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复习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类专项训练(六)语段综合运用
2021年高考模拟语言文字综合运用3题(附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模拟语言文字综合运用3题(附答案解析)一、(2021届河北省石家庄市实验中学高三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水乡,没有桥就捆住了双脚,有了桥就像插上了翅膀。
修建一座桥就像是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从一种方言走进另一种方言,从一种风俗走进另一种风俗。
有了桥,目力所及,都可以踩在脚下。
桥,是村庄拥抱外部世界的臂膀,连两地成一家。
桥,是河流的第三个堤岸,它模糊了此岸与彼岸,弥合了楚河汉界,改变了世界的结构,扩大了生存空间。
它让阻隔变得通畅,让闭塞变得开救,是此岸与彼岸的情愫。
我的胞衣之地,那个依偎在梓辛河中段叫作“大元”的村庄,绿树覆盖,碧水环绕,朴素中透着清新。
从卫星地图上看,村庄恰似莲藕一样伸展,环绕的河水像盛开的荷花,周围的田地,经络分明,麦苗青青,犹如一张巨大的荷叶。
村庄也在像莲藕一样生长,经冬阅秋,历久弥新。
我喜欢在没有喧嚣的宁静乡道上漫步,从这座桥到另一座桥,从中年走向老年。
家乡的桥,承载了多少游子回家的脚步,它可知道,游子对家乡的感情,比桥下的流水还要深长!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生活中的“刷脸”应用也越来越常见。
B.如今,“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正变成可能。
C.像这样奉行本本主义、不懂得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论家”越少越好。
D.国家实施“互联网+”战略的这几年,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
19.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A.比喻、对比、排比B.比喻、夸张、排比C.拟人、对比、夸张D.拟人、对比、夸张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的故乡,绿树覆盖,碧水环绕,它位于梓辛河中段,素朴中透着清新。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案】18.D 19.A20.①原文用词更加形象,有感染力。
“胞衣之地”比“故乡”更能表达与故乡的血脉相连,难以割舍之情;“依偎”使用拟人手法,把村庄当作人来写,更加生动形象。
高考语文专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语段表达效果》真题汇总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专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语段表达效果》真题汇总练习1.(2021·北京·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列对《论语》中语句的理解与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吾日三省吾身”是通往美德的途径。
反省是一面镜子,能清清楚楚地照出我们的错误,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做学问应学思兼顾,学而不忘思,思而不忘学,才能学到切实而有用的知识。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任何学科和技艺,都要先了解、入门,然后方可谈喜爱、入迷。
D.“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思改过。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直面自己的错误,勇于改过。
2.(2021秋·贵州·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列语句,表述得体的一项是()A.退休后仍获邀请,颇感动,感谢厚爱!B.奉上刚刚草就的拙作,敬请您拜读。
C.犬子本月十日完婚,届时请务必光临。
D.如此厚礼,却之不恭,我就笑纳了!3.(2021秋·贵州·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面短讯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A.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精准点火发射B.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C.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D.神舟十三号成功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4.(2021春·福建·高二统考学业考试)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新发展理念是从实践中得来的,也只有落实到实践中去,才能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
落实新发展理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相互贯通、相互承接、相辅相成。
高考复习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类试题(选择题组+选择+简答+简答题组三种题型综合练习)+专题练习
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类试题专题练习(选择题组+选择简答+简答题组三种题型综合练习)一、选择题组阅读下面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中,农村一直不是、艺术家笔下的“桃花源”,反而是苦难的土地、悲惨的生活和没有光明的未来。
()农民从农村逃逸,进入城市,这是近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核心主题。
农民对乡村的逃逸,就是对土地的逃逸,对苦难的逃逸,对命运的逃逸。
农民对于城市来说,那里反而是一个能够带来美好生活的“桃花源”。
但是到了二十世纪中期,令人的诗意生活又再度出现在了中国的乡村——通过抽离变质机体的方式,满怀激情地“新社会”的新思想。
作家用一种优美的语言描写乡村风物,从而凸显新社会的秩序和伦理——这更多是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在起作用。
优美叙述和现实生存状况之间,存在着一条巨大的。
这些“诗意乡场”的叙事背后,不乏残酷的社会现实:斗争、枪杀、饥饿、孤独、歧视、死亡。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也绝不是耿耿于怀讴歌界线B.也绝不是心驰神往讴歌鸿沟C.从来不是心驰神往赞颂界线D.从来不是耿耿于怀赞颂鸿沟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对于农民来说,城市反而是一个能够带来美好生活的“桃花源”。
B.对于城市来说,那里反而是一个能够给农民带来美好生活的“桃花源”。
C.城市对于农民来说,反而是一个“桃花源”能够带来美好生活。
D.农民对于城市来说,反而是一个能够带来美好生活的“桃花源”。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欧洲知识分子,如卢梭等人对乡村田野风光的描写,在中国的乡村中是无法找寻到的。
B.欧洲知识分子,如卢梭等人对乡村田野风光的描写,中国的乡村是无法找寻到的。
C.欧洲知识分子,如卢梭等人那样描写乡村田野风光,在中国的乡村中是无法找寻到的。
D.欧洲知识分子,如卢梭等人那样描写乡村田野风光,中国的乡村是无法找寻到的。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随着互联网视听平台的高速发展,网络文艺正在向精品化创作方向转型。
2021届高三12月语文语言运用汇编(含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 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12月)语文试题三、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炊烟只属于过去那个年代,只属于乡村宁静的生活。
许多年前,在我故乡的每一座瓦房或草房的后边,都有一根矗.立的烟囱。
早晨,一家烟囱里的炊烟升起,袅袅炊烟随着轻风升腾起来。
不多时,整个村庄都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喀喀”的切菜声、“喈喈啪啪”的柴火声,锅铲碰撞的铿铿声,父母催孩子的起床声……伴随着初升的太阳,缕缕炊烟掠过屋顶,在故乡的上空打着旋,转着图。
它们亲密地拥抱着、追逐着、嬉戏着,你扯它的衣服、它拉你的手,一起向高处、向远处,越走越淡。
去年,我回老家探望母亲,母亲一脸幸福地对我说:“你最喜欢吃烤红薯了,给你烤两个吧!”那天,母亲在土灶里烤着红薯,小心谨慎、翻来覆去地慢慢烤,生怕稍不留神就会把红薯烤糊烧黑。
红薯烤熟的时候,母亲长叹一声:“唉!人老了,手脚不麻利了,还是烤糊了。
”母亲的神态,就像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
我吃着母亲亲手烤制的红薯,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这烤红薯分明是一颗拳拳的慈母之心啊!每次离家前,母亲一大清早就会在厨房里给我做饭,香味飘满了整个厨房。
在外漂泊近三十年,那故乡的炊烟,那家的味道,常常萦绕在我的心头,它是那一抹难以忘怀,永远也抹不去的乡愁。
18.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与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红灯笼、汉服、书法……新年伊始,华侨大学新生体验了农历新年浓浓的“中国味”。
B.嗒嗒嗒……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六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
C.她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弄错了。
”D.他轻轻哼起了《兰花草》:“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19.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的思想或动作,以便更好地描摹事物、抒发情感的一种修辞方法。
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拟人进行简要分析。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母亲在土灶里细心地烤着红薯”,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2021年浙江高考语文复习练习讲义:专题六 语句的扩展,语段的压缩(试题部分)
专题六语句的扩展,语段的压缩探考情悟真题【考情探究】考纲要求五年考情常考题型考点年份语句的扩展语段的压缩语句的扩展,语段的压缩2019主观题2018 6.归纳消息内容2017 6.根据诗句,描写场景2016 6.提取关键词2015预测热度★★★★★★★分析解读该专题考点常与语言文字运用的其他方面(如修辞)结合考查,具有综合性。
试题材料常为新闻或比较典雅的文字,题型一般为主观题,赋分4到6分,有时也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
在扩展语句试题中,续写形式比较常见;在压缩语段试题中,提炼观点、拟写新闻标题、下定义等形式较常见。
语句的扩展与语段的压缩在2016年到2018年连续考查三年,2019年没有出现,按语言运用题各题型变换出题的特点,2021年这种考查题目出现的概率较高。
【真题探秘】【考点集训】1.(2019浙江质检,6,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随着互联网、自媒体的全面普及,年轻人热衷自我调侃、自我解嘲文化氛围的形成,一些流行热词也在不断刷新词库。
最近新鲜出炉的热词是——“隐形贫困人口”。
他们能买戴森吸尘器就不用扫帚了;吃完牛油果又要吃藜麦了;100块钱一张的面膜用起来也不心疼;一有健身冲动,就非得去办张年卡不可……他们也被称为新时代的“新穷人”。
为什么给它加上了“新”字呢?因为他们并不像曾经我们口头常说的那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穷人,他们往往成长在吃穿不愁的家庭,毕业于优秀的大学,从事着高等脑力工作,工资水平高于当地同龄人收入平均值,但是他们往往“手比心快”,在不做任何预算计划的情况下,能毫不犹豫地掏出一万块钱买一台iPhone X。
于是,每到月底,他们的存款数字就会急剧降为负数,此刻他们会进入“冬眠”状态。
那是因为他们把钱花光了,正在眼泪巴巴地啃着馒头,刷着iPhone,盼望着老板早点发工资。
(1)请根据上述信息概括什么是“隐形贫困人口”。
不超过25个字。
(1分)(2)针对“隐形贫困人口”成为热词这一现象,写一段评述性文字。
【高三语文】2021届新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项训练 (6)修辞方法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训练(6)修辞方法1.下列诗词中,不含借代的一项是( )。
A.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B.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C.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D.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3.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这时,具有惰性的传统,只会被斥为阻碍趋时的包袱。
B.只有他的蓝灰眼睛含蓄着朴实严肃的分度,好像在迷恋着理想。
C.已到了春季,这些日子还像寒冬时一样冷得厉害。
D. 远远地看见一座椭圆型建筑,像是体育馆。
4.下列各句中,用了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B.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C.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D.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5.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B.土地说:我要接近天空/于是,山脉耸起。
C.我们将来也不满足,除非正义和公正犹如江河之波涛, 汹涌澎湃,滚滚而来。
D.到了十一月,一个冷酷无情、肉眼看不见、医生管他叫作“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蹑手蹑脚,用他的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
6.下列诗句中没有采用即景起兴手法的一句是( )A.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B.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起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C.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D.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7.同“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8.下列俗话所有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弹打出头鸟A.化干戈为玉帛B.强扭的瓜不甜C.饭后三百步,不用进药铺D.半路杀出个程咬金9.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练习(共六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新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C.越来越多的国外艺术家,接触到惊艳的中国画后,都称赞这种特殊的绘画形式。
D.走进奇妙旅程“云上博物馆”,让你足不出户就接触到文明之光和艺术之美。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三、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我的父亲曾是一位篾匠,凭借精湛的手艺而深受乡邻敬重。
当举家搬离农村时,父亲虔诚地取下他的那把挂在墙壁上的篾刀,还执意到灶房外的土里起出那块他磨了几十年刀的石头,用报纸①地包裹了,放进我车的后备厢。
进城后,父亲的篾刀和父亲一样,不再威风,沦落为只配砍骨头的家伙。
再后来,父亲终于找到钢筋水泥的一处软肋。
那块磨刀石在小区花坛的一个角落,②地立了起来,像它依然默默站在故乡的土里一样。
我一直在想:父亲固执地将坚硬的磨刀石插入柔软的泥土,是否也算在坚硬的都市生活中固执地留存了温柔的乡土记忆?这么多年,父亲日常磨刀的场景至今依然③。
磨刀时,父亲来回推拉,额头沁出汗珠。
父亲的汗水,和着石与刀的汗和血,磨成了石浆。
石浆从磨刀石上一股一股往下流,流成一条条灰褐的蚯蚓。
磨一阵,父亲直起佝偻着的腰,眯起一只眼,对着光看刀刃。
刀终于磨好了,我仔细观察父亲的那把篾刀,刃正,不偏不卷。
我的拇指在刀刃上横向轻轻滑过,有强烈而细密的颗粒感。
至此,父亲的篾刀又一次洗心革面,火中凤凰一样涅槃,成就了全新而锃亮的自己。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2.文中以“我”的视角来审视父亲的磨刀过程,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说明。
(4分)四、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一般而言,失眠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入睡困难,即从上床到正常入睡的时间过长;另一种叫睡眠维持障碍,简单理解就是能睡着,但是夜间会多次醒来,有效睡眠不足。
青年群体的失眠症状大多是入睡困难,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神经细胞的功能不断退化,①,睡眠的片段化情况增加。
2021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新高考语言运用题专项训练 含答案
2021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新高考语言运用题专项训练01(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一个人得有多少烟火气才算合适?烟火气少了,终日高飘于俗世之上,与世界隔绝开来,不合群,也不合流,最后只能()。
可要是烟火气过多,浑身铜臭,三句话不离钱,或开口就是()的闲事,也难免油腻得可怕。
一本书应该有烟火气。
俗世烟火,是书中()的源泉。
有了烟火气,才能与读书的人产生共鸣。
但一本好书,在烟火之上,总得有那么一些人和事是()的。
烟火气是书的基本,而高于烟火气的,①,两者缺一不可。
一个人也该如此。
一个人身上的烟火气,总归得多一点,②。
一个人身上那些高飘在上的非烟火气,也多少得有点,再少也不能少于三分。
七分俗气,三分仙气,一个人的身上也就同时兼容了俗味与趣味。
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孤芳自赏鸡零狗碎喜怒哀乐超尘脱俗B.孤芳自赏乱七八糟嬉笑怒骂出类拔萃C.顾影自怜乱七八糟喜怒哀乐出类拔萃D.顾影自怜鸡零狗碎嬉笑怒骂超尘脱俗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D.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0.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人久坐以后很难保持正确的坐姿,常会出现弯腰弓背坐或蜷缩在沙发上的情况,此时腰椎局部受到的剪切力增大,久而久之就可能造成腰背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损伤,引起腰疼。
久坐还会增加患心血管病的概率,从而导致死亡风险的增加。
①经常听说打麻将时突然死亡,这与他们长时间坐着不动是重要因素。
久坐还会带来身体肥胖、机能退化等问题。
②远离这些危害最有效的方法当然是避免不要久坐,建议坐30~40分钟左右就要站立活动一会儿。
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精选试题:语言文字运用(综合部分)06 Word版含答案.doc
语言文字运用06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网络时代到来以后,争鸣性质的学术文章,更强调要得到作者本人认可的文本为学术争论的起点。
B. 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从“吃饱”向“吃好”、“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百姓的切身利益。
C.最近,国家发改委下调了青霉素、罗红霉素等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的药品,平均降幅是调整前规定价格的21%。
D.由于核废料衰变缓慢,所以一旦发生地质变动,或者因建筑、地铁建设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核废料泄露事件,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解析】A.介词残缺,“得到”前加“以”;C.宾语残缺,“药品”后加“价格”;D.去掉“事件”。
【答案】 B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B.历时三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次成功的国情大盘点,其数据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C.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
D.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
【解析】A.不合逻辑,“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有交叉。
C.搭配不当,“失眠是……感觉”不搭配,应将“感觉”改为“症状”。
“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这句话中“应对失眠”不是“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和“进行自我调护”的主语,应在“应对失眠”后加上“我们”。
D.句子杂糅,“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中,去掉“就要抓紧抓好”。
【答案】 B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会计专业的学生无论是中专生、大专生、本科生,毕业后如要从事会计类职业,必须通过考试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
2021新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强化训练(附参考答案)
2021新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强化训练(附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搬来山屋,已非一朝一夕,渐渐爱了它的幽静。
傍山人家,是颇有情趣的。
阳春三月,微微煦暖的天气,使你干什么都感到几分慵倦;再加整天的忙碌,到晚上你不会疲惫得像一只晒腻了太阳的猫么?打打舒身都嫌烦,一头栽到床上,甲。
熟睡中,梦味儿都是淡淡的。
寅卯时分,A你的梦境不是忽然透出了一丝绿莹莹的微光么,像东风吹过经冬的衰草似的,展眼就青到了天边。
恍恍惚惚的,屋前屋后有一片啾唧哳哳的闹声,B像是竹乐嘈杂,像是姑娘们吵嘴,又像一群活泼泼的孩子在乱唱;兀的不知怎么一来,哪里“吱呦”一响,你就醒了。
立刻听到了满山满谷的鸟叫。
你睁开了眼,不远处窗帘后的一缕明亮,给了你一个透底的清醒。
()。
一切带来的是个满心的欢笑啊。
那时你还能躺在床上么?_____乙____,C那窗外笑着的阳光一扑就扑了你个满怀,清冽甘甜的空气一下子就沁入了你的心脾。
那阳光洒下一屋的愉快,你自己不是都几乎笑了么?那山上一抹嫩绿的颜色,使你深深地吸一口气,清爽是透到脚底的。
D瞧着那窗外的一丛迎春花,你自己也仿佛变作了它的一枝。
18.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形象描摹出梦境之神奇,突出了梦中情境变幻之快。
B.句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清晨山中鸟叫声音的清脆、热闹,情趣盎然。
C.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阳光的明媚可爱、朝气蓬勃写得神态毕现,富有表现力。
D.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地表现出对山中无限春光的喜爱之情,情感表达真挚。
19.文中括号中的句子,选用下面哪一种表达效果更好,请联系语段说明原因。
(4分)第一种:左边,传来石工们边凿石边说话的声音,呜呜噜噜;右边,传来一匹马上山的马蹄声,得得得。
第二种:靠左边一点,石工们在叮咚的凿石声中,说着呜呜噜噜的话;稍偏右边,得得的马蹄声又仿佛一路轻的撒上了山去。
2021届高三语文“临门一脚”(六):语言文字运用
2021届高三语文“临门一脚”(六)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修缮,总意味着一定程度的损失。
把损坏降到最低程度,是一切真正的废墟修缮家的夙愿。
也并非所有的重建都需要否定。
如果连废墟也没有了,重建一个来实现现代人吞古纳今的宏图大志,那又何妨。
但是,那只是现代建筑家的古典风格。
黄鹤楼重建了,可以装电梯;阿房宫若重建,可以作宾馆;滕王阁若重建,可以辟商场。
这与历史干系不会不大。
不管是修缮或者是重建,对废墟,要义在于保存。
圆明园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如果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多么得不偿失。
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心理的满足。
唯有屈原不想大团圆,杜甫不想大团圆,曹雪芹不想大团圆,鲁迅不想大团圆。
他们保存了废墟,净化了悲剧,于是也就出现了一种真正深沉的文学。
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
雪峰是伟大的,因为满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遗体;大海是伟大的,因为处处漂浮着船楫的残骸;人生是伟大的,因为有白发,有诀别,有无可奈何的失落。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与历史干系不会不大。
不管是修缮还是重建,对废墟,要义在于保存。
B.这与历史干系不大。
不管是修缮还是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
C.这与历史干系不会不大。
不管是修缮或者是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
D.这与历史干系不大。
不管是修缮或者是重建,对废墟,要义在于保存。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很多文学作品最终都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以博得情绪的安慰B.很多文学作品最终都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以博得情绪的安慰,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C.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
很多文学作品最终都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以博得情绪的安慰D.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
为博得情绪的安慰,很多文学作品最终都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20.排比修辞具有增强语势的表达效果。
(山东省新高考)2021届高三精准培优专练语言文字运用综合题A含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综合题A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刘的茶摊.是一个撑是来的简易木架子。
茶,有的用塑料袋装覺』的用罐子感着L 亦够熬在企个小竹甦篡黑?他招呼我坐下,给我泡了一杯“黃金茅"。
我端着杯子细细端详,金黄色的茶芯在沸水中不停超伏,但并不急于舒展.;茶水则渐渐呈现淡黄色。
一股香气微微散开,轻轻弥漫,在我的鼻翼间摇来搖去。
水有点烫,我试着品了一小口,略微有点苦。
老刘给我指了指他的家。
出家门,没多远,就是茶林;沿溪行,又没多远,就到茶摊。
这样的日子很简单,但侍弄那么多株茶树,也够他忙的。
日子散散淡淡,一見,差不多一年过去了。
有一天,我和老刘在微信上聊天。
正聊着,老刘发来“视频通话”请求。
原来,他连接视频,是想让我看看“茶壶”——红壶、青壶、白壶……错落有致,沿龙池之畔排列着一片茶壶雕塑群,据老刘说,足足有一百多个。
“我们村子现在都以茶为生。
以前只种茶卖茶,现在变了,我们还要建设茶叶主题的旅游景点呢。
”视频里,老刘开心笑着,一脸的阳光……1.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 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已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
B. 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C. 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唉,天可直凉了一”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D. 看过石砲沟几十年,这里的山形是没有变化的——峰巅隆起,沟谷下沉,绵延起伏。
四十多年前是这样子,四十多年后依旧如此。
2. 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特点。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茶,分别用塑料袋、罐子、小竹簸箕装着。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一)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下而小题。
夕阳西下,河上妆成一抹胭脂的薄媚。
是被青溪的姊妹们所熏染的吗?还是匀得她们脸上的残脂呢?寂寂的河水随双桨打它,终是没言语。
【一轮复习】2021届新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项训练 (6)修辞方法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训练(6)修辞方法1.下列诗词中,不含借代的一项是( )。
A.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B.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C.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D.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3.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这时,具有惰性的传统,只会被斥为阻碍趋时的包袱。
B.只有他的蓝灰眼睛含蓄着朴实严肃的分度,好像在迷恋着理想。
C.已到了春季,这些日子还像寒冬时一样冷得厉害。
D. 远远地看见一座椭圆型建筑,像是体育馆。
4.下列各句中,用了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B.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C.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D.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5.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B.土地说:我要接近天空/于是,山脉耸起。
C.我们将来也不满足,除非正义和公正犹如江河之波涛, 汹涌澎湃,滚滚而来。
D.到了十一月,一个冷酷无情、肉眼看不见、医生管他叫作“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蹑手蹑脚,用他的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
6.下列诗句中没有采用即景起兴手法的一句是( )A.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B.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起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C.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D.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7.同“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8.下列俗话所有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弹打出头鸟A.化干戈为玉帛B.强扭的瓜不甜C.饭后三百步,不用进药铺D.半路杀出个程咬金9.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积累语言文字运用
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积累语言文字运用1 《红楼梦》名著阅读(2021年北京市高考题)16.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共6分)《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去世前向王熙凤托梦,说道: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
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
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
……我与婶子好了一场,临别赠你两句话,须要记着: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1)这里说的“非常喜事”在小说中指什么?(2分)(2)画线的部分与小说后续情节有何关系?请结合原著,举例说明。
(4分)答案:16.答案要点:(1)元妃省亲(贾元春才选凤藻宫)(2)是小说后续情节发展的暗示,暗示了青春少女的红颜薄命以及封建家族走向崩溃的悲剧。
例如小说写林黛玉泪尽而亡、贾府最后被抄家等。
2 语言基础运用(2021年北京市高考题)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21.语言基础运用(共5分)①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欣欣向荣,互联网应用百花齐放。
②网络的发展便捷了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给管网治网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
③目前各类服务端APP都上线了青少年模式,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少漏洞。
④随着短视频、直播平台的异军突起,还带来了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打赏主播等问题,引起家长的普遍担忧。
⑤事实上,不仅未成年人需要清朗的网络环境,对广大人民群众而言,也渴求健康的网络空间。
⑥网络上,水军、黑公关等顽瘴痼疾反复兴风作浪,淫秽色情、赌博诈骗信息屡禁不绝,群众对此反应强烈,普遍期待开展一场网络大扫除。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加点的两个四字成语使用得当。
B.加波浪线的两句有相同的语病。
C.第⑤⑥两句的位置不能够互换。
D.末句的“反应”应改为“反映”。
(2)不改变原意,将第②句中画线并被逗号隔开的两个语言片段整合为一个。
将改写后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分)答案: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21.(1)D(2)参考答案:网络的发展在便捷了人们的生活的同时3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2021年全国甲卷高考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提分组合练6语言文字运用—湖南省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
组合6:语言文字运用(时间:30分钟分值:2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当今时代,相对于通过阅读语言文字的方式来获取信息,人们更愿意通过图像、视频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认知自我和世界,这种趋势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了解视觉文化及其特点已。
,在视觉文化不断发展的当下,视觉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的地位得到了彰显。
各种工具创造出来的生动、形象的图像,(),也就不能很好地探究隐藏在现象背后的事物本质。
心理学教授爱因汉姆认为,对概念的思考比对视觉感知的思考更有优势,更深刻。
视觉文化的兴起已是不争的事实,这就使培养良好的视觉素养成为当务之急。
良好视觉素养的培养须提高人们辨别视觉信息的能力。
视觉文化时代是图像狂潮喧嚣的时代,在数不胜数的图像中,各种信息。
其中不乏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传递正能量的信息,但也充斥着低俗负面的信息。
在复杂的视觉文化时代,“眼见为实”不再是的正确观点。
人们如果看不看视频仅出于自身的兴趣和本能决定,那么这种接受方式会因为其中的负能量而降低人们对世界的认知。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刻不容缓无可非议鱼龙混杂滴水不漏B.千钧一发无可非议泥沙俱下滴水不漏C.千钧一发毋庸置疑鱼龙混杂颠扑不破D.刻不容缓毋庸置疑泥沙俱下颠扑不破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人们很难静下心来阅读经典文献B.使得人们很难静心阅读经典文献C.使得人们可以静心地阅读经典文献D.经典文献很容易被人们静心阅读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如果人们看不看视频仅出于自身的兴趣和本能决定,那么这种接受方式会因为其中的负能量而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知。
B.人们如果看不看视频仅出于自身的兴趣和本能,那么这种接受方式会因为其中的负能量而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知。
C.如果人们看不看视频仅由自身的兴趣和本能决定,那么这种接受方式会因为其中的负能量而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高考复习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类专项训练(六)语段综合运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①_________。
这种变动不居的特性正是谋事要“生于虑”的深刻背景。
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虑之不远,其忧即至”。
荀子说得也很通俗:“先事虑事,先患虑患□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犹成。
②_________,豫则祸不生□虽然今天的时空环境同先贤们所处的时代大不相同,但是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并无二致。
在瞬息万变的当今时代,要想掌握推动事物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未雨绸缪。
对于改革开放来讲,更是如此。
它本身就是一项空前绝后的创新性探索,其间难免会遇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遭遇诸多意外情况。
特别是当前我们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
”在这种关健时刻,更应有超强的远见意识,能对未来的发展态势洞若观火,而不能“临时抱佛脚”,更不能寅吃卯粮。
唯有怀以深谋远虑的洞察,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万物中站稳脚跟□求得先机。
(1).下列在文中方框内所填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
" 、B., , "。
,C., 。
" ,D.: 。
"。
、(2).有人把文中画框的句子改写成:“这句谚语充满了先人的智慧,告诚人们不要只町着眼前的事物,而忘却了远景期待。
”从表达上看,修改后的句子与原句相比,哪一个更好,为什么?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天,朋友到我家中做客老远。
后来才想起特别怕虫的朋友,未曾听到她惊呼,该不是吓得晕厥过去了吧?回头寻她,只见她神态自若地看着我,淡淡说,一条小虫,①________________。
我比刚才看到虫子还愕然地说,啊,你居然不怕虫子了?朋友说别急,听我慢慢说。
有一天,我抱着女儿上公园,突然她说,妈妈……头……她说着,把一缕东西从我的发上摘下,托在手里。
我定睛一看,魂飞天外一条五彩斑斓的虫子,在女儿的小手内,显得狰狞万分。
我第一个反应是要像以往一样昏倒,但是我倒不下去,因为我抱着我的孩子。
第二个反应是想撕肝裂胆地叫一声。
但我立即想到,万万叫不得。
我一喊,②________________。
于是我假装很开心地咧着嘴,把这只虫子捏在手心……后来那只虫子慢慢地爬远了,女儿还对它扬扬小手,说:“……”我抱起女儿,半天一步都没有走动。
朋友说完,好久好久,厨房里寂静无声……(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与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爸爸立刻叫我立正站好,每次他有什么严重的教训总是叫我们立正站好。
然后他严肃地问我:“为什么遇到担肥的人捏鼻子转头?”B.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
我们嚷着,跑着,笑着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C.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D.“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3).文中画框的句子改写成“我择柿子椒的时候,突然钻出一条胖如蚕豆,背上还长着簇簇黑刺的青虫”,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位于我国大西北腹地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被沙漠包围,生态系统脆弱,长黄沙滚滚不见路,跟着驼铃找宁夏。
这是60多年前宁夏的真实写照。
严重的沙害不仅长期威胁着当地群众的生活和生产安全,还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曾几何时,只要刮一场大风,________,村民晚上回家可以沿着沙坡走上自家房顶。
随着荒漠化的日益严重和沙漠的不断进逼,很多村庄甚至被迫数次搬迁。
面对困境乃至绝境,宁夏治沙人没有屈服。
在灵武市的黄河东岸,百余亩“天使林”“师生林”等公益林在阳光下傲然挺立,与一片片、一坡坡幼林一起默默抵御着风沙的侵蚀。
在这片万亩荒滩上植树造林的带头人是“全国治沙英雄”王有德,40年来他带领宁夏白芨滩防风圃沙林场干部职工一起战沙魔,营造了63万亩绿色屏障,阻挡住毛乌素沙漠向西侵蚀,创造了世界闻名的“白芨滩治沙路径”。
从被迫抗争到主动出击,从“要我治沙”到“我要治沙”,从“老典型”到“新面孔”……在与沙漠经年累月的搏战中,不断涌现出的治沙人,建起了一片片绿色“长城”,改变了宁夏山川大地的面貌。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比拟、比喻、排比B.比拟、比喻、借代C.对偶、借代、夸张D.对偶、借代、拟人(2).画框的句子可改成:“多年来,宁夏几代治沙人经过努力,控制了沙漠蔓延,建成了奇迹般的防护林。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20个字。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
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
那么,请看济南吧。
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
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
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
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
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
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①_____________。
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
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
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儿凉风,正和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
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②_____________。
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
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
看山顶上那个塔!(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比拟、比喻、夸张B.比拟、比喻、排比C.对偶、借代、排比D.对偶、借代、夸张(2).文中画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山脚是镶着一层层的黄色、灰色、绿色、藕荷色等各色条子的。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两年前,妻心血来潮换了家常用的竹筷子,改用银光闪闪的不锈钢筷子。
不因夹菜的滑溜、碰碗的当当声我嫌弃,我实在难以适应生活中无竹。
生活中很多关于竹子的似乎都廉价了,用不上了。
可是我心中有多少不舍。
因为我知道沙发没有竹椅清凉,席梦思没有竹榻能让人更有一副好身板。
在我的数次抵制下,妻换回了竹筷,她说:“还是竹筷实在。
”那时,不知不觉我对竹也有了偏爱。
是啊!竹没有树的高大伟岸,( ),( )。
可我却偏爱,偏爱它挺拔清秀,偏爱它经春雨、夏日秋霜、冬雪四季不改色——苍翠浓绿,管它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竹不能像树,孤单一棵还玉树临风。
竹总是成丛成簇成片成林成海地生长。
我喜欢它的生长,在土里在地下悄无声息盘旋蜿蜒一节一节地曲折孕育新生,新生的竹笋破土而出一节一节拔节向上,毫不含糊清脆嘎巴笔直向上——天天向上,管它风吹雨打,艳阳高照!在城里,在闹市我也常看到竹子,不过成片的是搭建得很高的脚手架,青黄相接,楼多高它多高,四平八稳,游走在上面的是我的兄弟姐妹;成丛成簇的都是景观绿化是钢筋混凝土的城市一道朴素无华的亮丽风景线!(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四季不改色——苍翠浓绿”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B."可慌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有见他这么慌过!"C.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写作文起,我便常常跃居全班之冠。
D.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2).“它们分布在公园、广场、沿街的拐角、小区的旮旯”语义上看与原文画框处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3).请根据前后文内容,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在括号处将这段话补充完整,使句子语意连贯通畅。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袖树惊蛰始花,三月是我们赏花的时光;而于果农,便是农忙的开始,①_____摘掉一些挨挨挤挤开得过密的柚花,( )果实更加饱满充盈,即是疏花环节。
将一树一树的柚花疏理至最合理的状态,然后再进行授粉。
授了粉的柚子花,更客易招徕嗡嗡飞舞的蜜蜂。
这些聪明的小精灵,在这朵花吸吮一下,再到那朵花退留片刻,②_____,柚花的受孕率也会明显提升,大自然神奇的魅力真是( )疏花、授粉仅仅是开始,接下来的除草、施肥、控梢、除虫、包裹、摘果、疏枝,每一项都不是省力的活儿。
一年到头,人们的身影都在柚树下(,或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漫步山间,徜样林中,看轻风曼舞,赏柚花盛开。
柚花从花开到花谢,花期虽不长,可它总能让人沉醉在那一片春光里,让人( )。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以便无所不及穿越乐而忘返B.以致无所不在穿越乐以忘忧C.以便无所不在穿梭乐而忘返D.以致无所不及穿梭乐以忘忧(2).文中画框的句子若改写成:大家一个接一个,走在山间的小道上和柚树林中。
我们任轻风抚摸,看着眼前盛开的柚花,顿时就陶醉了。
从语意来看,二者大致相同;但从表达效果来看,原文更好,试分析。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秋意温凉,信步款款。
一弦一柱,古筝柔柔。
__①__,叶脉清晰风妩媚,叶随风转沙沙响,绕树三匝还恋树,迟迟不肯安逸躺,原是落叶也恋秋风,原是落叶也尽享秋意,舞出一点点迷离,舞尽柔美秋韵。
此间谁敢与落叶争秋,此间谁敢与落叶媲美,自旋一圈伊人也沉醉,自舞一段飞蝶也羞怯,自吟一句任是旷世诗人也让三分,自描一笔即使绝代画师也惊叹于如此笔触。
缕缕柔风,似是为落叶伴奏,倾国倾城此刻也不能描尽如此惊艳的一幕。
雅俗,飘逸,清新,恬淡……便是我这凡夫俗子一见也倾心,几点淡墨,也想为他倾尽;几点情愫,也想为他燃尽;几点温柔,也想为他絮诉。
立于蜻蜓点水之岸,涟漪随风散,睡莲懒伸腰,蜻蜓舞水涟,落叶浮水面,倾听水莲吟,点点滴滴醉迷离,荷叶随风唱秋吟,水光潋滟荡秋色。
这一汪秋水绵绵含秋情,这一汪秋水潺潺荡秋意,水有情,物有情,让人如此沉溺,睁眼这秋色竟让人如此着迷。