 何
华
3.蛋白激酶B和促血管生成素2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J], 程伟; 仲瑶; 杨少春; 邹连生; 娄建云; 刘德华; 高志强; 廖伟
4.神经内镜经双鼻孔入路切除侵袭性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J], 李兴辉;谭全福;朱辰路;张建军;石钢;张强
5.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进展 [J], 张溢华(综述);徐伦山(审校);许民辉(审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进袭性垂体肿瘤的诊治管理(2019年更新)《Hormone and Metabolic Research》杂志 2019 年12月刊载[Dec;51(12):755-764]德国汉堡内分泌肿瘤中心(ENDOC)的Petersenn S撰写的《进袭性垂体肿瘤的管理-2019年更新Management of Aggressive Pituitary Tumors - A 2019 Update.》(doi: 10.1055/a-1060-1883.)。
垂体腺瘤的发病率为80-100/10万,比想象的要高。
由于疾病的异质性表现,罕见的进袭性垂体腺瘤是一种特殊的挑战。
由于最近的研究显示替莫唑胺化疗有一定的疗效,进袭性垂体腺瘤的预后得到改善。
然而,治疗失败患者的二线治疗的数据非常有限。
本综述就进袭性垂体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等管理作出更新。
根据最近发布的ESE(欧洲内分泌学会)指南,患者应该由一个由内分泌科专家、神经外科医生、放射肿瘤学专家和病理学专家组成的团队进行治疗。
进袭性垂体肿瘤的定义垂体腺瘤是由垂体前叶的细胞肿瘤性增殖而产生的,估计每10万人中有80-100例,每年发病率为每10万人中4例。
绝大多数垂体腺瘤是良性的,不会转移。
相反,非常罕见的垂体癌以颅脑脊髓和/或全身性转移为特征,占德国垂体肿瘤登记中所有病例的0.12%。
由于细胞增殖增加及/或侵袭周围结构,少数垂体腺瘤可能发生临床进袭性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仅仅有侵袭性行为不足以定义为恶性。
进袭性垂体腺瘤的患病率目前并不清楚。
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垂体肿瘤分类提出“非典型腺瘤(atypical)”为新实体(仅次于典型腺瘤和垂体癌),定义为一种侵袭性肿瘤,伴有有丝分裂计数,MiB-1标记指数>3 %,和广泛的细胞核p53免疫染色。
这种肿瘤类型占德国垂体肿瘤登记中肿瘤的2.7%。
然而,因为不能确定预后意,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类放弃这一亚组。
取而代之的是,具有预测复发和对常规治疗有抵抗性的垂体腺瘤的特征被总结为高风险(high-risk)垂体腺瘤。
这些特征应是迅速生长,放射影像学上的侵袭性(invasion)和高Ki-67增殖指数。
一个具有这些特征的组合的患者应该得到更仔细的研究和密切随访。
2018年欧洲内分泌学会进袭性垂体肿瘤和垂体癌的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中提出一个更为针对临床的进袭性垂体肿瘤的定义。
因此,作出诊断时应考虑到患者虽然接受最佳的标准化治疗方法(手术、放疗和常规药物治疗),但在放射影像学上显示为侵袭性肿瘤,且通常为异常迅速的肿瘤生长速度,或临床相关肿瘤生长。
然而,由于缺乏数据,无论是“通常为异常迅速的肿瘤生长速度”,或是“临床相关肿瘤生长”均未作更详细的定义。
显然,任何定义提示到目前为止需要澄清和验证靠未来的前瞻性研究或登记注册(uture prospective studies or registries)。
评估所有垂体瘤患者的基线评估和随访调查应以一种结构化的方式进行,以识别进袭性行为。
仔细了解病史对于早期发现肿瘤的生长和垂体功能的改变是很重要的。
全面的内分泌评估应评估有激素活性的垂体瘤自主分泌的激素的变化,以及垂体功能的恶化。
常规的MRI扫描应按标准化的方案在全面的三维中定义肿瘤大小,并区分微腺瘤(< 1cm)、大腺瘤(1-4 cm)和巨腺瘤(> 4cm)。
此外,定期与以前的扫描结果进行比较对于检测长期随访过程中微小但持续的变化非常重要。
应该特别注意检测周围结构中的侵袭性,因为它是预测进袭性行为的主要指标。
Knosp分级为描述对海绵窦空间的侵袭提供了一种标准化和有效的方法。
MRI扫描的频率应根据肿瘤先前的生长速度、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内分泌评估的结果、定期评估视野和神经功能障碍,并考虑钆剂给药的潜在副作用。
结果应该在包括内分泌科专家、放射影像科专家、神经外科医生、垂体病理科专家和放射治疗科专家在内的多学科专家小组中进行讨论。
Casanueva等人提出了垂体肿瘤卓越中心(Pituitary Tumor Centers of Excellence)的定义标准,这无疑可以对进袭性垂体肿瘤的最佳跨学科管理奠定基础。
无论何时获得手术标本,根据当前世卫组织分类对其进行评估都是强制性的。
分类需要通过形态学和(对垂体激素和转录因子)免疫组织化学评估来定义腺瘤型(图1)。
稀疏颗粒性生长激素细胞(somatotroph)腺瘤、男性泌乳素细胞(lactotroph)腺瘤、Crooke细胞腺瘤、静默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corticotroph)腺瘤、多激素PIT-1(plurihormonal PIT1)阳性腺瘤本身(per se))被认为是潜在的更为进袭性的肿瘤(Pituitary Tumor Centers of Excellence),因此需要特别小心地随访。
由于Ki-67被确定为进袭性行为的主要预测因素,因此应该以标准化的方式对其进行评估。
其他如p53作为可能的进袭性标志物,以及,如生长抑素受体的表达等对药物治疗的预测标志物,应根据需要添加。
因为罕见的垂体癌的转移会发生在脊柱、颈部淋巴结、肺、肝脏和骨骼,因此,但对在这些区域出现症状或不明原因的内分泌标志物增加的患者,虽然垂体肿瘤的大小稳定,也应进行特定位置的筛查(site-specific screening)。
转移灶的标本应进行与原发性垂体肿瘤相同的组织学评估。
图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报告,目前垂体腺瘤的分类。
*表示最常见的亚型。
Trouillas等人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侵袭性、增殖性和对转移灶检查的临床病理学分类方法,该方法对术后缓解或肿瘤进展有很强的预测作用。
因此,它可以作为确定个别患者随访间隔的基础。
治疗选项手术除了泌乳素瘤对多巴胺激动剂有极好的反应外,垂体手术是绝大多数垂体瘤最有效的治疗方式。
其目的旨在使垂体过度分泌综合征正常化,消除肿瘤肿块和肿瘤复发的风险,同时保留正常的垂体功能和周围神经结构。
多个报告表明,高病例数的垂体外科专家与对垂体较少干预的外科医生相比,有更好的结果和更少的并发症。
因此,垂体手术应始终由一名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外科医生进行。
MRI分级系统如改良的Knosp分级可能有助于预测手术结果。
在随访过程中出现临床进袭性肿瘤行为的患者应由神经外科专家重新评估,以便进行重复手术,特别是当初次手术由经验较少的外科医生进行时。
即使不太可能完全切除肿瘤,反复的减瘤手术可能有助于减轻局部症状,如新的视觉障碍或严重的头痛。
此外,通过增强视野和更好地进入鞍旁结构和海绵窦的内镜下入路,可以更广泛地切除经袭性垂体腺瘤,从而避免开颅入路。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通常用于肿瘤生长和/或激素分泌过度,且无法通过进一步手术或药物治疗加以控制的患者。
辅助放疗也可以考虑治疗残留肿瘤的病理标志物强烈提示进袭性行为。
应该在经验丰富的中心进行。
肿瘤的大小、位置和以前的放射治疗应与放射治疗专家讨论,以确定最合适的放射治疗方案。
分割外放射治疗(EBRT)依赖于靶区和周围正常组织对总累积放射剂量的不同敏感性。
在5至6周的治疗期间,在25-30次的分割内,每天以1.8-2.0Gy的剂量给药,总照射剂量为45-54Gy。
与此相反,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的目标是清除已确定的靶区组织,同时由于剂量陡降,相对较少邻近的正常组织的暴露。
通过高分辨率成像的立体定向引导能非常精确的照射肿瘤,也用于外放射治疗(EBRT)。
SRS通常应用于单一剂量,但可以在有限的次数,最多五次(大分割放射治疗)。
技术包括直线加速器(如, LINAC和最近的Cyber-knife,一种使用机器人安装和实时图像引导的无框架系统),多源钴60单元(例如伽玛刀),和粒子束加速器(由于成本高,可用性有限)。
需要明确的是,要确定与再生长可能性相关的肿瘤的预测因子,以便考虑用于放射治疗。
术前海绵窦扩张和术后鞍上扩展是肿瘤再生长的独立预测因素,因此应仔细进行肿瘤扩展的影像学评估。
此外,组织学和分子标志物可能有助于识别肿瘤复发/进展的高风险患者,正如增殖性标志物Ki-67结合侵袭性的放射影像学评估。
分割外放射治疗(EBRT)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虽然在更具进袭性的表型中的有效性的数据很少,但在控制肿瘤生长方面均显示出很高的有效率。
与连续几周每天进行外放射治疗(EBRT)相比,单次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可能更方便。
一些研究主张,与已发表的关于外放射治疗(EBRT)的数据相比,SRS在生化缓解和预期副作用方面的反应更迅速。
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对照试验比较分割外放射治疗(EBRT)和SRS治疗。
由于单次剂量中的差异,已提出一些选择适当放射技术的建议。
对于SRS治疗,肿瘤靶区距离视交叉至少3-5mm,且直径小于3cm。
否则,分割EBRT可能是唯一的选项。
此外,对于解剖结构不规则的肿瘤,包括有弥漫性局部浸润、延伸到鞍上或脑干的,应首选EBRT,以避免对健康组织的高剂量辐射。
值得注意的是,SRS已被用作补救性治疗,在一小的研究中对之前已经接受过分割EBRT治疗的持续性活动性肿瘤的患者,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放疗的决定必须与潜在的副作用相平衡。
早期副作用包括恶心和疲乏(通常轻微,持续< 2个月),味觉和嗅觉减退(< 6个月),照射位置脱发(< 1年),伴有包括垂体功能减退、脑血管疾病、继发性肿瘤形成、破坏像视神经交叉等周围的结构,以及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等长期的副作用。
化疗替莫唑胺对手术和放疗失败,且有正在进行的肿瘤进展或检测到转移瘤的患者,可能需要全身性治疗(图2)。
图2。
接受过手术和放疗而失败患者的治疗方案。
在2006年,最初病例报告在单个进袭性垂体肿瘤患者中使用替莫唑胺后,后续的一系列研究证实替莫唑胺治疗进袭性垂体瘤患者的疗效。
随后的一系列研究证实替莫唑胺对进袭性垂体肿瘤患者的疗效。
在对57例患者仔细进行的荟萃分析中,提出病例报告(55例患者来自29份出版物。
加上作者提供的2例额外的病人,以及从9份出版物中的22例患者更新的随访),进袭性垂体腺瘤和垂体癌的客观反应率分别为48.4%和65.2%。
疾病稳定率分别为29.0%和17.4%。
中位反应时间为30个月(5.5-120个月)。
长期治疗> 12个月的患者(35.7%)无进展生存期(PFS)较短期治疗患者明显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在单个病例报告后,在过去10年中又发表了许多较大的研究系列。
由于小的研究有较高的发表偏倚的风险,只有包含3例以上的研究将在下面进行更详细的讨论。
在Losa等对连续6 例进袭性垂体腺瘤患者前瞻性的1年治疗研究中, 4例患者完成12个周期的替莫唑胺(temozolomide)治疗(150-200 mg /m2, 5/28 天), 1例患者完全性缓解,1例部分性缓解,2例患者疾病稳定(分别随访28、12、24日、21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