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原始记录

合集下载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始记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始记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分析原始记录(表二)
共页第页
样品编号
皿 号
取样量
m/g
定容体积
V/mL
稀释倍数
DF
扣除空白吸光度
A-A0
质量浓渡
ρ/mg/L
含 量
ω/mg/kg
平均值
mg/kg
误 差
备注
测试人:校核人:复核人: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分析原始记录(表二)
共页第页
样品编号
扣除空白吸光度
A-A0
质量浓渡
ρ/mg/L
含 量
ω/mg/kg
平均值
mg/kg
误 差
备注
测试人:校核人:复核人: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分析原始记录(表二)
共页第页
样品编号
皿 号
取样量
m/g
定容体积
V/mL
稀释倍数
DF
扣除空白吸光度
A-A0
质量浓渡
ρ/mg/L
含 量
ω/mg/kg
皿 号
取样量
m/g
定容体积
V/mL
稀释倍数
DF
扣除空白吸光度
A-A0
质量浓渡
ρ/mg/L
含 量
ω/mg/kg
平均值
mg/kg
误 差
备注
测试人:校核人:复核人: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分析原始记录(表一)
共页第页
样品名称:
检测项目:
检测时间:
检测依据:
检测地点:
仪器编号:
进样模式:手动
灯电流:mA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哎呀,咱们来聊聊那个老生常谈的化学小技巧——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这可是个高大上的技术,就像魔法一样神奇!想象一下,你手里握着一根魔杖,轻轻一挥,就能知道元素的秘密。

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元素大侦探”吗?别急,让我来给你娓娓道来。

你得有个“元素宝藏箱”,里面装满了各种元素的小精灵。

这些小精灵啊,它们可调皮了,有时候躲得远远的,有时候又蹦到你的眼前。

这时候,你得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这个神奇的工具,像寻宝猎人一样,找到这些小精灵藏身的地方。

这个过程就像是一场刺激的寻宝游戏,充满了未知和惊喜。

接下来,你得把“元素宝藏箱”打开,拿出那些小精灵。

然后,你得用一个叫做“火焰”的东西,轻轻地、温柔地抚摸它们。

这火焰可不是普通的火,它是一种特殊的“元素之火”,能够激发出小精灵们的光彩。

你看,这就像是一场华丽的灯光秀,每个元素都像是一颗闪亮的星星,在舞台上绽放光芒。

然后,你得把这些小精灵们放到一个叫做“检测器”的地方。

这个检测器可不是普通的仪器,它可是个高科技的宝贝,能够准确地测量出小精灵们的光芒强度。

你看,这就像是一场精准的射击比赛,每个元素都像是一颗子弹,被准确地击中目标。

你得把这些数据记录下来,就像是一个超级英雄完成了一项伟大的任务。

这些数据就像是一份报告,记录下了每个元素的秘密。

你看,这就像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记录了我们人类对元素世界的认知历程。

所以,下次当你看到那些复杂的化学公式和图表时,不要害怕,它们是在告诉你,你已经掌握了一门高深的技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就像是一位魔法师,用他的魔杖点亮了化学的世界,让那些隐藏在元素背后的秘密变得触手可及。

好了,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啦。

记得点赞关注哦,下次再见!。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记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记录

8.3.3.2.4火焰原子化法测铜的检出限将仪器中参数调至正常工作状态,各参数如下:,用空白溶液调零,根据仪器灵敏度篥件,选择系列0.0、1.0、3.0、5.0ug/ml铜标准溶液,对每一浓度点分别进行三次吸光度重复测定,取三次测定的平均值后,按线性回归法求出工作曲线的斜率(b),即仪器测定铜的灵敏度(S)。

在与上述测定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对空白溶液进行11次吸光度测量,并按下式计算检出限CL:8.3.3.2.5火焰原子化法测铜的重复性:在8.3.3.2.4测定时,选择系列标准溶液中的某一浓度溶液,使吸光度在0.1~0.3范围内,进行七次测定,求其相对标准偏差(RSD),即为仪器测铜的重复性。

计算公式如下:式中:RSD 相对标准偏差,% Ii 单次测量值I 测量平均值记录并记算8.3.3.2.6火焰原子化法测铜的线性误差:在上述操作完成后,按下列公式计算标准曲线的测量中间点(1.0ug/ml)的线性误差△xix:线性方程:线性误差方程:AA-7003型原子吸收分光光计校准记录一、波长示值误差与重复性测定人: 复核人: 日期:附相关公式:平均值=(λ1+λ2+λ3)/3 波长示值误差(△λ):△λ=(λ1+λ2+λ3)/3-λr波长重复性(δλ):δλ=λmax -λmin 某谱线三次波长测量值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二、光谱带宽偏差空心阴极灯:铜空心阴极灯 谱线:324.7nm光谱带宽 0.2 nm光谱带宽偏差 nm 计算公式:光谱带宽偏差=[(λ2-λ1) -0.2]nm三、基线稳定性光线带宽 0.2 nm 标尺扩大 倍 响应时间 s 铜空心阴极灯 波长324.7 燃烧气:乙炔 助燃气:空气 试剂:纯化水四、火焰原子吸收法测铜的检出限、重复性和线性误差仪器条件:光谱带宽 nm 响应时间 s灯电流 mA 燃烧器高度 mm乙炔流量 空气流量 背景校正方式 铜标准溶液检查人:复核人:日期:相关公式:检出限计算公式重复性计算公式:线性误差计算公式:五、石墨炉原子化法测镉的检出限、重复性和线性误差仪器条件:光谱带宽nm灯电流mA测量方式进样体体积uL干燥温度℃干燥时间 s 灰化温度℃灰化时间 s原子化温度℃原子化时间 s背景校正方式镉标准溶液相关公式:S(灵敏度)=b/V V :取样休积ul ;b:工作曲线的斜率ng/ml检出限:QL=3*标准偏差/S灵敏度六、样品溶液表观雾化率体积V= ml ;表观雾化率ε=(50-V)/50*100%= % 检定标准:确认标准检查人:复核人:日期:七、背景校正能力A1= ;A2= ;A1/A2=检定标准确认标准检查人:复核人:日期:。

火焰原子吸收实验报告

火焰原子吸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 了解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和性能;3. 掌握使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铁含量的实验步骤;4. 通过实验,验证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利用待测元素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下,由气态原子蒸气对光的吸收特性来定量分析元素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

实验中,将水样通过火焰原子化,使待测元素变为原子蒸气,然后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照射,根据吸光度的大小,计算出待测元素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水浴锅、移液器、容量瓶、玻璃棒等;2. 试剂:金属铁标准溶液、浓盐酸、浓硝酸、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标准溶液:根据实验要求,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金属铁标准溶液,并编号。

2. 仪器调试:打开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预热30分钟。

调整仪器参数,包括波长、灯电流、燃烧器高度等。

3. 水样处理:取一定量的水样,用浓盐酸和浓硝酸进行消解,直至溶液透明。

冷却后,用水定容至一定体积。

4. 吸光度测量:将处理好的水样和标准溶液依次倒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样品室,测量吸光度。

5. 标准曲线绘制:以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6. 待测水样中铁含量测定:将处理好的待测水样倒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样品室,测量吸光度。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水样中铁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²大于0.99。

2. 待测水样中铁含量测定: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水样中铁的含量。

结果显示,待测水样中铁的含量为X mg/L。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了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和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在水质分析中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可以有效地测定水样中铁的含量。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实验报告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实验报告

原子吸收光谱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学习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2. 了解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并掌握其使用方法;3. 掌握以标准曲线法测定自来水中钙、镁含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基本原理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是基于:由待测元素空心阴极灯发射出一定强度和波长的特征谱线的光,当它通过含有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蒸汽时,原子蒸汽对这一波长的光产生吸收,未被吸收的特征谱线的光经单色器分光后,照射到光电检测器上被检测,根据该特征谱线光强度被吸收的程度,即可测得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利用火焰的热能,使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的方法。

常用的火焰为空气—乙炔火焰,其绝对分析灵敏度可达10-9g,可用于常见的30多种元素的分析,应用最为广泛。

2. 标准曲线法基本原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被测元素的浓度(c)、入射光强(I0)和透射光强(I)符合Lambert-Beer 定律:I=I0×(10-abc)(式中a为被测组分对某一波长光的吸收系数,b为光经过的火焰的长度)。

根据上述关系,配制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系列,在一定的仪器条件下,依次测定其吸光度,以加入的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试样经适当处理后,在与测量标准曲线吸光度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量其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即可查出试样溶液中被测元素的含量,再换算成原始试样中被测元素的含量。

三、仪器与试剂1. 仪器、设备:TAS-99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钙、镁空心阴极灯;无油空气压缩机;乙炔钢瓶;容量瓶、移液管等。

2. 试剂碳酸镁、无水碳酸钙、1mol⋅L-1盐酸溶液、蒸馏水3. 标准溶液配制(1)钙标准贮备液(1000μg⋅mL-1)准确称取已在110℃下烘干2h的无水碳酸钙0.6250g于100mL烧杯中,用少量蒸馏水润湿,盖上表面皿,滴加1mol⋅L-1盐酸溶液,至完全溶解,将溶液于25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备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小姐姐的奇妙冒险
1.1 初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哎呀,小姐姐今天又学到了一个新技能——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这个方法可厉害了,它能帮我们测量各种物质中的金属元素含量呢!听起来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让小姐姐充满了好奇心。

1.2 准备实验器材
为了能够成功地进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实验,小姐姐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器材。

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等等。

这些看似复杂的器材,在小姐姐的巧手之下,变得简单易懂。

2.1 操作步骤
小姐姐要将待测样品加入到石墨炉中,然后用火焰加热。

随着温度的升高,样品中的金属元素开始被激发出来,进入到原子吸收光谱仪中。

接着,通过分光光度计对光谱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到样品中金属元素的浓度了。

2.2 遇到的问题
虽然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的。

比如说,如何保证火焰的稳定性?如何选择合适的石墨炉?还有如何校准分光光度计等等。

这些问题都需要小姐姐不断地摸索和实践才能找到答案。

3.1 总结与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姐姐终于掌握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精髓。

她发现,这个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她解决实际问题,还能让她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

而且,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思考,小姐姐还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3.2 展望未来
对于小姐姐来说,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只是她科学探索道路上的一个起点。

未来的日子里,她还将继续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始记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始记录
共页第页
样品编号
皿 号
取样量
m/g
定容体积
V/mL
稀释倍数
DF
扣除空白吸光度
A-A0
质量浓渡
ρ/mg/L
含 量
ω/mg/kg
平均值
mg/kg
误 差
备注
测试人:校核人:复核人: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分析原始记录(表二)
共页第页
样品编号
皿 号
取样量
m/g
定容体积
V/mL
稀释倍数
DF
平均值
mg/kg
误 差
备注
测试人:校核人:复核人: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分析原始记录(表二)
共页第页
样品编号
皿 号
取样量
m/g
定容体积
V/mL
稀释倍数
DF
扣除空白吸光度
A-A0
质量浓渡
ρ/mg/L
含 量
ω/mg/kg
平均值
mg/kg
误 差
备注
测试人:校核人:复核人: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分析原始记录(表二)
共页第页
样品编号
皿 号
取样量
m/g
定容体积
V/mL
稀释倍数
DF
扣除空白吸光度
A-A0
质量浓渡
ρ/mg/L
含 量
ω/mg/kg
平均值
mg/kg
误 差
备注
测试人:校核人:复核人: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分析原始记录(表二)
共页第页பைடு நூலகம்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始记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始记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分析原始记录(表一)

页 第 页
样品名称:
检测项目:检测时间:
检测依据:
检测地点:
仪器编号:
进样模式:手动
灯电流:mA
波长:nm
狭缝:nm
空气流量:L/min
7丹、严曰1/•测量时间:
乙炔流量:L/min
s
读数延时:s
室温:°C
湿度:%
测量模式:
灯位:
标 准 曲 线
质量浓 度
mg/L
回归方程:
允许误差范围:
吸光度
A
相关系数:
仪器名称:
计算公式:
P•/-DF
3=
m
样品编号
皿号
取样量
mg
定容体积
V/mL
稀释倍数
DF
扣除空白吸光 度
A-A°
质量浓 渡
p/mg/L
含量
/mg/kg
平均值
பைடு நூலகம்mg/kg
误差
备注:
年 月 日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分析原始记录(表二)

页 第页
样品编号
皿号
取样量
m/g
定容体积
V/mL
稀释倍数
DF
扣除空白吸光 度
A-Ao
质量浓渡
p/mg/L
含量
3/mg/kg
平均值
mg/kg
误差
备注

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原始记录表

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原始记录表
标准溶液标准信息
标准
曲线
浓度(μg/mL)
吸光度A
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
样品编号/名称
自编号
定容
体积v(mL)
稀释
倍数n
标准采样
体积V0(L)
吸光度A
测定值
c(μg/mL)
结果
C(mg/m3)
备注
结果计算公式:
检测: 复核:
第 页 共 页
检测编号
检测项目
样品编号/名称
自编号
定容
体积v(mL)
稀释
倍数n
标准采样
体积V0(L)
吸光度A
测定值
c(μg/mL)
结果
C(mg/核:
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原始记录表
第 页 共 页
检测编号
温湿度
仪器编号
检测依据
检测项目
检测日期




测定方式:波长:nm光谱带宽:nm 灯电流:mA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火焰种类:
燃烧器高度:mm
升温方式:
干燥: ℃,s
燃气流量: mL/min
助燃气压力:MPa
灰 化: ℃,s
原子化: ℃,s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始记录.doc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始记录.doc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分析原始记录(表一)共页第页样品名称:检测项目:检测时间:检测依据:检测地点:仪器编号:进样模式:手动灯电流:mA 波长:nm 狭缝:nm 空气流量:L/min 乙炔流量 : L/min 测量时间:读数延时: s 室温:0C 湿度:% 测量模式:灯位:s标质量浓度回归方程:允许误差范围:准mg/L曲吸光度线相关系数:仪器名称 : A计算公ρ ·V ·DF式:ω= m取样量定容体积稀释倍数扣除空白吸光质量浓含量平均值样品编号皿度渡ω号V/mL DF 误差m/g A-A0 ρ /mg/L /mg/kgmg/kg 备注: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分析原始记录(表二)共页第页取样量定容体积稀释倍数扣除空白吸光质量浓渡含量平均值样品编号度皿号V/mL DF ρ /mg/L ω /mg/kg 误差m/g A-Amg/kg 备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分析原始记录(表二)共页第页取样量定容体积稀释倍数扣除空白吸光质量浓渡含量平均值样品编号度皿号V/mL DF ρ /mg/L ω /mg/kg 误差m/g A-Amg/kg 备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分析原始记录(表二)共页第页取样量定容体积稀释倍数扣除空白吸光质量浓渡含量平均值样品编号度皿号V/mL DF ρ /mg/L ω /mg/kg 误差m/g A-Amg/kg 备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分析原始记录(表二)共页第页取样量定容体积稀释倍数扣除空白吸光质量浓渡含量平均值样品编号度皿号V/mL DF ρ /mg/L ω /mg/kg 误差m/g A-Amg/kg 备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分析原始记录(表二)共页第页取样量定容体积稀释倍数扣除空白吸光质量浓渡含量平均值样品编号度皿号V/mL DF ρ /mg/L ω /mg/kg 误差m/g A-Amg/kg 备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分析原始记录(表二)共页第页取样量定容体积稀释倍数扣除空白吸光质量浓渡含量平均值样品编号度皿号V/mL DF ρ /mg/L ω /mg/kg 误差m/g A-Amg/kg 备注。

原子吸收检验原始记录

原子吸收检验原始记录
序号
样品编号
样品体积(mL)
样品浓度(mg/L)
检测值(mg/L液浓度标准曲线溶液配制序号标准液含量mgl标准曲线及样品结果见附页附页共页序号样品编号样品体积ml样品浓度mgl检测值mgl平均值mgl检测
原子吸收检验原始记录
统一编号:第页共页
委托单位
委托时间
样品名称
采样地点
仪器名称
仪器编号
检测项目
检测环境
温度:℃
相对湿度:%
样品状态
检验日期
标准溶液名称
标准溶液编号
浓度
检验依据(方法)
检测条件
波长:灯电流:负高压:
样品处理
标准使用液浓度
标准曲线溶液配制
序号
标准液含量(mg/L)
标准曲线及样品结果见附页(附页共页)
序号
样品编号
样品体积(mL)
样品浓度(mg/L)
检测值(mg/L)
平均值(mg/L)
检测:审核:
原子吸收检验原始记录(续)
统一编号:第页共页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样品浓度ຫໍສະໝຸດ ()试液浓度
()
稀释/浓缩倍数
样品
浓度
()
试液
浓度()
稀释/浓缩倍数
样品
浓度
()
试液
浓度
()
稀释/浓缩倍数
样品
浓度
()
试液
浓度
()
稀释/浓缩倍数
样品
浓度
()





分析项目
平行样编号
样品浓度()
均值()
相对偏差(%)
是否合格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分析项目
283.3
7.5
□锌
水质铜、铅、锌、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GB/T 7475-1987
213.8
7.5
□镉
□水质铜、铅、锌、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GB/T 7475-1987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年)第三篇第四章七、(四)
228.8
7.5
□铁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采样日期
年 月 日 时
分析仪器名称及型号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WFX-210
仪器编号
095
分析日期
年 月 日 时
仪器溯源方式
仪器溯源有效期
元素
分析方法名称及编号
波长(nm)
光谱通带宽(nm)
灯电流(mA)
□铜
□水质铜、铅、锌、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GB/T 7475-1987
质控样样品编号

火焰光度法原始记录

火焰光度法原始记录
Fra bibliotek火焰光度法原始记录
检测日期:
报告编号
仪器名称、型号及编号
检测标准
检测
项目
波长(nm)
检出限
标准溶液名称
标准溶液编号
标准溶液浓度
样品前处理
标准曲线系列
标准系列序号
标液移取量(mL)
强度
扣空白后强度
浓度或含量(
检测编号
取样量()
稀释倍数
强度
备注
检测: 校核: 第1页 共 2页
火焰光度法数据处理表
检测日期:
报告编号
仪器名称、型号及编号
检测方法
检测
项目
波长(nm)
检出限
标准溶液名称
标准溶液编号
标准溶液浓度
标准曲线系列
标准系列序号
标液移取量(mL)
强度
扣空白后强度
浓度或含量()
标准曲线图
R=
计算公式:
检测编号
取样量()
□含水率□干物质()
强度
扣空白后强度
(A)
稀释倍数
曲线查出值(
)
报出
结果(
)
备注
检测:
校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检出
空白
100.00
--
-0.0001
-0.0032
未检出
空白
100.00
--
-0.0001
-0.0032
未检出
50.0
100.00
--
0.0069
0.0105
0.0048
质量控制
--
100.00
--
0.0485
0.0496
0.512ug/ml
计算公式
C0:样品空白
采样体积:
(1)采样体积=采样流量*采样时间
质量控制
将空白滤膜放入烧杯中,加入0.5ml铬标准使用溶液(100ug/ml)和5ml消化液,以下同样品处理与测定,回收率103%,符合要求。
样品编号
采样体积V0
(L)
样品溶液体积V
(mL)
稀释倍数k
吸光度值A
测出量c
(µg/mL)
检测结果C
(mg/m3)
备注
空白
100.00
--
-0.0001
-0.0032
0.0
1.0
2.0
3.0
4.0
5.0
定容量mL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标准液浓度µg/mL
0.0
1.0
2.0
3.0
4.0
5.0
吸光度值A
0.029
0.145
0.286
0.426
0.567
0.691
相关系数
r=0.9993
标准曲线方程
A=0.134C+0.020
标准曲线绘制
按上表将各具塞比色管中分别加入铬标准溶液,配成铬标准系列,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调节至最佳测定状态,在357.9波长下,用空气-乙炔火焰分别测定标准系列,每个浓度测定三次,以吸光度值对铬浓度(ug/ml)绘制标准曲线。
样品处理与测定
将采过样的滤膜放入烧杯中,加入5ml的消化液,在电热板上加热消解,保持温度在200℃左右,待消化液基本挥发干时,取下烧冷后,用盐酸溶液溶解残渣,并定量转移入具塞刻度试管中稀释至100.00ml,摇匀,同样操作条件,测定样品溶液和样品空白溶液,测得吸光度值后由标准曲线得铬溶度(ug/ml)。若样品溶液中铬的溶度超过测定范围,可用盐酸溶液稀释后测定,计算时乘以稀释倍数。同时做空白实验。
湿度
28%
仪器名称型号及编号
Wfx-130A
仪器状态
正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波长
357.9nm
狭缝
0.4nm
灯电流
3.0mA
负高压
--V
试剂名称
批号(浓度)
生产厂家
铬标准溶液
盐酸
高氯酸
硝酸
试剂配制:
消化液,高氯酸:硝酸=1:9(1体积的高氯酸溶液于9体积的硝酸,摇匀)
硝酸溶液,1%(v/v):1体积的硝酸溶解于99体积的去离子水中,摇匀。
检测人:年月日复核人:年月日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铬)分析原始记录(2)
检测任务编号:第2页/共2页
标准使用液配制:
铬标准使用液:吸取1ml=1000ug铬标准溶液,10.0毫升于10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2毫升盐酸,用去离子水定容刻度,摇匀。此溶液1ml=100ug铬。
标准曲线系列
管号
1
2
3
4
5
6
7
应用液加入量mL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铬)分析原始记录(1)
检测任务编号:第1页/共2页
样品名称
滤膜样品
空气收集器
微孔滤膜
用人单位
阿拉善盟贵邦职业危害有限公司
送检日期
2016.10.8
检测日期
2016.10.9
检测项目
铬及其化合物
检测依据
GBZ/T160.7-2004
检测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检测地点
原子吸收室
室温
20℃
(2)V0=VT*293/(273+T)*P/101.3
注:当T<5℃或T>35℃;P<98.8Kpa或P>103.4KPa时,使用公式(2)计算采样体积。
备注
本方法最低检出限µg/mL
本方法最低检出浓度mg/m3(以采集L空气样品计)。
检测人:年月日复核人: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