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 修订版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
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的特点,所面临 的主要问题也会不同。
“吾十有五而至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 欲,不逾矩。”
–—— 孔 子
(二)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 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1、要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就 要客观地认识自己,使自己的主观愿望符 合自己的客观实际,从而更好地发挥出自 己的作用。
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主观与 客观相符合。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 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为。
古时候有个人,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的 快点,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 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也没有长高。他就 在田边焦急的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的说: “我得想个办法帮他们长。“一天,他终于 想到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 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 弄得精疲力尽。当他回到家里时,一边喘气 一边对儿子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 没白费,禾苗都长了一大截。” 他的儿子不 明白是怎么回事,跑到田里一看,发现禾苗 都枯死了。
3、要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还要主动选择,既要抓住选择的机遇,又 要慎重选择。
几个学生问哲学家苏格拉底:“人生是什么?” 苏格拉底把他们带到一片苹果树林,要求大家从树林的这头走到那头,
每人挑选一只自己认为最大最好的苹果。不许走回头路,不许选择两次。 在穿过苹果林的过程中,学生们认真细致地挑选自己认为最好的苹果。
态,无穷的变化发展,但归根结底都是客观 实在的外在表现,都是“物质”的外在表 现。
3、“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物质”的根本特性、唯一特性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即指客观实际, 就是指存在于我们意识之外的现实情况,即事 物自身的属性和特点,以及事物之间的种种联 系和关系,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
• 实事求是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 基础
• 客观实际:
就是指存在 于我们意识 之外的现实 情况,即事 物自身的属 性和特点, 以及事物之 间的种种联 系和关系。
•
一只秃鹰飞过王宫,看见王宫中的一只 黄莺十分受到国王的宠爱,于是就问黄莺:“你是怎么 得到国王宠爱的?” • 黄莺回答说:“我到王宫后,唱歌十分动听,国 王非常喜欢听我唱歌,就经常拿珍珠来打扮我。” • 秃鹰听了,心中很是羡慕,它想感到十分愤怒, 就吩咐:“我也应该学学黄莺,这样说不定国王也会喜 欢上我的。”于是它就飞到国王睡觉的地方,开始叫起 来。正好国王在睡觉,听了秃鹰的叫声,国王手下去把 秃鹰抓来,并命令拔光秃鹰的羽毛。 • 秃鹰浑身疼痛,满是伤痕地回到鸟群中,它恼羞 成怒,到处对别的鸟儿说:“这都是黄莺害的,我一定 要报仇!”
课堂小结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从 事任何工作,都要把客观实际作为出发点、立足点、把客 观实际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据。 1.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2.必须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 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前提和依据。
适应时代潮流,使自己的选择适应 社会环境和时代的需要
• 了解社会发展的实际,使自己的主观愿望适应时 代潮流,主动地承担社会历史所赋予我们的责任 • 爱因斯坦说:个人之所以成其为个人,以及他的 生存之所以有意义,与其说是靠他个人的力量, 不如说是由于他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从 生到死,社会都在支配着他的物质生活会和精神 生活。
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把客观实际作为出发点、 立足点、把客观实际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据
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
四、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莱布尼兹有一天同国 王谈论哲学。莱布尼兹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 西。国王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结果总是被莱布尼兹挑出它们之间的差别。其实何止是树叶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会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孪生兄弟, 也有差异。有一位作家说过:“世上没有两粒相同的沙子, 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蝇,没有两双相同的手掌,没有两个相同 的鼻子。”这个作家这样说是有道理的,世界上的事物和现 象,形形色色、千差别、千姿百态。莱布尼兹对国王说世 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后,他又继续说世界上没 有两个彼此完全不同的东西。国王又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 里找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结果总被莱布尼兹指出它们之间 相同的地方。这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 居然千差万别,但又具有物质统一性
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
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 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 推动力。
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才 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 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
2005年8月28日,22岁的文花枝率团旅游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在自己左腿严 重骨折的情况下,她对前来施救的救援人员说:“我是导游,请先救游客。”直 到最后一名游客被送上救护车,文花枝才同意接受施救。因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机
,文花枝最终左腿高位截肢。
思考: 为什么文花枝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什么样的人生能实现自我的价值?
最后剩下的一个条件,往 往是我们心目中最重要的,也 是真正需要的条件。最后对这 个条件进行分析,判断其是否 符合客观实际。
第一课新哲学与人生
---主观认识要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一切从实际出发(哲学)
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经济学)
3、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①首先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实际出发。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 验和发展真理。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 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 为的思想。
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第一单元
济南护理职业学院 韩子德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
认知目标: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 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 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情感目标: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 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和观念
一只秃鹰飞过王宫,看见王宫中的一只黄莺十 分受国王的宠爱,于是就问黄莺:“你是怎么 得到国王宠爱的?” 黄莺回答说:“我到王宫后,唱歌十分动 听,国王非常喜欢听我唱歌,就经常拿珍珠来 打扮我。” 秃鹰听了,心中很是羡慕,它想:“我也 应该学学黄莺,这样说不定国王也会喜欢上我 的。”于是它就飞到国王睡觉的地方,开始叫 起来。正好国王在睡觉,听了秃鹰的叫声,国 王感到十分愤怒,就吩咐手下去把秃鹰抓来, 并命令拔光秃鹰的羽毛。 秃鹰浑身疼痛,满是伤痕地回到鸟群中, 它恼羞成怒,到处对别的鸟儿说:“这都是黄 莺害的,我一定要报仇!”
2、注意人生选择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故事分享: 西边邻居家有五个儿子。一个儿 子老实,一个儿子聪明,一个儿子 瞎,一个儿子驼背,一个儿子瘸。 父亲就让老实的务农,聪明的经商, 瞎子算命,驼背搓麻绳,瘸子纺线, 五个儿子都不为衣食发愁。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两课时)(最新整理)
课题 授课课时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共 2 课时,第 1、2 课时
使用教具
授课形式
新授
多媒体课件 劳模视频与资料
课前准备 制作 PPT,准备教具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认知: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 2.情感态度观念:培养学生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 人生态度与观念。 3.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 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础(区分现实的可能性与抽象的可能性)
讨论:毕业后你的选择(就业还是创业?就业是一直当伙计 头脑风暴
还是总有一天当老板?创业选择加盟还是自创?是做食品
还是做服装?是做老年装还是淑女装,小孩装?)
选择好适合的符合市场和规律的,这是你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4)在多样的可能性,在一定条件下,只有一种可能性转
变为现实。(帕瓦罗蒂选老师还是音乐,你能坐两把椅子吗)
举例:我校接近普高分数的学生不上普高,来选择 3+4 和高
职,这说明什么?
2、人生道路并非只有一条,只有一种选择 例如:你是上职校的 3+4 上大学还是普高高考上大学?
你只能根据专业来就业,还是可以根据兴趣来就业?
联系学生 举例互动
阅读课前材料:不上北大,退学,入技校,兴趣动手增强,
还成为技能第一名(成功技校谁说不出精英?)
2、 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意愿
出发,这是做出正确人生选择的前提和保证。 (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来选择)
小组讨论
(联系经济学价值规律:毕业生创业失败事例—去年棉花
天冷产量低今年齐种棉花丰收想赚钱反而无人收购亏本案
哲学与人生第1课
问题:结合上述事例,说明在我们的学习 和生活中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 前提和基础
结合上述漫画,谈谈作出正确的人生选 择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2.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物质决定意识,物质 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1)是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根本对立
意识决定物质,意识 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课程改革家规划新教材
第一单元
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第一单元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2012-2——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笑一笑:
从前,有一个秀才,他有一个傻儿子.有一天,朋友 要来拜访这个秀才,他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决定 让儿子招待客人,还特地教儿子几句话:"如果客 人问你咱们家的桃树怎么没了?你就说?让我砍 了卖了?如果他问你咱们家的篱笆为什么那么乱? 你就说?兵荒马乱糟蹋了?如果他问你咱家钱怎 么那么多,你就说?爹妈辛苦挣的?如果他问你怎 么如此聪明?你就说?那当然,我们家世代如此.? 于是,儿子去招待客人. 客人问:"你的父亲呢?"儿子答道:"让我砍了卖 了!"客人很惊讶,接着问"那么你母亲呢?"儿子回 答"兵荒马乱糟蹋了!"客人又问:"你们家门口的牛 粪这么多啊?"儿子骄傲的说:"爹妈辛辛苦苦挣 的!"客人生气的问:"你怎么这么说啊!"儿子得意 的说:"那当然,我们家世代如此!"
邯郸学步:战国时,赵国都城邯郸的人以走路姿势优美而著称。 有个燕国人来到邯郸,要学习他们如何走路。他发现满街的人 走路各异,但都优雅,就见一个学一个。结果,他什么都没学 会,连自己原先是如何走路的都忘了,只好爬着回去。
《哲学与人生》第1课1
<哲学与人生> 第一节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框题是:----------------首先,我对本框题进行分析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是人教版教材高一政治必修1第单元第 .个框题。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因此,本框题在经济常识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本框题前面承接本教材的这部分内容,后面是本教材的这部分内容,所以学好这个框题为学好以后的经济常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框题包含的一些经济理论,是以后政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才能理解和掌握教学难点:难点的依据: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说教法我们都知道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我校高一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
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
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教学目标】1.认知: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2.情感态度观念:培养学生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3.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
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人生如同在池塘里钓鱼,选对池塘才能钓大鱼,在错误的地方垂钓,肯定钓不到想要的鱼。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
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
通过短文让学生了解人生必须要选择,并思考选择的依据是什么!运用教材第2页中“小赵从事农机维修成功”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导入本课的学习,引入客观实际的教学内容。
<新课讲授>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公元前638年11月初一,宋楚两军在泓水(今河南柘城北)相遇。
宋军的数量小于楚军,处于劣势。
但是宋军占据了河边的有利地形,在楚人还没渡完河的时候,宋军已经列阵完毕。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两课时)(可编辑修改word版)
联系某职校学生会考学习过去—上课睡觉、不小差、玩手机会考学习现在——成绩不及格,不过关
会考学习未来——端正态度,认真学习,过关
二、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我们的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1、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举例互动
小组互动
互动碰撞
互动分析
互动总结
联系学生情感升华
(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来选择)
(联系经济学价值规律:毕业生创业失败事例—去年棉花天冷产量低今年齐种棉花丰收想赚钱反而无人收购亏本案例)
强调:主观符合客观,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点出:哲学原理与对应的方法
画片:“最强大脑”中外最优选手PK二维码的场景, 讨论:为什么你能把二维码能反映出来?(原理是:)
补充:规划短文——我的人生客观实际的选择(字数不低于五百字)
教学后记
本节课属于哲学与人生第二版修订版的再版内容,与第一版相比,内容更丰富,修订版突出人生——哲学——人生选择,这样还是不便于学生理解, 所以授课时调整为哲学原理——哲学方法——人生应用(选择)。
教学过程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3.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
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教学难点
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
无
板书设计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二、物质的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作业布置
哲学与人生修订版学习指导相关练习
理论(理实一体)课教案
课题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哲学与人生-第1课 第一框《哲学的智慧》教案
第1课第一框教案一、教学分析【课题】哲学的智慧【授课类型】新授课【授课时数】1课时【教材选用】中等职业学校教科书《思想政治基础模块哲学与人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是中职高二学生。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通过初中和前两个学期思政课程的学习,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一些基本的认知,对哲学理论也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这为本课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无论是作为在校学生,还是日后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学生在成长成才、三观塑造、科学思维训练以及处理自身与外在世界的关系等方面都需要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引,所以学生对本课学习有内在需求。
但是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知还处在零碎的感受阶段,缺乏系统性、学理性认知,同时社会中一些功利化、庸俗化的现象和虚无主义思想也对一些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让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知到信继而行,这是本课教学会面临的问题。
【教学目标】(第1课)1.政治认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强化时代方位感、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
掌握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职业精神: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历史使命,认可选择职业时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全面发展;领会“学习哲学,终身受用”的道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自觉地把个人追求和国家利益统一起来,展现自身价值,谱写灿烂人生。
3.法治意识: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法学具有指导意义,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培养法治意识;理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增强法治思维能力,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法治中国建设。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很久以前,山村里有一位财主。他非常富有,但生性愚钝, 尽做傻事,所以常遭到村人的嘲笑。
有一天,傻财主到邻村的一位财主家作客。他看到一幢三层 楼高的新屋,宽敞明亮,高大壮丽,心里非常羡慕,心想:我 也有钱,而且并不比他的少。他有这样一幢楼,而我没有,这 像什么话呢?一回到家,他马上派人把工匠找来,问道:“邻 村新造的那幢楼,你们知道是谁造的吗?”
空中楼阁
空中楼阁能够建成 吗?为什么?
• 人不是仅仅依靠自己
的主观意志就能对人
生道路做出正确选择
的。
B
6
鲁侯养鸟
有一天,鲁国城郊飞来一只罕见的海鸟。猎人们知道鲁侯 喜欢养鸟,就捉住海鸟,献给他。鲁侯惟恐海鸟死去, 就把它当成贵宾,供养在庙堂里,下令高级厨师每天给 海鸟准备丰盛的酒席,叫乐队演奏高雅的乐曲,让海鸟 欣赏优美的歌舞。可是那只海鸟却被吓得神魂颠倒,一 点东西也不敢吃,一滴水也不敢喝,三天后就活活饿死 了。鲁侯对海鸟真是关怀备至,尽心尽力,可他是用供 养自己的办法来养海鸟,海鸟怎么受得了呢?
工匠们回答道:“知道,那幢楼是我们几个造的。”
傻财主一听,非常高兴,说:“好极了,你们照样子再给我 盖一次。记住要三层楼的房子,要和那幢一模一样。”
•
B
4
工匠们一边答应,心里一边嘀咕;不知这次他又会做出什 么傻事来。可是不管怎样,还得照吩咐去做,大家便各自忙 开了。
一天,财主来到工地,东瞅瞅,西瞧瞧,心里十分纳闷, 便问正在打地基的工匠:“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B
9
想一想
• 汉语里有哪些成语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 因地制宜;
• 因势利导;
• 因材施教;
• 量体裁衣;
• 对症下药;
• 随机应变;
修订版版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观察下图中,两根线段,哪根更长?
观察下图中,两个中心圆,哪个更大?
错觉实验告诉我们:
• 眼见不一定为实,一定要调查取证。 •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事情的基本
要求、前提和依据。
• 想问题办事情从客观实际出发,就必须 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 实事求是。
• 其实何止是树叶,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会是完 全相同的,即使是孪生兄弟,也有差异。
• 莱布尼兹对国王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 同的东西后,他又继续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 完全不同的东西。国王又不信,马上命人在花 园里找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结果总被莱布尼 兹指出它们之间相同的地方。
• 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 • 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不同的东西
一回到家,他马上派人把工匠找来, 问道: “邻村新造的那幢楼,你们知道 是谁造的吗?”
工匠们回答道:“知道,那幢楼是我 们几个造的。”
傻财主一听,非常高兴,说:“好极 了,你们照样子再给我盖一次。记住要三 层楼的房子,要和那幢一模一样。
工匠们一边答应,心里一边嘀咕; 不知这次他又会做出什么傻事来。可是不 管怎样,还得照吩咐去做,大家便各自忙 开了。
一天,财主来到工地,东瞅瞅,西瞧 瞧,心里十分纳闷,便问正在打地基的工 匠:“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造一幢三层楼高的屋子呀,是照您吩 咐干的。”
“不对,不对。我要你们造的是那第三层 楼的屋子。我只要最上面的那层,下面那二层 我不要,快拆掉。先造最上面的那层。”
工匠们听后哈哈大笑,说:“只要最上面 那层,我们不会造,你自己造吧!”
• 学会选择,分析个人面临的客观实际以 及自身的实际。
• 善于选择,扬长避短、量力而行、把握 时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第一课时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一课时,学习唯物主义“关于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的观点,引导学生形成能从主客观条件出发的人生态度,正确进行人生选择,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从哲学知识角度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的根本要求,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
从解决人生问题的出发点来说,本课的核心内容是以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为指导,为帮助学生做好人生选择、增强自信自强的意识、走好人生路奠定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人生的客观实际。
●学情简要分析中职生正值青春期,随着身心状态的巨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突出、独立精神的加强,认知水平也有很大提高,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能力、对事物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创造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可能达到较高级的水平;情感变得丰富细腻;意志力逐渐成熟。
但知识基础比较薄弱,部分中职生有失落和自卑感,个别中职学生惰性和厌学心理较重,感恩心和责任感不强等。
由于他们生活经验有限,看事物做事情往往不能从个人的主客观条件出发,不能做出人生的正确选择,从而影响自身的成长和人生发展。
●教学目标分析认知目标:了解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的重要意义和措施;理解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和基础。
情感态度观念目标:学生能够正视现实,尊重规律,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主观行动,做出人生选择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运用目标:学生能够把握客观实际,判明自身主观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课堂教学过程【创境激趣——直面生活感受人生选择】理想有多远,路就有多远,“选择”关系着未来的发展,“选择”关系着未来的方向,对与错都是自己的选择,关键是要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哲学家萨特说过:“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哲理:人生处处有选择,但究竟要如何选择才是正确的呢?如何正确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呢?肖斌的父亲是个足球迷,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未来的足球明星,为此他把儿子送进一家有名的足球学校。
经过几年的刻苦训练,肖斌的球踢得有模有样了,但在一场校内的训练比赛中,他不幸被同伴踢伤,伤势非常严重。
医生告诉他的父母:别再让孩子踢球了,他的身体条件已经不再适应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再练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
肖斌的母亲想让儿子退出足球学校,但父亲认为,很多足球明星都曾受过重伤,不是有人靠顽强的意志恢复了身体,又重返赛场吗?于是,父亲决定让肖斌休养一段时间再回学校踢球。
不幸的是,肖斌在比赛中又一次受伤,伤的是同一部位。
这一次,肖斌再也没能站起来……[问题思考](1)上述事例对我们正确进行人生选择有什么启示?(2)让我们先看一下教材中案例王莉丽的选择。
(视频播放事例)【引思明理——合作学习领悟客观实际】可以分组进行合作探究。
学生阅读教材王莉丽的案例。
合作学习思考问题一:(1)有人认为,人生选择具有自主性,所以人生选择就是想怎么选择就怎么选择?(2)结合王莉丽的事例,说明人生选择为什么不能只靠主观意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得出下列结论:人生选择是人们在人生历程中,在追求人生价值中,根据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在多种可能性中所做的选择和确定的活动。
人生选择体现了人的自我觉醒与人的主观意志和愿望,体现了人的价值追求。
人生选择具有自主性。
但是,人不是仅仅依靠自己的主观意志就能对人生道路做出正确选择的。
案例一:公元前638年,宋楚两军在泓水(今河南柘城北)相遇。
宋军的数量小于楚军,处于劣势。
但是宋军占据了河边的有利地形,在楚人还没渡完河的时候,宋军已经列阵完毕。
公子目夷建议说:“彼众我寡,我军获胜的希望不大,不如趁现在楚军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我们发动截击,完全有把握扭转劣势。
”宋襄公不听,他认为截击正在渡河的对手是不道德的,于是就约束全军不得出击。
待楚军渡过泓水、正在慌忙列阵的时候,公子目夷又建议道:“我们趁敌人还没有列阵完毕,掩杀过去,还有希望获胜。
”宋襄公又拒绝说:“要等敌人列阵完毕,我军才能出战。
”很快,楚军排列完毕,严阵以待,宋襄公这时候才下令对楚军发动全线进攻。
他自己亲自驾着兵车,车上飘扬着“尊王攘夷”的大旗,杀向楚国的中军。
一场大战下来,宋军惨败,宋襄公精锐的中军全军覆没。
宋襄公本人也在乱军中被砍伤了屁股,亏得公子目夷和公孙固等人拼死搭救才逃回商丘。
宋国在泓水之战中损失惨重,国势从此一蹶不振。
就连齐孝公也趁火打劫,借口宋国没有参加由陈国发起的颂扬齐桓公的盟会,起兵伐宋。
宋国开始沦为大国的附庸,在楚国、晋国等大国之间艰难摇摆以求生存。
宋襄公的霸国梦自此彻底终结了,而他本人也因这次战争的伤势而去世。
一个人不从实际出发,可以葬送一个国家的前途,宋襄公大概就属于这类人。
案例二:一只秃鹰飞过王宫,看见王宫中的一只黄莺十分受国王宠爱,于是就问黄莺:“你是怎么得到国王宠爱的?”黄莺回答说:“我到王宫后,唱歌十分动听,国王非常喜欢听我唱歌,于是十分喜欢我,就经常拿珍珠来打扮我。
”秃鹰听了,心中很是羡慕,它想:“我也应该学学黄莺,这样说不定国王也会喜欢上我的。
”于是它就飞到国王睡觉的地方,开始叫起来。
正好国王在睡觉,听了秃鹰的叫声,感到十分恐怖。
就叫属下去看看是什么东西在叫。
属下回来报告说是一只秃鹰不知道为什么在叫。
国王感到十分愤怒,就吩咐手下去把秃鹰抓来,并命令拔光秃鹰的羽毛。
秃鹰浑身疼痛、满是伤痕地回到鸟群中,它恼羞成怒,到处对别的鸟儿说:“这都是黄莺害的,我一定要报仇!”合作学习思考问题二:(1)结合案例一,说明宋襄公为什么会失败?案例二中秃鹰不受欢迎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给我们什么启迪?(2)归纳上述两个案例的结论,其哲学依据是怎样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归纳出以下结论:把客观实际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做到主观符合客观;从实际出发,就要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
教材“存奶请客”一例,强调违反客观规律的后果。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和处理人生问题的基本要求,其哲学依据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案例三: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1935年赴美留学。
10年后成为当时一流的火箭专家。
当钱学森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他毅然选择了回到中国。
美国海军部次长曾经恶狠狠地说:“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他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钱学森回国遭到了百般阻挠,但他毅然决然认为自己应早日回国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经过不懈努力,1955年8月,他终于回到了祖国。
案例四:在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的黑暗年代,鲁迅抱着医学救国的热情东渡日本留学。
当他从电影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寇砍头示众、周围却挤满了看到同胞被害而麻木不仁的中国人的情景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他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为不幸的”。
他毅然弃医从文,立志用手中的笔来唤醒沉睡的中国民众的灵魂。
个人的理想重要还是民族的振兴重要?鲁迅选择了后者。
在那“风雨如磐暗故园”的时代,这样的选择又是何等伟大。
合作学习思考问题三:(1)钱学森和鲁迅在人生选择上有什么相同点?(2)他们能够根据客观实际的变化做出新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什么启迪?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钱学森和鲁迅在人生选择上的相同点是: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就要自觉地服从社会和人民的需要,使我们的选择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
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就要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
人生的客观实际,首先是指人生具体的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
人生的客观实际,还包括个人的主客观条件。
这是我们做出人生选择和采取人生行动的依据。
人生的客观实际还指人生的不同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
不同的人生阶段的选择,就要符合不同人生阶段的特点。
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还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才能把握好自己的未来。
【体验导行——生活践行做出正确选择】1.在人生的道路上,总会有很多岔路口摆在我们面前,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只有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顺利到达胜利的终点。
请列举你在生活中处在十字路口,甚至是“米字路口”时,你做出了怎样的选择?你这样选择的理由是什么?思考自身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并填入下列表格。
(1)你的专业选择是什么?(2)你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是否考虑到上述因素?我拥有的优秀品质体质学业基础家庭我可以依靠的技能和才能专业的社会需求2.某中职学校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圆梦未来”规划职业人生活动。
老师在引导学生规划职业人生时先举了一个例子。
瑶瑶从小的愿望就是做一名模特儿,初中毕业后到职业学校上了模特班。
可她发现同学们的个头儿都比自己高,并且比自己漂亮。
她想:“我拿什么与人家比呢?”考虑到自己心灵手巧,对色彩和款式比较敏感,于是她改学了服装设计。
由于发挥了自己的优势,瑶瑶屡次在校内外举办的比赛中获奖,毕业后供职于一家服装设计公司,工作得很开心。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从实际出发的知识,谈谈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附:板书设计第二课时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二课时,学习唯物主义“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观点,让学生理解现实物质世界发展的多样性和人生未来的不确定性为人生道路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学会在多样可能性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路,善于选择,在选择中学会正确取舍。
从哲学知识角度看,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事物发展都是通过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来实现的。
从解决人生问题来说,本课的落脚点在于人生总有一条道路适合我们自己,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使人生发展中最好的可能性转化为人生发展的现实。
为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选择、发挥自己的优势、创造精彩人生奠定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学情简要分析中职生正值青春期,随着身心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突出、独立精神的加强,认知水平也有很大提高,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能力、对事物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创造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可能达到较高级的水平;情感变得丰富细腻;意志力逐渐成熟。
但知识基础比较薄弱,部分中职生有失落和自卑感,个别中职学生惰性和厌学心理较重,感恩心和责任感不强等。
由于他们生活经验有限,看事物做事情往往不能从个人的主客观条件出发,不能做出人生的正确选择,从而影响自身的成长和人生发展。
●教学目标分析认知目标:了解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事物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理解人生有多种选择,在人生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