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白菜 公开课一等奖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六 卖白菜》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初中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六 卖白菜》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教师寄语
莫言的文字朴实,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 他对生活的独到感悟。文中讲述了特殊年代里 农民生活的艰辛与酸楚,但坚强的脊梁却支撑 了一代又一代人。让我们挺起自己的脊梁,去 关注生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2、课文围绕卖白菜,写了哪些人物之间 的冲突? 课文围绕卖白菜重点写了三个人物 之间的事情:一是母亲与“我”之间的事 情;二是“我”与老太太之间的事情;三 是母亲与老太太之间的事情。
品细节:卖白菜之苦
母亲为什么要卖掉仅剩的三棵白菜? 我为什么不愿意卖?(提示:三棵白菜倾注 了我们怎样的情感?)
品细节:卖白菜之争
品细节:生活之艰
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
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
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
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
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
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
文章重在塑造母亲的形象,在描写母亲 的同时,为何要着力描写买白菜的老太太?
初中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六 卖白菜》 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卖白菜
读文本,知故事
1、课文围绕“卖白菜”写了一件怎样的故 事?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临近春节前,因家穷,母亲不得已要 将家中仅剩的三颗白菜卖掉,买白菜的老 太太过于挑剔引起我的不满,多算了一毛 钱,导致白菜被退回,母亲因失980 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 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 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 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 “传奇”。 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有史以 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卖白菜》教案一等奖(人教版高一上册)

《卖白菜》教案一等奖(人教版高一上册)
教学效果反馈: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了解教学中的 优点和不足。
教学改进方向:根据教学效果评价的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教学改进措施和建议,提高教学质 量。
教学反思
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
优点:能够引 导学生深入理 解课文,提高 阅读能力和写
作能力
不足:教学方 法较为单一, 缺乏创新性和
人物形象:母亲坚强、善良、勤劳,孩子懂事、孝顺。
情节安排: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展现了母亲的辛劳和孩子的成长过程。
主题思想:表达了母爱的伟大和孩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 艰辛。
故事背景及作者简介
故事背景:简要介绍《卖白 菜》的创作背景和故事背景
作者简介:简要介绍作者莫 言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趣味性
改进措施:尝试 采用多种教学方 法,如小组讨论、 角色扮演等,以 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效果:通过 改进教学方法, 能够更好地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积极性,提高
教学效果
对未来教学的改进建议
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引导学生理解文本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论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单击添加标题
注意事项:讨论法需要教师精 心设计讨论主题和问题,同时 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 础和表达能力。在讨论过程中, 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 和时间,同时也需要给予一定
的引导和帮助。
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对案例进行深入分 析,包括背景、问题、解决方 案等方面
案例总结:总结案例中的经验 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

(公开课课件)《卖白菜》课件

(公开课课件)《卖白菜》课件

06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回答问题并小组讨论
01 问题一
《卖白菜》中的主人公为什么要卖白菜?这反映 了什么社会现象?
02 问题二
小说中如何描绘主人公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 这些关系对故事情节有何影响?
03 问题三
请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并举例说明。
分享个人阅读心得和体会
分享一
分享三
通过阅读《卖白菜》,我深刻体会到 了小人物在困境中的无奈与挣扎,以 及作者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关怀。
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主题思想
小说以普通、平实的故事情节讲述了在急剧变革的时代中福贵的不幸遭遇和坎坷命运, 在冷静的笔触中展现了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揭示了命运的无奈,与生活的不可捉
摸。
其他类似作品推荐
《骆驼祥子》
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以旧北京为背景,通过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展现了底层人民的 苦难生活。
推动包容性增长
各国应积极推动包容性增长,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 通过政策调整和市场机制创新,让更多人分一。各国应加大对教育事业 的投入力度,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子女的受教育程度 ,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能力。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各国应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为贫困人口提供基本的 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减少因病致贫、因灾致贫等现象的 发生。
关键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
母亲形象
文章中的母亲形象塑造得十分鲜明。她勤劳、善良、坚强,面对生活的艰辛和 困苦,始终保持着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她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也体现了她的伟 大和无私。
我(作者)的形象
文章中的我(作者)是一个懂事、听话、好学的孩子。我通过观察母亲卖白菜 的过程,逐渐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同时,我也展现了自己的成 长和进步。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苏教初中语文七上《卖白菜》 (二)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苏教初中语文七上《卖白菜》 (二)

卖白菜教学目标:1、运用整体感知的阅读方法弄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小说对人物、环境的描写,尤其是运用个性化语言和细节性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提高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刻画人物形象的能力。

3、通过体会文中坚强而又诚信的母亲形象,体会自己父母的艰辛,学会感恩,学会诚信。

教学重点:抓住矛盾冲突,分析人物形象;结合课文内容,品味写作技巧。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童年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

童年是伴随着歌声、伴随着阳光的。

然而,著名作家莫言的童年记忆却是“黑暗、恐怖和饥饿”,以及那一次终身难忘的经历——卖白菜。

二、阅读文章,整体感知(一)温故知新: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解析:环境、情节、人物形象2.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有什么?解析:交代社会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3.小说的人物描写有哪些种?解析: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二)旧知新用:1.阅读小说,划出小说情节发展各阶段。

解析:开端(1—9段):年关已近,为贫困所迫的母亲下决心卖掉原本要留着过年包饺子的那三棵白菜。

发展(10—26段):母子俩去集市卖白菜的过程。

结局(27—31段):因为我多要了买主的一毛钱,白菜被退回,母亲流泪了,这眼泪让我终身难忘。

2.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里?解析:70年代极度贫穷的农村,将近年关的时候。

3.小说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解析:母亲是一个善良、坚强、诚信的人。

三、研读文章,把握人物形象(一)阅读小说开端部分并思考:1.“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

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

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①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解析: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②这段描写刻画了母亲什么样的心理变化?解析:犹豫不决--苦着脸、心事重重、时而揭开、掀动、时而拉开、扒拉无可奈何--叹息、瞥一眼、锁定、端详痛下决心--终于下了决心③小说极力描写母亲下决心卖白菜时的心理变化,有何作用?解析:表现母亲家庭的极度贫困、窘迫,衬托母亲的坚强。

《卖白菜》 优秀课件

《卖白菜》 优秀课件

①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 法? ②这段描写刻画了母亲什么样的心 理变化? 理变化? ③小说极力描写母亲下决心卖白菜 时的心理变化,有何作用? 时的心理变化,有何作用?
2.为什么我会为母亲卖白菜的决定 而哭? 而哭? 3.“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 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 卖了一百零一棵, 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 ……”为什么这里要详细地列出 了……”为什么这里要详细地列出 白菜的数字? 白菜的数字?
• 1997年 脱离军界,转至地方报社《检察 1997年 脱离军界,转至地方报社《 日报》工作, 日报》工作,并为报社的影视部撰写连续 剧剧本。 剧剧本。 • 2000年 《红高粱家族》获亚洲周刊选为 2000年 红高粱家族》 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世纪中文小说100 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 2001年 《檀香刑》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 2001年 檀香刑》 年度文学类最佳书奖。 年度文学类最佳书奖。 • 2003年 《檀香刑》获第1届鼎钧双年文学 2003年 檀香刑》获第1 奖。 • 2005年 再次失手于茅盾文学奖。《四十 2005年 再次失手于茅盾文学奖。 一炮》获第2 一炮》获第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 出成就奖。 出成就奖。 • 2006年 出版第一部章回小说《生死疲劳》 2006年 出版第一部章回小说《生死疲劳》 获颂福冈亚洲文化大奖。 获颂福冈亚洲文化大奖。
3.母亲“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里 母亲“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 包含了哪些复杂的情感? 包含了哪些复杂的情感? 4.我为什么终生难忘母亲的眼泪? 我为什么终生难忘母亲的眼泪?
1、解析:母亲是因为儿子多要了 解析: 买主的钱,非常羞愧, 买主的钱,非常羞愧,所以流下了 眼泪。 眼泪。这里可以折射出母亲诚信的 高贵品质。 高贵品质。 2、解析:这体现了母亲是一个坚 解析: 强的女性,无论如何贫困, 强的女性,无论如何贫困,她都能 挺过去。 挺过去。 3、解析:责备、失望、伤心、痛 解析:责备、失望、伤心、 期待。 心、期待。

《卖白菜讲课》课件

《卖白菜讲课》课件

1
了解白菜基本知识
了解白菜的分类、生长环境、生长特点
熟悉白菜在饮食文化中的地位
2
等基本知识。
熟悉白菜在中华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及相关民俗文化传统。
3
掌握白菜的烹调技巧
掌握白菜的烹调技巧,做出美味的家常 菜。
课程内容
白菜的多样自在
了解不同菜系中白菜的应用,学 习制作丰富多彩的白菜料理。
全方位认识白菜
பைடு நூலகம்
3
制作实践白菜菜品
学会用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技巧做出多样化美味的白菜菜品。
总结与展望
总结
通过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白菜的基本知识、 文化内涵以及烹调技巧。
展望
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你能够更好地了解白 菜,掌握更丰富的白菜知识,并用于实际生活 中。
《卖白菜讲课》PPT课件
欢迎大家来到《卖白菜讲课》PPT课件!本课件将带你领略白菜背后的故事和 知识。
课程介绍
白菜的历史
从汉代开始种植的白菜是如何演变成今天的品种。
白菜在世界各地
探索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白菜料理和文化背景。
文化意义
从农耕文化、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等角度,揭示白菜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课程目标
课件结合互动问答、游戏和实操等元素,让你轻松学会知识。
知识点梳理
品种
白菜的多个品种,各有特点和 用途。
食用
白菜做菜的方法和技巧。
文化
白菜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形 象。
学习方法与技巧
1
挖掘白菜文化
从丰富多样的文化中发掘白菜的文化魅力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2
品尝体验白菜的多样性
从不同的菜系中寻找白菜的多样性,品尝不同风味的白菜料理。

初中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卖白菜》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卖白菜》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卖白菜》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欣赏文章第一部分初步体会塑造人物的方法——外貌、动作、心理、语言描写。

3.学习抓住关键句、关键词品味语言,体会其中包含的感情;感知人物的性格特征。

2学情分析这届初一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习惯不良,基础比较差,对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了解不多,赏析更无从下手,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注重基础,要求学生课前阅读,根据提示概括故事情节,小组合作探究根据文本提出的问题,意在引导学生初步赏析文本,课上再师生共同探讨如何欣赏小说,总结学习方法。

3重点难点1.学习运用外貌、动作、心理、语言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学会抓住关键句、关键词品味语言,体会其中包含的感情;感知人物的性格特征。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卖白菜》2012年获得若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谁?今天我们就共同来欣赏他写的小说《卖白菜》。

2【活动】《卖白菜》【自主学习】1.积累词语:(1)注音: 抽屉( ) 抽噎( ) 凛冽( ) 黑黢黢( )拽下( ) 禹禹而行( ) 木橛子( )瞥一眼( )(2)按音写汉字:粗 cāo( ) 哽 yè( ) 晾shài( ) shÌ 弄( )2.了解作者: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80年代中期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2000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2005年莫言的《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

2011年莫言凭借作品《蛙》获得茅盾文学奖。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 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卖白菜》优秀教案

《卖白菜》优秀教案

《卖白菜》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卖白菜》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2)能够分析作者通过叙述故事所表达的观点和情感。

(3)提高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优秀品质和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卖白菜》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2)分析作者通过叙述故事所表达的观点和情感。

(3)运用课文中的优秀品质和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2)如何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态度。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卖白菜》的作者及背景。

(2)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课后注释和查阅资料,解决生字词和语句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者通过叙述故事所表达的观点和情感。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课堂讲解,深入剖析课文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5. 实践与应用:(1)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如何运用优秀品质和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进行课堂分享,互相借鉴和学习。

四、作业布置1. 根据课文《卖白菜》,写一篇读后感。

2. 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个实例,分析如何运用课文中的优秀品质和经验解决问题。

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年级语文卖白菜教案卖白菜的课件(6篇)

七年级语文卖白菜教案卖白菜的课件(6篇)

七年级语文卖白菜教案卖白菜的课件(6篇) 推举七年级语文卖白菜教案一七年级强调与小学的连接,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导学习语文的方法,扎扎实实地打好语文学问根底,切实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的力量和良好的思维力量。

二、教学目标1、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本钱学期的教学任务;把握七年级(上)阶段要求把握的生字词的音形义,并学会运用;指导学生理解课本中的文章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2、培育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把握常用的学习语文的方法,能娴熟地使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3、培育学生语文朗读力量,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育学生语文语感打下根底。

4、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育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并初步具有观赏优秀作品的力量。

三、教学措施(一)关于课堂教学首先,要留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

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

新课程强调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留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深厚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留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

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公平、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公平、互动转变。

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四,要留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

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把握学问,并融会贯穿,烂熟于心。

活动要实在,表达学科特征,活动要有目标,有监控,有评价。

第五,留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会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加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学生认知过程,促进认知的深化。

七上语文《卖白菜》说课稿(公开课)

七上语文《卖白菜》说课稿(公开课)

七上语文《卖白菜》说课稿(公开课)各位专家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卖白菜》,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作者以个性化的语言和细节描写,着重表现了母子二人对于卖白菜的不同心理感受,折射出母亲与“我”的不同性格。

三棵白菜,卖与不卖,都是出于生活的无奈,而就在这无奈中,母亲的坚强和自尊与“我”的暴躁和狭隘,泾渭分明。

文章为中职生写作和做人提供了一个范例。

二、教学目标本单元阅读与欣赏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课文。

所谓整体感知就是通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包括初步把握整体框架,感受文中人物和事件,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为进一步思考分析做好准备。

按照这样的单元教学要求,我特意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从整体感知的阅读方法入手,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体会文章细节描写的作用。

3.分析人物性格,学习母亲的坚强与自尊。

三、教学难重点本课的学习重点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与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一致。

难点是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和主题。

中职生平时阅读量少,阅读面窄,缺少这方面的人文素养,因此,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成为本课教学的难点。

四、教法和学法中职生的语文素养比较低,对文章的感悟能力不强,因此,主要以老师引导和点拨为主,引导学生阅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课采用教师导学点拨为主的教法,体会文章中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不舍情、自责情和懊悔情,教师可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故以朗读法为辅助教法。

学法上,主要通过自学讨论法和发现阅读法,促进学生领悟到作者运用语言的能力。

自学讨论法是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产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深究的欲望,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心理准备。

发现阅读法以阅读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语言的精彩之处-- 细节描写,了解作者语言自然朴素而感情真挚的风格,学习作家运用语言的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卖白菜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中职

卖白菜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中职

卖白菜教案-中职摘要:本文旨在介绍一种在中职教育中实施的教学活动——卖白菜教案。

通过这个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思考等能力,并且在实践中学会运用知识、技能和态度。

本文将介绍教案的设计原则、实施步骤以及预期效果,旨在为中职教师提供一个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 卖白菜、教案、中职、学习能力、实践活动、综合素质引言:中职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帮助他们顺利就业或继续深造。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思考等能力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卖白菜教案是一种在中职教育中实施的教学活动,通过这个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在真实场景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综合素质。

本文将详细介绍卖白菜教案的设计原则、实施步骤以及预期效果,以期为中职教师提供一个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工具。

一、设计原则:1. 实践性原则:教案的设计要注重实践性,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2. 合作性原则:教案要鼓励学生合作学习,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3. 创新性原则:教案应该鼓励学生创新思考,提供让学生发挥自己创造力的机会。

二、实施步骤:1. 需求调研: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调研,了解学生对卖白菜活动的兴趣和需要。

2. 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

3. 组织实施:教师根据教学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思考。

4. 总结评价:教师在实施活动过程中及时进行总结和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提高。

三、预期效果:1.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在真实场景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卖白菜活动需要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卖白菜的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卖白菜的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卖白菜的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掌握白菜的种植和种类;2. 了解白菜在生活中的重要性;3. 理解种植白菜的基本步骤;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种植白菜的基本要点和步骤。

三、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培植白菜。

四、教学准备1. 讲师准备:- 白菜的样本(可以是实物或图片);- 相关的种植资料和工具。

2. 学生准备:- 笔记本;- 记事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 引导学生讨论白菜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白菜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导入新知(10分钟)- 展示白菜的样本或图片,向学生介绍白菜的种类和特点。

3. 了解白菜的生长环境(10分钟)- 讲解白菜的适宜生长环境,如温度、湿度和土壤等。

4. 种植白菜的基本步骤(20分钟)a. 准备土壤:- 向学生介绍种植白菜所需的土壤特点和调整方法。

b. 播种:- 向学生展示种子,并说明适宜的播种时间和方法。

c. 浇水:- 解释白菜对水分的需求,并指导学生如何合理浇水。

d. 施肥:- 讲解白菜的养分需求和合理施肥的方法。

e. 防治病虫害:- 引导学生了解种植白菜时可能出现的病虫害,并介绍防治方法。

5. 实践操作(30分钟)- 分发种植工具和种子给学生,让学生按照之前学到的知识,亲自动手种植白菜。

6. 总结和评价(10分钟)- 让学生互相交流他们的种植心得和体会,总结种植白菜的基本步骤,并逐个进行评价和讨论。

七、课堂作业请学生以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撰写一篇关于种植白菜的复习笔记,并提交给老师。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白菜的种植和种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通过实践操作,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互相交流和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下一节课可以结合本节课的内容,介绍白菜的营养成分和烹饪方法,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白菜的价值和用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母亲的形象
1.小说塑造了一位怎么样的母亲 形象?
坚强、自尊、诚信、善良、朴实
2.在母亲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
再穷也不能失掉自尊,再穷也不 能丢掉诚实。
四、拓展延伸
在那个极端贫困的代,母亲语 重心长地告诫‚我‛做人要诚信, 不能贪别人的一分一毛。多么难 能可贵,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 社会,我们该怎样坚持我们的诚 信?
3.但在最后为什么坚强的母亲却流 泪了?
母亲认为人穷不能志短,再穷也 要真诚实在,但我的行为却让她感 到羞愧,她因而流泪.
4.母亲‚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里 包含了哪些复杂的情感?
解析:责备、失望、伤心、痛心、期待。
5.我为什么终生难忘母亲的眼泪?
解析:坚强的母亲因为我不诚信的行 为而第一次流了泪,这对我的触动非常 大,也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促使我 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始终坚持奉行诚信。
二、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学习课文生字词,解决课后第
一大题 2、阅读小说,划出故事情节发展 各阶段。 3、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课后第一题
1、抽噎( yē )
抽搭、一吸一顿的哭泣
2、踽踽而行( jǔ )
形容一个人走路孤零零的样子
3、黑黢黢( qū )
很黑或很暗
4、箢篼(yuān)( dōu )
①母亲对我的打骂和我的哭泣表现 了什么?
解析:表现了这几棵白菜在我、在母 亲甚至在整个家庭中的重要意义,因 为它是家里唯一可以变卖的东西了。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们的贫困。
② 哪些词语表现了白菜在母亲心目 中的分量? 解析:颠着小脚、小心翼翼、 十分匆忙、抱
2.‚她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 但是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 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 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 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 后她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 用弯曲的、枯柴一样的手指。她 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 紧。‛
2.为什么我会为母亲卖白菜的决定 而哭?
解析:①因为那三棵白菜原是准备留着过年包饺 子的,在那个极端贫困的家庭,这是一个小孩子 最大的盼望; ②还因为这些白菜是我和母亲亲手种植、侍弄的, 我对这些白菜有着深厚的感情。
3.‚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 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 了……”为什么这里要详细地列出 白菜的数字?
1955年2月 生于山东高密,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 书,后因文革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 1976年 加入解放军,历任班长、保密员、图书 管理员、教员、干事等职。 1981年 开始创作生涯,发表了《枯河》、《秋 水》、《民间音乐》等作品。 1986年 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1991年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创作研究 生班并获文艺学硕士学位 1997年 以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有史以 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获得高达十万元人 民币的奖金。
竹篾等编成的盛东西的器具 5、木橛子( jué ) 短木桩
故事情节发展各阶段
开端(第1—9自然段):年关已近, 为贫困所迫的母亲决定卖掉原本要留 着过年包饺子的那三棵白菜。 发展(第10—25自然段):母子俩去 集市卖白菜的过程。 结局(第26—30自然段):因我多要 了买主的一毛钱,白菜被退回,母亲 流泪了,这眼泪让我终身难忘。
3、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当时处在六、七十年代极度贫 穷的农村,将近年关的时候。
作者感言
在我的脑袋最需要营养的时候,也正是大多数中 国人饿得半死的时候。我常对朋友们说,如果不是饥 饿,我绝对会比现在聪明,当然也未必。因为生出来 就吃不饱,所以最早的记忆都与食物有关。那时候我 家有十几口人,每逢开饭,我就要大哭一场。 1960年春天,在人类历史上恐怕也是一个黑暗的春 天。能吃的东西都吃光了,草根,树皮,房檐上的草。 村子里几乎天天死人。都是饿死的。 ——莫言
卖白菜
——莫言
一、新课导入
童年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是 无忧无虑的。童年是伴随着歌声、 伴随着阳光的。然而,著名作家 莫言的童年记忆却是‚黑暗、恐 怖和饥饿‛,以及那一次终身难 忘的经历——卖白菜。
走进作者
莫言(1955年2月17日- ),原 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 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 文学博士。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 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 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 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 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 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
①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 法? 解析: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②这段描写刻画了母亲什么样的心 理变化?
犹豫不决——苦着脸、心事重重、时而揭 开、掀动、时而拉开、扒拉 无可奈何——叹息、瞥一眼、锁定、端详 痛下决心——终于下了决心
③小说极力描写母亲下决心卖白菜 时的心理变化,有何作用?
解析:表现母亲家庭的极度贫困、 窘迫,衬托母亲的坚强
表现了极度贫困中的人们对每一分 钱的重视和谨慎
(三)阅读结尾部分并思考 1.母亲为什么流泪?从这里可以折 射出母亲什么样的品质? 解析:母亲是因为儿子多要了买主的 钱,非常羞愧,所以流下了眼泪。这 里可以折射出母亲诚信的高贵品质。
2.小说开头部分写道:‚母亲的 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 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 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 那时的母亲面对困境,一筹莫展, 却为什么不流泪? 解析:这体现了母亲是一个坚强的 女性,无论如何贫困,她都能挺过 去。
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 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 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 带有明显社《检察日报》 工作,并为报社的影视部撰写连续剧剧本。 2000年 《红高粱家族》获亚洲周刊选为20世 纪中文小说100强。 2001年 《檀香刑》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年度 文学类最佳书奖。 2003年 《檀香刑》获第1届鼎钧双年文学奖。 2005年 再次失手于茅盾文学奖。《四十一炮》 获第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获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2006年 出版第一部章回小说《生死疲劳》获 颂福冈亚洲文化大奖。
① 这段文字刻画了一个( 挑剔 的老太太形象。

② 小说为何要着力描写老太太的挑剔
一是为了衬托母亲的善良,二是为了表 现那个时代人们普遍的贫困,三是推动 情节的发展,激起我对老太太的厌恶, 为下文我多算一毛钱埋下伏笔
3.‚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 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 出一叠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 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 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母亲也一 张张地点数着。‛ ‚一张张地数着‛这个细节描写表现 了什么?
解析:表现我对白菜的珍惜之情。
(二)阅读小说发展部分并思考: 1.‚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 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 白冰的水沟里。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 掌,骂道:‘穷种啊!’然后她就颠着 小脚,乍着两只胳膊,小心翼翼但又十 分匆忙地下到沟底,将那棵白菜抱了上 来。我看到那棵白菜的根折断了,但还 没有断利索,有几绺筋皮联络着。我知 道闯了大祸,站在篓边,哭着说:‚我 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三、研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
(一)阅读小说开端部分并思考: 1.‚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 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 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 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 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 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 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 名,说…”
名人名言
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法】巴尔扎克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中国俗语 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冯玉祥 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 ——【日】松下幸之助 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 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 ——【英】毛姆 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 ——【苏】高尔基
五、小结
莫言说:‚贫困的经历整整伴随 了我20年,对贫困和饥饿的恐惧影响 着我后来的经历和作品,我的小说里 有很多贫困的记忆。‛作者借助《卖 白菜》中母亲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 做人行事的看法:再穷也不能失掉自 尊,再穷也不能丢掉诚实。
六、作业
课后练习题
2007年7月14日 出版《说吧,莫言》。这套书 分为三卷,约100万字,全面展示了莫言的心 路历程。 2008年 《生死疲劳》获第2届红楼梦奖首奖。 长篇小说《四拾壹炮》入围第7届茅盾文学奖 最终入围作品。 2009年12月,出版长篇小说《蛙》,创作手法 别具一格,小说由四封长信和一部话剧构成, 讲述了一个乡村妇产科医生的人生经历,表现 一个时代的难和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